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n/O/H/N/C/Cl系统中锡的氧化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乔瑜 徐明厚 王臣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106-110,共5页
控制燃煤锅炉中Sn的排放已经越来越被环境学界所关注。已有数据表明气相排放的和残留在飞灰中的Sn的变化范围很大,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还不清楚。在尾部烟道附近,Sn以元素态和二价氧化物蒸汽形式存在,已知水溶性二价锡氧化物更容易从烟... 控制燃煤锅炉中Sn的排放已经越来越被环境学界所关注。已有数据表明气相排放的和残留在飞灰中的Sn的变化范围很大,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还不清楚。在尾部烟道附近,Sn以元素态和二价氧化物蒸汽形式存在,已知水溶性二价锡氧化物更容易从烟气中脱除。为了更好地控制Sn的排放,必须了解燃烧过程中Sn的反应产物以及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即Sn的反应动力学机制,该文首次采用量子化学经典过渡态理论的方法研究了烟气中痕量元素锡的关键基元反应动力学参数,继而提出了Sn/O/H/N/C/Cl系统的氧化动力学模型。在典型的反应温度和组分浓度下进行了动力学的数值模拟,并通过敏感性分析找到了影响系统反应速率最重要的基元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燃烧 化学反应动力学 sn/o/h/n/c/cl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鼓形有机锡氧杂环羧酸簇合物[PhCH_2Sn(O)(O_2CC_4H_3S)]_6·2CH_2Cl_2 和 [PhCH_2Sn(O)(O_2CC_3H_2NO)]_6·2CH_2Cl_2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被引量:17
2
作者 尹汉东 王传华 +1 位作者 马春林 房海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58-963,共6页
利用三苄基氧化锡与 2 -噻吩甲酸和 2 -唑甲酸反应 ,合成了六聚体苄基锡氧 2 -噻吩甲酸酯 (1 )和六聚体苄基锡氧 2 -唑甲酸酯 (2 )鼓形簇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 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测试结果表明 :化合物 1... 利用三苄基氧化锡与 2 -噻吩甲酸和 2 -唑甲酸反应 ,合成了六聚体苄基锡氧 2 -噻吩甲酸酯 (1 )和六聚体苄基锡氧 2 -唑甲酸酯 (2 )鼓形簇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 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测试结果表明 :化合物 1属三斜晶系 ,空间群 P1 ,a=1 . 2 76 0 (3) nm,b=1 .30 5 6 (3) nm,c=1 .334 3(3) nm,α=1 0 5 .6 5 (3)°,β=96 .2 7(3)°,γ=97.2 0 (3)°,Z=1 ,V=2 .0 997(7) nm3 ,Dc=1 .80 9g/ cm3 ,μ=2 .0 97mm- 1 ,F(0 0 0 ) =1 1 1 6 ,R=0 .0 6 5 1 ,w R=0 .1 2 92 .化合物 2属三斜晶系 ,空间群 P1 ,a=1 .2 2 4 0 (4 ) nm,b=1 .36 73(4 ) nm,c=1 .374 4(4 ) nm,α=1 0 7.76 0 (4 )°,β=98.0 6 9(5 )°,γ=91 .4 80(5 )°,Z=2 ,V=2 .1 6 31 (1 2 ) nm3 ,Dc=3.373g/ cm3 ,μ=3.799mm- 1 ,F (0 0 0 ) =2 1 36 ,R=0 .0 382 ,w R=0 .0 79.它们均为鼓形簇状结构 ,锡原子呈畸变的八面体构型 .化合物 1通过分子间 S… S近距离作用 ,形成一维链状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形有机锡氧杂环羧酸簇合物 [Phch2sn(o)(o2cc4h3S)]6·2ch2c12 [Phch2sn(o)(o2cc3h2n0)]6·2ch2cl2 合成 晶体结构 2-噻吩甲酸 2-噁唑甲酸 三苄基氧化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O/N/S/Cl/K/Na元素的详细化学反应机理的简化与验证 被引量:4
3
作者 郭啸峰 魏小林 李森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1-30,共10页
基于Senkin模型,应用自编化学反应机理简化程序,结合Kinalc和Mechmod开源程序,发展了详细化学反应机理的简化与验证方法.以电站锅炉燃烧的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拟为应用背景,建立了考虑C/H/O/N/S/Cl/K/Na元素的详细化学反应机理(115... 基于Senkin模型,应用自编化学反应机理简化程序,结合Kinalc和Mechmod开源程序,发展了详细化学反应机理的简化与验证方法.以电站锅炉燃烧的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拟为应用背景,建立了考虑C/H/O/N/S/Cl/K/Na元素的详细化学反应机理(115组分,1,342基元反应),并运用此方法得到简化反应机理(28组分,20反应).验证结果表明,该简化机理在锅炉运行的主要参数变化范围内(温度T=1,100~1,500,℃,过量空气系数λ=0.8~1.2)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较高的计算效率,可应用于锅炉燃烧的CFD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机理简化 简化机理验证 燃烧数值模拟 c h o n S cl K na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聚体配合物[(n-Bu)_2Sn(C_(10)H_8N_2O_3)(C_2H_5OH)]_2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宏文 卢文贯 +1 位作者 陶家洵 王如骥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351-1355,共5页
The novel seven coordinate complex [(n Bu)2Sn(C10H8N2O3)(C2H5OH)]2 (C10H8N2O32- is the dinegative ion of 2 oxo propionic acid benzoyl hydrazone) was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n Bu)2SnO with 2 oxo propionic acid ... The novel seven coordinate complex [(n Bu)2Sn(C10H8N2O3)(C2H5OH)]2 (C10H8N2O32- is the dinegative ion of 2 oxo propionic acid benzoyl hydrazone) was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n Bu)2SnO with 2 oxo propionic acid benzoyl hydrazone in 1∶ 1 molar ratio in benzene ethanol (V/V, 3/1), and its structure was characterized by X ray single crystal diffraction. The crystal belongs to a tetragonal system with space group I41/a, a=2.4890(2)nm, b=2.4890(2)nm, c=1.5170(3)nm, V=9.398(2)nm3, Z=8, F(000)=3968, Dc=1.366g· cm- 3, and the structure was refined to final R1=0.0530, wR2=0.0971. The structure of the title complex is described as a dimer through weak interactions of Sn… O bonding and hydrogen bond. The tin atoms rendered seven coordination in a distorted pentagonal bipyramid geometry structure, four oxygen atoms [O1, O2, O2# 1 and O4] and one nitrogen atom N2 formed the equatorial plane and C11 Sn1 C15 is the axis. CCDC: 2126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聚体配合物 [(n-Bu)2sn(c10h8n2o3)(c2h50h)]2 合成 晶体结构 锡配合物 二有机锡羧酸酯 2-羰基丙酸苯甲酰腙 单晶X-射线衍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C_6H_9N_3O_2)_2C_(l2)对小麦的生态毒理效应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怡平 刘永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3107-3111,共5页
以冬小麦为实验材料,比较研究了(1)不同浓度配合物对小麦生长的影响;(2)相同浓度的CuC l2、配体C6H9N3O2和配合物Cu(C6H9N3O2)2C l2对冬小麦种子萌发、苗期生长及其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不同浓度新配合物对小麦生... 以冬小麦为实验材料,比较研究了(1)不同浓度配合物对小麦生长的影响;(2)相同浓度的CuC l2、配体C6H9N3O2和配合物Cu(C6H9N3O2)2C l2对冬小麦种子萌发、苗期生长及其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不同浓度新配合物对小麦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高抑制作用逐渐增大;(2)CuC l2、配合物Cu(C6H9N3O2)2C l2对小麦种子总淀粉酶活性、蛋白酶活性、萌发率、生长势、根长、株高、总生物量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配合物Cu(C6H9N3O2)2C l2的抑制作用小于CuC l2,而配体C6H9N3O2对上述生物学参数具有促进作用;(3)CuC l2、配合物Cu(C6H9N3O2)2C l2处理引起膜脂过氧化,显著的提高了幼苗的M DA浓度,导致SOD、POD、CAT活性降低,CuC l2的抑制作用大于配合物Cu(C6H9N3O2)2C l2,而配体C6H9N3O2处理对SOD、POD、CAT活性的提高有促进作用。上述结果说明C6H9N3O2对CuC l2生理胁迫具有保护作用,结合态的Cu2+(配合物Cu(C6H9N3O2)2C l2)的毒性显著的降低。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配合物抑制小麦生长发育的生物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cu(c6h9n3o2)2cl2 抗氧化酶 生态毒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_2O/C_7H_8单喷嘴燃气发生器试验研究
6
作者 翟小飞 周进 赖林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37,共4页
以基于N2O/C7H8的燃烧驱动混合型气动CO2激光器点火试验为研究背景,设计了液态N2O供应系统及N2O/C7H8单喷嘴燃气发生器。对液态N2O供应系统、N2O/C7H8的点火及燃烧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N2O供应系统能够实现液态N2O的稳... 以基于N2O/C7H8的燃烧驱动混合型气动CO2激光器点火试验为研究背景,设计了液态N2O供应系统及N2O/C7H8单喷嘴燃气发生器。对液态N2O供应系统、N2O/C7H8的点火及燃烧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N2O供应系统能够实现液态N2O的稳定供应;在设定的时序下,两个设计工况(余氧系数分别为0.3和0.4)均能顺利点火,燃烧室压力平稳;随着余氧系数的增加,燃烧效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n2o供应系统 n2o/c7h8单喷嘴燃气发生器 燃烧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