期刊文献+
共找到503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noreguard矫治器治疗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效果观察
1
作者 姜智敏 林铭 +1 位作者 李瑞虹 王光护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14期47-48,共2页
对28例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病人睡眠时配戴Snoreguard矫治器,并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结果治疗后多导睡眠图(PSG)监测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X线头颅侧位片结果与治... 对28例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病人睡眠时配戴Snoreguard矫治器,并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结果治疗后多导睡眠图(PSG)监测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X线头颅侧位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除下气道间隙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外,余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提示通过配戴矫治器可有效治疗OS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 snoreguard矫治器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病患者隐形矫治器治疗前后龈沟液中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台银霞 张晗 +1 位作者 余磊 朱宪春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190,共9页
目的:分析评价错牙合畸形伴牙周病患者佩戴隐形矫治器前后龈沟液中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中隐形矫治... 目的:分析评价错牙合畸形伴牙周病患者佩戴隐形矫治器前后龈沟液中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中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对比治疗牙周病患者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1997年1月-2023年11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完成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和质量评价等过程,采用Review Manager 5.4统计软件分析矫治器佩戴前及佩戴6个月后患者龈沟液中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2(IL-2)。结果:共纳入6个随机对照试验,总样本量为601例,结局指标按固定矫治器种类进行亚组分析。Meta分析,隐形矫治器组患者治疗后龈沟液中TNF-α[均值差(MD)=-1.32,95%CI:-1.87~-0.77,P<0.001]、IL-6(MD=-0.78,95%CI:-1.22~-0.35,P<0.001)、CRP(MD=-1.03,95%CI:-1.30~-0.76,P<0.001)和IL-1β(MD=-1.45,95%CI:-2.21~-0.70,P<0.001)水平变化明显低于固定矫治器组;IL-2水平变化明显高于固定矫治器组(MD=0.74,95%CI:0.61~0.87,P<0.001)。结论:与固定矫治器比较,采用隐形矫治器治疗可以较好地控制牙周病患者龈沟液中炎性因子水平,有益于牙周病患者的牙周健康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病 隐形矫治器 固定矫治器 META分析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系带成形术联合Twin-block矫治器治疗生长发育期下颌后缩患者的效果
3
作者 陈宏吉 宋娟 邓末宏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52-1360,共9页
目的 探讨舌系带成形术联合Twin-block矫治器对生长发育期下颌后缩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23年8月至2024年8月就诊的42例骨性Ⅱ类错[牙合]并伴有下颌后缩及舌系带过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Twin-bl... 目的 探讨舌系带成形术联合Twin-block矫治器对生长发育期下颌后缩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23年8月至2024年8月就诊的42例骨性Ⅱ类错[牙合]并伴有下颌后缩及舌系带过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Twin-block矫治器治疗,观察组给予舌系带成形术联合Twin-block矫治器治疗。比较两组矫治时间及治疗前后进行简化Hazelbaker舌系带功能评估工具(HATLFF)评分以及舌系带长度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口腔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采用三维重建和头影测量分析舌与舌骨、上气道、上下颌骨和颞下颌关节的相关指标。结果 对照组矫治时间[(10.14±1.06)个月]显著长于观察组矫治时间[(8.00±1.4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简化HATLFF评分、舌系带长度以及舌与舌骨、上气道、上下颌骨和颞下颌关节的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简化HATLFF评分和舌系带长度显著高于治疗前(P <0.05),对照组和观察组IP-CP、IP-RP、ANB、U1-SN、U1-NA角、U1-NA距、FCA和关节结节倾斜角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5),T-S、H-NP、H-CVP、H-Or、H-PP、H-MP、H-FH、H-PNS、上气道总体积、腭咽体积、舌咽体积、CL-CR、ML-MR、SNB、GoGn-SN、Go-Gn、Co-Gn、Co-Go、Ar-Go、L1-NB角、L1-NB距、L1-MP角、L1-MP距、SL、SE、Z、UI-PP、L6-MP、关节窝宽度、髁突顶部矢状面面积、髁状突高度、髁突顶部冠状面面积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 <0.05)。治疗后,观察组ANB差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值(P <0.05),简化HATLFF评分、舌系带长度、T-S、H-Or、H-PP、H-FH、上气道总体积、腭咽体积、舌咽体积、CL-CR、ML-MR、Go-Gn、Ar-Go、L1-NB角、L1-NB距、SL、SE和L6-MP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值(P <0.05)。结论 舌系带成形术联合Twin-block矫治器对生长发育期下颌后缩患者的矫治时间以及治疗效果优于单一Twin-block矫治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后缩 骨性Ⅱ类错[牙合] 舌系带过短 TWIN-BLOCK矫治器 舌系带成形术 生长发育期 口腔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颞下颌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形矫治器矫治Ⅱ类错[牙合]畸形对颞下颌关节相关角度、间隙变化值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胡露露 五味子 +1 位作者 杨梓 徐建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21-1125,1131,共6页
目的 探讨隐形矫治器矫治Ⅱ类错[牙合]畸形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方法 选取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70例,采用信封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观察组给予隐形矫治器矫治,对照组给予自锁托槽矫治器矫治。观察两组颞下颌关节相... 目的 探讨隐形矫治器矫治Ⅱ类错[牙合]畸形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方法 选取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70例,采用信封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观察组给予隐形矫治器矫治,对照组给予自锁托槽矫治器矫治。观察两组颞下颌关节相关角度、间隙变化值等。结果 观察组矫治前后上中切牙长轴与前颅底平面相交的下内角(U1-SN)变化值、上中切牙长轴与鼻根点-上牙槽座点连线交角(U1-NA)变化值分别为(11.05±1.01)°和(4.75±0.76)°,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矫治前后上颌中切牙、上颌侧切牙、下颌中切牙、下颌侧切牙变化值分别为(0.51±0.21)、(0.40±0.15)、(0.40±0.13)、(0.20±0.05)mm,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矫治前后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和探诊深度(PD)变化值分别为(0.44±0.19)分、(0.41±0.13)分、(0.38±0.10)mm,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隐形矫治器矫治Ⅱ类错[牙合]畸形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有利于患者颞下颌关节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形矫治器矫治 Ⅱ类错[牙合]畸形 颞下颌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托槽牙齿矫治器个性化设计与3D成型
5
作者 关天民 李新 +1 位作者 马强 翟贇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4-171,共8页
目的 对牙齿矫治器开展有限元仿真分析以确定不同工况的矫正量,制定无托槽牙齿矫治器的设计方案,使熔融沉积工艺成型的矫治器具备个性化的矫治效果。方法 结合患者CT数据逆向重构牙齿模型,通过有限元方法确立牙齿在倾斜、扭转、平移3种... 目的 对牙齿矫治器开展有限元仿真分析以确定不同工况的矫正量,制定无托槽牙齿矫治器的设计方案,使熔融沉积工艺成型的矫治器具备个性化的矫治效果。方法 结合患者CT数据逆向重构牙齿模型,通过有限元方法确立牙齿在倾斜、扭转、平移3种工况下的矫治量。选择不同弹性模量的材料3D成型不同矫治类型无托槽牙齿矫治器,并测量正畸力。结果 针对不同工况可设计不同的矫治偏移量,从而使矫治器具备个性化治疗效果。无托槽牙齿矫治器的正畸力随着弹性模量和厚度的增加而增大。在给定工况下,当矫治器材料为热可塑性聚氨酯(TPU)时正畸力最小(90 mN);当矫治器材料为聚乳酸(PLA)时正畸力最大(61.66 N)。结论 设计应根据患者的牙齿情况,在整个矫治过程中每一步矫治所需要正畸力的大小,选择不同弹性模量和不同厚度的无托槽牙齿矫治器对患者畸形牙齿进行治疗,从而实现分阶段矫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托槽牙齿矫治器 逆向重构 熔融沉积工艺 结构优化 正畸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析口腔正畸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生物力学特点——开发新一代生物力学隐形矫治体系
6
作者 赵志河 朱冠印 +3 位作者 文雅娜 刘俊圻 王艺淦 王一凡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10-110,共1页
目的我国需要进行牙齿矫正(正畸)的人群约为70%,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正畸治疗的需求量逐年攀升。近年,正畸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备受关注,相比传统矫治器,该矫治器具有美观、舒适、易于清洁的优势。然而,目前隐形矫治器的生物力学特点仍不清... 目的我国需要进行牙齿矫正(正畸)的人群约为70%,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正畸治疗的需求量逐年攀升。近年,正畸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备受关注,相比传统矫治器,该矫治器具有美观、舒适、易于清洁的优势。然而,目前隐形矫治器的生物力学特点仍不清晰,因此在处理大范围牙移动的复杂病例时,效率低难度大。为解决该问题,本课题组近年解析了隐形矫治器在处理大范围牙移动中的生物力学特点,并尝试构建了新一代的生物力学隐形矫治体系。方法通过锥形束CT收集正畸患者的颅颌面骨组织数据,并通过口腔扫描仪获取正畸患者牙列形态数据,构建双颌隐形矫治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隐形矫治器处理大范围牙移动中的生物力学特点,进一步设计力学附件及矫治器结构补偿传统矫治器的控制力不足。结果现有隐形矫治器在牙齿矫正过程中存在:应力施加不均匀、与牙列固位不稳定、转矩力控制不佳等问题。基于上述问题,在牙体表面设计特定的力学附件,同时设计矫治器力学补偿结构,能够实现更优的牙移动模式。结论现有牙科隐形矫治器以“矫治器形态”矫正“牙列形态”的理念难以实现良好的矫治效果。发展以矫治器材料力学及结构力学为基础的生物力学隐形矫治器,有望形成新一代高效高价值矫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特点 隐形矫治器 牙移动 锥形束CT 牙齿矫正 矫治效果 复杂病例 口腔正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形与固定矫治器正畸后白垩斑发病率的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婧琦 杨一 +4 位作者 高嫣子 林东尔 简繁 龙虎 赖文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比较使用固定矫治器和隐形矫治器正畸后白垩斑发病率。方法:收集华西口腔医院正畸科完成正畸治疗的患者资料,按照矫治器类型的不同分为隐形矫治器组与固定矫治器组。同一患者治疗前后的口内照片被并排放置在电脑显...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比较使用固定矫治器和隐形矫治器正畸后白垩斑发病率。方法:收集华西口腔医院正畸科完成正畸治疗的患者资料,按照矫治器类型的不同分为隐形矫治器组与固定矫治器组。同一患者治疗前后的口内照片被并排放置在电脑显示器上比较,治疗前不存在,治疗后出现的釉质不透明白色斑块被确定为正畸后白垩斑。使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白垩斑发病率的差异。结果:隐形矫治器组白垩斑的发病率为4.63%,显著低于固定矫治器组(17.27%,P=0.003)。此外,在所有相关因素中,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更容易发生白垩斑(P=0.021);青少年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成人(P<0.001),同时治疗时间超过25个月的患者更有可能出现为白垩斑(P<0.001)。治疗后口腔卫生较好的患者白垩斑发病率低(P<0.001)。结论:使用隐形矫治器的患者正畸后白垩斑的发病率低于使用固定矫治器的患者。同时,青少年、男性、口腔卫生差、治疗时间长是正畸后白垩斑病变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斑 隐形矫治器 口腔正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远移上下磨牙矫治恒牙早期牙列拥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何淼 林仰东 +1 位作者 赵博 郭咏娟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577-1584,共8页
目的评价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远移上下颌磨牙矫治恒牙早期牙列拥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恒牙早期安氏Ⅰ类中度拥挤病例36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9例,年龄(13.20±0.53)岁。采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推上下颌磨牙向后获取间隙排齐整平牙列。... 目的评价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远移上下颌磨牙矫治恒牙早期牙列拥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恒牙早期安氏Ⅰ类中度拥挤病例36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9例,年龄(13.20±0.53)岁。采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推上下颌磨牙向后获取间隙排齐整平牙列。测量治疗前后头颅侧位X线片,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各项头影测量数值。结果36例患者平均疗程为21.2个月。治疗后均获得良好的覆(牙合)、覆盖及中性磨牙(牙合)关系,上下颌牙列整齐,软组织侧貌得到维持。相关头影测量项目分析显示:治疗后Ptm-U6距减小(2.89±1.22)mm、Go-L6距减小(2.61±1.07)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UL-EP、LL-EP、NLA、FCA矫治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目标位设置合理以及良好的牙齿移动设计的情况下,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能有效远移上下磨牙获取间隙矫治恒牙早期中度拥挤病例,并维持了患者侧貌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磨牙远移 支抗 头影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牙期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扩弓治疗改良设计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吕秦毅 高子琦 +2 位作者 冯青辰 梅宏翔 李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35-943,共9页
目的·借助有限元分析揭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用于替牙期扩弓治疗时单颗牙位移方向、效率及力学荷载,并针对扩弓效率不足以及后牙颊倾等问题,设计扩弓过矫治和转矩补偿体系。方法·纳入替牙期志愿者1名,构建其颅上颌复合体三维模... 目的·借助有限元分析揭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用于替牙期扩弓治疗时单颗牙位移方向、效率及力学荷载,并针对扩弓效率不足以及后牙颊倾等问题,设计扩弓过矫治和转矩补偿体系。方法·纳入替牙期志愿者1名,构建其颅上颌复合体三维模型以及隐形矫治体系,模拟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上颌乳尖牙到第一恒磨牙施加颊向位移(工况1~4:分别为0.200、0.275、0.300、0.325 mm),同时施加颊向位移和根颊向转矩(工况1:颊向位移载荷0.200 mm,根颊向转矩0°;工况5:颊向位移载荷0.275 mm,根颊向转矩1.0°;工况6:颊向位移载荷0.300 mm,根颊向转矩1.3°;工况7:颊向位移载荷0.325 mm,根颊向转矩1.8°)。通过有限元分析,计算牙齿位移以及牙周膜的等效应力分布。结果·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扩弓治疗在替牙期主要表现为牙齿颊倾的牙性扩弓效应,且不同牙位的扩弓效率不同。在设定每侧0.200 mm的扩弓量时,上颌第一恒磨牙扩弓效率为51.86%,上颌第二乳磨牙为68.76%,上颌第一乳磨为73.48%,上颌乳尖牙为84.17%。通过设计扩弓过矫治(0.275、0.300、0.325 mm),能够有效提高扩弓效果。当扩弓过矫治量达到150%(0.300 mm)时,上颌第一恒磨牙、第二乳磨牙、第一乳磨牙和乳尖牙处扩弓效率分别提升为75.16%、99.96%、107.35%和122.37%;上颌第二乳磨牙、第一乳磨牙、乳尖牙处扩弓效率均接近100.00%。过矫治设计会加剧扩弓的牙性效应,使牙齿颊侧倾斜移动趋势加大,导致牙齿颊倾、腭尖下垂,上颌第一恒磨牙、第二乳磨牙、第一乳磨牙、乳尖牙的冠根位移差在扩弓过矫治量达到150%时,分别为-0.109、-0.134、-0.132、-0.298 mm。对不同牙位施加对应转矩补偿,可以对抗后牙颊倾。在扩弓过矫治量达到150%(0.300 mm)时,添加1.3°根颊向转矩,各牙位扩弓效率分别为56.15%、73.88%、79.49%、87.80%,而冠根位移差减小至-0.081、-0.097、-0.095、-0.208 mm。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用于替牙期扩弓治疗时,存在后牙颊倾的不良反应,并且在不同牙位的扩弓效率不同。应根据不同牙位,分别设计不同的矫治策略。过矫治可以提高扩弓效率,但是需要配合根颊向转矩,从而实现牙齿整体颊侧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弓治疗 口腔正畸 替牙期 正畸矫治器 可摘式 透明矫治器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形矫治器中尖牙移动设计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精诚 赵梦丽 +3 位作者 程志恒 张吉利 潘研 刘昕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3-348,共6页
目的:研究隐形矫治器前牙内收过程中尖牙的最佳力学设计。方法:本研究选取1名成年患者的CBCT影像学数据构建出上颌牙列以及隐形矫治器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并根据内收角度的差异从0°~90°分别设计出19组载荷,依照隐形矫治器的最... 目的:研究隐形矫治器前牙内收过程中尖牙的最佳力学设计。方法:本研究选取1名成年患者的CBCT影像学数据构建出上颌牙列以及隐形矫治器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并根据内收角度的差异从0°~90°分别设计出19组载荷,依照隐形矫治器的最大移动步幅将相应的力学分配设计加载到模型上,比较分析其力学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尖牙牙体各部分在不同力学设计下冠根呈现不同的移动现象,并随着矢状向分力减小与垂直向分力的增加呈现不同平面上移动量的衰减或递增。结论:隐形矫治器前牙内收角度区间设计在40°~50°对于尖牙来说是最佳的力学分配设计,但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添加额外设计来控制轴倾和转矩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有限元分析 隐形矫治器 尖牙力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准则决策模型对隐形和固定矫治器治疗儿童错[牙合]畸形的效益-风险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力山 白晓滟 聂汶涵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5-419,共5页
目的:基于多准则决策模型对隐形和固定矫治器治疗儿童错[牙合]畸形进行效益-风险分析。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10月进行正畸治疗的110例错[牙合]畸形患儿,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正器治疗(隐形组)55例,采用多托槽固定矫治器治疗(固定组)55例。... 目的:基于多准则决策模型对隐形和固定矫治器治疗儿童错[牙合]畸形进行效益-风险分析。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10月进行正畸治疗的110例错[牙合]畸形患儿,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正器治疗(隐形组)55例,采用多托槽固定矫治器治疗(固定组)55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和龈沟探诊深度(SPD)、咀嚼功能、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得分、龈沟液中TNF-α和IL-1β含量、牙槽骨密度、牙槽骨高度的差值,以及治疗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状况。建立多准则决策模型,比较两组的效益值和风险值。结果:两组治疗前后SBI、PLI、咀嚼功能、OHIP得分,IL-1β和TNF-α含量、不适感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隐形组治疗费用高于固定组(P<0.05)。多准则决策决策模型显示效益指标中对治疗影响最大的是PLI,风险指标是牙周脓肿;隐形组和固定组的效益值分别为78和63,风险值分别为74和57,隐形组效益-风险总值比固定组高出16;在0%~100%相对风险权重范围内,隐形组的效益-风险总值总是高于固定组。结论:隐形矫治器治疗儿童错[牙合]畸形有助于保持牙周健康,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牙合]畸形 牙周健康 隐形矫治器 固定矫治器 正畸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电子散斑干涉法隐形牙齿矫治器全场变形测量
12
作者 王嘉雯 吴峻青 +4 位作者 吴敏杨 安应彪 刘京京 严斌 杨福俊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663-2675,共13页
构建三维表面微变形同步干涉测量系统,客观准确地测量隐形矫治器的全场变形信息,为提高其临床矫治效能以及安全性提供数据支持。由蓝绿红激光构建三组各自独立的散斑干涉光路,用于同步测量物体表面的二维面内和一维离面变形,利用一个集... 构建三维表面微变形同步干涉测量系统,客观准确地测量隐形矫治器的全场变形信息,为提高其临床矫治效能以及安全性提供数据支持。由蓝绿红激光构建三组各自独立的散斑干涉光路,用于同步测量物体表面的二维面内和一维离面变形,利用一个集成相移装置实现三色激光准90°步长的同步相移,并由一台3CCD彩色相机同时记录三色散斑干涉图。通过四步相移算法从分离的红、蓝及绿色散斑干涉图中计算出与离面和面内变形相关的干涉条纹相位;最后,结合自适应条纹滤波和数字差分算法计算得到与表面变形有关的6个应变分量。微转动实验表明:系统的微转角测量精度为2.4",变形测量精度为10με(微应变)。对隐形矫治器的变形测量结果分析表明,矫治器的变形效用与设定的矫治目标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测量 激光电子散斑干涉 微变形 隐形矫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矫治器压低下前牙力学机制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13
作者 李一新 肖圣钊 +3 位作者 金钰 朱诚 房兵 夏伦果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12-112,共1页
目的在透明矫治器压低下切牙的过程中,常发生牙根脱离牙槽骨的情况,导致严重并发症。本研究旨在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探讨在使用透明矫治器压低下前牙过程中的潜在力学机制,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包括透明矫治器及附件、下颌牙... 目的在透明矫治器压低下切牙的过程中,常发生牙根脱离牙槽骨的情况,导致严重并发症。本研究旨在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探讨在使用透明矫治器压低下前牙过程中的潜在力学机制,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包括透明矫治器及附件、下颌牙列、牙周膜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下切牙唇倾度(insicor mandibular plane angle,IMPA)设为90°、95°、100°、105°、110°,4个下切牙同步压低0.2 mm,尖牙为支抗牙,进行对比研究。获得下前牙及其牙周膜的应力分布、下前牙阻抗中心的受力情况和移动趋势。结果切牙的压应力主要集中在舌窝、切端和根尖。随着IMPA的增加,中切牙唇舌向力矩由根唇向力矩转变为冠唇向力矩,由根尖从唇侧穿出趋势转变为根颈部从唇侧穿出趋势,转折点在100°~105°之间,但其阻力中心(center of resistance,CR)始终受到舌向力和压低力。侧切牙冠唇向力矩和唇倾趋势均大于中切牙。尖牙受到冠远中旋转力矩、根唇向力矩和伸长力,切牙初始唇倾角度变化对尖牙受力情况无明显影响。结论随着初始IMPA的增加,下切牙唇舌向受力方向发生逆转。但下前牙牙根在旋转移动中始终有向唇侧移动的趋势,解释了透明矫治器压低下切牙中常发生唇侧牙槽骨开裂开窗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前牙 下切牙 中切牙 尖牙 侧切牙 矫治器 旋转力矩 三维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矫治器辅助主动加力杆前导下颌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14
作者 朱诚 夏伦果 房兵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22-422,共1页
目的下颌加力杆(advanced mandibular spring,AMS)作为一种新型矫形器,能与透明矫治器联用,用于青少年Ⅱ类错合小下颌畸形的治疗。本研究旨在对其进行生物力学分析,并评估AMS产生的应力模式是否有助于促进下颌生长。方法利用CBCT和螺旋C... 目的下颌加力杆(advanced mandibular spring,AMS)作为一种新型矫形器,能与透明矫治器联用,用于青少年Ⅱ类错合小下颌畸形的治疗。本研究旨在对其进行生物力学分析,并评估AMS产生的应力模式是否有助于促进下颌生长。方法利用CBCT和螺旋CT图像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该模型由颅颌面骨、关节盘、盘后弹性纤维、咀嚼肌、牙、牙周膜、透明矫治器和AMS组成。在下颌姿势位、AMS前导下颌和仅用肌力前导下颌的3种模型中分析力学效应。结果AMS产生的应力分布在所有牙和牙周膜上,推动下颌牙向前和上颌牙向后。在颞下颌关节区,髁突顶部和后斜面的压力降低,符合促进髁突和下颌生长的应力模式;在髁突前斜面和关节盘的应力分布变得均匀,避免了应力集中点对髁突和关节盘的损伤;在关节窝后部产生明显的拉应力,符合关节窝重塑的应力模式。AMS产生的应力不会对组织造成额外负担。结论AMS为青少年小下颌畸形的治疗创造了良好的生物力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盘 关节窝 髁突 下颌牙 上颌牙 矫治器 生物力学分析 三维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腭侧边缘不同延伸长度在拔牙病例中力学特点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江婷 陈梅 +3 位作者 张瑞晶 刘林毅 佘芮 温秀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60-966,共7页
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不同腭侧边缘延伸长度在拔牙病例中内收前牙时的牙列移动特点。方法:构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三维有限元模型,依据不同第二前磨牙区腭侧边缘延伸长度分为4组工况:龈上1 mm、齐龈、延长1 mm及延... 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不同腭侧边缘延伸长度在拔牙病例中内收前牙时的牙列移动特点。方法:构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三维有限元模型,依据不同第二前磨牙区腭侧边缘延伸长度分为4组工况:龈上1 mm、齐龈、延长1 mm及延长2 mm,分析4组工况下牙齿移动特点及牙周膜应力。结果:所有工况中,均表现为切牙舌倾伸长、尖牙远中倾斜及后牙近中倾斜。随腭侧边缘长度的增加,中切牙矢状向倾斜程度在工况4时最小,侧切牙在工况2时最小;尖牙远中位移量依次增加,舌倾位移量依次减小,伸长位移量在工况1~3时增加,工况4时减小;第二前磨牙近中及压低位移量在工况1~3时少量增加,工况4时减小;第一磨牙近中压低位移量依次增加。牙周膜等效应力表现为尖牙根尖区应力峰值最大。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拔牙病例内收上前牙时会出现过山车现象,边缘长度增加有利于切牙整体移动,但尖牙远中倾斜趋势增加,当膜片延长超过1 mm时可防止尖牙舌倾伸长及第二前磨牙近中倾斜,同时对第一磨牙支抗要求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有限元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拔牙矫治 正畸间隙闭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形矫治器治疗成人闭锁型深覆[牙合]1例
16
作者 惠铄壹 王蕾 +2 位作者 王智伟 李彦浇 金钫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1-284,共4页
1例成年女性,重度深覆[牙合],骨性Ⅱ类,安氏Ⅱ类,低角,直面型。通过隐形矫治器,采用上颌推磨牙向后解决Ⅱ类磨牙关系,并设计伸长后牙,压低前牙的方式打开前牙咬合,最终获得良好的咬合及理想的微笑线。
关键词 隐形矫治器 深覆[牙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拔牙矫治上颌后牙不同转矩对前牙三维力学影响的体外实验
17
作者 樊永杰 魏俊婷 +3 位作者 王秉乐 吴刚 杨森森 王星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09,共6页
目的:研究无托槽隐形矫治上颌后牙不同转矩对前牙三维力学影响的变化规律。方法:以三维力学试验模型为基础,模拟拔除两侧上颌第一前磨牙并设计4组上颌后牙不同转矩的模型,三维打印成与标准模型同等大小的树脂模型。根据Andrews正常6项... 目的:研究无托槽隐形矫治上颌后牙不同转矩对前牙三维力学影响的变化规律。方法:以三维力学试验模型为基础,模拟拔除两侧上颌第一前磨牙并设计4组上颌后牙不同转矩的模型,三维打印成与标准模型同等大小的树脂模型。根据Andrews正常6项标准中的转矩,设置A1组后牙为Andrews标准转矩,A2组后牙为冠舌向转矩5°,A3组和A4组后牙分别为冠颊向转矩5°和10°。用厚度为0.75 mm的膜片制作4组相应的12副相同的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设计前牙整体内收0.25 mm。用矫治器六轴力测量系统测量矫治器施加于前牙在三维方向上的力。结果:前牙的受力情况,颊舌向:A1组中,4颗切牙受到舌向力,A2~A4组中,前牙则受到唇向力,中切牙的受力值大于侧切牙。近远中向:A1~A4组中,4颗切牙均受到近中向力,侧切牙的受力值均大于中切牙。A1~A4组中,尖牙均受到远中向力,A4组中双侧尖牙受力值大于A2、A3组(P<0.05)。4组中多数牙齿在垂直向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托槽隐形拔牙矫治前牙整体内收时应注意控制切牙转矩、尖牙轴倾度。当后牙为正常转矩时,应增加前牙冠唇向过矫治,而后牙为冠舌向转矩或冠颊向转矩时,可适当减小前牙冠唇向过矫治量。增加尖牙近中向的过矫治设计,避免因尖牙远中倾斜而造成前牙伸长继而覆加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后牙转矩 前牙三维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mon Q自锁托槽矫治器和传统直丝弓托槽矫治器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巫云霞 卜寿山 +2 位作者 尹林 桂冠 宋冬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15-1016,共2页
目的:探讨Damon Q自锁托槽矫治器和传统Roth直丝弓托槽矫治器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32例拥挤Ⅰ度的安氏Ⅰ类错牙合畸形非拔牙患者,治疗前进行同行评估打分,两组均质性相当,根据分值进行配对分组。其中Damon Q自锁托槽矫治器组(A组)16例,... 目的:探讨Damon Q自锁托槽矫治器和传统Roth直丝弓托槽矫治器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32例拥挤Ⅰ度的安氏Ⅰ类错牙合畸形非拔牙患者,治疗前进行同行评估打分,两组均质性相当,根据分值进行配对分组。其中Damon Q自锁托槽矫治器组(A组)16例,男6例,女10例;传统直丝弓托槽矫治器组(B组)16例,男7例,女9例。对两组矫治结束的治疗满意度、矫治时间、患者矫治器戴用初期的舒适度,以及矫治过程中的口腔卫生状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的治疗满意度无明显统计学差异,A组的治疗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戴用矫治器初期舒适度A组明显优于B组,口腔卫生状况A组和B组无明显差异。结论:两种矫治器均能达到满意的矫治效果,自锁托槽矫治器可适当缩短疗程,且戴用舒适度较好,但价格较贵,临床上可根据需要各取所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锁托槽矫治器 直丝弓托槽矫治器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人牙特点在固定矫治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9
作者 白丁 罗颂椒 +1 位作者 陈扬熙 肖立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 探讨使用固定矫治器治疗中国错畸形患者时的注意事项。方法 比较恒牙列正常中国人与 白种人的牙冠突距、冠角、牙冠转矩及磨牙补偿角的差异,以及测量正常中国人牙冠唇颊面中心区的近远中向、 龈向轮廓形态和牙弓... 目的 探讨使用固定矫治器治疗中国错畸形患者时的注意事项。方法 比较恒牙列正常中国人与 白种人的牙冠突距、冠角、牙冠转矩及磨牙补偿角的差异,以及测量正常中国人牙冠唇颊面中心区的近远中向、 龈向轮廓形态和牙弓形态。结果 正常的特征、牙弓形态以及牙冠唇颊面中心区的近远中向和龈向轮廓形 态,在中国人与白种人间存在人种差异。结论 使用方丝弓、直丝弓矫治器治疗中国错畸形患者时,弓丝弯制中 应进行必要的调整,有必要设计适合于中国人使用的直丝弓矫治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He 固定矫治器 种族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对正畸患者牙周健康影响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被引量:48
20
作者 卢海丽 康娜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25-628,共4页
近年来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相比于传统的固定矫治器,隐形矫治器采用塑胶压膜成形固位并施力于牙齿,患者可自由取戴,具有美观隐蔽、方便舒适、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清洁卫生等优点,但其是否更加有益于正畸患者的牙... 近年来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相比于传统的固定矫治器,隐形矫治器采用塑胶压膜成形固位并施力于牙齿,患者可自由取戴,具有美观隐蔽、方便舒适、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清洁卫生等优点,但其是否更加有益于正畸患者的牙周健康目前尚无定论。本文就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对正畸患者牙周健康影响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形矫治器 固定矫治器 正畸 牙周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