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无机肥配施改善辽西北风沙区花生氮素积累、产量及品质
1
作者 夏桂敏 樊龙江 +3 位作者 黄亚男 吴毅 郑俊林 迟道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0-460,共11页
为实现辽西北花生高产优质栽培,探究有机无机肥配施对风沙土花生生长特性、氮素积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于2021和2022年在辽西北风沙区开展田间试验,以不施肥处理(CK)为对照,研究单施无机肥(N)、单施有机肥(O)及有机肥和无机肥等氮配施(... 为实现辽西北花生高产优质栽培,探究有机无机肥配施对风沙土花生生长特性、氮素积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于2021和2022年在辽西北风沙区开展田间试验,以不施肥处理(CK)为对照,研究单施无机肥(N)、单施有机肥(O)及有机肥和无机肥等氮配施(N+O)对花生株高、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氮素积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两年试验结果表明,N+O、N和O处理在花生生育中期的株高显著高于CK处理,且N+O处理株高在全生育期均显著高于CK处理。N+O处理花针期和饱果期干物质积累量较N处理分别提高了7.3%和15.8%(2021)及14.6%和13.4%(2022)。N+O处理结荚期和饱果期总氮积累量较N处理分别提高了10.2%和15.8%(2021),19.6%和13.4%(2022),且饱果期荚果氮积累量较N处理分别提高了17.4%(2021)和16.9%(2022)。2021年,N+O处理花生荚果产量、籽仁产量和百仁质量较N处理分别提高了14.1%、10.5%和9.1%。2022年,N+O处理花生蛋白质含量较N处理提高了2.4%。综上,有机无机肥等氮配施处理提高了花生株高、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及总氮积累,最终提高花生产量并改善花生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有机无机肥配施 生长性状 氮素积累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熟牛粪氮不同比例替代化肥氮对膜下滴灌水稻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2
作者 唐文雪 马忠明 +4 位作者 薛亮 连彩云 王智琦 罗双龙 段誉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5年第3期47-56,共10页
探索膜下滴灌水稻栽培适宜的有机氮替代化肥氮水平,为河西绿洲灌区水稻的高产优质施肥提供技术支撑。2022年在张掖市甘州区张掖节水农业试验站进行田间试验,设置不施氮肥对照(CK)、单施化肥(0%ON)和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25%(25%ON)、50%(5... 探索膜下滴灌水稻栽培适宜的有机氮替代化肥氮水平,为河西绿洲灌区水稻的高产优质施肥提供技术支撑。2022年在张掖市甘州区张掖节水农业试验站进行田间试验,设置不施氮肥对照(CK)、单施化肥(0%ON)和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25%(25%ON)、50%(50%ON)、75%(75%ON)、100%(100%ON)6个处理,研究有机氮配施对水稻产量、稻米品质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25 kg/hm^(2)施氮水平下,有机氮配施能有效提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对稻米品质的提升效果尤为显著。有机肥配施处理幼苗成活率比单施化肥显著提高6.36%~17.76%,产量比不施肥处理显著提高17.30%~34.21%。与单施化肥相比,25%ON、50%ON处理产量仅分别降低1.45%、5.74%,并且25%ON处理氮肥利用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有机氮配施处理显著降低稻米蛋白质含量0.74%~5.93%、直链淀粉含量1.14%~5.14%,提高水稻的整精米率1.92%~4.22%、食味值0.61%~1.83%。25%ON、50%ON处理垩白粒率分别显著降低5.26%、13.16%、垩白度分别显著降低11.76%、17.65%。兼顾产量、氮肥利用率及稻米食味品质等综合品质,确定有机氮替代化肥氮25%~50%比例是河西绿洲灌区实现水稻高产、品质提升的最佳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下滴灌水稻 有机无机氮肥配施 产量 品质 氮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强度及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太湖地区典型菜地氮磷动态流失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程明琨 闵炬 +3 位作者 张艳颖 王雨荷 郝雅琼 施卫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5-277,共13页
以往研究多关注菜地氮磷径流流失系数、流失量的研究,对菜地氮磷径流流失动态过程研究尚缺乏。为此,本文选择在降雨频繁、径流发生量高的太湖地区,开展降雨强度及有机无机肥配施对菜地氮磷流失过程影响的研究,以此为太湖地区菜地氮磷面... 以往研究多关注菜地氮磷径流流失系数、流失量的研究,对菜地氮磷径流流失动态过程研究尚缺乏。为此,本文选择在降雨频繁、径流发生量高的太湖地区,开展降雨强度及有机无机肥配施对菜地氮磷流失过程影响的研究,以此为太湖地区菜地氮磷面源污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本试验采用田间模拟降雨的方法,设置55和110 mm·h^(-1)两个降雨强度,不施氮(-N)、不施磷(-P)、施纯化肥(N+P)、有机无机肥配施(1/4MN+1/3MP)和施纯有机肥(MN+MP)5个处理,观测不同降雨强度及施肥处理下径流氮磷各组分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和对氮磷径流流失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N+P处理相比,在55和110 mm·h^(-1)降雨强度下,1/4MN+1/3MP处理可使径流初损历时分别延后7.0和5.3 min。在产流0~25 min,各处理径流总氮浓度在5.5~25.1 mg·L^(-1)间波动;产流25~60 min,各处理径流总氮浓度在5.3~14.0 mg·L^(-1)间波动。在55和110 mm·h^(-1)降雨强度下,N+P和MN+MP处理的总氮流失量分别最高,与其相比,1/4MN+1/3MP能减少21.9%~44.7%的总氮流失。产流0~35 min,各处理径流总磷浓度在0.31~3.20 mg·L^(-1)间波动;产流35~60 min,各处理总磷浓度在0.35~1.60 mg·L^(-1)间波动。在55和110 mm·h^(-1)降雨强度下,MN+MP处理总磷流失量最高,与MN+MP处理相比,1/4MN+1/3MP可减少65.4%~69.0%的总磷流失。综上,1/4MN+1/3MP处理可延长初损历时;在产流0~25和0~35 min分别是控制径流氮和磷流失的关键时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可有效减少氮磷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地 模拟降雨 降雨强度 有机无机配施 氮磷流失 地表径流 面源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配施对盐碱地湖南稷子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4
作者 项凌飞 张峰举 +7 位作者 麻冬梅 刘金龙 兰剑 邓建强 胡海英 王斌 蔡春江 马巧利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5-195,共11页
宁夏北部地区由于盐碱地分布广泛,造成土壤肥力差、肥料利用率低等问题,严重制约我国饲草安全。湖南稷子作为一种适应性广、耐盐碱性强的植物,是盐碱地改良和发展草畜产业的重要材料。为探究在盐碱地上适宜湖南稷子生长的施肥量,本试验... 宁夏北部地区由于盐碱地分布广泛,造成土壤肥力差、肥料利用率低等问题,严重制约我国饲草安全。湖南稷子作为一种适应性广、耐盐碱性强的植物,是盐碱地改良和发展草畜产业的重要材料。为探究在盐碱地上适宜湖南稷子生长的施肥量,本试验采用“3414”设计,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湖南稷子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N_(2)P_(1)K_(1)(N:180 kg·hm^(-2);P_(2)O_(5):45 kg·hm^(-2);K_(2)O:30 kg·hm^(-2))处理的平均株高最高,为1.58 m。N2P1K1处理的鲜草和干草平均产量较不施肥处理分别显著提高了67.24%、62.09%。氮磷钾肥配施可显著提高(P<0.05)湖南稷子的营养价值,粗蛋白、粗灰分含量最高的处理均为N_(2)P_(0)K_(2)(N:180 kg·hm^(-2);P_(2)O_(5):0 kg·hm^(-2);K2O:60 kg·hm^(-2)),分别为5.77%、8.75%,而相对饲喂价值与干物质消化率、总可消化养分、泌乳净能均在N0P_(2)K_(2)(N:0 kg·hm^(-2);P_(2)O_(5):90 kg·hm^(-2);K_(2)O:60 kg·hm^(-2))处理下最高。经主成分综合分析得出,在N2P1K1处理下排名最高,说明在配施N 180kg·hm^(-2),P_(2)O_(5)45 kg·hm^(-2),K_(2)O_(3)0 kg·hm^(-2)时,最适宜湖南稷子在宁夏北部盐碱地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稷子 氮磷钾配施 生产性能 营养品质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冬小麦农田温室气体排放与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5
作者 马朋辉 宋常吉 +5 位作者 宋静茹 陈伟伟 杨健 方鸣远 吴玉磊 胡亚瑾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4-484,共11页
为探求冬小麦农田减排优产高效的施肥模式,以冬小麦(小偃22)为研究对象,设置不施肥(KB),常规施肥(NP),有机肥等氮替代25%(25%OF)、50%(50%OF)、75%(75%OF)、100%(100%OF)无机肥共6个处理,探究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对冬小麦农田温室气... 为探求冬小麦农田减排优产高效的施肥模式,以冬小麦(小偃22)为研究对象,设置不施肥(KB),常规施肥(NP),有机肥等氮替代25%(25%OF)、50%(50%OF)、75%(75%OF)、100%(100%OF)无机肥共6个处理,探究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对冬小麦农田温室气体排放、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冬小麦生长期,各施肥处理中75%OF和25%OF处理CO_(2)平均累积排放量最低,分别比NP减少7.62%和15.31%,CO_(2)排放通量具有夏季升高、冬季降低的特征。NP处理CH_(4)累积吸收量最高,100%OF处理CH_(4)累积吸收量最低,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随着有机肥配施比例的增加对CH_(4)的吸收呈减少趋势。75%OF和100%OF处理N_(2)O累积排放量最低,两年平均累积排放量分别比NP减少92.94%和159.47%。75%OF处理全球综合增温潜势(GWP)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均为最低,分别比NP降低27.19%和41.38%。与NP相比,50%OF和75%OF处理冬小麦产量在2018-2020年分别增加15.78%~17.73%和18.64%~23.07%。与NP相比,75%OF处理显著提高了冬小麦氮素吸收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综合考虑生态因素和经济因素,以有机肥等氮替代75%无机肥是西北地区既能实现温室气体减排又能保证冬小麦优产高效的较优施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农田 温室气体 氮肥利用效率 有机无机肥配施 全球增温潜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有机肥配施化肥对复垦耕地土壤团聚体构成及稻田产量的影响
6
作者 王一梓 宋文杰 +5 位作者 张欢 李天鹏 毛伟 杨洪建 赵海涛 居静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3-112,共10页
为促进农村宅基地复垦耕地土壤的快速培肥与水稻产量的协同提升,基于持续4年(2019—2022年)有机肥配施化肥定位试验,设置5个处理:不施氮(N)肥(T0)、100%化肥N(T1)、40%鸡粪肥N+60%化肥N(T2)、40%蚯蚓粪肥N+60%化肥N(T3)、40%菜籽饼肥N+... 为促进农村宅基地复垦耕地土壤的快速培肥与水稻产量的协同提升,基于持续4年(2019—2022年)有机肥配施化肥定位试验,设置5个处理:不施氮(N)肥(T0)、100%化肥N(T1)、40%鸡粪肥N+60%化肥N(T2)、40%蚯蚓粪肥N+60%化肥N(T3)、40%菜籽饼肥N+60%化肥N(T4),测定水稻产量、不同粒径团聚体的含量及其有机碳(OC)、全氮(TN)含量,并评估团聚体稳定性。结果表明:与T1处理相比,各有机肥配施化肥处理均提高了水稻产量,增幅为3.15%~9.93%。同时,各有机肥配施化肥处理还促进了土壤团聚体从微团聚体(<0.25 mm)向中团聚体(0.25~2 mm)转变。此外,这些处理还提高了全土及>2和0.25~2 mm粒径团聚体OC、TN含量,增幅分别为6.95%~24.68%及4.03%~58.28%和23.38%~57.14%(OC)、10.00%~31.85%及19.14%~78.95%和28.44%~71.25%(TN)。相关分析表明,0.25~2 mm粒径团聚体的比例以及>2和0.25~2 mm粒径团聚体OC和TN含量越高,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越强。相关和冗余分析表明,>2和0.25~2 mm粒径团聚体的OC和TN与水稻产量之间的相关性更强,而<0.25 mm粒径团聚体的OC、TN与水稻产量相关性则相对较弱。综上所述,在农村宅基地复垦耕地土壤上,采用40%有机肥N+60%化肥N不仅有助于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还能提升水稻产量,在3种有机肥中,蚯蚓粪和菜籽饼肥的效果优于鸡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配施化肥 农村宅基地复垦耕地土壤 土壤团聚体 土壤碳氮含量 水稻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盐渍化农田无机态氮迁移和玉米生长的影响
7
作者 邝雨欣 张体彬 +5 位作者 程煜 高伟强 梁青 童建康 冯浩 郁明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15,137,共12页
以渭北地区盐渍化农田为研究对象,以不施肥(CK)为对照,在同一施氮量(240 kg·hm^(-2))下,根据等氮替代原则,设置5个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分别为有机肥氮替代0%(OF0)、25%(OF1)、50%(OF2)、75%(OF3)、100%(OF4)的化肥氮,研究在玉米不... 以渭北地区盐渍化农田为研究对象,以不施肥(CK)为对照,在同一施氮量(240 kg·hm^(-2))下,根据等氮替代原则,设置5个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分别为有机肥氮替代0%(OF0)、25%(OF1)、50%(OF2)、75%(OF3)、100%(OF4)的化肥氮,研究在玉米不同生育期内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及作物生长与氮素利用的变化。结果表明:(1)与OF0相比,有机无机肥配施(OF1~OF4处理)0~4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平均提高32.95%;其中OF3处理0~2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提高52.32%(P<0.05)。(2)随着有机肥配施比例的增加,玉米株高、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量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OF1、OF2处理玉米生长发育最佳,产量分别较OF0处理显著提高18.29%和10.90%(P<0.05)。(3)在玉米成熟期,OF1、OF2处理籽粒含氮量分别较OF0处理显著增加23.8%和18.5%(P<0.05),籽粒氮素累积量分别较OF0处理增加1.47%和12.03%。(4)与OF0处理相比,各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均不同程度提高了玉米氮素农学效率、氮肥偏生产力、氮肥贡献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其中OF1和OF2处理与其余处理间均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在等氮条件下,在渭北地区盐渍化农田中,有机肥氮替代25%化肥氮是可行的施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盐渍土 有机无机肥配施 无机氮迁移 氮素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蚯蚓粪肥配施对设施番茄生长、氮素利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8
作者 刘婵娟 叶放 +5 位作者 徐顺安 李喆思 刘雅茹 黄路宽 刘奇珍 冯英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7-448,共12页
为研究化肥减施与蚯蚓粪肥配施的增效作用,采用温室大棚田间试验,比较了等氮条件下配施不同比例蚯蚓粪肥对番茄产量、品质、氮素吸收利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发现:配施蚯蚓粪肥提高了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增加了土壤... 为研究化肥减施与蚯蚓粪肥配施的增效作用,采用温室大棚田间试验,比较了等氮条件下配施不同比例蚯蚓粪肥对番茄产量、品质、氮素吸收利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发现:配施蚯蚓粪肥提高了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增加了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常规施肥(CF)相比,配施蚯蚓粪肥提升了番茄产量和品质,其中配施25%蚯蚓粪肥处理(V1)表现最优,产量增加了10.67%,果实的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分别提高了34.97%、15.95%和13.76%。配施蚯蚓粪肥处理的氮肥利用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较CF处理分别提升了37.00%~128.36%和159.87%~165.62%,以V1处理的增幅最大。相关性分析表明,番茄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与土壤质量及酶活性显著相关。综合分析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率等指标,配施25%蚯蚓粪肥是减少设施番茄化肥施用、实现增产提质、培肥土壤的最佳施肥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减施 有机无机肥配施 等氮处理 设施蔬菜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释与速效氮肥侧深配施比例对稻田氨挥发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9
作者 郭松 汪源 +7 位作者 王子君 韩磊 蒋格 赵灿 王维领 张洪程 霍中洋 杨凤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46-1060,共15页
创新示范绿色控氨低碳减排的缓控释氮肥与速效氮肥侧深配施技术可为现代水稻安全高质生产提供新途径。本研究选用江苏省主推迟熟中粳稻‘南粳9108’和‘泰香粳1402’为材料,以树脂包膜尿素(控释氮肥)与普通尿素(速效氮素)为氮肥,在水稻... 创新示范绿色控氨低碳减排的缓控释氮肥与速效氮肥侧深配施技术可为现代水稻安全高质生产提供新途径。本研究选用江苏省主推迟熟中粳稻‘南粳9108’和‘泰香粳1402’为材料,以树脂包膜尿素(控释氮肥)与普通尿素(速效氮素)为氮肥,在水稻基蘖∶穗氮肥高产运筹比例(70%∶30%)条件下,分别设置侧深施基蘖氮肥的控释与速效氮肥配施比例(简称“控速比”)为10∶0 (D10∶0)、8∶2 (D8∶2)、6∶4 (D6∶4)、5∶5 (D5∶5)和4∶6 (D4∶6)5个处理,同时设置常规施氮处理(基蘖氮肥为速效氮肥撒施,FFT)与不施氮处理(0N),分析不同控速比处理的NH_(3)挥发、N_(2)O和CH_(4)排放规律和环境影响。结果表明:1)两水稻品种不同控速比处理的全生育期NH_(3)挥发累积损失量和排放强度随控释氮肥施用比例下降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并均以D5∶5处理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南粳9108’比FFT处理降低58.31%和61.59%,‘泰香粳1402’降低46.72%和49.24%;其次低的是D4∶6处理。2)两水稻品种不同控速比处理的全生育期N_(2)O累积排放量随控释氮肥施用比例下降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均以D5∶5处理最低,‘南粳9108’和‘泰香粳1402’分别比FFT处理降低40.03%和34.93%,且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而全生育期CH_(4)累积排放量、全球增温潜势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均随控释氮肥施用比例下降呈上升趋势,两品种CH_(4)累积排放量均以D10∶0处理最低,‘南粳9108’的全球增温潜势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也均以D10∶0处理最低,而‘泰香粳1402’的全球增温潜势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均以D8∶2最低,但与D10∶0处理差异不显著,‘南粳9108’和‘泰香粳1402’的D10∶0处理比FFT处理分别降低38.93%、37.74%、39.53%和41.30%、40.04%、41.72%。综上控速比5∶5可适用于粳稻高产控氨生产,控速比10∶0则更有利于粳稻绿色低碳减排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基蘖肥 侧深施肥 控释氮肥 配施比例 氨挥发 温室气体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模式对雪菜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10
作者 王飞 秦方锦 +4 位作者 章余 车春华 胡伋 黄郑宸 郑振浩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8-183,共6页
比较不同施肥模式下雪菜的产量和生产效益,以期提炼合理施肥模式,为实施化肥减量增效行动提供参考。采用配方施肥、缓控释肥应用、有机无机配合施肥等技术路线,各设3个处理,以农户习惯施肥为对照(CK),减少总养分28.7%~42.7%(均指折纯养... 比较不同施肥模式下雪菜的产量和生产效益,以期提炼合理施肥模式,为实施化肥减量增效行动提供参考。采用配方施肥、缓控释肥应用、有机无机配合施肥等技术路线,各设3个处理,以农户习惯施肥为对照(CK),减少总养分28.7%~42.7%(均指折纯养分量,下同)。结果显示,当地主推的配方施肥模式(基肥20-15-10配方肥、尿素提苗、春发肥21-6-13配方肥)较CK化肥减量37.7%,雪菜显著增产12.0%,每公顷增加效益10465.5元;缓控释肥模式(24-12-12缓释肥作基肥、高氮低磷配方肥作春发肥,不施提苗肥)较CK化肥减量33.8%,雪菜增产2.7%,每公顷增加效益4947元;有机无机配合施肥模式(每公顷施用商品有机肥7500 kg,与当地主推配方肥配合施用)较CK化肥减量36.1%,雪菜显著增产11.0%,每公顷增加效益5290.5元。综上所述,配方施肥模式减肥节本增收效果佳,推广应用价值最大;缓控释肥模式有助于实现轻简化施肥,但新肥料大面积应用需经过田间试验验证;有机无机配合施肥模式增产显著,需进一步探索适宜的有机肥用量以及化肥减量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菜 化肥减量增效 配方施肥 缓控释肥 有机无机配合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模式对江淮流域水稻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11
作者 胡承庚 朱丽娟 王展英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7期135-139,共5页
为了探讨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生长及氮素吸收的影响,进而明确水稻生产中最佳氮肥管理模式。于2022年在六安市裕安区开展大田试验,分别设置了6个处理。结果显示,CRU和NPK显著提高水稻株高、有效穗数、实粒数和秸秆产量,其中NPK产量最高,达... 为了探讨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生长及氮素吸收的影响,进而明确水稻生产中最佳氮肥管理模式。于2022年在六安市裕安区开展大田试验,分别设置了6个处理。结果显示,CRU和NPK显著提高水稻株高、有效穗数、实粒数和秸秆产量,其中NPK产量最高,达9 931 kg/hm^(2),较PK增产54.4%;CRU在提高籽粒和秸秆氮素浓度及吸收量方面表现最佳,籽粒氮素浓度高达11.9 g/kg,且氮肥表观利用率较高。研究结果可为验证缓控释肥在水稻栽培中实现减肥增效目标的可行性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施氮量 缓释氮肥 产量 氮素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控释肥对烤烟生长发育及烟叶质量的影响——以南平烟区‘翠碧1号’为例
12
作者 冯烨君 梁桂广 +5 位作者 阮杰崇 林小兴 钟福裕 赵成坤 李麒 陈克玲 《湖南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45-51,共7页
为了探讨缓控释肥对南平烟区‘翠碧1号’烤烟生长发育及品质形成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设置T1(N-P-K=7-8-20)、T2(N-P-K=10-10-20)、T3(N-P-K=10-10-30)3种缓控释肥处理,以常规施肥为对照(CK),系统分析了不同肥料处理对烤烟农艺性状、干... 为了探讨缓控释肥对南平烟区‘翠碧1号’烤烟生长发育及品质形成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设置T1(N-P-K=7-8-20)、T2(N-P-K=10-10-20)、T3(N-P-K=10-10-30)3种缓控释肥处理,以常规施肥为对照(CK),系统分析了不同肥料处理对烤烟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氮钾素吸收与积累、烤后烟叶物理特性、化学成分、感官质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缓控释肥配施对烤烟农艺性状影响不显著,但显著提高了干物质积累,尤其是T3的根和叶干重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缓控释肥处理促进了烟株对氮钾素的吸收与积累,其中T3表现最佳;烤后烟叶的物理性状和外观质量得到了改善,化学成分的协调性也有所提升,T1和T2的感官评吸质量得分最高,但T3在经济性状方面表现最佳,其产值、均价和上等烟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综上,缓控释肥一次性基施在南平烟区具有显著应用潜力,T1处理更有利于烤烟产量和品质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控释肥配施 南平烟区 养分利用率 烤烟品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配施和化肥减施对小麦生长、养分利用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晶 赵超 +3 位作者 裴雪霞 张慧芋 党建友 张定一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9-189,共11页
为明确氮磷配施和化肥减施对小麦生长、养分利用及产量性状的影响,以8个晋南主栽品种为材料,于2019—2021年开展水培和大田定位试验,水培试验设置4个氮磷水平(N 0.2 mmol·L^(-1)+P 0.1 mmol·L^(-1)、N 0.2 mmol·L^(-1)+P... 为明确氮磷配施和化肥减施对小麦生长、养分利用及产量性状的影响,以8个晋南主栽品种为材料,于2019—2021年开展水培和大田定位试验,水培试验设置4个氮磷水平(N 0.2 mmol·L^(-1)+P 0.1 mmol·L^(-1)、N 0.2 mmol·L^(-1)+P 2.5 mmol·L^(-1)、N 4 mmol·L^(-1)+P 0.1 mmol·L^(-1)、N 4 mmol·L^(-1)+P 2.5 mmol·L^(-1)),对不同小麦品种苗期性状进行初步考察筛选;大田试验设置常规施肥(CF)、化肥减施(FR)和不施肥(CK)3个处理,研究不同年型下化肥减施对小麦生长发育、养分利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培条件下,不同氮磷水平品育8161株高、根长、植株干重、根干重及根冠比均最低;良星67在低磷时正常氮较低氮植株干重增幅仅为17.07%,根干重反而降低,且在正常氮磷时根冠比较低。大田生产条件下,2019—2020年度(丰水年)化肥减施处理下以品育8012、济麦22产量较高,二者差异不显著,邯农1412产量最低,仅为7520.18 kg·hm^(-2)。其中,山农20、中麦4072和邯农1412产量均表现为化肥减施显著低于常规施肥。2020—2021年度(干旱年)化肥减施处理下济麦22产量为6191.53 kg·hm^(-2),显著高于品育8012和石农086,其籽粒氮素积累量和磷素吸收效率均最高,分别为130.35 kg·hm^(-2)和0.79 kg·kg^(-1)。干旱年减施化肥导致小麦生育后期叶片早衰,显著降低成熟期干物质积累,但对茎秆形态特征影响较小。综上,晋南小麦-玉米轮作区小麦生育期基施纯N 180.0 kg·hm^(-2)、P_(2)O_(5)105.0 kg·hm^(-2)、K_(2)O34.5 kg·hm^(-2),拔节期追施纯N 60.0 kg·hm^(-2)时,丰水年品育8012和济麦22产量较高,干旱年济麦22产量最高,且化肥减施有利于提高济麦22开花前营养器官干物质贮藏再转运量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和第3节间厚度。单纯的连年化肥减施在干旱年份会导致小麦产量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降低。本研究结果为晋南麦区小麦稳产高效栽培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氮磷配施 化肥减施 生长发育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配施对葛根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彭斯文 戴翠婷 +3 位作者 谢进 徐瑞 彭正明 龙世平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3-158,共6页
为探明氮、磷、钾肥配施对葛根生长及品质的影响,为葛根高效栽培提供合理的施肥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氮、磷、钾配施对葛根产量和主要功能成分的影响,明确研究区葛根氮、磷、钾的最佳施用量。结果表明,... 为探明氮、磷、钾肥配施对葛根生长及品质的影响,为葛根高效栽培提供合理的施肥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氮、磷、钾配施对葛根产量和主要功能成分的影响,明确研究区葛根氮、磷、钾的最佳施用量。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方案对葛根产量和功能成分的影响显著,其中以N_(3)P_(1)K_(2)(N 270kg/hm^(2),P_(2)O_(5)45 kg/hm^(2),K_(2)O 90 kg/hm^(2))处理的产量和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2.13 kg/株和83.10 mg/g;N_(1)P_(3)K_(2)(N 90 kg/hm^(2),P_(2)O_(5)135 kg/hm^(2),K_(2)O 90 kg/hm^(2))的葛根素含量最高,为24.85 mg/g,N_(1)P_(2)K_(3)(N 90 kg/hm^(2),P_(2)O_(5)90 kg/hm^(2),K_(2)O 135 kg/hm^(2))处理的大豆苷和大豆苷元含量均为最高,分别为22.96和2.55 mg/g。氮、磷、钾肥配施对葛根产量和葛根素含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氮肥>钾肥>磷肥。以葛根产量为目标的最佳施肥量为N 270 kg/hm^(2)、P_(2)O_(5)135 kg/hm^(2)、K_(2)O 90 kg/hm^(2),以葛根品质提升为目标的最佳施肥量为N 180 kg/hm^(2)、P_(2)O_(5)135 kg/hm^(2)、K_(2)O 9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 氮磷钾配施 产量 功能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西北地区不同土壤类型氮素矿化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段晨骁 李佳蓓 +1 位作者 吴淑芳 冯浩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44-355,共12页
为揭示不同施肥措施和土壤类型对我国西北地区典型农田土壤氮素矿化特征的影响,通过室内恒温好气培养法,分别研究不施肥(CK)、单施尿素(U)、单施有机肥(M)和尿素配施有机肥(U+M)施肥模式对土壤氮素矿化动态过程的影响,并对土壤累积矿化... 为揭示不同施肥措施和土壤类型对我国西北地区典型农田土壤氮素矿化特征的影响,通过室内恒温好气培养法,分别研究不施肥(CK)、单施尿素(U)、单施有机肥(M)和尿素配施有机肥(U+M)施肥模式对土壤氮素矿化动态过程的影响,并对土壤累积矿化氮量进行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施肥和土壤类型均显著影响土壤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和累积矿化氮量,且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不同类型土壤累积矿化氮量和矿化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塿土、黄绵土、黄河灌淤土、灰棕漠土。与CK处理相比,不同施肥处理显著增加土壤累积矿化氮量、矿化速率常数(k)和矿化势(N0),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单施尿素和尿素配施有机肥处理的累积矿化氮量和矿化速率分别较CK处理增加2.83~6.71倍和3.83~7.70倍。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累积矿化氮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可显著促进西北地区不同土壤类型氮素矿化,提高氮素有效性和供氮能力,有利于保持土壤矿质氮含量,对农田氮素高效利用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肥配施 土壤类型 氮素矿化 累积矿化量 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灌水定额下缓释氮肥与尿素混掺对玉米生长和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梦茹 邢英英 +4 位作者 张帆 邵雅婷 付锦涛 张香竹 王秀康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35-1248,共14页
为旱区建立玉米种植的高效水肥管理技术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玉米盆栽试验,设置3个灌水定额(W1:2 548 m^(3)/hm^(2),W2:1 911 m^(3)/hm^(2),W3:1 433 m^(3)/hm^(2))和3个氮肥类型(U:尿素,UNS:尿素与缓释氮肥以纯氮含量比3∶7混掺,SRF:缓... 为旱区建立玉米种植的高效水肥管理技术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玉米盆栽试验,设置3个灌水定额(W1:2 548 m^(3)/hm^(2),W2:1 911 m^(3)/hm^(2),W3:1 433 m^(3)/hm^(2))和3个氮肥类型(U:尿素,UNS:尿素与缓释氮肥以纯氮含量比3∶7混掺,SRF:缓释氮肥),以不施氮肥W3灌溉量为对照(CK),研究不同灌水量和氮肥类型对玉米生长指标、产量及构成、灌溉水分利用效率(IWUE)及氮素利用效率(NUE)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类型与灌溉量及两者交互作用对玉米生长指标、单株干物质累积量、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IWUE和NUE有显著影响(P<0.05)。不同氮肥类型处理下,W1水平下的平均玉米株高、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单株干物质累积量、产量及产量构成和NUE均显著高于W2和W3。同一氮肥类型在不同的灌溉量下对玉米生长的响应有所差异。W1灌溉水平下,SRF的平均产量较UNS和U分别提高2.01%和12.71%,但在W2和W3灌溉水平下,产量的整体趋势表现为UNS>SRF>U。处理W3UNS的IWUE最高,处理W1UNS的NUE最高。通过整体差异组合评价模型分析得出排名前两名的处理为W1SRF和W1UNS。综合分析,灌溉量2 548 m^(3)/hm^(2)的前提下,缓释氮肥或缓释氮肥与尿素混掺一次性基施,可同时兼顾玉米生长、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尿素 缓释氮肥 水肥利用效率 产量 整体差异组合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与生物炭、有机肥配施对菜心生长及养分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晓晴 杨佳雨 +8 位作者 陈少明 李柳峰 黄文茵 宋钊 陈潇 常静静 顾文杰 李静 张白鸽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50-2160,共11页
【目的】研究氮肥配施生物炭、有机肥对菜心生长和养分积累的影响,为优化菜心养分管理策略、推动菜心提质增效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2年和2023年,在广东省蔬菜新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基地开展连续两年的田间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 【目的】研究氮肥配施生物炭、有机肥对菜心生长和养分积累的影响,为优化菜心养分管理策略、推动菜心提质增效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2年和2023年,在广东省蔬菜新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基地开展连续两年的田间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因素为氮肥用量,包括不施氮(−N)和优化氮肥用量(N 135 kg/hm^(2),+N)处理;副因素为有机肥(+M)和生物炭(+C)处理。在收获期取样测定菜心生物量、养分含量,并计算养分积累量,并监测2023年菜心生长期内叶面积、生物量及养分积累量的动态变化。【结果】有机肥和生物炭施用均能提高菜心生物量,但施用效果受施氮量的影响,在−N条件下,+C和+M处理两年生物量较−N处理分别平均提高了18.6%和84.5%,而在+N条件下,+C和+M处理生物量比+N处理分别平均增加了10.1%和48.3%。不论是否施用氮肥,有机肥对菜心生物量的提升效果均优于生物炭,−N+M处理两年生物量分别比−N+C增加了19.2%和88.9%,+N+M处理两年生物量较+N+C分别高27.0%和41.1%。氮肥与生物炭、有机肥配施主要提高了收获期菜心氮含量,−N+C、−N+M处理在2022和2023年菜心收获期氮积累量分别较−N处理增加了38.6%、94.4%和51.3%、226.2%,+N+C、+N+M处理在2022年和2023年菜心氮积累量较+N处理分别提高了5.0%、42.1%和31.7%、132.1%。与−N处理相比,−N+C处理菜心收获期磷、钾、镁和硼积累量两年间无显著性差异,而−N+M处理菜心磷、钾、钙和镁积累量均显著提高。无论施氮与否,有机肥对菜心不同生育期生物量和叶面积的促进作用均优于生物炭。【结论】氮肥与生物炭或有机肥配施均能促进菜心生长,提高菜心生物量和养分积累量,不论是否施氮肥,有机肥的施用效果优于生物炭。因此,在高产、高效菜心生产中应结合生物炭和有机肥特点进行合理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有机肥 菜心 配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肥配施对北方寒地珍珠红小豆产量的效能研究
18
作者 李佩珊 李文佳 +3 位作者 曲薇 孟卓异 彭博 王玉红 《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50-53,共4页
为解决氮磷钾肥配施比例不合理造成北方寒地珍珠红小豆肥料供给不足和产量低等问题,于2021~2022年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氮磷钾肥不同肥料配比对红小豆产量性状的影响,并构建肥料效应函数模型及最佳施肥方案。研究... 为解决氮磷钾肥配施比例不合理造成北方寒地珍珠红小豆肥料供给不足和产量低等问题,于2021~2022年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氮磷钾肥不同肥料配比对红小豆产量性状的影响,并构建肥料效应函数模型及最佳施肥方案。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氮磷钾肥配施处理对珍珠红小豆产量产生显著影响,其中氮肥和磷肥对产量因子影响显著,钾肥对产量因子影响不显著,具体表现为磷肥>氮肥>钾肥;并通过氮磷钾三因子综合效能模型构建,确定红小豆产量大于1 750 kg/hm~2合理优化施肥模式,其中,N施用量76.071~81.203 kg/hm~2,P_(2)O_(5)施用量101.556~105.788 kg/hm~2,K_(2)O施用量63.275~69.242 kg/hm~2;各因素纯量N∶P_(2)O_(5)∶K_(2)O比例值1∶1.32∶0.8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红小豆 氮磷钾肥配施 红小豆产量 肥料效应函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氮条件下长期有机无机配施对春玉米的氮素吸收利用和土壤无机氮的影响 被引量:100
19
作者 高洪军 朱平 +3 位作者 彭畅 张秀芝 李强 张卫建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18-325,共8页
【目的】研究等氮量投入条件下,长期使用不同有机物料替代无机肥的适宜比例对玉米氮养分累积、运移和氮肥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可以为吉林黑土区春玉米高效施肥,维持并提高土壤肥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国家(公主岭)黑土肥力与肥... 【目的】研究等氮量投入条件下,长期使用不同有机物料替代无机肥的适宜比例对玉米氮养分累积、运移和氮肥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可以为吉林黑土区春玉米高效施肥,维持并提高土壤肥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国家(公主岭)黑土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平台,玉米品种郑单958为供试作物,设5个不同处理,即:不施肥(CK)、氮肥(N)、氮磷钾化肥(NPK)、粪肥+NPK(MNPK)、秸秆还田+NPK(SNPK)。在玉米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丝期、灌浆期和成熟期采集地上部植株样品,分析玉米植株不同部位的氮含量和累积量以及运移比例,计算氮肥利用效率。【结果】在玉米各生育时期,MNPK处理氮素累积量均高于NPK和SNPK处理;拔节期至大喇叭口期氮素累积量为19.67~86.44 kg/hm2,其中MNPK氮素累积量达到86.44 kg/hm2,为氮素累积量增加最多、吸收速率最快的时期;在成熟期,MNPK、NPK、SNPK、N和CK处理植株氮素总累积量分别达到286.2、276.2、249.4、151.7和63.6 kg/hm2,SNPK处理氮素累积量略低于NPK处理,MNPK显著高于NPK和SNPK(P【0.05)。MNPK、SNPK、NPK和N处理中,叶和茎鞘总氮素转移量分别为99.0、79.7、87.2和41.8 kg/hm2,总的转移氮素对籽粒的贡献率分别为51.0%、47.7%、47.2%和43.4%,以MNPK处理的总氮素转移量和转移氮素对籽粒贡献率最高,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在各处理中,MNPK、NPK和SNPK三个处理的氮肥偏生产力(PFP)均大于60kg/kg,以MNPK最高,达到65.4 kg/kg。与化肥NPK处理比较,SNPK氮素偏生产力和收获指数差异不显著。MNPK处理土壤无机氮的含量在玉米整个生育期一直高于化肥NPK处理,并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达到最高,达到60.83 mg/kg,并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结论】长期有机无机配合施用,不仅能有效调节氮素积累和转运,还能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在适宜氮用量为165 kg/hm2时,以农家肥氮替代70%,或秸秆氮替代30%化肥氮素,既减少化肥氮投入,又增加了土壤供氮能力,因此,有机肥氮替代部分化肥氮是吉林省黑土区春玉米氮素管理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配施 春玉米 氮肥利用效率 无机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氮肥的轻简施用技术 被引量:28
20
作者 余常兵 谢立华 +6 位作者 胡小加 李银水 张树杰 车志 鲁剑巍 程雨贵 廖星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33-637,共5页
研究了油菜氮肥的轻简施用技术,包括适宜的施用方式、用量和缓释比例(即缓释氮肥用量占总氮肥用量的比例),及其在直播和移栽油菜间的差异。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一次性施用缓释氮肥产量高于常规氮肥,且移栽油菜产量高于直播油菜;常规氮... 研究了油菜氮肥的轻简施用技术,包括适宜的施用方式、用量和缓释比例(即缓释氮肥用量占总氮肥用量的比例),及其在直播和移栽油菜间的差异。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一次性施用缓释氮肥产量高于常规氮肥,且移栽油菜产量高于直播油菜;常规氮肥和缓释氮肥的最佳产量的施氮量,直播油菜分别是245.9和242.2kg/hm2,而移栽油菜分别只需225.0和239.6kg/hm2;高比例缓释氮肥更有利于直播油菜生长和氮肥利用效率提高,直播油菜氮肥最佳缓释比例为78.8%~80.8%,移栽油菜氮肥最佳缓释比例为25.0%。试验还表明,一次性施氮条件下,条施处理或穴施处理的油菜产量最高,撒施翻盖处理次之,撒施处理效果最差;在同等施肥水平下,增加氮肥的施用次数可以提高直播油菜的产量,对移栽油菜也表现相似的结果。分析认为,不同油菜产区可以根据劳动力状况、机械化水平、经济条件和习惯种植模式等选择适宜的氮肥轻简施用技术;一次性施氮条件下,选用普通氮肥可以适度增加用量以获得传统多次施肥的产量,选用缓释氮肥用量可以适当降低;对直播油菜而言,可以施用更高比例缓释氮肥以达到增加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轻简化 施用方法 肥料用量 缓释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