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封闭式负压引流术联合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治疗儿童下肢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王伟 任小宝 +2 位作者 陈翔宇 刘明华 苟亚军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8期107-110,共4页
目的分析封闭式负压引流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治疗儿童下肢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44例下肢大面积皮肤缺损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儿分... 目的分析封闭式负压引流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治疗儿童下肢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44例下肢大面积皮肤缺损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2例。两组患儿均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植皮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VSD敷料覆盖,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加压包扎。比较两组患儿植皮成活率和创面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植皮全部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创面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4例患儿均获得有效随访,末次随访时,观察组患儿移植皮瓣颜色、质地均较佳,肢体功能恢复良好,无需进行二次手术;对照组4例患儿皮瓣较臃肿,1例患儿返院接受二次手术。结论 VSD有利于移植皮瓣的成活,可降低皮瓣坏死率和创面感染率,能够促进患肢外观和功能的恢复,操作方便,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式负压引流术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 下肢大面积皮肤缺损 植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足背皮瓣修复口底恶性肿瘤术后缺损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2
2
作者 郑莉萍 顾雅洁 +1 位作者 袁卫军 朱伟莉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14期1090-1092,共3页
口底癌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颌面恶性肿瘤,且多为鳞状细胞癌,恶性程度高、生长迅速,常伴有颈部的淋巴结转移。临床上以手术治疗为主,常见的手术方案是口底肿块扩大切除后进行口底的重建,重建的方法常采用前臂皮瓣进行修复,也有用股外... 口底癌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颌面恶性肿瘤,且多为鳞状细胞癌,恶性程度高、生长迅速,常伴有颈部的淋巴结转移。临床上以手术治疗为主,常见的手术方案是口底肿块扩大切除后进行口底的重建,重建的方法常采用前臂皮瓣进行修复,也有用股外侧肌或胸大肌皮瓣进行修复。我科于2009年4月收治1例游离足背皮瓣修复口底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患者,术后经过精心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底恶性肿瘤术后缺损 游离足背皮瓣修复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100吸收性止血绫于兔皮肤、皮瓣移植术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郭阳 田光磊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664-666,共3页
目的:观察S-100吸收性止血绫于家兔皮肤、皮瓣移植术中的止血效果及其对移植皮肤、皮瓣成活的影响。方法:于普通级成年家兔背中线两侧行皮肤和皮瓣移植术,一侧创面覆盖S-100止血绫,随即行皮肤、皮瓣移植,另一侧则实施机械性压迫,待出血... 目的:观察S-100吸收性止血绫于家兔皮肤、皮瓣移植术中的止血效果及其对移植皮肤、皮瓣成活的影响。方法:于普通级成年家兔背中线两侧行皮肤和皮瓣移植术,一侧创面覆盖S-100止血绫,随即行皮肤、皮瓣移植,另一侧则实施机械性压迫,待出血停止后再做皮肤、皮瓣移植,观察两种方法的止血效果及皮肤、皮瓣的成活情况;术后2、4周取材,观察止血绫的残留量、组织反应程度。结果及结论:S-100吸收性止血绫起效速度及止血效果均优于机械性压迫,组织反应轻,对移植皮肤、皮瓣成活无明显影响,有于临床应用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00吸收性止血绫 皮肤 皮瓣移植术 应用 观察 埋植 止血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踝上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4
作者 肖目张 龙剑虹 黄晓元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10-712,共3页
目的:探讨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并骨外露或跟腱外露的修复方法。方法:应用内踝上逆行岛状筋膜皮瓣转移修复13例由车祸外伤、疤痕溃疡、肿瘤等所致的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并骨外露或跟腱外露。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最大面积6cm×14cm,... 目的:探讨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并骨外露或跟腱外露的修复方法。方法:应用内踝上逆行岛状筋膜皮瓣转移修复13例由车祸外伤、疤痕溃疡、肿瘤等所致的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并骨外露或跟腱外露。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最大面积6cm×14cm,跟骨外露最大面积5cm×10cm。结果:共切取内踝上逆行岛状筋膜皮瓣13块,其中1例岛状筋膜皮瓣术后坏死,行游离背阔肌肌皮瓣移植修复愈合,其余内踝上逆行岛状筋膜皮瓣及供瓣区所植皮片均完全成活,术后随访6月~4年,效果满意。结论:内踝上逆行岛状筋膜皮瓣移植是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并骨外露或跟腱外露的理想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行岛状筋膜皮瓣 移植 修复 足踝部 软组织缺损 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区创伤足跟部软组织缺损及骨髓炎的修复
5
作者 吉善和 沈开金 +3 位作者 邱奕军 赵志明 张岩峰 王玉召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9期770-770,共1页
目的探讨多种皮瓣对修复高寒环境下创伤所致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对高寒环境创伤、冻伤足踝、跟部大面积组织缺损患者35例(其中11例伴有骨髓炎形成),伤肢经早期复温处理,并根据各种缺损创面,应用下肢的皮瓣转移。结果采用皮瓣... 目的探讨多种皮瓣对修复高寒环境下创伤所致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对高寒环境创伤、冻伤足踝、跟部大面积组织缺损患者35例(其中11例伴有骨髓炎形成),伤肢经早期复温处理,并根据各种缺损创面,应用下肢的皮瓣转移。结果采用皮瓣修复术后伤口Ⅰ期愈合者31例,4例皮瓣远端皮缘部分坏死;创伤区愈合后皮瓣质地优良,外形与功能满意。结论高寒区创伤后伤肢早期及时复温,采用多种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有利于控制感染创面及骨髓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环境 皮瓣移植 软组织缺损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臂后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4
6
作者 赵民 吴金英 +10 位作者 袁作雄 田德虎 邵新中 李大村 李建峰 刘井达 赵亮 李海雷 王晓磊 张文桐 张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07-609,共3页
目的介绍前臂后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应用解剖。方法解剖观测40侧成人尸体上肢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局部解剖。观测前臂后外侧皮肤的营养动脉、回流静脉、神经支配。结果自桡骨Lister结节及肱骨外侧髁连线中点附... 目的介绍前臂后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应用解剖。方法解剖观测40侧成人尸体上肢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局部解剖。观测前臂后外侧皮肤的营养动脉、回流静脉、神经支配。结果自桡骨Lister结节及肱骨外侧髁连线中点附近指伸肌和桡侧伸腕肌肌间隙内有一恒定的皮支动脉营养前臂后外侧皮肤,该动脉有两条伴行静脉,神经支配为前臂后皮神经分支,血管蒂长度为(4.12±0.26)cm,血管起始处外径为(0.91±0.07)mm,管径与指动脉相仿。结论前臂后外侧可以形成以桡骨lister结节及肱骨外侧髁连线中点附近的指伸肌和桡侧腕伸肌肌间隙穿支为蒂的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 皮肤缺损 游离移植 前臂后侧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后动脉踝上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 被引量:12
7
作者 陆治平 巨积辉 +1 位作者 蒋国栋 陈建生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89-692,共4页
目的报道胫后动脉踝上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例足踝部创面的患者,采用胫后动脉踝上穿支皮瓣转位修复术,其中足背创面5例,足跟部创面3例,踝部创面5例。4例急诊外伤创面伴有骨、肌腱外露者急诊修复。5例急诊创面采用... 目的报道胫后动脉踝上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例足踝部创面的患者,采用胫后动脉踝上穿支皮瓣转位修复术,其中足背创面5例,足跟部创面3例,踝部创面5例。4例急诊外伤创面伴有骨、肌腱外露者急诊修复。5例急诊创面采用VSD负压吸引后亚急诊行皮瓣修复,4例为术后皮肤坏死,二期行皮瓣修复。皮肤缺损面积为1.5 cm×2.0 cm^7.0 cm×14.0 cm,切取皮瓣面积为2.5 cm×3.5 cm^8.0 cm×15.0 cm。结果本组13例皮瓣全部成活,供区植皮均成活。术后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0个月。皮瓣质地接近周围皮肤,外观无臃肿。供区皮肤直接缝合者,术后瘢痕较小;供区植皮者,无明显瘢痕增生。踝关节活动良好,患肢均可负重行走。结论采用胫后动脉踝上穿支皮瓣转位修复足踝部创面,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安全的特点,是一种较好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踝 外科皮瓣 软组织缺损 创面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小腿带蒂岛状皮瓣供区植皮中的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苏畅 詹晓欢 +1 位作者 王应琼 王兮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7期1571-1573,1577,共4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小腿带蒂岛状皮瓣供区创面游离植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本院行小腿带蒂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及小腿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共70例,按手术先后顺序随机分为VSD组和压包组。VSD组供区皮瓣切取后予游离植皮及...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小腿带蒂岛状皮瓣供区创面游离植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本院行小腿带蒂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及小腿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共70例,按手术先后顺序随机分为VSD组和压包组。VSD组供区皮瓣切取后予游离植皮及负压封闭引流术;压包组供区皮瓣切取后予游离植皮及传统植皮压包术。观察记录两组术后第1天、第7天、第14天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并观察比较两组拆包时间、植皮愈合时间、植皮存活率、感染率和皮下血肿发生率。结果:VSD组术后第7天、第14天VAS评分均低于压包组(P<0.05);VSD组拆包时间及植皮愈合时间均短于压包组(P<0.05);VSD组植皮存活率高于压包组(P<0.05);VSD组感染率和皮下血肿发生率均低于压包组(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有利于促进小腿带蒂岛状皮瓣供区创面游离植皮的愈合,缓解疼痛,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传统压包 小腿带蒂岛状皮瓣 游离植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电击伤致头皮缺损及脑脓肿1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尚银武 王飞 +1 位作者 刘建雄 金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5-108,共4页
总结高压电击伤致头皮缺损并发脑脓肿的治疗方法。1例51岁女性患者,因“高压电致头皮缺损、双上肢及右下肢灼伤约12 h”就诊,可见顶枕部皮肤及全身多处皮肤烧伤,行颅脑CT提示开放型颅脑重型损伤。入院后头部创面可见焦炭样颅骨外露,复... 总结高压电击伤致头皮缺损并发脑脓肿的治疗方法。1例51岁女性患者,因“高压电致头皮缺损、双上肢及右下肢灼伤约12 h”就诊,可见顶枕部皮肤及全身多处皮肤烧伤,行颅脑CT提示开放型颅脑重型损伤。入院后头部创面可见焦炭样颅骨外露,复查颅脑CT示:左侧枕颞叶见大片高低密度影,左侧侧脑室受压。给予脱水降颅压及皮瓣移植手术,后颅脑水肿较前减轻,复查颅脑核磁示颅骨缺损处硬膜下脓肿。行坏死颅骨切除术+硬膜下脓肿切除术+皮瓣移植术,术后给予腰大池引流及抗感染治疗,经治疗后患者好转出院。高压电击伤致头皮缺损颅内损伤严重,后期易形成脑脓肿,应早期行手术治疗,并给予脱水降颅压及抗感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击伤 头皮缺损 脑脓肿 颅脑损伤 皮瓣移植术 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腿前部皮瓣显微外科解剖学及其临床应用
10
作者 李吉 孙静荣 +3 位作者 柏树令 苏梅生 任继尧 刘汉卿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6期414-416,共3页
用69侧下肢观察了大腿前部皮瓣的缝匠肌外缘皮动脉起源、位置及外径和皮动脉穿深筋膜的位置、外径及分支分布,观察了皮瓣内的皮静脉和皮神经。为该皮瓣游离移植提供形态学资料。并在临床上为5名患者施行本皮辦游离移植术,以修复手及足... 用69侧下肢观察了大腿前部皮瓣的缝匠肌外缘皮动脉起源、位置及外径和皮动脉穿深筋膜的位置、外径及分支分布,观察了皮瓣内的皮静脉和皮神经。为该皮瓣游离移植提供形态学资料。并在临床上为5名患者施行本皮辦游离移植术,以修复手及足等部位的损伤,重建其形态和功能,均达到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 显微外科手术 移植术 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髂腹股沟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7
11
作者 顾荣 王海文 +2 位作者 江新民 梅雄军 钟达强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1-216,共6页
目的总结应用移植髂腹股沟穿支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9例伴有深部组织外露或骨缺损的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例,采用髂腹股沟穿支皮瓣进行移植修复,其中采用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8例;采用旋髂深动脉穿支皮瓣修... 目的总结应用移植髂腹股沟穿支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9例伴有深部组织外露或骨缺损的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例,采用髂腹股沟穿支皮瓣进行移植修复,其中采用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8例;采用旋髂深动脉穿支皮瓣修复4例;采用腹壁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8例;采用旋髂深动脉嵌合髂骨穿支皮瓣修复3例;采用髂腹股沟联体穿支皮瓣修复6例。皮瓣最小面积5.0 cm×6.0 cm,最大面积35.0 cm×15.0 cm。皮瓣供区均直接缝合。结果术后移植皮瓣全部成活,2例发生皮瓣皮下血肿压迫出现动脉供血障碍,拆除部分缝线后血运恢复,1例发生静脉血管危象,经手术探查后恢复血运。2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4个月,平均5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观较平坦,两点分辨觉10.0~20.0 mm。受区移植髂骨均生长良好,骨折完全愈合。供区见2例瘢痕稍增生,余均呈线状瘢痕愈合良好。结论移植髂腹股沟穿支皮瓣具有供区隐蔽,可直接缝合,不损伤主干动脉等传统优点,且具有可灵活修复骨缺损,可切取大面积联体(嵌合)穿支皮瓣及可修薄等特点,是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腹股沟区 腹壁浅血管 穿支皮瓣 移植 皮肤软组织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游离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余纯斌 汪庆红 +3 位作者 曾德庆 江吉勇 卢文景 钟少开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84-587,共4页
目的探讨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游离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12月~2016年7月,采用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6例。于第一掌骨桡侧背设计皮瓣,以鼻烟窝至第1掌指关节桡背侧的连... 目的探讨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游离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12月~2016年7月,采用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6例。于第一掌骨桡侧背设计皮瓣,以鼻烟窝至第1掌指关节桡背侧的连线为轴线,切取的皮瓣内含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及桡神经浅支拇指桡背侧支,与创面指动脉神经吻合,重建皮瓣血供及感觉。切取面积2.5~4.0 cm×1.5~2.5 cm。结果 6例全部成活,随访2~8个月,皮瓣质地柔软,耐磨,外观理想,皮瓣感觉恢复至S3~S3+级,两点辩别觉5.0~8.0 mm。供区创面直接缝合呈线形瘢痕,拇指活动正常,供区以远部分皮肤感觉减退。患指指间关节活动无明显受限。结论该皮瓣具有轴心血管较固定,供区损伤小,切取方便,质地良好,血供可靠等优点,重建手指感觉恢复满意,为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较理想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 游离皮瓣 缺损 显微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皮肤移植修复颌面颈部皮肤缺损的方法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艾晓武 陈璐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87-889,共3页
目的:比较在口外颌面及颈部皮肤中等大小全层缺损时,游离皮片移植(free skin graft)与邻近皮瓣移植术(transplantatin of skin flap)修复的近期与远期效果比较。以术后移植皮肤的成活率,面容畸形的矫正效果等指标比较两种皮肤缺损修复... 目的:比较在口外颌面及颈部皮肤中等大小全层缺损时,游离皮片移植(free skin graft)与邻近皮瓣移植术(transplantatin of skin flap)修复的近期与远期效果比较。以术后移植皮肤的成活率,面容畸形的矫正效果等指标比较两种皮肤缺损修复手术方式的效果以探讨最佳的手术方式与时机。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3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8例采取游离皮片移植术,25例采取邻近皮瓣移植术。术后时间随访均大于2两年。结果:游离皮片移植组和邻近皮瓣移植组在术后6个月和术后2年在患者满意度,皮瓣、皮片成活率上均无明显差别。活动影响,瘢痕形成,感觉恢复等远期观察上邻近皮瓣移植术较为良好。结论:在中小面积的皮肤缺损情况下邻近皮瓣移植可为术者首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缺损 游离皮片移植术 邻近皮瓣移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