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双酚F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文雯 李运山 +1 位作者 何明阳 陈群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32-1035,共4页
筛选了可用于催化苯酚、甲醛缩合合成双酚F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研究了以负载AlCl3的大孔型低交联度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催化合成双酚F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苯酚与甲醛的物质的量比为5/1,75℃反应2.5h,双酚F的收率可达80%以上,... 筛选了可用于催化苯酚、甲醛缩合合成双酚F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研究了以负载AlCl3的大孔型低交联度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催化合成双酚F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苯酚与甲醛的物质的量比为5/1,75℃反应2.5h,双酚F的收率可达80%以上,催化剂可以重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F 改性 ALCL3 阳离子交换树脂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交换树脂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陈桂 向柏霖 +1 位作者 袁叶 刘跃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71-1476,共6页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含有大量的强酸性基团,具有选择、交换、吸收和催化等功能,但其存在耐高温性能差、酸强度低等问题,故需要对其进行改性。改性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广泛应用于水处理、有机合成、分离处理、环境保护及生物制药等领域。...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含有大量的强酸性基团,具有选择、交换、吸收和催化等功能,但其存在耐高温性能差、酸强度低等问题,故需要对其进行改性。改性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广泛应用于水处理、有机合成、分离处理、环境保护及生物制药等领域。本文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改性方法,主要包含:金属离子改性(Al^(3+)、Sn^(4+)、Zn^(2+)、Ti^(4+)、Fe^(3+)和Fe^(2+)、Ce^(4+)和Ga^(3+)、Ni^(2+)、Zr^(4+)、Pd^(2+)等)、磺化改性、巯基改性、胺化改性及其他类改性等方法;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改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未来发展方向,开发和研制具有耐高热和化学稳定性的树脂载体材料成为其研究的关键。除此之外,对树脂进行各种改性处理也是改善树脂综合性能、扩大其应用范围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交换树脂 载体 改性 催化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交换树脂对NH_4^+的吸附热力学与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严伟峰 呼晓明 +2 位作者 陈英文 祝社民 沈树宝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15,19,共6页
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NH4+在阳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吸附行为,并从热力学和动力学两方面对吸附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NH4+为200~1 000mg/L时,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001×7的NH4+吸附容量大于D001、D113树脂;在实验温度下,采用Langm... 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NH4+在阳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吸附行为,并从热力学和动力学两方面对吸附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NH4+为200~1 000mg/L时,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001×7的NH4+吸附容量大于D001、D113树脂;在实验温度下,采用Langmuir吸咐等温模式能够更好地描述NH4+在001×7树脂上的静态吸附行为,001×7树脂对NH4+的交换吸附属于单分子层吸附;常温(25℃)时,001×7树脂吸附NH4+过程的焓变(ΔH)大于零,说明NH4+进入树脂后与H+的交换反应为吸热反应,升温有利于反应的进行,此吸附过程的熵变(ΔS)也大于零,说明该离子交换过程属于熵增的过程,此吸附过程的吉布斯自由能变(ΔG)小于零,说明该离子交换过程能够自发进行;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液膜扩散是001×7树脂对NH4+吸附的限速步骤,吸附交换过程符合Lagergren准一级动力学方程;4%(质量分数)NaOH溶液较适合作为001×7树脂的再生液,经过5次再生后,001×7树脂的吸附量只下降了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交换树脂 NH4+ 热力学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Cl_4改性树脂催化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 被引量:9
4
作者 刘小兵 庄志海 +2 位作者 张建强 刘殿华 房鼎业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18,61,共6页
制备了系列用于以甲醇、甲醛和多聚甲醛为原料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PODEn)的Sn Cl4改性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并用EDS、FT-IR和NH3-TPD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和反应条件对PODEn合成过程的影响。结果... 制备了系列用于以甲醇、甲醛和多聚甲醛为原料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PODEn)的Sn Cl4改性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并用EDS、FT-IR和NH3-TPD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和反应条件对PODEn合成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浸渍时间3h,浸渍温度75°C和Sn Cl4浸渍溶液量12m L的条件下,Sn Cl4改性催化剂催化效果最佳;Sn Cl4改性催化剂酸强度降低,酸性中心数量有所增加;采用效果最佳的催化剂,在最佳反应条件70°C、1.0MPa、质量空速1.0h-1和原料物质的量比n(CH2O):n(CH4O)=2.5:1下,甲醇转化率和目标产物PODE3-5选择性分别为41.10%和29.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氧基二甲醚 PODEn 合成 sncl4改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甲醇 甲醛 多聚甲醛 柴油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焦化废水中氨氮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赵飞 惠晓梅 郭栋生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4-37,共4页
采用大孔H-103阳离子交换树脂分别对配制氨氮水溶液和焦化废水进行了动态吸附试验。结果表明,在优化流量条件下,树脂对氨氮水溶液和焦化废水中氨氮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66.86和12.5 mg.g-1;在吸附焦化废水中氨氮的同时,树脂对焦化废水中CO... 采用大孔H-103阳离子交换树脂分别对配制氨氮水溶液和焦化废水进行了动态吸附试验。结果表明,在优化流量条件下,树脂对氨氮水溶液和焦化废水中氨氮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66.86和12.5 mg.g-1;在吸附焦化废水中氨氮的同时,树脂对焦化废水中COD、SS、钙镁离子总硬度的去除率分别为20%、27%、70%,说明焦化废水中的部分有机物、悬浮物,特别是钙、镁离子,对树脂吸附氨氮产生了较强的竞争作用,使树脂对氨氮的最大饱和吸附量降低。对吸附处理前后焦化废水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结果表明,可能与树脂吸附氨氮产生竞争吸附的有机物主要有苯酚及其衍生物、苯胺、喹啉、吲哚和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废水 阳离子交换树脂 动态吸附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NH4+-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离子交换树脂(PMMA-DVB-GMA)的制备及其对Cd^(2+)的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照贺 丁世磊 +1 位作者 李福威 李志霞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364-2368,共5页
采用悬浮聚合法,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反应单体,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油酸改性的四氧化三铁为磁源,在密闭的反应釜内合成了磁性树脂微球MCER0。磁性微球通过碱水解,制备了弱酸性的磁性离子交换树脂MC... 采用悬浮聚合法,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反应单体,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油酸改性的四氧化三铁为磁源,在密闭的反应釜内合成了磁性树脂微球MCER0。磁性微球通过碱水解,制备了弱酸性的磁性离子交换树脂MCER1,进一步经过酸水解,制备了磁性离子交换树脂MCER2。采用极谱仪对Cd2+的吸附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MCER1和MCER2都具有多孔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具有良好的磁响应性和热力学稳定性,其磁含量分别为22. 45%和8. 18%。两种磁性离子交换树脂在处理低Cd2+浓度废水时去除效果显著,且MCER2的吸附效果优于MCER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改性Fe3O4 离子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磺酸树脂改性及其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性能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任景涛 翁展 张鹏远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97-902,共6页
用三种聚苯乙烯磺酸树脂在Sn Cl4无水乙醇溶液中进行改性制备酯化催化剂,考察了改性时间、Sn Cl4用量、洗涤方式、产物等因素对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D001-CC树脂在Sn Cl4用量为10.71%(V),改性时间6 h的条件下所制... 用三种聚苯乙烯磺酸树脂在Sn Cl4无水乙醇溶液中进行改性制备酯化催化剂,考察了改性时间、Sn Cl4用量、洗涤方式、产物等因素对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D001-CC树脂在Sn Cl4用量为10.71%(V),改性时间6 h的条件下所制得的改性树脂具有较优的催化效果,120℃下催化乙酸和正丁醇反应70分钟,乙酸的转化率可以达到98.56%。利用FT-IR、XRF、XRD等手段对改性树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Sn Cl4和树脂发生了络合反应形成了新的酸性中心;改性树脂与水发生部分水解,但在连续分水的条件下,可以保持稳定高效的催化效果,能重复使用10次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磺酸树脂 改性 sncl4 乙酸正丁酯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酚A催化剂技术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秦金来 张文雯 +1 位作者 何明阳 陈群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10-717,共8页
概述了用于合成双酚A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的研究与发展过程 ,重点介绍了巯基改性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对离子交换树脂和巯基化剂的结构、改性的方式及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双酚A 催化剂 阳离子交换树脂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结晶母液中提取分离卡那霉素A、B的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忠琴 林海英 +2 位作者 孟春 石贤爱 郭养浩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1-115,共5页
以卡那霉素提取工艺产生的结晶母液为原料 ,通过比较不同类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性能 ,筛选出卡那霉素 B富集率高和杂质吸附率较低的 D4 阳离子交换树脂。采用多因素多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 ,确定了较佳的吸附富集条件为 :上柱结晶母液 ... 以卡那霉素提取工艺产生的结晶母液为原料 ,通过比较不同类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性能 ,筛选出卡那霉素 B富集率高和杂质吸附率较低的 D4 阳离子交换树脂。采用多因素多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 ,确定了较佳的吸附富集条件为 :上柱结晶母液 p H7.0 ,上柱母液浓度 1.2 6万 u/ ml,吸附流速 1.5 V/ (v· h) ;进一步确定了较佳的除杂质洗脱条件为 :硫酸铵溶液浓度 1.5 % (v/ v) ,p H7.5 ,流速 1.75 V/ (v·h)。通过在阳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吸附富集和除杂质处理后 ,再用 4 %氨水将卡那霉素洗脱下来 ,将洗脱液浓缩 ,再经过 A4阴离子交换树脂层析分离 ,可获得高纯度的卡那霉素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母液 卡那霉素 阳离子交换树脂D4 竞争吸附性能 杂质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发酵液中分离提取卡那霉素的新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忠琴 郭养浩 +2 位作者 林海英 孟春 石贤爱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28-331,356,共5页
以卡那霉素发酵液为原料 ,通过比较不同类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特性 ,筛选出卡那霉素B的吸附率高、杂质吸附量较低和卡那霉素吸附总量较高的D4阳离子交换树脂。确定了较佳的吸附富集条件为 :上柱发酵液的pH7.0 ,吸附流速 1.5v/(v·... 以卡那霉素发酵液为原料 ,通过比较不同类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特性 ,筛选出卡那霉素B的吸附率高、杂质吸附量较低和卡那霉素吸附总量较高的D4阳离子交换树脂。确定了较佳的吸附富集条件为 :上柱发酵液的pH7.0 ,吸附流速 1.5v/(v·h) ;进一步确定较佳的除杂洗脱条件为 :硫酸铵溶液浓度 1.0 %(v/v) ,pH7.5 ,流速 1.2 5v/(v·h)除杂质。最后用 4%(v/v)氨水洗脱。经过在阳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吸附富集和除杂质后 ,可以将发酵液卡那霉素中约含 2 .5 %的卡那霉素B组分提高到 6%以上。通过采用多柱串联工艺流程 ,达到分离富集卡那霉素B组分 ,提高卡那霉素碱成品 (卡那霉素A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液 分离 提取 卡那霉素 组分分离 杂质去除 阳离子交换树脂D4 多柱串联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团保护法合成高纯度单硬脂酸甘油酯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晓燕 肖国民 +1 位作者 魏瑞平 葛冬娟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413-414,416,共3页
硬脂酸与缩酮化羟基保护中间体1,2-异亚丙基甘油在催化剂作用下经酯化、水解得到高纯度的单硬脂酸甘油酯。在适宜的反应条件下:1,2-异亚丙基甘油与硬脂酸的摩尔比为1.2∶1,催化剂用量为2%(以1,2-异亚丙基甘油的质量计),环己烷带水,反应... 硬脂酸与缩酮化羟基保护中间体1,2-异亚丙基甘油在催化剂作用下经酯化、水解得到高纯度的单硬脂酸甘油酯。在适宜的反应条件下:1,2-异亚丙基甘油与硬脂酸的摩尔比为1.2∶1,催化剂用量为2%(以1,2-异亚丙基甘油的质量计),环己烷带水,反应时间为6 h,反应温度为90℃,单硬脂酸甘油酯收率达93.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异亚丙基甘油 AlCl3改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硬脂酸 单硬脂酸甘油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锑氢氧化锡纳米微粉的制备方法
12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0-60,共1页
本发明涉及制备掺锑氢氧化锡纳米微粉的制备方法:将Sncl4·5H2O和Sbcl3溶解在有机溶剂中配成溶液A,将氨水溶解在有机溶剂中,配成溶液B;于反应容器中,预先加入溶液B和阴离子交换树脂,搅拌下滴加溶液A和溶液B,搅拌反应2~4h,... 本发明涉及制备掺锑氢氧化锡纳米微粉的制备方法:将Sncl4·5H2O和Sbcl3溶解在有机溶剂中配成溶液A,将氨水溶解在有机溶剂中,配成溶液B;于反应容器中,预先加入溶液B和阴离子交换树脂,搅拌下滴加溶液A和溶液B,搅拌反应2~4h,得到混浊液;将混浊液与反应后的树脂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方法 纳米微粉 氢氧化锡 掺锑 离子交换树脂 有机溶剂 sncl4 反应容器 搅拌反应 树脂分离 混浊液 溶液 水溶解 滴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