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O_(2)纳米溶液的流动性质及防砂机理
1
作者 王腾 匡韶华 +3 位作者 吕民 张建国 胡祎 刘定胜 《石油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32-1139,共8页
采用NMR、SEM、流型分析、渗透率测试及可视化微观流动实验等方法对SiO_(2)纳米溶液防砂材料的流动性质和防砂机理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树脂化学防砂材料相比,SiO_(2)纳米溶液流动前沿均匀、覆盖率高且流动阻力小,有效避免... 采用NMR、SEM、流型分析、渗透率测试及可视化微观流动实验等方法对SiO_(2)纳米溶液防砂材料的流动性质和防砂机理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树脂化学防砂材料相比,SiO_(2)纳米溶液流动前沿均匀、覆盖率高且流动阻力小,有效避免了砂固结不均与高能耗问题;经SiO_(2)纳米溶液处理后,岩层能维持较高的渗透率,石英砂表面形成了均匀薄固化膜,岩心孔隙连通性好、氢信号均匀;SiO_(2)纳米颗粒通过吸附、捕集和动力学滞留机制在砂粒间形成桥接结构,对孔隙主通道影响小;SiO_(2)纳米溶液含量为30%~40%(w)时,可实现有效砂固结并达到最大经济效益。该SiO_(2)纳米溶液防砂材料在采油防砂中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_(2)纳米溶液 化学防砂 流动性质 岩心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RPA2潜艇模型非定常流动粘性流场和水动力计算 被引量:1
2
作者 于向阳 姚凌虹 +2 位作者 孟庆昌 刘巨斌 张志宏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9-24,共6页
采用基于非结构化网格的有限体积法数值求解非定常的DARPA2潜艇模型粘性流场和水动力,应用动网格技术处理含有动态边界问题的非稳态运动状态,通过调整边界条件和部分松弛因子,使初始流场变量达到收敛精度,并采用编译的UDF对模型运动进... 采用基于非结构化网格的有限体积法数值求解非定常的DARPA2潜艇模型粘性流场和水动力,应用动网格技术处理含有动态边界问题的非稳态运动状态,通过调整边界条件和部分松弛因子,使初始流场变量达到收敛精度,并采用编译的UDF对模型运动进行定义。为了得到较好的非定常结果,需要对初始流场进行讨论。用model-1对实验数据的拟合效果较好,数值计算结果稳定。要取得与实验一致的模拟效果,由实验中的不确定因素产生的误差是需要加以考虑的进行非定常数值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非定常流动粘性流场计算 DARPA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粒径大小对浆料直写陶瓷浆体的流动影响研究
3
作者 张捷 顾海 +1 位作者 姜杰 孙健华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6-110,共5页
利用浆料直写技术对SiO_(2)粉末进行成型时,将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颗粒大小即为其中重要因素之一。利用不同颗粒大小SiO_(2)粉末制备对应的陶瓷浆体,针对流变实验中浆体呈现的典型非牛顿特征,提出一种修正格子Boltzmann方法(LBM)对... 利用浆料直写技术对SiO_(2)粉末进行成型时,将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颗粒大小即为其中重要因素之一。利用不同颗粒大小SiO_(2)粉末制备对应的陶瓷浆体,针对流变实验中浆体呈现的典型非牛顿特征,提出一种修正格子Boltzmann方法(LBM)对浆体在挤出机中的流动进行分析,从流体力学角度探究颗粒大小对浆体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颗粒大小导致了流线中心位置及流速大小的差异,较小粒径的陶瓷粉末将有助于浆体的流动。对于不同颗粒大小制成的浆体,其在挤出机中的流动均主要集中在中部位置,在后期设计挤出机结构时可考虑增加螺距,增大有效流动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料直写 sio_(2) 颗粒大小 LBM 流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和聚乙烯醇纤维对混凝土抗弯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鹏 代思源 +1 位作者 王磊 吕亚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191-4195,共5页
通过坍落扩展度试验和抗弯拉性能试验,采用4种不同纳米SiO_(2)质量掺量和4种不同聚乙烯醇(PVA)纤维体积掺量,探讨纳米SiO_(2)和PVA纤维对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及抗弯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纳米SiO_(2)或PVA纤维掺量的逐渐增加,混凝... 通过坍落扩展度试验和抗弯拉性能试验,采用4种不同纳米SiO_(2)质量掺量和4种不同聚乙烯醇(PVA)纤维体积掺量,探讨纳米SiO_(2)和PVA纤维对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及抗弯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纳米SiO_(2)或PVA纤维掺量的逐渐增加,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逐渐降低。纳米SiO_(2)掺量不超过5%时,随着纳米SiO_(2)掺量的增加,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以及抗弯拉强度均不断增大;但当纳米SiO_(2)的掺量从5%继续增加到7%时,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和抗弯拉强度均有一定下降。当PVA纤维体积掺量低于0.1%时,PVA纤维对纳米混凝土抗弯拉性能的增强作用随纤维体积掺量增加逐渐增大,但当纤维体积掺量超过0.15%时,纳米混凝土抗弯拉强度和抗弯拉弹性模量均有下降趋势,抗弯拉强度和抗弯拉弹性模量分别在纤维体积掺量为0.15%和0.1%时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_(2) 聚乙烯醇(PVA)纤维 流动 抗弯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气凝胶改性钙基地聚合物的性能及微观结构 被引量:2
5
作者 牛海华 马彬 +1 位作者 黄启钦 邹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9-125,共7页
通过改变SiO_(2)气凝胶不同的表面性能及掺量对钙基地聚合物进行改性,分析SiO_(2)气凝胶对其流动度、抗压强度、弹性模量以及导热系数的影响规律。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手段表征材料微观形貌和产物组成,揭示SiO_(2)气凝胶... 通过改变SiO_(2)气凝胶不同的表面性能及掺量对钙基地聚合物进行改性,分析SiO_(2)气凝胶对其流动度、抗压强度、弹性模量以及导热系数的影响规律。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手段表征材料微观形貌和产物组成,揭示SiO_(2)气凝胶对钙基地聚合物的微观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适量的SiO_(2)气凝胶能够提高钙基地聚合物的流动度和力学性能,过量的SiO_(2)气凝胶会降低材料的流动度和力学性能。其中,亲水性SiO_(2)气凝胶对钙基地聚合物流动度和力学性能的提升效果优于疏水性SiO_(2)气凝胶,并且两种气凝胶的最佳掺量也不同。另外,随着气凝胶掺量的增多,试样的导热系数逐渐降低,其中亲水组试样的导热系数低于疏水组。SEM观察及XRD分析表明适量的亲水性气凝胶参与了聚合反应,促进了凝胶产物的生成,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而疏水性气凝胶分散性较差且主要起填充和晶核作用,导致亲水性气凝胶对地聚合物的增强效果优于疏水性气凝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_(2)气凝胶 钙基地聚合物 力学性能 导热系数 流动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固相含量溶胶的C/Mullite复合材料氧化与热震行为研究
6
作者 张伟 马青松 +2 位作者 曾宽宏 王为得 毛卫国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262-266,共5页
得益于碳纤维的补强增韧,连续碳纤维增强莫来石(C/mullite)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热结构材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进一步厘清C/mullite复合材料在服役环境下的失效行为,本工作系统研究了其在1300℃的氧化行为与1300~1500℃的热震... 得益于碳纤维的补强增韧,连续碳纤维增强莫来石(C/mullite)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热结构材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进一步厘清C/mullite复合材料在服役环境下的失效行为,本工作系统研究了其在1300℃的氧化行为与1300~1500℃的热震行为。结果表明,1300℃时随着氧化时长增加,C/mullite复合材料的失重逐渐增加,力学性能逐渐衰退,其主要原因在于复合材料表面SiO_(2)的粘性流动效果不佳。氧化和热交变的耦合作用使得C/mullite复合材料在1300℃热震10次(总氧化时长约50 min)后性能明显低于其在1300℃氧化60 min。此外,由于1500℃时C/mullite表面SiO_(2)的粘性流动效应增强,复合材料在1400℃和1500℃热震后失重和性能没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ullite复合材料 氧化 热震 力学性能 sio_(2)粘性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硅复合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应用
7
作者 吴庆勇 赵爽 +4 位作者 韩斌 王伟 乔敏 杜爽 陈俊松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88-2395,共8页
为实现无机盐促凝材料在水泥基材料中的缓控释放,对水泥凝结硬化起到时变调控的效果,本文以硫酸铝(AlS)为芯材,正硅酸四乙酯(TEOS)为前驱体,制备以纳米SiO_(2)为外壳,AlS为核的铝硅复合微胶囊(SiO_(2)-AlS)。采用氮气吸附比表面积法、... 为实现无机盐促凝材料在水泥基材料中的缓控释放,对水泥凝结硬化起到时变调控的效果,本文以硫酸铝(AlS)为芯材,正硅酸四乙酯(TEOS)为前驱体,制备以纳米SiO_(2)为外壳,AlS为核的铝硅复合微胶囊(SiO_(2)-AlS)。采用氮气吸附比表面积法、激光粒度分析、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对SiO_(2)-AlS进行结构表征,验证制备方法的可行性,并探究SiO_(2)-AlS的缓释效果及其对应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SiO_(2)-AlS在溶液中表现出缓释效果,能够促进水泥水化进程,缩短凝结时间,提高水泥基材料早期抗压强度,但对水泥基材料初始流动度影响较小,可满足施工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铝 sio_(2) 微胶囊 凝结时间 流动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