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轻量级LEA的代数统计故障分析
1
作者 李玮 张爱琳 +2 位作者 王弈 谷大武 李诗雅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6-77,共12页
针对LEA的实现安全,结合其结构和实现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唯密文故障分析方法,即代数统计故障分析。该方法基于随机半字节故障模型,分析和构造代数关系并结合注入故障前后的统计分布变化来破译LEA,设计了Hellinger距离、Hellinger距离-... 针对LEA的实现安全,结合其结构和实现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唯密文故障分析方法,即代数统计故障分析。该方法基于随机半字节故障模型,分析和构造代数关系并结合注入故障前后的统计分布变化来破译LEA,设计了Hellinger距离、Hellinger距离-汉明重量和Hellinger距离-极大似然3种新型区分器。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使故障注入轮数更深一轮,新型区分器最少仅需72个故障即可破译LEA的128 bit原始密钥,为智能小型设备中密码算法的安全性评估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A 轻量级密码 密码分析 代数关系 智能小型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块链的MEC环境身份认证与密钥协商
2
作者 邓昀 刘瑾 陈守学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59-1966,共8页
针对移动边缘计算环境中存在的边缘安全和用户隐私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轻量级密钥身份认证协议。结合区块链技术和预分配密钥方法,采用椭圆曲线加密算法和哈希消息认证码,解决用户与边缘端之间的相互认证与密钥协商问题。充分考... 针对移动边缘计算环境中存在的边缘安全和用户隐私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轻量级密钥身份认证协议。结合区块链技术和预分配密钥方法,采用椭圆曲线加密算法和哈希消息认证码,解决用户与边缘端之间的相互认证与密钥协商问题。充分考虑边缘服务器低安全性问题,边缘密钥的存储与认证都在区块链完成,通过智能合约实现对密钥的高效安全管理。实验结果表明,该协议不仅满足基本的安全要求,提高了边缘安全性,相对于现有方案还具有一定效率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边缘计算 区块链 智能合约 椭圆曲线加密算法 智能移动设备 身份认证 边缘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溺水智能穿戴设备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杨瑞梁 刘重言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94,共12页
针对联合国和我国政府对溺水问题的高度重视,从溺水监测方式、溺水报警方式、溺水救助方式等3个角度全面概述了反溺水智能穿戴设备的研究进展,为反溺水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资料,并比较了不同穿戴位置对救助效果的影响,分析了反溺水智... 针对联合国和我国政府对溺水问题的高度重视,从溺水监测方式、溺水报警方式、溺水救助方式等3个角度全面概述了反溺水智能穿戴设备的研究进展,为反溺水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资料,并比较了不同穿戴位置对救助效果的影响,分析了反溺水智能穿戴设备和基于算法的溺水监测系统的不同。总结得出:采用以心率传感器为主的多类别传感器组合其监测效果最准确;根据不同使用场景选用对应的通信方式能够最大化救援效果;将手动气囊集成到自动气囊设备中,可在溺水救援中提供最好的灵活性。本文为反溺水智能穿戴设备的下一代研发及政策制定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溺水智能穿戴设备 溺水监测 溺水报警 溺水救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文霞 贾岩 +1 位作者 程海峰 刘东青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50,共11页
电致变色器件具有轻巧、响应速度快、可重复使用性能好、易于制备柔性器件等优点,在智能传感器、智能窗户、柔性可穿戴设备和储能设备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相较于易泄漏、安全性低的液态器件,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易于封装且安全性高,具... 电致变色器件具有轻巧、响应速度快、可重复使用性能好、易于制备柔性器件等优点,在智能传感器、智能窗户、柔性可穿戴设备和储能设备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相较于易泄漏、安全性低的液态器件,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易于封装且安全性高,具有更好的综合应用性。本文首先介绍了电致变色器件的结构,详细综述了无机与有机固态电致变色器件的性能及应用,并对比分析了两者之间的优缺点。最后,从性能瓶颈、工艺难点及产业化等角度展望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的发展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致变色器件 全固态 固态电解质 智能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源录波数据的智能变电站主设备保护采样回路异常预警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曹海欧 俞力珉 +3 位作者 张林 刘志仁 韩笑 戴志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2-292,共11页
智能站主设备保护采样回路异常因具有隐蔽性、瞬时性、不稳定性等特点而难以发现.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同源录波数据的主设备保护采样回路异常预警方案.首先,通过合理设定预警门槛和波形分析判据判断采样回路是否出现异常;其次,基于采样回... 智能站主设备保护采样回路异常因具有隐蔽性、瞬时性、不稳定性等特点而难以发现.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同源录波数据的主设备保护采样回路异常预警方案.首先,通过合理设定预警门槛和波形分析判据判断采样回路是否出现异常;其次,基于采样回路缺陷处理文本及设备运维手册等信息构建采样回路运维知识图谱,实现采样回路异常辅助决策;最后,以某变电站实际缺陷为例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案能有效地发现采样回路异常,构建的知识图谱可为运维人员提供异常处置决策参考,极大地缓解人工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样回路 智能变电站 主设备保护 同源录波数据 异常预警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可穿戴设备:技术融合与应用发展
6
作者 贺军 张慧卿 +1 位作者 陈军 郭书文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5-102,共8页
综述了智能可穿戴设备在健康监测、运动辅助、军事、医疗康复等领域的应用情况,分析了智能传感技术、生物信号处理与无线传输技术、能源技术、材料技术等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关键技术架构,指出智能可穿戴设备在监测精度、穿戴舒适性、数据... 综述了智能可穿戴设备在健康监测、运动辅助、军事、医疗康复等领域的应用情况,分析了智能传感技术、生物信号处理与无线传输技术、能源技术、材料技术等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关键技术架构,指出智能可穿戴设备在监测精度、穿戴舒适性、数据安全与隐私等方面仍存在的诸多问题。未来,智能化可穿戴设备将向多功能集成化、智能化与个性化、柔性化与舒适化、跨领域深度融合方向发展,有望进一步便利人们的生活,推动社会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可穿戴设备 技术融合 创新性突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电水凝胶的设计策略及其在可穿戴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7
作者 钱金 傅英娟 +4 位作者 张永超 王长建 刘立峰 秦梦华 陈晓倩 《中国造纸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共13页
导电水凝胶因具有可调节的机械性能,以及良好的黏附性和生物相容性等特性,正日益成为智能可穿戴传感器领域的焦点。本文聚焦可穿戴传感器的应用需求,系统综述了导电水凝胶的主要合成方法与结构设计策略,深入阐述了具备自愈合性能、高黏... 导电水凝胶因具有可调节的机械性能,以及良好的黏附性和生物相容性等特性,正日益成为智能可穿戴传感器领域的焦点。本文聚焦可穿戴传感器的应用需求,系统综述了导电水凝胶的主要合成方法与结构设计策略,深入阐述了具备自愈合性能、高黏附性和防冻保水性及多性能复合导电水凝胶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导电水凝胶的性能优化策略,并对应用于智能可穿戴传感器领域的导电水凝胶所面临的开放性挑战进行了剖析,对未来的潜在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水凝胶 传感器 智能可穿戴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距离工作、视屏时间及户外活动时间与儿童近视的关联分析
8
作者 霍环环 李素云 +6 位作者 仇婷婷 宫义卓 姚贤玮 徐倩 柳国雍 胡媛媛 毕宏生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48-555,共8页
目的基于客观监测技术分析近距离工作、视屏时间及户外活动时间与儿童近视的关联,探讨近视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于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山东省2所小学的2~3年级学生59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Eye-Monito... 目的基于客观监测技术分析近距离工作、视屏时间及户外活动时间与儿童近视的关联,探讨近视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于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山东省2所小学的2~3年级学生59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Eye-Monitor人工智能用眼行为监测技术量化近距离工作、视屏时间及户外活动时间参数。比较工作日和周末期间各受检者及近视与非近视儿童各指标差异。构建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近视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各受检者工作日较周末近距离工作时间比更大,看手机屏幕时间比、看计算机屏幕时间比、户外活动时间比更小,单次持续近距离用眼时长更长,坐姿头部倾斜角更大,光照强度更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9.427、-9.964、-5.916、-10.470、2.211、2.898、15.061,均P<0.05)。工作日期间,与非近视组相比,近视组近距离工作总时长、单次持续近距离用眼时长更长,户外活动时长更短,用眼距离更近,近距离工作时间比更大,户外活动时间比更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周末期间,与非近视组相比,近视组看手机屏幕时长、看计算机屏幕时长更长,户外活动时长更短,看手机屏幕时间比、看计算机屏幕时间比更大,户外活动时间比更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日期间,在调整混杂因素后,较长的单次持续近距离用眼时长(OR=1.138,95%CI:1.086~1.192,P<0.001)是近视相关的危险因素,较远的用眼距离(OR=0.906,95%CI:0.847~0.970,P=0.004)、较长的户外活动时长(OR=0.127,95%CI:0.023~0.703,P=0.018)是近视相关的保护因素。周末期间,在调整混杂因素后,较长的看手机屏幕时长(OR=2.437,95%CI:1.460~4.068,P<0.001)和看计算机屏幕时长(OR=2.260,95%CI:1.283~3.979,P=0.005)是近视相关的危险因素,较长的户外活动时长(OR=0.624,95%CI:0.416~0.934,P=0.022)是近视相关的保护因素。结论基于客观监测数据证实持续近距离用眼、长时间看手机和计算机屏幕、较近的用眼距离、较少的户外活动时间与近视存在关联。在制定儿童近视防控干预措施时,建议工作日进一步重视控制用眼距离和近距离用眼时长,周末加强视屏时间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儿童 防控 近距离工作 视屏时间 户外活动时间 智能可穿戴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集成整合新方案 被引量:4
9
作者 樊陈 姚志强 +3 位作者 常乃超 刘宇 舒治淮 李明节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98-806,共9页
随着智能变电站全面推广建设,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应用日益成熟,推动了二次设备共性功能的集成整合,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建设对智能变电站提出了新的要求,有必要结合智能变电站自身发展趋势和新型电力系统发展需求对二次设备集成整合方... 随着智能变电站全面推广建设,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应用日益成熟,推动了二次设备共性功能的集成整合,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建设对智能变电站提出了新的要求,有必要结合智能变电站自身发展趋势和新型电力系统发展需求对二次设备集成整合方案进行探讨。总结梳理了当前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集成方案的现状,结合新的发展趋势,分析了过程层合并单元智能终端集成从110kV推广应到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可行性,论述了过程层采样值(sample value,SV)和通用面向对象的变电站事件(generic object-oriented substation event,GOOSE)共网口传输对保护测控的影响以及采样频率传输的需求;讨论了间隔层新的宽频测量装置、智能故障录波装置、集群测控装置、分组式测控装置和纵向集成装置的设备集成方案,论述了站控层数据通信网关机和数据集中器、宽频测量处理单元和数据集中器不同的集成整合方案。结合工程应用实际,对各个方案的可行性及工程运维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总结了各设备集成后对变电站系统架构的影响,同时也结合国产芯片应用对设备集成方案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能够为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背景下,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及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设备集成 IEC61850 宽频测量 新型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智能服装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0
作者 严艺 朱达辉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4-254,共11页
为进一步增强对老年智能服装研究现状及其未来趋势的理解,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法,回顾了近十年老年智能服装研究进展。通过严格的文献筛选流程,从6大数据库中最终纳入了44篇文献,围绕主要研究方向和评价体系2个核心维度进行了深入分析。... 为进一步增强对老年智能服装研究现状及其未来趋势的理解,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法,回顾了近十年老年智能服装研究进展。通过严格的文献筛选流程,从6大数据库中最终纳入了44篇文献,围绕主要研究方向和评价体系2个核心维度进行了深入分析。识别并探讨了近年来国内外老年智能服装在健康监测、赋能辅助、安全防护和保健养生等主要研究方向的技术革新与发展趋势。鉴于功能和用户多样性导致的评价体系缺失,健全了针对老年智能服装的评价体系。从老年用户视角出发,讨论了当前老年智能服装在功能性评估、用户体验反馈、经济价值评定和可持续性检验等维度的现状与挑战。最终,通过明晰未来研究的创新路径,并提出针对老年群体的评价优化建议,推动老年智能服装在更广泛场景下的应用,满足老年人群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智能服装 健康监测人 智能可穿戴 适老化 安全防护 服装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色smart窗 被引量:4
11
作者 申功烈 《真空科学与技术》 CSCD 1995年第4期252-261,共10页
综述了电色smart窗的由来、设计准则、窗的基本结构。介绍了组成窗的各层膜特性,某些试制型窗的实例、还探讨了电色开关窗器件的耐久性问题。
关键词 电色器件 电色smart 电介质 聚合物离子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可穿戴运动心率监测设备研究进展
12
作者 周晓琪 顾佳雯 +1 位作者 殷晓玉 王军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5-99,共5页
文章主要对智能可穿戴运动心率监测设备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首先介绍心率监测相关参数的概念,然后分析智能可穿戴运动心率监测技术及设备的研究与应用现状。指出目前市场上以智能手环、智能臂带、心率带和智能服装这4种类型的产品为主... 文章主要对智能可穿戴运动心率监测设备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首先介绍心率监测相关参数的概念,然后分析智能可穿戴运动心率监测技术及设备的研究与应用现状。指出目前市场上以智能手环、智能臂带、心率带和智能服装这4种类型的产品为主流运动心率监测设备,重点对不同类型的运动心率监测设备的相关监测原理以及设备优缺点进行比较,并对未来智能可穿戴运动心率监测设备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服装 可穿戴设备 运动心率 心率监测 心率带 智能手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状水系锌离子电池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13
作者 韩力杰 刘樊 张其冲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69,共11页
纤维状锌离子电池(FAZIBs)在推动智能纤维材料及智能可穿戴纺织品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推动其在智能可穿戴设备中的高效应用,系统梳理了FAZIBs的基本工作原理、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首先,阐述了FAZIBs的储锌机制,并对FAZIBs的... 纤维状锌离子电池(FAZIBs)在推动智能纤维材料及智能可穿戴纺织品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推动其在智能可穿戴设备中的高效应用,系统梳理了FAZIBs的基本工作原理、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首先,阐述了FAZIBs的储锌机制,并对FAZIBs的材料选择进行了深入讨论,包括锰基、钒基、普鲁士蓝类似物及有机材料,同时分析了这些材料对电池性能的直接影响;介绍了纤维电极的3种核心制备技术:原位生长技术、表面涂覆技术和湿法纺丝技术。同时,系统性地描述了FAZIBs的3种典型器件结构:平行结构、缠绕结构和同轴结构,并分析了这些结构对电池性能、稳定性和可穿戴性的影响。最后,针对FAZIBs在智能可穿戴设备中的应用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明确了多功能化、可扩展性和大规模生产等关键问题,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重点,包括提升能量密度、延长电池寿命以及增强器件稳定性,以促进FAZIBs在智能可穿戴纺织品领域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状水系锌离子电池 可穿戴设备 智能纺织品 电极材料 器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物联网平台自有品牌引入的制造商智能设备硬件质量决策研究
14
作者 李秀峰 耿雪义 张震 《产经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9,共16页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平台的迅速发展,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物联网平台通过提供技术服务推动制造业企业创新,并开始引入自有品牌智能设备以拓展其收益边界。从上游一家物联网平台向下游一家智能设备制造商提供技术服务的供应链系统出发...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平台的迅速发展,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物联网平台通过提供技术服务推动制造业企业创新,并开始引入自有品牌智能设备以拓展其收益边界。从上游一家物联网平台向下游一家智能设备制造商提供技术服务的供应链系统出发,考虑物联网平台进入和不进入智能设备市场两种情形,建立博弈模型分析智能设备的需求溢出效应以及智能设备软硬件兼容性对制造商智能设备硬件质量决策的影响。结果显示:(1)当物联网平台通过开发自有品牌进入智能设备市场时,较大的需求溢出效应会导致物联网平台智能设备的销售价格低于制造商智能设备的销售价格,但物联网平台提供的智能设备质量可能会更高。(2)物联网平台进入智能设备市场会促使制造商提高智能设备硬件质量,且物联网平台与制造商两者智能设备的硬件质量差异随需求溢出效应系数的增加而增加。(3)当智能设备的需求溢出效应较大且制造商智能设备软硬件兼容性处于中间水平时,物联网平台选择进入智能设备市场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然而,物联网平台进入智能设备市场对制造商利润的影响取决于市场规模、物联网平台价格策略以及智能设备软硬件兼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平台 自有品牌 智能设备 硬件质量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程度、时间距离和调节聚焦对智能可穿戴设备广告效果的影响研究
15
作者 李京律 杨抒奕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5-387,共13页
目的:探究创新程度(突破式创新与渐进式创新)、上市时间距离(较近时间距离与较远时间距离)与调节聚焦类型(促进聚焦与防御聚焦)对智能可穿戴设备广告效果(广告态度、产品态度、购买意向)的影响。方法:采用2×2×2三因素组间实... 目的:探究创新程度(突破式创新与渐进式创新)、上市时间距离(较近时间距离与较远时间距离)与调节聚焦类型(促进聚焦与防御聚焦)对智能可穿戴设备广告效果(广告态度、产品态度、购买意向)的影响。方法:采用2×2×2三因素组间实验设计。通过3次预实验(n=150)筛选实验刺激物。主实验通过在线问卷平台向中国一线城市居民发放问卷,筛选后得到有效问卷240份(8个实验条件各30份)。使用多元协方差分析控制“智能可穿戴设备熟悉程度”,检验各变量的主效应与交互效应,得出如下结果。1)多元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创新程度与调节聚焦、时间距离与调节聚焦交互效应显著。2)简单主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突破式创新性智能可穿戴设备,促进聚焦类型广告的效果显著于防御聚焦类型广告的效果;对于渐进式创新性智能可穿戴设备,不同类型调节聚焦广告的广告效果无显著差异;对于促进聚焦类型广告,较远时间距离上市产品的广告效果更显著,但是未达到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对于防御聚焦类型广告,时间距离的影响不显著;未发现创新程度、时间距离与调节聚焦在智能可穿戴设备广告效果上存在显著的三元交互作用。结论:1)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创新程度是调节广告信息有效性的关键,即推广突破式创新性智能可穿戴设备时,宜制作促进聚焦类型广告;2)时间距离与调节聚焦存在匹配效应,但该效应较为复杂,较远时间距离上市的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促进聚焦类型广告的潜在优势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程度 时间距离 调节聚焦 智能可穿戴设备 广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及织物基电化学传感器与水系电池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16
作者 梁琦敏 鄢卓君 +2 位作者 李长昕 刘志锋 何思斯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9-95,共7页
为促进可穿戴传感技术与智能织物的融合,提升柔性传感器的穿戴舒适度与安全性,推动医疗保健模式向个性化、主动化和简约化方向发展,围绕纤维及织物基电化学传感器及其供能单元柔性水系电池的结构设计和功能进行了探讨。介绍了纤维基和... 为促进可穿戴传感技术与智能织物的融合,提升柔性传感器的穿戴舒适度与安全性,推动医疗保健模式向个性化、主动化和简约化方向发展,围绕纤维及织物基电化学传感器及其供能单元柔性水系电池的结构设计和功能进行了探讨。介绍了纤维基和织物基电化学传感器在监测汗液中离子和分子方面的制备方法与研究进展;以及作为供能单元的基于液态/凝胶态水系电解质的纤维基和织物基柔性电池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当前纤维及织物基电化学传感器与柔性水系电池面临的问题,并对二者的结合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可穿戴智能织物在健康管理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器件 智能织物 电化学传感器 水系电池 柔性可穿戴 健康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打火问题分析及解决措施
17
作者 陆煜旻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4-268,共5页
[目的]上海轨道交通车辆基地频繁出现打火问题,不仅破坏了钢轨和车轮的外观与结构,还会影响列车运行安全。因此,有必要对车辆基地打火问题进行分析,找出打火的原因,进而提出解决措施。[方法]在车辆基地接触网停电情况下,于出入场线处单... [目的]上海轨道交通车辆基地频繁出现打火问题,不仅破坏了钢轨和车轮的外观与结构,还会影响列车运行安全。因此,有必要对车辆基地打火问题进行分析,找出打火的原因,进而提出解决措施。[方法]在车辆基地接触网停电情况下,于出入场线处单向导通装置断开前后,在正线列车进出车辆基地附近的车站过程中,通过检测检修平台栏杆与车体间电流、出入场线单向导通装置通过的电流,深入分析停车库检修平台栏杆打火原因。在调整出场线供电方式,在无列车出库及出库车经出场线驶往正线的情况下,分别测量绝缘节两端的电压、正线钢轨对地电压和车场钢轨对地电压,深入分析车轮过出入场线绝缘节打火的原因。针对打火原因提出解决措施。着重验证了采用智能导通装置代替单向导通装置的应用效果。[结果及结论]检修平台栏杆打火是由正线钢轨泄漏至停车场的杂散电流引起的。出入场线绝缘节打火由回流不畅造成轨回流升高、绝缘节压差增大所导致。此外,由于单向导通装置中消弧装置可控硅受最小维持电流及开通电压等特性影响,绝缘节两端不能达到金属性电气连接的效果,从而导致消弧效果不理想。实际应用效果表明,智能导通装置能有效地阻断杂散电流通路,抑制杂散电流流入车辆基地,确保回流畅通,进而减少车辆基地内打火情况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辆基地 打火问题 智能导通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关键技术与应用前沿进展
18
作者 乔玉成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4-374,共11页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运动智能可穿戴设备的研究与运用为智慧体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参考。运用文献研究法与系统分析法,聚焦于传感技术、人机交互技术、无线通信与物联网技术、供电与能源管理技术,探讨柔性电子、新型材料、...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运动智能可穿戴设备的研究与运用为智慧体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参考。运用文献研究法与系统分析法,聚焦于传感技术、人机交互技术、无线通信与物联网技术、供电与能源管理技术,探讨柔性电子、新型材料、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突破及其在体育教学、竞技训练、大众健康与运动康复等领域的应用现状与潜力。研究发现:1)在技术层面,运动智能可穿戴设备发展重点在于新一代高精度微型传感器、以虚拟现实为代表的沉浸式交互技术、5G与物联网的深度融合以及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能量自给技术;2)在应用层面,运动智能可穿戴设备已广泛赋能运动表现的实时优化、个性化健康指导、远程康复监护等场景;3)当前有关运动智能可穿戴设备的研究仍面临若干关键瓶颈,包括多源异构数据的高效实时融合、续航能力与佩戴舒适性的平衡、数据安全与用户隐私信息保护,以及行业标准体系构建。研究认为:运动智能可穿戴设备是推动智慧体育发展的关键引擎,但其技术生态与应用广度仍有待完善,亟需在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多学科交叉融合、行业标准体系构建等方面实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可穿戴设备 运动监测 传感技术 人机交互 物联网 智慧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丝基柔性电子器件与智能织物研究进展
19
作者 叶超 曹雷涛 凌盛杰 《蚕学通讯》 2025年第1期24-49,共26页
近年来,随着5G通信、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柔性电子器件在人体健康监测和人机互动中的应用日益增多。蚕丝及丝蛋白材料因其独特的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降解性及良好的可加工性,在柔性电子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蚕... 近年来,随着5G通信、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柔性电子器件在人体健康监测和人机互动中的应用日益增多。蚕丝及丝蛋白材料因其独特的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降解性及良好的可加工性,在柔性电子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蚕丝独特的自微观多肽链、二级结构到宏观纤维的多层级结构,不仅赋予其卓越的力学性能,还为其后续加工和功能化改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此外,蚕丝具有的独特的光学、电学和热学性能,为其功能化改性及在电子器件和智能织物的应用中提供了广泛的接口。本文系统地回顾了蚕丝的结构、加工方法、功能化设计及其在电子器件与智能纺织品中的应用,包括可穿戴传感器、致动器、能量收集与储能装置、智能织物等。深入探讨了这些基于蚕丝的电子器件和智能织物的制备方法、性能及工作原理。最后,本文讨论了蚕丝基电子器件和智能纺织品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研究机遇,为未来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丝 丝蛋白 柔性电子器件 智能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技术在家庭园艺景观养护中的设计探索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达 邱浩杰 金慧 《园林》 2024年第1期119-126,共8页
当今社会逐渐步入数字化社会,物联网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产品设计逐渐趋于智能化。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家庭园艺作为景观设计下的分支,也逐渐呈现出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家庭智能园艺作为物联网技术与景观的切入点... 当今社会逐渐步入数字化社会,物联网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产品设计逐渐趋于智能化。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家庭园艺作为景观设计下的分支,也逐渐呈现出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家庭智能园艺作为物联网技术与景观的切入点存在潜在的市场需求;物联网技术与景观的结合得益于多种复合技术层面的支持;物联网技术在未来景观绿化管理上存在很大应用前景。以浙江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大赛一等奖《“智园”——基于IoT技术的家庭智能养护系统》为案例,分析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庭园艺产品的设计研究,并总结智能景观产品的设计策略:以人为本原则、系统化原则、低耗能原则、生态性原则、原真性原则,进一步拓展依托物联网技术的家庭智能园艺辐射范围,以期为家庭园艺设备在园艺领域乃至城市景观领域的应用开拓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家庭园艺 智能设备 园艺养护 园艺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