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理应激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四逆散的治疗效应研究
1
作者 邵奇 李婷 +3 位作者 马重阳 陈思敏 孙资金 程发峰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0-174,共5页
目的建立心理应激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小鼠模型并探讨四逆散的治疗效应。方法40只雄性C57 BL/6J小鼠随机区分为空白组(CON)、高蔗糖富含胆固醇饮食组(CHR)、复合模型组(CS+CHR)、百洛特组(BLT)、四逆散组(SNS)。除CON组外,其余各组... 目的建立心理应激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小鼠模型并探讨四逆散的治疗效应。方法40只雄性C57 BL/6J小鼠随机区分为空白组(CON)、高蔗糖富含胆固醇饮食组(CHR)、复合模型组(CS+CHR)、百洛特组(BLT)、四逆散组(SNS)。除CON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给予CHR饮食,且CS+CHR组、BLT组、SNS组每天随机给予2种不同应激,共60 d。BLT组、SNS组于造模后30 d进行灌胃给药。观察小鼠行为学变化,计算肝指数、胸腺指数、脂肪指数,检测肝组织TC、TG含量,油红O、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检测血清皮质酮(CORT)、醛固酮(ALD)、胰岛素(INS)、胰高血糖素(GCG)含量。结果与CON组相比,CHR组脂肪指数、TC含量升高(P<0.05),CS+CHR组直立次数下降(P<0.05),脂肪指数及TC、TG、CORT、ALD、GCG含量显著增高(P<0.01);与CHR组相比,CS+CHR组直立次数下降(P<0.05),TC、TG、ALD、INS、GCG含量显著增高(P<0.01);与CS+CHR组相比,SNS散组直立次数回升(P<0.05),TG、ALD含量显著降低(P<0.01),BLT组脂肪指数、TC含量降低(P<0.05),ALD含量显著降低(P<0.01)。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CS+CHR组可见少量脂滴,BLT组与SNS组均有减轻;而HE石蜡染色结果显示,CHR组可见少量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圆形空泡,部分肝细胞核被挤压向肝细胞一侧,CS+CHR组可见大量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圆形空泡,脂滴数量较多,部分肝细胞核被挤压向肝细胞一侧,而BLT组与SNS组均有减轻。结论CUMS联合CHR饮食可以更好地构建心理应激相关NAFLD小鼠模型,四逆散改善此疾病可能与其降低血清醛固酮含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温和不可预知模型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心理应激 四逆散 醛固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逆散药理作用及治疗内科疾病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毅 胡娜 胡兰贵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0,共5页
四逆散为《伤寒论》中记载的经典名方,至今约有1800年的历史,适用于少阴病症,临床多以手足不温、泄利下重、腹痛、脉弦等为辨证要点,具有透邪解郁、疏肝理脾之功效。中医认为该方剂治疗病症与阳衰阴盛有本质的区别,该证属外邪传经入里,... 四逆散为《伤寒论》中记载的经典名方,至今约有1800年的历史,适用于少阴病症,临床多以手足不温、泄利下重、腹痛、脉弦等为辨证要点,具有透邪解郁、疏肝理脾之功效。中医认为该方剂治疗病症与阳衰阴盛有本质的区别,该证属外邪传经入里,气机为之郁遏,失于疏泄,阳气内郁不能达于四末所致,为阴中涵阳、惟气不宣通而致四肢逆冷。四逆散的应用十分广泛,几乎各系统疾病均可以该方剂为基础方进行辨证施治,尤其是现临床对四逆散的研究更加深入,其药理作用和应用领域也进一步被拓展,可广泛用于治疗胃肠肝胆疾病、精神类疾病、肿瘤疾病等。文章通过分析近年来四逆散的应用文献,总结其药理和治疗作用,为临床对四逆散有更加深入地了解,推动该方剂在临床的进一步开发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散 和解剂 药理作用 肝脾不和证 抗炎 抗抑郁 保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逆散及其单味药有效成分抗抑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金霞霞 董文迪 +3 位作者 闫咏梅 周锋 高桃 常凯乐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9-34,I0032,共7页
抑郁障碍是一种以情绪低落、丧失愉悦感为主要特征,并伴有认知和行为及植物神经症状的一种精神障碍类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自杀率、高复发率的特点,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临床治疗难点之一。四逆散是临床疏肝的经典方... 抑郁障碍是一种以情绪低落、丧失愉悦感为主要特征,并伴有认知和行为及植物神经症状的一种精神障碍类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自杀率、高复发率的特点,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临床治疗难点之一。四逆散是临床疏肝的经典方,由柴胡、白芍、枳实和炙甘草4味药按1∶1∶1∶1等比例组成,具有透邪解郁,疏肝理脾,和解表里的功效;广泛地应用于因肝郁气滞引起的各种疾病,疗效确切。研究发现,四逆散可通过调控神经环路、神经递质、免疫炎症反应以及离子转运等多靶点达到抗抑郁的目的。对四逆散及单味药有效成分抗抑郁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进行归纳总结,旨在为抑郁障碍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散 抑郁障碍 机制 活性成分 抗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逆散合桂枝茯苓丸口服配合中药面膜、阿达帕林凝胶外敷治疗寻常性痤疮湿热蕴结证临床观察
4
作者 崔利莎 尚智伟 +1 位作者 冯海瑕 赵冰洁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1-64,共4页
目的探究四逆散合桂枝茯苓丸口服配合中药面膜、阿达帕林凝胶外敷治疗寻常性痤疮(acne vulgaris,AV)湿热蕴结证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2年8月来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AV湿热蕴结证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 目的探究四逆散合桂枝茯苓丸口服配合中药面膜、阿达帕林凝胶外敷治疗寻常性痤疮(acne vulgaris,AV)湿热蕴结证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2年8月来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AV湿热蕴结证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丹参酮胶囊口服+中药面膜+阿达帕林凝聚外用,观察组采用四逆散合桂枝茯苓丸口服+中药面膜+阿达帕林凝胶外敷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炎性因子水平,记录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P<0.05)。治疗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口臭、尿黄、颜面油腻、皮疹脓疱的评分分别为(2.12±0.61)分、(1.34±0.36)分、(1.32±0.28)分、(1.56±0.41)分,低于对照组的(2.87±0.54)分、(1.95±0.51)分、(2.09±0.53)分、(2.17±0.69)分(P<0.05);治疗后,两组的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8及IL-17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水平分别为(53.16±7.25)pg/mL、(20.41±3.15)pg/mL、(15.31±2.43)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72.45±7.18)pg/mL、(30.54±3.26)pg/mL、(21.58±2.95)pg/mL(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67%(2/30)、3.33%(1/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逆散合桂枝茯苓丸口服配合中药面膜、阿达帕林凝胶外敷治疗AV湿热蕴结证患者具有良好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机体的炎症因子水平,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性痤疮 湿热蕴结证 四逆散合桂枝茯苓丸 中药面膜 阿达帕林凝胶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逆散改善妇科手术患者术前心理应激、促进快速康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雅楠 张崴 +1 位作者 张继雯 宋殿荣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124-130,共7页
目的评价四逆散改善妇科术前患者心理应激状态、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纳入妇科择期手术术前心理应激阳性、中医辨证为肝气郁结证的患者,术前给予四逆散治疗,观察肝气郁结证中医症状、心理应激状态... 目的评价四逆散改善妇科术前患者心理应激状态、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纳入妇科择期手术术前心理应激阳性、中医辨证为肝气郁结证的患者,术前给予四逆散治疗,观察肝气郁结证中医症状、心理应激状态、术中失血量、术后快速康复指标、应激相关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变化,评价四逆散改善妇科术前患者心理应激状态、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的临床疗效。结果给予中药四逆散干预后,可明显改善术前患者心理应激,表现在HAD总分、焦虑(A)因子总分及单项条目评分的降低,同时可以明显改善烦躁、失眠、善太息、嗳气等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前的症状改善可使患者缓解紧张情绪,术中脉搏、呼吸次数、收缩压等生命体征趋于平稳,手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试验组术后CRH、ACTH、COR、DA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5-HT、IL-2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理化指标的改善间接地减少了术后疼痛时间、疼痛程度,缩短了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减少了术后发热、尿潴留、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四逆散能够改善患者术前焦虑情绪,调节激素及神经递质水平,为手术顺利进行创造条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术后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心理应激 肝气郁结证 四逆散 术后快速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逆散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IL-4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卢健 于彩娜 +2 位作者 马骥 林蔗茹 王丽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4期813-814,共2页
目的:探讨四逆散对实验性UC大鼠IL-4的影响,以及君臣配伍在组方中的作用。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5组,采用免疫法造模,用ELISA法检测大鼠结肠黏膜组织和血清IL-4水平。结果:模型组实验大鼠血清和结肠黏膜组织的IL-4均显著低于正常组,灌服... 目的:探讨四逆散对实验性UC大鼠IL-4的影响,以及君臣配伍在组方中的作用。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5组,采用免疫法造模,用ELISA法检测大鼠结肠黏膜组织和血清IL-4水平。结果:模型组实验大鼠血清和结肠黏膜组织的IL-4均显著低于正常组,灌服四逆散和柴芍后,实验大鼠血清和结肠黏膜组织IL-4明显增加,以四逆散组增加最为显著。灌服柴芍枳后,实验大鼠结肠黏膜组织IL-4虽显著增加,但明显低于四逆散组;而实验大鼠血清IL-4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四逆散能够通过促进实验性UC大鼠IL-4的分泌上调IL-4水平来干预实验性UC,以全方作用最为显著;方中君、臣药物的配伍作用与全方作用一致,发挥了主要作用,但配伍枳实后,作用反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散 IL-4 溃疡性结肠炎 实验 配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逆散冻干粉改善睡眠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越峰 苏云明 +1 位作者 严兴科 李廷利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探讨四逆散改善睡眠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为阐明其改善睡眠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四逆散冻干粉12 g·kg-1、芍药苷87 mg·kg-1、甘草次酸39 mg·kg-1、昔奈福林38 mg·kg-1、柴胡皂... 目的探讨四逆散改善睡眠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为阐明其改善睡眠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四逆散冻干粉12 g·kg-1、芍药苷87 mg·kg-1、甘草次酸39 mg·kg-1、昔奈福林38 mg·kg-1、柴胡皂苷C 42 mg·kg-1、血清移行成分配伍(昔奈福林∶芍药苷∶柴胡皂苷C∶甘草次酸=8.5∶1∶1.5∶6.5)206 mg·kg-1组,给药组ig给药,每天1次,连续7 d,于末次给药后5 h制备血清或抽取脑脊液,用HPLC测定血清和脑脊液中四逆散移行成分;或者连续ig给药7 d后,ip给予戊巴比妥钠50 mg·kg-1,用翻正反射法测定小鼠睡眠时间。结果①四逆散冻干粉连续给药7 d后血清样品中有14种移行成分,经来源认定研究认为,其中2号成分为昔奈福林,4号成分为芍药苷,12号成分为柴胡皂苷C,14号成分为甘草次酸。②四逆散冻干粉、芍药苷、甘草次酸、昔奈福林和柴胡皂苷C均可以使脑脊液中内源性物质峰面积增加,其中四逆散冻干粉组是正常脑脊液峰面积的12.5倍;血清移行成分配伍组脑脊液中内源性物质峰面积高于四逆散冻干粉组,是四逆散冻干粉组的3.2倍。③昔奈福林、芍药苷、柴胡皂苷C和甘草次酸单用对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睡眠时间无明显影响,四逆散冻干粉和血清移行成分配伍均延长小鼠睡眠时间(P<0.01),且血清移行成分配伍组优于四逆散冻干粉组(P<0.01)。结论芍药苷、甘草次酸、昔奈福林和柴胡皂苷C是四逆散冻干粉给药后血清主要移行成分,可能是四逆散改善睡眠作用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散 血清 脑脊液 睡眠 有效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四逆散对恶劣心境障碍模型大鼠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谢忠礼 周全 +4 位作者 张全文 师大庆 金培祥 牛宝生 田瑞曼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196-1197,共2页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对大鼠恶劣心境障碍模型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选择OPEN-FIELD法评分相近的40只成年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加味四逆散小剂组和加味四逆散大剂组,每组各8只。应用分养和长期不可预...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对大鼠恶劣心境障碍模型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选择OPEN-FIELD法评分相近的40只成年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加味四逆散小剂组和加味四逆散大剂组,每组各8只。应用分养和长期不可预见性中等强度应激造成大鼠恶劣心境障碍模型。以HPLC-EC法对照研究恶劣心境障碍大鼠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改变。结果:①与对照组比,模型组海马NE和5-HT含量下降。②与模型组比,氟西汀组、加味四逆散小剂组和大剂组海马NE和5-HT含量升高。结论:结果提示恶劣心境障碍模型大鼠海马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量降低,加味四逆散对恶劣心境障碍的治疗机理可能与升高海马NE和5-HT的含量,平衡去甲肾上腺素能和5-羟色胺能神经的功能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四逆散 恶劣心境障碍 大鼠 神经递质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逆散含药血清对大鼠肝干细胞WB-F344增殖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徐卫东 钱元霞 +3 位作者 高静 赵映前 丁银慧 刘旭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1-247,共7页
目的研究四逆散(柴胡,白芍,枳实,甘草)含药血清诱导大鼠肝干细胞WB-F344分化的作用。方法 SD大鼠灌胃四逆散,取其含药血清处理WB-F344细胞,应用CCK-8方法检测细胞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甲胎蛋白(AFP)、白蛋白(ALB)、细胞色素P450 3A(C... 目的研究四逆散(柴胡,白芍,枳实,甘草)含药血清诱导大鼠肝干细胞WB-F344分化的作用。方法 SD大鼠灌胃四逆散,取其含药血清处理WB-F344细胞,应用CCK-8方法检测细胞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甲胎蛋白(AFP)、白蛋白(ALB)、细胞色素P450 3A(CYP 3A)蛋白表达,PCR检测AFP、ALB的mRNA水平,PAS法检测糖原合成功能,尿素氮检测试剂盒观察尿素氮合成功能,Mito Tracker Red染色法检测线粒体数目,Clark氧电极检测细胞耗氧量,荧光素酶法测定细胞内ATP水平,JC-1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结果含药血清对实验细胞无毒性作用,10%含药血清显示出较好的促进细胞增殖的效果;含药血清作用后,AFP的蛋白及基因水平有降低趋势,ALB的蛋白及基因水平有升高趋势,糖原合成功能、尿素氮合成功能提高,CYP 3A蛋白水平有一定增加。同时,线粒体数目增加,细胞呼吸功能、ATP水平、线粒体膜电位都有一定程度增加。结论四逆散含药血清可促进肝干细胞增殖、诱导其分化,可能为促进肝损伤修复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散 含药血清 WB-F344 线粒体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四逆散对青少期应激结合成年后诱导抑郁大鼠行为学、海马CA1区5-HT1AR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史亚飞 杨苾 +4 位作者 郭丽丽 袁玉梅 杨蕾 曹可润 张荣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378-2382,共5页
目的:观察青少期应激结合成年后诱导抑郁大鼠行为学、海马CA1区5-HT_(1A)R表达的变化及加味四逆散干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加味四逆散组、氟西汀组4组,每组33只;组内随机再分为青少期、成年期、成年后3小... 目的:观察青少期应激结合成年后诱导抑郁大鼠行为学、海马CA1区5-HT_(1A)R表达的变化及加味四逆散干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加味四逆散组、氟西汀组4组,每组33只;组内随机再分为青少期、成年期、成年后3小组,每小组11只。选取44、56、78 d3个时间点作为青少期、成年期、成年后3个阶段的取材时间点。采取慢性不可预知应激模型,第21-44天、第57-78天造模及给药; 44~55天正常喂养不予造模及给药。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与旷场实验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海马CA1区5-HT1A R阳性细胞的分布变化。结果:各时期模型组大鼠一般状况较差,加味四逆散组及氟西汀组有明显改善。旷场实验活跃度上,青少期与成年后模型组显著降低(P 〈0. 05),加味四逆散组与氟西汀组活跃程度显著升高(P 〈0. 01、P 〈0. 05)。总区路程变化结果中,成年期模型组大鼠有显著降低(P 〈0. 05),成年期及成年后加味四逆散组有显著提升(P 〈0. 05、P 〈0. 01);且在成年后与氟西汀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 〈0. 01)。各组大鼠海马CA1区5-HT_(1A)R平均光密度值组内比较,青少期与成年后组模型组有显著降低(P 〈0. 05,P 〈0. 01);组间比较,成年后模型组、氟西汀组呈显著上升(P 〈0. 01,P 〈0. 05);加味四逆散组有上升趋势。结论:在青少期受到慢性不可预知应激的大鼠可产生抑郁样行为,成年后继续施加刺激则会进一步加重抑郁状态,海马内5-HT1AR改变可能是加味四逆散改善应激大鼠抑郁样行为的重要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四逆散 应激 青少期 5-HT1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四逆散对睡眠剥夺大鼠PFC和海马CA3区NMDA受体表达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范新六 李峰 +3 位作者 宋月晗 洪志强 马佳美 刘燕 《世界中医药》 CAS 2012年第3期261-262,共2页
目的:研究睡眠剥夺大鼠PFC和海马CA3区NMDAR2B和NMDAR2B(Tyr1472)表达的变化,并观察加味四逆散对其影响。方法:采用多平台法,进行连续睡眠剥夺168h,使用Westernblot技术分析大鼠PFC和海马CA3区NMDAR2B和NMDAR2B(Tyr1472)表达的变化。结... 目的:研究睡眠剥夺大鼠PFC和海马CA3区NMDAR2B和NMDAR2B(Tyr1472)表达的变化,并观察加味四逆散对其影响。方法:采用多平台法,进行连续睡眠剥夺168h,使用Westernblot技术分析大鼠PFC和海马CA3区NMDAR2B和NMDAR2B(Tyr1472)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PFC和海马CA3区NMDA受体NMDAR2B和NMDAR2B(Tyr1472)蛋白质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加味四逆散组大鼠PFC和海马CA3区NMDAR2B和NMDAR2B(Tyr1472)蛋白质的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加味四逆散能上调睡眠剥夺导致PFC区NMDAR2B、NMDAR2B(Tyr1472)表达的降低;也能上调睡眠剥夺导致海马CA3区NMDAR2B表达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剥夺 加味四逆散 NMDA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四逆散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黄强 吴春明 陈靓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768-2770,I0007,共4页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清ALT、AST及肝组织CYP2E1及TNF-α的影响。方法: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各24只。模型组和治疗组用乙醇灌胃的方法造模,而对照组应则采用蒸馏水。治疗组在4周时灌胃酒2 ...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清ALT、AST及肝组织CYP2E1及TNF-α的影响。方法: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各24只。模型组和治疗组用乙醇灌胃的方法造模,而对照组应则采用蒸馏水。治疗组在4周时灌胃酒2 h前灌胃加味四逆散1 m L/100 g,模型组灌胃等量蒸馏水。共计12周。观察各组ALT、AST及肝组织SOD、MDA及CYP2E1和TNF-α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血清ALT、AST,肝组织CYP2E1和TNF-α的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A水平减少(P<0.05),SOD水平升高(P<0.05)。结论:加味四逆散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有一定疗效,通过抑制CYP2E1和TNF-α的表达,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可能是其作用的靶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四逆散 酒精性脂肪肝 CYP2E1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逆散及其不同配伍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NF-κB和IL-1β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卢健 马骥 范颖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167-169,共3页
目的:研究四逆散及其不同配伍对实验性UC大鼠NF-κB和IL-1β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14组,免疫法造模,采用Q-PCR技术检测实验大鼠结肠组织NF-κB和IL-1β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NF-κB mRNA表达(2.22±0.44)明显高于... 目的:研究四逆散及其不同配伍对实验性UC大鼠NF-κB和IL-1β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14组,免疫法造模,采用Q-PCR技术检测实验大鼠结肠组织NF-κB和IL-1β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NF-κB mRNA表达(2.22±0.44)明显高于正常组(1.00±0.26),P<0.01;枳甘组(4.66±0.81)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其余各组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或P<0.05);与正常组(1.00±0.27)比较,模型组、柴枳甘组、芍甘组和枳甘组实验大鼠结肠黏膜IL-1β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7.84±1.18)比较,各药物组实验大鼠结肠黏膜IL-1β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四逆散能够通过下调结肠黏膜NF-κBI、L-1βmRNA的基因表达干预UC,方中柴胡、芍药发挥了君药、臣药的重要作用,并体现为相须配伍;就四逆散下调UC大鼠结肠黏膜IL-1βmRNA的表达的作用而言,方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芍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散 配伍 溃疡性结肠炎 NF—κB IL-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四逆散对青少期应激大鼠行为学及不同脑区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袁玉梅 郭丽丽 +3 位作者 韩霞 吴皓萌 冯军 史亚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299-2301,共3页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对青少期应激大鼠行为学及海马、前额叶皮质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将24只21日龄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加味四逆散组;除空白组以外的3组予慢性温和不可预计性应激(CUMS)。造...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对青少期应激大鼠行为学及海马、前额叶皮质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将24只21日龄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加味四逆散组;除空白组以外的3组予慢性温和不可预计性应激(CUMS)。造模结束后进行行为学观察,取海马及前额叶皮质,用高效液相-荧光法检测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体质量、糖水偏爱度、旷场实验总路程、活动度、中央区路程,海马及前额叶皮质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均降低。加味四逆散组大鼠体质量、糖水偏爱度、旷场测试中活跃度、中央区活动路程、总路程均增加,海马及前额叶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均明显升高。结论:加味四逆散可能通过提高海马及前额叶皮质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而改善CUMS的引起青少期大鼠抑郁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四逆散 应激 青少期 单胺类神经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5
作者 周俊亮 刘友章 潘奔前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80-881,共2页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的疗效。方法:将6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服用加味四逆散,对照组服用吗丁啉片,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比...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的疗效。方法:将6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服用加味四逆散,对照组服用吗丁啉片,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比较及单项症状比较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加味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四逆散 功能性消化不良 肝郁脾虚证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四逆散对皮质酮、谷氨酸致损伤的PC12细胞内游离Ca^(2+)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严灿 宋清 +3 位作者 吴丽丽 潘毅 冉川莲 刘书考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501-1505,共5页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加味四逆散(柴胡、白芍、枳壳、枸杞子、栀子、地黄、石决明)(简称JW SNP)对皮质酮和谷氨酸致损伤的PC12细胞中游离Ca2+([Ca2+]i)浓度的影响。方法:以200μmol/L Cort和50μmol/L G lu损伤的PC12细胞作为体外药理学研...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加味四逆散(柴胡、白芍、枳壳、枸杞子、栀子、地黄、石决明)(简称JW SNP)对皮质酮和谷氨酸致损伤的PC12细胞中游离Ca2+([Ca2+]i)浓度的影响。方法:以200μmol/L Cort和50μmol/L G lu损伤的PC12细胞作为体外药理学研究模型,制备JW SNP含药血清,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检测PC12细胞损伤模型中[Ca2+]i浓度。结果:正常PC12细胞内[Ca2+]i荧光强度为(53.6±7.9),Cort、G lu损伤模型组细胞内[Ca2+]i荧光强度明显增强(P<0.001),发生钙超载。Cort、G lu损伤+10%JW SNP含药血清各剂量组细胞内[Ca2+]i荧光强度均明显减弱,其中中剂量组[Ca2+]i荧光强度最弱(P<0.01或P<0.001)。结论:JW SNP含药血清能明显降低Cort、G lu致损伤的PC12细胞内[Ca2+]i浓度,具有减轻钙超载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四逆散 皮质酮 谷氨酸 PC12细胞 CA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四逆散对肝郁脾虚者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水平和单核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彭汉光 邱明义 +3 位作者 张茂林 崔天盆 刘玉茂 邱荣元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34-636,共3页
目的 观察加味四逆散对肝郁脾虚者血清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 1(sICAM 1)和单核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改良噻唑蓝法对 60例肝郁脾虚者血清sICAM 1和白细胞介素 15(IL 15)及单核细胞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反应... 目的 观察加味四逆散对肝郁脾虚者血清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 1(sICAM 1)和单核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改良噻唑蓝法对 60例肝郁脾虚者血清sICAM 1和白细胞介素 15(IL 15)及单核细胞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反应 (ADCC)进行检测。结果 肝郁脾虚者血清sICAM 1水平升高 ,IL 15分泌减少 ,ADCC功能下降 ,表现为免疫功能低下。经加味四逆散治疗后 ,上述指标恢复正常。结论 加味四逆散健脾舒肝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四逆散 肝郁脾虚 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 单核细胞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方四逆散之男科临证应用
18
作者 刘建国 马健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6期1230-1231,共2页
通过治疗性欲减退、遗精和不射精3则男科疾病,介绍了经方四逆散在男科应用的临床经验。四逆散为仲景经方,临床若对证则疗效满意,灵活变通,加减运用于多种男科疾病证属肝郁不舒者,因法切病机,方中肯綮,故获良效。充分体现了"异病同... 通过治疗性欲减退、遗精和不射精3则男科疾病,介绍了经方四逆散在男科应用的临床经验。四逆散为仲景经方,临床若对证则疗效满意,灵活变通,加减运用于多种男科疾病证属肝郁不舒者,因法切病机,方中肯綮,故获良效。充分体现了"异病同治"的科学性。男科疾病多为隐疾,患者多隐约其言,所以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嘱其注意调摄精神,畅其情志,节制房事,加强锻炼,并对一些难言之隐进行必要的引导和心理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散 性欲减退 遗精 不射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逆散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 被引量:16
19
作者 吴红伟 李东辉 +4 位作者 张育贵 张淑娟 牛江涛 司昕蕾 李越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20,共8页
四逆散为透邪解郁、疏肝理脾经典名方,具有抗抑郁、镇静催眠、保肝、降血脂、改善微循环及抗溃疡等作用,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抑郁、失眠、肝纤维化、溃疡性结肠炎、胃炎、前列腺炎、痛经等症。对近年来四逆散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 四逆散为透邪解郁、疏肝理脾经典名方,具有抗抑郁、镇静催眠、保肝、降血脂、改善微循环及抗溃疡等作用,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抑郁、失眠、肝纤维化、溃疡性结肠炎、胃炎、前列腺炎、痛经等症。对近年来四逆散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近况进行综述,并结合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有效、特有、传递与溯源、可测和复方配伍的"五原则"对四逆散的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提示四逆散中的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柴胡皂苷c、芍药苷、柚皮苷、橙皮苷、辛弗林、甘草苷、甘草酸、甘草次酸可作为四逆散的质量标志物,为四逆散的质量控制及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散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质量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霞芳运用四逆散异病同治验案
20
作者 李华 王霞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067-2069,共3页
介绍王霞芳老师运用四逆散异病同治的经验。王师以四逆散为基础方临证加减,认为凡辩证为气机郁滞,疏泄不利,属四逆散证者,均可用本方化裁主治,方证相应,故能每获良效。
关键词 四逆散 异病同治 王霞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