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C微/纳米纤维毡增强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8
1
作者 余煜玺 马锐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5-50,共6页
以聚碳硅烷为先驱体进行静电纺丝,制备PCS微/纳米纤维毡,通过交联和高温热处理工艺得到柔性无定型SiC微/纳米纤维毡,然后以纤维毡作为增强体,结合溶胶-凝胶和超临界干燥技术,制备SiC微/纳米纤维毡增强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SiC/SiO_2)。... 以聚碳硅烷为先驱体进行静电纺丝,制备PCS微/纳米纤维毡,通过交联和高温热处理工艺得到柔性无定型SiC微/纳米纤维毡,然后以纤维毡作为增强体,结合溶胶-凝胶和超临界干燥技术,制备SiC微/纳米纤维毡增强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SiC/SiO_2)。结果表明:制备的SiC纤维毡平均直径为1.7μm,横向抗拉强度为0.6MPa,伸长率为6.0%。SiC微/纳米纤维毡与SiO_2气凝胶基体具有较好的相容性,SiC/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疏水角为132°,比表面积为241.8m2/g,平均孔径为12.0nm,SiC微/纳米纤维毡在增强气凝胶韧性的同时保持了其良好的耐温性和疏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微/纳米纤维毡 SIO2气凝胶 静电纺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法制备纳米SiC颗粒增强AZ61镁基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 被引量:14
2
作者 胡志 闫洪 +1 位作者 聂俏 凌李石保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41-846,共6页
采用高能超声方法制备纳米SiC颗粒增强AZ61镁基复合材料,通过SEM和XRD技术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和成分进行研究与分析。在Lennard-Jones势函数的基础上对超声分散纳米颗粒进行了理论探讨。结果表明:在超声作用下,质量分数为1%的纳米SiC... 采用高能超声方法制备纳米SiC颗粒增强AZ61镁基复合材料,通过SEM和XRD技术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和成分进行研究与分析。在Lennard-Jones势函数的基础上对超声分散纳米颗粒进行了理论探讨。结果表明:在超声作用下,质量分数为1%的纳米SiC颗粒在AZ61镁合金中得到弥散分布;颗粒之间存在的范德华力使得颗粒连接在一起,范德华力与颗粒半径和颗粒间距离的关系表明:直径为100nm的SiC颗粒之间最大的范德华力约为135nN,分散团聚纳米颗粒的最小压强约为17.2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61镁合金 纳米sic 超声振动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C和添加剂ZrO_2对Al_2O_3基纳米复合陶瓷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晏建武 鲁世强 +2 位作者 周继承 张志华 李卫超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07-1012,共6页
采用极性分散剂,在微米Al2O3基体中加入微米ZrO2和纳米SiC颗粒,用真空热压法制备出了Al2O3/SiC纳米复合陶瓷,并研究了微米ZrO2和纳米SiC的添加对Al2O3/SiC纳米复合陶瓷显微组织及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Al2O3比较,适量微米ZrO2和纳... 采用极性分散剂,在微米Al2O3基体中加入微米ZrO2和纳米SiC颗粒,用真空热压法制备出了Al2O3/SiC纳米复合陶瓷,并研究了微米ZrO2和纳米SiC的添加对Al2O3/SiC纳米复合陶瓷显微组织及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Al2O3比较,适量微米ZrO2和纳米SiC颗粒的加入阻碍了Al2O3晶粒的长大,使复合陶瓷的显微组织非常细小,纳米复合陶瓷烧结后的力学性能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sic纳米复合陶瓷 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C晶须增强Ti(C,N)基金属陶瓷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3
4
作者 瞿峻 熊惟皓 +3 位作者 柯阳林 刘文俊 叶大萌 姚振华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2-65,共4页
采用真空烧结法制备了纳米SiC晶须增强Ti(C,N)基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用XRD、FESEM、EDS、万能试验机及维氏硬度仪等手段研究了纳米SiC晶须对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和抗弯强度及断裂韧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具有典型的"芯-... 采用真空烧结法制备了纳米SiC晶须增强Ti(C,N)基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用XRD、FESEM、EDS、万能试验机及维氏硬度仪等手段研究了纳米SiC晶须对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和抗弯强度及断裂韧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具有典型的"芯-壳"结构,主要由黑色的硬质核心相,灰色的环形相,灰白色的粘结相以及部分分布于外环形相/粘结相界面、部分弥散分布于粘结相中的白色增强相组成;随着纳米SiC晶须添加量的增加,粘结相的体积分数减小,增强相的体积分数增大;与未添加晶须的金属陶瓷相比,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度均有显著提高,当纳米SiC晶须的体积分数为7.5%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抗弯强度为2 346 MPa,断裂韧度为16.82 MPa·m^(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 N)基金属陶瓷 纳米sic晶须 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P-纳米SiC化学复合镀层显微硬度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孙勇 李佳民 张兆国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38-140,共3页
以镀液pH值、镀液温度、镀液中纳米SiC添加量为试验参数,进行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并采用超声波工艺分散纳米微粒,研究了试验参数对Ni-P-纳米SiC化学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镀液pH=6±0.5,施镀... 以镀液pH值、镀液温度、镀液中纳米SiC添加量为试验参数,进行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并采用超声波工艺分散纳米微粒,研究了试验参数对Ni-P-纳米SiC化学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镀液pH=6±0.5,施镀温度为(86±1)℃,镀液中纳米SiC浓度为3g/L时,所获得的复合镀层经480℃热处理后显微硬度可达1700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化学复合镀 试验 NI-P合金 纳米材料 sic 硬度 超声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纳米颗粒对TC4钛合金微弧氧化涂层组织结构及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常海 郭雪刚 +1 位作者 文磊 金莹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9-115,共7页
在基础电解液中加入SiC纳米颗粒,利用微弧氧化技术在TC4钛合金表面制备微弧氧化陶瓷涂层,研究纳米颗粒的添加对微弧氧化涂层组织结构及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550,600V及650V条件下,基础电解液中SiC的加入,使TC4微弧氧化涂层的厚度由... 在基础电解液中加入SiC纳米颗粒,利用微弧氧化技术在TC4钛合金表面制备微弧氧化陶瓷涂层,研究纳米颗粒的添加对微弧氧化涂层组织结构及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550,600V及650V条件下,基础电解液中SiC的加入,使TC4微弧氧化涂层的厚度由9.2,12.8μm和12.4μm分别增大到12.0,14.9μm和20.0μm。随着电压的升高,微弧氧化涂层的表面粗糙度逐渐增大,分别为2.65, 3.34μm和3.61μm。SiC的加入有效抑制微弧氧化涂层表面裂纹的产生,增加涂层厚度从而降低涂层的阳极电流密度,提高微弧氧化涂层的耐蚀性能。微弧氧化涂层增加了TC4的开路电位及自腐蚀电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 弧氧化 sic纳米颗粒 腐蚀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郝斌 崔华 +3 位作者 余志勇 罗海荣 杨滨 张济山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489-491,共3页
本文介绍纳米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重点介绍几种固态法制备纳米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工艺。分析铝基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综合评价纳米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中存在的几个重要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在展望其应用前景基础上... 本文介绍纳米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重点介绍几种固态法制备纳米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工艺。分析铝基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综合评价纳米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中存在的几个重要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在展望其应用前景基础上,指出制备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纳米sic颗粒 铝基复合材料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纳米SiC粉体强化铸造奥氏体不锈钢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陈美玲 刘元栋 +1 位作者 杨莉 高宏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7-19,共3页
在生产条件下采用冲入法制备了改性纳米SiC粉体强化奥氏体不锈钢材料。研究了不同SiC加入量对不锈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改性纳米SiC粉体强化处理后的不锈钢组织明显细化,力学性能得到有效提高,当加入质量分数为0.1... 在生产条件下采用冲入法制备了改性纳米SiC粉体强化奥氏体不锈钢材料。研究了不同SiC加入量对不锈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改性纳米SiC粉体强化处理后的不锈钢组织明显细化,力学性能得到有效提高,当加入质量分数为0.1%的纳米SiC粉体时,硬度、抗拉强度和韧性分别提高了6.33%、4.70%和19.97%;断口分析结果表明:经强韧化处理后,不锈钢的断裂方式为典型的韧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纳米sic粉体 奥氏体不锈钢 组织 力学性能 韧性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纳米SiC颗粒复合镀层的制备工艺及性能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彦军 崔振铎 +2 位作者 朱胜利 梁春永 杨贤金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01-303,308,共4页
研究了纯铜表面Au/纳米SiC颗粒复合镀层的制备工艺,特别是镀液中SiC悬浮量及阴极电流密度对复合共沉积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能谱(EDS)、X射线衍射(XRD)等对镀层的形貌、成分、结构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镀层中复合了一定量的纳... 研究了纯铜表面Au/纳米SiC颗粒复合镀层的制备工艺,特别是镀液中SiC悬浮量及阴极电流密度对复合共沉积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能谱(EDS)、X射线衍射(XRD)等对镀层的形貌、成分、结构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镀层中复合了一定量的纳米SiC。显微硬度结果显示,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较纯金镀层有很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金 复合镀层 纳米sic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C含量对Fe/WC金属陶瓷涂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运才 张继武 上官绪超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3-29,共7页
在等离子喷涂Fe基WC涂层的表面预置不同厚度的纳米SiC粉末,通过激光重熔工艺制备出不同纳米SiC含量的涂层。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对重熔层的金相组织、微观形貌、相成分进行分析;利用显微硬度仪测试... 在等离子喷涂Fe基WC涂层的表面预置不同厚度的纳米SiC粉末,通过激光重熔工艺制备出不同纳米SiC含量的涂层。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对重熔层的金相组织、微观形貌、相成分进行分析;利用显微硬度仪测试重熔层的表面和截面显微硬度;利用MMG-1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检测重熔层的耐磨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纳米SiC含量的提高,重熔层的晶粒细化程度提高,孔隙的尺寸和数量降低,重熔层中CrSi_2、Cr_7C_3等硬质中间相增加,并且生成的新相(Fe_2Si、CrSi)也随之增多;涂层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能也随着纳米SiC的增多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重熔 纳米sic 孔隙率 硬度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复合微弧氧化陶瓷层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11
11
作者 于光宇 朱新河 +2 位作者 郑世斌 程东 马春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289-293,共5页
通过在电解液中添加SiC纳米颗粒的方法,利用微弧氧化技术在ZL109铝合金上制备复合陶瓷层,研究SiC复合微弧氧化陶瓷层的微观结构和摩擦学性能。研究结果显示,SiC纳米颗粒进入到微弧氧化陶瓷层中形成了复合陶瓷层,复合陶瓷层主要由α-Al2O... 通过在电解液中添加SiC纳米颗粒的方法,利用微弧氧化技术在ZL109铝合金上制备复合陶瓷层,研究SiC复合微弧氧化陶瓷层的微观结构和摩擦学性能。研究结果显示,SiC纳米颗粒进入到微弧氧化陶瓷层中形成了复合陶瓷层,复合陶瓷层主要由α-Al2O3、γ-Al2O3和SiC三相组成;与普通的微弧氧化陶瓷层相比,SiC复合陶瓷层的表面更加平整,硬度提高了20.4%;SiC复合陶瓷层在高速往复式摩擦磨损实验中的摩擦系数降低了22%、磨痕宽度减小了34.7%。分析表明,复合陶瓷层硬度的提高和导热性的增强是改善摩擦磨损性能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氧化 ZL109铝合金 sic纳米颗粒 复合陶瓷层 高速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SiC纳米复相陶瓷断裂韧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双 孙泰礼 +1 位作者 韩亚苓 矫义来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5年第2期148-150,共3页
采用平均粒径为20nm和150nm的SiC粉作为增强相,基体粉为亚微米的Al2O3粉(美国产),在1550~1750℃无压烧结,制备了Al2O3/SiC纳米复相陶瓷并对其显微结构和断裂韧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采用20nmSiC粉作为强化相,加入量为3%时... 采用平均粒径为20nm和150nm的SiC粉作为增强相,基体粉为亚微米的Al2O3粉(美国产),在1550~1750℃无压烧结,制备了Al2O3/SiC纳米复相陶瓷并对其显微结构和断裂韧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采用20nmSiC粉作为强化相,加入量为3%时,断裂韧性从3 0MPa·m1/2提高到6.67MPa·m1/2,增加122.5%,材料的相对密度达到98.7%以上.利用SEM观察其显微组织,发现组织中若干个细小的晶粒组成一个单元体,单元体内各晶粒之间结合牢固,这种微观结构有利于Al2O3/SiC纳米复相陶瓷韧性的提高.而细晶增韧是重要增韧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sic纳米复相陶瓷 无压烧结 断裂韧性 组织 增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Z31镁合金表面含纳米SiC氟化镁膜层的制备及耐腐蚀性能 被引量:8
13
作者 安景花 齐玉明 +1 位作者 彭振军 梁军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4-33,共10页
为了提高MgF2膜层的耐腐蚀性能,利用微弧氧化工艺,通过在NH4F-EG电解液中添加纳米SiC颗粒,在AZ31镁合金表面制备含SiC的MgF2-SiC膜层,并探究纳米SiC颗粒的浓度对MgF2膜层组成、结构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采用SEM、EDS、XRD、XPS等测试方... 为了提高MgF2膜层的耐腐蚀性能,利用微弧氧化工艺,通过在NH4F-EG电解液中添加纳米SiC颗粒,在AZ31镁合金表面制备含SiC的MgF2-SiC膜层,并探究纳米SiC颗粒的浓度对MgF2膜层组成、结构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采用SEM、EDS、XRD、XPS等测试方法对含SiC的MgF2膜层的微观组织、元素含量和物相组成进行分析,利用电化学工作站对膜层的耐腐蚀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电解液中的纳米SiC颗粒成功进入MgF2膜层中。随着电解液中纳米SiC浓度的增加,膜层中的Si、C元素含量增加,Mg、F元素含量减少,膜层变得致密平整,孔隙率减少,膜层缺陷得到/L时,膜层的耐腐蚀性能最优。因此,在NH4F-EG电解液中添加纳米SiC颗粒,可以在AZ31镁合金表面制备出含SiC的MgF2-SiC膜层,且耐腐蚀性能优于不含SiC的MgF2膜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氧化 纳米sic MgF2膜层 AZ31镁合金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覆纳米SiC增强Ni基合金涂层的组织与高温抗氧化性能 被引量:7
14
作者 汪新衡 蒋冬青 +2 位作者 张蓉 刘安民 朱航生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揭示添加纳米粉体对激光熔覆涂层高温防护性能的影响。方法以NiCoCrAlY合金粉末为熔覆材料,添加纳米SiC粉体,在GH4037合金表面激光熔覆纳米SiC增强Ni基合金涂层.对熔覆层表面及界面区进行显微组织分析,并进行1070℃下的高温抗... 目的揭示添加纳米粉体对激光熔覆涂层高温防护性能的影响。方法以NiCoCrAlY合金粉末为熔覆材料,添加纳米SiC粉体,在GH4037合金表面激光熔覆纳米SiC增强Ni基合金涂层.对熔覆层表面及界面区进行显微组织分析,并进行1070℃下的高温抗氧化性实验。结果加入纳米SiC粉体的激光熔覆涂层组织明显细化,界面区未出现明显缺陷,其高温氧化速率远远低于未加纳米粉体的涂层.氧化膜致密,抗剥落能力显著增强。结论添加适量纳米SiC粉体对Ni基合金激光熔覆层的组织具有明显细化作用,对界面区裂纹的产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使得熔覆层的高温抗氧化性能显薯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纳米sic粉体 NiCoCrAlY合金 组织 高温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C对高频脉冲电沉积Ni镀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演龙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1-96,共6页
目的研究纳米Si C颗粒对Ni镀层的摩擦性能、显微硬度等的影响。方法采用高频脉冲电沉积技术制备了Ni/纳米Si C复合镀层,通过调整占空比实现了纳米Si C颗粒呈梯度分布。采用拉伸法测量了镀层的结合强度。通过摩擦磨损试验研究了Ni/纳米S... 目的研究纳米Si C颗粒对Ni镀层的摩擦性能、显微硬度等的影响。方法采用高频脉冲电沉积技术制备了Ni/纳米Si C复合镀层,通过调整占空比实现了纳米Si C颗粒呈梯度分布。采用拉伸法测量了镀层的结合强度。通过摩擦磨损试验研究了Ni/纳米Si C复合镀层的摩擦系数和耐磨性能。采用纳米压痕测量了梯度镀层截面显微硬度和弹性模量的分布。结果纳米Si C颗粒呈梯度分布的镀层的结合强度超过40 MPa,而非梯度的仅为19 MPa。含质量分数为1.5%纳米Si C颗粒的镀层的摩擦系数约为0.26,而纯镍镀层的约为0.40,且含纳米Si C颗粒的镀层的磨痕宽度小且浅。纳米Si C颗粒呈梯度分布的复合镀层的表层显微硬度为6.0 GPa,弹性模量为250 GPa,而靠近界面处的显微硬度为1.9 GPa,弹性模量为160 GPa。结论纳米Si C颗粒呈梯度分布的镍镀层的结合强度明显高于非梯度镀层的。随纳米Si C颗粒含量的增加,镍镀层的耐磨性能增加,摩擦系数降低,且纳米压痕显微硬度和弹性模量也相应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c颗粒 镍基复合镀层 梯度镀层 结合强度 摩擦系数 硬度 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氧化温度对纳米SiC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张传亮 李宏伟 李增权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3-90,共8页
目的研究预氧化处理对纳米SiC颗粒增强的SiCp/AS81(Mg−8Al−Sn)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其作用机理,最终得到适宜的SiC预氧化温度。方法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纳米SiC颗粒增强的SiCp/AS81(Mg−8Al−Sn)复合材料,采用相关仪器设... 目的研究预氧化处理对纳米SiC颗粒增强的SiCp/AS81(Mg−8Al−Sn)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其作用机理,最终得到适宜的SiC预氧化温度。方法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纳米SiC颗粒增强的SiCp/AS81(Mg−8Al−Sn)复合材料,采用相关仪器设备,对不同温度预氧化处理后的SiC颗粒、AS81和0.50%−SiCp/AS81复合材料物相进行分析,观察其显微组织,并对相关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当对SiC颗粒进行不同温度预氧化处理后,SiC颗粒逐渐钝化,并在预氧化温度达到785℃及以上时,SiC外表层逐渐被SiO2包覆且在985℃时完成完全包覆;AS81复合材料和不同温度预氧化处理的0.5%−SiCp/AS81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都主要为Mg和Mg17Al12,785℃及以上温度预氧化处理后的0.5%−SiCp/AS81复合材料中的Si元素都呈均匀分布;0.5%−SiCp/AS81复合材料的硬度、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都高于AS81复合材料,且随着预氧化温度的升高,0.5%−SiCp/AS81复合材料的显微硬度、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在预氧化温度为885℃时取得最大值。结论预氧化温度为885℃时,SiC颗粒外包覆的SiO2可以增强与AS81的界面结合力,有助于提升0.5%−SiCp/AS81复合材料的强塑性,0.5%−SiCp/AS81复合材料适宜的SiC预氧化温度为8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c颗粒 预氧化温度 sicp/AS81复合材料 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C对2024铝合金搅拌摩擦焊的影响研究
17
作者 朱永成 左敦稳 +1 位作者 李泽阳 左立生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1-34,共4页
进行了未添加SiC和添加纳米SiC颗粒后1道次和4道次的搅拌摩擦焊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添加与未添加纳米SiC增强相进行搅拌摩擦焊均能够得到无缺陷的焊缝,且添加纳米SiC的焊核区的硬度得到了提高。1道次焊接后,纳米SiC出现了明显的团聚现... 进行了未添加SiC和添加纳米SiC颗粒后1道次和4道次的搅拌摩擦焊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添加与未添加纳米SiC增强相进行搅拌摩擦焊均能够得到无缺陷的焊缝,且添加纳米SiC的焊核区的硬度得到了提高。1道次焊接后,纳米SiC出现了明显的团聚现象,焊核区的显微硬度值波动较大,多道次的焊接可以使得SiC颗粒分布均匀,焊核区的显微硬度值更加稳定。由于多道次的焊接使热输入增加,导致无SiC颗粒增强相分布的TMAZ和HAZ的硬度值明显下降。添加纳米SiC增强相并进行多道次搅拌摩擦焊可以作为提高焊核区性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c 搅拌摩擦连接 观组织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功率对PLC控制的SLM成形SiC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大俊 宋黎明 +1 位作者 李恒 邢峰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2-99,共8页
目的提升激光选区熔化成形(SLM)SiC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方法以球形纳米SiC和类球形AlSi10Mg粉末为原料,采用球磨工艺和基于PLC控制的SLM技术制备了SiC增强铝基复合材料(SiC/AlSi10Mg),考察了激光功率对复合材料物相、显微组织... 目的提升激光选区熔化成形(SLM)SiC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方法以球形纳米SiC和类球形AlSi10Mg粉末为原料,采用球磨工艺和基于PLC控制的SLM技术制备了SiC增强铝基复合材料(SiC/AlSi10Mg),考察了激光功率对复合材料物相、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复合粉末和激光功率为120~240 W的复合材料都主要含Al相和Si相;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大,Al相择优结晶取向由(111)晶面转变到(200)晶面,在较高激光功率下,SLM成形试样中SiC熔化并与基体材料发生反应形成了Al4SiC4、Al4C3碳化物。在不同激光功率的SLM成形复合材料中都可见暗黑色α-Al基体和灰白色Al-Si共晶;随着激光功率增至210 W,Al-Si共晶组织逐渐碎片化并演变为网状,平均晶粒尺寸和小角度晶界体积分数逐渐增大。当激光功率从150 W增至240 W时,复合材料的纳米硬度和弹性模量先增后减,压缩强度逐渐减小,抗拉强度逐渐增大、断后伸长率先减后增而后又减小。结论当激光功率为210 W时,SiC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这主要与组织均匀化、晶粒细化以及碳化物/基体界面结合改善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纳米sic AlSi10Mg 激光选区熔化成形 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碳化硅-镍复合电镀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华小社 王红军 +1 位作者 杜宝中 缪叶飞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331-334,共4页
采用复合电镀技术在铜基上制备了高硬度、高耐磨的Ni-SiC纳米镀层。研究了阴极电流密度、镀液pH、温度以及搅拌速度对复合沉积层的显微硬度和共沉积速率的影响,同时优化了各工艺参数,并对Ni-SiC纳米复合镀层进行了表面形貌和能谱分析。... 采用复合电镀技术在铜基上制备了高硬度、高耐磨的Ni-SiC纳米镀层。研究了阴极电流密度、镀液pH、温度以及搅拌速度对复合沉积层的显微硬度和共沉积速率的影响,同时优化了各工艺参数,并对Ni-SiC纳米复合镀层进行了表面形貌和能谱分析。实验结果表明,Ni-SiC纳米复合电镀层表面平整光滑,显微组织均匀、致密,其显微硬度也较纯镍镀层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Ni—sic复合电镀 硬度 表面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硅增强钴基合金等离子喷焊层组织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明喜 顾凤麟 李殿凯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5-38,114-115,共4页
采用同步送粉方法在低碳钢表面制备质量分数分别为5%,10%和20%的Si C颗粒增强钴基合金喷焊层.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及能谱仪(EDS)分析涂层的显微组织特征和相结构,并对涂层进行显微硬度和纳米压痕试验.... 采用同步送粉方法在低碳钢表面制备质量分数分别为5%,10%和20%的Si C颗粒增强钴基合金喷焊层.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及能谱仪(EDS)分析涂层的显微组织特征和相结构,并对涂层进行显微硬度和纳米压痕试验.结果表明,钴基合金喷焊层主要是由γ-Co固溶体、Cr23C6等物相构成.加入不同含量的Si C粉末后喷焊层中出现(Cr,Fe)7C3,Co Cx,Co3C和少量Si C相.SEM形貌显示钴基合金喷焊层为γ-Co和γ-Co+Cr23C6亚共晶组织,随着Si C含量的增加,喷焊层组织由亚共晶向共晶及过共晶转变.涂层的显微硬度随Si C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显微硬度在加入20%Si C时为874 HV0.5.纳米压痕试验显示熔合线附近固溶体硬度及涂层的弹性模量随着Si C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喷焊 sic 组织 纳米压痕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