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review of ultrafast supercapacitors for AC-line filtering
1
作者 SUN Qian FAN Ya-feng +4 位作者 XIE Li-jing WANG Zhen-bing HUANG Xian-hong SU Fang-yuan CHEN Cheng-meng 《新型炭材料(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269,共27页
Filter capacito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altern-ating current(AC)-line filtering for stabilizing voltage,sup-pressing harmonics,and improving power quality.However,traditional aluminum electrolytic capacitors(AECs)... Filter capacito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altern-ating current(AC)-line filtering for stabilizing voltage,sup-pressing harmonics,and improving power quality.However,traditional aluminum electrolytic capacitors(AECs)suffer from a large size,short lifespan,low power density,and poor reliability,which limits their use.In contrast,ultrafast supercapacitors(SCs)are ideal for replacing commercial AECs because of their extremely high power densities,fast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and excellent high-frequency re-sponse.We review the design principles and key parameters for ultrafast supercapacitors and summarize research pro-gress in recent years from the aspects of electrode materials,electrolytes,and device configurations.The preparation,structures,and frequency response performance of electrode materials mainly consisting of carbon materials such as graphene and carbon nanotubes,conductive polymers,and transition metal compounds,are focused on.Finally,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for ultrafast SCs are sugges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trafast supercapacitors AC-line filtering electrode materials Electrolytes cell configuration desig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mulink的三种质子交换膜电解槽模型对比
2
作者 王尊博 徐超群 +4 位作者 何勇 翁武斌 李明阳 王晓丁 王智化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6-494,共9页
针对电解槽仿真研究过程中建模技术尚不完善,多种电解槽建模方法之间并没有清晰的划分和优缺点对比的问题,本文在simulink环境下建立了3种不同的质子交换膜电解槽模型,对质子交换膜电解槽工作时的电化学现象进行解释,并对3种模型的适用... 针对电解槽仿真研究过程中建模技术尚不完善,多种电解槽建模方法之间并没有清晰的划分和优缺点对比的问题,本文在simulink环境下建立了3种不同的质子交换膜电解槽模型,对质子交换膜电解槽工作时的电化学现象进行解释,并对3种模型的适用范围与优缺点进行对比。本文所采用的模型一基于经验公式建模,模型二对电解槽内部不同的过电势进行区分,模型三对电解槽工作过程进行详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模型一和模型二更适用于作为柔性负载与电力系统进行耦合,模型三对电解槽运行时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表达,更适用于对电解槽本身系数进行优化。本文的研究为质子交换膜电解槽仿真过程中电化学机理及后续的仿真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槽 制氢 质子交换膜 开路电压 欧姆过电势 活化过电势 守恒原理 电极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整气的高温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电化学阻抗谱弛豫时间分布研究
3
作者 王珺仪 夏章讯 +1 位作者 景粉宁 王素力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509-3520,共12页
采用磷酸掺杂电解质膜的高温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HT-PEMFC),其阳极催化层中磷酸分布对电极界面处的CO、H_(2)的电化学过程产生重要影响。通过研究不同阳极催化层活性位点密度的HT-PEMFC电池在重整气进料条件下的性能,并引入电化学... 采用磷酸掺杂电解质膜的高温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HT-PEMFC),其阳极催化层中磷酸分布对电极界面处的CO、H_(2)的电化学过程产生重要影响。通过研究不同阳极催化层活性位点密度的HT-PEMFC电池在重整气进料条件下的性能,并引入电化学阻抗谱弛豫时间分布(DRT)分析手段,建立阳极电化学反应与物质传输过程定量描述方法,阐释重整气进料条件下CO毒化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低阳极活性位点密度单体电池相较高密度样品,在重整气进料条件下传质极化阻力提高了531%。Pt活性位点密度的提升可筛分富氢重整气中的CO组分、降低局域CO组分浓度,缓解活性位点占据导致的H_(2)传质受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 膜电极 CO 弛豫时间分布 电化学阻抗谱 物质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添加剂协同提升钠离子电池循环稳定性
4
作者 刘德帅 朱慧琴 +4 位作者 孙睿浩 李蒙 巩文豪 李晓辉 钱伟伟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58-1865,共8页
电解液不仅影响离子传递过程,还参与电极/电解液界面膜的形成,对电池的循环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其中,电解液添加剂是参与电极/电解液界面构筑的主要成分。相较于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电解液及其添加剂的研究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通过... 电解液不仅影响离子传递过程,还参与电极/电解液界面膜的形成,对电池的循环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其中,电解液添加剂是参与电极/电解液界面构筑的主要成分。相较于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电解液及其添加剂的研究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电解液添加剂氟代碳酸乙烯酯(FEC)和1,3-丙烷磺酸内酯(PS)的深入研究,分析了不同添加剂组成的电解液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含有FEC+PS双添加剂电解液的软包电池1 C循环600周后的容量保持率高达85.1%,其循环性能明显优于不使用任何添加剂或单独加FEC添加剂的电池,有效提升了NaNi_(1/3)Fe_(1/3)Mn_(1/3)O_(2)(NFM)||硬碳(HC)软包电池的循环性能。通过电极界面分析发现,FEC-PS双添加剂衍生的含有烷基磺酸钠(ROSO_(2)Na)和氟化钠(NaF)的CEI/SEI膜,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柔韧性,极大提升了电极/电解液界面的稳定性,有效抑制了循环过程中NFM正极过渡金属溶出和HC负极析钠,同时缓解了软包电池产气的问题。本研究在软包电池的基础上调控添加剂组成,优化电极/电解液界面组分,改善了电池界面稳定性和循环性能,为开发高性能钠离子电池电解液提供了理论及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软包电池 电解液添加剂 电极/电解液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氧化物电解池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
5
作者 纪钦洪 于广欣 +1 位作者 黄海龙 于邦廷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9-83,共5页
综述了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技术现状及产业化进展,梳理了电解池结构与原理,关键材料体系,电池、电堆及系统设计,指出目前存在的技术问题和改进方向,分析了SOEC技术适配的融合应用场景和发展潜力,并提出未来材料开发、结构设计、系统... 综述了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技术现状及产业化进展,梳理了电解池结构与原理,关键材料体系,电池、电堆及系统设计,指出目前存在的技术问题和改进方向,分析了SOEC技术适配的融合应用场景和发展潜力,并提出未来材料开发、结构设计、系统集成优化及应用方向等建议,为开展SOEC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提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 电解水 固体氧化物电解池 电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燃料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倪士栋 魏胜利 +2 位作者 杜振华 马万达 路品智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50-760,共11页
氨(NH_(3))是一种零碳燃料,也是富氢载体,具有较大储运优势。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是一种清洁高效发电装置,在分布式发电、热电联供、储能调峰等领域有广阔应用前景,NH_(3)可直接用作SOFC阳极燃料以实现高效、清洁、低成本发电。该... 氨(NH_(3))是一种零碳燃料,也是富氢载体,具有较大储运优势。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是一种清洁高效发电装置,在分布式发电、热电联供、储能调峰等领域有广阔应用前景,NH_(3)可直接用作SOFC阳极燃料以实现高效、清洁、低成本发电。该文简介了质子传导型和氧离子传导型氨SOFC的工作原理,电解质、电极材料的选择以及NH_(3)在阳极的分解过程,总结了氨SOFC的实验研究现状,以单电池最大功率密度为评价指标,综述了不同电解质/电极材料、电解质厚度、工作温度、电池结构类型等因素下2种传导类型的氨SOFC的性能表现,并分析了造成电池性能差异的原因,介绍了氨SOFC目前面临的挑战。最后,对氨SOFC未来研究方向、热电联供系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燃料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工作原理 电解质 电极材料 电池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金属制备用石墨阳极特性分析
7
作者 贾宝玲 徐仰涛 +4 位作者 朱珍旭 孙伟 高鹏 李贝 李宗成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3-167,共5页
为探究影响稀土金属制备用石墨阳极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采用数码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同步热分析仪、四探针测试仪对不同使用寿命石墨阳极的宏观和微观形貌、晶体结构、石墨化度、热学性能、电阻率进行了... 为探究影响稀土金属制备用石墨阳极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采用数码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同步热分析仪、四探针测试仪对不同使用寿命石墨阳极的宏观和微观形貌、晶体结构、石墨化度、热学性能、电阻率进行了比较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石墨阳极电阻率、内部裂纹及孔隙度是造成石墨阳极使用寿命差异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可为稀土金属制备用石墨阳极的筛选提供参考,为企业降本增效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阳极 稀土金属 石墨电极 稀土熔盐电解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位缺陷型La_(6)Sr_(0.3)Cr_(0.5)Fe_(0.5)O_(3-δ)材料的制备及电解CO_(2)性能
8
作者 常宏 牛佳春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649-4656,共8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La_(0.7)Sr_(0.3)Cr_(0.5)Fe_(0.5)O_(3-δ)(LSCrF)基钙钛矿型氧化物的催化活性,在LSCrF材料的A位引入非化学计量缺陷,制备了A位缺陷型La0.6Sr_(0.3)Cr_(0.5)Fe_(0.5)O_(3-δ)(A-LSCrF),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 为了进一步提高La_(0.7)Sr_(0.3)Cr_(0.5)Fe_(0.5)O_(3-δ)(LSCrF)基钙钛矿型氧化物的催化活性,在LSCrF材料的A位引入非化学计量缺陷,制备了A位缺陷型La0.6Sr_(0.3)Cr_(0.5)Fe_(0.5)O_(3-δ)(A-LSCrF),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及孔隙度分析(BET)、热重分析(TGA)以及电化学测试等综合表征技术,探究了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A-LSCrF样品粉体颗粒均匀,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径分别为1.70 m^(2)·g^(-1)和14.08 nm,且在工作条件下会产生更多氧空穴,这有利于提高A-LSCrF的催化活性。在2.00 V时LSCrF基单电池的电流密度为0.73 A·cm^(-2),而A-LSCrF基单电池的电流密度可达1.38 A·cm^(-2)。以上结果说明A位引入非化学计量缺陷可以有效增加A-LSCrF氧空穴的浓度,从而提高A-LSCrF电解CO_(2)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电解池 燃料极 A位缺陷 氧空穴 催化活性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Pt与Ni质量比的Pt-Ni复合电极析氢性能实验
9
作者 孙金栋 贾欣欣 +2 位作者 刘阳 王昊锋 苏虹茜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1-150,共10页
为降低PEM制氢Pt电极成本,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制备以泡沫镍为基材微量Pt沉积的Pt-Ni复合电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谱仪对制备的Pt-Ni复合电极进行表征,采用电化学工作站和PEM电解池对Pt与Ni质量比分别为1∶7、1∶11... 为降低PEM制氢Pt电极成本,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制备以泡沫镍为基材微量Pt沉积的Pt-Ni复合电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谱仪对制备的Pt-Ni复合电极进行表征,采用电化学工作站和PEM电解池对Pt与Ni质量比分别为1∶7、1∶11、1∶12、1∶14和1∶23的5种不同复合电极及泡沫镍电极的析氢性能进行电化学对比分析实验和PEM制氢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以泡沫镍为基材,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制备的Pt-Ni复合电极性能稳定,沉积Pt质量的多少对Pt-Ni复合电极的析氢性能有较大影响;存在一个最佳Pt与Ni质量比,实验条件下的最佳Pt与Ni质量比为1∶12,沉积Pt量过多和过少都会使其析氢性能降低,过多造成的Pt沉积堆叠相比较少对析氢性能的影响更加明显。在制备微量Pt沉积的Pt-Ni复合电极时,要坚持以最佳Pt与Ni质量比为基准和沉积Pt量“宁少毋多”的原则,实际工程应用中应避免“沉积Pt量越多电极性能越好”的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Pt与Ni质量比 Pt-Ni复合电极 析氢性能 电化学分析实验 电解池实验 泡沫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被引量:29
10
作者 于哲勋 李冬梅 +4 位作者 秦达 孙惠成 张一多 罗艳红 孟庆波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09年第7期8-15,共8页
介绍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结合实验室的研究工作,概述了影响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关键材料——光阳极、染料、电解质和对电极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电池放大和模块集成方面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光阳极 染料 电解质 光阴极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脲与多种阴离子共吸附行为的拉曼光谱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钟起玲 王敦清 +3 位作者 刘峰名 粟晓琼 施财辉 田中群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62-568,共7页
Surface enhanced raman spectrosscopy (SERS)has been used to studey the electrochemical coadsorption of TU at silver electrodes in solutions containing nitric acid ,sulphuric acid and perchloric acid respectively or an... Surface enhanced raman spectrosscopy (SERS)has been used to studey the electrochemical coadsorption of TU at silver electrodes in solutions containing nitric acid ,sulphuric acid and perchloric acid respectively or any two of them.It was found that these different anions can be induce-coadsorbed simultaneously on the silver surface through the protonated amino group of TU in the mixed acids ysstem.The coadsorption ability of the anions are in the order of So>NO?CLO at the potentials of at the potentials of The stability of TU on the surface of Agelectrode depends not only on the electrode potential but also on the nature of electrolyte anions coadsopb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RS 阴离子 吸附 银电极 共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2
作者 迟克彬 李方伟 +4 位作者 李影辉 万书宝 肖海成 孔繁华 张凤华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44,共8页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SOFC)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绿色能源技术 ,以其无腐蚀 ,能量转化效率高 ,环境友好 ,燃料适应性强和寿命长等优点 ,引起许多国家的重视。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SOFC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固体电解质材料、电极材料...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SOFC)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绿色能源技术 ,以其无腐蚀 ,能量转化效率高 ,环境友好 ,燃料适应性强和寿命长等优点 ,引起许多国家的重视。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SOFC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固体电解质材料、电极材料的研制 ,并综述了SOFC国内外开发现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绿色能源 固体电解质 电极材料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3
作者 于兴文 黄学杰 陈立泉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0-112,共3页
在所有燃料电池中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工作效率最高 ,对燃料的要求最低。综述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详细阐述了电解质材料 ,阳极材料 ,阴极材料以及连接材料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今后的工作重点 。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电极材料 电解质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Nafion粘结剂的PEMFC氧电极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韩佐青 司永超 +1 位作者 陈延禧 杨兰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32-437,共6页
研究了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PEMFC)中以Nation溶液取代PTFE乳液作粘结剂的效果.并对催化剂层内Nafion含量进行了优化,同时探讨了气体工作压力和离子交换膜的影响,实验发现:1.使用Nafion溶液后显著提高电池性能,Nafion含量为2mg... 研究了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PEMFC)中以Nation溶液取代PTFE乳液作粘结剂的效果.并对催化剂层内Nafion含量进行了优化,同时探讨了气体工作压力和离子交换膜的影响,实验发现:1.使用Nafion溶液后显著提高电池性能,Nafion含量为2mg·cm-2时性能技好;2.气体压力增大改善了电池位能;3.使用Nafion115膜的电池性能优于使用Nafion117膜的电池.要进一步提高电池性能,减小欧姆控制区的斜率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电解质膜 燃料电池 氧电极 Nafion粘接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射床电解槽在锌电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魏昶 王俊中 姜琪 《矿冶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6-58,共3页
通过对湿法炼锌中锌电解沉积过程的具体分析 ,认为喷射床电解槽在电流效率、能耗和投资费用等方面比原有传统的电解槽有很强的优势。着重讨论了喷射床这种新型三维颗粒电极电解池的构造、特征。
关键词 三维颗粒床电极 喷射床电极 电解池 炼锌 电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极性固定床电解槽中粒子电极感应电位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周集体 杨松 +1 位作者 艾尼瓦尔 胡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4年第6期27-29,共3页
对复极性固定床电解槽中粒子电极感应电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粒子电极材料、无机盐含量和有机物含量均对粒子电极电位有影响。对不同的粒子电极材料 ,粒子电极电位随无机盐含量和有机物含量变化的趋势不同。
关键词 复极性固定床电解槽 粒子电极 感应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进展 被引量:10
17
作者 郝德利 韩立明 +2 位作者 薛金生 平晓山 刘崇刚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36-440,共5页
通过对近年来燃料电池专利的研究 ,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PEMFC)研究中的关键问题 ,如聚合物电解质薄膜、催化剂、电极和电极膜组件制备工艺、流场的设计模式等进行分析 ,简单介绍了聚合物电解质薄膜、高活性催化剂、高性能电极和电极... 通过对近年来燃料电池专利的研究 ,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PEMFC)研究中的关键问题 ,如聚合物电解质薄膜、催化剂、电极和电极膜组件制备工艺、流场的设计模式等进行分析 ,简单介绍了聚合物电解质薄膜、高活性催化剂、高性能电极和电极膜组件的制备工艺以及流场设计模式的发展和现状。指出提高电极的交换电流密度 ,降低电池的内阻是提高电池性能的基础 ,合理的流场设计模式是电池整体性能稳定的保障 ,各个因素相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聚合物电解质薄膜 催化剂 电极 电极膜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兰章 吴季怀 +1 位作者 林建明 黄妙良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227-233,共7页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由于具有特殊的结构,低廉的制作成本,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成为新型廉价高效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热点。近年来,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已经突破12%,为其产业化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主要介绍了其关键组成部分如...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由于具有特殊的结构,低廉的制作成本,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成为新型廉价高效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热点。近年来,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已经突破12%,为其产业化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主要介绍了其关键组成部分如光阳极、对电极和电解质等的组成、结构与性能关系,对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并介绍本课题组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敏化 太阳能电池 光阳极 对电极 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an Der Pauw原理的溶液电导率计 被引量:5
19
作者 余翔 张冰 +3 位作者 林桢 张潇 魏佳莉 王晓萍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71-375,共5页
为实现对于电导率的准确测量,研究Van Der Pauw原理及其应用于电导率绝对测量的理论依据,设计径轴二维可调的四电极结构.分析电极的对称性、电导池的封闭性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对称性好、结构封闭的Van Der Pauw法电导率计,... 为实现对于电导率的准确测量,研究Van Der Pauw原理及其应用于电导率绝对测量的理论依据,设计径轴二维可调的四电极结构.分析电极的对称性、电导池的封闭性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对称性好、结构封闭的Van Der Pauw法电导率计,对溶液电导率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并能够实现绝对测量.基于Van Der Pauw法的电导池常数κ仅与电极长度有关的原则,设计几种不同电极长度的电极,开展多种不同电导率溶液的测量实验,得出不同电导池常数κ的最佳测量范围.运用电导池常数为0.1cm-1的电极,对电导率为20~500μS/cm内的多个实际水样进行测量,相对误差小于1.0%.结果表明该新型电导率测量方法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N Der Pauw原理 溶液电导率 四电极 绝对测量 电导池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中性锌空气电池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昌国 高宇 +2 位作者 谢波 吕红 王强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88-290,共3页
采用循环伏安和线性电流扫描等电化学方法系统研究了NaCl、KCl、NH4Cl、(NH4) 2 SO4等电解质溶液对锌电极和空气电极电化学行为以及锌空气电池放电特性的影响。电极电势和电池电压表明NH4Cl电解质特性相对较好 ;而且添加适量KCl既有利... 采用循环伏安和线性电流扫描等电化学方法系统研究了NaCl、KCl、NH4Cl、(NH4) 2 SO4等电解质溶液对锌电极和空气电极电化学行为以及锌空气电池放电特性的影响。电极电势和电池电压表明NH4Cl电解质特性相对较好 ;而且添加适量KCl既有利于提高电池的工作电压 ,又能减小锌电极的自腐蚀 ;4mol/LNH4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中性锌空气电池 电解质溶液 锌电极 空气电极 电化学法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