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特征融合的复杂场景树种跨域泛化分类模型
1
作者 陈广胜 温林郅 +3 位作者 张文均 李超 于鸣 景维鹏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45,共13页
【目的】针对不同区域因气候、土壤等生态因子差异导致的域偏移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全局-局部特征融合的单域泛化方法,提升复杂森林场景下无标签树种识别的泛化性能,为跨域树种分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方法】选取德国巴登-符... 【目的】针对不同区域因气候、土壤等生态因子差异导致的域偏移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全局-局部特征融合的单域泛化方法,提升复杂森林场景下无标签树种识别的泛化性能,为跨域树种分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方法】选取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南部和中国黄山市祁门县西部为源域,德国图林根州中部和中国黄山市祁门县东部为目标域,构建一种全局-局部特征融合网络(HUFNet)模型进行树种分类,HUFNet模型包含基于CNN的编码器层、基于Transformer的解码器层、全局-局部特征融合机制(GLAFE)、特征精炼头(FRH)和边界优化模块(ERV)。模型经源域数据集训练后,在目标域上测试验证其泛化能力,实现复杂场景跨域树种分类。【结果】通过多个源域和目标域数据集的对比验证,HUFNet模型在目标域HainichUAV数据集上对针叶和阔叶树种的分类总体准确率(OA)为75.1%,平均交并比(mIoU)为58.3%,相比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分类架构分别提升13.7%与11.7%。在目标域HuangshanEast数据集上,HUFNet模型的OA为71.7%,mIoU为56.8%,相比ViT-R50作为编码器的混合架构,OA提升1.2%。【结论】HUFNet模型的跨域树种分类性能明显提升,不仅保持了高精度的识别能力,而且在目标域上展现出强大的跨域泛化能力,同时大幅降低了模型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适用于资源受限的环境。该模型基于全局-局部特征融合的单域泛化方法,为跨域树种分类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 树种分类 单域泛化 语义分割 轻量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割图像辅助的自监督医学图像配准
2
作者 李宗民 王群 +1 位作者 李泫廷 杨超智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57-863,共7页
为解决可形变医学图像配准工作更关注于像素/体素层级的配准,忽略了扫描图像中的结构信息的问题,采用多结构特征提取模块(multi-structure feature extraction,MSFE)。以形变图像的分割图像和固定图像的分割图像作为输入,提取结构信息... 为解决可形变医学图像配准工作更关注于像素/体素层级的配准,忽略了扫描图像中的结构信息的问题,采用多结构特征提取模块(multi-structure feature extraction,MSFE)。以形变图像的分割图像和固定图像的分割图像作为输入,提取结构信息并反馈给配准神经网络。在此基础上,在配准任务常用的损失函数中加入与MSFE模块搭配的损失函数与分割任务中常用的损失函数以辅助配准。所提方法只参与配准网络的训练阶段,不参与测试阶段,不会增加实际配准时所需的时间。在OASIS Sample Data数据集上的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自监督 单模态 可形变配准 医学图像 医学图像配准 分割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横断面几何参数的高速铁路预制拼装式明洞衬砌分块设计与拼装方法
3
作者 周晓军 《中国铁道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4-118,共15页
以某设计时速350 km高速铁路单洞双线大跨度隧道工程为依托,从设计与施工2个方面对拼装式明洞衬砌进行研究。首先,结合建筑限界和安全疏散通道等因素确定衬砌内轮廓及衬砌横断面形式;然后,基于平面几何基本原理,提出考虑明洞衬砌横断面... 以某设计时速350 km高速铁路单洞双线大跨度隧道工程为依托,从设计与施工2个方面对拼装式明洞衬砌进行研究。首先,结合建筑限界和安全疏散通道等因素确定衬砌内轮廓及衬砌横断面形式;然后,基于平面几何基本原理,提出考虑明洞衬砌横断面几何参数的预制块分块方法;最后,在优化结构形式的基础上,提出预制块结构设计与拼装方法。结果表明:该依托工程的隧道横断面设计为带仰拱的多心圆曲边墙拱形断面形式,以提高明洞的整体稳定性和运营寿命;优化后,单环衬砌设计为3块A型预制块、2块B型预制块和1块C型预制块,衬砌各接头位置处弯矩较小甚至为0;预制块环向间以半圆形榫接头拼接,纵向间以圆台形榫接头拼接,并通过缓膨胀止水条、排水管、排水沟等形式加强衬砌整体防水性能;单环拼装时先拼装仰拱部位的C型预制块,再拼装拱肩部位的B型预制块,最后再拼装拱部的A型预制块,前后相邻预制块对位,以通缝方式完成明洞衬砌整体拼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单洞双线大跨度隧道 预制拼装式明洞 横断面设计 新型钢筋混凝土预制块 几何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义关系的单视图隐式场三维重建技术
4
作者 徐岗 靳炯超 +1 位作者 唐泽皓 冷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3-844,共12页
随着对深度学习的深入研究,基于隐式场的三维重建技术成为三维领域的研究热点,隐式场重建相比于显式重建得到了更好的重建结果,但仍存在缺少语义信息、重建结果缺失局部特征等缺点。针对现有的隐式场重建中存在的语义信息缺失问题,对隐... 随着对深度学习的深入研究,基于隐式场的三维重建技术成为三维领域的研究热点,隐式场重建相比于显式重建得到了更好的重建结果,但仍存在缺少语义信息、重建结果缺失局部特征等缺点。针对现有的隐式场重建中存在的语义信息缺失问题,对隐式场重建算法提出改进,相比于直接由隐式解码器恢复出整体模型,改进方法选择先重建模型的各个语义零件,再将各个零件进行拼接得到整体模型,进而提高隐式场三维重建的完整度。基于改进方法,提出基于语义关系的多分支隐式重建网络,并在多个国际通用三维模型数据集中与现有隐式场重建算法在5个类别的模型上利用多项评价指标进行定量测试,取得了优于当前隐式场重建算法的重建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语义分割 隐式场 单视图重建 多分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合川区养老机构可达性及均衡性研究
5
作者 元文彬 杜久升 +1 位作者 王羽 刘鼎铭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8,共9页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趋加深的背景下,探究养老机构的空间可达性和均衡性对缓解养老压力、促进养老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引入单一阈值和四级分段阈值,借助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莫兰指数,从床位和从业人员两...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趋加深的背景下,探究养老机构的空间可达性和均衡性对缓解养老压力、促进养老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引入单一阈值和四级分段阈值,借助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莫兰指数,从床位和从业人员两方面分析了重庆市合川区养老机构可达性及均衡性。结果表明:(1)合川区养老机构可达性呈核式分布,由核向外依次递减,整体可达性较差,且各个地区差异明显,可达性相对较高的乡镇街道主要分布在区县中央。(2)超过半数乡镇养老供需处于低度协调耦合阶段,养老产业发展空间很大。(3)养老资源与老年人口密度呈正相关关系,两种阈值情况下,低-高聚集、高-高聚集均集中于区县中部,该区域养老资源相对充足,但全区千人床位数、千人从业人员数均偏低,养老资源供不应求。(4)应加强区县北部及边缘地区各个乡镇街道的医院、公园、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养老机构建设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提高养老机构的可达性,促进该区域养老产业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一阈值 四级分段阈值 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 耦合协调度模型 莫兰指数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LiDAR和TLS的单木地上生物量估算对比研究
6
作者 张怡颖 高洋 +4 位作者 莘晓玥 吕佳 张天慧 卢慧翠 杨金明 《山东林业科技》 2025年第3期41-50,63,共11页
为比较移动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与地基激光雷达(Terrestrial Laser scanning,TLS)结合定量结构模型(TreeQSM)进行地上生物量估算的差异,本研究以青岛农业大学城阳校区内26棵乔木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TLS设备Trim... 为比较移动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与地基激光雷达(Terrestrial Laser scanning,TLS)结合定量结构模型(TreeQSM)进行地上生物量估算的差异,本研究以青岛农业大学城阳校区内26棵乔木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TLS设备Trimble X7及移动LiDAR设备LiGrip H120和欧思徕R8+对树木进行点云数据采集,通过去噪、地面点分类、根据地面点归一化和单木分割等预处理,利用优化的定量结构模型(Quantitative Structure Models,QSMs)构建单木枝干的三维几何模型,并提取树木胸径(DBH)和树高。结合树种的木材基本密度,将单木体积转化为地上生物量。结果显示:(1)移动LiDAR和TLS点云在TreeQSM建模的最优参数上差异不显著;(2)利用TreeQSM从TLS、LiGrip和R8+点云提取的DBH与实测值相比,线性拟合的R2分别为0.945、0.926和0.942,RMSE分别为2.1 cm(5.9%)、4.4 cm(12.4%)和2.7 cm(7.6%),树高与无人机LiDAR提取结果相比,线性拟合的R2分别为0.878、0.871和0.822,RMSE分别为1 m(4.6%)、1.2 m(5.6%)和1 m(4.6%);(3)利用LiGrip和R8+估算的单木地上生物量与TLS相比,线性拟合的R2分别为0.913和0.955,RMSE分别为0.836 t(53.9%)和0.503 t(32.5%),一致性相关系数(Concordanc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CCC)分别为0.739和0.88。树干生物量的偏差小于树枝生物量,线性拟合的R2分别为0.967和0.932,RMSE分别为0.04 t(10.6%)和0.036 t(9.7%),CCC分别为0.95和0.96。本研究表明移动LiDAR结合定量结构模型提取树木参数并估算单木生物量的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TLS。当移动LiDAR点云精度更高时,估算结果更加准确。本研究为使用移动LiDAR开展单木及区域生物量估算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参数提取 单木分割 定量结构模型 单木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线段检测和LT描述符的矿井图像线特征匹配算法 被引量:1
7
作者 朱代先 秋强 +2 位作者 孔浩然 胡其胜 刘树林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2-82,共11页
图像匹配是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技术中极为重要的一环,用于根据图像之间的变换关系确定相机位姿。基于线特征的图像匹配方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抗噪能力,更加适用于井下图像匹配,基于深度学习的线描述符对线段遮挡等场景具有较高... 图像匹配是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技术中极为重要的一环,用于根据图像之间的变换关系确定相机位姿。基于线特征的图像匹配方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抗噪能力,更加适用于井下图像匹配,基于深度学习的线描述符对线段遮挡等场景具有较高的鲁棒性,性能优于传统描述符,但卷积神经网络架构的描述符将可变长度线段抽象为固定维进行描述,不利于线段长度及视差变化较大图像的匹配。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直线段检测和线描述符的矿井图像线特征匹配算法。在频域利用单参数同态滤波降低图像的照射分量,并增强反射分量,提升亮度及对比度;在YUV空间利用对比度受限的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CLAHE)算法对亮度分量进行均衡,使亮度分布更加均匀;变换至RGB空间提取直线段检测(LSD)线,引入一种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LT描述符构建LSD线的特征向量,最后完成线特征匹配。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结合了同态滤波和CLAHE算法的优点,增强后图像的亮度适中,对比度良好,灰度分布均匀,增强效果优于单参数同态滤波算法、EnlightenGAN算法;该算法提取的线特征数较原图平均提升了32.92%,在不同相似纹理占比、不同程度旋转与平移变化的井下图像匹配中鲁棒性好,平均正确匹配数为61.75对,平均精度为86.83%,优于线二进制描述符(LBD)算法、LBD_NNDR算法、LT算法,能够满足矿井图像稳健匹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图像匹配 线特征匹配 单参数同态滤波 CLAHE算法 直线段检测 LSD线 LT描述符 线描述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林分密度时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单木分割及参数提取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燕妮 张学霞 +5 位作者 张建军 程家琪 胡亚伟 赵炯昌 李阳 杨锐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6-43,共8页
为了准确高效提取人工林结构参数,以晋西黄土区蔡家川流域人工油松林为研究对象,利用30块样地的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和样地实测数据,通过改变点云距离判别聚类算法的格网值和调整分水岭算法的冠层高度分辨率的方法,对比分析关键参数对单木... 为了准确高效提取人工林结构参数,以晋西黄土区蔡家川流域人工油松林为研究对象,利用30块样地的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和样地实测数据,通过改变点云距离判别聚类算法的格网值和调整分水岭算法的冠层高度分辨率的方法,对比分析关键参数对单木分割的敏感性,探求点云距离判别聚类算法和分水岭算法对树高提取精度的最优参量。结果表明:(1)点云距离判别聚类算法单木提取的召回率为87.3%、准确率为86.0%、调和值为86.7%,优于分水岭算法(召回率为83.0%、准确率为83.8%、调和值为83.4%)。(2)点云距离判别聚类算法分割单木的敏感性,采用最小冠幅1/5的格网值,其召回率为87.3%、准确率为86.0%、调和值为86.7%,分割精度最高。分水岭算法分割单木的最优关键参量随林分密度不同而变化,当林分密度≤3600株/hm^(2),采用冠层高度分辨率0.3 m时,分割效果最优,其召回率为78.9%、准确率为85.2%、调和值为81.9%;当林分密度≥3700株/hm^(2),采用冠层高度分辨率0.2 m时,分割效果最优,召回率为87.2%、准确率为82.5%、调和值为84.8%。(3)分水岭算法提取树高精度(决定系数为0.88,均方根误差为0.93 m)优于点云距离判别聚类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激光雷达 单木分割 结构参数提取 CHM分辨率 格网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精准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支气管扩张保留单肺段避免左全肺切除1例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子辰 郑佳男 +5 位作者 曹靖 张同禹 卢美佑 吴卫兵 陈亮 许晶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0-594,共5页
支气管扩张症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特征是支气管异常且不可逆的扩张、支气管壁破坏和细菌频繁定值[1-2]。临床上,该病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和咳大量脓痰[3],严重支气管扩张患者可能出现危及生命的咯血,并可出现慢性阻塞性气道疾病的... 支气管扩张症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特征是支气管异常且不可逆的扩张、支气管壁破坏和细菌频繁定值[1-2]。临床上,该病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和咳大量脓痰[3],严重支气管扩张患者可能出现危及生命的咯血,并可出现慢性阻塞性气道疾病的特征,如喘息、慢性呼吸衰竭、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衰竭。影像学上根据支气管扩张的形态将支气管扩张症分为柱状、囊状和混合型3型,以双肺下叶、左肺舌段及右肺中叶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症 肺段切除术 全肺切除术 保留单肺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稻单片段代换系苗期耐旱性评价及QTL鉴定 被引量:4
10
作者 廖冰 黄秀艳 +2 位作者 陈科 傅雪琳 何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70-80,共11页
【目的】干旱是影响水稻生产力的主要非生物因素之一,筛选抗旱水稻可有效保障水稻产量。【方法】选取以南方野生稻和展颖野生稻为供体、‘华粳籼74’(HJX74)为受体构建的93份单片段代换系(Single-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s,SSSLs)为... 【目的】干旱是影响水稻生产力的主要非生物因素之一,筛选抗旱水稻可有效保障水稻产量。【方法】选取以南方野生稻和展颖野生稻为供体、‘华粳籼74’(HJX74)为受体构建的93份单片段代换系(Single-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s,SSSLs)为供试材料,以HJX74为对照,采用20%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进行苗期耐旱性试验,以4个生长发育性状指标(相对苗高、相对苗干质量、相对根干质量、相对根长)作为评价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对SSSLs进行排序、筛选相关性状,并筛选与HJX74差异显著的SSSLs,进行QTL鉴定与加性效应分析,初步鉴定与苗期耐旱性状相关的QTL。【结果】4个生长发育性状指标与平均隶属函数值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均为极显著正相关,可作为SSSLs苗期耐旱性鉴定和评价指标。隶属函数法分析结果显示,93份SSSLs平均隶属函数值范围为0.20~0.71,HJX74平均隶属函数值为0.54;有29个SSSLs的平均隶属函数值> HJX74的平均隶属函数值,其中,M124的隶属函数值最大,表明M124具有较强的耐旱性。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从8个SSSLs(M78-1、M78-2、M124、M107、M151、M103、M130、M115)鉴定出7个相对苗高QTLs(qRSH1-1、qRSH1-2、qRSH2-1、qRSH3-1、qRSH3-2、qRSH5-1、qRSH6-1),分别分布在1、2、3、5、6号染色体,其加性效应为0.05~0.06,表型贡献率为6.97%~9.01%;从3个SSSLs(M79、M145、M148)中鉴定出3个相对根干质量QTLs(qRRDW10-1、qRRDW11-1、qRRDW11-2),分别分布在10、11号染色体,其加性效应为0.12~0.20,表型贡献率为12.51%~19.95%;从2个耐旱SSSLs(M80、X149)中鉴定出1个相对苗干质量QTL(qRSDW5-1),分布在5号染色体,加性效应为0.07,表型贡献率为10.5%。【结论】筛选出13份SSSLs携带苗期耐旱QTLs,为后续苗期耐旱QTLs精细定位与克隆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片段代换系 干旱胁迫 PEG-6000 野生稻 隶属函数 QTL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区域全密闭技术在经皮同轴大通道内镜下腰椎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俊麟 余强 +3 位作者 冯品 张斌 马骏松 孔清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76-584,共9页
目的:探讨手术区域全密闭(full surgical area closure technique,FSAC)技术在经皮同轴大通道内镜下腰椎融合术(percutaneous coaxial large-channel endoscopic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E-LIF)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的应用价值。方... 目的:探讨手术区域全密闭(full surgical area closure technique,FSAC)技术在经皮同轴大通道内镜下腰椎融合术(percutaneous coaxial large-channel endoscopic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E-LIF)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月因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症在我院行PLE-LIF的83例患者,其中46例术中采用FSAC技术,纳入FSAC组;37例未采用FSAC技术,纳入N-FSAC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住院时间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规律随访1年。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术前1d、术后3d、术后3个月、术后1年的腰痛及下肢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术前1d、术后3个月、术后1年的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术后3个月复查腰椎X线片并采用Meyerding分级评估滑脱复位情况,术后1年复查CT并采用Brantigan标准评价两组椎间融合情况。结果:FSAC组手术时间较N-FSAC组更短(118.9±10.6min vs 130.6±16.3min,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腰痛和下肢痛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同时间点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N-FSAC组有2例发生下肢麻木,FSAC组无下肢麻木发生;N-FSAC组及FSAC组分别有4例和1例发生神经水肿性疼痛;两组均有1例发生cage移位,两组均无内固定松动、感染及硬膜囊撕裂发生,N-FSAC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较FSAC组更高(18.9%vs 4.3%)(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的滑脱程度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FSAC组42例椎间融合成功,N-FSAC组34例椎间融合成功,两组间的融合率(91.3%vs 91.9%)及椎间融合分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FSAC技术的PLE-LIF治疗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时,能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同轴大通道镜下融合 单节段 腰椎滑脱症 手术区域全密闭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谐波注入分段供电永磁直线同步电机变流器开路推力波动抑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进海 史黎明 +3 位作者 郭科宇 朱海滨 周世炯 张明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308-5318,I0024,共12页
该文提出一种电流谐波注入的方法,减小长定子分段并联供电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系统的驱动变流器发生单相开路故障下电机推力波动。首先,根据动子在定子段的位置,推导出分段单元电机的电压方程,得到各个单元电机的推力表达式和系统总推力。... 该文提出一种电流谐波注入的方法,减小长定子分段并联供电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系统的驱动变流器发生单相开路故障下电机推力波动。首先,根据动子在定子段的位置,推导出分段单元电机的电压方程,得到各个单元电机的推力表达式和系统总推力。然后,依据变流器单相开路前后的全耦合状态下单元电机基波磁动势不变的原则,构造降阶坐标变换矩阵,得到电机的电压方程和推力表达式。采用注入谐波电流、优化故障后直线电机的输出推力的方式,消除变流器单相开路故障产生的4次和6次推力谐波并消除耦合因数变化对电机推力影响;通过多变流器协同控制多单元电机,有效降低变流器单相开路故障后的推力波动,提高电机的最大输出推力。仿真和实验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 分段供电 多变流器 单相开路 推力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iDAR数据与光谱影像融合的单木提取方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孟小前 李俊磊 +3 位作者 胡伟 田茂杰 马春田 王瑞瑞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3-211,262,共10页
针对现有的机载数据单木分割方法对林型的普适度不高,尤其在高郁闭度阔叶林地带提取精度偏低的问题,选用海南省海口市热带阔叶林地带的光谱影像和LiDAR数据,先采用基于距离阈值的单木分割方法,利用高分光谱影像分割得到的树冠边缘,对初... 针对现有的机载数据单木分割方法对林型的普适度不高,尤其在高郁闭度阔叶林地带提取精度偏低的问题,选用海南省海口市热带阔叶林地带的光谱影像和LiDAR数据,先采用基于距离阈值的单木分割方法,利用高分光谱影像分割得到的树冠边缘,对初始探测树顶点进行位置约束。获得单木顶点的精确定位后,采用基于种子点的单木分割方法分割,完成了阔叶林的单木提取。结果显示,与已有的基于单木间相对间距单木分割方法相比,本研究通过选取最佳分割尺度结合光谱影像进行精确定位,改善了原有单一尺度分割方法导致的过分割现象,将单木识别精确率由0.67提升至0.92。该方法在使用遥感对森林单木进行分割工作中,可以更好地识别单木,对不同林型适用度较高,可以为后续的单木信息提取工作提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阔叶混交林 单木分割 机载LIDAR 光谱影像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展颖野生稻株高性状的遗传与SD1基因的等位变异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先冬 刘伟 +3 位作者 曹利霞 李孝辉 陆怡 傅雪琳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6,共9页
为了探究SSSL-B50和华粳籼74(HJX74)株高差异的原因,利用SSSL-B50与HJX74回交构建F2群体进行株高性状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结果显示,F1植株表现为高秆;260个单株组成的F2群体株高出现分离,高秆植株与半矮秆植株分离比例符合3∶1(χ^(2)=... 为了探究SSSL-B50和华粳籼74(HJX74)株高差异的原因,利用SSSL-B50与HJX74回交构建F2群体进行株高性状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结果显示,F1植株表现为高秆;260个单株组成的F2群体株高出现分离,高秆植株与半矮秆植株分离比例符合3∶1(χ^(2)=0.18<3.84),说明SSSL-B50高秆性状为显性性状,受1对显性等位基因控制。利用IciMapping软件对F2进行连锁分析,将SSSL-B50携带的高秆基因定位在1号染色体代换片段上的标记S18和X161之间38.38~39.07 Mb。候选基因筛选分析发现,定位区间内存在着“绿色革命”基因座位SD1。对展颖野生稻、SSSL-B50及HJX74进行SD1基因测序及序列比对,发现HJX74的CDS序列与展颖野生稻、SSSL-B50相比有280 bp的缺失,导致氨基酸编码提前终止。qRT-PCR结果表明,SD1表达量在SSSL-B50茎秆的第2,3,4节均显著高于HJX74。此外,与前人报道结果相比,展颖野生稻SD1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发生了2处改变(E100G、Q339R)。研究结果弄清楚了展颖野生稻单片段代换系SSSL-B50高秆性状受SD1调控,同时从展颖野生稻鉴定到了SD1的新等位型SD1Gl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展颖野生稻 株高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 基因定位 等位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结构复杂度对单木分割精度的影响——以田横岛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金超 郭振 +3 位作者 许昊 宁焕杉 沈家伟 张志卫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770-4781,共12页
单木分割对于森林资源调查具有重要的意义,不同结构复杂度的森林单木分割算法的选择以及分割参数的选取对分割精度有着很大的影响。以山东田横岛为研究区,基于无人机正射影像与激光雷达数据,首先提取海岛森林典型植被二维与三维特征,然... 单木分割对于森林资源调查具有重要的意义,不同结构复杂度的森林单木分割算法的选择以及分割参数的选取对分割精度有着很大的影响。以山东田横岛为研究区,基于无人机正射影像与激光雷达数据,首先提取海岛森林典型植被二维与三维特征,然后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对不同树种的树木进行分类,最后基于分类后的点云数据,选取不同结构复杂度的森林样地,对比分析聚类算法、层堆叠算法、分水岭算法在不同复杂度林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1)随机森林算法结合单木二维、三维特征可有效对混交林树木进行分类,模型总体的精度为94.51%,Kappa系数为0.9038;(2)聚类算法对结构简单的林区具有更高的分割精度(F=96.41),但依赖于分割参数的选取;面对复杂单木集群,分水岭算法总体得分波动最小(ΔF=14.56),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3)混交林预先进行树种分类可有效改善单木分割环境,相比于直接进行单木分割,聚类算法、层堆叠算法、分水岭算法的分割精度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ΔF_(1)=10.06,ΔF_(2)=9.51,ΔF_(3)=1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森林 森林结构复杂度 树种分类 随机森林 单木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义分割和融合残差U⁃Net的单视光学遥感影像三维重建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桦 朱宇昕 +3 位作者 章历 陈志达 张乙志 王博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8-360,共13页
从单视遥感图像进行三维重建本身是一个解不唯一的非适定问题,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工经验来补充缺失信息以构建完整三维模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分割和融合残差U-Net的单视遥感影像三维重建方法。该方法包括语义分割和... 从单视遥感图像进行三维重建本身是一个解不唯一的非适定问题,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工经验来补充缺失信息以构建完整三维模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分割和融合残差U-Net的单视遥感影像三维重建方法。该方法包括语义分割和单视遥感影像高度估计两个阶段。语义分割阶段使用U-Net确定地物属性,在此基础上改进U-Net对遥感影像进行高度估计,并联合语义特征进行锚定高度回归以提高重建精度。针对改进U-Net,通过嵌入不同数量与通道的残差块,强化编码器的特征提取能力,并修改解码器输出层使其适应于高度回归任务,从而实现逐像素预测遥感影像的数字表面模型(Digital surface model,DSM)高度值。在公开的US3D数据集上得到了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为2.751 m、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为1.446 m的结果,重建结果均优于其余网络,证实该方法实现了基于单视遥感影像的三维估计,能够重建地物的分布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分割 深度残差学习 融合残差U-Net 单视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熔-树脂分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黄铜矿单矿物中8种贵金属元素的含量
17
作者 钟莅湘 李志伟 +3 位作者 夏彬涵 张帆 黄杰 毋喆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64-769,共6页
黄铜矿单矿物样品中常伴有金、银等贵金属元素,在冶炼铜时,还会综合回收贵金属等伴生元素,因此准确测定样品中各贵金属元素含量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相应方法未见报道。通过优化熔融、树脂分离条件以及校正共存元素干扰,提出了题示方法。取... 黄铜矿单矿物样品中常伴有金、银等贵金属元素,在冶炼铜时,还会综合回收贵金属等伴生元素,因此准确测定样品中各贵金属元素含量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相应方法未见报道。通过优化熔融、树脂分离条件以及校正共存元素干扰,提出了题示方法。取0.2000 g样品置于刚玉坩锅中,加入0.5 g氢氧化钠,于室温升温至700℃,熔融5 min。趁热加入1.5 g过氧化钠,于700℃熔融30 min,冷却后加入50 mL热水,于200℃煮沸3 min。用水洗涤坩埚,收集洗涤液并合并于样品溶液中,用体积比3∶1盐酸-硝酸溶液(王水)调节酸度至pH 1。加入由质量比2∶8的A21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和R1S-82聚苯乙烯骨架硫脲螯合树脂混合制成的混合树脂1.0 g,于70℃吸附60 min。取出树脂,加入10 g·L^(-1)硫脲溶液20 mL和50%(体积分数)王水溶液20 mL,于90℃解吸60 min。用3%(体积分数)硝酸溶液将解吸溶液稀释至100 mL,分取1 mL,用3 mol·L^(-1)硝酸溶液稀释至10 mL,供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内标镥在线加入,用于补偿基体效应和灵敏度漂移;解吸溶液中含有微量铜、镍和铅,干扰低含量铑和钌测定,通过公式可校正相应干扰。结果显示:8种贵金属元素(铂、钯、铑、铱、钌、锇、金和银)的质量浓度均在一定范围内与质谱强度呈线性关系,7种元素的检出限(3s)为0.04~0.17 ng·g^(-1)(银的检出限为0.11μg·g^(-1))。对黄铜矿单矿物样品进行精密度和准确度考察,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0.47%~4.4%,加标回收率为97.2%~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黄铜矿 单矿物 贵金属元素 碱熔 树脂分离 分段解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ansformer的目标跟踪与分割统一算法
18
作者 林畅 郭伟 +1 位作者 任哲聪 金海波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0-141,共12页
采用相关滤波的判别式目标跟踪算法因具有较好的跟踪效果得到广泛关注,但该类方法使用的矩形框估计法通常只能得到目标正矩形框,难以获得目标更加精细的状态信息,如旋转矩形框、目标轮廓、掩码信息等。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rans... 采用相关滤波的判别式目标跟踪算法因具有较好的跟踪效果得到广泛关注,但该类方法使用的矩形框估计法通常只能得到目标正矩形框,难以获得目标更加精细的状态信息,如旋转矩形框、目标轮廓、掩码信息等。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ransformer的单目标跟踪与分割统一算法T-TS,利用Transformer的注意力机制优势对目标精确定位,通过得到的目标定位编码信息引导目标分割网络对目标进行前、背景分割,获得目标精细掩码,再对掩码进行形态学处理,优化得到目标的最佳旋转矩形框及其轮廓。在跟踪数据集VOT2018和分割数据集DAVIS上进行实验,结果显示,T-TS算法与孪生网络类算法相比具有更高的鲁棒性,与相关滤波类算法相比具有更高的跟踪精度,其在VOT2018上期望平均重叠率指标达到0.463,在视频分割任务上也实现了较好结果,DAVIS2016和DAVIS2017上Jaccard指标分别达到77.3和65.3,运行速度达到34 frame/s。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准确得到旋转矩形框,对目标进行精准预测,有效解决目标旋转、形变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目标跟踪 Transformer注意力机制 目标分割 形态学方法 相关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LiDAR点云栅格化和Mask R-CNN算法的单木树冠分割 被引量:2
19
作者 廖福兰 林文树 刘浩然 《农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58-266,共9页
精准的单木分割是进行森林结构参数提取的关键过程,也是评估森林生物量与碳储量的先决条件。为提高基于无人机LiDAR点云数据的单木分割精度,该研究提出点云栅格化处理结合深度学习算法进行单木树冠分割。首先对样地点云栅格化处理,将点... 精准的单木分割是进行森林结构参数提取的关键过程,也是评估森林生物量与碳储量的先决条件。为提高基于无人机LiDAR点云数据的单木分割精度,该研究提出点云栅格化处理结合深度学习算法进行单木树冠分割。首先对样地点云栅格化处理,将点云信息映射到栅格图像的RGB通道中。其次,改进Detectron2框架下的Mask R-CNN模型,在主干网络ResNet中融合GC(global context network)与CBAM(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模块。改进后模型平均精度为82.91%,相较原模型平均精度提高6.19个百分点,相较U-Net和DeepLab v3+模型平均精度分别提高7.27和4.62个百分点。最后,在测试样地中,基于点云栅格化处理结合Mask R-CNN模型的召回率R为81.19%,精确率P为78.85%,调和值F为80%,均高于分水岭算法和K-means算法。试验表明,该方法提高了单木树冠分割的准确性,为森林资源调查、生物量以及碳储量估计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激光雷达 单木分割 点云数据 Mask R-CNN GC Net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工应力释放对单层衬砌内水承载能力影响研究
20
作者 袁煦 张燎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0-166,181,共8页
为探究施工应力释放对隧洞衬砌结构内水承载能力的影响,以扩大杭嘉湖南排后续西部通道工程为例,采用有限元法建立地层-结构精细模型,分析了不同施工应力释放率下,大断面水工TBM隧洞在软岩地层条件下其单层管片衬砌作为永久支护结构承受... 为探究施工应力释放对隧洞衬砌结构内水承载能力的影响,以扩大杭嘉湖南排后续西部通道工程为例,采用有限元法建立地层-结构精细模型,分析了不同施工应力释放率下,大断面水工TBM隧洞在软岩地层条件下其单层管片衬砌作为永久支护结构承受不同内水压力时的受力变形规律。结果表明:管片衬砌向外膨胀,管片拉应力、接缝张开量和螺栓应力均随着内水压力增大呈非线性阶跃增大特征;对于穿越Ⅴ类围岩的洞段,应综合考虑三者因素来判断是否达到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且衬砌内外压差不宜超过0.2MPa;较小施工应力释放率下的管片环间拼缝薄弱位置容易开裂,而过大施工应力释放率下的接缝张开量和螺栓应力容易达到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片衬砌 应力释放 内水压力 受力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