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市场环境下分布式智能电网关键技术与机制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勇军 成润婷 +3 位作者 史训涛 蒋崇颖 张军 卢洪鑫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4,共14页
在全球能源转型和电力市场化改革正推动分布式智能电网结构和运行模式变革的背景下,系统探讨了电力市场化环境下分布式智能电网的发展特征、路径和技术需求。提出了以电量就地平衡和资源灵活调用为核心的发展路径,深入探讨了适应市场化... 在全球能源转型和电力市场化改革正推动分布式智能电网结构和运行模式变革的背景下,系统探讨了电力市场化环境下分布式智能电网的发展特征、路径和技术需求。提出了以电量就地平衡和资源灵活调用为核心的发展路径,深入探讨了适应市场化改革的电力物联网、云-边-端协同框架等关键支撑技术,以及多元用户特征提取和群体互动特性建模方法。在市场建设方面,提出了“集中+分布”式混合市场架构,探讨了考虑系统协同的交易体系和区域电力市场交易偏差处理机制。此外,展望了未来高品质供电的应用场景,提出了基于灵活性资源的故障恢复框架、分层调度机制和市场激励措施,为分布式智能电网在极端情况下的快速恢复和重构提供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 分布式智能电网 配用电 需求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氢-热P2P交易的分布式智能电网低碳优化运行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杰 贾宏杰 +3 位作者 靳小龙 穆云飞 李敬如 胡诗尧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0-51,共12页
为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并挖掘系统碳减排潜力,文中针对多微网综合能源系统(IES)的分布式智能电网(DSG)展开研究,提出基于电-氢-热端对端(P2P)交易的分布式智能电网低碳优化运行方法。首先,建立电制氢(P2H)、燃气掺氢热电联产机组等多种... 为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并挖掘系统碳减排潜力,文中针对多微网综合能源系统(IES)的分布式智能电网(DSG)展开研究,提出基于电-氢-热端对端(P2P)交易的分布式智能电网低碳优化运行方法。首先,建立电制氢(P2H)、燃气掺氢热电联产机组等多种氢能利用模式,提出考虑氢能多元利用的多微网IES电-氢-热P2P交易框架及定价模型。其次,考虑单一微网的电-氢-热多元耦合约束及不同微网间电-氢-热多能互济,兼顾经济性及环保性,提出基于电-氢-热P2P交易的混氢天然气分布式智能电网低碳优化模型。然后,提出基于次梯度法的分布式优化算法求解该P2P问题,从而保护各微网的隐私。所提方法设计了动态电、氢、热P2P价格,将传统的电力共享模式拓展为DSG电-氢-热多元协同共享模式。最后,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有效促进电能、氢能及热能协同共享,并降低多微网IES总运行成本及总碳排放量,从而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分布式智能电网的低碳经济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氢能 分布式智能电网 微网 综合能源系统 混氢天然气 低碳优化 端对端交易 电-氢-热交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智能电网含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混合型变压器设计
3
作者 万家伟 陈汉超 +1 位作者 廖承 曹毅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160,共9页
针对现有变压器无法应对高渗透率可再生能源出力强波动性引起的电压骤降/骤升等问题,提出1种基于三桥臂功率变换器的新型混合配电变压器HDT(hybrid distribution transformer)。该方法通过在现有配电变压器的一次侧增加1个串联三桥臂功... 针对现有变压器无法应对高渗透率可再生能源出力强波动性引起的电压骤降/骤升等问题,提出1种基于三桥臂功率变换器的新型混合配电变压器HDT(hybrid distribution transformer)。该方法通过在现有配电变压器的一次侧增加1个串联三桥臂功率变换器来实现。所提新型混合配电变压器具有可降低功率变换器额定功率和增加1个额外电流回路以提升变压器自由度的优点。此外,为进一步提升变压器的电能质量,所提方法综合了电压矢量,可补偿电压骤降/骤升和电网电压谐波对变压器的不利影响,提高了电网的功率因数,提升了配电网的输电效率。最后,讨论了所提混合配电变压器的配置和控制策略等,并通过仿真实验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混合变压器 功率因数 智能电网 电压骤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东煤电基地水土资源特征及其变化
4
作者 刘涛 乌英嘎 +4 位作者 任予鑫 杨洋 马昆 王立兵 董霁红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8-420,共13页
[目的]探究2003—2023年宁东煤电基地煤炭、水土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相互作用机制,为该区域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多源数据,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增长率分析等方法,研究煤炭、水土资源的时空演变特征... [目的]探究2003—2023年宁东煤电基地煤炭、水土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相互作用机制,为该区域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多源数据,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增长率分析等方法,研究煤炭、水土资源的时空演变特征,并结合供需分析评估水资源利用平衡状况。[结果]①2003—2023年宁东煤炭产量持续增长,年均增长率5.89%,煤矿主要分布于基地中北部,工矿用地面积显著增加;水资源供需不平衡,地表水主要依赖黄河引水,地下水开采受限,水体面积由21.45 km^(2)增至45.66 km^(2)。②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为主,但面积减少,工矿居民用地显著扩张,其面积所占比例从2003年的1.40%增至2023年的8.12%;土地资源利用率由6.14%提升至18.42%。③煤炭开发、水资源利用、土地利用变化相互作用,煤矿开采影响水资源需求与土地占用,水资源分布影响矿区生态格局,土地利用变化进一步调控煤炭开采布局。[结论]煤炭开发对水土资源利用影响显著,未来应加强水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宁东煤电基地绿色低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电基地 煤炭资源 水土资源 分布特征 利用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栋温室内可再生能源智能供电系统应用
5
作者 罗冬 左强 《农业工程》 2025年第7期59-65,共7页
在现代温室产业蓬勃发展进程中,连栋温室配备设备数量庞大,涉及多个系统与多种类型。然而,传统供电方式存在诸多弊端,如供电稳定性差、能源利用效率低、运营成本高及环境污染等,严重制约连栋温室产业进一步发展。为解决以上问题,选取北... 在现代温室产业蓬勃发展进程中,连栋温室配备设备数量庞大,涉及多个系统与多种类型。然而,传统供电方式存在诸多弊端,如供电稳定性差、能源利用效率低、运营成本高及环境污染等,严重制约连栋温室产业进一步发展。为解决以上问题,选取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连栋温室作为典型案例,深入实地调研,结合连栋温室实际用电需求,考虑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特点与优势,设计一套基于可再生能源的智能供电系统方案。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大幅削减连栋温室运行成本,显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与智能化管理水平,对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推动产业绿色转型与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栋温室 可再生能源 智能供电系统 节能减排 运行成本 能源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CCUS和P2G的综合能源系统分布式鲁棒优化调度 被引量:8
6
作者 骆钊 黎博文 +3 位作者 毕贵红 王华 张涛 沈鑫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486-3496,I0009-I0011,共14页
在双碳战略背景下,综合能源系统成为探索可再生能源低碳高效利用及多能耦合的主要途径。为兼顾综合能源系统在低碳优化时的稳定性和经济效益,提出了一种含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电转气协同运行的综合能源系统分布式鲁棒低碳优化策略。首先... 在双碳战略背景下,综合能源系统成为探索可再生能源低碳高效利用及多能耦合的主要途径。为兼顾综合能源系统在低碳优化时的稳定性和经济效益,提出了一种含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电转气协同运行的综合能源系统分布式鲁棒低碳优化策略。首先,对电转气过程精细化建模,研究氢能的多方面效益,建立CHP-CCUS-P2G耦合模型,并引入阶梯式碳交易机制,提出一种基于阶梯式碳交易机制的CHP-CCUS-P2G低碳经济调度方法;其次,考虑风光出力的不确定性,以调度系统中可用的历史数据为基础,构建数据驱动下min-max-min的两阶段鲁棒调度模型,采用1-范数和∞-范数约束场景概率分布模糊集;最后,基于列约束生成算法对模型反复迭代求解。算例仿真结果表明,上述模型提高了IES的风光消纳率和经济性,并降低了系统碳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电转气 阶梯式碳交易 分布鲁棒 综合范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电网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5
7
作者 华志坚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10期41-44,共4页
智能电网技术是基于通信技术、数据分析技术、自动化和控制技术,实现电力系统的高效、可靠和可持续运营。该文系统论述了智能电网技术在电力需求预测、电力生产和分配、电力系统监测等方面的应用,分析智能电网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优... 智能电网技术是基于通信技术、数据分析技术、自动化和控制技术,实现电力系统的高效、可靠和可持续运营。该文系统论述了智能电网技术在电力需求预测、电力生产和分配、电力系统监测等方面的应用,分析智能电网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优势与局限条件,并提出未来发展趋势,不断提高信息输送的安全性、隐私性和稳定性,不断推动技术创新,旨在为推动电力行业朝着更智能、更环保和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提供技术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技术 电力生产和分配 数据通信 局限条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电表数据的低压配电网拓扑与线路参数联合辨识 被引量:9
8
作者 马尚 卫志农 +2 位作者 黄蔓云 郑玉平 孙国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70,共11页
在低压配电网中,用户频繁地扩建和改接导致台账存在信息更新滞后、数据缺失等问题,难以获取当前运行状态下的拓扑及线路参数。针对无相角量测信息且含未知数量零注入功率“隐节点”的低压配电网,提出一种基于智能电表数据的低压配电网... 在低压配电网中,用户频繁地扩建和改接导致台账存在信息更新滞后、数据缺失等问题,难以获取当前运行状态下的拓扑及线路参数。针对无相角量测信息且含未知数量零注入功率“隐节点”的低压配电网,提出一种基于智能电表数据的低压配电网拓扑与线路参数联合辨识方法。基于低压配电网的电气特性以及辐射状网络的结构特点,推导出一种功率-电压比形式的线性逆潮流模型。通过线性回归求解得到阻抗距离矩阵,再利用无判定阈值形式的改进分组递归算法实现拓扑与线路参数的联合辨识。最后,在IEEE欧洲低压测试馈线和中国南京市某地区的实际低压配电网中对所提算法进行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配电网 智能电表 潮流 拓扑辨识 线路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优先级排队论的配电物联网带宽分配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宋祺鹏 王继东 +3 位作者 王娜 李浙 李丽鹏 刘懿莹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7-925,共9页
针对数据量剧增的配电物联网中存在的带宽利用率低和业务数据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难以满足通信需求等问题,提出一种多优先级排队论的带宽分配方法。首先,对感知终端到边缘物联网关的业务数据传输过程进行改进,改进后的传... 针对数据量剧增的配电物联网中存在的带宽利用率低和业务数据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难以满足通信需求等问题,提出一种多优先级排队论的带宽分配方法。首先,对感知终端到边缘物联网关的业务数据传输过程进行改进,改进后的传输过程可根据不同业务数据对QoS的不同要求进行数据优先级的划分,对不同优先级数据设置不同的服务机制;然后,对业务数据传输中的马尔科夫过程进行分析,基于改进后的数据传输过程建立以带宽利用率为目标,丢包率和延时时间为约束的多优先级排队论带宽分配模型;并将所提出的带宽分配方法与传统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QoS指标有所改善,而且带宽利用率比传统不分优先级带宽分配方法高9.73%,比弹性系数法高31.17%。最后,探究多优先级排队论带宽分配方法的动态性能,结果表明适当地提高带宽可以改善QoS指标,但要注意带宽增大时所带来的带宽利用率减小问题。合理的带宽分配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物联网 多优先级排队论 数据传输过程 带宽分配 带宽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平衡端点相位不对称及光伏接入的低压配电网三相潮流模型 被引量:9
10
作者 周洋 黄德志 +3 位作者 李培栋 冀凯琳 刘学峰 谭洪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0-198,共9页
考虑到光伏逆变电源接入低压配电网的多样接入方式和复杂控制策略,建立了光伏逆变电源的三相电压与功率相对于中性点的控制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一个综合考量平衡端点相位不对称性以及光伏逆变电源接入因素的低压配电网三相潮... 考虑到光伏逆变电源接入低压配电网的多样接入方式和复杂控制策略,建立了光伏逆变电源的三相电压与功率相对于中性点的控制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一个综合考量平衡端点相位不对称性以及光伏逆变电源接入因素的低压配电网三相潮流计算模型。为了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在经过修正的IEEE 13节点测试系统上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模型能够精确、高效地计算包含光伏逆变电源在内的低压配电网三相潮流,为低压配电网的规划与运行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和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四线制 低压配电网 光伏逆变电源 智能电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配电变压器的格状化配电系统及其协调控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星彤 裴忠晨 +3 位作者 刘聪 刘闯 朱帝 王菁月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02-110,共9页
大量分布式光伏电源的接入为配电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带来了巨大挑战。针对配电系统线路损耗和电能质量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智能配电变压器的格状化配电系统架构。综合配电系统源-荷之间的功率关系与电能质量综合治理,构建格状化配电系... 大量分布式光伏电源的接入为配电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带来了巨大挑战。针对配电系统线路损耗和电能质量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智能配电变压器的格状化配电系统架构。综合配电系统源-荷之间的功率关系与电能质量综合治理,构建格状化配电系统协调控制策略。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双节点系统模型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格状化配电系统架构相较于其他传统架构降低了系统功率损耗、实现了电能质量治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交直流配电系统 分布式电源 智能配电变压器 功率流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农配网主动抢修研判准确率
12
作者 孙惠婷 陈云洁 +2 位作者 孔昂瑜 王杰平 孔丹军 《农村电气化》 2024年第12期87-90,共4页
近年来,随着新型电力系统智能电网的不断发展,现代供电服务指挥体系日趋完善,主动抢修研判机制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现阶段农配网主动抢修模式仍存在感知能力不足、事件主动研判不准确等问题。如何高效地推进主动抢修工作落地,提升研判准... 近年来,随着新型电力系统智能电网的不断发展,现代供电服务指挥体系日趋完善,主动抢修研判机制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现阶段农配网主动抢修模式仍存在感知能力不足、事件主动研判不准确等问题。如何高效地推进主动抢修工作落地,提升研判准确率已成为提升农配网运营指挥工作的关键所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配网主动抢修研判 新型电力系统 智能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智能用电系统研究及智能控制器开发 被引量:53
13
作者 李东东 崔龙龙 +3 位作者 林顺富 刘庆强 覃子珊 任婧玮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3-129,共7页
与传统用电相比,智能用电强调用户的参与,鼓励用户与电网之间的信息双向互动。为了获取家庭内负荷级别的用电信息,加强用户与电网的双向互动,对家庭智能用电系统的实现进行了研究。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家庭智能用电系统结构框架,其由智能电... 与传统用电相比,智能用电强调用户的参与,鼓励用户与电网之间的信息双向互动。为了获取家庭内负荷级别的用电信息,加强用户与电网的双向互动,对家庭智能用电系统的实现进行了研究。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家庭智能用电系统结构框架,其由智能电表,智能互动终端,智能控制器,家庭局域网络等构成。开发了一种智能控制器装置,搭建了一套演示系统进行测试验证。测试结果表明,智能控制器可以实时准确地获取各用电设备的耗电信息,将用电信息传送给互动终端。而且智能控制器可根据电价变化控制电器设备的运行,实验验证了智能控制器可实现有效节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智能用电 智能控制器 智能互动终端 ZIGBE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电网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80
14
作者 于建成 迟福建 +4 位作者 徐科 李盛伟 刘洪 李昊扬 李达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8-141,共4页
针对分布式电源应用趋势越来越明显但在接入系统方面却缺乏相应技术分析与论证的问题,重点研究了各类分布式电源接入后对电网运行的影响结果。首先,从运行模式和接口方式对分布式电源进行分析,以便于分类研究不同的影响结果;其次,分析... 针对分布式电源应用趋势越来越明显但在接入系统方面却缺乏相应技术分析与论证的问题,重点研究了各类分布式电源接入后对电网运行的影响结果。首先,从运行模式和接口方式对分布式电源进行分析,以便于分类研究不同的影响结果;其次,分析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的方式,构建配电网典型模型,以作为分布式电源接入影响性分析的基础;最后通过接入后模型的理论计算,研究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对稳态特性和电能质量、保护等方面带来的影响,从而为配电网规划技术原则的修改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分布式电源 配电网 电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用电互动体系构架探讨 被引量:32
15
作者 孙国强 李逸驰 +3 位作者 卫志农 杨永标 臧海祥 卞栋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68-74,共7页
探讨了智能用电互动体系构架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思路,采用从业务构架到系统构架(数据构架、技术构架)再到集成构架的三步设计方法。首先,结合智能用电互动发展的需求,在原有互动业务体系基础上,进行融合并完善,形成智能用电互动业务构架... 探讨了智能用电互动体系构架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思路,采用从业务构架到系统构架(数据构架、技术构架)再到集成构架的三步设计方法。首先,结合智能用电互动发展的需求,在原有互动业务体系基础上,进行融合并完善,形成智能用电互动业务构架。然后,建立智能用电互动数据构架和技术构架,实现对业务构架的全面支撑,并对数据构架中各子主题域内容进行具体设计,以及对技术构架中所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最后,建立智能用电互动集成构架,实现数据集成、业务应用集成以及企业外部相关应用集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用电 互动体系构架 智能电网 构架蓝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直流配电网研究综述 被引量:571
16
作者 宋强 赵彪 +1 位作者 刘文华 曾嵘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5期9-19,5,共11页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相比交流配电网,直流配电网在很多领域取得了技术和经济优势,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首先对直流配电的发展历程、优势及运行特点等进行了论述和分析;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直流配电网在一些发达国家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相比交流配电网,直流配电网在很多领域取得了技术和经济优势,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首先对直流配电的发展历程、优势及运行特点等进行了论述和分析;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直流配电网在一些发达国家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情况。其次,对直流配电网研究中的系统架构、控制技术、保护技术等关键问题和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最后,对直流配电网在中国的发展进行了介绍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直流配电 智能电网 系统架构 控制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配用电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展望 被引量:141
17
作者 曾嵘 赵宇明 +7 位作者 赵彪 钟庆 童亦斌 袁志昌 余占清 赵志刚 李岩 陈建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6791-6801,共11页
直流配用电系统可提供安全、灵活、高效的供电服务,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该文对直流配用电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进行展望。首先,通过梳理典型应用场景,对直流配用电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概述。在此基础上,从系统规划与评价、控制和保护、关键... 直流配用电系统可提供安全、灵活、高效的供电服务,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该文对直流配用电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进行展望。首先,通过梳理典型应用场景,对直流配用电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概述。在此基础上,从系统规划与评价、控制和保护、关键设备3个方面对直流配用电系统的关键技术瓶颈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分析和展望。最后,对国内外典型的直流配用电示范系统进行介绍,重点讨论我国正在建设的珠海唐家湾直流配用电示范工程。随着电网、设备商、用户等全产业链的共同参与和努力,直流配用电的推广和应用值得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网 直流配电 智能电网 分布式电源 微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活互动智能用电的技术架构探讨 被引量:57
18
作者 史常凯 张波 +2 位作者 盛万兴 孙军平 仉天舒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868-2874,共7页
智能用电的核心特征是实现电网与用户能量流、信息流、业务流的灵活互动。为提出适合我国电力营销技术基础和机制,适应电能量友好交互、用户多元化服务需求等新形势的智能用电技术架构,从提炼信息互动、营销互动、电能量交互和用能互动... 智能用电的核心特征是实现电网与用户能量流、信息流、业务流的灵活互动。为提出适合我国电力营销技术基础和机制,适应电能量友好交互、用户多元化服务需求等新形势的智能用电技术架构,从提炼信息互动、营销互动、电能量交互和用能互动等4类典型互动业务需求出发,提出了包括5层次的智能用电技术架构及对应实现过程,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高级量测系统及终端、智能用电互动化支撑平台、需求响应与用能管理以及通信信息技术等4项核心技术在架构中的功能定位。最后,根据近年来我国智能用电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实际推进情况,提出了几点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智能用电 技术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配用电大数据存储架构设计 被引量:69
19
作者 葛磊蛟 王守相 瞿海妮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4-202,共9页
针对智能配用电数据海量、高维度、多源异构等特点,提出一种大数据存储的三层管理框架设计方案。首先,对智能配用电数据组成进行分类划分。然后,提出智能配用电数据存储的资源层、元数据层和实际数据层的三层管理框架,在资源管理层,应... 针对智能配用电数据海量、高维度、多源异构等特点,提出一种大数据存储的三层管理框架设计方案。首先,对智能配用电数据组成进行分类划分。然后,提出智能配用电数据存储的资源层、元数据层和实际数据层的三层管理框架,在资源管理层,应用虚拟化技术、负载均衡和资源调度完成对物理资源的管理;在元数据管理层,使用数据预处理技术对智能配用电的元数据进行分类,采用中间件技术完成XML元数据仓库管理;在实际数据管理层,利用NoSQL技术,通过Map和Reduce的有效结合,完成海量数据的分层分区快速存储。最后,在实验室环境下对该设计方案进行初步的应用,验证了所设计方案能够对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进行统一存储,可为智能配用电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提供基础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海量数据 框架设计 智能配用电 数据处理 存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电网条件下的需求响应关键技术 被引量:196
20
作者 田世明 王蓓蓓 张晶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3576-3589,共14页
目前,智能电网已成为世界电网发展的大趋势,符合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针对智能电网条件下的用户需求响应展开深入分析和总结,调研国内外需求响应的发展现状,从需求响应概念、激励机制、效益评估、支持平台技术、应用于风电消... 目前,智能电网已成为世界电网发展的大趋势,符合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针对智能电网条件下的用户需求响应展开深入分析和总结,调研国内外需求响应的发展现状,从需求响应概念、激励机制、效益评估、支持平台技术、应用于风电消纳等方面对国内外学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结合典型案例深入剖析,指出当下实施需求响应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对策,以期为我国智能用电和需求响应的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响应 智能电网 需求侧管理 智能用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