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1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生长年份牛大力根淀粉和蔗糖代谢途径转录组分析
1
作者 羊青 顾学金 +6 位作者 王清隆 张旻 晏小霞 汤欢 王祝年 冯世秀 王茂媛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4,共14页
牛大力是一种重要的多年生药食同源植物,其主要成分为淀粉和糖类。为了探究不同生长年份牛大力根淀粉和糖类物质合成的规律及其内在基因调控网络,本研究以3年生(NG3)、7年生(NG7)、10年生(NG10)和15年生(NG15)4个生长年份的牛大力根为... 牛大力是一种重要的多年生药食同源植物,其主要成分为淀粉和糖类。为了探究不同生长年份牛大力根淀粉和糖类物质合成的规律及其内在基因调控网络,本研究以3年生(NG3)、7年生(NG7)、10年生(NG10)和15年生(NG15)4个生长年份的牛大力根为研究对象,测定总多糖、淀粉和蔗糖的含量,并完成转录组测序,筛选分析不同年份间牛大力根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重点解析淀粉和蔗糖代谢途径DEGs的功能。糖类和淀粉物质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年份的增长,总多糖与淀粉含量均呈现增加趋势,生长至15年时的含量最高,而蔗糖含量在3年时最高,随后呈现下降趋势。转录组测序发现,随着生长年份跨度增加,NG3vs NG7、NG3 vsNG10和NG3 vs NG15对比的DEGs总数呈上升趋势,分别为526、1848和1937个。进一步挖掘淀粉和蔗糖代谢途径中的DEGs,共有62个DEGs在3个比较组中差异表达,其中,蔗糖合成基因的表达量随年份增加而下降,淀粉合成基因随年份的增加较淀粉降解基因占主导,纤维素降解酶随年份增加表达量降低。最终筛选出5个淀粉和蔗糖代谢途径的关键酶基因进行荧光定量PCR验证,其表达变化趋势与转录组测序结果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表明,牛大力在3~7年时处于生长活跃期,以蔗糖、纤维素和淀粉的合成为主,促进根部快速膨大发育。生长至7年时,以淀粉的积累、蔗糖的分解和纤维素的降解为特征,进入生长平稳期。本研究对于牛大力根膨大特性的研究、高成薯性牛大力种质创新和科学采收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大力 生长年份 淀粉 蔗糖代谢 转录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精胺提高烟草幼苗抗盐性的转录组分析
2
作者 王文超 许嘉阳 +6 位作者 田嘉树 刘腾飞 赵源 贾玮 许自成 张斌 崔光周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6-53,共8页
为探究亚精胺对烟草幼苗盐胁迫的缓解效应,以云烟87为材料,研究外源亚精胺对NaCl胁迫下烟草幼苗生理生化特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亚精胺缓解了盐胁迫对烟草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叶片相对含水量、植株干重、叶绿素含量较NaCl... 为探究亚精胺对烟草幼苗盐胁迫的缓解效应,以云烟87为材料,研究外源亚精胺对NaCl胁迫下烟草幼苗生理生化特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亚精胺缓解了盐胁迫对烟草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叶片相对含水量、植株干重、叶绿素含量较NaCl处理分别提高21.60%、18.48%、59.75%;亚精胺显著提高了烟草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较NaCl处理分别提高26.38%、39.09%和32.67%;通过转录组分析筛选出4339个受Spd调控的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光合作用、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过程及糖类代谢等条目。本研究明确了亚精胺缓解烟草盐胁迫的应用效果并筛选出关键基因及代谢通路,可为亚精胺在烤烟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盐胁迫 亚精胺 转录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转录组SSR标记开发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3
作者 余智城 何雪娇 +1 位作者 陈振东 林秀香 《福建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3-340,共8页
【目的】以柠檬转录组数据为基础开发EST-SSR标记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利用MISA软件对柠檬转录组进行SSR位点搜索,用Primer 3.0设计和筛选引物,并绘制49份柠檬的聚类图。【结果】共鉴定到40 193个SSR位点,SSR分布频率为35.67%... 【目的】以柠檬转录组数据为基础开发EST-SSR标记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利用MISA软件对柠檬转录组进行SSR位点搜索,用Primer 3.0设计和筛选引物,并绘制49份柠檬的聚类图。【结果】共鉴定到40 193个SSR位点,SSR分布频率为35.67%,平均分布距离为1.39 kb;柠檬转录组中SSR序列以单、三、二核苷酸重复类型为主,分别占80.91%、9.20%和8.67%,其优势基元分别为A/T、AG/CT和AAG/CTT;共设计出4 561对引物,选取其中24对进行有效性验证,筛选到13对多态性引物;扩增得到47个等位基因,有效等位基因均值为3.615;观察杂合度、期望杂合度和引物多态信息含量的均值为0.637、0.516和0.528;在遗传距离0.40时可将供试材料划分为五大类,聚类结果与传统的形态学分类结果大体一致。【结论】本研究开发的13对EST-SSR引物能将供试材料进行有效区分,与传统分类学相吻合,并揭示了供试材料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为柠檬种质资源后续开发及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 转录 SSR重复类型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肥水平下水稻倒二叶叶鞘的转录组分析
4
作者 黄福灯 吴春艳 +4 位作者 郝媛媛 韩一飞 张小斌 孙会锋 潘刚 《中国水稻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3-574,共12页
【目的】探明叶鞘对氮素响应的重要基因,为水稻氮素高效利用的遗传改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粳稻品种秀水134种植在低氮(LN)、中氮(MN)和高氮(HN)的渗漏池中,选取抽穗后第10天的倒二叶叶鞘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以鉴定叶鞘对氮素响应... 【目的】探明叶鞘对氮素响应的重要基因,为水稻氮素高效利用的遗传改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粳稻品种秀水134种植在低氮(LN)、中氮(MN)和高氮(HN)的渗漏池中,选取抽穗后第10天的倒二叶叶鞘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以鉴定叶鞘对氮素响应的重要基因。【结果】转录组数据比较分析显示,三种氮素水平间存在1791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HN与MN、MN与LN、以及HN与LN组间的上调和下调表达基因数分别为312个和155个,263个和160个,1059个和542个。三种施氮水平间的共有上调和下调差异表达基因分别为15个和53个,涉及营养元素吸收和转运、生物与非生物胁迫响应、植物激素响应以及光调控等生理生化过程。基于GO富集分析和KEGG代谢途经分析,最终鉴定出参与氮素利用及光合作用的已知功能基因分别为6个和4个,以及50个功能未知基因,推测这些基因在倒二叶叶鞘的氮素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结论】研究结果初步明确了叶鞘对不同氮素水平响应的重要基因,这些基因在氮素利用的信号转导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倒二叶叶鞘 氮肥 转录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桑蚕蛹滞育时期的转录组测序分析与蛹滞育关联基因筛选
5
作者 孟刚 楚渠 +4 位作者 王瑞娴 刘强 彭云武 陈安利 凌君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9-569,共11页
旨在筛选野桑蚕蛹滞育的调控关联基因,为在分子水平揭示该昆虫蛹滞育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基础。以野桑蚕蛹滞育不同时期的全蛹样本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平台Illumina HiSeq TM 2000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利用KAAS在线pathway比对分析工... 旨在筛选野桑蚕蛹滞育的调控关联基因,为在分子水平揭示该昆虫蛹滞育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基础。以野桑蚕蛹滞育不同时期的全蛹样本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平台Illumina HiSeq TM 2000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利用KAAS在线pathway比对分析工具对筛选出的满足padj<0.05且fold change≥32或padj<0.05且fold change≤1/32条件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stem软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时间序列分析。选取前滞育期和滞育解除期低表达,滞育时期高表达的基因为蛹滞育关联基因,并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在滞育前期、滞育中期、滞育晚期和滞育解除期分别检测到13764、13765、13765和13764个表达转录本。样本组的两两比较发现差异表达基因4621个。与滞育前期相比,滞育中期、滞育晚期和解除滞育期的上调表达基因分别是1921、451和38个,下调表达的基因分别是1143、171和59个。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在差异表达基因中发现290个蛹滞育关联基因,GO富集分析将202个基因映射到52项二级GO类目,KEGG通路富集分析将67个基因映射到126个三级代谢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桑蚕 转录 时间序列分析 蛹滞育关联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桑蚕全长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6
作者 孟刚 王瑞娴 +5 位作者 楚渠 彭云武 杨金宏 陈安利 张笙源 凌君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97-206,共10页
采用二代测序(Illumina RNA-Seq)校正三代测序(PacBio ISO-Seq)的方法对野桑蚕(Bombyx mandarina)进行全长转录组测序,探究野桑蚕蛹不同滞育期的基因表达特征,深入探索基因组功能信息。通过测序和组装共获得93616个全长转录本,其序列长... 采用二代测序(Illumina RNA-Seq)校正三代测序(PacBio ISO-Seq)的方法对野桑蚕(Bombyx mandarina)进行全长转录组测序,探究野桑蚕蛹不同滞育期的基因表达特征,深入探索基因组功能信息。通过测序和组装共获得93616个全长转录本,其序列长度为327~33273 bp,平均长度为2631 bp,N50为3204 bp。通过整合COG、GO、KEGG、KOG、Pfam、Swiss Prot、eggNOG和NR功能数据库的注释结果,共获得82796个功能注释基因。利用全长转录本数据,共鉴定出17189个lncRNA、87921个SSR分子标记及49432个开放阅读框(ORF);ORF编码蛋白的长度为0~1522 aa,平均长度为305 aa。通过对野桑蚕蛹不同滞育期的基因表达情况进行分析,共获得差异表达基因5780个,其中2269个差异表达基因获得GO注释,1590个差异表达基因获得KEGG注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桑蚕(Bombyx mandarina) 全长转录 测序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分析植物激素对洋葱鳞茎膨大发育的调控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艳伟 杨妍妍 +3 位作者 孙亚玲 霍雨猛 王振宝 刘冰江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7-201,共15页
【目的】通过对洋葱发育不同阶段的鳞茎组织进行转录组比较分析,为研究植物激素在洋葱鳞茎形成过程中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取洋葱出苗后33、47、61和75 d的鳞茎部位为试验材料,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气相色谱法检测,了... 【目的】通过对洋葱发育不同阶段的鳞茎组织进行转录组比较分析,为研究植物激素在洋葱鳞茎形成过程中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取洋葱出苗后33、47、61和75 d的鳞茎部位为试验材料,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气相色谱法检测,了解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3、脱落酸以及乙烯(前体ACC)含量在鳞茎膨大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从分子水平阐述植物激素对鳞茎发育的影响。【结果】从4个发育阶段的鳞茎中共检测到11814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其中共同DEGs有3311个;KEGG富集分析显示,不同发育阶段比较组DEGs均显著富集到“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并对该通路上筛选到的36个主要DEGs进行表征;结合WGCNA分析每个模块与性状的r和P值,筛选到2个关键模块,通过转录因子预测,挖掘到3028个转录因子unigenes与13个植物激素信号结构基因unigenes共表达,转录因子unigenes功能注释来自46个基因家族,最多的为锌指蛋白(C_(2)C_(2)、C_(3)H),其次为bHLH、NAC、ERF基因家族。【结论】通过转录组分析揭示了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参与洋葱鳞茎膨大发育的相关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葱 鳞茎膨大 转录分析 植物激素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沙冬青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和转录组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杨瑛斌 付国香 郝文芳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54-865,共12页
利用分子育种技术培育耐旱植物的过程中,了解植物的抗旱机制和拥有大量的候选基因是必要的。耐旱植物是了解耐旱机制和挖掘耐旱基因的优秀材料。以小沙冬青为材料,通过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研究胁迫开始... 利用分子育种技术培育耐旱植物的过程中,了解植物的抗旱机制和拥有大量的候选基因是必要的。耐旱植物是了解耐旱机制和挖掘耐旱基因的优秀材料。以小沙冬青为材料,通过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研究胁迫开始后0、1、3、6、12 h的小沙冬青幼苗叶片光合色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Pro)含量,利用RNA-Seq技术对小沙冬青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小沙冬青叶片中可溶性糖、Pro、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增加。SOD、POD对干旱响应迅速,活性显著增加,这对消除干旱引起的过量活性氧具有重要作用。而CAT在12h内未对干旱做出有效响应。转录组分析鉴定到15188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共差异表达基因有805个,上调表达的基因数量和下调表达的基因数量相近。在GO富集分析中,这805个基因在“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和“脱落酸激活信号通路的负调控”途径中大量富集。P值最小的四条通路(“叶绿素结合”、“光系统Ⅱ”、“光合作用”,“光捕捉、光系统Ⅰ”)均与光合作用相关。KEGG分析表明,共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包括“光合作用-天线蛋白”、“光合生物中的碳固定”在内的6条代谢途径中。在小沙冬青中,7-羟甲基叶绿素a还原酶在干旱胁迫下持续下调表达,抑制了叶绿素的降解,有效保护了光合系统。研究重点关注了植物激素的信号转导途径,发现脱落酸信号通路发生明显改变。此外,茉莉酸信号通路中茉莉酸ZIM结构域蛋白(JAZ)的响应相较于其他物种有明显的不同。研究结果为小沙冬青适应干旱环境的生理和分子机制提供新的证据,为后续抗旱相关候选基因克隆及功能验证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沙冬青 干旱胁迫 生理特性 转录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豆响应盐胁迫的转录组分析
9
作者 于思佳 于太飞 +9 位作者 孙现军 王世佳 武书羽 姜雪敏 胡正 常玉洁 武晶 陈锐 张辉 姜奇彦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98-1415,共18页
菜豆是我国重要的可食用豆类,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广泛的使用价值。盐胁迫对菜豆的生长发育影响显著。本研究以菜豆F0006591为材料,用0.2 mol/L NaCl溶液对苗期菜豆进行盐胁迫处理。利用RNA-seq测序技术,对盐胁迫处理0 h、6 h、9 h、1... 菜豆是我国重要的可食用豆类,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广泛的使用价值。盐胁迫对菜豆的生长发育影响显著。本研究以菜豆F0006591为材料,用0.2 mol/L NaCl溶液对苗期菜豆进行盐胁迫处理。利用RNA-seq测序技术,对盐胁迫处理0 h、6 h、9 h、12 h、24 h的菜豆根系中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盐胁迫处理后,相较于对照组(0 h),不同盐胁迫处理时间的样本基因表达量都发生显著变化,其中盐胁迫处理不同时间点都差异表达的基因共3383个。对这些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它们主要参与到盐胁迫响应、氧化应激、细胞防御等生物过程中,涉及植物激素信号传导、谷胱甘肽代谢、糖酵解等多种代谢途径。对盐胁迫下所有上调表达的关键基因进行共表达网络关联分析发现,脱落酸信号传导途径核心组分与抗氧化胁迫和能量代谢途径中的相关基因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经RT-qPCR验证,4个激素信号途径相关基因、6个能量代谢相关基因及2个抗氧化相关基因随盐胁迫处理时间的增加,其表达量的动态变化呈逐渐上升趋势且与RNA-seq分析结果一致。该结果暗示ABA信号传导途径可能在菜豆盐胁迫响应调控网络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为菜豆耐盐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豆 盐胁迫 转录分析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感番茄和菜用番茄的品质及转录组学分析
10
作者 王子航 张应翠 +4 位作者 张迎迎 张辉 朱为民 宋益善 杨学东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32-1844,共13页
番茄的口感品质是消费者关注的核心,其口感主要由可溶性糖、有机酸及游离氨基酸的动态平衡决定。以口感番茄(CX)和菜用番茄(N70)为材料,系统分析了二者可溶性糖(葡萄糖、果糖)、有机酸(柠檬酸、苹果酸等)及游离氨基酸(谷氨酸、γ-氨基... 番茄的口感品质是消费者关注的核心,其口感主要由可溶性糖、有机酸及游离氨基酸的动态平衡决定。以口感番茄(CX)和菜用番茄(N70)为材料,系统分析了二者可溶性糖(葡萄糖、果糖)、有机酸(柠檬酸、苹果酸等)及游离氨基酸(谷氨酸、γ-氨基丁酸等)的含量差异,并利用转录组学技术解析其分子调控机制。结果表明,CX的葡萄糖和果糖含量显著高于N70,柠檬酸、琥珀酸等有机酸含量显著高于N70,且鲜味氨基酸(谷氨酸、天冬氨酸)及γ-氨基丁酸的含量显著高于N70。转录组分析共发现4242个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于淀粉和蔗糖代谢、果糖和甘露糖代谢及谷胱甘肽代谢通路,其中编码β-葡萄糖苷酶(BGL,beta-glucosidase)、苹果酸脱氢酶(MDH,malate dehydrogenase)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glutathione Stransferase)等酶的基因在CX中高表达,直接关联其糖酸协同积累与氨基酸含量。本研究揭示了口感番茄品质形成的分子基础,为口感番茄的定向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候选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可溶性糖 有机酸 游离氨基酸 转录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浙粳99短穗小粒突变体的鉴定及转录组分析
11
作者 梁楚炎 曾维 +6 位作者 王洁冰 叶靖 巫明明 翟荣荣 张小明 张恒木 叶胜海 《中国水稻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81,共15页
【目的】探明浙粳99优良穂型的形成机制,为水稻穗型发育机制研究及其育种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EMS诱变浙粳99获得短穗小粒突变体,借助分子标记获得连锁区间,采用RNA-Seq及DNA测序确定候选基因,并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突... 【目的】探明浙粳99优良穂型的形成机制,为水稻穗型发育机制研究及其育种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EMS诱变浙粳99获得短穗小粒突变体,借助分子标记获得连锁区间,采用RNA-Seq及DNA测序确定候选基因,并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突变基因的亚细胞定位。使用转录组测序的方法对该突变体的基因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Ossp3与浙粳99在株型、穗型以及粒型上均存在差异。该突变表型由候选基因Os02g0450000发生碱基插入引起。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该基因产物定位于细胞核。Ossp3幼穗出现329个差异表达基因(DEG),主要分布在1、3和4号染色体上,KEGG富集分析显示,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集中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MARK信号通路-植物等生物学过程。相关基因表达分析显示进化上保守的植物特异性基因OsSP3通过MAPK信号通路或与bZIP转录因子作用影响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含量及其对应信号途径,实现对稻穗发育的调控。【结论】优良穗型品种浙粳99 Os02g0450000基因突变会产生短穗小粒的表型,其生物学功能通过核定位实现,RNA-Seq分析表明该突变基因可能通过影响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信号通路协同调控稻穗的生长发育,同时很可能通过与OsbZIP47直接或间接作用调控粒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穗小粒 表型鉴定 RNA-SEQ 转录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沧1号’采前缩果的转录组分析
12
作者 任甜 屈丝雨 +3 位作者 李宗俊 郝庆 樊丁宇 李亚兰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62,共9页
为探究枣抗缩果的相关调控机制,以蟠枣(京沧1号)果实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蟠枣不同缩果程度之间的差异基因表达情况,筛选与蟠枣缩果相关的基因。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3个比较组(ck vs CZS、ck vs QZS、CZS vs QZS)分别筛选... 为探究枣抗缩果的相关调控机制,以蟠枣(京沧1号)果实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蟠枣不同缩果程度之间的差异基因表达情况,筛选与蟠枣缩果相关的基因。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3个比较组(ck vs CZS、ck vs QZS、CZS vs QZS)分别筛选出3156个、2007个和2858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GO富集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与对创伤的反应、对氧水平降低的反应、细胞对氧水平的反应、细胞对氧含量降低的反应等相关;KEGG通路分析表明,代谢途径、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植物-病原菌互作、植物激素信号转导、MAPK信号通路-植物及内质网的蛋白质加工在3个处理组中共同富集,蟠枣缩果果实的差异表达基因在植物病原互作和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中富集数量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蟠枣 果实 缩果 转录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仔猪空肠组织的转录组学分析
13
作者 曾德平 陆颖 +8 位作者 余科辰 卢峥朴 柏家果 秦秋英 隆美金 陈樱 韦祖樟 黄伟坚 欧阳康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8,共8页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感染仔猪可引起严重腹泻,导致肠道黏膜损伤、免疫功能低下。为探究PEDV感染仔猪空肠基因组转录水平的变化,筛选宿主免疫应答的差异表达基因,本研究收集PEDV感染仔猪的空肠组织,利用RNA-Seq技术进行转录组学测序...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感染仔猪可引起严重腹泻,导致肠道黏膜损伤、免疫功能低下。为探究PEDV感染仔猪空肠基因组转录水平的变化,筛选宿主免疫应答的差异表达基因,本研究收集PEDV感染仔猪的空肠组织,利用RNA-Seq技术进行转录组学测序分析。RNA-seq结果显示,与正常未感染仔猪相比,PEDV感染仔猪存在339个显著差异表达基因(DEGs),其中182个上调基因,157个下调基因。GO分子功能结果显示,免疫相关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与免疫球蛋白和受体结合、T细胞增殖等有关。KEGG通路富集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TNF信号通路、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信号通路以及RIG-I受体信号通路等;最后再利用qRT-PCR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其结果与转录组学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PEDV感染导致宿主免疫应答变化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转录分析 差异表达 RNA-SEQ 先天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腋芽形成发育过程的转录组分析
14
作者 李旭娟 李纯佳 +4 位作者 刘洪博 徐超华 林秀琴 陆鑫 刘新龙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2-218,共17页
【目的】发掘甘蔗腋芽形成发育关键代谢通路和调控基因,为甘蔗优良品种选育及遗传改良策略制定提供基因资源。【方法】以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XTT22)’为材料,分别选取其幼嫩、半大、成型、成熟腋芽,以茎尖生长点为对照。首先通过RNA-... 【目的】发掘甘蔗腋芽形成发育关键代谢通路和调控基因,为甘蔗优良品种选育及遗传改良策略制定提供基因资源。【方法】以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XTT22)’为材料,分别选取其幼嫩、半大、成型、成熟腋芽,以茎尖生长点为对照。首先通过RNA-seq获得甘蔗腋芽形成发育4个时期的转录组文库,然后使用DESeq2软件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开展GO和KEGG功能富集分析,再通过RT-q PCR验证转录组测序结果的可靠性,最后通过WGCNA挖掘与甘蔗腋芽形成发育相关的核心基因。【结果】甘蔗腋芽形成发育4个时期共获得62 630个差异表达基因,KEGG分析主要富集在甘露糖型O-聚糖的生物合成、吲哚生物碱生物合成、油菜素内酯生物合成等通路;KEGG富集通路网络分析表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氰胺酸代谢以及苯丙烷类物质生物合成等通路是腋芽形成发育中共同富集的核心通路,而β-丙氨酸代谢和氮代谢是幼嫩腋芽发育期的特有核心通路;C-5支链二元酸代谢,色氨酸代谢和脂肪酸延生通路分别是成型芽和成熟芽特有富集核心通路。9个表达趋势变化明显的DEGs的RT-qPCR结果与RNA-seq结果呈现相似的表达模式。WGCNA分析鉴定了UBR7、IRK和POLD等20个与甘蔗腋芽形成发育相关的核心基因。【结论】甘蔗腋芽形成发育过程中需要以甘露糖型O-聚糖、蔗糖、淀粉和氮素等作为物质和能量基础,同时还需要合成植物激素和次生代谢物来调控相关生长发育过程;UBR7、IRK以及POLD等基因可能在甘蔗腋芽形成发育中发挥正调控作用,而DGK1、PCaP1、LSD1等基因可能负调控甘蔗腋芽形成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腋芽形成发育 转录测序 代谢通路 加权共表达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籽粒高蛋氨酸突变体Zmts1的鉴定与转录组分析
15
作者 洪泽渊 鲁鑫 +3 位作者 汤泽洋 周志强 郭长虹 李新海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1-341,共11页
蛋氨酸是畜禽类玉米-豆粕型日粮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氨基酸不平衡会导致机体蛋白质合成受到抑制从而影响肉和奶的品质。为解析玉米籽粒蛋氨酸积累的调控机制,本研究利用同源克隆方法获得了影响蛋氨酸含量的候选基因ZmTS1(Threonine synt... 蛋氨酸是畜禽类玉米-豆粕型日粮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氨基酸不平衡会导致机体蛋白质合成受到抑制从而影响肉和奶的品质。为解析玉米籽粒蛋氨酸积累的调控机制,本研究利用同源克隆方法获得了影响蛋氨酸含量的候选基因ZmTS1(Threonine synthase1),通过玉米突变体材料验证ZmTS1基因功能,发现与野生型相比,Zmts1突变体籽粒中蛋氨酸含量提高了60%,SDS-PAGE凝胶电泳结果表明Zmts1突变体成熟籽粒中富含蛋氨酸残基的10 kDaδ醇溶蛋白较野生型有了显著提高,验证了该基因可显著提高玉米籽粒中蛋氨酸含量。生物学信息分析结果表明,该蛋白含有一个苏氨酸合酶结构域,属于亲水性蛋白。通过转录组分析挖掘与蛋氨酸代谢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共筛选到1144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571个基因表达上调,573个基因表达下调。GO和KEGG富集通路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和代谢途径。利用qRT-PCR进一步验证了7个可能参与蛋氨酸代谢途径的关键候选基因,RNA-Seq与qRT-PCR的表达模式一致,表明7个基因能间接调控蛋氨酸代谢途径。本研究为高蛋氨酸玉米育种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也为玉米蛋氨酸调控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蛋氨酸 Zmts1突变体 转录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组和代谢组联合分析植物呈色机制研究进展
16
作者 郭聪 金雨晴 +8 位作者 王莹 柯裴蓓 陈燕 吴玲 黄欣 徐秋霞 谷青青 曹凡 李玉娟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2,共12页
花、叶、果实等组织器官呈现不同颜色是植物重要的品质性状之一,其呈色机制是目前的研究热点。近年来,转录组和代谢组等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有助于对植物体内呈色相关基因和代谢物的鉴定,为植物呈色机制研究提供了支撑。本文基于近几年... 花、叶、果实等组织器官呈现不同颜色是植物重要的品质性状之一,其呈色机制是目前的研究热点。近年来,转录组和代谢组等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有助于对植物体内呈色相关基因和代谢物的鉴定,为植物呈色机制研究提供了支撑。本文基于近几年国内外转录组和代谢组联合分析在植物不同组织器官呈色上的研究报道,探讨了转录组和代谢组联合分析技术在植物呈色中的应用,总结了影响植物花、叶、果实、根、茎、种子等组织器官呈色的主要调节因子,包括合成途径、转录因子、结构基因、代谢物等。此外,基于转录组和代谢组联合分析,阐述了突变、外界因素对植物呈色的影响,列举了相关合成途径、转录因子、结构基因以及代谢物等调节因子,并探讨了其呈色机制。最后,对目前转录组和代谢组联合分析植物呈色机制的研究成果提出了问题,并进行了讨论和展望,以期为后续植物呈色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 代谢 呈色机制 研究进展 联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分析揭示醛脱氢酶Ald在谷氨酸棒杆菌生产L-高丝氨酸的作用
17
作者 祁玉婷 钟兆月 +5 位作者 张霞 徐宁 魏亮 刘君 姜巨全 邵丽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14,共7页
玉米浆是玉米湿磨工业的主要副产品,在工业发酵中被广泛用作经济有效的营养源。然而,玉米浆影响发酵性能的潜在机制仍不清楚。该研究发现添加不同浓度的玉米浆可以促进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发酵生产L-高丝氨酸。为... 玉米浆是玉米湿磨工业的主要副产品,在工业发酵中被广泛用作经济有效的营养源。然而,玉米浆影响发酵性能的潜在机制仍不清楚。该研究发现添加不同浓度的玉米浆可以促进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发酵生产L-高丝氨酸。为探究添加玉米浆对L-高丝氨酸合成途径相关的基因与代谢通路的影响,利用转录组学分析并挖掘其潜在的关键基因,最终通过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编码醛脱氢酶Ald的cg3096在玉米浆高效促进L-高丝氨酸发酵生产中发挥着主要作用,这可能部分归因于细胞内NADPH供应水平的提高。此外,过表达cg3096可以显著提高底物转运(amt、cg0922、urtABC)和利用基因(cg0535-cg0536)的表达水平。综上所述,该研究结果揭示了cg3096在L-高丝氨酸高水平生产中的基本功能和潜在机制,为玉米浆在发酵过程中高效利用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棒杆菌 玉米浆 L-高丝氨酸 转录分析 cg3096 发酵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高羊茅转录组学分析
18
作者 张沥曼玲 陈锡 +2 位作者 王小利 陈功喜 昌西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77,共9页
以高羊茅品种黔草1号叶片为材料,运用Illumina测序平台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探究高羊茅在干旱胁迫下的相关基因和分子水平上的耐旱机制。结果表明,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作功能注释分析,获得7286个上调基因和7937个下调基因。GO功... 以高羊茅品种黔草1号叶片为材料,运用Illumina测序平台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探究高羊茅在干旱胁迫下的相关基因和分子水平上的耐旱机制。结果表明,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作功能注释分析,获得7286个上调基因和7937个下调基因。GO功能注释后发现,DEGs主要在细胞核、核糖体和核糖体合成等过程中富集;KEGG富集分析发现,主要在核糖体生物合成、核糖体、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光合作用-天线蛋白等显著富集了DEGs。干旱胁迫下,与光合作用相关的捕光叶绿素a/叶绿素b结合蛋白基因上调,表明干旱会影响叶绿素对光的收集。而与植物激素相关的基因也被调控,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等通路都在响应,抵抗干旱所带来的胁迫影响。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验证,表明所选的差异表达基因与测序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羊茅 干旱胁迫 转录分析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抗炭疽病材料筛选及转录组分析
19
作者 戴丽 谢芳玲 +2 位作者 陈雅倩 谢玲玲 刘峰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50,共11页
从田间自然发病辣椒果实中分离培养得到辣椒炭疽病病原菌X,并应用该炭疽病病原菌对112份辣椒材料的离体果实和幼苗进行抗炭疽病抗性鉴定,筛选抗病品种,并对抗性品种进行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病原菌X经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鉴定为果... 从田间自然发病辣椒果实中分离培养得到辣椒炭疽病病原菌X,并应用该炭疽病病原菌对112份辣椒材料的离体果实和幼苗进行抗炭疽病抗性鉴定,筛选抗病品种,并对抗性品种进行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病原菌X经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鉴定为果生刺盘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对112份辣椒离体果实材料进行筛选,共获得3个抗性材料RX12-160、X-738-1、RX22-1016,109个感病材料;对3个抗病品种进行辣椒苗期活体抗性鉴定,最后鉴定RX22-1016为良好的抗病品种,并对其接种果生刺盘孢炭疽菌后的转录组进行了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GO富集程度较高的过程为光系统I中的光合电子传递、NAD(P)H脱氢酶复合物的组装、光合作用及光系统I中的光收集等;KEGG富集程度较高的通路为苯丙素的生物合成、谷胱甘肽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光合生物的固碳作用和糖酵解/糖异生等通路;共有的表达差异基因主要集中在苯丙素生物合成和谷胱甘肽代谢等通路上;在RX22-1016与炭疽菌互作中,Caz03g16640、Caz01g15210、Caz04g07320和Caz04g01720基因在互作初期均呈现上调趋势,推测这4个基因可能参与调控与抗病相关的物质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炭疽病 抗病性 转录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驼背鲈幼鱼脑、肝、肌肉组织适应不同盐度的转录组分析
20
作者 李啸圻 孙慧邦 +2 位作者 刘宇翔 刘金相 张全启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9-183,共15页
为探究在不同盐度条件下长期养殖对驼背鲈(Cromileptes altivelis)幼鱼基因表达的影响,本研究将体质量1.1~1.7 g的驼背鲈幼鱼分别养殖于盐度为32的自然海水和盐度为18的低盐度海水中,分别在养殖第50和60天时选取不同盐度组驼背鲈幼鱼的... 为探究在不同盐度条件下长期养殖对驼背鲈(Cromileptes altivelis)幼鱼基因表达的影响,本研究将体质量1.1~1.7 g的驼背鲈幼鱼分别养殖于盐度为32的自然海水和盐度为18的低盐度海水中,分别在养殖第50和60天时选取不同盐度组驼背鲈幼鱼的脑、肝脏和肌肉组织进行转录组分析,以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研究结果表明:脑组织中的差异基因显著多于肝脏和肌肉组织;脑组织中差异基因主要参与细胞分裂、营养物质代谢以及细胞周期等生物学过程;肝脏组织中差异基因主要参与糖类物质代谢、氨基酸代谢以及酶复合体形成等过程;肌肉组织中的差异基因则主要与细胞生长发育和分裂有关,并与生长相关的信号通路如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钙离子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以及胰岛素信号通路等密切相关。本研究还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对3个组织中分别随机选取的3个DEG进行表达量验证。结果显示,这些基因的表达趋势与转录组测序的结果一致,从而证明测序数据可信。本研究的结果为今后继续开展驼背鲈养殖育种工作和盐度适应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驼背鲈 盐度 转录分析 GO富集分析 KEGG富集分析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