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ppression of thermal postbuckling and nonlinear panel flutter motions of variable stiffness composite laminates using piezoelectric actuators 被引量:2
1
作者 TAO Ji-xiao YI Sheng-hui +1 位作者 DENG Ya-jie HE Xiao-qia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2期3757-3777,共21页
Variable stiffness composite laminates(VSCLs)are promising in aerospace engineering due to their designable material properties through changing fiber angles and stacking sequences.Aiming to control the thermal postbu... Variable stiffness composite laminates(VSCLs)are promising in aerospace engineering due to their designable material properties through changing fiber angles and stacking sequences.Aiming to control the thermal postbuckling and nonlinear panel flutter motions of VSCLs,a full-order numerical model i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LQR)algorithm in control theory,the classical laminate plate theory(CLPT)considering von Kármán geometrical nonlinearity,and the first-order Piston theory.The critical buckling temperature and the critical aerodynamic pressure of VSCLs are parametrically investigated.The location and shape of piezoelectric actuators for optimal control of the dynamic responses of VSCLs are determined through comparing the norms of feedback control gain(NFCG).Numerical simulations show that the temperature field has a great effect on aeroelastic tailoring of VSCLs;the curvilinear fiber path of VSCLs can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optimal location and shape of piezoelectric actuator for flutter suppression;the unstable panel flutter and the thermal postbuckling deflection can be suppressed effectively through optimal design of piezoelectric patch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ive control finite element method 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 algorithm nonlinear flutter thermal postbuckling variable stiffness composite laminat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nlinear combined forecasting model based on fuzzy adaptive variable weight and its application 被引量:1
2
作者 蒋爱华 梅炽 +1 位作者 鄂加强 时章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4期863-867,共5页
In order to enhance forecasting precision of problems about nonlinear time series in a complex industry system,a new nonlinear fuzzy adaptive variable weight combined forecasting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using concept... In order to enhance forecasting precision of problems about nonlinear time series in a complex industry system,a new nonlinear fuzzy adaptive variable weight combined forecasting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using conceptions of the relative error,the change tendency of the forecasted object,gray basic weight and adaptive control coefficient on the basis of the method of fuzzy variable weight.Based on Visual Basic 6.0 platform,a fuzzy adaptive variable weight combined forecast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 was developed.The application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forecasting precisions from the new nonlinear combined forecasting model are higher than those of other single combined forecasting models and the combined forecast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 is very powerful tool for the required decision in complex industry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linear combined forecasting nonlinear time series method of fuzzy adaptive variable weight relative error adaptive control coeffici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电压下复合绝缘子表面电荷积污特性仿真研究
3
作者 房博一 刘彬 +4 位作者 刘金 王贵山 黄聪 黄萍 杨国婷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9-139,共11页
为研究复合绝缘子的积污特性,以FZSMW-75/8-Z型支柱复合绝缘子为研究对象,利用COMSOL软件对不同污秽情况下的绝缘子表面积聚特性进行数值模拟仿真研究。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不同污秽颗粒电导率、直径、浓度和不同风速下的表面电荷密度,... 为研究复合绝缘子的积污特性,以FZSMW-75/8-Z型支柱复合绝缘子为研究对象,利用COMSOL软件对不同污秽情况下的绝缘子表面积聚特性进行数值模拟仿真研究。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不同污秽颗粒电导率、直径、浓度和不同风速下的表面电荷密度,通过等效电导率解释了表面电荷密度分布现象。结果表明:当风速一定时,伞裙表面电荷密度与污秽颗粒的电导率、直径、浓度成正比,任一影响因素数值增大均可以增加伞裙单元域内的污秽颗粒数量和电导率;当污秽颗粒参数一定时,伞裙表面电荷密度与风速成正比,风速越大,作用在污秽颗粒的气流曳力也越大,导致更多的污秽颗粒粘附在伞裙表面。当伞裙单元域污秽颗粒增多时,污秽层等效电导率增大,伞裙表面电荷密度也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秽颗粒 复合绝缘子 控制变量法 表面电荷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状态空间平均法的Boost变换器显式模型预测控制
4
作者 王昭鸿 许可 +1 位作者 兰永红 杨孝凡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543-2551,共9页
针对开关频率与计算复杂度之间的问题,利用Boot电路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新型显式模型预测控制策略。首先,为了把Boot电路中的非线性化问题转换成双状态空间的线性化问题,采取状态平均法,以折线近似其中电容电压的变化,并把每一个周期内... 针对开关频率与计算复杂度之间的问题,利用Boot电路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新型显式模型预测控制策略。首先,为了把Boot电路中的非线性化问题转换成双状态空间的线性化问题,采取状态平均法,以折线近似其中电容电压的变化,并把每一个周期内的电压状态平均值作为变量,构造了线性变参数模型。然后,利用泰勒级数设计了一种新的预测模型预测观测器,并用系统中预测输出和实际输出的偏差,构造出最小评价函数,实现对被控对象的持续跟踪控制。最后,利用改进型内点法进行求解和稳定性分析,对阶跃、矩形和正弦的3种不同电压信号的追踪进行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BOOST变换器 线性变参数模型 内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MPPT的四级充电控制策略
5
作者 许晓辉 李海虹 +1 位作者 张彬 张延军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56,共8页
针对传统蓄电池三级充电方式存在的功率输入不稳定、随机性大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扰动观察法(POM)的变步长扰动观察法的最大功率点追踪(VSS-POM-MPPT)算法与四级充电算法相结合的光伏储能充电控制策略。通过搭建光伏模型,对VSS-PO... 针对传统蓄电池三级充电方式存在的功率输入不稳定、随机性大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扰动观察法(POM)的变步长扰动观察法的最大功率点追踪(VSS-POM-MPPT)算法与四级充电算法相结合的光伏储能充电控制策略。通过搭建光伏模型,对VSS-POM与POM的最大功率点追踪(MPPT)的跟踪速度进行对比,同时以稳压精度和稳流精度作为光伏电池为蓄电池充电时的性能评价指标。完成基于VSS-POM-MPPT算法的控制器程序设计,进行光伏电池向蓄电池充电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VSS-POM-MPPT相较于POM-MPPT在追踪到最大功率点时的用时减少了0.008 s,速度提升了24.3%;实验记录的蓄电池充电数据与本研究设计的充电算法一致,稳压精度和稳流精度分别为±0.4%、±0.8%,满足电力行业标准即±(0.5%~1%)、±(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PT 变步长扰动观察法 四级充电控制策略 蓄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圆弧弧齿锥齿轮传动误差高精度检测 被引量:1
6
作者 唐艳玲 李强伟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5,30,共6页
双圆弧弧齿锥齿轮的齿距偏差对线接触弧齿锥齿轮传动接触的影响复杂,其对齿面接触应力和弹性变形呈现非规律属性。传动误差检测过程中,受到上述因素影响,双圆弧弧齿锥齿轮传动因误差因素会产生边缘接触导致齿轮坐标系失真,齿距偏差和小... 双圆弧弧齿锥齿轮的齿距偏差对线接触弧齿锥齿轮传动接触的影响复杂,其对齿面接触应力和弹性变形呈现非规律属性。传动误差检测过程中,受到上述因素影响,双圆弧弧齿锥齿轮传动因误差因素会产生边缘接触导致齿轮坐标系失真,齿距偏差和小轮轴线误差对齿面接触应力和弹性变形的影响较大,导致误差搜索过程失败。提出一种双圆弧弧齿锥齿轮传动误差高精度检测方法。构建传动误差分析模型,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扭矩以及安装制造等因素对传动误差的影响,确定传动误差产生的原因。在上述分析基础上,将检测齿廓变换到理论齿廓坐标系中。利用理论齿廓法向等距线,获取包容实际齿廓点的两条等距线齿廓,组建双圆弧弧齿锥齿轮传动误差搜索模型,完成对传动误差高精度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额定负载和不同负载情况下得到的双圆弧弧齿锥齿轮传动误差检测结果与真实值的检测结果拟合度相对较高,说明所提方法可以得到具有更加可靠且精准的传动误差检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圆弧弧齿锥齿轮 控制变量法 扭矩 坐标变换 传动误差 高精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防菌株GD-012的鉴定及最适发酵条件的筛选
7
作者 王天琦 朱海霞 +2 位作者 文轶奎 张乐 张随芳 《青海农林科技》 2025年第3期67-73,共7页
为了明确生防菌株GD-012的种属和生长最适条件,本研究利用形态学、分子学、单因素变量控制法对菌株GD-012进行鉴定,并对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及产孢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其最适生长培养基... 为了明确生防菌株GD-012的种属和生长最适条件,本研究利用形态学、分子学、单因素变量控制法对菌株GD-012进行鉴定,并对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及产孢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其最适生长培养基为PSA,筛选出碳源为肌醇,氮源为硝酸钾,无机盐为氯化钾。温度在25℃、pH为6~9时最适该菌株生长,并且菌株在发酵的第5 d,装液量160 mL,接种量6%,摇床转速180r/min时菌株发酵产孢量最多,选用麦麸作为发酵基质时产孢量最大。该研究为链格孢菌开发成微生物除草剂,扩大其培养和工业生产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除草剂 生物学特性 单因素变量控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刚度环境下机械臂的阻抗控制方法
8
作者 宫大为 谢俊翔 +2 位作者 代小林 何永琦 刘柏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28-935,共8页
针对传统阻抗控制在刚度变化的情况下存在力波动剧烈、力跟踪误差较大的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递推最小二乘法在线辨识环境刚度并进行位移补偿的阻抗控制,提高变刚度环境下阻抗控制的性能。通过构建改进的阻抗控制模型,进而减小刚度... 针对传统阻抗控制在刚度变化的情况下存在力波动剧烈、力跟踪误差较大的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递推最小二乘法在线辨识环境刚度并进行位移补偿的阻抗控制,提高变刚度环境下阻抗控制的性能。通过构建改进的阻抗控制模型,进而减小刚度突变情况下阻抗控制的稳态误差与力波动。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环境刚度改变的情况下,改进的阻抗控制器能消除跟踪力的稳态误差并减小刚度突变时的力波动。通过实验平台验证了机械臂在不同刚度表面进行力跟踪时仍具有良好的跟踪力性能。本文算法与实验结论可应用于工业机械臂力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 力控制 柔顺控制 阻抗控制 递推最小二乘法 遗忘因子 变刚度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位置控制系统分析与参数调节
9
作者 章国光 燕波宇 +1 位作者 付明星 侯鹏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119,共6页
基于二惯性弹性系统的PID位置控制,通过系统阻尼特性的分析展开惯性匹配的影响评价,并开发兼容传统控制的方法来改善系统惯性匹配起因的欠阻尼问题。研究分析表明,惯性比支配系统的阻尼特性,通过PID级联滤波器的控制方式,能提高参数调... 基于二惯性弹性系统的PID位置控制,通过系统阻尼特性的分析展开惯性匹配的影响评价,并开发兼容传统控制的方法来改善系统惯性匹配起因的欠阻尼问题。研究分析表明,惯性比支配系统的阻尼特性,通过PID级联滤波器的控制方式,能提高参数调节的能力,并改善系统的欠阻尼特性。借鉴扩充平面法的设计思路,通过参数的重组计算,提出四参数反馈系统的新计算分析方法。仿真分析与实验结果显示,传统PID位置控制器组合滤波器使用,并结合四参数扩充参数平面法的设计,能有效改善系统的阻尼特性;且它能兼容传统控制器,其计算简单、直观性好、易于设计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惯性弹性系统 PID控制 滤波器 扩充参数平面法 多参数反馈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摆动工艺参数对铝合金激光焊焊接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健强 贾正 +1 位作者 邢健 李家曙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6-611,共6页
为了研究铝合金激光焊接过程中摆动参数对焊接结果的影响,文章采用单因素的变量试验,在其他参数固定为功率4 kW、焊接速度80 mm/s、离焦量0的情况下,分别分析激光摆动频率、摆动幅度等参数对2 mm厚的6k21和5754铝合金薄板焊缝成型、焊... 为了研究铝合金激光焊接过程中摆动参数对焊接结果的影响,文章采用单因素的变量试验,在其他参数固定为功率4 kW、焊接速度80 mm/s、离焦量0的情况下,分别分析激光摆动频率、摆动幅度等参数对2 mm厚的6k21和5754铝合金薄板焊缝成型、焊接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摆动幅度的增加,焊缝熔深减小,熔宽先增加后减小;随着摆动频率的增加,熔深、熔宽均减小;在焊缝没有焊接缺陷的情况下,试件的剪切力与熔宽成正相关。文章研究结果可为汽车轻量化全铝车身连接中的激光焊接工艺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焊 摆动焊接 铝合金 控制变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的海上风电系统谐波治理方法和控制策略 被引量:11
11
作者 唐爱红 宋幸 +3 位作者 尚宇菲 郭国伟 余梦琪 詹细妹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28,共9页
由于电力电缆的电容效应,海上风电经电缆汇集系统极易出现谐波谐振放大的现象,造成电能质量的下降。分布式潮流控制器属于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装置,在进行潮流调节的同时也能进行谐波治理。文中首先构建了海上风电系统的频域相关模型,基... 由于电力电缆的电容效应,海上风电经电缆汇集系统极易出现谐波谐振放大的现象,造成电能质量的下降。分布式潮流控制器属于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装置,在进行潮流调节的同时也能进行谐波治理。文中首先构建了海上风电系统的频域相关模型,基于该模型分析了谐波谐振放大的原因;随后,采用了将分布式潮流控制器串入海上风电系统的谐波治理方式,推导并得到了含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的海上风电系统的谐波特性。基于该谐波特性,设计了一种控制策略。该策略通过控制分布式潮流控制器实时跟踪使并网点谐波电压幅值为零的谐波补偿电压,从而降低并网点的谐波电压含量。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的海上风电系统谐波治理方法和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地降低并网点的谐波电压,改善电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电能质量 谐波治理 分布式潮流控制器 变增量电导增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反步法的无人驾驶汽车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于蕾艳 郭盼 侯泽宇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5-131,共7页
为了解决无人驾驶汽车轨迹跟踪控制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快速性问题,将反步法分别融合滑模变结构控制和模糊自适应控制.建立车辆三自由度运动学位姿误差微分方程,推导了基于反步法的车速和横摆角速度控制律,结合Lyapunov稳定性判据验证了... 为了解决无人驾驶汽车轨迹跟踪控制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快速性问题,将反步法分别融合滑模变结构控制和模糊自适应控制.建立车辆三自由度运动学位姿误差微分方程,推导了基于反步法的车速和横摆角速度控制律,结合Lyapunov稳定性判据验证了系统稳定性.分别建立融合反步法的滑模变结构和模糊自适应轨迹跟踪控制方法,结合轨迹跟踪稳态误差、超调量和调整时间,验证、比较了控制方法准确性、稳定性和快速性3种性能的优劣.结果表明:融合反步法的滑模变结构轨迹跟踪控制的稳定性最好,轨迹跟踪超调量接近于0;融合反步法的模糊自适应轨迹跟踪控制快速性最好,轨迹跟踪调整时间相对于反步法缩短了1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驾驶汽车 轨迹跟踪控制 反步法 滑模变结构控制 模糊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同步发电机参数设计及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卢宇昊 潘庭龙 +2 位作者 许德智 周喜超 李建林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8-864,共7页
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参数众多,参数设计较为复杂,常规方法难以保证设计效果。针对该问题,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改变阻尼系数、转动惯量、下垂系数和积分系数值大小,在分析比较不同参数值下虚拟同步发电机的有功、无功动态响应效果的基础上,... 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参数众多,参数设计较为复杂,常规方法难以保证设计效果。针对该问题,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改变阻尼系数、转动惯量、下垂系数和积分系数值大小,在分析比较不同参数值下虚拟同步发电机的有功、无功动态响应效果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以系统动态响应稳定性能为目标的优化函数,提出了一种基于松鼠搜索算法的虚拟同步发电机参数优化设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参数优化设计方法能够更准确地选择出合理参数,有效提升了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动态响应性能,具有较好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发电机 控制变量法 参数优化设计 松鼠搜索算法 动态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具变量法的PM_(2.5)浓度对每日死亡影响的效应估计
14
作者 祝贵明 颜豪森 +2 位作者 王彤 吕鹏 孙红卫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6-531,538,共7页
目的大量环境流行病学研究表明PM_(2.5)浓度短期变化与人群每日死亡相关,但是大多数关于PM_(2.5)对每日死亡的急性效应的研究是通过回归来控制混杂因素,而通常可用的人群资料里仅包含少量测量的混杂因素,这就面临着大量未观测的混杂因... 目的大量环境流行病学研究表明PM_(2.5)浓度短期变化与人群每日死亡相关,但是大多数关于PM_(2.5)对每日死亡的急性效应的研究是通过回归来控制混杂因素,而通常可用的人群资料里仅包含少量测量的混杂因素,这就面临着大量未观测的混杂因素未纳入模型的问题从而导致估计有偏,而工具变量法可以较好地解决未观测混杂带来的效应估计问题,本文通过工具变量法估计PM_(2.5)对每日死亡的急性效应。方法收集中国某市2016—2019年PM_(2.5)日均浓度、气象数据及每日非意外死亡人数,采用边界层高度和风速作为工具变量,分析该地PM_(2.5)浓度对每日非意外死亡的影响;采用阴性暴露对照法检验工具变量假设;采用时间序列的bootstrap方法估计置信区间。并与广义相加模型的效应估计进行比较。结果工具变量法得出PM_(2.5)浓度与人群每日非意外死亡存在相关,PM_(2.5)浓度每升高10μg/m^(3),人群每日非意外死亡增加0.94%(95%CI:0.39%~1.55%);阴性暴露对照结果显示阴性暴露与人群日非意外死亡不相关(P=0.19),说明前述工具变量模型不受未测量且未控制混杂的影响。传统广义相加模型估计PM_(2.5)浓度每升高10μg/m^(3),人群每日非意外死亡增加0.24%(95%CI:0.01%~0.47%)。结论经工具变量法估计,该地PM_(2.5)浓度与居民每日非意外死亡存在相关,边界层高度和风速可以作为工具变量估计PM_(2.5)浓度对人群每日非意外死亡的急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工具变量法 风速 边界层高度 非意外死亡 阴性暴露对照 BOOTSTR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闻喜县隧道盾构施工中废旧泥浆的全利用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云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83-288,共6页
为使废旧泥浆能够再次被有效利用,在此以闻喜县隧道盾构废旧泥浆为研究对象。采用控制变量法,系统研究pH、黏土、膨润土、羧甲基纤维素及碳酸钠等多因素对废弃泥浆粘度、含砂率、密度、失水量及成膜性能的有效。结果表明,当在废弃泥浆... 为使废旧泥浆能够再次被有效利用,在此以闻喜县隧道盾构废旧泥浆为研究对象。采用控制变量法,系统研究pH、黏土、膨润土、羧甲基纤维素及碳酸钠等多因素对废弃泥浆粘度、含砂率、密度、失水量及成膜性能的有效。结果表明,当在废弃泥浆中加入1.6%的膨润土、6.4%的黏土、0.6%的CMC等其它外加剂时,废弃泥浆的性能可以达到标准泥浆的性能,具有优良的携渣和成膜能力,从而达到废弃泥浆再利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泥浆 控制变量法 多因素 成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被动变阻尼变刚度装置组合隔震新体系性能化设计方法
16
作者 李铮 付伟庆 王浩哲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7-135,共9页
被动变阻尼变刚度装置是一种无需外部能源输入和反馈控制的装置,具有变阻尼耗能和变刚度限位功能。当与隔震支座组合使用时,这种装置构成了一种新的隔震体系,能够有效控制不同类型和烈度大小的地震波。根据性能化设计理论,提出了针对组... 被动变阻尼变刚度装置是一种无需外部能源输入和反馈控制的装置,具有变阻尼耗能和变刚度限位功能。当与隔震支座组合使用时,这种装置构成了一种新的隔震体系,能够有效控制不同类型和烈度大小的地震波。根据性能化设计理论,提出了针对组合隔震体系的设计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完成隔震层中被动变阻尼变刚度装置和隔震支座的参数设计工作。研究还提供了完整的设计流程和详细的设计过程说明,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这种性能设计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组合隔震新体系的工程设计领域,为相关工程提供了一种可靠的设计方法和技术支持。通过这种先进的设计方法,可使结构能够更好地应对地震带来的灾害,保障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变阻尼变刚度装置 组合隔震体系 性能设计方法 控制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电容模型的发动机滑油磨粒检测蜂窝状电容传感器
17
作者 何珏 何永勃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21,46,共7页
航空发动机内部产生的异常颗粒反映零部件健康状况,同时滑油品质也直接影响零部件健康。为了提升传感器的检测灵敏度,同时考虑介质的电导率,降低加工难度,设计了一种基于复电容模型的蜂窝状电容传感器。传感器利用3块圆形电极板分割灵敏... 航空发动机内部产生的异常颗粒反映零部件健康状况,同时滑油品质也直接影响零部件健康。为了提升传感器的检测灵敏度,同时考虑介质的电导率,降低加工难度,设计了一种基于复电容模型的蜂窝状电容传感器。传感器利用3块圆形电极板分割灵敏场,采用差分结构与交流电桥,放大检测信号。电极板内部为网状,圆孔呈正六边形分布。基于物理场仿真,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滑油品质、结构参数、磨粒特征与复电容值的关系。在外径10 mm、内径8 mm的管道中,可检测38μm铁磨粒、60μm铝磨粒和水气颗粒、155μm的硅灰石颗粒,能够有效分析滑油品质,区分磨粒尺寸和材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磨损颗粒 滑油品质 复电容模型 蜂窝状 控制变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曲率拼板多丝气体保护焊焊接工艺研究
18
作者 于杰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9-92,97,共5页
针对目前船舶焊接技术无法完全满足生产需求的情况,探讨多丝气体保护焊焊接工艺在船舶焊接领域的应用前景。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对多丝气体保护焊的工艺参数进行选择并应用在不同曲率的拼板上,通过实验得出优化工艺方案。实验结果表明,... 针对目前船舶焊接技术无法完全满足生产需求的情况,探讨多丝气体保护焊焊接工艺在船舶焊接领域的应用前景。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对多丝气体保护焊的工艺参数进行选择并应用在不同曲率的拼板上,通过实验得出优化工艺方案。实验结果表明,多丝气体保护焊产生焊缝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满足规范要求。合理的多丝气体保护焊焊接工艺可提升船舶的焊接速度和焊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曲率拼板 多丝气体保护焊 控制变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热电流对恒温晶振温度稳定性的影响
19
作者 李鹏 陈萍萍 卢啸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7-350,361,共5页
通信技术的发展对恒温晶振的小型化需求越来越高。在设计一款小尺寸的恒温晶振时发现,环境温度从-40℃到85℃时,频率曲线一致向上,难以满足±3×10^(-9)频率温度稳定度要求。经分析表明,晶振的加热电流随环境温度而变化,在通过... 通信技术的发展对恒温晶振的小型化需求越来越高。在设计一款小尺寸的恒温晶振时发现,环境温度从-40℃到85℃时,频率曲线一致向上,难以满足±3×10^(-9)频率温度稳定度要求。经分析表明,晶振的加热电流随环境温度而变化,在通过低电导率的接地引线时引起晶振PCB内的地电压波动,进而导致变容管的偏置电压发生变化。采用双地法和补偿法解决了加热电流引起的地电压波动对恒温晶振温度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温晶振 加热电流 频率温度稳定度 变容管 双地法 补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DC氢燃料电池堆在线智能监测系统
20
作者 刘偲艳 钟根香 葛庆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30-2038,共9页
在氢燃料电池汽车中,Fuel Cell DC-DC变换器(FDC)在氢燃料电池堆(氢堆)和逆变器之间起着关键的接口作用,其输出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是保证电机等负载正常工作的关键环节。为此本文提出一种新型滑模预测控制,首先改进FDC拓扑结构并建立基... 在氢燃料电池汽车中,Fuel Cell DC-DC变换器(FDC)在氢燃料电池堆(氢堆)和逆变器之间起着关键的接口作用,其输出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是保证电机等负载正常工作的关键环节。为此本文提出一种新型滑模预测控制,首先改进FDC拓扑结构并建立基于滑模面的预测模型,然后设计基于滑模面价值函数提高FDC跟踪精度;在此基础上为实现氢堆在线智能监测,进一步采用变步长线性插值查表法对氢堆阻抗进行在线精确估算,首先通过数字控制使FDC自生成变频的微小正弦谐波,并根据FDC输入侧电压电流采样,估算氢堆多频段阻抗值;然后采用变步长分段线性插值查表法,对比阻抗估算值与设计标准值,评判氢堆当前状态,实现氢堆在线智能监测。最后进行仿真及实验验证,验证数据显示:①当实验参考电流设定为100 A,传统PI控制时系统电流超调及响应时间分别为20 A、15 ms,应用滑模预测控制时系统电流超调及响应时间分别为1.5 A、2.5 ms;②额定工况下,FDC对自生成谐波的跟踪精度能控制在2%以内;③采用变步长线性插值查表法能实现氢堆阻抗的精确估算,验证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燃料电池堆 DC-DC变换器 等效阻抗 滑模预测控制 变步长线性查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