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肺癌根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与患者短期预后的相关性
1
作者 刘爱欣 贾琎蕊 +1 位作者 叶鑫 李娜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根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与出院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3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320例行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患者手术前后的...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根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与出院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3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320例行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患者手术前后的认知功能。根据POCD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POCD组(n=58)和非POCD组(n=262),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生活质量问卷(EORTC QLQ-C30)评分,分析术后1周MoCA评分与出院后6个月EORTC QLQ-C30评分的相关性。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OCD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认知功能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术后1周,58例(18.12%)患者发生POCD。术后1周,POCD组MoCA评分低于非POCD组;POCD组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局部脑氧饱和度下降最大百分数(rScO_(2)%max)大于非POCD组;POCD组术中局部脑氧饱和度最小值(rScO_(2)min)及术后自控镇痛使用率低于非COPD组;出院后6个月,POCD组角色功能、认知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低于非POCD组,疲劳评分高于非POC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麻醉时间(OR=1.490,95%CI 1.085~2.047)、术中失血量(OR=1.162,95%CI 1.090~2.533)、rScO_(2)%max(OR=1.533,95%CI 1.094~2.147)及术后自控镇痛使用(OR=0.671,95%CI 0.463~0.972)均为POCD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老年肺癌根治术后1周MoCA评分与EORTC QLQ-C30量表角色功能、认知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维度评分均呈正相关(r=0.319,0.490,0.448;P<0.05);与疲劳维度评分呈负相关(r=-0.297;P<0.05)。结论老年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1周POCD与出院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POCD患者角色功能、认知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下降。建议从控制手术麻醉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术后积极镇痛等方面出发,降低POCD发生风险,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肺癌根治术 认知功能障碍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气胸在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胡春晖 陈超 孙振涛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9期9-16,共8页
目的分析人工气胸在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3月在该院行人工气胸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通气模式,实验组... 目的分析人工气胸在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3月在该院行人工气胸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通气模式,实验组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模式,比较不同通气模式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气管插管后10 min(T_(1))、单肺通气1 h(T_(2))、手术完毕时(T_(3))和术后24 h(T_(4))的pH和二氧化碳分压(PC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_(1)、T_(2)、T_(3)和T_(4)时点的氧合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T_(1)、T_(2)和T_(3)时点的静态肺顺应性(Cs)、平台压(Pplat)和气道峰压(Ppeak)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T1时点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患者T_(2)、T_(3)和T_(4)时点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高于实验组的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潮气量(VT)6 mL/kg+100.00%吸入氧浓度+呼气末正压5 cmH_(2)O+肺复张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用于人工气胸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能够明显降低术中气道压力,减轻炎症反应,提高通气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气胸 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肺复张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迪利单抗联合紫杉醇、顺铂化疗方案治疗后应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价值
3
作者 邓永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7期99-103,共5页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接受信迪利单抗联合紫杉醇、顺铂化疗方案治疗后采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价值。方法104例肺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n=52)与对照组(n=52)。两组均接受信迪利单抗联合紫杉醇、顺铂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胸...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接受信迪利单抗联合紫杉醇、顺铂化疗方案治疗后采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价值。方法104例肺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n=52)与对照组(n=52)。两组均接受信迪利单抗联合紫杉醇、顺铂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胸肺癌根治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留置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肺功能指标[肺活量(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通气量(MVV)],疼痛介质[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应激反应[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7],生命质量[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的(145.13±1.57)min、(6.18±1.41)d、(16.57±1.68)d、(120.06±1.91)ml、(23.57±1.33)个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127.83±1.52)min、留置引流管时间(3.41±1.35)d、住院时间(12.57±1.51)d更短,术中出血量(108.92±1.65)ml更少,清扫淋巴结数(27.92±1.55)个更多(P<0.05)。两组术后7 d的VC、FEV1、MVV高于本组术前,研究组术后7 d的VC(2.72±0.58)L、FEV1(2.05±0.75)L、MVV(71.95±5.89)L/min高于对照组的(2.29±0.56)L、(1.76±0.61)L、(65.88±4.52)L/min(P<0.05)。两组术后7 d的SP、PGE2水平高于本组术前,研究组术后7 d的SP(7.78±1.34)μg/ml、PGE2(174.93±4.31)ng/L低于对照组的(9.45±1.56)μg/ml、(192.87±5.24)ng/L(P<0.05)。两组术后7 d的SOD、GSH-Px水平低于本组术前,研究组术后7 d的SOD(149.82±4.37)U/ml、GSH-Px(71.63±3.25)U/ml高于对照组的(112.54±4.12)、(58.71±3.71)U/ml(P<0.05)。两组术后1个月的IL-6、IL-17水平低于本组术前,研究组术后1个月的IL-6(6.52±0.86)pg/ml、IL-17(5.12±1.24)pg/ml低于对照组的(7.13±1.03)、(6.45±1.73)pg/ml(P<0.05)。两组术后1个月QLQ-C30评分高于本组术前,研究组术后1个月QLQ-C30评分(72.64±3.92)分高于对照组的(64.81±3.76)分(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69%(4/52),低于对照组的25.00%(13/52)(P<0.05)。结论信迪利单抗联合紫杉醇、顺铂化疗方案治疗后应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肺癌患者,能够改善围手术期指标,促进其肺功能提高,减少疼痛介质分泌,降低应激反应及炎症因子水平,改善生命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 围手术期指标 肺功能指标 生命质量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膜解剖理论的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敬涛 高不郎 +3 位作者 王国俊 李瑞欣 张云飞 丁恒轩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膜解剖理论应用于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2021年10月行基于膜解剖理论的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142例资料。将食管系膜、食管癌以及食管系膜内的神经、血管、淋巴系统、... 目的探讨膜解剖理论应用于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2021年10月行基于膜解剖理论的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142例资料。将食管系膜、食管癌以及食管系膜内的神经、血管、淋巴系统、脂肪组织、胃上部、胃左系膜、胃左淋巴结作为一个整体切除。术中可见食管周围含疏松结缔组织的间隙为食管筋膜融合间隙。前10例使用纳米炭示踪标记,显示食管淋巴液引流至胃左淋巴结。结果142例手术顺利,手术时间150~230(184.6±21.3)min,术中出血量20~100(46.7±16.8)ml,清扫淋巴结12~41(23.5±7.3)枚,97例淋巴结阳性;术后胸腔引流时间3~10(7.1±2.5)d,经口进流食时间5~10(7.6±1.7)d,总住院时间9~20(14.0±4.6)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1.8%(31/142),包括吻合口漏7例(4.9%),吻合口狭窄9例(6.3%),声音嘶哑9例(6.3%),残胃炎6例(4.2%)。无术后出血、乳糜漏、感染或术后30 d内死亡。142例随访11~35个月,中位数26个月,无复发和死亡。结论食管周围存在构成“信封”的系膜结构,膜解剖理论适用于食管癌的治疗,基于膜解剖理论的食管癌根治术安全、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食管系膜 胸腔镜手术 腹腔镜手术 膜解剖 食管癌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纵向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贾琎蕊 李晓红 胡滨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6期416-420,共5页
目的 纵向研究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便利抽样法对行根治术治疗的老年NSCLC患者术后1个月行一般情况及生活质量问卷调查,共发放19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82份,以术后1个月肺癌患者生活质... 目的 纵向研究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便利抽样法对行根治术治疗的老年NSCLC患者术后1个月行一般情况及生活质量问卷调查,共发放19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82份,以术后1个月肺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FACT-L)总分分组,分为生活质量良好组(≥平均分)及生活质量不良组(<平均分);并对患者跟踪随访,在术后3、6个月时再次行生活质量调查。采用FACT-L调查患者生活质量。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老年NSCLC患者术后1个月生活质量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182例老年NSCLC患者在术后3个月时有3例患者不配合复查或失访,未获得二次生活质量调查,予以剔除,术后6个月时有8例患者失访,获得171份有效问卷。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老年NSCLC患者各维度FACT-L评分及其总分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不良组吸烟史占比、中转开胸率、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及癌因性疲乏率均高于生活质量良好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OR=3.074,95%CI 1.461~6.468)、中转开胸(OR=2.377,95%CI 1.099~5.145)、术后肺部并发症(OR=4.088,95%CI 2.193~7.621)、癌因性疲乏(OR=3.016,95%CI 1.535~5.927)均为老年NSCLC患者术后1个月生活质量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171例老年NSCLC患者中,术后1个月有癌因性疲乏者术后6个月FACT-L总分明显低于无癌因性疲乏者(P<0.05)。结论 有吸烟史、中转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及癌因性疲乏的老年NSCLC患者术后早期生活质量较差,但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患者生活质量可逐渐提升,癌因性疲乏可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产生持续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非小细胞肺癌 根治术 生活质量 纵向研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根细引流管与1根粗引流管、1根细引流管2种引流方式在单操作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的应用效果比较
6
作者 姜云峰 林星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1期14-16,共3页
目的:比较2根细引流管与1根粗引流管、1根细引流管2种引流方式在单操作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10月于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行单操作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肺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比较2根细引流管与1根粗引流管、1根细引流管2种引流方式在单操作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10月于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行单操作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肺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1根粗引流管、1根细引流管引流,试验组实施2根细引流管引流。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疼痛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引流时间、术后48 h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引流管口Ⅰ期愈合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2、24、48 h,两组疼痛评分逐渐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1根粗引流管、1根细引流管引流,2根细引流管引流可提高引流管口Ⅰ期愈合率,减轻患者疼痛,加快康复速度,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根治术 单操作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 术后 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系统双模式护理干预在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
7
作者 王欢欢 刘如飞 +1 位作者 乔自娟 丁成智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0期3806-3810,共5页
目的 探究适应-系统双模式护理干预在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在河南省胸科医院治疗的1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给予常规组(51例)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51例)常规护理联合适应-系... 目的 探究适应-系统双模式护理干预在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在河南省胸科医院治疗的1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给予常规组(51例)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51例)常规护理联合适应-系统双模式护理。对比两组术后拔管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干预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心理弹性量表(CD-RISC)、Kolcaba的舒适状况量表(GCQ)、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G)评分。结果 研究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出院时研究组V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CD-RISC、GCQ、FACT-G评分均较常规组高(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5.88%(3/51)]低于常规组[21.57%(11/51)](P<0.05)。结论 适应-系统双模式护理干预应用于肺癌根治术中可减轻患者疼痛感,提升住院舒适度,增强心理韧性,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有助于提升生活质量,促进预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 系统 双模式 肺癌根治术 生活质量 心理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在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8
作者 于霜霜 祖明龙 +3 位作者 徐诺 张林 朱映锟 韩玉湘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7期18-22,共5页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在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行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根据术中麻醉用药情况分为对照组(未使用右美托咪定)和实验组(使用右美托咪定),每组50例。对照组术中使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麻醉,...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在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行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根据术中麻醉用药情况分为对照组(未使用右美托咪定)和实验组(使用右美托咪定),每组50例。对照组术中使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麻醉,实验组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到术后共11个时间点血压、心率的波动情况,苏醒情况,术前、术后空腹血糖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追加药物情况。结果①与本组术前(T1)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开始前(T2)收缩压显著升高(P<0.05)。②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T11)舒张压低于本组T1时(P<0.05)。③麻醉开始后60 min(T4),实验组患者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④两组患者拔管时间、拔管后苏醒时间、总苏醒时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的Steward评分均达到6分,安全送返普通病房。⑤两组术前、术后空腹血糖及血糖变化差值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空腹血糖均高于本组术前(P<0.05)。⑥两组患者术后在PACU苏醒期间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均未发生患者PACU停留时间>2 h情况。结论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麻醉在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应用可以降低患者术中心率,其余循环指标、苏醒质量无显著差异,术后血糖较术前显著增高,但与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麻醉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 应激反应 血流动力学变化 苏醒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CTBA技术辅助早期肺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效果
9
作者 陈占军 杜容宇 马银龙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9期3521-3525,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维肺支气管血管重建(3D-CTBA)技术在早期肺癌胸腔镜肺段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河南科技大学附属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早期肺癌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3D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C... 目的探讨三维肺支气管血管重建(3D-CTBA)技术在早期肺癌胸腔镜肺段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河南科技大学附属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早期肺癌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3D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CT下胸腔镜肺段切除术,3D组接受3D-CTBA技术下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机体创伤指标[C反应蛋白(CRP)、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血管紧张素Ⅰ(AngⅠ)]、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和最大通气量(MVV)]、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CYFRA21-1)]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3D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总引流量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胸引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CRP、E、Cor、AngⅠ均低于对照组(P<0.05),FEV_(1)、FVC、MVV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CTBA技术辅助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是早期肺癌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案,能减轻机体创伤,促进术后早期病情恢复,改善患者肺功能,能确保治疗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胸腔镜 肺段切除手术 三维重建 创伤 肺功能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功能训练对肺癌根治术患者肺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10
作者 杨丽华 刘现利 +1 位作者 刘艳春 李晶晶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5期2858-2861,共4页
目的探讨呼吸功能训练对肺癌根治术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河南省胸科医院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9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呼吸功能训练... 目的探讨呼吸功能训练对肺癌根治术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河南省胸科医院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9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呼吸功能训练。通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和呼气流量峰值(PEF)评价肺功能,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采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进行生活质量评价。结果术后7 d时,两组患者FEV_(1)、FVC、MVV和PEF等肺功能指标均降低,但观察组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置管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时,两组患者QLQ-C30评分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功能训练能够促进肺癌根治术患者肺功能恢复,缩短术后康复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根治术 呼吸功能训练 肺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位一体护理在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
11
作者 李琳 赵宇 王湘萍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3期2481-2485,共5页
目的探讨五位一体护理在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胸腔镜下接受肺癌根治术的患者80例,根据护理方法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五位... 目的探讨五位一体护理在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胸腔镜下接受肺癌根治术的患者80例,根据护理方法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五位一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康复进程、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遵医行为、自护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ESCA)]、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研究组首次排气、排便、下床活动及出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ESCA各维度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总遵医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五位一体护理干预可促进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进程,缓解负性情绪,提升遵医行为、自护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根治术 五位一体 康复进程 并发症 遵医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呼吸专项训练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
12
作者 符霞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0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中应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呼吸专项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本院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共计92例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成干预组(n=46)与对照组(n=46),对照组给予常规呼吸训练,干预... 目的探讨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中应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呼吸专项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本院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共计92例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成干预组(n=46)与对照组(n=46),对照组给予常规呼吸训练,干预组给予ERAS理念下呼吸专项训练,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肺功能、生活质量、并发症。结果干预组术后排痰量较对照组更多(P<0.05),拔管、下床活动、住院时间更短(P<0.05);干预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最大通气量(MVV)、呼气峰流速(PEF)升高(P<0.05),干预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干预后两组肺癌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FACT-L)评分升高(P<0.05),干预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统计并发症发生率,干预组(8.70%)较对照组(23.91%)更低(P<0.05)。结论ERAS理念下呼吸专项训练应用于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中,可促进术后排痰,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呼吸专项训练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分析
13
作者 孙虹 徐杨艳 金骁予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1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焦虑状态、疼痛情况、肺功能、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焦虑评分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01)。术后1、3、7 d,两组疼痛评分逐渐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FEV_(1)/FVC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拔管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减轻术后疼痛,改善肺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术期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胸腔引流方式在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许芳兰 管顺芳 +1 位作者 王英 马翠英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胸腔引流方式在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选取某院胸心外科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后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猪尾巴导管于切口... 目的探讨改良胸腔引流方式在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选取某院胸心外科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后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猪尾巴导管于切口下2肋间置管后3M弹力胶布高举平台法固定,对照组采用传统24 FR胸腔引流管于单孔切口处置管并予缝线结扎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引流效果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肺不张及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引流管留置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后采用改良胸腔引流方式,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疼痛,而且引流效果充分,降低了切口愈合不良、肺不张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尾巴导管 胸腔引流 单孔胸腔镜 肺癌根治术 疼痛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手术诊断和治疗高龄小结节非小细胞肺癌 被引量:25
15
作者 董庆 辛衍忠 +4 位作者 赵桂彬 韩敬泉 张凯 刘成 崔键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5期399-401,共3页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诊治高龄小结节非小细胞肺癌(small nodules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snNSCLC)的价值。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6月32例(71~85岁)snNSCLC术前CT引导下带钩钢丝...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诊治高龄小结节非小细胞肺癌(small nodules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snNSCLC)的价值。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6月32例(71~85岁)snNSCLC术前CT引导下带钩钢丝体表定位,经电视胸腔镜应用内镜缝合切割器切除病灶,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明确诊断,行肺段切除术,肺叶切除术,或距肿瘤边缘1.5 cm行楔形切除术。结果手术时间(185.5±34.6)min;术中出血量(90.6±58.3)ml。切除淋巴结(7.8±3.8)枚。术中诊断皆为原发性肺癌。无术中死亡,术后肺部感染3例,肺不张4例,心房纤颤1例,皆经治疗后痊愈。胸腔引流(2.2±1.6)d,引流量(226.8±48.5)ml/d。术后病理:鳞癌5例,腺癌27例;T1aN0M028例,T1aN1M04例。住院时间(8.6±2.7)d。31例随访2~4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1.5月,26例无瘤生存,5例术后6~20个月发生转移或复发,其中胸膜转移1例,脑转移1例,骨转移1例,肺内转移2例。结论 VATS诊治高龄snNSCLC能最大限度保留健康肺组织,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手术 小结节非小细胞肺癌 肺叶切除 肺段切除 楔形切除 高龄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和三孔胸腔镜在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17
16
作者 靳智勇 郭占林 康世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29期120-123,128,共5页
目的分析单孔与三孔胸腔镜行肺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相关事件指标及对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肺癌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术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 目的分析单孔与三孔胸腔镜行肺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相关事件指标及对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肺癌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术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观察组行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疼痛、血清检测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出血量、引流量明显减少,切口长度、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 <0.01);观察组术后第1、3、5天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1),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含量均少于对照组(P <0.05),术后IgA、IgG、IgM水平及CD3+、CD4+、CD4+/CD8+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与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比较,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具有微创、出血量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并能彻底清除淋巴结,对患者术后机体的应激、免疫状态的刺激均较轻,是治疗肺癌的有效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胸腔镜 三孔胸腔镜 肺癌根治术 VAS评分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呼吸性气流通气对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单肺通气患者非通气侧肺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周俊辉 钟巍 +1 位作者 奚高原 王鹏浩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5期1-5,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无呼吸性气流通气(AOI)对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单肺通气(OLV)患者非通气侧肺损伤的改善作用,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选择择期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AOI组各30例。于术中OLV开始即刻对AOI组患者非通... 目的通过观察无呼吸性气流通气(AOI)对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单肺通气(OLV)患者非通气侧肺损伤的改善作用,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选择择期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AOI组各30例。于术中OLV开始即刻对AOI组患者非通气侧肺给予5L/min的氧气持续性通气,对照组患者非通气侧肺不给予氧气持续性通气。于麻醉诱导后即刻(T_(0))、OLV后30 min(T_(1))、OLV后1 h(T_(2))及OLV后2h(T_(3))采集患者桡动脉血,血气分析仪检测氧合参数动脉血氧分压(Pa O_(2))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术毕后保留已切除下来的肺癌组织,切取肿瘤周边的正常肺组织标本,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评估肺损伤情况并计算肺损伤评分。采用TUNEL法观察肺组织细胞凋亡情况,计算细胞凋亡指数;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肺组织中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Ⅰ、LC3-Ⅱ、Beclin-1蛋白。记录术后3 d内患者发生的不良事件,包括呼吸抑制、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低血压、高血压及恶心呕吐。结果与同组T_(0)时点比较,对照组、AOI组T_(1)~T_(3)时点PaO_(2)降低、PaCO_(2)升高;与对照组同时点比较,AOI组T_(1)~T_(3)时点PaO_(2)升高、PaCO_(2)降低(P均<0.05)。HE染色显示,对照组肺组织结构发生明显损伤,AOI组肺组织损伤程度较对照组减轻;AOI组肺损伤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AOI组细胞凋亡指数降低,肺组织Bcl-2、LC3-Ⅰ蛋白升高,Bax、Beclin-1、LC3-Ⅱ蛋白降低,Bcl-2/Bax、LC3-Ⅱ/LC3-Ⅰ增大(P均<0.05)。两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OLV期间行AOI可改善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OLV患者非通气侧肺损伤且安全性良好,该机制可能与AOI改善肺组织氧合状态、抑制细胞凋亡及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呼吸性气流通气 单肺通气 肺损伤 细胞凋亡 细胞自噬 肺癌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对胸腔镜下食道癌根治术后自控镇痛的效果 被引量:6
18
作者 丁进峰 陈玲阳 曹海华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5-508,共4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胸腔镜下食道癌根治术术后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择期行胸腔镜下食道癌根治术患者54例,随机分为C组、DEX1和DEX2组,每组18例。C组:负荷剂量生理盐水+舒芬太尼PCA;DEX1组给负荷剂量DEX 0.5μg/kg+舒芬...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胸腔镜下食道癌根治术术后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择期行胸腔镜下食道癌根治术患者54例,随机分为C组、DEX1和DEX2组,每组18例。C组:负荷剂量生理盐水+舒芬太尼PCA;DEX1组给负荷剂量DEX 0.5μg/kg+舒芬太尼PCA;DEX2组:给负荷剂量DEX0.5μg/kg+舒芬太尼复合DEX PCA。3组PCA给药方案:负荷量2 ml,维持2 ml/h,按压量2 ml,锁时15 min。采用Ramsay评分法对术后1和4 h患者进行镇静评分,采用VAS法对术后1、4、12和24 h静息和咳嗽时的疼痛进行评分;记录术后24 h舒芬太尼使用量、镇痛泵按压次数和给药次数,并计算按压次数/给药次数比值;记录发生呕心呕吐和呼吸抑制情况。结果 DEX1组在术后1 h、DEX2组在术后1和4 h镇静评分较C组显著性升高(P<0.05);DEX1组术后1 h静息和咳嗽时VAS评分、4 h静息时VAS评分和DEX2组术后不同时点静息和咳嗽时VAS评分均较C组显著性降低(P<0.05,P<0.01),但DEX2组在术后4 h咳嗽时疼痛、术后12、24 h静息咳嗽时VAS评分较DEX1组显著性降低(P<0.01);DEX2组较C组和DEX1组在术后24 h舒芬太尼使用量、术后4 h按压次数、给药次数和按压次数/给药次数比值均显著性降低(P<0.01);DEX2组患者满意度较DEX1组和C组显著性增高;而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DEX为胸腔镜下食道癌患者提供PCA减少了舒芬太尼使用量,提高了镇痛效果,减少了恶心呕吐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VAS 食道癌根治术 自控镇痛 胸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通气侧肺持续中低流量给氧在老年患者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9
19
作者 周俊辉 王鹏浩 +1 位作者 奚高原 钟巍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11期33-37,共5页
目的观察非通气侧肺持续中低流量给氧在老年患者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肺部并发症(PPC)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术中在单肺通气(OLV)后非... 目的观察非通气侧肺持续中低流量给氧在老年患者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肺部并发症(PPC)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术中在单肺通气(OLV)后非通气侧肺给予1~4 L/min的氧气通入,对照组不予特殊处理。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单肺通气时间、术中失血量、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气管导管拔除时间及OLV时的术者满意度,麻醉诱导后即刻(T_(0))和OLV后30 min(T_(1))、1 h(T_(2))、2 h(T_(3))的动脉血氧分压(PaO_(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术前及术后1、3 d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术后PPC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1、2 d的15项恢复质量量表(QoR-15)评分,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单肺通气时间、术中失血量、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气管导管拔除时间及OLV时的术者满意度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与同组T_(0)时间点比较,两组T_(1)~T_(3)时间点PaO_(2)均下降、PaCO_(2)均升高,且对照组变化更明显(P均<0.05)。与同组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3 d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升高,且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均<0.05)。观察组术后PPC总发生率为14%(7/50),对照组为34%(17/50),两组比较P<0.05。两组术后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均>0.05。观察组术后PA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1、2 d QoR-15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老年患者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给予非通气侧肺持续中低流量给氧有助于改善氧合功能、抑制术后炎症反应、减少PPC发生、促进术后康复,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通气 并发症 单肺通气 中低流量 给氧方式 肺癌根治术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例完全电视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手术护理配合与体会 被引量:20
20
作者 李少娟 李翠翠 +1 位作者 郭履平 胡宁东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13期94-96,106,共4页
目的探讨完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的护理配合体会。方法对我院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肺癌患者在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按照围术期护理方法的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40例给予临床常规护理,纳入对照组,另... 目的探讨完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的护理配合体会。方法对我院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肺癌患者在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按照围术期护理方法的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40例给予临床常规护理,纳入对照组,另外40例采取围术期护理干预模式,纳入观察组,最终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结果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展开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其中对照组术中转常规开胸手术2例,腔镜手术成功率95%,而观察组手术成功率高达100%;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术后手术效果满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术中器械的良好性能,密切的术中配合是手术成功开展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肺癌根治术 护理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