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丝素蛋白膜表面的等离子体磺酸化及体外抗凝血性能 被引量:28
1
作者 顾晋伟 杨新林 +1 位作者 王俐勇 朱鹤孙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1年第8期7-10,共4页
从蚕丝中提取的丝素蛋白 (Silkfibroin)制备成薄膜 ,首次采用二氧化硫等离子体处理在材料表面引入磺酸基团 ;同时丝素蛋白膜用氨气等离子体处理后在表面接入氨基 ,利用 1,3 丙磺酸内酯与氨基的反应在材料表面接枝磺酸基团。采用X光电子... 从蚕丝中提取的丝素蛋白 (Silkfibroin)制备成薄膜 ,首次采用二氧化硫等离子体处理在材料表面引入磺酸基团 ;同时丝素蛋白膜用氨气等离子体处理后在表面接入氨基 ,利用 1,3 丙磺酸内酯与氨基的反应在材料表面接枝磺酸基团。采用X光电子能谱和全反射红外光谱分析材料的表面性质。材料的体外抗凝血性能由体外凝血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 (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和凝血酶时间 (TT)作为评价标准。结果表明两种处理方法均能在丝素蛋白膜表面有效地接枝磺酸基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膜 等离子体 体外抗凝血性能 体外凝血时间 磺酸化 蚕丝 医学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素纳米纤维支架的修饰及其血液相容性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曙东 张幼珠 +2 位作者 刘华 王红卫 董智慧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14,共5页
采用等离子体处理接枝和共混纺丝2种方法将肝素修饰到静电纺丝素纳米纤维支架上,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定和表征修饰效果,并对修饰前后丝素纳米纤维支架进行血小板黏附实验和体外抗凝血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等离子体处理接枝... 采用等离子体处理接枝和共混纺丝2种方法将肝素修饰到静电纺丝素纳米纤维支架上,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定和表征修饰效果,并对修饰前后丝素纳米纤维支架进行血小板黏附实验和体外抗凝血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等离子体处理接枝和共混纺丝2种方法均可较好地将肝素修饰到丝素纳米纤维支架上;经肝素修饰后的丝素纳米纤维支架的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时间显著高于纯丝素纳米纤维支架;未经修饰的纤维支架上出现血小板黏附、凝聚现象,而经肝素修饰后的丝素纤维支架上未出现上述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丝素 肝素 血液相容性 抗凝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处理的丝素蛋白作为人内皮细胞培养基质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杨新林 王俐勇 +1 位作者 顾晋伟 朱鹤孙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20-523,535,共5页
目的 :探讨人血管内皮细胞在等离子体处理后的丝素蛋白膜表面的生长情况。方法 :等离子体由气体射频放电产生 ,工作气体为SO2 和NH3;材料表面元素进行XPS分析 ;用MTT法测定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HU VEC细胞生长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该细... 目的 :探讨人血管内皮细胞在等离子体处理后的丝素蛋白膜表面的生长情况。方法 :等离子体由气体射频放电产生 ,工作气体为SO2 和NH3;材料表面元素进行XPS分析 ;用MTT法测定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HU VEC细胞生长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该细胞内Ⅷ凝血因子相关抗原的表达。结果 :SO2 和NH3 等离子体处理后 ,丝素蛋白膜表面分别被磺酸化和氨基化 ,并均能促进HUVEC细胞生长 ,而且对细胞形态和产生Ⅷ凝血因子的功能没有明显的影响。结论 :等离子体处理的丝素蛋白可以作为人内皮细胞的一种良好的培养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 等离子体 内皮细胞 MTT法 间接免疫荧光法 细胞培养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引发丝素在聚氨酯膜表面接枝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孙东豪 吴徵宇 +2 位作者 李明忠 程辉铭 王红卫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7,共4页
将水分散型聚氨酯膜预浸渍处理后,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成功地制备了在表面接枝丝素蛋白或丝素肽的聚氨酯膜,并用SEM,ATR FTIR和X射线能谱分析了膜的表面性质。用丝素蛋白或丝素肽改性后,聚氨酯膜的表面亲水性提高;其力学性能和透汽性... 将水分散型聚氨酯膜预浸渍处理后,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成功地制备了在表面接枝丝素蛋白或丝素肽的聚氨酯膜,并用SEM,ATR FTIR和X射线能谱分析了膜的表面性质。用丝素蛋白或丝素肽改性后,聚氨酯膜的表面亲水性提高;其力学性能和透汽性与聚氨酯底膜基本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 水分散型聚氨酯 等离子体 接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素膜上接枝褐藻多糖硫酸酯及其体外抗凝血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程忠玲 王松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82-284,296,共4页
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将褐藻多糖硫酸酯接枝在NH3等离子体处理的丝素膜的表面上。主要探讨了p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丝素膜接枝效果的影响。用XPS分析了丝素膜表面化学元素。采用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活酶时间(PT)、凝血酶时间(... 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将褐藻多糖硫酸酯接枝在NH3等离子体处理的丝素膜的表面上。主要探讨了p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丝素膜接枝效果的影响。用XPS分析了丝素膜表面化学元素。采用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活酶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评价了接枝膜的体外抗凝血活性。得出最佳接枝工艺为:pH=2,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6h。在该工艺条件下,接枝丝素膜APTT的最佳值为72s,APTT、TT凝血时间比空白对照分别延长37s和6s以上,具有抗凝血性能。经稳定性测试,固定的褐藻多糖硫酸酯基本上不脱落,从而获得了一种具有抗凝血性的新颖生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膜 褐藻多糖硫酸酯 戊二醛 等离子体 抗凝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磺酸化丝素蛋白膜聚四氟乙烯复合小口径人工血管体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李少彬 闫玉生 +5 位作者 李辉 陈坤棠 童健 陈群清 张福伟 肖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100-2103,共4页
目的研究等离子体磺酸化丝素蛋白膜聚四氟乙烯复合小口径人工血管(复合血管)的抗凝血性能,并探讨其安全性、可行性。方法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将涂覆有丝素蛋白膜的聚四氟乙烯小口径人工血管磺酸化,制成复合血管,行体外溶血实验检测复... 目的研究等离子体磺酸化丝素蛋白膜聚四氟乙烯复合小口径人工血管(复合血管)的抗凝血性能,并探讨其安全性、可行性。方法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将涂覆有丝素蛋白膜的聚四氟乙烯小口径人工血管磺酸化,制成复合血管,行体外溶血实验检测复合血管的溶血相关安全性,同时行血小板粘附、动态凝血、复钙实验评价复合血管血液相容性。结果扫描电镜照片看到,普通人工血管表面有血小板粘附,且血小板完全展开,呈扁平状紧贴在材料表面上,复合血管组表面极少血板粘附;复合血管组吸光度-时间变化曲线位于普通血管之上,且下降趋势较缓,经历时间较长,与普通血管相比,其抗凝血性能较好;复钙实验中复合血管组平均时间为480s,小于对照组平均时间603s,两样本t检验提示P=0.000,提示两者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等离子体磺酸化丝素蛋白膜聚四氟乙烯复合小口径人工血管具有良好的溶血安全性及抗凝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血管聚四氟乙烯丝素蛋白低温等离子体血液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丝素膜的制备及其SO_2等离子体改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冯桂龙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4-17,共4页
利用丝素和胶原蛋白各自的优点,制备了胶原-丝素共混膜,并通过FTIR、TGA、SEM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选用SO2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胶原/丝素膜进行了表面处理。材料的体外抗凝血性能由体外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 利用丝素和胶原蛋白各自的优点,制备了胶原-丝素共混膜,并通过FTIR、TGA、SEM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选用SO2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胶原/丝素膜进行了表面处理。材料的体外抗凝血性能由体外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作为评价标准。结果表明,共混膜中二组分间存在的分子间作用力,加入小于50%的丝素的胶原膜经乙醇处理后与纯胶原膜相比,其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有所改善。通过改变丝素比例可以调整共混膜的吸水性。经SO2处理后由于在共混膜表面引入了磺酸基团,因而具有良好的抗凝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 胶原 低温等离子体 抗凝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处理对羊毛纱线吸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吴惠英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0-53,共4页
文中采用等离子体对羊毛纱线进行改性整理,探讨工艺条件对羊毛纱线吸湿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测试了等离子体处理后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芯吸高度,并与等离子体-丝素联合处理后纱线的吸湿性能对比。结果表明:等离子体预处理后,羊毛纤维... 文中采用等离子体对羊毛纱线进行改性整理,探讨工艺条件对羊毛纱线吸湿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测试了等离子体处理后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芯吸高度,并与等离子体-丝素联合处理后纱线的吸湿性能对比。结果表明:等离子体预处理后,羊毛纤维表面被刻蚀,改善了羊毛纤维的亲水性,处理时间延长会导致羊毛力学性能下降;随着作用时间、压强及反应功率的增加,羊毛纱线的吸湿性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等离子体与丝素联合处理后羊毛纱线的吸湿性有显著提高,有利于丝素在羊毛纱线的吸附和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丝素 联合处理 羊毛纱线 吸湿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丝素蛋白膜表面的纳米图案化修饰对细胞黏附和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欧阳秦君 刘晓娇 +1 位作者 姚响 张耀鹏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1-209,共9页
为了拓展再生丝素蛋白(RSF)生物医用材料在细胞培养和组织修复等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提高RSF材料的细胞相容性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等离子体刻蚀技术制备了纳米“岛”图案化RSF膜,并进一步考察其对NIH3T3细胞黏附和增殖行为的影响。... 为了拓展再生丝素蛋白(RSF)生物医用材料在细胞培养和组织修复等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提高RSF材料的细胞相容性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等离子体刻蚀技术制备了纳米“岛”图案化RSF膜,并进一步考察其对NIH3T3细胞黏附和增殖行为的影响。所有定量检测实验中至少设3个重复样(n≥3)。细胞培养1 d后的显微观察结果表明,与未修饰的RSF平整膜相比,纳米图案化修饰的RSF膜具有更好的黏附形态。CCK-8检测细胞培养1和4 d的吸光度(OD)结果表明,与未修饰的RSF平整膜相比,纳米图案化修饰RSF膜能够明显促进细胞的增殖,且其中刻蚀30 min膜组的吸光度(1.13±0.32)最高,显著高于未修饰的RSF平整膜(0.46±0.03,P<0.001)。等离子体刻蚀技术可作为一种简便、快捷、可大规模制备的纳米图案化修饰策略用于提高RSF材料的细胞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丝素蛋白 等离子体刻蚀 纳米图案化修饰 细胞黏附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