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微盘电极上L-半胱氨酸的伏安行为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方宾 方惠群 陈洪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1384-1386,共3页
银微盘电极上L-半胱氨酸的伏安行为研究方宾,方惠群,陈洪渊(南京大学化学系,南京,210093)关键词银微盘电极,L-半胱氨酸,循环伏安法由碳纤维、金、铂、铱等材料制成微电极的研究国内、外报道甚多[1~5],但以银为... 银微盘电极上L-半胱氨酸的伏安行为研究方宾,方惠群,陈洪渊(南京大学化学系,南京,210093)关键词银微盘电极,L-半胱氨酸,循环伏安法由碳纤维、金、铂、铱等材料制成微电极的研究国内、外报道甚多[1~5],但以银为材料制成的电极在生化物质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微盘电极 半胱氨酸 伏安法 醋酸盐 银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糙化银电极上3,4,5,6-四氯吡啶甲酸的电催化还原 被引量:9
2
作者 马淳安 徐颖华 +2 位作者 朱英红 张贤春 赵峰鸣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473-477,共5页
用电化学氧化还原法(ORC)制备了粗糙化银电极.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粗糙化银电极表面结构进行了表征,用循环伏安法和大幅度电势阶跃法研究了碱性水溶液中粗糙化银电极对3,4,5,6-四氯吡啶甲酸(3,4,5,6-TCP)的电催化还原特性.结果表明... 用电化学氧化还原法(ORC)制备了粗糙化银电极.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粗糙化银电极表面结构进行了表征,用循环伏安法和大幅度电势阶跃法研究了碱性水溶液中粗糙化银电极对3,4,5,6-四氯吡啶甲酸(3,4,5,6-TCP)的电催化还原特性.结果表明:用电化学氧化还原法(ORC)制备得到的粗糙化银电极表面交错分布了棉絮状微晶和圆柱状晶枝,对3,4,5,6-TCP脱氯反应显示了很高的电催化活性;该脱氯反应是受扩散控制的不可逆反应,求得传递系数α为1.51nα-1,扩散系数D为0.820×10-6(cm2.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化银电极 四氯吡啶甲酸 电催化 循环伏安法 大幅度电势阶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磁控共溅射制备光催化Ag-TiO_2薄膜 被引量:3
3
作者 沈杰 蔡臻炜 +4 位作者 沃松涛 崔晓莉 任达森 杨锡良 章壮健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3-36,共4页
采用射频磁控共溅射法制备Ag TiO2 复合薄膜 ,通过控制Ag靶的溅射时间可调节Ag与TiO2 的比例。所制备的Ag TiO2 薄膜为锐钛矿结构。通过紫外光照降解亚甲基蓝溶液和循环伏安法研究Ag TiO2 薄膜光催化及光电化学特性。实验结果表明 :掺 1... 采用射频磁控共溅射法制备Ag TiO2 复合薄膜 ,通过控制Ag靶的溅射时间可调节Ag与TiO2 的比例。所制备的Ag TiO2 薄膜为锐钛矿结构。通过紫外光照降解亚甲基蓝溶液和循环伏安法研究Ag TiO2 薄膜光催化及光电化学特性。实验结果表明 :掺 1.5 %Ag的Ag TiO2 薄膜在紫外光照射下能增强亚甲基蓝溶液的降解并得到更大的光生电流。这种光催化的增强主要是由于光生电子 空穴对的复合被抑制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薄膜 光催化 共溅射法 亚甲基蓝 循环伏安法 光电化学 锐钛矿结构 射频 增强 电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中2,4,6-三溴苯酚的电化学还原脱卤 被引量:4
4
作者 樊俊丽 吴霞琴 +1 位作者 王荣 曹晓卫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26-1329,共4页
室温离子液体的许多独特的性质为其在化学分离、电化学传感器、电池等领域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室温离子液体作为有机反应介质,可以克服水溶液电化学窗口较窄的缺点,还可避免或减少造成二次污染的大量有机溶剂。利用离子液体的导电性。
关键词 离子液体 2 4 6-三溴苯酚 循环伏安法 电化学还原 银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掺杂聚L-精氨酸修饰电极同时测定芦丁和抗坏血酸 被引量:8
5
作者 刘根 孙登明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3-86,共4页
用循环伏安法制备银掺杂聚L-精氨酸修饰玻碳电极(Ag-PA/GCE),研究了芦丁和抗坏血酸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芦丁和抗坏血酸同时测定的新方法。在pH=2.5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于14.0mV·s-1的扫速下,芦丁产... 用循环伏安法制备银掺杂聚L-精氨酸修饰玻碳电极(Ag-PA/GCE),研究了芦丁和抗坏血酸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芦丁和抗坏血酸同时测定的新方法。在pH=2.5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于14.0mV·s-1的扫速下,芦丁产生一对氧化还原峰,其氧化峰电位为0.552V,还原峰电位为0.491V;抗坏血酸产生一个氧化峰,峰电位为0.281V。芦丁和抗坏血酸的△Epa=0.271V,用氧化峰不需分离可直接对芦丁和抗坏血酸进行同时测定,在最佳条件下,芦丁和抗坏血酸的线性范围分别5.0×10-7~2.0×10-5mol·L叫和2.5×10-5~5.0×10-3mol·-1,检出限分别为1.0×10-7mol·L-1和1.0×10-5mol·L-1。方法可用于复方芦丁片中芦丁和抗坏血酸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掺杂 L-精氨酸 抗坏血酸 芦丁 化学修饰电极 循环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微盘电极阴极溶出伏安法测定黄酒啤酒中L-半胱氨酸 被引量:2
6
作者 方宾 方惠群 陈洪渊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4期539-543,共5页
基于L-半胱氨酸(Cys)能与Ag+生成难溶化合物特性,在银微盘电极上成功实现了Cys-Ag阴极溶出伏安法.该法操作简便,无需搅拌、不要镀汞、精密度好,于0.2mol/LHAc-NaAc介质中,Cys浓度为5.0×... 基于L-半胱氨酸(Cys)能与Ag+生成难溶化合物特性,在银微盘电极上成功实现了Cys-Ag阴极溶出伏安法.该法操作简便,无需搅拌、不要镀汞、精密度好,于0.2mol/LHAc-NaAc介质中,Cys浓度为5.0×10-7~1.0×10-4mol/L范围与峰电流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用于黄酒、啤酒中L-半胱氨酸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微盘电极 半胱氨酸 阴极溶出伏安法 黄酒 啤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代胱氨酸在银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定量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培慧 齐剑英 +2 位作者 冯德雄 郑文杰 陈建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3-46,共4页
研究了硒代胱氨酸 (SeCys)于0.03mol/L的硼砂 -NaOH( pH9.5)介质中在银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实验发现在 -0.62V和 -0.68V(vsSCE)处存在一对氧化还原峰 ,其峰电流与硒代胱氨酸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由此建立了SeCys的电分析化学测定方... 研究了硒代胱氨酸 (SeCys)于0.03mol/L的硼砂 -NaOH( pH9.5)介质中在银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实验发现在 -0.62V和 -0.68V(vsSCE)处存在一对氧化还原峰 ,其峰电流与硒代胱氨酸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由此建立了SeCys的电分析化学测定方法, (1)循环伏安法 ,其线性范围为8.6×10 -9~1.1×10 -7mol/L,检出限为4.3×10 -10mol/L, (2)二次微分线性扫描伏安法 ,其线性范围为2.2×10 -10~1.0×10 -8mol/L,检出限为8.6×10-11mol/L;该法应用于中药黄芪中SeCys含量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代胱氨酸 银电极 电化学行为 定量分析 循环伏安法 二次微分线性扫描伏安法 黄芪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掺杂聚L-酪氨酸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对尿酸的测定 被引量:2
8
作者 田相星 马伟 孙登明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53-656,共4页
利用循环伏安法将银和L-酪氨酸聚合修饰在玻碳电极表面,制成银掺杂聚L-酪氨酸(Ag-PLT/GCE)修饰电极,研究了尿酸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循环伏安法测定尿酸的新方法。在pH=3.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扫描速率为100mV/s时,尿酸在该修... 利用循环伏安法将银和L-酪氨酸聚合修饰在玻碳电极表面,制成银掺杂聚L-酪氨酸(Ag-PLT/GCE)修饰电极,研究了尿酸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循环伏安法测定尿酸的新方法。在pH=3.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扫描速率为100mV/s时,尿酸在该修饰电极上产生一氧化峰,Epa=0.637V(vs.Ag/AgCl)。用循环伏安法进行测定时,峰电流与尿酸浓度在8.0×10-7~1.0×10-5mol/L和1.0×10-5~1.0×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0×10-7mol/L。方法用于尿样中尿酸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银掺杂 L-酪氨酸 聚合物修饰电极 循环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微盘电极上谷胱甘肽降解产物的伏安行为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茂国 许发功 方宾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5-57,共3页
谷胱甘肽是一个含硫三肽 ,基于谷胱甘肽降解产物中的L_半胱氨酸 (RS- )能与Ag+形成难溶化合物的性质 ,在银微盘电极上研究了其水解产物的伏安行为 ;运用示差脉冲溶出伏安法 (DPSV) ,在0.1mol/LHAc -NaAc介质中 ,谷胱甘肽降解产物的还原... 谷胱甘肽是一个含硫三肽 ,基于谷胱甘肽降解产物中的L_半胱氨酸 (RS- )能与Ag+形成难溶化合物的性质 ,在银微盘电极上研究了其水解产物的伏安行为 ;运用示差脉冲溶出伏安法 (DPSV) ,在0.1mol/LHAc -NaAc介质中 ,谷胱甘肽降解产物的还原峰电流与谷胱甘肽浓度于9.0×10-7~4.0×10-5 mol/L范围内有较好的线性关系 ,测定限为5.0×10 -8mol/L ,用于模拟样品测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微盘电极 谷胱甘肽 降解产物 阴极溶出伏安法 L-半胱氨酸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A包覆的银纳米粒子修饰电极制备和电化学表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吕桂琴 姚爱丽 郑传明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25-928,共4页
运用自组装和电化学组装法,将MPA包裹的银纳米粒子修饰到金电极表面,制备成银纳米粒子单层和多层膜修饰电极.循环电压电流和电化学阻抗谱测定结果表明:以MPA包覆的银纳米粒子修饰电极的氧化电位明显负移,显示出银纳米粒子具有更高的活性... 运用自组装和电化学组装法,将MPA包裹的银纳米粒子修饰到金电极表面,制备成银纳米粒子单层和多层膜修饰电极.循环电压电流和电化学阻抗谱测定结果表明:以MPA包覆的银纳米粒子修饰电极的氧化电位明显负移,显示出银纳米粒子具有更高的活性.以0.5 mmol/L的K3[Fe(CN)6]溶液为检测体系,电化学阻抗谱测试得出电极表面对探针分子的阻碍作用有所增加.循环电压电流结果表明:与单层膜修饰电极相比,多层膜修饰电极的峰电流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A 银纳米 修饰电极 循环电压-电流 电化学阻抗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伏安法研究酚藏花红与DN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俞英 欧俊宏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77-81,共5页
在pH=7 00的Britton-Robinson缓冲液中,酚藏花红与DNA能形成一种非电活性的超分子复合物,用循环伏安法对体系进行了研究.在实验条件下,酚藏花红主要以阳离子形式吸附在裸银电极表面,产生一对峰形良好的氧化还原峰.DNA的加入对其氧化还... 在pH=7 00的Britton-Robinson缓冲液中,酚藏花红与DNA能形成一种非电活性的超分子复合物,用循环伏安法对体系进行了研究.在实验条件下,酚藏花红主要以阳离子形式吸附在裸银电极表面,产生一对峰形良好的氧化还原峰.DNA的加入对其氧化还原式量电位E的影响不大,但使其峰电流ipa下降,其中氧化峰的下降值Δipa与DNA的质量浓度在0 50~8 00m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基于此建立了DNA的测定方法.此外,本文还对酚藏花红与DNA相互作用的形式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二者的相互作用主要以静电作用力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伏安法 酚藏花红 DNA 裸银电极 脱氧核糖核酸 静电作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微盘电极的制作及性能
12
作者 衷明华 常焕球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4年第3期255-259,共5页
本文用铅笔芯作亚微盘电极的材料,制成供常规分析的亚微盘电极.该电极制作简单、经济而且在循环伏安法、计时安培法和溶出伏安法中显示了较好的分析性能.
关键词 亚微盘电极 电极 电化学 电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掺杂聚L-甲硫氨酸修饰电极同时测定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欢 马伟 孙登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76-584,共9页
用循环伏安法制备了银掺杂聚L-甲硫氨酸修饰玻碳电极,研究了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同时测定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的新方法。研究发现,在pH=5.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扫速为100 mV/s时,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在... 用循环伏安法制备了银掺杂聚L-甲硫氨酸修饰玻碳电极,研究了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同时测定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的新方法。研究发现,在pH=5.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扫速为100 mV/s时,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在银掺杂聚L-甲硫氨酸修饰玻碳电极上均出现1对氧化还原峰,峰电位分别为:Epa=0.228 V、Epc=0.162 V和Epa=0.347 V、Epc=0.287 V,二者的氧化峰电位差达119 mV,还原峰差达125 mV。在最佳的条件下,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同时测定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的线性范围为3.00×10-6~1.00×10-4 mol/L,检出限为8.0×10-7 mol/L(对苯二酚)和5.0×10-7 mol/L(邻苯二酚)。此法用于废水样中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的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掺杂聚L-甲硫氨酸修饰电极 对苯二酚 邻苯二酚 同时测定 循环伏安法 差分脉冲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钠水溶液中氧化还原循环制备三维银电极还原CO_2生成CO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志桥 魏榕飞 +3 位作者 严婷婷 许旭杨 陈建孟 宋爽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809-4815,共7页
通过氧化还原循环制备了具有三维表面的纳米银电极(3D-Ag)。采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双电位阶跃等方法研究了电极的结构和性能。制备的3D-Ag电极表面均匀分布了(100)和(111)晶... 通过氧化还原循环制备了具有三维表面的纳米银电极(3D-Ag)。采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双电位阶跃等方法研究了电极的结构和性能。制备的3D-Ag电极表面均匀分布了(100)和(111)晶面暴露的纳米Ag颗粒,颗粒直径为30~150 nm。通过CO_2的电催化还原实验考察了电极的催化活性和寿命,结果显示,相比未改性Ag片,改性3D-Ag电极具有更高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此外,3D-Ag电极在3组连续的2 h电还原CO_2实验中能保持较高活性,而未改性Ag电极随时间逐渐失去活性。3D-Ag电极表现出的高活性可归因于Ag纳米颗粒有利于*COOH的稳定化和吸附态还原中间体*CO的脱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电极 电化学 纳米结构 二氧化碳 还原 一氧化碳 循环伏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