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系统逆变器启动时,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等内部控制算法会引起电流瞬态变化,从而干扰直流串联电弧故障诊断装置对故障特征的正确识别,造成误动作。为此,针对逆变器启动情况下电弧故障检测装置易出现...光伏系统逆变器启动时,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等内部控制算法会引起电流瞬态变化,从而干扰直流串联电弧故障诊断装置对故障特征的正确识别,造成误动作。为此,针对逆变器启动情况下电弧故障检测装置易出现误动作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无量纲特征量和灰色关联度的故障检测方法。首先分析了电弧故障RLC等效振荡模型,得出电弧电流信号在频域具有较宽的频带;然后分别对逆变器工况与电弧故障实测电流的频域特性进行了对比,发现正常工况与故障在1~20 kHz和40~60 kHz范围内的频谱在波峰陡峭度、所处位置等方面存在差别,使用峭度、偏度、峰值因子、冲击因子、裕度因子、波形因子等提取频谱特征,计算灰色关联度并进行故障识别;最后,分别使用模拟平台和实际光伏系统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避免逆变器启动造成的干扰,提高故障识别的准确度。展开更多
通过对1961—2010年中国540个气象站逐日降水观测数据和高精度区域气候模式CCLM(COSMO model in climatemode)3839个格点模拟值的对比,检验CCLM模式对中国日降水的模拟能力,揭示了1961—2010年日降水分布格局的变化特征;同时利用CCLM模...通过对1961—2010年中国540个气象站逐日降水观测数据和高精度区域气候模式CCLM(COSMO model in climatemode)3839个格点模拟值的对比,检验CCLM模式对中国日降水的模拟能力,揭示了1961—2010年日降水分布格局的变化特征;同时利用CCLM模式对中国地区2011—2050年的日降水预估值(SRES-A1B情景),运用概率统计和极值理论方法,分析了2011—2050年日降水序列及其极值的可能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除华南和青藏高原西部存在着较大的偏差以外,模式和观测日降水序列的峰度和偏度的分布格局较一致,空间相关系数达到0.75以上,CCLM能够很好地模拟中国日降水的分布特征。2011—2050年,峰度和偏度在江淮部分地区、东北与内蒙中东部等地区呈显著增加趋势,降水极端事件将会增多;最大日降水量和汛期最多无降水日数在上述地区的增加,进一步反映干旱和洪涝出现概率将升高。展开更多
文摘光伏系统逆变器启动时,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等内部控制算法会引起电流瞬态变化,从而干扰直流串联电弧故障诊断装置对故障特征的正确识别,造成误动作。为此,针对逆变器启动情况下电弧故障检测装置易出现误动作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无量纲特征量和灰色关联度的故障检测方法。首先分析了电弧故障RLC等效振荡模型,得出电弧电流信号在频域具有较宽的频带;然后分别对逆变器工况与电弧故障实测电流的频域特性进行了对比,发现正常工况与故障在1~20 kHz和40~60 kHz范围内的频谱在波峰陡峭度、所处位置等方面存在差别,使用峭度、偏度、峰值因子、冲击因子、裕度因子、波形因子等提取频谱特征,计算灰色关联度并进行故障识别;最后,分别使用模拟平台和实际光伏系统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避免逆变器启动造成的干扰,提高故障识别的准确度。
文摘通过对1961—2010年中国540个气象站逐日降水观测数据和高精度区域气候模式CCLM(COSMO model in climatemode)3839个格点模拟值的对比,检验CCLM模式对中国日降水的模拟能力,揭示了1961—2010年日降水分布格局的变化特征;同时利用CCLM模式对中国地区2011—2050年的日降水预估值(SRES-A1B情景),运用概率统计和极值理论方法,分析了2011—2050年日降水序列及其极值的可能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除华南和青藏高原西部存在着较大的偏差以外,模式和观测日降水序列的峰度和偏度的分布格局较一致,空间相关系数达到0.75以上,CCLM能够很好地模拟中国日降水的分布特征。2011—2050年,峰度和偏度在江淮部分地区、东北与内蒙中东部等地区呈显著增加趋势,降水极端事件将会增多;最大日降水量和汛期最多无降水日数在上述地区的增加,进一步反映干旱和洪涝出现概率将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