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O_2/Au核壳结构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5
1
作者 胡永红 容建华 +1 位作者 刘应亮 满石清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672-1676,共5页
通过以金纳米粒子为表面晶种和壳生长的方法制备了金纳米壳包覆二氧化硅的复合纳米粒子。采用TEM和UV-Vis对复合粒子进行了表征和研究,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复合粒子粒径均匀、金纳米壳光滑完整,且壳厚度可通过反应物的用量来控制。当核半... 通过以金纳米粒子为表面晶种和壳生长的方法制备了金纳米壳包覆二氧化硅的复合纳米粒子。采用TEM和UV-Vis对复合粒子进行了表征和研究,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复合粒子粒径均匀、金纳米壳光滑完整,且壳厚度可通过反应物的用量来控制。当核半径与壳厚度之比在4到13之间变化时,复合粒子的光学共振峰在可见光区到近红外光区范围内可发生大于500nm波长的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胶体粒子 AU纳米粒子 SiO2/Au核壳粒子 等离子体共振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aCO3/TiO2复合粒子的制备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国军 胡傲 曾汉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F04期80-82,共3页
首先制备出分散性能良好的Ti(OH):胶体溶液,然后将胶体溶液加入到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分散剂的纳米CaCO3水性悬浮液中;通过改变体系的温度、pH值等参数破坏Ti(OH)4胶体粒子的稳定性,导致Ti(OH)4胶体粒子沉积在纳米CaCO3表面从而... 首先制备出分散性能良好的Ti(OH):胶体溶液,然后将胶体溶液加入到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分散剂的纳米CaCO3水性悬浮液中;通过改变体系的温度、pH值等参数破坏Ti(OH)4胶体粒子的稳定性,导致Ti(OH)4胶体粒子沉积在纳米CaCO3表面从而形成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CaCO3/TiO2复合粒子,沉积过程中纳米CaCO3可起成核剂作用。所制备的纳米CaCO3/TiO2复合粒子以球形或近球形为主,粒度均一,且壳层TiO2粒子的尺寸为5~8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CACO3 复合粒子 制备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TiO2粒子 胶体溶液 核-壳结构 分散性能 胶体粒子 粒子沉积 沉积过程 悬浮液 分散剂 稳定性 等参数 pH值 成核剂 球形 水性 壳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温度和碱度对纳米羟基磷灰石形成的影响
3
作者 刘冬梅 李慕勤 马臣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4-286,共3页
采用湿法合成的方法,利用Ca(OH)2和H3PO4反应,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和pH大小,探讨形成HA相的纯度、粒子的尺寸和形貌.试验表明:初期产物的胶体溶液形貌为竹叶状,干燥后呈小颗粒的团聚状,烧结后HA呈六方晶体形貌.在pH=8,25℃/10h合成时,主要... 采用湿法合成的方法,利用Ca(OH)2和H3PO4反应,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和pH大小,探讨形成HA相的纯度、粒子的尺寸和形貌.试验表明:初期产物的胶体溶液形貌为竹叶状,干燥后呈小颗粒的团聚状,烧结后HA呈六方晶体形貌.在pH=8,25℃/10h合成时,主要形成β-Ca3(PO4)2,并有Ca8H2(PO4)6的残留和Ca9HPO4(PO4)5OH生成.随着温度提高,主要相为HA,当温度为60℃时,可生成纯HA.当pH=10时,生成HA相与反应温度关系不大,均为纯HA.纳米HA的晶粒大小随着温度升高,粒子长大加剧,分散效果下降.可以通过温度来控制纳米HA的大小,通过提高碱度来提高反应合成HA的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合成温度 CA3(PO4)2 CA(OH)2 石形 羟基 H3PO4 湿法合成 反应温度 胶体溶液 晶体形貌 温度关系 温度升高 晶粒大小 分散效果 反应合成 HA 小颗粒 高碱度 控制 纯度 粒子 团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籽晶层对氧化锡纳米棒生长质量及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勇 翟光美 +5 位作者 郑露露 高领伟 陈青 任锦涛 郁军 许并社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5-62,共8页
利用SnCl_(2)·2H_(2)O和SnO_(2)纳米粒子为籽晶层前驱体分别生长SnO_(2)纳米棒,并作为电子传输层制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综合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UV-vis)、稳态光... 利用SnCl_(2)·2H_(2)O和SnO_(2)纳米粒子为籽晶层前驱体分别生长SnO_(2)纳米棒,并作为电子传输层制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综合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UV-vis)、稳态光致发光光谱(PL)和伏安特性曲线(J-V)等表征技术,分析研究籽晶层前驱体对SnO_(2)纳米棒薄膜和钙钛矿薄膜的形貌、结构、光学性质、SnO_(2)/钙钛矿界面间的电荷转移能力以及电池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SnO_(2)纳米粒子相比SnCl_(2)·2H_(2)O能够形成更致密的籽晶层,从而更易于生长出平整、均匀的SnO_(2)纳米棒薄膜。沉积于以SnO_(2)纳米粒子为籽晶层的SnO_(2)纳米棒上的钙钛矿有源层具有更好的结晶质量和更强的光吸收性能,所制备电池的最高效率达到12.93%。本工作表明SnO_(2)纳米粒子是一种优异的生长SnO_(2)纳米棒薄膜的籽晶层材料,为制备高性能的基于一维电子传输材料的钙钛矿电池奠定了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sno_(2)纳米 电子传输层 SnCl_(22H_(2)O sno_(2)纳米粒子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Pt前体制备Pt/CeO2催化剂对其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席康 王勇 +4 位作者 谢晶 王宁 周瑛 朱秋莲 卢晗锋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278-4288,F0002,共12页
Pt与载体间的相互作用会影响到本征Pt纳米粒子的催化活性,不同Pt前体制备Pt/CeO2催化剂会使其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催化性能。分别采用金属胶体粒子原位沉积法、浸渍法以及浸渍还原的方式制备了Pt/CeO2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程序升温还原、... Pt与载体间的相互作用会影响到本征Pt纳米粒子的催化活性,不同Pt前体制备Pt/CeO2催化剂会使其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催化性能。分别采用金属胶体粒子原位沉积法、浸渍法以及浸渍还原的方式制备了Pt/CeO2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程序升温还原、X射线光电子能谱以及高分辨透射电镜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在CO氧化以及甲苯燃烧反应中评价催化剂活性。结果表明,胶体粒子原位沉积法制备Pt/CeO2催化剂,能够将优先合成好的Pt纳米粒子直接以金属态Pt0的形式负载到载体表面,且保证其高度均匀分散,丰富的表面Pt0很好地充当了CO、甲苯反应时的活化位点,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性能;浸渍还原法中,Pt纳米粒子之间会发生团聚现象,同时部分Pt又以Pt^2+的形式与CeO2之间形成了Pt-O-Ce相互作用,载体表面暴露Pt0含量的下降是催化剂表现出较弱活性的主要原因;浸渍法中,以Pt离子对Pt进行负载,Pt完全以Pt^2+的形式参与到Pt-O-Ce键成键中,表面Pt0缺失,催化剂表现出明显的失活现象。Pt/CeO2催化剂中,起主要活性作用的是金属态Pt0,胶体粒子原位沉积法能够实现Pt0的直接负载,对于提高Pt基催化剂中Pt的利用率,降低Pt资源消耗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CeO2催化剂 PT纳米粒子 CO氧化 浸渍法 胶体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动态
6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4-67,共4页
关键词 γ-Fe2O3纳米粒子 稳定胶体 富勒烯 C02 催化剂 C02一步法 二甲醚 直链α-烯烃 天然气 合成氨生产 晶体海绵 喷粉法 烟道气 光学活性物质 超导磁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