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阙穴贴敷疗法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便秘的临床疗效
1
作者 张智勉 叶勇光 +4 位作者 赵韵 丁清和 赵樑 何清华 史建伟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56-60,共5页
目的:观察神阙穴贴敷疗法治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广州市正骨医院接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便秘预防措施,术后膳食指导及腹部按摩;治疗组... 目的:观察神阙穴贴敷疗法治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广州市正骨医院接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便秘预防措施,术后膳食指导及腹部按摩;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增加四黄散贴敷神阙穴。护理人员每日评估患者排便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便秘的发生率、术后首次排气的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5天内的总排便次数、术后第7天Wexner评分,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术后患者首次排气时间:对照组(18.85±2.35)h,治疗组(16.67±1.63)h。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对照组(3.30±0.76)d,治疗组(1.42±0.59)d。5天内排便总次数:对照组(1.35±0.48)次,治疗组(2.50±0.53)次。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其中显效:对照组3.57%,治疗组55.35%;有效:对照组91.07%,治疗组42.85%;无效:对照组5.35%,治疗组1.78%。术后第7天Wexner评分:对照组(9.46±3.03)分,治疗组(7.82±3.3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四黄散神阙穴贴敷疗法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便秘操作简单无侵入性、安全、能有效预防便秘的发生,患者接受度高,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阙穴 膝关节置换术 便秘 四黄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栀子四黄散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解慧梅 蔡丙严 +4 位作者 郝福星 郭广富 蒋文清 刘佳宁 程汉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633-3640,共8页
为探索栀子四黄散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将45头组随机分为对照组、病毒组及中药高、中、低剂量组5组,每味中药400目超微粉碎后分别添加饲喂接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 为探索栀子四黄散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将45头组随机分为对照组、病毒组及中药高、中、低剂量组5组,每味中药400目超微粉碎后分别添加饲喂接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的试验猪,连续饲喂14 d,每日观察临床症状,7、14和21 d时随机采集5组血清样品进行细胞因子检测,并进行病理剖检和采集肺脏样品进行病理组织切片观察。结果显示,添加中药7 d后临床症状均减轻,中剂量和高剂量组第14天时体温恢复正常,呼吸困难症状消失,食欲恢复,中药治疗组肺脏未见肉样变,肺脏表面有出血点或出血斑。中剂量组肺泡间隔增厚,轻度淤血,肺实质轻度炎性细胞浸润。病毒组猪血清中IgG和γ-干扰素(IFN-γ)含量逐渐降低,白介素-10(IL-10)含量逐渐上升。添加中药的3组血清中IgG含量均高于病毒组,并且IgG含量均随时间延长逐渐上升,中剂量组血清中IgG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病毒组(P<0.01);添加中药的3组IFN-γ含量逐渐上升,14和21 d时中剂量组血清中IFN-γ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病毒组(P<0.01);中剂量组血清中IL-10含量逐渐降低,14和21 d时与病毒组差异极显著(P<0.01),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栀子四黄散可有效改善试验猪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细胞因子的分泌,中剂量组效果最好。本研究为中药防治PRRS提供了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SSV) 免疫球蛋白G Γ-干扰素 白介素-10 栀子四黄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线照射联合四黄散外敷防治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 被引量:6
3
作者 王红霞 吴玉玲 +1 位作者 徐丽珍 何丽君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4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观察红外线照射联合四黄散外敷预防及治疗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按置管先后顺序,将77例患者间隔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PICC置管后按常规方法进行导管护理,同时给予红外线局部照射3d和四黄散外敷3... 目的观察红外线照射联合四黄散外敷预防及治疗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按置管先后顺序,将77例患者间隔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PICC置管后按常规方法进行导管护理,同时给予红外线局部照射3d和四黄散外敷3~7d。对照组给予常规PICC置管后导管护理,若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则给予红外线局部照射与四黄散外敷。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并观察硫酸镁湿敷和红外线照射联合四黄散外敷治疗静脉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1例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2.6%;对照组共有6例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1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外线照射联合四黄散外敷治疗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6例(85.7%)治愈,1例(14.3%)有效,有效率100%;硫酸镁湿敷治疗机械性静脉炎,8例(53.3%)治愈,4例(26.7%)有效,有效率80.0%。红外线局部照射联合四黄散外敷治疗时间较硫酸镁湿敷治疗明显缩短(P〈O.05)。结论红外线局部照射联合四黄散外敷能有效防治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机械性静脉炎 红外线 四黄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芍药散加味内服结合四黄散外敷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8
4
作者 陈小姗 周凤洁 曾研章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11期13-16,共4页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散加味内服结合四黄散外敷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痛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2月门诊治疗的慢性盆腔痛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当归芍药散加味内服配合四黄散外敷结合特定电磁波照射治疗,对照组采...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散加味内服结合四黄散外敷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痛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2月门诊治疗的慢性盆腔痛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当归芍药散加味内服配合四黄散外敷结合特定电磁波照射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分散片加妇炎康软胶囊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及停药3个月疼痛指数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疼痛程度NRS评分:疗程结束时两组患者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程结束后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36量表各维度综合评分:疗程结束时两组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3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芍药散加味内服结合四黄散外敷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痛,改善患者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芍药散 四黄散 慢性盆腔痛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黄散外敷联合红外线治疗骨性关节炎效果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冷丹丹 刘娟 +1 位作者 崔小冰 李爱菊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9年第11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四黄散外敷联合红外线治疗骨性关节炎(OA)的疗效,总结相关护理措施。方法将100例O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红外线照射治疗,观察组给予四黄散外敷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评价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 目的探讨四黄散外敷联合红外线治疗骨性关节炎(OA)的疗效,总结相关护理措施。方法将100例O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红外线照射治疗,观察组给予四黄散外敷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评价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45/5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00%(3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黄散外敷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可有效缓解OA患者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四黄散 红外线 中医护理 软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黄散外敷联合浮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6
作者 黄丽芳 邹莹 蔡桂清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6期89-93,共5页
目的探讨四黄散外敷联合浮针治疗慢性盆腔炎(CPI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广东省封开县中医院妇产科收治的60例CPID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30例加用四黄散外敷和浮针疗法。观察治... 目的探讨四黄散外敷联合浮针治疗慢性盆腔炎(CPI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广东省封开县中医院妇产科收治的60例CPID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30例加用四黄散外敷和浮针疗法。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评分、评估临床疗效、比较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下腹剧痛、发热或伴恶寒、带下量多、带下色黄或脓血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均降低明显(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93.33%vs.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McGill疼痛量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cGill疼痛量表评分下降,SF-36生活质量问卷评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McGill疼痛量表评分更低,SF-36评分更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四黄散外敷联合浮针疗法能明显缓解CPID患者症状,减轻疼痛症状,疗效确切,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明显,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黄散 浮针疗法 中医外敷 慢性盆腔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血疗法联合四黄清热散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梁汉坚 彭自强 +1 位作者 钟康华 徐景利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3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刺血疗法联合四黄清热散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1年5月于湛江市第一中医医院骨二科住院治疗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 目的探讨刺血疗法联合四黄清热散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1年5月于湛江市第一中医医院骨二科住院治疗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施基础治疗加口服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刺血疗法联合四黄清热散外敷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VAS评分、血尿酸、血常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相关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中医症候评分、VAS评分、血尿酸、C-反应蛋白及红细胞沉降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血疗法联合四黄清热散外敷可有效缓解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疼痛,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尿酸值,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血疗法 四黄清热散 中药外敷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四黄粉治疗心脏介入术后上肢瘀肿疼痛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梁兜选 杜秀眉 +4 位作者 叶芃 邹培源 陈广进 李爱民 冯小燕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17期96-98,130,共4页
目的探究中药四黄粉治疗心脏介入术后上肢瘀肿疼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阳江市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一区、心血管内科二区的冠心病行介入治疗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常规使用TR-Band止血阀并配合... 目的探究中药四黄粉治疗心脏介入术后上肢瘀肿疼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阳江市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一区、心血管内科二区的冠心病行介入治疗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常规使用TR-Band止血阀并配合弹力绷带包扎术肢,抬高患肢并制动及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中药四黄粉调配成膏湿敷术肢,48 h后再配合红外线每天照射30 min,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瘀斑、血肿消退时间,术肢疼痛评分及临床疗效等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瘀斑、血肿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术肢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8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四黄粉治疗心脏介入术后上肢瘀肿疼痛,可以明显改善疗效及相关症状,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介入术后 上肢瘀肿疼痛 中药四黄粉 湿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