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n^(2+)-Mn^(2+)共掺杂Gd_(2)O_(3)-Al_(2)O_(3)-SiO_(2)玻璃光致发光性能与能量传递
1
作者 华哲浩 唐高 +6 位作者 魏钦华 秦来顺 蔡培庆 林慧兴 周真真 钱森 王志刚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91-701,共11页
通过传统的高温熔融淬火技术制备了Sn^(2+)-Mn^(2+)共掺杂的Gd_(2)O_(3)-Al_(2)O_(3)-SiO_(2)(GAS∶0.5Sn^(2+),yMn^(2+))玻璃。研究了玻璃的光致发光特性和Sn^(2+)-Mn^(2+)能量传递过程。在365 nm激发下,随着Mn^(2+)浓度的增加(1.0%,1.... 通过传统的高温熔融淬火技术制备了Sn^(2+)-Mn^(2+)共掺杂的Gd_(2)O_(3)-Al_(2)O_(3)-SiO_(2)(GAS∶0.5Sn^(2+),yMn^(2+))玻璃。研究了玻璃的光致发光特性和Sn^(2+)-Mn^(2+)能量传递过程。在365 nm激发下,随着Mn^(2+)浓度的增加(1.0%,1.5%,2.0%,2.5%,3.0%,3.5%,4.0%),玻璃中Sn^(2+)的发光强度逐渐降低,而Mn^(2+)的发光强度逐渐增大。Sn^(2+)的衰减时间随着Mn^(2+)含量的增加而减小,玻璃中产生了Sn^(2+)到Mn^(2+)离子的能量传递。GAS∶0.5Sn^(2+),yMn^(2+)玻璃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PLQY)随着Mn^(2+)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其最大值为25.48%。玻璃中Mn^(2+)离子浓度达到4.0%时,其发光属于准白光发射,色坐标为(0.323,0.273)。另外,本文还研究了Sn^(2+)-Mn^(2+)共掺杂玻璃的发光热猝灭现象,Sn^(2+)发光中心电子跃迁所需克服的热激活能约为0.23 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硅酸盐玻璃 Sn^(2+)-Mn^(2+)共掺 能量传递 白光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