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C_w/Al复合材料热挤压模具设计及其对挤压棒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文龙 丁冬雁 +2 位作者 姜传海 王德尊 姚忠凯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2-35,共4页
用具有宏观夹铝带的SiCw/Al复合材料的热挤压压余,对热挤压压余中的金属流线进行了观察并建立了金属流线方程,为挤压模具的设计提供了指导原则。本文用曲线形状较金属流线形状陡的流线凹模进行挤压,结果表明,使用该种凹模能... 用具有宏观夹铝带的SiCw/Al复合材料的热挤压压余,对热挤压压余中的金属流线进行了观察并建立了金属流线方程,为挤压模具的设计提供了指导原则。本文用曲线形状较金属流线形状陡的流线凹模进行挤压,结果表明,使用该种凹模能够有效地消除金属“死区”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晶须折断,从而提高了挤压棒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热挤压 模具设计 组织 性能 碳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挤压对SiC_W/Al复合材料塑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文龙 付卫红 +1 位作者 王德尊 姚忠凯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3-15,共3页
对 Si CW/Al复合材料进行了热挤压 ,并用 SEM对拉伸断口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热挤压能够明显地提高 Si CW/Al复合材料的塑性。热挤压导致复合材料塑性提高的原因是由于热挤压变形造成基体塑性的提高 ,以及晶须的折断和沿挤... 对 Si CW/Al复合材料进行了热挤压 ,并用 SEM对拉伸断口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热挤压能够明显地提高 Si CW/Al复合材料的塑性。热挤压导致复合材料塑性提高的原因是由于热挤压变形造成基体塑性的提高 ,以及晶须的折断和沿挤压方向定向排列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w/al复合材料 热挤压 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_(p(w))/Al 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4
3
作者 毕豫 朱鸣峰 +2 位作者 王日初 谭敦强 黎文献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6期51-54,60,共5页
概述了增强相 SiC 颗粒的尺寸、体积分数、以及热处理工艺等参数对 SiC_p/Al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系统阐述了SiC_(p(w)))/Al 复合材料的界面、腐蚀行为以及强化和断裂机理。
关键词 sicp(w)/al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强化机制 断裂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温度对SiC_W/6061Al复合材料压缩变形期间基体金属流动和晶须重新取向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文龙 顾明元 +1 位作者 王德尊 姚忠凯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3-6,共4页
借助观察和分析变形前后晶须取向和试样形状的变化 ,研究了晶须呈定向排列的 Si CW/ 6 0 6 1Al复合材料压缩变形期间金属流动和晶须重新取向的现象。研究结果表明 ,由于晶须的定向排列 ,Si CW/ 6 0 6 1Al复合材料压缩变形期间基体金属... 借助观察和分析变形前后晶须取向和试样形状的变化 ,研究了晶须呈定向排列的 Si CW/ 6 0 6 1Al复合材料压缩变形期间金属流动和晶须重新取向的现象。研究结果表明 ,由于晶须的定向排列 ,Si CW/ 6 0 6 1Al复合材料压缩变形期间基体金属的流动和晶须的重新取向强烈地依赖于变形温度。在较高温度压缩变形时 ,基体金属可以更均匀地流动 ,此时晶须是否发生重新取向与变形时环状和柱状试样的应变场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w/al复合材料 热压缩 晶须取向 金属流动 碳化硅 变形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须取向对SiC_w/6061Al复合材料热压缩变形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爱滨 耿林 翟瑾番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4-16,43,共4页
采用SEM和Magiscan-2A图像分析系统研究了晶须取向对SiCw/6061Al复合材料在300℃压缩变形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晶须取向影响着晶须折断程度和转动角度;随着晶须取向角的增加,晶须转动和折断行为所导致的软化效果下降。同时晶须取向也... 采用SEM和Magiscan-2A图像分析系统研究了晶须取向对SiCw/6061Al复合材料在300℃压缩变形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晶须取向影响着晶须折断程度和转动角度;随着晶须取向角的增加,晶须转动和折断行为所导致的软化效果下降。同时晶须取向也影响复合材料的热压缩应力-应变曲线的形状。在热压缩变形过程中,晶须取向角为0°和30°的复合材料表现出明显应变软化现象,晶须取向角为45°的复合材料无明显软化现象。晶须取向角为90℃的复合材料表现出应变硬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压缩变形行为 sicw/6061al复合材料 晶须取向 碳化硅 铝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_w6061Al复合材料切屑热压回收工艺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姜传海 王德尊 +1 位作者 张文龙 姚忠凯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1-33,共3页
利用简便的热压技术,对18vol%SiCw6061Al复合材料切屑进行了可回收性研究。结果表明,选择适当的热压参数(750℃200MPa),回收复合材料拉伸强度达到原始复合材料的85%,弹性模量与原始复合材料接近,切屑之间结合良好,已具备再利用的价值。
关键词 sicCw/al 切屑 热压 回收利用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固两相区压缩变形速率对SiCw/6061Al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桂松 耿林 +2 位作者 郑镇洙 王德尊 姚忠凯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37-39,48,共4页
研究了液固两相区压缩变形对 Si Cw/ 6 0 6 1Al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压缩变形速率对变形后复合材料中晶须长径比、取向 ,复合材料组织的均匀性和界面结合状态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进而又影响到复合材料的性能。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碳化硅晶须 压缩应变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管状SiC_w/Al复合材料中残余应力及其高温松弛行为 被引量:2
8
作者 姜传海 吴建生 王德尊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9-11,36,共4页
利用 X射线应力测量方法 ,研究挤压态 2 0 vol% Si Cw/ 6 0 6 1Al复合材料中残余应力 ,发现复合材料中存在较大的残余应力 ,而且各方向的残余应力分布很不均匀。动态测量去应力退火期间复合材料残余应力的高温松弛过程 ,证实高温状态下... 利用 X射线应力测量方法 ,研究挤压态 2 0 vol% Si Cw/ 6 0 6 1Al复合材料中残余应力 ,发现复合材料中存在较大的残余应力 ,而且各方向的残余应力分布很不均匀。动态测量去应力退火期间复合材料残余应力的高温松弛过程 ,证实高温状态下残余应力按幂指数的方式发生松弛。基于蠕变机制 ,分析残余应力的高温松弛行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晶须 铝基复合材料 残余应力 应力松弛 X射线衍射 管状挤压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w/Al-Ni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拉伸性能 被引量:1
9
作者 费维栋 李超 +2 位作者 董尚利 蒋向东 姚忠凯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5-18,共4页
研究了挤压铸造法制备的SiCw/Al-Ni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拉伸性能.研究结果指出。该种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由SiC晶须、颗粒状的金属间化合物Al3Ni及α-Al组成。金属间化合物Al3Ni对位错运动有明显的钉扎作用... 研究了挤压铸造法制备的SiCw/Al-Ni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拉伸性能.研究结果指出。该种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由SiC晶须、颗粒状的金属间化合物Al3Ni及α-Al组成。金属间化合物Al3Ni对位错运动有明显的钉扎作用。SiCw/Al-Ni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常温拉伸性能和优异的高温拉伸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镍合金 碳化硅晶须 复合材料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w/Al-Li复合材料的热处理强化效应 被引量:1
10
作者 毕敬 马宗义 +2 位作者 吕毓雄 申红伟 高荫轩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0期9-11,共3页
本文系统地探讨了热处理工艺对SiCw/Al-Li复合材料的时效强化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SiC晶须的加入显著加速了Al-Li合金的时效析出过程,在190℃时效条件下,SiCw/Al-Li复合材料在6h就已达到峰值时效。提高固溶温度可以增加复合材料的峰值... 本文系统地探讨了热处理工艺对SiCw/Al-Li复合材料的时效强化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SiC晶须的加入显著加速了Al-Li合金的时效析出过程,在190℃时效条件下,SiCw/Al-Li复合材料在6h就已达到峰值时效。提高固溶温度可以增加复合材料的峰值时效硬度,而增加固溶时间对峰值硬度无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铝锂合金 热处理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SiC颗粒本构模型在SiC_(p)/Al复合材料切削仿真中的应用
11
作者 林洁琼 孟繁昊 +2 位作者 卢明明 杜永盛 高强 《宇航材料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8-43,共6页
基于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SiC颗粒为JH2本构模型的SiC_(p)/Al复合材料切削模型,并与前人的切削试验进行了对比,研究不同SiC颗粒本构模型的变化规律以及其切屑、表面形貌和切削力。结果表明,切削JH2模型SiC颗粒的SiC_(p)/Al复合材料所产生... 基于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SiC颗粒为JH2本构模型的SiC_(p)/Al复合材料切削模型,并与前人的切削试验进行了对比,研究不同SiC颗粒本构模型的变化规律以及其切屑、表面形貌和切削力。结果表明,切削JH2模型SiC颗粒的SiC_(p)/Al复合材料所产生的切屑较为破碎,材料表面不同位置的颗粒更接近实际切削实验中会出现挤出、碎断和凸起的情况,整体切削力波动较为平缓。JH2本构模型的SiC颗粒适用于SiC_(p)/Al复合材料切削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_(p)/al复合材料 sic颗粒 本构模型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铸造Al-SiC_w/Al复合材料中热残余应力的调整
12
作者 姜传海 王德尊 姚忠凯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4-26,23,共4页
通过理论分析 ,证实了预变形调整 Al- Si Cw/Al复合材料热残余应力的可行性。采用压力铸造方法制造 Al- Si Cw/Al复合材料 ,试验研究了预变形对其残余应力及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Al- Si Cw/Al复合材料经预变形处理后残余应力明显... 通过理论分析 ,证实了预变形调整 Al- Si Cw/Al复合材料热残余应力的可行性。采用压力铸造方法制造 Al- Si Cw/Al复合材料 ,试验研究了预变形对其残余应力及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Al- Si Cw/Al复合材料经预变形处理后残余应力明显降低 ,力学性能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sicw/al复合材料 预变形 残余应力 压力铸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铸态SiC_w/6061Al复合材料中弹性模量的不均匀性
13
作者 姜传海 吴建生 王德尊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5-28,共4页
借助图象仪与扫描电镜联机系统 ,测量压铸态 Si Cw/6 0 6 1Al复合材料中的晶须取向分布。基于剪滞后模型及晶须的实际分布情况 ,分析复合材料弹性模量的不均匀性。采用超声声速法 ,测量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结果表明 ,压铸态复合材料中... 借助图象仪与扫描电镜联机系统 ,测量压铸态 Si Cw/6 0 6 1Al复合材料中的晶须取向分布。基于剪滞后模型及晶须的实际分布情况 ,分析复合材料弹性模量的不均匀性。采用超声声速法 ,测量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结果表明 ,压铸态复合材料中晶须在垂直压铸方向具有一定择优取向性 ,晶须体积分数越高其择优取向程度越明显 ,从而造成复合材料各向弹性模量的不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晶须 铝基复合材料 晶须取向 弹性模量 超声波 不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_W/Al 复合材料时效行为的研究
14
作者 刘秋云 费维栋 姚忠凯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7-33,共7页
研究了6061Al合金和SiCW/6061Al复合材料在170℃、190℃和220℃三种温度下的时效析出行为,分析了峰时效温度对6061Al合金和SiCW/6061Al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6061A... 研究了6061Al合金和SiCW/6061Al复合材料在170℃、190℃和220℃三种温度下的时效析出行为,分析了峰时效温度对6061Al合金和SiCW/6061Al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6061Al合金弹性模量不随峰时效温度的提高而发生变化,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随峰时效温度的提高而略有下降;SiCW/6061Al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则随峰时效温度的提高而略有下降,SiCW/6061Al复合材料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随峰时效温度的提高而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时效 弹性模量 屈服强度 碳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Si/SiC、Al/SiC界面成键特性和结合强度对比研究
15
作者 肖鹏 胡启耀 邓昀麒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9-168,共10页
采用半固态搅拌铸造法制备AlSi7-SiC复合材料,并利用真空压铸工艺实现了其近净成形,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共晶Si对SiC颗粒和基体界面结合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在AlSi7-SiC复合材料中,发现较为严重的共晶Si偏析现象,当SiC颗粒同... 采用半固态搅拌铸造法制备AlSi7-SiC复合材料,并利用真空压铸工艺实现了其近净成形,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共晶Si对SiC颗粒和基体界面结合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在AlSi7-SiC复合材料中,发现较为严重的共晶Si偏析现象,当SiC颗粒同时处于共晶Si和α-Al边界时,形成了少量的共晶Si夹杂、被大量共晶Si包裹、完全被共晶Si包裹三种典型的界面.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显示,在C端和Si端的Si/SiC界面中,弛豫后topSi 1配位方式具有最大的粘附功,与Al/SiC界面相比,Si/SiC界面具有更高的结合强度.Si偏析相提高了界面处的电荷密度,因而具有更好的界面结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al基复合材料 元素偏析 第一性原理 界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陶瓷与Ti合金的(Ag-Cu-Ti)-W复合钎焊接头组织结构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林国标 黄继华 +2 位作者 张建纲 毛建英 李海刚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7-22,共6页
研究了在Ag,Cu,Ti粉末中加入W粉连接钛合金和SiC陶瓷的接头组织结构和接头状况。结果表明W颗粒均匀分布在钎缝的Ag相中,且未与Ag-Cu-Ti合金基体发生冶金反应,W颗粒的大小和形状基本上与加入前的粉末相当。在较低的钎焊温度和较短的钎焊... 研究了在Ag,Cu,Ti粉末中加入W粉连接钛合金和SiC陶瓷的接头组织结构和接头状况。结果表明W颗粒均匀分布在钎缝的Ag相中,且未与Ag-Cu-Ti合金基体发生冶金反应,W颗粒的大小和形状基本上与加入前的粉末相当。在较低的钎焊温度和较短的钎焊时间下,能形成组织结构均匀、连接良好的复合接头,钎缝内Cu-Ti相较少,钎缝与钛合金界面形成了多层Ti含量呈梯度变化的Cu-Ti扩散反应层组成的扩散带。W的加入降低了接头热应力。而较高的钎焊温度和较长的钎焊时间,容易在近缝区的陶瓷中产生裂纹。由于扩散进入钎缝Ti量的增多,使得钎缝内形成很多长条形CuTi相组织,提高了与钎缝相邻的Cu-Ti扩散反应层的Ti浓度,并且钎缝内钛合金界面附近形成了没有W相的带状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陶瓷 TI合金 w 连接 复合钎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W层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显微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罗永明 潘伟 +1 位作者 陈健 郑仕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9-51,共3页
用金属钨作为延性层,增韧碳化硅陶瓷,制备了SiC/W层状复合材料,并测试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保持强度不变的同时,断裂韧性提高了1倍。XRD和SEM分析发现,W和SiC发生化学反应,界面产生新相,增强了层状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但同时降低... 用金属钨作为延性层,增韧碳化硅陶瓷,制备了SiC/W层状复合材料,并测试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保持强度不变的同时,断裂韧性提高了1倍。XRD和SEM分析发现,W和SiC发生化学反应,界面产生新相,增强了层状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但同时降低了金属对陶瓷的增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金属钨 力学性能 层状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f/SiC复合材料与Ti合金的AgCuTi-W复合钎焊 被引量:7
18
作者 熊进辉 黄继华 +3 位作者 薛行雁 张华 赵兴科 林国标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8-52,共5页
本文利用AgCuTi-W复合钎料作中间层,在适当的工艺参数下真空钎焊Cf/SiC复合材料与Ti合金,利用SEM,EDS,XRD分析接头微观组织结构,利用剪切试验检测接头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钎焊时,复合钎料中的Ti借助Cu-Ti液相与Cf/SiC复合材料反应,... 本文利用AgCuTi-W复合钎料作中间层,在适当的工艺参数下真空钎焊Cf/SiC复合材料与Ti合金,利用SEM,EDS,XRD分析接头微观组织结构,利用剪切试验检测接头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钎焊时,复合钎料中的Ti借助Cu-Ti液相与Cf/SiC复合材料反应,在Cf/SiC复合材料与连接层界面形成Ti3SiC2,Ti3Si和少量TiC化合物的混合反应层。复合钎料中的Cu与Ti合金中的Ti发生互扩散,在连接层与Ti合金界面形成不同成分的Cu-Ti化合物过渡层。钎焊后,形成W颗粒强化的致密复合连接层,W颗粒主要分布在Cu-Ti相中。W的加入缓解了接头的残余热应力,C/SiC/AgCuTi-W/TC4接头剪切强度明显高于C/SiC/AgCuTi/TC4接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sic TI合金 钎焊 AgCuTi—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颗粒增强Al基复合材料中有害界面反应的控制 被引量:38
19
作者 郭建 沈宁福 《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05-608,600,共5页
对有害界面化学反应的控制 ,是当前SiC颗粒增强Al基复合材料研究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工作者 ,通过添加Si元素及对SiC颗粒进行表面处理来控制SiC
关键词 sic 颗粒增强 al基复合材料 有害界面反应 控制 碳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温锻造对SiC_p/Al复合材料颗粒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魏少华 樊建中 +2 位作者 张琪 左涛 邹利华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2-57,共6页
开展了粉末冶金法制备的20%(体积分数)SiCp/2009Al复合材料坯锭的等温锻造实验,研究了不同变形量对锻件中SiC颗粒的分布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等温锻造变形量越大,锻件中的SiC颗粒分布越均匀,锻件强度和塑性越高。对于同一锻件... 开展了粉末冶金法制备的20%(体积分数)SiCp/2009Al复合材料坯锭的等温锻造实验,研究了不同变形量对锻件中SiC颗粒的分布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等温锻造变形量越大,锻件中的SiC颗粒分布越均匀,锻件强度和塑性越高。对于同一锻件而言,沿锻造轴向上,锻件的应变量呈现中部变形量大、两端变形量小的正态分布趋势,并且中部SiC颗粒分布较均匀,而两端的分布较差;沿锻造径向上,锻件不同部位应变量也存在差异,由此导致SiC颗粒分布均匀性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P/al复合材料 等温锻造 力学性能 sic颗粒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