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8篇文章
< 1 2 7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生物多样性友好指数构建及测度评价
1
作者 陈慧萍 汤博 +2 位作者 俞昀肖 张敏东 刘瑜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5-40,I0002,I0003,共8页
为反映地区生物多样性主流化水平,通过界定生物多样性友好的内涵,搭建涵盖管理、保护、安全、利用、公众5个维度的生物多样性友好概念框架,构建了涵盖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3个层次的浙江省生物多样性友好指数(BFI),用以评价地区生物... 为反映地区生物多样性主流化水平,通过界定生物多样性友好的内涵,搭建涵盖管理、保护、安全、利用、公众5个维度的生物多样性友好概念框架,构建了涵盖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3个层次的浙江省生物多样性友好指数(BFI),用以评价地区生物多样性管理水平和工作开展情况。以浙江省11个地市为对象开展BFI评价,结果显示,2023年浙江省BFI平均得分为71.9,处于较好水平。其中,丽水市、杭州市和宁波市分列前三。从目标层得分率分析发现,浙江省生物多样性管理决策和公众参与的力度较大,而可持续利用水平相对较低。从准则层得分率分析发现,涉及生物多样性调查观测、行政执法、资源认证和利用等方面的工作力度较小,需要加大相关工作力度。评价结果为进一步提高浙江省生物多样性主流化水平提供了针对性的管理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友好指数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 生物多样性主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江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及完整性指数评价
2
作者 韦海萍 王振兴 +1 位作者 杜丽娜 王波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4-238,共15页
柳江是珠江水系西江干流第二大支流,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运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生物学污染指数BPI、敏感指数BMWP、生物指数BI和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等多种指数评价柳江河流健康状态,结果表明:B-IBI、BI... 柳江是珠江水系西江干流第二大支流,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运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生物学污染指数BPI、敏感指数BMWP、生物指数BI和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等多种指数评价柳江河流健康状态,结果表明:B-IBI、BI和BPI指数显示,分别有97%、93%和97%的采样点处于健康状态或亚健康状态。而H′和BMWP指数显示,仅有59%和34%的采样点处于健康状态和亚健康状态。综合5种河流健康状态评价指数结果,融安县和柳州市柳北区附近的采样点H12、H13、H14、H20、H22、H23、H24和H26河流健康状态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多样性 完整性指数 生物健康评价 生态评估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兰坪箐花甸国家湿地公园植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有兵 姜健发 +5 位作者 杨淑娇 胡昌平 杨国斌 梁建忠 余皖云 罗燕彬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1期89-94,共6页
基于前期综合科学考察资料,对云南兰坪箐花甸国家湿地公园展开了全域植物种类及植被类型补充调查,分析湿地公园植物多样性组成及群落α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湿地公园共记录到维管束植物397种,隶属86科252属;含10种以上的科有13个,占总... 基于前期综合科学考察资料,对云南兰坪箐花甸国家湿地公园展开了全域植物种类及植被类型补充调查,分析湿地公园植物多样性组成及群落α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湿地公园共记录到维管束植物397种,隶属86科252属;含10种以上的科有13个,占总科数的15.1%,其中包含有203个种,占湿地公园全部种数的51.1%;禾本科、蔷薇科、菊科及毛茛科植物为常见科,各科含种数均超过20种;单种科占比31.4%,单种属占比66.3%;种子植物属的区系以温带成分为主,累计占比达65.2%,其中北温带分布属有104个,占种子植物属的43.3%;湿地公园的植被可划分为6个植被型,8个植被亚型,12个群系组和18个群系,灌丛面积占比最高(38.37%),其次为草甸类(30.71%),再次为乔木林类(29.97%);α多样性指数呈现乔木林和灌丛类较草甸和水生植被类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样性 群落结构 区系 植被类型 α多样性指数 云南兰坪箐花甸国家湿地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对园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优势属的影响
4
作者 吴艳华 王蜜 +2 位作者 柳玉晶 韩学颖 荀挚峰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4期1-6,9,共7页
为探究施氮肥对园林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与结构的影响及其环境因素的作用,通过设置3种施氮水平(300 kg·hm^(-2)、225 kg·hm^(-2)和150 kg·hm^(-2)),经过3 a的施氮处理,分析土壤细菌和真菌多样性及优势属变化。结果表... 为探究施氮肥对园林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与结构的影响及其环境因素的作用,通过设置3种施氮水平(300 kg·hm^(-2)、225 kg·hm^(-2)和150 kg·hm^(-2)),经过3 a的施氮处理,分析土壤细菌和真菌多样性及优势属变化。结果表明,试验地园林土壤中优势细菌属有Pseudomonas、Roseiflexus和Actinomadura,优势真菌属有Chaetomium、Cryptococcus和Pyrenochaetopsis;随着施氮量增加,真菌Shannon指数逐渐降低,丰富度指数升高,而细菌Shannon指数呈逐渐上升趋势;中氮水平使细菌ACE指数和Chao1指数增加,而高氮水平使其降低。通过RDA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土壤无机氮含量和土壤p H是驱动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改变的主要因素。不同施氮条件下园林土壤微生物的优势属被替换,可能改变土壤物质循环过程,这仍需进一步跟踪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土壤 施氮量 多样性指数 优势属 RD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鸟类物种多样性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5
作者 范佳旭 连懿 +4 位作者 高晖春 李海笑 贺梦璇 崔磊 莫训强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6-614,共19页
中国鸟类物种多样性的研究存在空间尺度的局限性。以中国省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统计单元,采用eBird公民科学数据,引入G-F指数来量化评价鸟类物种多样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探究鸟类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建立地... 中国鸟类物种多样性的研究存在空间尺度的局限性。以中国省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统计单元,采用eBird公民科学数据,引入G-F指数来量化评价鸟类物种多样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探究鸟类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建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鸟类物种多样性影响因子的空间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鸟类物种多样性总体呈现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的空间分布趋势,并呈现经度条带分异的空间规律;(2)各影响因子对鸟类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程度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气温因子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降雪因子对鸟类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主要局限于东北省份,水文因子对鸟类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程度呈现从南北两侧向中部省份逐级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植被因子对鸟类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程度则呈现由西南省份向东北省份逐渐减弱的趋势,人类活动因子对鸟类物种多样性影响表现出纬度方向集聚相连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有助于丰富鸟类物种多样性的研究,并为鸟类资源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维持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多样性 空间分布 G-F指数 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牧干扰下两河源牧区草地群落多样性与生物量的关系及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陈维龙 叶茂 +4 位作者 潘晓婷 李苗苗 曾国燕 贺清智 张西 《西北林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8-208,共11页
放牧会影响植物群落特征及地上生物量与多样性之间的关系,是近年来草地生态系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研究以两河源牧区草地为例,基于60个采样点,采用样方法对该牧区的草地植被进行调查,使用α-多样性指数测度分析了放牧对植物群落结构特... 放牧会影响植物群落特征及地上生物量与多样性之间的关系,是近年来草地生态系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研究以两河源牧区草地为例,基于60个采样点,采用样方法对该牧区的草地植被进行调查,使用α-多样性指数测度分析了放牧对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探讨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地上生物量之间的关系及变化。结果表明:1)在自然放牧条件下,两河源牧区植物科属种数量降低,植物群落高度和盖度呈下降趋势(P<0.01),密度呈上升趋势(P<0.01)。2)放牧显著降低了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P<0.01)。其中,禾草类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降低,杂草类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提高,豆科类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的变化不大。3)放牧对两河源牧区植物群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导致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优势度和多样性降低,但群落物种数量的分布更加均匀。4)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与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Alatalo均匀度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Simpson优势度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放牧干扰下,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与物种多样性之间的关系依然显著。因此,在草地的管理和维护中,应考虑放牧对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应对政策。研究结果为两河源牧区草地维护、管理及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 植物群落结构 多样性指数 地上生物量 两河源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不同种源地胡桃楸果核表型性状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郭惠欣 李明昊 +4 位作者 许金石 仝伯强 鲁仪增 刘丹 胡德昌 《林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7-147,共11页
[目的]开展胡桃楸果核的表型性状差异性研究,掌握其变异规律,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种质鉴定及资源利用工作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比较东北地区13个种源地胡桃楸果核的质量及数量性状,计算相关指数,检测多样性水平,开展方差分析、相关性分... [目的]开展胡桃楸果核的表型性状差异性研究,掌握其变异规律,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种质鉴定及资源利用工作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比较东北地区13个种源地胡桃楸果核的质量及数量性状,计算相关指数,检测多样性水平,开展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及聚类分析,探究分化程度。[结果](1)供试材料果核质量性状D_(s)与H'指数分别为0.25~0.59和0.41~0.98,数量性状为0.72~0.84与1.41~1.95,多样性丰富;除纵径外,数量性状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显著或极显著。(2)数量性状表型分化系数为16.44%~52.53%,均值31.53%,主要表现为居群内变异。(3)表型变异系数1.10%~27.45%,平均8.75%,种源地平均变异系数中泰安寺TAS最大(12.99%),黑河市红光林场HHS最小(1.60%)。(4)果形指数与三径均值、质量相关性不显著,其它表型性状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5)聚类分析结果与种源地位置相关性不明显,推断各居群遗传背景相似,存在一定程度的基因交流。[结论]东北地区的胡桃楸果核多为卵圆形,基部、顶部尖端突出明显,大多数表面纹饰多且刻纹沟深;表型多样性较丰富,数量性状多样性水平明显大于质量性状;果核质量变异幅度大,其余性状较为稳定;居群内变异是该物种果核性状变异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桃楸 果核 表型性状 变异分析 多样性指数 分化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工业用地的植物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以上海宝钢厂区为例
8
作者 吴晖 武彩燕 +3 位作者 孟陈 陶育忠 舒怡 李俊祥 《生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6-96,共11页
城市土地利用既对城市植物多样性产生影响,也为植物多样性提供支撑。城市工业区的植物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是工业区绿地系统管理和生态系统服务的基础。然而,城市工业用地的植物多样性及其承载能力却知之甚少。基于宝钢厂区内分层随机取... 城市土地利用既对城市植物多样性产生影响,也为植物多样性提供支撑。城市工业区的植物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是工业区绿地系统管理和生态系统服务的基础。然而,城市工业用地的植物多样性及其承载能力却知之甚少。基于宝钢厂区内分层随机取样的84个植物群落样地的野外调查数据,对厂区的植物多样性及其空间格局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1)宝钢厂区记录到维管植物物种286种,属于90科204属,其中木本植物119种,草本植物167种,本地野生种占比61.8%,非参数估计模型估算的潜在植物物种丰富度可达394种,对比分析表明,宝钢厂区是目前上海市拥有物种丰富度相对较高的土地利用类型,也是乡土物种比例相对较高的绿化类型;(2)宝钢厂区的植物物种丰富度以及香浓-威纳多样性和皮洛均匀度的整体空间分布均呈现厂区东部和西部高、中部低的格局,存在局部高-高和低-低的聚集分布;(3)宝钢厂区的植物多样性及其空间格局受乔灌层和草本层物种丰富度的共同影响,其中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对群落物种多样性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草本层对城市生物多样性的调节作用在城市绿化中被长期忽略,应予以足够重视。上述结果对城市工业区物种多样性承载力的认识、绿地系统的优化管理和生态系统服务提升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丰富度 香浓-威纳多样性指数 皮洛均匀度指数 多样性空间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谷拉河底栖动物多样性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
9
作者 夏永竹 母德福 +3 位作者 王永顺 韩云砚 欧浪 刘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0-46,共7页
为分析云南谷拉河水生态状况及影响因素,于2021~2023年对谷拉河干流7个断面连续开展春、夏季底栖动物状况调查。利用α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Pielou,Margalef,Simpson)表征底栖动物多样性水平,利用BMWP指数、BI指数评估水生态状况... 为分析云南谷拉河水生态状况及影响因素,于2021~2023年对谷拉河干流7个断面连续开展春、夏季底栖动物状况调查。利用α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Pielou,Margalef,Simpson)表征底栖动物多样性水平,利用BMWP指数、BI指数评估水生态状况,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对底栖动物相关指标与环境参数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2021~2023年谷拉河共检出底栖动物114种,从时间上分析,春、夏两季的底栖动物物种数、优势种、密度、多样性指数等均没有显著差异变化;从空间上分析,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D)空间差异不显著,底栖动物物种数、优势种、密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d_(M))空间差异明显。谷拉河上游底栖动物多样性较高,中下游多样性较低,上游河段底栖动物分布及水生态状况明显优于中、下游河段。底栖动物指标中甲壳动物密度、EPT类群密度、Simpson优势度指数(D)等受环境参数影响较大,环境参数中甲藻丰度、溶解氧和总氮对底栖动物影响较大,梯级电站开发、渔业污染、生活污染是谷拉河水生态状况受损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动物 生物多样性 α多样性指数 影响因素 谷拉河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西黄土区典型人工林与天然林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10
作者 王宇宁 冯天骄 +3 位作者 孙龙 刘茜茹 刘亚博 王平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3-116,共14页
【目的】晋西黄土区长期植被恢复显著改善了生态环境,但不同树种恢复后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因素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典型人工林与辽东栎次生林的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差异及其驱动机制,揭示林分生长参数和土壤性质对草本层多样性的... 【目的】晋西黄土区长期植被恢复显著改善了生态环境,但不同树种恢复后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因素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典型人工林与辽东栎次生林的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差异及其驱动机制,揭示林分生长参数和土壤性质对草本层多样性的调控作用,为黄土高原植被恢复与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晋西黄土区典型人工林(油松林、侧柏林、刺槐林)与天然林(辽东栎次生林)的随机样地作为调查对象,测定林分生长参数(生物量、株高、冠幅、丛径等)及土壤性质(容重、孔隙度、全氮、全磷、全钾、速效养分等),计算2017、2020、2023年林下植被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采用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解析多样性驱动因子。【结果】(1)油松林与侧柏林草本层α多样性指数整体较稳定,其Simpson指数显著高于辽东栎次生林(P<0.05);(2)辽东栎次生林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显著低于人工林,但其林下植被平均生物量和冠幅最高,表明优势种竞争抑制多样性;(3)长期植被恢复下,4个林分的土壤质量稳步提升,土壤全钾与PIE指数(r=−0.334)、Margalef指数(r=−0.394)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4)草本冠幅(贡献度24.6%)和地下生物量(贡献度20.9%)是多样性下降的主控因子。【结论】人工林通过调控土壤养分平衡可优化林下植被多样性,而辽东栎次生林需结合适度干扰缓解优势种竞争。研究结果为黄土高原植被恢复与生物多样性维持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林下植被 多样性指数 植被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别山农田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及其时空动态
11
作者 薛捷中 周立志 +2 位作者 孟磊 夏启梁 吴迪 《生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7-187,共11页
啮齿动物是生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山区农田生物群落受地形地貌等地理因素以及植被等生态因子和人为活动等经济因素影响,群落结构更具复杂性。为了解大别山农田中不同耕作模式下的啮齿动物群落组成及群落对时空变化特征,于2021年7月至2... 啮齿动物是生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山区农田生物群落受地形地貌等地理因素以及植被等生态因子和人为活动等经济因素影响,群落结构更具复杂性。为了解大别山农田中不同耕作模式下的啮齿动物群落组成及群落对时空变化特征,于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在不同海拔区间内的农田中,共选择22个地点,布设有效铗数17925铗,获取啮齿动物群落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数据,进行群落多样性研究。共捕获啮齿动物362只,分属1目2科6属8种。优势科和属为鼠科和姬鼠属(Apodemus),黑线姬鼠(A.agrarius)为农田优势种,占捕获总数的51.94%。喜湿型占99.45%,是大别山农田啮齿动物的主要生态型。农田啮齿动物群落主要由黑线姬鼠和中华姬鼠(A.draco)组成,啮齿动物群落组成表现耕作模式间的差异,人工茶园捕获率最高,其群落组成种类也最多(8种)。人工茶园啮齿动物群落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以及优势度指数均最高,菜地丰富度指数最高,菜地和人工茶园相似性程度最高。随着海拔上升,黑线姬鼠优势种地位逐渐被大足鼠(Rattus nitidus)取代。作物生境下啮齿动物群落会受作物季相和海拔影响,不同季节及不同海拔农田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水平不同,秋季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高于其余季节,中海拔农田的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最高。表明耕作模式、海拔和作物季相会影响农田啮齿动物群落组成,研究结果为农田啮齿动物的管理累积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啮齿动物 农田生物群落 时空变化 多样性指数 相似性 大别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宜宾段)水生植物多样性研究
12
作者 郭浩帆 贾廷彬 +9 位作者 杨家军 周泽峰 张磊 赵婉西 张荣琪 许银 陈星宇 罗雪 刘刚 宁宇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1期90-97,共8页
结合样线法与样方法,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宜宾段)进行水生植物调查。采用聚类分析法将植物群落划分为不同群丛。采用Shannon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Patrick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对不同群落进行多... 结合样线法与样方法,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宜宾段)进行水生植物调查。采用聚类分析法将植物群落划分为不同群丛。采用Shannon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Patrick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对不同群落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保护区(宜宾段)共有植物63科159属229种,主要代表性植物包括火炭母(Persicaria chinensis)、疏花水柏枝(Myricaria laxiflora)、野胡萝卜(Daucus carota)等。植物群丛可划分为“五节芒-芦苇群丛”“野胡萝卜-小蓬草群丛”“秋华柳-疏花水柏枝群丛”和“火炭母-棒头草-广布野豌豆群丛”。“野胡萝卜-小蓬草群丛”植物多样性显著低于其他群丛,“五节芒-芦苇群丛”植物多样性显著低于“秋华柳-疏花水柏枝群丛”和“火炭母-棒头草-广布野豌豆群丛”。对保护区(宜宾段)水生植物多样性现状进行了报道,揭示保护区(宜宾段)入侵植物对本土植物多样性有严重影响,说明防止长江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减少及控制外来植物入侵应成为保护区(宜宾段)管理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水生植物 多样性指数 植物群丛 入侵物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53个冰草属居群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13
作者 王毓清 李陈建 +1 位作者 孟岩 邱娟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59-871,共13页
冰草属(Agropyron)植物是一类具有较强抗逆性、较高饲用价值的多年生牧草资源,该属植物的选育对栽培草地的建立及天然草地的修复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本研究以分布在新疆的光穗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 var.pectinatum)和沙芦草(A.mong... 冰草属(Agropyron)植物是一类具有较强抗逆性、较高饲用价值的多年生牧草资源,该属植物的选育对栽培草地的建立及天然草地的修复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本研究以分布在新疆的光穗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 var.pectinatum)和沙芦草(A.mongolicum)的53个居群为研究对象,在同质园条件下对以上居群的32个表型性状指标进行测量,运用变异系数、遗传多样性指数、聚类分析及在主成分分析基础上的综合评价等方法,分析居群间的表型变异式样。结果表明:冰草属24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分布在5.76%~53.23%;8个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是0.00~0.66,变异出现在沙芦草居群内。相关性分析表明,53个冰草属居群各性状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主成分分析将24个数量性状转化为8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达74.00%。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划分为3大类群,第Ⅰ类群为直立茎粗、旗叶小、颖果小型;第Ⅱ类群为植株高、小花数多、小穗大型;第Ⅲ类群为植株低、小花数少、颖果大型;53个冰草属居群综合得分范围在-1.18~1.24,挑选出性状表现最好的10个冰草属居群,其中包括7个沙芦草居群和3个光穗冰草居群,可为冰草属育种提供良好的种质材料。综上所述,新疆冰草属居群的表型变异较为丰富,遗传多样性高,可为冰草属种质资源的保护及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穗冰草 沙芦草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指数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对大熊猫国家公园平武宽坝区域鸟兽多样性初步调查
14
作者 邱鹏 王锐 +4 位作者 周寅杰 简毅 林静 常博 张玉林 《江苏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32-40,共9页
为了解四川龙门山森林区域兽类与鸟类多样性,2020—2022年在四川龙门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观测区3条巡护样线上布设23台红外相机,2023年5月增设40台红外相机,每3—4个月回收数据1次。累计获得7 519个相机工作日,独立有效探... 为了解四川龙门山森林区域兽类与鸟类多样性,2020—2022年在四川龙门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观测区3条巡护样线上布设23台红外相机,2023年5月增设40台红外相机,每3—4个月回收数据1次。累计获得7 519个相机工作日,独立有效探测事件12 193次,其中兽类独立照片10 021张,鸟类2 094张。共记录到野生兽类5目16科29种,记录到鸟类5目10科32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生动物4种,即大熊猫、川金丝猴、林麝、四川羚牛;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包括豹猫、小熊猫、黑熊等20种,占野生物种总数的53.8%;在IUCN红色名录被评估为濒危物种(EN)有3种,易危物种(VU)有6种,近危物种(NT)有2种,占野生物种总数的34.6%。兽类相对多度较高的前5个物种依次是毛冠鹿、中国豪猪、野猪、花面狸、岩松鼠。鸟类相对多度最高的前5个物种依次是红腹角雉、红腹锦鸡、灰头鸫、乌鸫、白喉噪鹛。该研究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客观获取了龙门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兽类和鸟类的资源本底情况,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平武宽坝区域内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和监测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技术 兽类 鸟类 生物多样性 相对多度指数 四川龙门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巍山青华绿孔雀省级自然保护区兽类多样性研究
15
作者 章煜 崔茂欢 +3 位作者 姜健发 周顺福 杨家伟 王有位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1期62-66,共5页
通过红外相机陷阱法、样线法、访问法和文献查阅法,对巍山青华绿孔雀省级自然保护区兽类多样性进行调查。结果共记录兽类6目12科22种,其中东洋种13种,广布种9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种,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物种8种,列入I... 通过红外相机陷阱法、样线法、访问法和文献查阅法,对巍山青华绿孔雀省级自然保护区兽类多样性进行调查。结果共记录兽类6目12科22种,其中东洋种13种,广布种9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种,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物种8种,列入IUCN红色名录物种1种,列入CITES附录物种7种。兽类科的多样性指数D_(F)为3.8171,属的多样性指数D_(G)为2.9650,G-F指数D_(G-F)为0.2232,兽类组成以单种属为主。调查更新了保护区兽类资源本底,并对兽类资源保护和管理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类多样性 区系组成 地理分布型 G-F指数 巍山青华绿孔雀省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山区宁国市昆虫多样性调查与评估分析
16
作者 王晓辉 何祥亮 +6 位作者 韩杰 许克祥 刘莹 高艳 梁松 杜艳 陈众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2期48-54,共7页
[目的]掌握皖南山区宁国市昆虫多样性及特征分布,并提出一系列昆虫多样性保护措施,开展了宁国市昆虫多样性调查工作。[方法]采用样线法、样方法对当地的昆虫进行采集调查,将采集到的昆虫数据进行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共记录到昆虫1098... [目的]掌握皖南山区宁国市昆虫多样性及特征分布,并提出一系列昆虫多样性保护措施,开展了宁国市昆虫多样性调查工作。[方法]采用样线法、样方法对当地的昆虫进行采集调查,将采集到的昆虫数据进行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共记录到昆虫1098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物种4种,安徽省重点保护物种2种),隶属于19目181科825属。其中,昆虫物种数量最多的是鳞翅目,昆虫类群科级数量最多的是鞘翅目,昆虫类群属级数量最多的是鳞翅目;在不同时空分布下,9月的昆虫种类最多,灌丛生境是昆虫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Shannon-Wiener丰富度指数最高的网格是63003310,Pielou均匀度指数最高的网格为63203340。影响宁国市昆虫多样性的因子主要包括生境破坏、农药污染、极端天气。[结论]建议宁国市合理使用农药,保护有益昆虫,合理利用昆虫资源,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持续开展昆虫多样性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多样性 丰富度指数 均匀度指数 保护建议 宁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浑太河流域水质对多类群水生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17
作者 谢贤维 陈立斌 +2 位作者 赵茜 贾晓波 刘小玢 《绿色科技》 2025年第6期16-26,共11页
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开发、水利工程建设等活动对淡水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这些行为严重破坏了淡水生态系统的自然结构和功能,水质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生物栖息地逐渐丧失,这对淡水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构成了巨大威胁。识别导... 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开发、水利工程建设等活动对淡水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这些行为严重破坏了淡水生态系统的自然结构和功能,水质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生物栖息地逐渐丧失,这对淡水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构成了巨大威胁。识别导致水生生物多样性下降的压力源对浑太河流域生态保护与恢复、水资源管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浑太河277个采样点的监测,探究不同区域环境压力源对水生生物群落和多样性之间的影响。结果显示:①浑太河采集到着生藻454种、大型底栖动物140种和鱼类47种;②结构方程模型显示,水质指数(waterquality in dex,WQI)对多营养级生物群落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的直接影响大于间接影响,且与α多样性显著正相关。此外,WQI通过多营养级生物物种丰度间接对多营养级生物群落α和β多样性产生影响;③从上游到下游随着WQI的增大,多营养级生物群落β多样性在整体上呈增大的趋势。该研究结果可为浑太河流域水生生物群落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生物群落结构 α生物多样性 β生物多样性 水质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河谷西天山野果林瓢虫多样性及空间分布特征
18
作者 姚晓宇 胡红英 +1 位作者 康宁 熊仕豪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0-216,共7页
【目的】调查分析新疆伊犁河谷西天山野果林不同生境中瓢虫群落多样性,为西天山野果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在2022~2023年的5~8月,系统调查伊犁河谷6个县市(霍城县、伊宁市、伊宁县、巩留县、新源县和尼勒克县)5种生... 【目的】调查分析新疆伊犁河谷西天山野果林不同生境中瓢虫群落多样性,为西天山野果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在2022~2023年的5~8月,系统调查伊犁河谷6个县市(霍城县、伊宁市、伊宁县、巩留县、新源县和尼勒克县)5种生境(包括山地草原、荒漠草原、湿地、果园、林地)共90个样点。【结果】共采集2014头瓢虫,隶属于13属23种。不同地区之间的瓢虫种群数量和物种组成差异显著:巩留县和霍城县瓢虫种群数量最多,而尼勒克县的瓢虫种群数量最少,多异瓢虫为优势种。不同生境间湿地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最高(2.891),而林地的最低(1.473)。多样性指数H′从高到低依次为山地草原>湿地>荒漠草原>果园>林地。均匀度指数E从高到低为荒漠草原>林地>果园>山地草原>湿地。其次,不同生境之间的昆虫种群相似性存在差异,其中荒漠草原和果园的相似度系数最高为0.76(中等相似);而林地与山地草原以及湿地的相似度指数均低于0.5(不相似或者极不相似)。【结论】湿地和山地草原等生境中的昆虫物种丰富度较高,是主要的昆虫物种储存库,其对应的昆虫群落多样性指数H′也较高,生境对瓢虫多样性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食性 瓢虫 多样性指数 相似性 天敌昆虫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岭河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19
作者 吴方莹 徐健 张培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132-135,156,共5页
为了研究马岭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动态特征,在该河流上、中、下游3个区段设置了4个采样点,并于2023年春、夏、秋3个季节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马岭河有大型底栖动物42种,分属4门14目,以节肢动物为主,双翅目为绝对优势类群,摇蚊幼... 为了研究马岭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动态特征,在该河流上、中、下游3个区段设置了4个采样点,并于2023年春、夏、秋3个季节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马岭河有大型底栖动物42种,分属4门14目,以节肢动物为主,双翅目为绝对优势类群,摇蚊幼虫种类达15种,其次分别是软体动物、环节动物、扁型动物;马岭河大型底栖动物的组成受时空影响,春季和夏季的种类明显多于秋季;聚类分析表明,马岭河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存在明显差异,组内相似性高,而组间差异大;Shannon-Wiener指数(H′)、Margalef丰富度指数(d)、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Simpson指数(D)综合评价显示,马岭公园采样点(S3)的多样性最高,赵家渡采样点(S4)的多样性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马岭河 Shannon-Wiener指数(H′) Margalef丰富度指数(d) Pielou均匀度指数(J′) simpson指数(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套适用于评价漓江水质的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海菊 韦锋 +4 位作者 陈嘉美 陈蓓 李方 杜丽娜 韩雪蓉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2-185,共14页
漓江是全球15条最美河流之一,孕育着较高的水生生物多样性。本研究构建一套适用于漓江的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并利用该指数对漓江生态健康状况进行评价,旨在为漓江水生态保护提供重要基础支撑。利用2021—2022年漓江底栖动物物种数和水... 漓江是全球15条最美河流之一,孕育着较高的水生生物多样性。本研究构建一套适用于漓江的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并利用该指数对漓江生态健康状况进行评价,旨在为漓江水生态保护提供重要基础支撑。利用2021—2022年漓江底栖动物物种数和水环境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水环境化学参数与底栖动物物种间的相关性,提出一套基于底栖动物属级分类水平的漓江BI指数(LJBI指数)。以25%分位数、50%分位数和75%分位数为分割点,将LJBI指数值分为4个等级,分别代表漓江水环境的优秀、良好、中等和一般。研究结果显示,在漓江分布的底栖动物以中度污染耐受物种为主,而适应于水质较为清洁的物种,例如孔龙虱属、宽肩蝽属、细属等仅分布于上游溪流中,因此对于上游及支流溪流的保护尤其重要。从水环境健康来看,漓江上游水生态状况较好,例如青狮潭、高寨、华江乡等采样点被评价为优秀;漓江下游受人类活动影响,水生态相对变化较大,例如净瓶山段受修桥影响,水体浑浊,LJBI指数评价该采样点的水生态为一般。将该指数与其他常用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比较,其优点体现在:①不受物种个体数量的影响;②对于使用者来说,操作简单、计算方便,能够较快得出结论;③便于在漓江流域推广和科普宣传,有利于调动全员参与漓江生态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健康评价 底栖动物 漓江 多样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