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O2结合SiC砖的抗水蒸气氧化性能 被引量:3
1
作者 曹会彦 王建波 +2 位作者 黄志刚 李杰 张新华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0-73,共4页
自制了SiO2结合SiC砖,然后参照ASTM C863—2000对其在1000℃水蒸气(水蒸气的通入速率为32 kg·m-3·h-1)中分别保温50、100、150、200、250和300 h进行了氧化试验,检测试样氧化后的质量变化率和体积变化率,以及试样氧化前后的... 自制了SiO2结合SiC砖,然后参照ASTM C863—2000对其在1000℃水蒸气(水蒸气的通入速率为32 kg·m-3·h-1)中分别保温50、100、150、200、250和300 h进行了氧化试验,检测试样氧化后的质量变化率和体积变化率,以及试样氧化前后的显气孔率和孔径分布,并进行了XRD和SEM分析。结果表明:1、自制SiO2结合SiC砖的体积密度、显气孔率和SiC含量与现有的SiC浇注料相当,而抗折强度和耐压强度明显比SiC浇注料的高。2、氧化100 h后试样表面开始出现裂纹;氧化200 h后裂纹增多,变宽。3、随着氧化时间延长至200 h,试样的体积变化率逐渐增大;但氧化250和300 h后又逐渐减小,此乃烧结收缩超过氧化膨胀所致。4、随着氧化时间延长至250 h,试样的质量变化率逐渐增大;但氧化300 h后又减小,可能和氧化后期部分SiO2又转化为SiO气体导致质量损失有关。5、试样显气孔率随氧化时间的变化与质量变化率的变化趋势相反。6、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氧化后试样中晶相SiO2增多;晶相SiO2与SiC的热膨胀系数失配以及晶相SiO2之间的相变会导致SiC表面的SiO2氧化膜破裂和脱落。提高SiO2结合SiC材料抗水蒸气氧化性的关键在于使SiO2更多地进入玻璃相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材料 sio2结合sic砖 水蒸气 氧化 物相组成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硅铁结合SiC复合材料的氧化行为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勇 彭达岩 +1 位作者 文洪杰 冯涤 《耐火材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4-97,共4页
以工业SiC和硅铁粉为原料,二者的配料组成(质量分数)分别为90%和10%,外加2%的黄糊精为暂时结合剂,采用半干法机压成型后在氮化炉中于1380℃5 h氮化烧成制备出氮化硅铁结合SiC复合材料,在变温(常温~1400℃)氧化试验的基础上,分别在1100... 以工业SiC和硅铁粉为原料,二者的配料组成(质量分数)分别为90%和10%,外加2%的黄糊精为暂时结合剂,采用半干法机压成型后在氮化炉中于1380℃5 h氮化烧成制备出氮化硅铁结合SiC复合材料,在变温(常温~1400℃)氧化试验的基础上,分别在1100℃、1200℃和1300℃进行了等温氧化试验,并且分析了1300℃3 h氧化后试样的显微结构和相成分.结果表明,氮化硅铁结合SiC复合材料在1100~1300℃范围内的氧化规律为:氧化初期,试样单位面积的质量变化符合直线规律;氧化中期,近似符合二次曲线;氧化后期,符合抛物线规律.与气孔较多的内部相比,1300℃3 h氧化后试样的表面生成了一层较致密的氧化层,检测后认为,表面含有较多的SiO2,在高温下弥合了表面气孔,阻止了试样的进一步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氮化硅铁 sic 氧化行为 氧化试验 抛物线规律 质量分数 配料组成 机压成型 显微结构 氧化规律 质量变化 单位面积 二次曲线 表面生成 sio2 一步氧化 试样 硅铁粉 结合 氮化炉 半干法 相成分 氧化层 气孔 烧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