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nO_2/还原氧化石墨烯/聚吡咯三元复合物的合成及其电化学电容性能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海英 胡中爱 +5 位作者 张亚军 张富海 梁鹏举 杨玉英 张子瑜 吴红英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8-141,共4页
采用两步法制备出均匀分散的SnO2/还原氧化石墨烯(SnO2/RGO)二元复合物,再以二元复合物为模板,通过化学氧化法聚合吡咯(Py)单体,制备出SnO2/还原氧化石墨烯/聚吡咯(SnO2/RGO/PPy)三元复合材料。利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场... 采用两步法制备出均匀分散的SnO2/还原氧化石墨烯(SnO2/RGO)二元复合物,再以二元复合物为模板,通过化学氧化法聚合吡咯(Py)单体,制备出SnO2/还原氧化石墨烯/聚吡咯(SnO2/RGO/PPy)三元复合材料。利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对复合材料结构和形貌进行物性表征,利用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对复合材料进行电化学性能研究,并讨论了不同含量的PPy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合成的三元复合材料的比电容随PPy含量的增加而增大,最大达到305.3F/g。三元复合物电容性能增强源于SnO2、RGO与PPy三者的相互协同作用,以及材料层状结构和大的比表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o2/还原氧化石墨烯/聚吡咯 三元复合材料 电化学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吡咯-石墨烯改性织物制备及传感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朱芳 熊莹 程浩南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20,共5页
为探究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和聚吡咯(PPy)配合使用在电阻式应变传感材料制备中的应用,以锦纶针织物为基材,然后依次对其进行rGO和PPy改性处理。然后利用SEM照片、FT-IR光谱和XRD图谱对制备的PPy-rGO改性锦纶针织物进行表征。得益于PPy-... 为探究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和聚吡咯(PPy)配合使用在电阻式应变传感材料制备中的应用,以锦纶针织物为基材,然后依次对其进行rGO和PPy改性处理。然后利用SEM照片、FT-IR光谱和XRD图谱对制备的PPy-rGO改性锦纶针织物进行表征。得益于PPy-rGO改性锦纶针织物的高导电性[(345±6)Ω/4 cm]和较好的延伸性,其所构建的应变传感器表现出较快反应(反应时间31 ms)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循环时间2 400 s)。此外,该应变传感器还能有效监测人体关节运动,为针织物应变传感材料的制备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纶针织物 还原氧化石墨 吡咯 应变传感材料 运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O_2/还原氧化石墨烯/聚苯胺三元复合物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吴红英 张海英 +3 位作者 张富海 梁鹏举 张亚军 胡中爱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54-58,共5页
采用两步法成功构筑SnO2/还原氧化石墨烯/聚苯胺(SnO2/RGO/PANI)三元复合材料。首先制备出均匀分散的SnO2/还原氧化石墨烯(SnO2/RGO)二元复合物,然后再以二元复合物为载体,通过苯胺(An)单体的化学氧化聚合获得终端产物。利用傅里叶红外... 采用两步法成功构筑SnO2/还原氧化石墨烯/聚苯胺(SnO2/RGO/PANI)三元复合材料。首先制备出均匀分散的SnO2/还原氧化石墨烯(SnO2/RGO)二元复合物,然后再以二元复合物为载体,通过苯胺(An)单体的化学氧化聚合获得终端产物。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貌等物理性质进行表征,利用循环伏安测试、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和交流阻抗测试对复合材料的电化学电容性能进行研究,并讨论了PANI的含量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合成的三元复合材料的比电容随PANI含量的增加而增大,最大达到424.8F/g,其电容性能的增强源于SnO2、RGO与PANI三者的相互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o2 还原氧化石墨 苯胺 三元复合物 超级电容器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铜-过氧化聚吡咯-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膜修饰电极非酶检测葡萄糖 被引量:6
4
作者 于浩 陈小霞 +2 位作者 冯晓 王姗姗 金君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69-974,共6页
先以氧化石墨烯(Graphen oxide,GO)为阴离子掺杂剂,采用电化学聚合法制备了聚吡咯-氧化石墨烯复合膜(PPy-GO)。分别在0.10 mol/L Na Cl和0.10 mol/L NaOH溶液中对其进行还原和过氧化处理,制得过氧化聚吡咯-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膜(OPPy-ER... 先以氧化石墨烯(Graphen oxide,GO)为阴离子掺杂剂,采用电化学聚合法制备了聚吡咯-氧化石墨烯复合膜(PPy-GO)。分别在0.10 mol/L Na Cl和0.10 mol/L NaOH溶液中对其进行还原和过氧化处理,制得过氧化聚吡咯-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膜(OPPy-ERGO)。再以此OPPy-ERGO复合膜为载体,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制备了氧化铜-过氧化聚吡咯-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膜修饰电极(CuO-OPPy-ERGO/CCE)。通过扫描电镜和电化学方法对此电极进行表征,研究了葡萄糖在此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此电极对葡萄糖的电氧化过程表现出高的催化活性和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在0.20 mol/L NaOH溶液中,安培法检测葡萄糖的线性范围为5.0×10^(-7)~1.0×10^(-3)mol/L,检出限(3Sb)为2.0×10^(-7)mol/L,灵敏度为121.8μA/(mmol·L^(-1))。该电极用于血清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6.0%~11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氧化吡咯 还原氧化石墨 葡萄糖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氧化石墨烯/过氧化聚吡咯膜负载氢氧化钴修饰电极检测过氧化氢 被引量:2
5
作者 乔金丽 高小玲 +1 位作者 徐娜 于浩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3期55-59,81,共6页
采用两步电化学方法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ERGO)/过氧化聚吡咯(OPpy)复合膜负载氢氧化钴(Co(OH)_2)修饰电极(Co(OH)_2-ERGO-OPpy/CCE).通过电化学方法及EDS能谱技术对该修饰电极进行了表征.在pH 9.0的0.10mol·L^(-1) B-R缓冲溶液... 采用两步电化学方法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ERGO)/过氧化聚吡咯(OPpy)复合膜负载氢氧化钴(Co(OH)_2)修饰电极(Co(OH)_2-ERGO-OPpy/CCE).通过电化学方法及EDS能谱技术对该修饰电极进行了表征.在pH 9.0的0.10mol·L^(-1) B-R缓冲溶液中研究了该修饰电极对过氧化氢(H_2O_2)的电催化氧化活性.结果表明,RGO/OPpy复合膜增大了电极的有效面积,有利于得到催化活性更高、分散性好的Co(OH)_2粒子,同时过氧化聚吡咯提高了电极的选择性.在优化条件下,安培法检测过氧化氢的线性范围为2.0×10^(-7)~4.9×10^(-4) mol·L^(-1),检出限为7.0×10^(-8) mol·L^(-1)(3sb,n=11),灵敏度为163μA·(mmol·L^(-1))^(-1).该电极用于检测过氧化氢时具有检出限低、线性范围宽和选择性好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氧化石墨 氧化吡咯 氧化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多巴胺修饰还原氧化石墨烯/聚吡咯导电织物的制备及其传感响应特性 被引量:5
6
作者 万爱兰 沈新燕 +1 位作者 王晓晓 赵树强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6-163,共8页
为改善导电织物导电层与织物间的界面黏附性,构建有效接触的导电网络,提升传感响应特性,采用聚多巴胺(PDA)对涤纶/氨纶针织物表面进行修饰,制备以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和聚吡咯(PPy)为导电层的柔性传感器。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扫描电... 为改善导电织物导电层与织物间的界面黏附性,构建有效接触的导电网络,提升传感响应特性,采用聚多巴胺(PDA)对涤纶/氨纶针织物表面进行修饰,制备以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和聚吡咯(PPy)为导电层的柔性传感器。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自制KTC传感测试盒、四探针方阻测试仪、万能拉伸试验机等对导电织物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经PDA修饰后的织物与RGO/PPy间的界面黏附性有明显改善,所构建导电网络更为连续,相较于未修饰的导电织物具有更好的耐久性和耐磨性;该织物柔性传感器的拉伸范围在0%~130%之间时,灵敏度增加至39.1,响应时间为0.06 s,可准确识别人体关节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传感器 导电织物 多巴胺 还原氧化石墨 吡咯 传感响应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吡咯/氧化石墨烯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6
7
作者 许思哲 周雪皎 +2 位作者 吴坤 杨永强 吴海霞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48-358,共11页
通过将吡咯单体在低温下与氧化石墨烯进行原位聚合,获得聚吡咯/石墨烯(Ppy/CRGO)复合材料.采用场发射电子显微镜(FESEM)、红外(FT-IR)和热重分析(TGA)对复合物的表面形貌、结构进行表征.FESEM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氧化石墨烯(GO)和吡咯单... 通过将吡咯单体在低温下与氧化石墨烯进行原位聚合,获得聚吡咯/石墨烯(Ppy/CRGO)复合材料.采用场发射电子显微镜(FESEM)、红外(FT-IR)和热重分析(TGA)对复合物的表面形貌、结构进行表征.FESEM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氧化石墨烯(GO)和吡咯单体的质量比例,可以对复合物的层状和厚度进行调控.FT-IR和TGA结果表明,聚吡咯(Ppy)是通过化学键合的方式与氧化石墨烯复合在一起.通过机械冷压法将粉末状Ppy/CRGO复合物压成圆片电极,并探讨了石墨烯和聚吡咯复合比例、反应时间、烘干温度和孔隙率等因素对Ppy/CRGO复合物电极的电学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y与CRGO质量比为10∶1所制得的Ppy/CRGO复合物的电容量为421 F·g-1,通过在电极中引入孔隙,电容量能进一步提升为509 F·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 化学还原石墨 吡咯 复合物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吡咯/石墨烯/锦纶织物的制备及电磁屏蔽性能 被引量:2
8
作者 胡蝶 陈娟 程浩南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2-26,共5页
将锦纶织物反复浸渍氧化石墨烯(GO)水分散液,取出烘干后还原制备rGO/锦纶织物;再将其浸渍于吡咯(Py)的酸性水溶液中,引发聚合反应制备PPy/rGO/锦纶织物,优化了rGO/锦纶和PPy/rGO/锦纶织物的制备工艺,即:rGO/锦纶织物浸渍于7.5 g/L的Py... 将锦纶织物反复浸渍氧化石墨烯(GO)水分散液,取出烘干后还原制备rGO/锦纶织物;再将其浸渍于吡咯(Py)的酸性水溶液中,引发聚合反应制备PPy/rGO/锦纶织物,优化了rGO/锦纶和PPy/rGO/锦纶织物的制备工艺,即:rGO/锦纶织物浸渍于7.5 g/L的Py分散液中,pH=2,15 min后在0℃条件下滴加5 mL质量浓度为3.0 g/L的APS溶液,振荡器转速为150 r/min。制备的PPy/rGO/锦纶织物的方块电阻为(97±8)Ω/,电磁屏蔽效果为42.7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整理 电磁屏蔽 还原氧化石墨 吡咯 锦纶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石墨烯材料掺杂聚酰亚胺制备混合基质膜分离CO_(2)/N_(2) 被引量:6
9
作者 尚景宏 臧毅华 +5 位作者 罗林军 权凯栋 盛春光 刘宗园 李阳 张树友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8-104,共7页
海洋石油生产平台日常产生大量CO_(2)温室气体,对其进行分离捕集并回注地层,可有效改善原油流动性,提高原油产收率,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及环保社会效益.聚酰亚胺(PI)是目前最具有应用价值的气体分离膜材料,因受Robeson上限的限制,很难同... 海洋石油生产平台日常产生大量CO_(2)温室气体,对其进行分离捕集并回注地层,可有效改善原油流动性,提高原油产收率,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及环保社会效益.聚酰亚胺(PI)是目前最具有应用价值的气体分离膜材料,因受Robeson上限的限制,很难同时满足高渗透系数和高选择性的要求.使用氧化石墨烯(GO)和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对聚酰亚胺进行掺杂制备混合基质膜,进行了CO_(2)/N_(2)气体分离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氧化石墨烯掺杂的聚酰亚胺混合基质膜(PI-GO)和还原氧化石墨烯掺杂的聚酰亚胺混合基质膜(PI-rGO)相比于纯聚酰亚胺膜,分离性能明显提升;对比混合气干湿态气体渗透性能,混合气湿态时PI-rGO膜的渗透系数和分离因子分别上升了13.52%和24.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亚胺 CO_(2)/N_(2)气体分离 氧化石墨 还原氧化石墨 混合基质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CNCs/PVA/RGO/PPy复合气凝胶 被引量:2
10
作者 栾云浩 曹慧 +2 位作者 贾凌云 刘文丽 刘鹏涛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23,共6页
本研究以聚乙烯醇(PVA)与纤维素纳米晶(CNCs)共混形成网络结构,并引入了氧化石墨烯(GO)和聚吡咯(PPy),通过原位聚合法将PPy均匀沉积在复合材料表面,并以冻融循环法和冷冻干燥法制备复合气凝胶,最终用还原剂将复合材料中的GO还原为还原... 本研究以聚乙烯醇(PVA)与纤维素纳米晶(CNCs)共混形成网络结构,并引入了氧化石墨烯(GO)和聚吡咯(PPy),通过原位聚合法将PPy均匀沉积在复合材料表面,并以冻融循环法和冷冻干燥法制备复合气凝胶,最终用还原剂将复合材料中的GO还原为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制备了导电性良好的CNCs/PVA/RGO/PPy复合气凝胶。通过结构及电化学性能表征分析,表明该复合气凝胶有着良好的多孔网状结构以及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电流密度为0.25mA/cm2时,比电容量约为352F/g),该复合气凝胶在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纳米晶 还原氧化石墨 吡咯 储能材料 复合气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导电织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肖琪 孙红玉 +6 位作者 贾济如 杨亚 陈天影 谭丕军 张文沁 张紫芾 孔璐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4-70,共7页
为了改善聚合物基织物的导电性,发挥聚合物与还原氧化石墨烯(RGO)的协同作用,文章以涤纶织物为基底,采用浸渍法负载RGO和原位聚合法负载聚(3,4-乙烯二氧噻吩)(PEDOT︰PSS)与聚吡咯(PPy),制备了PPy/PEDOT︰PSS/RGO复合导电织物。采用正... 为了改善聚合物基织物的导电性,发挥聚合物与还原氧化石墨烯(RGO)的协同作用,文章以涤纶织物为基底,采用浸渍法负载RGO和原位聚合法负载聚(3,4-乙烯二氧噻吩)(PEDOT︰PSS)与聚吡咯(PPy),制备了PPy/PEDOT︰PSS/RGO复合导电织物。采用正交试验合理设计氧化石墨烯(GO)、3,4-乙烯二氧噻吩(EDOT)、聚苯乙烯磺酸钠(PSS)和吡咯(Py)的摩尔浓度,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万用电表对复合导电织物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当GO质量浓度为5 g/L,EDOT摩尔浓度为0.15 mol/L,PSS质量浓度为15 g/L,Py摩尔浓度为0.14 mol/L时复合导电织物体积电阻率最小,为0.88Ω·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导电织物 吡咯 (3 4-乙二氧噻吩) 还原氧化石墨 原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