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Si_(2)含量对Ta_(0.8)Hf_(0.2)C-SiC-MoSi_(2)涂层抗烧蚀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刘莹 李红 +4 位作者 姚彧敏 杨敏 陶银萍 任慕苏 孙晋良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5-243,共9页
Ta_(0.8)Hf_(0.2)C具有良好的热防护性能,适合在高温烧蚀环境中使用,MoSi_(2)是一种优异的烧结助剂且常用于抗烧蚀涂层中。为了研究MoSi_(2)含量对Ta_(0.8)Hf_(0.2)C-SiC-MoSi_(2)涂层抗烧蚀性能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料浆刷涂法在含有SiC... Ta_(0.8)Hf_(0.2)C具有良好的热防护性能,适合在高温烧蚀环境中使用,MoSi_(2)是一种优异的烧结助剂且常用于抗烧蚀涂层中。为了研究MoSi_(2)含量对Ta_(0.8)Hf_(0.2)C-SiC-MoSi_(2)涂层抗烧蚀性能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料浆刷涂法在含有SiC过渡涂层的C/C复合材料上制备了不同MoSi_(2)含量的Ta_(0.8)Hf_(0.2)C-SiC-MoSi_(2)涂层,并研究了不同涂层的相组成、微观形貌和烧蚀行为。结果表明,当MoSi_(2)质量分数为10%时,涂层的质量烧蚀率和线烧蚀率分别为1.24 mg·s^(-1)、0.02μm·s^(-1),表现出较好的抗烧蚀性能。这是因为涂层中MoSi_(2)的存在抑制了SiC的主动氧化,减少了SiC的消耗,在烧蚀过程中形成的液相层黏度较高,抵抗高温火焰的冲蚀的能力较强,有效地阻止了氧的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Ta_(0.8)Hf_(0.2)C-sic-mosi_(2)涂层 料浆刷涂 烧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SiO_(2)复合涂层对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抗氧化性能影响研究
2
作者 闫海波 陶佳栋 +3 位作者 周子涵 黄志雄 石敏先 丁杰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0-138,共9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先驱体浸渍裂解法在碳纤维表面制备了一种SiC/SiO_(2)复合涂层,并使用热压罐工艺制备了碳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测试了复合材料在600℃、800℃、1000℃下氧化后的弯曲强度,研究了涂层对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抗氧...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先驱体浸渍裂解法在碳纤维表面制备了一种SiC/SiO_(2)复合涂层,并使用热压罐工艺制备了碳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测试了复合材料在600℃、800℃、1000℃下氧化后的弯曲强度,研究了涂层对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在1000℃空气下的氧化,复合涂层碳纤维/酚醛树脂复合材料弯曲强度为60 MPa,是相同条件下的原始碳纤维/酚醛树脂复合材料弯曲强度的3.3倍,SiC/SiO_(2)涂层对碳纤维有较好的抗氧化效果且会使复合材料具备一定的弯曲强度。在SiC/SiO_(2)涂层的协同保护下,复合涂层碳纤维/酚醛树脂复合材料在氧乙炔火焰下表现出更好的耐烧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SiO_(2)复合涂层 碳纤维 树脂基复合材料 抗氧化性能 弯曲性能 耐烧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O_2/SiC-WSi_2/MoSi_2纳米复相陶瓷制备及增韧机制探讨 被引量:7
3
作者 艾云龙 刘长虹 +1 位作者 左敦稳 王珉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3-37,共5页
利用扫描电镜、图像分析仪以及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ZrO2/SiC-WSi2/MoSi2复合粉末的分散、热压试样结构、组织以及断口形貌和断裂韧性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综合利用球磨、酒精清洗、超声波振荡能很好地实现纳米/微米颗粒的分散,团聚... 利用扫描电镜、图像分析仪以及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ZrO2/SiC-WSi2/MoSi2复合粉末的分散、热压试样结构、组织以及断口形貌和断裂韧性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综合利用球磨、酒精清洗、超声波振荡能很好地实现纳米/微米颗粒的分散,团聚现象较轻。SiC,ZrO2纳米颗粒的协同复合化以及W的合金化能使复相陶瓷晶粒细化,增韧效果明显,断裂韧性可达8.13MPa·m1/2,断口呈现出以沿晶为主、穿晶为辅的混合断裂特征。复相陶瓷的增韧主要是通过晶粒细化、裂纹偏转、微裂纹形成、桥联等机制的综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ZrO2纳米颗粒 wsi2/mosi2基复相陶瓷 断裂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烧结原位合成制备SiC+WSi_2/MoSi_2复合材料及其性能
4
作者 陈芳 许剑光 +2 位作者 侯周福 罗军 唐果宁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1-64,共4页
以钼粉、硅粉、钨粉和石墨粉为原料,采用真空烧结原位合成方法制备了不同SiC和WSi2配比颗粒增强的SiC+WSi2/MoSi2复合材料,研究了其物相组成、力学性能和室温断口形貌,并分析了复合材料的强韧化机理。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主要由WSi2、Mo... 以钼粉、硅粉、钨粉和石墨粉为原料,采用真空烧结原位合成方法制备了不同SiC和WSi2配比颗粒增强的SiC+WSi2/MoSi2复合材料,研究了其物相组成、力学性能和室温断口形貌,并分析了复合材料的强韧化机理。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主要由WSi2、MoSi2和SiC相组成,还有微量的(Mo,W)5Si3相;其中10%SiC-5%WSi2-85%MoSi2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其相对密度、抗弯强度、硬度和断裂韧度分别为93.81%,251.7 MPa,9.053 GPa和6.534 MPa.m1/2;该复合材料的强韧化机制主要有细晶强韧化和弥散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wsi2/mosi2 复合材料 原位合成 力学性能 强韧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_2O_3和WSi_2增强MoSi_2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厚安 陈平 +2 位作者 颜建辉 胡小平 唐思文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0-233,共4页
选用MRH-5A型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机测定了3种载荷和2种转速条件下La2O3和WSi2增强MoSi2基复合材料在滑动干摩擦时的摩擦磨损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复合材料磨损表面形貌.结果表明:La2O3和WSi2增强MoSi2基复合材料的抗磨性能优于M... 选用MRH-5A型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机测定了3种载荷和2种转速条件下La2O3和WSi2增强MoSi2基复合材料在滑动干摩擦时的摩擦磨损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复合材料磨损表面形貌.结果表明:La2O3和WSi2增强MoSi2基复合材料的抗磨性能优于MoSi2及WSi2/MoSi2材料;当载荷与速度乘积(pv)值小于183.04N·m/s时,La2O3和WSi2增强MoSi2基复合材料的磨损质量损失仅为相同条件下MoSi2的1/4~1/6和WSi2/MoSi2的1/2;这是由于La2O3和WSi2复合增强相存在硬化和韧化协同作用所致;随着pv值增加,La2O3和WSi2增强MoSi2基复合材料依次呈现犁削、粘着磨损和疲劳磨损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i2基复合材料 LA2O3 wsi2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复合材料MoSi_2-Mo_5Si_3/SiC涂层的制备及组织结构 被引量:16
6
作者 杨鑫 邹艳红 +3 位作者 黄启忠 苏哲安 王秀飞 张明瑜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79-783,共5页
采用化学气相反应法和料浆刷涂反应法,在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了MoSi_2-Mo_5Si_3/SiC复合涂层,借助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及能谱等分析手段,对涂层的形成、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初步考察了涂层的高温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复合涂... 采用化学气相反应法和料浆刷涂反应法,在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了MoSi_2-Mo_5Si_3/SiC复合涂层,借助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及能谱等分析手段,对涂层的形成、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初步考察了涂层的高温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复合涂层厚度为400μm左右,主要由β-SiC、MoSi_2及少量的Mo_5Si_3组成.1350℃等温氧化10h后,复合涂层试样的氧化失重率只有1.21%,明显低于C/C复合材料SiC单涂层试样,其高温抗氧化性能得到明显的提高.因此,与C/C复合材料SiC单涂层相比,经封填改性制得的复合涂层结构更致密,具有良好的高温抗氧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抗氧化涂层 mosi2 s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Si_2/MoSi_2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 被引量:8
7
作者 张厚安 刘心宇 +1 位作者 陈平 唐果宁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5-169,共5页
选用 MM- 2 0 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测定了不同载荷条件下 WSi2 /Mo Si2 复合材料与 45 #钢配副的干摩擦磨损性能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 X射线衍射仪分析讨论了其磨损机理 .结果表明 :WSi2 /Mo Si2 复合材料在高于 80 N载荷条件下具有比... 选用 MM- 2 0 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测定了不同载荷条件下 WSi2 /Mo Si2 复合材料与 45 #钢配副的干摩擦磨损性能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 X射线衍射仪分析讨论了其磨损机理 .结果表明 :WSi2 /Mo Si2 复合材料在高于 80 N载荷条件下具有比较稳定的摩擦磨损性能 ;在 85~ 1 3 5 N范围内其摩擦磨损性能优于 Mo Si2 材料 .WSi2 /Mo Si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硅化钨/二硅化钼复合材料 摩擦磨损性能 磨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渗法制备C_f/SiC陶瓷基复合材料MoSi_2—SiC—Si防氧化涂层 被引量:17
8
作者 刘荣军 周新贵 +1 位作者 张长瑞 周安郴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5-48,共4页
采用包渗法制备了Cf/SiC陶瓷基复合材料MoSi2 —SiC—Si防氧化涂层 ,研究了渗层同埋粉关系、包渗时间对包渗结果的影响 ,并对涂层防氧化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包渗法制得的涂层致密、无裂纹 ,涂层起到了良好的防氧化作用 ,140 0℃... 采用包渗法制备了Cf/SiC陶瓷基复合材料MoSi2 —SiC—Si防氧化涂层 ,研究了渗层同埋粉关系、包渗时间对包渗结果的影响 ,并对涂层防氧化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包渗法制得的涂层致密、无裂纹 ,涂层起到了良好的防氧化作用 ,140 0℃在空气中氧化 1h后试样的质量保留率为 94.1% ,保留强度为2 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sic mosi2-sic-Si涂层 防氧化 包渗法 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O_(2(n))SiC_(n)-MoSi_2纳米复合陶瓷中纳米颗粒的均匀分散 被引量:3
9
作者 艾云龙 李玲艳 +1 位作者 程玉桂 刘长虹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07-511,共5页
本文探讨了在pH值一定的情况下,不同分散剂、不同分散介质对纳米ZrO2、纳米SiC的分散效果的影响,并考察了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对纳米SiC颗粒分散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PEG为分散剂、水为分散介质可以有效地分散纳米ZrO2和纳米SiC,并能... 本文探讨了在pH值一定的情况下,不同分散剂、不同分散介质对纳米ZrO2、纳米SiC的分散效果的影响,并考察了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对纳米SiC颗粒分散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PEG为分散剂、水为分散介质可以有效地分散纳米ZrO2和纳米SiC,并能与基体MoSi2粉末均匀混合;采用550℃、2h的煅烧工艺处理纳米SiC可有效改善其分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陶瓷 分散 ZRO2 sic mosi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Si2-Mo5Si3-Mo5SiB2/SiC配对副的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5
10
作者 颜建辉 康蓉 +2 位作者 黄金鑫 汪异 康永海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66-373,共8页
MoSi2-Mo5Si3-Mo5SiB2/SiC复合材料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高温耐磨材料,但MoSi2-Mo5Si3-Mo5SiB2/SiC/SiC配对副的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尚不清楚.本文中通过销-盘式干滑动摩擦磨损试验,考察了MoSi2-Mo5Si3-Mo5SiB2/SiC/SiC配对副在不同温度(... MoSi2-Mo5Si3-Mo5SiB2/SiC复合材料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高温耐磨材料,但MoSi2-Mo5Si3-Mo5SiB2/SiC/SiC配对副的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尚不清楚.本文中通过销-盘式干滑动摩擦磨损试验,考察了MoSi2-Mo5Si3-Mo5SiB2/SiC/SiC配对副在不同温度(25~1 000℃)和载荷下(2.5~10 N)的摩擦学特性.结果表明:试验温度和载荷对MoSi2-Mo5Si3-Mo5SiB2/SiC/SiC配对副的摩擦系数影响较大,而对其磨损率影响较小.载荷为5 N时,在25~1 000℃区间,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分别在0.11~0.43和0.513×10-7~0.544×10-7 mm3/(N·m)范围;在25~400℃时,磨损机制以轻微的氧化和黏着磨损为主,在600~1 000℃磨损机制主要表现为严重的氧化和黏着磨损.在1 000℃时,随着载荷(2.5~10 N)的增加,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分别为0.29~0.38和0.540×10-7~0.547×10-7 mm3/(N·m);载荷为2.5~10 N时,始终存在黏着和氧化磨损;载荷为7.5~10 N时,材料磨损表面还伴随碾压塑性变形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i2-Mo5Si3-Mo5SiB2/sic sic 摩擦磨损 磨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_w/MoSi_2的化学炉自蔓延高温合成及反应过程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许剑光 张厚安 +1 位作者 张宝林 李文兰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8-100,共3页
采用"化学炉"自蔓延高温合成(COSHS)技术,成功地原位合成了SiCw/MoSi2复合粉体。通过在原料中引入Si3N4晶须,在产物中获得了SiC晶须。XRD结果表明,产物中除了主要的MoSi2和SiC相,还含有少量的Mo4.8SiC0.6。研究了中间产物的... 采用"化学炉"自蔓延高温合成(COSHS)技术,成功地原位合成了SiCw/MoSi2复合粉体。通过在原料中引入Si3N4晶须,在产物中获得了SiC晶须。XRD结果表明,产物中除了主要的MoSi2和SiC相,还含有少量的Mo4.8SiC0.6。研究了中间产物的相组成和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指出"化学炉"自蔓延合成SiCw/MoSi2复合粉体的反应过程包括如下两步反应:①Mo与Si自蔓延反应生成MoSi2;②Si3N4与C反应生成SiC和N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i2 sic晶须 “化学炉”自蔓延高温合成 原位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perties of CNTs/MoSi2 composites prepared by spark plasma sintering
12
作者 张勇 张厚安 +2 位作者 吴和尖 古思勇 陈莹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3060-3064,共5页
Molybdenum disilicide(MoSi_2) based composites with various contents of carbon nanotubes(CNTs) were fabricated by spark plasma sintering(SPS) in vacuum under a pressure of 25 MPa.The composites obtained under a sinter... Molybdenum disilicide(MoSi_2) based composites with various contents of carbon nanotubes(CNTs) were fabricated by spark plasma sintering(SPS) in vacuum under a pressure of 25 MPa.The composites obtained under a sintering temperature of 1500 °C and time of 10 min exhibited optimum mechanical properties at room temperature in terms of fracture toughness and transverse rupture strength.MoSi_2 based composite with 6.0% CNTs(volume fraction) had the highest fracture toughness,transverse rupture strength and hardness,which were improved by about 25.7%,51.5% and 24.4% respectively,as compared with pure MoSi_2.A Mo_(4.8)Si_3C_(0.6) phase was detected in CNTs/MoSi_2 composites by both X-ray diffraction(XRD) method and microstructure analysis with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It is believed that the fine grains and well dispersed small Mo_(4.8)Si_3C_(0.6) particles had led to a higher hardness and strength of CNTs/MoSi_2 composites because of their particle pullout,crack deflection and micro-bridging eff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Ts/mosi2 composite spark plasma sintering mechanical property microstructure strengthening and tougheningmechan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Si_2/SiC材料合成过程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许迪春 徐庭献 袁启明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1年第6期14-17,共4页
实验工作针对放热反应的特点采用自蔓延合成方法 (SHS) ,利用单质反应元素在氩气环境下合成MoSi2 及MoSi2 /SiC复合相。
关键词 mosi2 mosi2/sic 自蔓延工艺 合成过程 结构陶瓷 功能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无压反应烧结制备SiC-MoSi_2复合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许剑光 侯周福 唐果宁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3-106,共4页
利用原位无压反应烧结方法制备了不同配比的SiC/MoSi2复合材料,分析了烧结工艺对产物的影响,研究了原位生成的SiC颗粒对MoSi2基体材料室温力学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原位反应烧结制备SiC/MoSi2的工艺是可行的,反应生成的适量... 利用原位无压反应烧结方法制备了不同配比的SiC/MoSi2复合材料,分析了烧结工艺对产物的影响,研究了原位生成的SiC颗粒对MoSi2基体材料室温力学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原位反应烧结制备SiC/MoSi2的工艺是可行的,反应生成的适量SiC颗粒细化了基体晶粒,改善了其力学性能;与该工艺下制备的纯MoSi2相比,含10%SiC的SiC/MoSi2复合材料室温抗弯强度提高了181%,该复合材料的强化机制为细晶强化和弥散强化,韧化机制为细晶增韧和裂纹偏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mosi2复合材料 sic mosi2 原位无压反应 力学性能 强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_3N_(4(p))/SiC_((w))强韧化MoSi_2基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宏明 易丹青 +2 位作者 李丹 肖来荣 柳公器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2-177,209,共7页
采用热压工艺制备了不同Si3N4(p)和SiC(w)体积含量的MoSi2基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维氏硬度计、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等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硬度、断裂韧度和抗弯强度,并对其强韧化机理进行了初步... 采用热压工艺制备了不同Si3N4(p)和SiC(w)体积含量的MoSi2基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维氏硬度计、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等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硬度、断裂韧度和抗弯强度,并对其强韧化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结构致密,强化相与MoSi2之间没有新相生成,力学性能较纯MoSi2得到大幅度提高,其中MoSi2-20%Si3N4(p)-20%SiC(w)复合材料具有最好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度,分别为427MPa和10.4MPa.m1/2。复合材料的强化机制为细晶强化和弥散强化,韧化机制为细晶韧化和裂纹偏转与分支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i2 复合材料 Si3N4颗粒 sic晶须 强韧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_3N_(4p)-SiC_w/MoSi_2复合材料的强韧化效果与机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宏明 柳公器 +1 位作者 肖来荣 易丹青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6-49,共4页
通过显微组织观察和力学性能测试,对SiC晶须和Si3N4颗粒复合强韧化MoSi2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的SiC晶须和Si3N4颗粒的加入可大幅提高其抗弯强度、断裂韧度和维氏硬度;弥散强化和细晶强化是复合... 通过显微组织观察和力学性能测试,对SiC晶须和Si3N4颗粒复合强韧化MoSi2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的SiC晶须和Si3N4颗粒的加入可大幅提高其抗弯强度、断裂韧度和维氏硬度;弥散强化和细晶强化是复合材料强度提高的主要机制,抗弯强度达到427 MPa;通过晶粒细化、裂纹偏转和分叉等机制的综合作用使复合材料增韧,室温断裂韧度达到10.4 MPa.m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i2 复合材料 SI3N4 sic晶须 强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MoSi_2纳米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2
17
作者 彭可 易茂中 +3 位作者 刘勋 冉丽萍 葛毅成 杨琳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155-2161,共7页
以Mo、Si和聚碳硅烷为原料,采用先驱体转化-反应热压制备SiC/MoSi2纳米复合材料,并研究纳米SiC体积分数对材料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中含有MoSi2、SiC和极少量的Mo5Si3及SiO2。纳米SiC的引入显著地... 以Mo、Si和聚碳硅烷为原料,采用先驱体转化-反应热压制备SiC/MoSi2纳米复合材料,并研究纳米SiC体积分数对材料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中含有MoSi2、SiC和极少量的Mo5Si3及SiO2。纳米SiC的引入显著地改善了材料的力学性能,15%SiC/MoSi2纳米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好,其室温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为610MPa和4.90MPa/m1/2,比纯MoSi2试样的分别增加了141.1%和58.0%;其高温抗弯强度在1200和1300℃时分别为720和516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mosi2纳米复合材料 先驱体转化 反应热压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MoSi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小亮 黄诗婷 高朋召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520-2527,共8页
二硅化钼(MoSi2)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高温材料,但低温脆性和高温抗蠕变性差限制了其应用领域,通过在MoSi2中添加碳化硅(SiC)能有效改善上述性能。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SiC-MoSi2复合材料制备方法,SiC颗粒、晶须、纤维等强韧化MoSi2材料... 二硅化钼(MoSi2)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高温材料,但低温脆性和高温抗蠕变性差限制了其应用领域,通过在MoSi2中添加碳化硅(SiC)能有效改善上述性能。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SiC-MoSi2复合材料制备方法,SiC颗粒、晶须、纤维等强韧化MoSi2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SiC-MoSi2复合材料的其它性能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mosi2复合材料 制备工艺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Si_2-Ti_3SiC_2复合材料制备及抗氧化性能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俊才 贾成厂 史延田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08-412,418,共6页
将Mo-Si-Ti-C机械合金化粉末进行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制备得到MoSi2-Ti3SiC2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镜分析(SEM)等手段对烧结试样进行组织结构分析,并对其进行了300~1 200℃12h的等温氧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MoSi2-T... 将Mo-Si-Ti-C机械合金化粉末进行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制备得到MoSi2-Ti3SiC2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镜分析(SEM)等手段对烧结试样进行组织结构分析,并对其进行了300~1 200℃12h的等温氧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MoSi2-Ti3SiC2复合材料在高温氧化气氛下,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能。其抗氧化机理为MoSi2和Ti3SiC2发生氧化,产生SiO2,在较低温度下,SiO2没有形成连续保护层,而对材料的保护作用不明显,但当温度达到1 200℃左右时,形成连续保护层,材料抗氧化性能优异。由于第二相Ti3SiC2的存在,即使在较低温度下,如500℃,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性能较纯MoSi2材料也有明显改善。在500℃左右,MoSi2-Ti3SiC2复合材料仍然存在加速氧化(PEST)现象,材料本身致密化程度较低应是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i2 TI3sic2 复合材料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MoSi2复合材料的磨损性能及磨损机理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席俊杰 赵健 王利秋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35-538,共4页
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观察并测定了SiC/MoSi2复合材料与CrWMn钢对磨试样的磨损表面、磨屑形貌及磨屑成分,研究了SiC/MoSi2复合材料与CrWMn钢摩擦副的干摩擦磨损性能和磨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第二相SiC的引入对MoSi2的磨损行为具有显著... 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观察并测定了SiC/MoSi2复合材料与CrWMn钢对磨试样的磨损表面、磨屑形貌及磨屑成分,研究了SiC/MoSi2复合材料与CrWMn钢摩擦副的干摩擦磨损性能和磨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第二相SiC的引入对MoSi2的磨损行为具有显著影响,改变了MoSi2的磨损过程,SiC/MoSi2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较纯MoSi2大为提高;SiC/MoSi2复合材料与CrWMn钢摩擦副的主要磨损机制为氧化磨损,并伴有轻微粘着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mosi2复合材料 CRWMN钢 摩擦磨损性能 磨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