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n0.5Ti0.5O2固溶体薄膜的制备及其气敏特性研究
1
作者 刘凤敏 全宝富 +3 位作者 陈丽华 刘志强 于连香 刘奎学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2029-2031,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n0.5Ti0.5O2固溶体.用X射线衍射(XRD)和红外(IR)技术对材料的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表征.固溶体的热稳定性与起始反应温度有关,40℃水浴制备的凝胶经过1000℃烧结就发生了相分解,出现了富Sn、富Ti相,而80℃水...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n0.5Ti0.5O2固溶体.用X射线衍射(XRD)和红外(IR)技术对材料的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表征.固溶体的热稳定性与起始反应温度有关,40℃水浴制备的凝胶经过1000℃烧结就发生了相分解,出现了富Sn、富Ti相,而80℃水浴制备的凝胶经过1200℃烧结也不发生相分解,仍以Sn0.5Ti0.5O2相存在.将胶体制成了薄膜元件并测试了元件的气敏性能,发现此元件对H2S气体有一定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sn0.5ti0.5o2 热稳定性 气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O_3型钙钛矿结构的可见光光催化剂LaCo_(0.5)Ti_(0.5)O_3的设计与合成 被引量:22
2
作者 杨立滨 井立强 +3 位作者 李姝丹 蒋保江 付薇 付宏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15-418,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较低温度条件下设计合成了新型的具有ABO3型钙钛矿结构的三元金属复合氧化物LaCo0.5Ti0.5O3.通过TG-DTA,XRD,XPS,UV-VisDRS等测试技术和可见光光催化活性测试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LaCoO3和La2Ti2O7相比,LaCo0.5T...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较低温度条件下设计合成了新型的具有ABO3型钙钛矿结构的三元金属复合氧化物LaCo0.5Ti0.5O3.通过TG-DTA,XRD,XPS,UV-VisDRS等测试技术和可见光光催化活性测试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LaCoO3和La2Ti2O7相比,LaCo0.5Ti0.5O3样品表现出相对较高的可见光光催化活性,并且合成温度较低.这是由于原料中的Co2+和Ti4+离子通过电荷补偿作用使产物B位的两种金属均以+3价氧化态分布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 LaCo0.5Ti0.5O3 溶胶-凝胶法 可见光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酸盐共沉淀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5Mn0.5O2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7
3
作者 卢华权 吴锋 +3 位作者 苏岳锋 李宁 陈实 包丽颖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1-56,共6页
使用草酸盐共沉淀法合成了LiNi0.5Mn0.5O2,并研究了共沉淀时的pH条件对终产物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表征了在pH值为4.0、5.5、7.0和8.5时得到的共沉淀和终产物LiNi0.5Mn0.5O2的结构和形貌.... 使用草酸盐共沉淀法合成了LiNi0.5Mn0.5O2,并研究了共沉淀时的pH条件对终产物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表征了在pH值为4.0、5.5、7.0和8.5时得到的共沉淀和终产物LiNi0.5Mn0.5O2的结构和形貌.使用充放电实验研究了不同pH条件下得到的LiNi0.5Mn0.5O2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pH为7.0时,合成的材料颗粒更小、分布最均匀,材料具有良好的层状特征,且材料中锂镍的混排程度最小.电化学测试结果印证了pH为7.0时合成的材料具有更好的电化学性能,在0.1C的倍率下,材料的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了185 mAh.g-1,在循环20周后,放电比容量仍然保持在160 mAh.g-1.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结果表明,pH为7.0时合成的LiNi0.5Mn0.5O2中Ni为+2价,Mn为+4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草酸盐共沉淀 LINI0.5MN0.5O2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Ce0.5Zr0.5O2催化剂的制备及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 被引量:16
4
作者 余长林 胡久彪 +2 位作者 翁维正 周晓春 陈喜蓉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18-423,共6页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具有介孔结构的Ce0.5Zr0.5O2固溶体载体,然后浸渍不同质量分数(10%、20%、30%)的活性组分钴,制备了系列Co/Ce0.5Zr0.5O2催化剂。利用N2物理吸附(BET)、X射线粉末衍射(XRD)、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扫描电子显微镜(...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具有介孔结构的Ce0.5Zr0.5O2固溶体载体,然后浸渍不同质量分数(10%、20%、30%)的活性组分钴,制备了系列Co/Ce0.5Zr0.5O2催化剂。利用N2物理吸附(BET)、X射线粉末衍射(XRD)、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程序升温氧化(TPO)和热重(TG)等手段对制备和反应后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它们对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的催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铈锆固溶体负载的钴比较容易被还原,该系列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和对H2及CO的选择性,且随Co含量的增加,催化剂的活性和对H2和CO的选择性得到提高的同时,也增强了催化剂的抗积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0.5Zr0.5O2固溶体 甲烷部分氧化 合成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0.5)Mn_(0.5)O_2的循环性能 被引量:14
5
作者 肖劲 曾雷英 +2 位作者 彭忠东 赵浩 胡国荣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439-1444,共6页
采用共沉淀法可以制备出首次放电容量高达210mA·h/g的LiNi0.5Mn0.5O2材料(2.8~4.5V,电流密度30mA/g),但材料循环性能受制备过程中的处理工艺影响很大,处理不严格将导致材料循环性能严重下降。围绕材料的循环性问题,对... 采用共沉淀法可以制备出首次放电容量高达210mA·h/g的LiNi0.5Mn0.5O2材料(2.8~4.5V,电流密度30mA/g),但材料循环性能受制备过程中的处理工艺影响很大,处理不严格将导致材料循环性能严重下降。围绕材料的循环性问题,对其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制备工艺进行了进一步改善:分别从配锂方式,烧结过程中的升降温速率以及烧结的保温制度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改进配锂方式,缓慢升温速率(2℃/min),高低温结合的烧结制度和快速风冷工艺所制备的材料首次放电容量达到188mA·h/g,30个循环后仍保持在174mA·h/g,循环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0.5MN0.5O2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循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O在Ce_(0.5)Zr_(0.5)O_2上的分散状态及其CO氧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蒋晓原 周仁贤 +2 位作者 陈煜 楼莉萍 郑小明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6期653-658,共6页
以硝酸铈和硝酸锆为原料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摩尔比 (0 ,0 .1,0 .2~ 0 .9,1.0 )的Cem Zr1-m O2 样品 .并以 Ce0 .5Zr0 .5O2 为载体 ,采用浸渍法负载不同含量的 Cu O,在色谱流动法上考察其对CO的氧化活性 .并用 XRD,TPR和 BET等技... 以硝酸铈和硝酸锆为原料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摩尔比 (0 ,0 .1,0 .2~ 0 .9,1.0 )的Cem Zr1-m O2 样品 .并以 Ce0 .5Zr0 .5O2 为载体 ,采用浸渍法负载不同含量的 Cu O,在色谱流动法上考察其对CO的氧化活性 .并用 XRD,TPR和 BET等技术对 Cu O/ Ce0 .5Zr0 .5O2 各样品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当Cu O负载量为 5 .0 %时 ,其 CO的氧化活性最高 .XRD测定表明其氧化活性的高低与铜物种在 Ce0 .5Zr0 .5O2 上的分散状态有关 .TPR结果亦显示活性的高低与 Ce0 .5Zr0 .5O2 上分散较好的铜物种的 α还原峰及分散较差的γ还原峰的峰温及形状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mZr1-mO2复合氧化物 CuO/ Ce0.5Zr0.5O2催化剂 分散状态 CO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钛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用作Pt三效催化剂载体的性能 被引量:15
7
作者 喻瑶 林涛 +3 位作者 张丽娟 郭家秀 龚茂初 陈耀强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1-76,共6页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Zr_(0.5)Ti_(0.5)O_2复合氧化物,考察了沉淀时的pH值、温度及焙烧温度对样品织构性能的影响.分别用BET、XRD、NH_3-TPD对样品的织构、结构性能和表面酸性进行了表征.将经过不同温度焙烧后的样品作为载体制备成Pt/Zr_(0....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Zr_(0.5)Ti_(0.5)O_2复合氧化物,考察了沉淀时的pH值、温度及焙烧温度对样品织构性能的影响.分别用BET、XRD、NH_3-TPD对样品的织构、结构性能和表面酸性进行了表征.将经过不同温度焙烧后的样品作为载体制备成Pt/Zr_(0.5)Ti_(0.5)O_2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对C_3H_8、CO、NO的催化性能,并与传统的以La-Al_2O_3为载体的Pt/La-Al_2O_3汽车尾气三效催化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当沉淀时的pH=11、温度为25℃、焙烧温度为550℃时,所制得的样品具有较好的织构性能(比表面积为195m^2·g^(-1)、孔容为0.28mL·g^(-1))、较强的表面酸性和较宽的酸度分布;用该样品制备的汽车尾气三效催化剂与传统的以La-Al_2O_3作载体的Pt/La-Al_2O_3催化剂相比,具有更好的HC和CO催化性能和优异的NO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0.5Ti0.5O2复合氧化物 汽车尾气三效催化剂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_(0.5)Ti_(0.5)O_2催化剂上SO_2、NO和CO反应的机理 被引量:9
8
作者 刘赵穹 马骏 +1 位作者 张昭良 杨锡尧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3-196,共4页
Sn0.5Ti0.5O2催化剂对NO+CO反应活性不高,350℃时NO的转化率只有50%,但反应气中含有SO2时NO的转化率接近100%,说明SO2对Sn0.5Ti0.5O2催化剂上的NO+CO反应具有促进作用.XPS表征发现SO2+CO、SO2+NO+CO反应后催化剂表面有微量硫存在,而反... Sn0.5Ti0.5O2催化剂对NO+CO反应活性不高,350℃时NO的转化率只有50%,但反应气中含有SO2时NO的转化率接近100%,说明SO2对Sn0.5Ti0.5O2催化剂上的NO+CO反应具有促进作用.XPS表征发现SO2+CO、SO2+NO+CO反应后催化剂表面有微量硫存在,而反应前没有检测到硫的存在.结合反应性能测定瞬变应答实验、XRD、TPD研究等,发现催化剂上的表面硫参与了NO的催化还原反应,是NO+CO反应更重要的活性中心.据此,提出了SO2+NO+CO反应的氧化还原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 脱硝 大气污染 二氧化硫 催化剂 金红石 反应机理 一氧化氮 一氧化碳 氧化还原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O/Ce_(0.5)Zr_(0.5)O_2的结构特征及催化性能表征 被引量:12
9
作者 蒋晓原 陈煜 +1 位作者 周仁贤 郑小明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122-125,共4页
以硝酸铈和硝酸锆为原料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摩尔比 (X =0 ,0 1,0~ 1 0 )的CexZr1 xO2 样品。并以Ce0 5Zr0 5O2 为载体 ,采用浸渍法负载不同含量的CuO ,用色谱流动法考察其对CO的氧化活性。并用XRD ,TPR和BET等技术对CuO/Ce0 ... 以硝酸铈和硝酸锆为原料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摩尔比 (X =0 ,0 1,0~ 1 0 )的CexZr1 xO2 样品。并以Ce0 5Zr0 5O2 为载体 ,采用浸渍法负载不同含量的CuO ,用色谱流动法考察其对CO的氧化活性。并用XRD ,TPR和BET等技术对CuO/Ce0 5Zr0 5O2 各样品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当CuO负载量为 10 0 %时 ,催化剂CO的氧化活性最高 ;XRD测定表明催化剂氧化活性的高低与铜物种在Ce0 5Zr0 5O2 上的分散状态有关 ;TPR结果亦显示活性的高低与Ce0 5Zr0 5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xZr1-xO2复合氧化物 CuO/Ce0.5Zr0.5O2催化剂 分散状态 CO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_xTi_xAl_(1-2x)O_2的制备及其在三效催化剂上的应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喻瑶 龚茂初 +3 位作者 郭家秀 林涛 袁书华 陈耀强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453-1456,共4页
Zr0.5Ti0.5O2(ZT) and Zr0.25Ti0.25Al0.5O2(ZTA) mixed oxides were prepared by co-precipitation method and characterized by low temperature adsorption-desorption,XRD and NH3-TPD. The activity of Pt/Zr0.5Ti0.5O2 and Pt/ Z... Zr0.5Ti0.5O2(ZT) and Zr0.25Ti0.25Al0.5O2(ZTA) mixed oxides were prepared by co-precipitation method and characterized by low temperature adsorption-desorption,XRD and NH3-TPD. The activity of Pt/Zr0.5Ti0.5O2 and Pt/ Zr0.5Ti0.5Al0.5O2 catalysts was evaluated using the simulated gas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ZTA samples exhibit higher specific surface area,larger pore volume and proper surface acidic amount and acidity in comparison with ZT. The results of the catalytic test indicate that Pt/ZT and Pt/ZTA catalysts exhibit excellent low-temperature catalytic activity and lower light-off temperatures of hydrocarbon,carbon monoxide and nitrogen oxides,especially better conversion for nitrogen oxides (NOx). The addition of Al2O3 into ZT enhanced the anti-aging property of Pt/ ZTA catalysts due to the excellent textural,structural,surface acidity and thermal s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RD TPD Zr0.25Ti0.25Al0.5O2氧化物 PT 三效催化剂(TW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Ce_(0.5)Zr_(0.5)O_2催化碳颗粒物燃烧性能 被引量:10
11
作者 朱玲 王学中 +1 位作者 於俊杰 郝郑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40-845,共6页
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不同K负载量的xKNO3-Ce0.5Zr0.5O2系列催化剂,用程序升温氧化反应(TPO)考察催化剂对碳颗粒物(soot)燃烧的催化活性.并采用XRD、BET、FT-IR、XPS等技术对KNO3负载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KNO3负载量对催化剂的比表... 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不同K负载量的xKNO3-Ce0.5Zr0.5O2系列催化剂,用程序升温氧化反应(TPO)考察催化剂对碳颗粒物(soot)燃烧的催化活性.并采用XRD、BET、FT-IR、XPS等技术对KNO3负载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KNO3负载量对催化剂的比表面、表面化学环境有显著的影响;KNO3能使催化剂对soot的催化燃烧活性有较大提高,且存在最佳负载量,当x=0.5时,催化剂的活性最好,碳颗粒物的起燃温度(T)i和峰顶温度(Tp)分别为290℃和360℃.在反应过程中,KNO3熔融状态的形成和K2CO3的生成,使催化活性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Ce0.5Zr0.5O2 碳颗粒物 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钙钛矿LaB_xMn_(1-x)O_3/堇青石(B=Co,Fe,Ni,Cu)催化燃烧苯的性能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兵 徐校良 +4 位作者 牛茜 王小军 陈英文 祝社民 沈树宝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6,共6页
采用柠檬酸盐法制备了LaBxMn1-xO3/堇青石(B=Co,Fe,Ni,Cu)催化燃烧催化剂,并用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X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其进行了表征,并考察其催化燃烧苯的活性和抗水性能。结果表明:LaCo0.5Mn0.5O3/堇青石... 采用柠檬酸盐法制备了LaBxMn1-xO3/堇青石(B=Co,Fe,Ni,Cu)催化燃烧催化剂,并用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X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其进行了表征,并考察其催化燃烧苯的活性和抗水性能。结果表明:LaCo0.5Mn0.5O3/堇青石催化剂能形成完善的钙钛矿晶相,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氧化苯的性能;载体经CeO2涂覆改性,起到协同催化和稳定剂的作用,从而有利于催化剂催化燃烧活性的提高和热稳定性能的发挥,在水蒸气存在下,催化剂亦可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Co0.5Mn0.5O3钙钛矿 催化燃烧 CE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i-Mn-O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卢华权 李宁 +4 位作者 吴锋 苏岳锋 陈实 包丽颖 汪鑫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8-55,共8页
Li-Ni-Mn-O正极材料由于具有比容量高、资源丰富、价格便宜、污染少等优点,而被视为最具发展潜力的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之一,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综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Mn-O的研究进展,阐述其结构特征、制备方法及电化学性能... Li-Ni-Mn-O正极材料由于具有比容量高、资源丰富、价格便宜、污染少等优点,而被视为最具发展潜力的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之一,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综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Mn-O的研究进展,阐述其结构特征、制备方法及电化学性能。指出这些材料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介绍解决方法,最后指出Li-Ni-Mn-O正极材料的发展前景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Li-Ni-Mn-O 综述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NI0.5MN0.5O2 LINI0.5MN1.5O4 固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烧结助剂对CSLST微波介质陶瓷的性能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月明 金云海 +3 位作者 沈宗洋 王竹梅 洪燕 汪启轩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21-1226,共6页
研究了复合添加12.5wt%Li2CO3-B2O3-CuO(LBC)玻璃和不同含量(0~4.0wt%)Bi2O3对(Ca0.9375Sr0.0625)0.3(Li0.5Sm0.5)0.7TiO3(CSLST)微波介质陶瓷烧结特性、相组成和介电性能的影响,分析了CSLST陶瓷与银的共烧行为。结果表明:复合添加LBC... 研究了复合添加12.5wt%Li2CO3-B2O3-CuO(LBC)玻璃和不同含量(0~4.0wt%)Bi2O3对(Ca0.9375Sr0.0625)0.3(Li0.5Sm0.5)0.7TiO3(CSLST)微波介质陶瓷烧结特性、相组成和介电性能的影响,分析了CSLST陶瓷与银的共烧行为。结果表明:复合添加LBC玻璃和Bi2O3能有效降低CSLST陶瓷烧结温度至875℃,XRD分析结果显示添加0~1.0wt%Bi2O3有Cu3Ti3O和CaCu3Ti4O12新相产生,当Bi2O3的添加量大于2.0wt%,杂相消失。随着Bi2O3添加量的增加,陶瓷的频率温度系数τf向负方向偏移。复合添加12.5wt%LBC玻璃和2.0wt%Bi2O3的CSLST陶瓷,在875℃保温5 h烧结后,具有优良的微波介电性能:εr=78.9,Q×f=1852 GHz,τf=3×10-6/℃。该材料与银共烧界面结合状况良好,无明显扩散,适合作为LTCC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0.9375Sr0.0625)0.3(Li0.5Sm0.5)0.7TiO3陶瓷 Li2CO3-B2O3-CuO玻璃 BI2O3 液相烧结 微波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始Li/(Mn+Ni)摩尔比对LiNi_(0.5)Mn_(0.5)O_2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志兴 曹四海 +2 位作者 李新海 郭华军 彭文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434-1438,共5页
以Li2CO3,MnCO3和Ni(OH)2为原料,采用一步固相反应制备锂离子电池层状结构正极材料LiNi0.5-Mn0.5O2,采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研究配料时不同初始Li/(Mn+Ni)摩尔比(1.0,1.05,1.1,1.2,1.5)对LiNi0.5Mn0.5O2电化... 以Li2CO3,MnCO3和Ni(OH)2为原料,采用一步固相反应制备锂离子电池层状结构正极材料LiNi0.5-Mn0.5O2,采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研究配料时不同初始Li/(Mn+Ni)摩尔比(1.0,1.05,1.1,1.2,1.5)对LiNi0.5Mn0.5O2电化学性能的影响。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在600℃预烧12 h而后800℃烧结24 h的条件下各样品结晶完整,初始Li/(Mn+Ni)摩尔比为1.5时样品有未知相杂质生成。扫描电镜分析表明,随着初始Li/(Mn+Ni)摩尔比的增大,颗粒团聚加剧。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初始Li/(Mn+Ni)摩尔比(≥1.05)的提高,初始容量有下降趋势。初始Li/(Mn+Ni)摩尔比为1.05和1.1时样品首次放电容量分别为167.0 mA.h/g和147.2 mA.h/g,循环20次后容量保持率分别为88.2%和9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0.5MN0.5O2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一步固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0.5)Co_(0.2)Mn_(0.3)O_2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宋刘斌 李新宇 +2 位作者 肖忠良 曹忠 朱华丽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023-12029,12035,共8页
三元正极材料LiNi_(0.5)Co_(0.2)Mn_(0.3)O_2具有能量密度大、比容量高、成本低等优点,已基本实现产业化。但该材料的容量保持率低和热稳定性能差阻碍了其全面快速的发展。综述了制备工艺的优化、掺杂和包覆等改性方法对三元正极材料性... 三元正极材料LiNi_(0.5)Co_(0.2)Mn_(0.3)O_2具有能量密度大、比容量高、成本低等优点,已基本实现产业化。但该材料的容量保持率低和热稳定性能差阻碍了其全面快速的发展。综述了制备工艺的优化、掺杂和包覆等改性方法对三元正极材料性能的影响,重点介绍了热电化学和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0.5Co0.2Mn0.3O2 包覆 掺杂 热电化学 数据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磷酸铁包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0.5)Co_(0.2)Mn_(0.3)O_2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9
17
作者 董鹏 张英杰 +1 位作者 刘嘉铭 李雪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9-57,共9页
为改善LiNi_(0.5)Co_(0.2)Mn_(0.3)O_2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采用自制的磷酸铁纳米悬浮液,通过共沉淀法在LiNi_(0.5)Co_(0.2)Mn_(0.3)O_2正极材料表面包覆纳米磷酸铁。应用XRD,TG-DTA,TEM等手段表征制备的磷酸铁的结构,形貌和液相状态;... 为改善LiNi_(0.5)Co_(0.2)Mn_(0.3)O_2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采用自制的磷酸铁纳米悬浮液,通过共沉淀法在LiNi_(0.5)Co_(0.2)Mn_(0.3)O_2正极材料表面包覆纳米磷酸铁。应用XRD,TG-DTA,TEM等手段表征制备的磷酸铁的结构,形貌和液相状态;通过XRD,SEM,EDS,TEM,ICP,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交流阻抗表征制备的包覆材料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研究烧结温度和包覆量对LiNi_(0.5)Co_(0.2)Mn_(0.3)O_2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为400℃,2%(质量分数,下同)磷酸铁包覆能显著地改善LiNi_(0.5)Co_(0.2)Mn_(0.3)O_2正极材料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结果显示,包覆磷酸铁后改善了LiNi_(0.5)Co_(0.2)Mn_(0.3)O_2正极材料的可逆性和动力学性能。ICP测试结果表明,磷酸铁包覆层能够有效地降低电解液对正极材料的溶解与侵蚀,稳定其层状结构,从而提高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 正极材料 LiNi0.5Co0.2Mn0.3O2 包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热疗用Mn_(0.5)Zn_(0.5)Fe_2O_4纳米粒的生物相容性 被引量:6
18
作者 丛小明 张东生 +3 位作者 唐秋莎 顾宁 赵苏苏 张佳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76-480,共5页
采用MTT实验评价自制Mn0.5Zn0.5Fe2O4纳米粒浸提液体外细胞毒性;溶血实验评价其有无溶血作用和LD50评价其动物急性毒性,微核实验评价其有无致畸、致突变作用等.兔肝脏穿刺注射Mn0.5Zn0.5Fe2O4纳米粒,观察其对兔肝肾等组织和功能的影响.... 采用MTT实验评价自制Mn0.5Zn0.5Fe2O4纳米粒浸提液体外细胞毒性;溶血实验评价其有无溶血作用和LD50评价其动物急性毒性,微核实验评价其有无致畸、致突变作用等.兔肝脏穿刺注射Mn0.5Zn0.5Fe2O4纳米粒,观察其对兔肝肾等组织和功能的影响.MTT结果显示:该材料对L-929细胞毒性为0~1级;溶血实验中Mn0.5Zn0.5Fe2O4复合纳米粒溶血率为0.104%,远小于5%;昆明小鼠腹腔注射该材料混悬液,其LD50为6.026g/kg,其95%的可信区间为4.78~7.60g/kg.微核实验结果表明:该材料对小鼠骨髓微核形成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而与阳性对照组CTX组相比有明显差异.兔肝脏穿刺注射Mn0.5Zn0.5Fe2O4纳米粒心,肝、脾、肺、肾组织形态和肝、肾等血生化指标均无明显改变.结果表明自制的Mn0.5Zn0.5Fe2O4纳米粒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疗 Mn0.5Zn0.5Fe2O4纳米粒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掺杂对0.9Na0.5Bi2.5Nb2O9-0.1LiNbO3高温无铅压电陶瓷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新佳 江向平 +2 位作者 陈超 涂娜 李小红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54-1259,共6页
本文采用固相法制备了Ce掺杂的0.9Na0.5Bi2.5Nb2O9-0.1LiNbO3(NBN-LN+xwt%CeO2)层状高温无铅压电陶瓷;系统地研究了CeO2掺杂对NBN-LN陶瓷的物相、显微结构及电性能的影响;获得的样品均为居里点高于780℃的单一铋层状结构相陶瓷;当CeO2... 本文采用固相法制备了Ce掺杂的0.9Na0.5Bi2.5Nb2O9-0.1LiNbO3(NBN-LN+xwt%CeO2)层状高温无铅压电陶瓷;系统地研究了CeO2掺杂对NBN-LN陶瓷的物相、显微结构及电性能的影响;获得的样品均为居里点高于780℃的单一铋层状结构相陶瓷;当CeO2掺杂量x=0.75时,样品具有最佳电性能:d33=28 pC/N,kp=12.11%,tanδ=0.10%,Pr=9.50μC/cm2;且该组分陶瓷样品在700℃经退极化处理后,其d33仍保持在22 pC/N以上,表明该材料在高温领域下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铋层状 压电陶瓷 微观结构 Na0.5Bi2.5Nb2O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振实密度球形LiNi_(0.5)Co_(0.3)Mn_(0.2)O_2粉末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7
20
作者 杨志 李新海 +2 位作者 王志兴 彭文杰 郭华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6-111,共6页
以共沉淀法制备的球形Ni0.5Co0.3Mn0.2CO3粉末为前驱体,按一定的比例将碳酸锂与前驱体混合,然后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高振实密度球形LiNi0.5Co0.3Mn0.2O2正极材料。该材料的振实密度达到2.60g/cm3,与商品化LiCoO2的密度相当。SEM分析表明,... 以共沉淀法制备的球形Ni0.5Co0.3Mn0.2CO3粉末为前驱体,按一定的比例将碳酸锂与前驱体混合,然后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高振实密度球形LiNi0.5Co0.3Mn0.2O2正极材料。该材料的振实密度达到2.60g/cm3,与商品化LiCoO2的密度相当。SEM分析表明,LiNi0.5Co0.3Mn0.2O2正极材料与前驱体形貌有良好的继承性,均为理想的球形。XRD物相分析表明,在不同合成温度下的LiNi0.5Co0.3Mn0.2O2产物均为具有α-NaFeO2层状结构的纯相物质,在较高合成温度下所得材料的结晶度较高。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在2.7~4.3V的电压范围内,电池的放电比容量在0.2C倍率下为168.1mA·h/g,在1C倍率下为157.6mA·h/g;经50次循环后,两种放电条件下的电池容量保持率分别为95.1%和97.2%,显示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振实密度 LiNi0.5Co0.3Mn0.2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