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5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铝合金点焊电极寿命改善技术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潘晓倩 刘鹏鹏 +4 位作者 罗林 白清伟 瞿淼晋 王小玲 刘圣祥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0-144,共15页
铝合金的电阻点焊(RSW)是新能源汽车生产中关键的焊接工艺之一,其应用广泛且重要性显著.然而,铝板RSW工艺主要痛点是电极磨损严重、修磨频次高,不仅导致制造成本上升,还影响了生产节拍,成为制约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由于铝合金的高热导... 铝合金的电阻点焊(RSW)是新能源汽车生产中关键的焊接工艺之一,其应用广泛且重要性显著.然而,铝板RSW工艺主要痛点是电极磨损严重、修磨频次高,不仅导致制造成本上升,还影响了生产节拍,成为制约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由于铝合金的高热导率和高导电性,RSW时通常采用大电流、短时间参数,使得电极在高温高压作用下烧损严重.此外,铝板表面的高熔点氧化铝薄膜不利于电极和铝板的良好结合.因此,减少铝点焊电极磨损,延长电极使用寿命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文中对铝合金RSW电极的失效形式及其失效机理进行了综述,并从电极材料、电极表面改性、电极结构设计、铝板表面处理和焊接工艺等角度,系统探讨了国内外提高铝合金RSW电极寿命的技术手段,对相关生产和使用者有重要指导和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点焊 失效机理 提高电极寿命 新能源汽车 电极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钝化膜去膜实验探究及再钝化测试
2
作者 庞建军 周旭 +3 位作者 马瑞芳 桑嘉旭 刘峰超 万强茂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3-28,共6页
为突破现有去膜方法的局限,本研究利用自制装置,在常温模拟海水环境中对钛合金进行去膜实验,系统研究了加载时间、砂纸标号和载荷对实际表面积和溶解电流密度的影响,并实现了稳定的原位再钝化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加载时间的延长或砂纸... 为突破现有去膜方法的局限,本研究利用自制装置,在常温模拟海水环境中对钛合金进行去膜实验,系统研究了加载时间、砂纸标号和载荷对实际表面积和溶解电流密度的影响,并实现了稳定的原位再钝化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加载时间的延长或砂纸标号的增加,实际表面积和溶解电流密度呈下降趋势;载荷大小与表面积关联不明显,但对溶解电流密度存在影响,这可能是由表面弹塑性变形的协同效应导致的;钝化膜生长符合对数关系,经细砂纸处理后再钝化指数绝对值接近0.5,这反映了膜层的疏松结构。研究证实再钝化测试数据具有良好的重现性,验证了水环境中金属再钝化测试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再钝化动力学 海水腐蚀 原位擦伤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熵合金电解水电极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邢伯玮 张楠楠 +4 位作者 马婧雯 左晓姣 于惠舒 霍萧冉 张啸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9-59,共11页
开发合适的催化材料,制备出高性能、大规模、低成本的催化电极,可减少电解水过程的能量消耗、提升制氢效率。高熵合金由于具有高催化活性,在催化电极应用方面受到广泛关注。综述了应用于电解水过程中析氢反应和析氧反应的高熵合金催化... 开发合适的催化材料,制备出高性能、大规模、低成本的催化电极,可减少电解水过程的能量消耗、提升制氢效率。高熵合金由于具有高催化活性,在催化电极应用方面受到广泛关注。综述了应用于电解水过程中析氢反应和析氧反应的高熵合金催化电极的研究进展。首先简述了电解水制氢的工业背景和电化学原理;分析了高熵合金催化活性的来源,即杂化能带结构带来的更为合理的表面吸附能和更多的表面活性位点,以及其特有的高熵效应与“鸡尾酒”效应对整体催化活性的影响;接着讨论了高熵合金的成分设计理念,即通过非贵金属元素的替代来降低成本,同时通过改变合金化元素含量提高高熵合金的内禀活性、增加表面活性位点数量;介绍了第一性原理计算在高熵合金催化机理研究、催化表面吸附能调控、合金成分高通量筛选中的应用;总结了高熵合金平板、多孔、负载纳米颗粒催化电极制备的工艺特点,以及其中的问题与挑战;最后对未来高熵合金电催化电极的发展前景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 电解水 催化电极 成分设计 第一性原理 活性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电弧高效车削钛合金加工试验研究
4
作者 高伟 胡国玉 +2 位作者 张峻锋 宋吉龙 田永森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0-117,共8页
针对航空零部件钛合金轴加工过程中因长径比大导致传统机械车削易弯曲变形、加工效率和精度低、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短电弧高效立式车削方法。通过自主设计的短电弧五轴加工中心,开展了钛合金轴的试验研究,探究了加工电压、占... 针对航空零部件钛合金轴加工过程中因长径比大导致传统机械车削易弯曲变形、加工效率和精度低、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短电弧高效立式车削方法。通过自主设计的短电弧五轴加工中心,开展了钛合金轴的试验研究,探究了加工电压、占空比、工件转速和进给速度对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试验加工后材料去除率(material removal rate,MRR)最高可达231 mm^(3)/min,相对电极损耗率(relative tool wear rate,RTWR)最低为10%,表面粗糙度Ra最小为4.12μm,圆度最小为89μm。该方法有效解决了传统加工中的问题,显著提升了加工效率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电弧车削加工 合金 机械断弧 材料去除率 相对电极损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Sn-Co-Zn合金负极材料电沉积及其储锂性能 被引量:7
5
作者 常玉清 黄令 孙世刚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61-566,共6页
运用电沉积技术制备出Sn-Co-Zn合金电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该合金材料的相结构和表面形貌.通过循环伏安和电位阶跃实验研究了Sn-Co-Zn合金的电沉积机理,实验表明,Sn-Co-Zn合金电沉积按扩散控制连续成... 运用电沉积技术制备出Sn-Co-Zn合金电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该合金材料的相结构和表面形貌.通过循环伏安和电位阶跃实验研究了Sn-Co-Zn合金的电沉积机理,实验表明,Sn-Co-Zn合金电沉积按扩散控制连续成核和三维生长方式进行.XRD结果表明,该合金由CoSn3、Co3Sn2和Zn组成.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Sn-Co-Zn合金电极首次放电(脱锂)容量达751mAh·g-1,首次循环的库仑效率为88%;30周循环之后放电容量为510mAh·g-1.该Sn-Co-Zn合金电极良好的电化学储锂性能可能归因于材料的多相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 sn-co-zn合金电极 电沉积 电化学成核与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系Laves相储氢合金电极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高学平 杨化滨 +4 位作者 宋德瑛 张允什 周作祥 张维 申泮文 《电化学》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98-304,共7页
Zr(V_(0.2)Mn_(0.2)Mo_(0.06)Ni_(0.54))_(2.4)合金经HF溶液处理后,合金表面由富Zr和富Mn层转变成富Ni层,从而使电极初期活化周期明显缩短,电极表面氢吸附性能改善,表面反应电... Zr(V_(0.2)Mn_(0.2)Mo_(0.06)Ni_(0.54))_(2.4)合金经HF溶液处理后,合金表面由富Zr和富Mn层转变成富Ni层,从而使电极初期活化周期明显缩短,电极表面氢吸附性能改善,表面反应电阻减小。本文探讨了上述电极表面反应机理,即表面Ni的催化、氢吸附和氢转移机理。对阻抗谱进行拟合,给出了相应的电极反应等效电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电极 交流阻抗 循环伏安 储氢合金 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寿命铜钨合金气体开关电极的烧蚀形貌 被引量:11
7
作者 吴佳玮 韩若愚 +2 位作者 丁卫东 周海滨 邱爱慈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465-2478,共14页
研究密闭腔内结构紧凑、长寿命、大通流能力且能重复频率稳定工作的气体开关,对于油气开发中应用的脉冲功率装置意义重大。从工程实际出发,开展了对铜钨电极烧蚀形貌与相关特性的系统研究。搭建了开关实验平台,模拟实际工程中开关的变... 研究密闭腔内结构紧凑、长寿命、大通流能力且能重复频率稳定工作的气体开关,对于油气开发中应用的脉冲功率装置意义重大。从工程实际出发,开展了对铜钨电极烧蚀形貌与相关特性的系统研究。搭建了开关实验平台,模拟实际工程中开关的变化过程。通过接触式非球面测量仪、共聚焦显微镜等设备完成对不同寿命阶段电极表面形貌的观测,得到表面轮廓线、平面显微图像,以及3维重建模型等数据,定量表述电极表面烧蚀形貌。结果表明,随着累计转移电荷量的增加,阳极、阴极的表面粗糙度均明显增加,且边缘区较中心区具有更高的粗糙度;对于同一区域,阴极都具有更高的粗糙度;20000次自击穿放电后,表面粗糙度增加至7.752?m(阴极,边缘)与5.573?m(阳极,边缘)。总体而言,阴极较阳极烧蚀更为严重,多次放电后表面形貌复杂,难以用简单模型描述。该研究是对传统气体开关技术的重要补充,具有相当的科研价值,同时也对油气开发等工业应用实际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开关 铜钨合金 电极烧蚀 共聚焦显微镜 页岩气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FGH95高温合金粉末的预热处理 被引量:20
8
作者 陈焕铭 胡本芙 +1 位作者 李慧英 宋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54-559,共6页
在不同热处理制度下对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 (PREP)FGH95高温合金粉末颗粒进行预热处理 ,并对热处理粉末颗粒微观组织、碳化物析出相及γ′相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预热处理温度升高 ,树枝晶组织逐渐消失 ,γ′相由圆形逐渐... 在不同热处理制度下对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 (PREP)FGH95高温合金粉末颗粒进行预热处理 ,并对热处理粉末颗粒微观组织、碳化物析出相及γ′相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预热处理温度升高 ,树枝晶组织逐渐消失 ,γ′相由圆形逐渐转变为方形 ,粉末颗粒中的MC′型亚稳碳化物发生分解和转变 ,析出稳定的MC ,M2 3C6及M6C型碳化物。M2 3 C6碳化物的析出温度为 95 0℃ ,M2 3 C6与M6C碳化物的相互转变温度为 10 0 0~ 10 5 0℃ ,M2 3 C6和M6C的溶解温度为 110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粉末 FGH95高温合金 预热处理 微观组织 析出相 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贮氢合金电极的成分设计 被引量:21
9
作者 李全安 陈云贵 +4 位作者 涂铭旌 桑革 韩满贵 李宁 唐定骧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46-250,共5页
MH Ni电池的关键技术是负极材料———贮氢合金 ,而贮氢合金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它的成分。从MH电极失效分析和MH Ni电池对负极材料的性能要求出发 ,详细讨论了AB5 型贮氢合金的各项性能与各种合金元素之间的关系 ,这些性能包括贮氢合金的... MH Ni电池的关键技术是负极材料———贮氢合金 ,而贮氢合金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它的成分。从MH电极失效分析和MH Ni电池对负极材料的性能要求出发 ,详细讨论了AB5 型贮氢合金的各项性能与各种合金元素之间的关系 ,这些性能包括贮氢合金的吸氢量、平衡氢压、吸放氢滞后性、单胞体积和轴比c/a的大小、显微硬度、耐蚀性、高倍率放电性能及合金电极的温度特性等。同时对非化学计量比贮氢合金和低Co、无Co贮氢合金也进行了讨论。指出了合金成分设计应考虑的各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极材料 化学成分 MH-NI电池 贮氢合金 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_(65)Ni_(10)RE_(25)(RE=La,Ce,Pr,Nd,Mm)非晶储氢合金电极的性能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琦 李双寿 +3 位作者 董占民 汤彬 李睿 林万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38-1545,共8页
通过XRD、动电位极化法和放电容量测试等手段对Mg65Ni10RE25的非晶合金电极结构、耐腐蚀性和放电容量等性能进行了分析,并采用表征非晶合金形成能力的参数对其结构和化学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设计的Mg65Ni10La25、Mg65Ni10Nd25和... 通过XRD、动电位极化法和放电容量测试等手段对Mg65Ni10RE25的非晶合金电极结构、耐腐蚀性和放电容量等性能进行了分析,并采用表征非晶合金形成能力的参数对其结构和化学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设计的Mg65Ni10La25、Mg65Ni10Nd25和Mg65Ni10Mm25具有典型的非晶结构特征。其中,Mg65Ni10Mm25通过增加组元提高了非晶合金的形成能力,同时,较高的原子堆垛密度和强烈的原子间相互作用抑制了晶化的进行,使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但多组元的添加则加速了合金在溶液中的腐蚀反应,是导致Mg65Ni10Mm25非晶储氢合金电极放电容量降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Ni-RE非晶合金 储氢材料 电极 放电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处理对MlNi_(4.0)Al_(0.3)Si_(0.1)Fe_(0.6)无Co储氢电极合金的微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陈贤礼 雷永泉 +2 位作者 廖彬 魏范松 陈立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862-1868,共7页
研究了退火处理(1173~1273K、3h)对无Co贮氢合金MlNi4.0Al0.3Si0.1Fe0.6的微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XRD分析表明,退火态合金仍为单相CaCu5型结构,但合金相的成分和结构的均匀性得到明显改善。金相观察和能谱分析显示:铸态合金为比较... 研究了退火处理(1173~1273K、3h)对无Co贮氢合金MlNi4.0Al0.3Si0.1Fe0.6的微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XRD分析表明,退火态合金仍为单相CaCu5型结构,但合金相的成分和结构的均匀性得到明显改善。金相观察和能谱分析显示:铸态合金为比较粗大的树枝晶结构并存在明显的成分偏析;经1173K处理后的合金仍为树枝晶,且树枝结构更为明显;但经1223~1273K处理后合金的显微组织转变为等轴晶;退火处理使合金中元素的分布趋于均匀化。电化学测试表明,退火处理后合金的放电容量有所提高,循环稳定性得到显著改善,但高倍率放电性能略有降低。研究发现,退火态合金电极的交换电流密度及氢在合金中的扩散系数较铸态合金的有所减小是导致其高倍率放电性能降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氢电极合金 无钴合金 退火处理 微观结构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Ni系储氢合金电极研究最新进展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仲民 彭成红 +1 位作者 李祖鑫 朱敏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266-268,共3页
综述了Mg -Ni系储氢合金的研究情况 ,总结了当前提高Mg -Ni系储氢合金、特别是Mg2 Ni型储氢合金电极性能所采用的主要方法 ,如机械合金化、组元调整。
关键词 机械合金 MH/NI电池 Mg-Ni系储氢合金电极 电解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包覆铜贮氢合金电极的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文振环 李国勋 +3 位作者 黄爱琴 乔欢 马淑兰 沈剑韵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4-27,共4页
对比研究了表面微包覆铜与未包覆的AB_5型混合稀土贮氢合金电极的电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表面微包覆铜贮氢电极在放电容量、高倍率放电、自放电和循环寿命性能方面均有明显改进.化学镀铜微包覆处理的操作工艺简便,费用低廉.
关键词 贮氢合金 电池 微包覆铜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点焊电极端面温度数值模拟 被引量:7
14
作者 吴志生 杨新华 +2 位作者 单平 胡绳荪 廉金瑞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5-18,26,共5页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铝合金点焊温度场及电极导电导热性能对电极端面温度的影响。电极端面温度是点焊过程温度场的一部分 ,为研究点焊电极端面温度 ,建立了铝合金点焊过程力、热、电耦合分析有限元数学模型 ,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 ,...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铝合金点焊温度场及电极导电导热性能对电极端面温度的影响。电极端面温度是点焊过程温度场的一部分 ,为研究点焊电极端面温度 ,建立了铝合金点焊过程力、热、电耦合分析有限元数学模型 ,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 ,数值模拟点焊过程温度场 ,研究点焊电极端面温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一般电极 /工件接触面中心温度在第 1 7ms达到铜铝合金化温度 5 4 8℃ ,在 5 8ms达到最高温度 5 77℃。但将电极电阻率降低二分之一、导热率提高一倍时 ,电极 /工件接触面中心温度在第 5 7ms达到最高温度 4 88℃ ,点焊过程始终未达到铜铝合金化温度。电极导电、导热性能显著影响电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点焊 电极端面 温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在Ni-Mo合金电极上氧化的动力学模型(英文) 被引量:7
15
作者 曾跃 于尚慈 +2 位作者 李则林 陈珂 周绍民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013-1021,共9页
利用循环伏安以及稳态极化曲线等方法研究了在 1 mol· L- 1 KOH溶液中,乙醇在电沉积 Ni-Mo合金电极上氧化的电化学特性 .提出了一个数学模型来预计乙醇在电沉积 Ni-Mo合金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在碱性溶液中, Ni(OH)2/NiOOH电对... 利用循环伏安以及稳态极化曲线等方法研究了在 1 mol· L- 1 KOH溶液中,乙醇在电沉积 Ni-Mo合金电极上氧化的电化学特性 .提出了一个数学模型来预计乙醇在电沉积 Ni-Mo合金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在碱性溶液中, Ni(OH)2/NiOOH电对的氧化还原过程是乙醇氧化的前期步骤 .Ni(OH)2/NiOOH电对相应的速度常数(即 k1和 k- 1)是电极电位的函数 .乙醇氧化是通过一个速度常数为 kC1的化学反应来完成 .推导出了各个动力学方程并将实验数据与方程进行比较而获得各个动力学参数 .电化学速度常数 k1(E)=1.41× 107exp(0.5FE/RT) mmol· cm- 2· s- 1以及 k- 1(E)=0.711exp(0.5FE/RT) mmol· cm- 2· s- 1,E是相对饱和甘汞电极( SCE)的电极电位 .而化学反应的速度常数 kC1=1.99× 10- 4 cm· s-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Mo合金 乙醇 氧化 动力学模型 电化学 镍钼合金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电极电火花强化钛合金表面性能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志东 徐安阳 +1 位作者 王振兴 张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2-227,共6页
采用旋转的柔性铜电极与钛合金表面在高频脉冲电源的作用下进行电火花表面强化,使空气中的氧等元素在放电形成的高温高压条件下与钛合金表面发生反应。结果表明:该试验条件下可以使钛合金表面硬度相对基体提高237%~399%;强化层厚度达... 采用旋转的柔性铜电极与钛合金表面在高频脉冲电源的作用下进行电火花表面强化,使空气中的氧等元素在放电形成的高温高压条件下与钛合金表面发生反应。结果表明:该试验条件下可以使钛合金表面硬度相对基体提高237%~399%;强化层厚度达到21~157μm;通过能谱分析(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EDS)及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分析表明,在钛合金表面生成了钛的氧化物等强化物质和钛与铜、锌等的合金;强化表面不存在明显的传统放电蚀除凹坑,但有明显机械刮磨涂覆痕迹,同时单脉冲放电能量被分散,使得表面粗糙度值的提高量较小且可控;在氢氟酸和硝酸混合溶液中,强化层具有较高的抗腐蚀能力,经过点面磨损测试表明,强化层表面耐磨性能相对于基体表面有显著提高。经强化,能够获得具有良好耐磨性、抗腐蚀性、表面良好的钛合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柔性电极 电火花加工 表面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贮氢合金电极的活化方法和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胡蓉晖 杨汉西 +3 位作者 卢世刚 李升宪 刘金城 杨聪智 《电化学》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70-174,共5页
比较研究了采用电化学方法、KBH4还原,KOH刻蚀及KOH+KBH4联合作用对Mm(NiCoMnAl)5型贮氢电极的活化作用,发现采用浓热KOH处理的电极可以实现快速充分的活化,且具有放电电压低、稳定容量高及操作简便... 比较研究了采用电化学方法、KBH4还原,KOH刻蚀及KOH+KBH4联合作用对Mm(NiCoMnAl)5型贮氢电极的活化作用,发现采用浓热KOH处理的电极可以实现快速充分的活化,且具有放电电压低、稳定容量高及操作简便的特点.对活化过程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KOH活化主要是通过溶解反应使稀土和镍元素富集生成有利于吸氢反应的表面组成.KBH4及电化学活化方法则是利用反应产生的活性氢裂解合金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活化 表面修饰 贮氢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球磨制备AB_2-AB_5复合贮氢合金及其电极性能和微观结构研究(英文) 被引量:9
18
作者 韩树民 赵敏寿 +1 位作者 吴耀明 郑炀曾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2-266,共5页
为了改善Zr基AB2-型贮氢合金的电极性能,本文选择稀土基AB5型贮氢合金作为表面改性剂,将Zr0.9Ti0.1(Mn0.35Ni0.50V0.15)2(简称AB2)合金与稀土基AB5型合金(简称AB5)进行混合和球磨处理,制备了AB2-AB5新型复合贮氢合金。研究了球磨对AB2... 为了改善Zr基AB2-型贮氢合金的电极性能,本文选择稀土基AB5型贮氢合金作为表面改性剂,将Zr0.9Ti0.1(Mn0.35Ni0.50V0.15)2(简称AB2)合金与稀土基AB5型合金(简称AB5)进行混合和球磨处理,制备了AB2-AB5新型复合贮氢合金。研究了球磨对AB2合金及其与AB5合金的混合合金电极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XRD和SEM分析表明,对AB2-10mass%AB5混合合金球磨10min后,AB2和AB5合金仍保持原来的晶体结构,但是生成了许多新鲜表面的同时,一些AB5粒子被粘附在AB2粒子表面。与AB2合金相比,AB2-AB5复合合金的活化周期从14周减少到7周,最大放电容量从330mAh·g-1增加到347mAh·g-1,其倍率放电性能也得到改善。球磨及AB2与AB5合金混合的共同作用显著改善了AB2合金的电极性能。这是因为AB5合金不仅本身贮氢,而且对AB2合金氢化物的生成和分解有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贮氢合金电极 球靡 表面改性 AB5型稀土基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金凝固组织对氢扩散和 MH 电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罗永春 康龙 +1 位作者 雷永泉 周煜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47-152,共6页
用电位阶跃法和恒流充放电法研究了贮氢合金凝固组织中氢的扩散行为和合金氢化物电极放电的速度特性。研究表明,合金MlNi3.45(CoMnTi)1.55各凝固组织中氢的扩散系数Dh和其氢化物的电极性能均明显不同。随合金凝... 用电位阶跃法和恒流充放电法研究了贮氢合金凝固组织中氢的扩散行为和合金氢化物电极放电的速度特性。研究表明,合金MlNi3.45(CoMnTi)1.55各凝固组织中氢的扩散系数Dh和其氢化物的电极性能均明显不同。随合金凝固时冷却速度增大,晶胞体积和氢扩散系数减小。雾化快凝合金粉末随颗粒尺寸由200目变化至360目(冷却速度增大)时,其Dh由3.06×10-7(cm2·s-1)减小至7.47×10-9(cm2·s-1);定向凝固组织随凝固速率R=48μm/s增大时,R=220μm/s时,其Dh则由7.03×10-9(cm2·s-1)增大至1.31×10-8(cm2·s-1)。合金电极的高倍率放电效率主要取决于氢在合金中的扩散速度和电极表面的电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氢合金 合金凝固组织 氢扩散 电极放电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_(2.1)TiNi_(0.4)Zr_x(x=0~0.06)储氢电极合金的相结构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1
20
作者 陈立新 李露 +3 位作者 王新华 代发帮 郑坊平 雷永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3-527,共5页
系统研究了V2.1TiNi0.4Zrx(x=0~0.06)储氢电极合金的相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相结构分析表明,所有合金均由体心立方(bcc)结构的V基固溶体主相和第二相组成,且第二相沿主相晶界形成三维网状分布;其中,当Zr含量x≤0.02时合金的第二相为TiNi基... 系统研究了V2.1TiNi0.4Zrx(x=0~0.06)储氢电极合金的相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相结构分析表明,所有合金均由体心立方(bcc)结构的V基固溶体主相和第二相组成,且第二相沿主相晶界形成三维网状分布;其中,当Zr含量x≤0.02时合金的第二相为TiNi基相,而当Zr含量x达0.04时,其第二相变为C14型Laves相,且主相和第二相的晶胞体积均随着x的增加而增大.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添加Zr元素可以改善合金的活化性能和提高最大放电容量;同时,随着Zr含量x的增大,合金的高倍率放电性能得到明显提高,但充放电循环稳定性逐渐降低.在所研究的合金样品中,V2.1TiNi0.4Zr0.04合金具有相对较好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电极合金 相结构 电化学性能 V基固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