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i/CeO_(2)@ZIF-8核壳结构催化剂的制备及其RWGS反应性能研究
1
作者 严琛 刘新辉 +1 位作者 朱学栋 杨帆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57-762,共6页
利用液相浓度控制成核法制备了ZIF-8包覆的Ni/CeO_(2)核壳结构催化剂,通过一系列表征技术,研究了ZIF-8壳层对催化剂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引入ZIF-8对于催化剂上的RWGS反应性能与路径的影响。结果表明,ZIF-8壳层能够增大催化... 利用液相浓度控制成核法制备了ZIF-8包覆的Ni/CeO_(2)核壳结构催化剂,通过一系列表征技术,研究了ZIF-8壳层对催化剂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引入ZIF-8对于催化剂上的RWGS反应性能与路径的影响。结果表明,ZIF-8壳层能够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减弱加氢能力和对CO的吸附强度,在300℃,0.1 MPa,GHSV=6 L/(g·h)和CO_(2)∶H_(2)=1∶3的反应条件下,核壳结构催化剂上的CO选择性提升了60.3%。ZIF-8包覆前后的Ni基催化剂上的反应中间物种不同,生成CO的主要中间体为羧酸盐而CH_(4)则为甲酸盐,ZIF-8壳层的存在抑制了羧酸盐进一步加氢转化为甲酸盐,从而抑制了甲烷化副反应进行,提高了RWGS反应的CO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结构催化剂 ZIF-8 RWGS反应 CO选择性 反应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制备Ni包覆纳米SiC核壳颗粒及其介电响应 被引量:11
2
作者 邹桂真 曹茂盛 +3 位作者 张亮 金海波 宿辉 王正平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97-802,共6页
采用简单的化学镀方法,在相对低的温度下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SiC-Ni纳米复合颗粒.XRD和TEM分析结果表明,纳米Ni晶吸附在SiC颗粒表面,可以形成一层连续且致密的Ni包覆层.基于化学镀和催化理论,初步分析了化学镀核壳结构形成机理.利... 采用简单的化学镀方法,在相对低的温度下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SiC-Ni纳米复合颗粒.XRD和TEM分析结果表明,纳米Ni晶吸附在SiC颗粒表面,可以形成一层连续且致密的Ni包覆层.基于化学镀和催化理论,初步分析了化学镀核壳结构形成机理.利用波导法研究了纳米SiC颗粒和复合颗粒在8—12GHz的微波介电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复合颗粒的介电常数实部(ε’)和介电损耗角正切值(tanδ=ε”/ε’)都明显增强,并给出相应的理论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sic sic—ni核壳结构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具有核壳结构的SiO_2@PPy粒子制备SiC空心球 被引量:1
3
作者 朱钰方 方莹 +1 位作者 刘亚云 施剑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3-25,共3页
A SiO2@PPy core/shell structure was synthesized by performing the polymerization of pyrrole monomers around SiO2 spheres.For the first time,the SiC hollow spheres with a high surface area was prepared from the SiO2@PP... A SiO2@PPy core/shell structure was synthesized by performing the polymerization of pyrrole monomers around SiO2 spheres.For the first time,the SiC hollow spheres with a high surface area was prepared from the SiO2@PPy with a core/shell structure by using a carbothermal reduction reaction technique.The preparation process and the structures of the products were characterized with XRD,TEM,SEM,N2 adsorption-desorption isotherms and XP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β-SiC hollow spheres with a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101.3 m2/g could be prepared from the SiO2@PPy with a core/shell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sic 空心球 碳热还原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结构Ni(OH)_x(x=2.01~2.15)电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仲晓玲 黄可龙 +2 位作者 刘素琴 李亚娟 陈东洋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25,共7页
采用化学氧化法制备了碱性二次电池用正极材料Ni(OH)x。采用SEM、TEM、XRD等手段表征了样品的形貌及物相特征,测定了样品的平均氧化态,并考察了其作为镍氢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经过氧化处理的球形Ni(OH)2表面形成了... 采用化学氧化法制备了碱性二次电池用正极材料Ni(OH)x。采用SEM、TEM、XRD等手段表征了样品的形貌及物相特征,测定了样品的平均氧化态,并考察了其作为镍氢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经过氧化处理的球形Ni(OH)2表面形成了β-NiOOH,呈现出明显的核壳式结构,制备的样品中Ni的平均氧化态分别为:2.01、2.05、2.13,nNi3+/nNi介于1%~15%之间,以制备的样品为正极材料组装成镍氢模拟电池在0.2C倍率下充放电,样品的放电容量为275±10mAh·g-1;1C充放电条件下,Ni平均氧化态为2.05的样品首次放电容量为268mAh·g-1,27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OH)x 结构 ni/MH电池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结构SiC/SiO_2 纳米线的低温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春荣 杨娟玉 +1 位作者 丁海洋 卢世刚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71-976,共6页
以酚醛树脂(PF)作为碳源,纳米SiO2为硅源,在1300℃氩气气氛下通过碳热还原反应,制备出具有核壳结构的SiC/SiO2纳米线。采用X射线分析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拉曼光谱(... 以酚醛树脂(PF)作为碳源,纳米SiO2为硅源,在1300℃氩气气氛下通过碳热还原反应,制备出具有核壳结构的SiC/SiO2纳米线。采用X射线分析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拉曼光谱(Raman)对产物的组成、形貌、微观结构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SiC/SiO2纳米线长可达数毫米,单根SiC/SiO2纳米线由直径30 nm的β-SiC晶体为内核和厚度约12 nm的无定形SiO2壳层组成;室温下SiC/SiO2纳米线的PL发光峰与β-SiC单晶的发光特征峰相比有蓝移。最后,讨论了核壳结构SiC/SiO2纳米线的生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 SiO2结构纳米线 碳热还原 酚醛树脂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结构Ni_(0.5)Zn_(0.5)Fe_2O_4/PANI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俊燕 张立新 +1 位作者 孙益新 樊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319-1323,共5页
采用微乳液法制备出Ni0.5Zn0.5Fe2O4纳米颗粒以及Ni0.5Zn0.5Fe2O4/PANI核壳结构复合纳米材料,借助FT-IR、XRD、SEM、TEM、VS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材料的形貌、结构与磁性能。结果表明:得到的Ni0.5 Zn0.5Fe2O4纳米颗粒平均粒径为20nm左右,Ni... 采用微乳液法制备出Ni0.5Zn0.5Fe2O4纳米颗粒以及Ni0.5Zn0.5Fe2O4/PANI核壳结构复合纳米材料,借助FT-IR、XRD、SEM、TEM、VS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材料的形貌、结构与磁性能。结果表明:得到的Ni0.5 Zn0.5Fe2O4纳米颗粒平均粒径为20nm左右,Ni0.5 Zn0.5 Fe2O4/PANI复合纳米材料平均粒径约为25nm;TEM和FT-IR结果说明可能得到了PANI/Ni0.5Zn0.5 Fe2O4复合纳米颗粒;TG-DTA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PANI含量约为2.6%;磁性能研究表明Ni0.5Zn0.5Fe2O4纳米颗粒在外加磁场下表现出亚铁磁性物质所特有的磁滞现象,其矫顽力较小,表现出超顺磁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 ni0.5Zn0.5Fe2O4/PAni 结构 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核壳结构的高电压正极材料Li(Co_(0.9)Ni_(0.05)Mn_(0.05))O_2的制备与表征
7
作者 张超 陈彦彬 刘亚飞 《材料与冶金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1-146,共6页
以共沉淀法制备的Ni-Mn包覆Co_3O_4前驱体和Li_2CO_3为原料,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得了具有核壳结构的锂电池正极材料Li(Co_(0.9)Ni_(0.05)Mn_(0.05))O_2.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XRD)和充放电测试表征了样品的形貌、... 以共沉淀法制备的Ni-Mn包覆Co_3O_4前驱体和Li_2CO_3为原料,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得了具有核壳结构的锂电池正极材料Li(Co_(0.9)Ni_(0.05)Mn_(0.05))O_2.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XRD)和充放电测试表征了样品的形貌、晶体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核壳结构Li(Co_(0.9)Ni_(0.05)Mn_(0.05))O_2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在3.0~4.5 V和3.0~4.6 V,0.2 C下首次放电容量分别达到180.5 m A·h·g^(-1)和201.3 m A·h·g^(-1),在1 C下,循环50周后容量保持率分别为89.3%和6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Co0.9ni0.05Mn0.05)O2 ni-Mn共沉淀包覆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核结构SiC/C纤维的制备与吸波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坤 张涛 +1 位作者 王建 夏龙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78-1387,共10页
采用活性碳纤维转换法制备了壳核结构SiC/C纤维,采用拉曼光谱、SEM、XRD以及热重分析等测试方法对比研究了生成SiC的厚度对壳核结构SiC/C纤维样品的热重及吸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包裹SiC壳层后样品吸波性能得到提高,样品厚度为3.0 mm... 采用活性碳纤维转换法制备了壳核结构SiC/C纤维,采用拉曼光谱、SEM、XRD以及热重分析等测试方法对比研究了生成SiC的厚度对壳核结构SiC/C纤维样品的热重及吸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包裹SiC壳层后样品吸波性能得到提高,样品厚度为3.0 mm时,保温4 h样品的最小反射损耗在8.24 GHz处达到-17.22 dB,低于-10 dB(90%的电磁波被吸收)的频宽在2.0 mm处达到4.8 GHz(11.12~15.92 GHz);保温3 h样品的最小反射损耗在8.23 GHz处达到-14.45 dB,低于-10 dB(90%的电磁波被吸收)的频宽在2.0 mm处达到4.56 GHz(10.88~15.44 GHz);且随着SiC含量的升高,试样微波吸收性能有所增强;制备的壳核结构SiC/C纤维样品起始氧化温度提高了150℃以上,并且最终残余质量在50%左右,即包裹SiC纤维后样品的抗氧化能力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sic/C纤维 碳纤维活性转换法 抗氧化性 吸波性能 电磁反射损耗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型Ni-Pt纳米微粒的氧还原电催化性能
9
作者 李大双 刘世斌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7-41,共5页
应用化学还原两步法制备了壳层厚度不同的Ni-Pt核壳型纳米粒子,并用XRD,XPS,TEM,SEM技术表征了微粒的表面元素组成和物理结构,用动电位扫描法考察了该纳米粒子对氧还原反应的电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Ni-Pt微粒为球形核壳结构纳... 应用化学还原两步法制备了壳层厚度不同的Ni-Pt核壳型纳米粒子,并用XRD,XPS,TEM,SEM技术表征了微粒的表面元素组成和物理结构,用动电位扫描法考察了该纳米粒子对氧还原反应的电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Ni-Pt微粒为球形核壳结构纳米粒子,外直径平均值约30 nm,Ni核直径约17 nm,Pt壳层厚度约8 nm;核壳Ni-Pt/C相对Pt/C具有更高的电催化氧还原活性和抗甲醇性,电催化氧还原活性和抗甲醇能力随Pt壳层厚度改变有明显变化,变化的规律呈火山形,核壳Ni-Pt/C催化性能随Pt壳层厚度改变的机理符合"d电子调变效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氧还原 结构 抗甲醇性 ni—Pt/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SiO_2包覆Fe-Ni合金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维民 金浩宇 +2 位作者 赵兴凯 史桂梅 郑卓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22151-22154,共4页
采用电弧放电法,在15%CH4+10%SiH4+75%Ar的混合气氛中制备了SiC/SiO2包覆Fe-Ni合金纳米粒子,并用制备的SiC/SiO2包覆Fe-Ni合金纳米粒子作为磁性粒子,油酸为表面活性剂,机油为基液制备了磁性润滑油。用XRD、TEM、XPS、红外光谱和氧含量... 采用电弧放电法,在15%CH4+10%SiH4+75%Ar的混合气氛中制备了SiC/SiO2包覆Fe-Ni合金纳米粒子,并用制备的SiC/SiO2包覆Fe-Ni合金纳米粒子作为磁性粒子,油酸为表面活性剂,机油为基液制备了磁性润滑油。用XRD、TEM、XPS、红外光谱和氧含量分析等手段研究了SiC/SiO2包覆Fe-Ni合金纳米粒子的相结构、形貌、粒度、表面组成和氧化特性。用粘度计和VSM研究了制备的磁性润滑油的粘度和饱和磁化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SiO2 纳米粒子 /结构 磁性润滑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碳化硅表面修饰的工艺研究及结构表征
11
作者 宿辉 刘辉 +5 位作者 乔春玉 曹茂盛 原小寓 王晓丹 崔旭光 胡明星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8,37,共5页
针对(SiC)P纳米微粒在应用中存在的易团聚、材料间相容性差等关键技术问题,采用化学镀方法对(SiC)P纳米微粒进行了表面修饰。设计了实验方案,优化了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预处理过程、镀液的温度、pH等对修饰效果影响较大。确定适合... 针对(SiC)P纳米微粒在应用中存在的易团聚、材料间相容性差等关键技术问题,采用化学镀方法对(SiC)P纳米微粒进行了表面修饰。设计了实验方案,优化了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预处理过程、镀液的温度、pH等对修饰效果影响较大。确定适合的工艺参数,镀液θ为45℃、pH为9.0。电子显微镜、能谱仪等仪器表征显示,修饰后的SiC微粒近球形,形貌均匀,有明显的核、壳部分,核壳处不同的衬度表明(SiC)P微粒表面沉积了较多的金属Ni,形成了碳化硅-镍核壳结构复合粒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P微粒 结构 化学镀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和WS_(2)颗粒协同改性铜/聚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6
12
作者 蔡佳琨 吴集思 +2 位作者 李晓阳 杨成刚 张强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24,共6页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总质量分数为20%SiC与WS_(2)的铜/聚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WS_(2)和SiC质量比分别为1:3,3:5,1:1,5:3,3:1,研究了固体润滑剂WS_(2)与增强相SiC质量比对复合材料微观形貌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WS_(2)与Si...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总质量分数为20%SiC与WS_(2)的铜/聚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WS_(2)和SiC质量比分别为1:3,3:5,1:1,5:3,3:1,研究了固体润滑剂WS_(2)与增强相SiC质量比对复合材料微观形貌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WS_(2)与SiC质量比为3:5时,复合材料中开始形成以WS_(2)颗粒为核、SiC颗粒为壳的核-壳结构;随着WS_(2)与SiC质量比的增加,核-壳结构由扁平状变为圆形,且数量增多,面积增大,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先提高后降低,磨损机制从磨粒磨损转变为疲劳磨损,最后转变为严重的磨粒磨损;当WS_(2)与SiC质量比为5:3时,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 WS_(2) 树脂基复合材料 -结构 磨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Al复合粉末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贾坤乐 张鑫 +2 位作者 王彦军 胡晓蕾 张思源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3-28,共6页
采用置换法构筑了Ni/Al核壳结构复合粉末,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背散射电子成像(BSE)、X射线能谱(EDS)等对合成的复合粉末进行了微观测试和表征。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参数对Ni/Al核壳结构复合粉末性能影响... 采用置换法构筑了Ni/Al核壳结构复合粉末,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背散射电子成像(BSE)、X射线能谱(EDS)等对合成的复合粉末进行了微观测试和表征。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参数对Ni/Al核壳结构复合粉末性能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得到包覆层厚度。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30 min的Ni/Al核壳结构复合粉末性能最佳,Ni颗粒均匀包覆在Al球表面,构成致密的纳米Ni包覆层,Ni包覆量为1.67%,包覆层厚度1.03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ni/Al AL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