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imization of Gas Sensing Performance of Nanocrystalline SnO_2 Thin Films Synthesized by Magnetron Sputtering 被引量:1
1
作者 N.Panahi M.T.Hosseinnejad +1 位作者 M.Shirazi M.Ghoranneviss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6期99-103,共5页
Tin oxide (SnO2) is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transparent conducting oxide materials, which is widely used in thin film gas sensors. We investigate the dependence of the deposition time on structural, morphologicaJ ... Tin oxide (SnO2) is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transparent conducting oxide materials, which is widely used in thin film gas sensors. We investigate the dependence of the deposition time on structural, morphologicaJ and hydrogen gas sensing properties of SnO2 thin films synthesized by dc magnetron sputtering. The deposited samples are characterized by XRD, SEM, AFM, surface area measurements and surface profiler. Also the H2 gas sensing properties of SnO2 deposited samples are performed against a wide range of operating temperature. The XRD analysis demonstrates that the degree of crystallinity of the deposited SnO2 films strongly depends on the deposition time. SEM and AFM analyses reveal that the size of nanoparticles or agglomerates, and both average and rms surface roughness is enhanced with the increasing deposition time. Also gas sensors based on these SnO2 nanolayers show an acceptable response to hydrogen at various operating tempera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 on as it or in Optimization of Gas Sensing Performance of nanocrystalline SnO2 Thin Films Synthesized by Magnetron Sputtering SNO b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仙人掌状SnO_(2)/ZnO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NO_(2)的高灵敏快速检测
2
作者 南宁 王宇鹤 +2 位作者 于灵敏 李春 刘晓芬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9-26,共8页
为了解决纯SnO_(2)基气体传感器对NO_(2)灵敏度低、响应时间长的难题,本文采用水热法制备仙人掌状SnO_(2)/ZnO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配比对SnO_(2)/ZnO复合材料结构形貌与气敏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水热反应温度180℃、时间6 h... 为了解决纯SnO_(2)基气体传感器对NO_(2)灵敏度低、响应时间长的难题,本文采用水热法制备仙人掌状SnO_(2)/ZnO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配比对SnO_(2)/ZnO复合材料结构形貌与气敏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水热反应温度180℃、时间6 h,煅烧温度500℃,时间3 h的条件下,SnO_(2)/ZnO配比为35∶1时制得仙人掌状SnO_(2)/ZnO纳米复合材料。NO_(2)气敏特性结果显示,在工作温度300℃条件下,其对10 ppm NO_(2)的响应值可达587.503,响应和恢复时间分别为5 s和39 s,较纯SnO_(2)响应值提升了3.2倍,响应时间缩短了32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O_(2)/ZnO复合材料 气敏传感器 NO_(2) SnO_(2)纳米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构筑SnO_(2)/rGO复合材料及其UV光的敏感特性
3
作者 崔乐 王博林 +2 位作者 李春 南宁 于灵敏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27-34,共8页
由于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快速复合,使得纯SnO_(2)对UV光的敏感性较弱。本文采用微波辅助法成功制备了SnO_(2)/rGO复合材料,并采用悬涂工艺将SnO_(2)/rGO浆料涂覆到叉指电极上,制成厚膜型光敏传感器器件,通过SEM、XRD和Raman分析了样品的... 由于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快速复合,使得纯SnO_(2)对UV光的敏感性较弱。本文采用微波辅助法成功制备了SnO_(2)/rGO复合材料,并采用悬涂工艺将SnO_(2)/rGO浆料涂覆到叉指电极上,制成厚膜型光敏传感器器件,通过SEM、XRD和Raman分析了样品的形貌、物相及缺陷类型,并研究其对紫外(UV)光的敏感特性。结果表明:rGO较为均匀地分布在SnO_(2)颗粒之间,有效抑制了SnO_(2)纳米颗粒的团聚,同时SnO_(2)/rGO复合材料中的空位缺陷增多。随着工作温度的升高或UV光强度的降低,其响应值均减小。较纯SnO_(2),SnO_(2)/rGO复合纳米材料对UV光的响应值提高了153.39%,响应时间由51 s缩短至28 s。SnO_(2)/rGO复合材料对UV光响应的增强是基于样品中空位缺陷浓度的增大以及rGO对SnO_(2)能级的改变和提供的载流子传输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O_(2)/rGO复合材料 微波辅助法 光敏性能 UV光 响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钆掺杂的高非线性和低漏流SnO_(2)基压敏电阻材料
4
作者 孙斐 赵洪峰 缪奎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34,共4页
本工作通过在SnO_(2)-Co_(3)O_(4)-Cr_(2)O_(3)-Ta_(2)O_(5)体系中引入Gd,制备了兼具高非线性系数和低泄漏电流的SnO_(2)压敏陶瓷材料。结果表明:Gd的掺杂能够促进晶粒生长,降低样品气孔率,并在掺杂量为0.25%(如无特殊说明均为摩尔分数... 本工作通过在SnO_(2)-Co_(3)O_(4)-Cr_(2)O_(3)-Ta_(2)O_(5)体系中引入Gd,制备了兼具高非线性系数和低泄漏电流的SnO_(2)压敏陶瓷材料。结果表明:Gd的掺杂能够促进晶粒生长,降低样品气孔率,并在掺杂量为0.25%(如无特殊说明均为摩尔分数)时获得了最佳的电气性能,非线性系数达到55,泄漏电流低至7.74 mA/cm^(2),同时电压梯度高达568 V/mm,在50 Hz频率下介电常数高达213,显示出其潜在的应用前景。但过饱和的掺杂会恶化压敏陶瓷的电气性能。本工作将非线性系数的变化归因于晶界势垒的提升,认为泄漏电流减小是晶界电阻升高,电子迁移率下降导致的,并从点缺陷的角度分析了晶界势垒升高的原因,系统地阐述了Gd的掺杂对SnO_(2)压敏电阻陶瓷电气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O_(2)压敏电阻 非线性 泄漏电流 晶界电阻 势垒 点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导电网络结构的C-SnO_(2)/MWCNTs复合材料用于锂浆料电池
5
作者 杨博文 王瑞 +2 位作者 辛本舰 刘丽丽 牛志强 《物理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8-106,共9页
锂浆料电池(LSSFBs)具有应用于大规模储能系统的潜力。然而,LSSFBs的电化学性能受限于活性材料本征导电性差以及活性材料与导电添加剂之间的不稳定接触。本文设计了碳包覆的二氧化锡/多壁碳纳米管(C-SnO_(2)/MWCNTs)复合材料作为LSSFBs... 锂浆料电池(LSSFBs)具有应用于大规模储能系统的潜力。然而,LSSFBs的电化学性能受限于活性材料本征导电性差以及活性材料与导电添加剂之间的不稳定接触。本文设计了碳包覆的二氧化锡/多壁碳纳米管(C-SnO_(2)/MWCNTs)复合材料作为LSSFBs负极材料。在该复合材料中,SnO_(2)纳米颗粒均匀分布在(MWCNTs)表面,同时SnO_(2)颗粒外表进行碳包覆。纳米尺寸赋予SnO_(2)更多反应活性位点。此外,碳纳米管和碳包覆层共同构建稳定的导电网络。这种导电网络有效改善SnO_(2)的电子转移动力学,并抑制其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从而提高倍率和循环性能。此外,MWCNTs增强浆料电极的悬浮稳定性。这些优势赋予LSSFBs良好的倍率和循环性能。这项工作为优化LSSFBs的浆料电极提供了一种具有前景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料电池 纳米尺寸SnO_(2) 碳纳米管 碳包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O_(2)气敏传感器灵敏度改善研究进展
6
作者 李玉 王艳蓉 +2 位作者 张旭芳 魏淑华 张静 《微纳电子技术》 2025年第3期32-36,共5页
SnO_(2)作为一种典型的宽带隙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凭借其出色的响应速度和优异的稳定性等特性在气体监测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聚焦SnO_(2)气敏传感器传感机制,介绍了单金属掺杂以及复合结构对SnO_(2)气敏... SnO_(2)作为一种典型的宽带隙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凭借其出色的响应速度和优异的稳定性等特性在气体监测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聚焦SnO_(2)气敏传感器传感机制,介绍了单金属掺杂以及复合结构对SnO_(2)气敏传感器灵敏度的提升效果,同时从材料电子结构、能带结构、表面活性、氧空位等多个角度阐述了其改善的原因。最后总结了SnO_(2)气敏传感器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几种提高气敏传感器灵敏度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O_(2) 气敏机理 掺杂 气敏传感器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SnO_2纳米粉末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9
7
作者 李燕 段国荣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0年第2期92-93,共2页
以廉价的无机盐为原料 ,采用溶胶 -凝胶 (Sol-Gel)法制备了TiO_2 -SnO_2 纳米粉 ,并采用DTA、XRD、TEM技术对粉体进行了表征 .实验结果表明 :用该法制得的TiO_2 -SnO_2 超细粉体粒径在 5~ 7nm左右
关键词 TiO2-SnO2纳米粉 溶胶-凝胶 气敏半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节型SnO_(2)/TiO_(2)制备及其吸附和固相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8
作者 郭小峰 卓煜 +1 位作者 杨磊 邹锐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3-196,共4页
采用两步水热法制备SnO_(2)/TiO_(2)复合体光催化剂,以亚甲基蓝(MB)为模拟污染物分别用SnO_(2)质量分数为2%、5%、10%的SnO_(2)/TiO_(2)复合体及纯TiO_(2)纳米管做吸附和固相光催化性能实验。吸附实验表明,催化剂均展示出快速的吸附速率... 采用两步水热法制备SnO_(2)/TiO_(2)复合体光催化剂,以亚甲基蓝(MB)为模拟污染物分别用SnO_(2)质量分数为2%、5%、10%的SnO_(2)/TiO_(2)复合体及纯TiO_(2)纳米管做吸附和固相光催化性能实验。吸附实验表明,催化剂均展示出快速的吸附速率,在3min基本都达到吸附平衡。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5%SnO_(2)/TiO_(2)复合体固相光催化效果最好,其12h后光催化效率达到了4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纳米管 SnO_(2)/TiO_(2)复合体 固相光催化 亚甲基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衬底温度对纳米晶SnO_2薄膜结晶特性的影响
9
作者 王占和 蒋耘晨 祝侃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02年第4期19-21,共3页
阐述了金属氧化物SnO2纳米薄膜研究的发展情况及其应用前景,介绍了采用磁控溅射技术,使用混合气体Ar和O2,在衬底温度为150~400℃的耐热玻璃基片上制备了纳米晶SnO2∶Sb透明导电薄膜。通过测定x射线衍射谱,表明薄膜择优取向为[110]和[2... 阐述了金属氧化物SnO2纳米薄膜研究的发展情况及其应用前景,介绍了采用磁控溅射技术,使用混合气体Ar和O2,在衬底温度为150~400℃的耐热玻璃基片上制备了纳米晶SnO2∶Sb透明导电薄膜。通过测定x射线衍射谱,表明薄膜择优取向为[110]和[211]方向,SnO2∶Sb薄膜的结晶特性随衬底温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 结晶特性 二氧化锡薄膜 衬底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水溶液加热法制备SnO_2纳米纷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燕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第2期66-68,共3页
以 Sn Cl4为原料 ,采用醇 -水溶液加热法制备了 Sn O2 纳米粉 ,并利用 XRD。
关键词 SnO2纳米粉 醇-水溶液加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式雾化辅助CVD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1
作者 赵丹 向星承 +4 位作者 詹宇 陈茵豪 秦源涛 肖黎 龚恒翔 《微纳电子技术》 2025年第1期152-157,共6页
雾化辅助化学气相沉积(CVD)技术是一种高质量氧化物薄膜的低成本制备方法。设计并搭建了一套立式雾化辅助CVD系统,该系统包含了雾化源、立式反应腔体、加热、水冷和尾气处理模块。采用该系统制备了SnO_(2)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 雾化辅助化学气相沉积(CVD)技术是一种高质量氧化物薄膜的低成本制备方法。设计并搭建了一套立式雾化辅助CVD系统,该系统包含了雾化源、立式反应腔体、加热、水冷和尾气处理模块。采用该系统制备了SnO_(2)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薄膜样品进行分析,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样品表面形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所设计的立式雾化辅助CVD系统制备出了沿(200)晶面生长的SnO_(2)薄膜,其(200)衍射峰半高宽为0.22°。SnO_(2)薄膜表面较大的晶粒呈现类金字塔状,薄膜表面颗粒尺寸较为均匀。通过计算得出薄膜表面最大颗粒平均粒径为145 nm。所设计的系统结构合理、操作简单,制备的薄膜具有较高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化辅助化学气相沉积(CVD) 薄膜沉积系统设计 立式腔体 SnO_(2)薄膜 结构与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O_2 nanospheres among GO and SWNTs networks as anode for enhanced lithium storage performances 被引量:2
12
作者 Weiwei Wen Mingzhong Zou +3 位作者 Qian Feng Jiaxin Li Heng Lai Zhigao Huang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3期445-449,共5页
Conducting supporters of purified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SWNTs) and graphene oxide(GO)were used to confine pomegranate-structured Sn O2 nanospheres for forming SnO-GO-SWNT composites.As anode material for ... Conducting supporters of purified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SWNTs) and graphene oxide(GO)were used to confine pomegranate-structured Sn O2 nanospheres for forming SnO-GO-SWNT composites.As anode material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LIBs), this composite exhibits a stable and large reversible capacity together with an excellent rate capability. In addition, an analysis of the AC impedance spectroscopy has been used to confirm the enhanced mechanism for LIB performance. The improve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should be ascribed greatly to the reinforced synergistic effects between GO and SWNT networks, and their enhanced contribution of the conductivity.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is composite has potential for utilization in high-rate and durable LI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hium batteries SnO_2-GO-SWNT anodes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Energy stor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brication of C@MoxTi1-xO2-δ nanocrystalline with functionalized interface as efficient and robust PtRu catalyst support for methanol electrooxidation 被引量:2
13
作者 Jialong Li Lei Zhao +2 位作者 Xifei Li Sue Hao Zhenbo Wang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期7-14,I0001,共9页
A core shell structured C@MoxTi1-xO2-δnanocrystal with a functionalized interface(C@MTNC-FI)was fabricated via the hydrothermal method with subsequent annealing derived from tetrabutyl orthotitanate.The formation of ... A core shell structured C@MoxTi1-xO2-δnanocrystal with a functionalized interface(C@MTNC-FI)was fabricated via the hydrothermal method with subsequent annealing derived from tetrabutyl orthotitanate.The formation of anatase TiO2 was inhibited by the simultaneous presence of the hydrothermal etching/regrowth process,infiltration of Mo dopants and carbon coating,which endows the C@MTNC-FI with an ultrafine crystalline architecture that has a Mo-functionalized interface and carbon-coated shell.Pt Ru nanoparticles(NPs)were supported on C@MTNC-FI by employing a microwave-assisted polyol process(MAPP).The obtained Pt Ru/C@MTNC-FI catalyst has 2.68 times higher mass activity towards methanol electrooxidation than that of the un-functionalized catalyst(Pt Ru/C@TNC)and 1.65 times higher mass activity than that of Pt Ru/C catalyst with over 25%increase in durability.The improved catalytic performance is due to several aspects including ultrafine crystals of TiO2 with abundant grain boundaries,Mofunctionalized interface with enhanced electron interactions,and core shell architecture with excellent electrical transport properties.This work suggests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an interface-functionalized crystalline material as a sustainable and clean energy so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face functionalization TiO2 nanocrystalline Mo doping Core–shell PtRu catalyst Methanol electrooxid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gher open-circuit voltage set by cobalt redox shuttle in SnO_2 nanofibers-sensitized CdTe quantum dot solar cells 被引量:1
14
作者 Gautam E.Unni Soorya Sasi A.Sreekumaran Nair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3期481-488,共8页
In this study, we report an efficient CdTe-SnOquantum dot(QD) solar cell fabricated by heat-assisted drop-casting of hydrothermally synthesized CdTe QDs on electrospun SnOnanofibers. The as-prepared QDs and SnOnanof... In this study, we report an efficient CdTe-SnOquantum dot(QD) solar cell fabricated by heat-assisted drop-casting of hydrothermally synthesized CdTe QDs on electrospun SnOnanofibers. The as-prepared QDs and SnOnanofibers were characterized by 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 UV–Vis spectroscopy,photoluminescence(PL) spectra, X-ray diffraction(XRD)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 The SnOnanofibers deposited on fluorine-doped tin oxide(SnO) and sensitized with the CdTe QDs were assembled into a solar cell by sandwiching against a platinum(Pt) counter electrode in presence of cobalt electrolyte. The efficiency of cells was investigated by anchoring QDs of varying sizes on SnO. The best photovoltaic performance of an overall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1.10%, an open-circuit voltage(Voc)of 0.80 V, and a photocurrent density(JSC) of 3.70 m A/cmwere obtained for cells with SnOthickness of5–6 μm and cell area of 0.25 cmunder standard 1 Sun illumination(100 m W/cm). The efficiency was investigated for the same systems under polysulfide electrolyte as well for a comparis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ntum dot solar cells(QDSCs) Electrospinning Cadmium telluride(CdTe) Tin oxide(SnO_2) NANOFIBERS Cobalt complex redox electroly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反应条件对SnO_(2)/Bi_(2)WO_(6)复合材料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文礼 丁秋平 +3 位作者 刘可 刘梦凡 刘晓峰 张恒强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10-1717,共8页
本文以不同水热条件制备了正交晶系结构的两种二氧化锡和一种钨酸铋,并制备出了两种由纳米片组成的花状团簇的二氧化锡/钨酸铋复合光催化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比表面积孔隙度测试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手段对三... 本文以不同水热条件制备了正交晶系结构的两种二氧化锡和一种钨酸铋,并制备出了两种由纳米片组成的花状团簇的二氧化锡/钨酸铋复合光催化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比表面积孔隙度测试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手段对三种样品的样貌、比表面积、孔隙度、孔体积及吸光度测试表征。用碘钨灯来模拟太阳光,研究对比以不同水热条件下制备的钨酸铋以及两种二氧化锡/钨酸铋复合材料作催化剂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光催化性能。综合实验数据分析,发现二氧化锡/钨酸铋复合样品的衍射峰与钨酸铋样品的衍射峰一致,不同的水热条件会影响产物的物相结构,但对晶体结构和结晶度无影响。光催化360 min时,水热条件为180℃、12 h的钨酸铋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是33%、水热条件为180℃、6 h的二氧化锡和180℃、12 h的钨酸铋制备的复合物样品1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是46%、水热条件为180℃、12 h的二氧化锡和180℃、12 h的钨酸铋制备的复合物样品2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是57%。二氧化锡/钨酸铋复合样品的催化效果优于纯钨酸铋,同时也说明不同水热反应条件对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催化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技术 水热反应 钨酸铋 二氧化锡/钨酸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自支撑锑锡氧化物电极氧化降解阿特拉津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雪 谢佳芳 +3 位作者 张健 李丁 赵全保 董四君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56,共11页
阿特拉津(ATZ)作为农业领域广泛应用的除草剂,其分子结构稳定,残留周期长,难以通过自然途径有效降解,长期积累对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构成显著威胁。当前,Sb掺杂SnO_(2)(ATO)电极被广泛应用于电化学氧化降解污染物领域,但目前基于ATO材料... 阿特拉津(ATZ)作为农业领域广泛应用的除草剂,其分子结构稳定,残留周期长,难以通过自然途径有效降解,长期积累对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构成显著威胁。当前,Sb掺杂SnO_(2)(ATO)电极被广泛应用于电化学氧化降解污染物领域,但目前基于ATO材料制备电极通常是在平面基底上涂覆催化剂层,由于传质受限且电荷转移阻抗较大,ATO电极的反应速率受限,有机污染物去除速率较慢。鉴于此,开发新型高效稳定的电极材料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为提升ATO电极的传质性能与结构稳定性,以果糖为成孔剂,采用压片成型与高温烧结技术,成功制备了一体成型的自支撑3维多孔ATO(Fru-ATO)阳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与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等设备对电极的形貌特征与结晶性能进行详尽表征,并系统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对阳极结构及其性能的影响。此外,通过调整溶液初始pH值、电解质浓度及施加电流密度等条件,进一步优化了ATZ的电化学降解效果。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Fru-ATO阳极材料的颗粒尺寸逐渐增大,XRD图谱显示其结晶度显著提升,峰形更尖锐且峰强增强,同时析氧电位正向移动,对ATZ的降解效率也显著提高。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pH=6,Na_(2)SO_(4)电解质溶液浓度为0.1mol/L,电流密度为10.0mA/cm^(2)),1000℃下烧结6h所得Fru-ATO(1000-Fru-ATO)阳极在30min内可降解90%的ATZ(20mg/L),60min内降解效率达到99%,且经10次循环实验后仍保持优异的循环稳定性。进一步通过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技术,鉴定出ATZ降解过程中的17种中间产物,并据此提出了3条可能的降解路径。成功制备了具有高结晶度与3维多孔结构的Fru-ATO阳极,该电极不仅内部氧化锡结构排列有序,促进了电催化氧化过程中的电荷转移,而且其多孔结构有效暴露了更多活性位点,显著提高了传质效率。这种传质与电荷转移的双重增强机制,极大地促进了活性氧物种(尤其是单线态氧^(1)O_(2))的生成,从而实现了ATZ的快速高效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O_(2)-Sb 电催化 阳极氧化 阿特拉津(ATZ)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二甲基咪唑-2-羧酸盐辅助制备SnO_(2)量子点及其对乙醇的气敏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松涛 郑贤军 +3 位作者 杨凯 孙仲明 方晨羽 侯海云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56-64,共9页
为了制备气体灵敏度良好的SnO_(2)量子点,以聚乙二醇200(PEG200)为分散剂,采用咪唑基离子液体前驱体1,3-二甲基咪唑-2-羧酸盐辅助制备粒径约为4 nm、气敏性良好的SnO_(2)量子点。利用X射线衍射仪、高分辨率透射电镜对SnO_(2)量子点的物... 为了制备气体灵敏度良好的SnO_(2)量子点,以聚乙二醇200(PEG200)为分散剂,采用咪唑基离子液体前驱体1,3-二甲基咪唑-2-羧酸盐辅助制备粒径约为4 nm、气敏性良好的SnO_(2)量子点。利用X射线衍射仪、高分辨率透射电镜对SnO_(2)量子点的物相结构和微观形貌样品进行表征,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比表面积分析仪测试SnO_(2)量子点的纯度、光学性质和比表面积,并采用气敏测试系统检测SnO_(2)量子点对乙醇气体的灵敏度。结果显示:制备的SnO_(2)量子点颗粒大小均匀,比表面积为123.89 m^(2)/g,对可见光透过率达90%以上,乙醇气敏性能优良;在250℃,乙醇体积分数为300×10^(-6)时,SnO_(2)量子点的灵敏度可达195.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O_(2)量子点 1 3-二甲基咪唑-2-羧酸盐 光学性质 气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O_(2)掺杂Ba_(0.6)Sr_(0.4)TiO_(3)陶瓷的改性机理与介电性能调控研究
18
作者 张涛 孙兰兰 +3 位作者 王梅 刘佳 李敏 冯家乐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1-518,共8页
钛酸锶钡(Ba_(r)Sr_(1-r)TiO_(3),BST)铁电材料具有良好的介电、铁电、热释电性能,因而成为动态随机存储器、微波调谐器及移相器等应用中的重要材料之一。采用固相烧结法制备(1-r)Ba_(0.6)Sr_(0.4)TiO_(3)-rSnO_(2)(BST-Sn)陶瓷,通过X... 钛酸锶钡(Ba_(r)Sr_(1-r)TiO_(3),BST)铁电材料具有良好的介电、铁电、热释电性能,因而成为动态随机存储器、微波调谐器及移相器等应用中的重要材料之一。采用固相烧结法制备(1-r)Ba_(0.6)Sr_(0.4)TiO_(3)-rSnO_(2)(BST-Sn)陶瓷,通过X线衍射、扫描电镜及LCR数字电桥测试系统,并结合第一性原理理论计算研究不同SnO_(2)掺杂量对BST体系微观结构和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nO_(2)掺杂量的增加,BST晶格常数c与a的比(晶轴比c/a)减少,材料禁带宽度增大。当SnO_(2)掺杂量(摩尔比)为0.05时,其带隙达到最大值(1.889 eV)。能带与态密度结果表明,其带隙增大是由Ti原子的3d轨道向高能方向移动所致,实验制备出纯BST陶瓷的介电常数为3 227,SnO_(2)的引入降低了BST陶瓷的介电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SnO_(2)掺杂BST BST陶瓷 电子结构 固相烧结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界面修饰的高效稳定FAPbI_(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19
作者 Yameen Ahmed 封想想 +8 位作者 高远基 丁洋 龙操玉 Mustafa Haider 李恒月 李专 黄誓成 Makhsud I.Saidaminov 阳军亮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4-37,共4页
碘铅甲眯(FAPbI_(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其优异的光伏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但器件的长期稳定性仍然是FAPbI_(3)太阳能电池的关键问题。FAPbI_(3)黑色钙钛矿相在室温下会相变为黄色非钙钛矿相,且水分会加速这一相变。界面工程是提高钙钛... 碘铅甲眯(FAPbI_(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其优异的光伏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但器件的长期稳定性仍然是FAPbI_(3)太阳能电池的关键问题。FAPbI_(3)黑色钙钛矿相在室温下会相变为黄色非钙钛矿相,且水分会加速这一相变。界面工程是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的常用方法之一。作为绿色溶剂,离子液体被认为是有毒界面修饰剂的潜在替代品,这也提高了它们的商业可行性,并加速了它们在可再生能源市场的应用。本研究利用具有低挥发性、低毒性、高导电性和高热稳定性的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EMIM[BF_(4)])来修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电子传输层和钙钛矿层之间的界面。离子液体的引入不仅减少了界面缺陷,而且提高了钙钛矿薄膜的质量。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表明,离子液体与钙钛矿表面之间存在较强的界面相互作用,有利于降低钙钛矿表面缺陷态密度,稳定钙钛矿晶格。除钙钛矿薄膜缺陷外,溶液处理的SnO_(2)也存在表面缺陷。在SnO_(2)表面的缺陷产生缺陷态,也会导致能带对准问题和稳定性问题。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表明,有离子液体的表面间隙态比没有离子液体的表面间隙态小,这种减弱的表面间隙态表明表面区域载流子复合减少,有利于提高器件性能。因此,我们实现了功率转换效率大于22%的离子液体修饰的FAPbI_(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对照21%)。在相对湿度~20%的干箱中存放1800h以上后,冠军器件保留了初始状态的~90%,而控制器件降解为非钙钛矿黄色六方相(δ-FAPbI_(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PbI_(3) 相稳定性 SnO_(2)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离子液体 界面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型SnO_(2)/BiOBr异质结光催化还原CO_(2)的电荷传输机理
20
作者 安月皎 刘文暄 +2 位作者 张艳峰 张建军 路战胜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16,共2页
S型异质结可以实现光生载流子有效空间分离,保持较强的氧化还原能力。因此,深入了解S型异质结构的光致电荷转移动力学对提高其光催化性能至关重要。本文采用原位水热法制备了紧密接触的SnO_(2)/BiOBrS型异质结。优化后的SnO_(2)/BiOBr... S型异质结可以实现光生载流子有效空间分离,保持较强的氧化还原能力。因此,深入了解S型异质结构的光致电荷转移动力学对提高其光催化性能至关重要。本文采用原位水热法制备了紧密接触的SnO_(2)/BiOBrS型异质结。优化后的SnO_(2)/BiOBr具有优异的光催化CO_(2)还原性能,CO和CH_(4)的产率分别为345.7和6.7μmol·g^(-1)·h^(-1),分别是纯BiOBr的5.6和3.7倍。利用原位XPS和飞秒瞬态吸收光谱(fs-TA)表征了SnO_(2)/BiOBrS型异质结的光致电荷转移机制和动力学。发现光生载流子出现了新的拟合寿命,这可归因于S型异质结的界面电子转移,进一步证明了光电子从SnO_(2)导带到BiOBr价带的超快转移通道。因此,BiOBr导带中的还原电子和SnO_(2)价带中的氧化空穴得以保留。本研究对S型异质结的光致电荷传输机理提供了更深刻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O_(2)/BiOBr 光催化还原二氧化碳 S型异质结 fs-TA 原位X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