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慢血流或无复流风险评估 被引量:1
1
作者 穆怀彬 林琳 +3 位作者 李静 李燕 王海荣 卢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慢血流/无复流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在唐山市工人医院接受PCI的AMI患者280例,根据PCI术后心肌灌注分级(TIMI)血流... 目的探讨术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慢血流/无复流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在唐山市工人医院接受PCI的AMI患者280例,根据PCI术后心肌灌注分级(TIMI)血流分级分为慢血流/无复流组(TIMI≤Ⅱ级)54例和正常血流组(TIMI>Ⅱ级)226例。比较2组人口学特征、基础疾病、入院时基线资料、术前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术前实验室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AMI患者PCI术后慢血流/无复流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相关指标对慢血流/无复流的预测价值。结果慢血流/无复流组吸烟史、Killip分级Ⅱ级比例、心率、再灌注时间、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值(NLR)、D-二聚体及HDAC3水平高于正常血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再灌注时间、NLR、HDAC3是AMI患者PCI术后慢血流/无复流的影响因素(P<0.05,P<0.01)。再灌注时间+NLR预测AMI患者PCI术后慢血流/无复流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8(95%CI:0.664~0.922,P=0.002),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0.87、0.73;再灌注时间+NLR联合血清HDAC3预测AMI患者PCI后慢血流/无复流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3(95%CI:0.790~0.922,P<0.01),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0.93、0.84。结论术前HDAC3水平是AMI患者PCI术后慢血流/无复流的影响因素,在再灌注时间和NLR的基础上检测术前血清HDAC3可为慢血流/无复流的评估提供额外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组蛋白脱乙酰基酶类 血流速度 影响因素分析 慢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术中发生慢血流-无复流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张仪坚 刘亚 张新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12期4-8,共5页
目的探讨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术中发生慢血流-无复流(SCF/NR)的相关影响因素,为防治术中发生慢血流-无复流做指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因急性心肌梗死在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行PCI治疗发生慢血流... 目的探讨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术中发生慢血流-无复流(SCF/NR)的相关影响因素,为防治术中发生慢血流-无复流做指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因急性心肌梗死在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行PCI治疗发生慢血流-无复流病例61例,男52例,女9例。收集的内容主要有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吸烟、饮酒、高血压病、糖尿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尿酸、肌酐、心肌梗死诊断分型、心功能分级、犯罪血管、瘤样扩张血管、术中及术后血流分级(TIMI)、给药方式及给予药物、冠脉造影结果、发病-球囊时间等。研究术中导致慢血流-无复流的因素有哪些,并应用统计学软件筛选导致慢血流-无复流现象的预测因素。结果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慢血流-无复流的危险因素:年龄、吸烟、体质指数、糖尿病、冠脉血管瘤样扩张、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发病-球囊时间、给药方式及给予药物与术中发生慢血流-无复流的危险因素关系密切(P<0.05);性别、高血压、饮酒、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肌酐、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水平、心肌梗死诊断分型、心功能分级、犯罪血管与术中发生慢血流-无复流形成的危险因素无关系(P>0.05)。结论年龄、吸烟、体质指数、糖尿病、冠脉血管瘤样扩张、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发病-球囊时间、给药方式及给予药物能够单独地导致术中出现慢血流-无复流组的独立危险因素,提前发现影响患者手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对于提升预后效果来说很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血流-无复流 危险因素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内注射比伐卢定治疗急诊介入术中无复流的疗效 被引量:6
3
作者 伍洪莲 何维凤 李芝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16-819,共4页
目的:探讨冠脉内注射比伐卢定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中冠状动脉无复流或慢血流(thrombolysis in myo... 目的:探讨冠脉内注射比伐卢定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中冠状动脉无复流或慢血流(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的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连续收集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心内科收治的行急诊PCI术中发生无复流或慢血流的STEMI患者32例(所有患者术中均常规静脉使用比伐卢定抗凝),根据术中治疗无复流的药物选择分为比伐卢定组(比伐卢定0.375 mg/kg,n=16)及对照组(硝普钠200μg,n=16),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靶血管TIMI血流分级情况,以及术后住院期间出血及心血管不良事件、术后30 d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比伐卢定组术后靶血管TIMI 3级患者比例[12(75%)vs. 6(37.5%),P=0.033]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术后出血事件及术后30 d MACE事件。结论:冠脉内注射比伐卢定可改善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无复流或慢血流,增加术后靶血管TIMI前向血流,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伐卢定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无复流 慢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