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SiC颗粒本构模型在SiC_(p)/Al复合材料切削仿真中的应用
1
作者 林洁琼 孟繁昊 +2 位作者 卢明明 杜永盛 高强 《宇航材料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8-43,共6页
基于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SiC颗粒为JH2本构模型的SiC_(p)/Al复合材料切削模型,并与前人的切削试验进行了对比,研究不同SiC颗粒本构模型的变化规律以及其切屑、表面形貌和切削力。结果表明,切削JH2模型SiC颗粒的SiC_(p)/Al复合材料所产生... 基于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SiC颗粒为JH2本构模型的SiC_(p)/Al复合材料切削模型,并与前人的切削试验进行了对比,研究不同SiC颗粒本构模型的变化规律以及其切屑、表面形貌和切削力。结果表明,切削JH2模型SiC颗粒的SiC_(p)/Al复合材料所产生的切屑较为破碎,材料表面不同位置的颗粒更接近实际切削实验中会出现挤出、碎断和凸起的情况,整体切削力波动较为平缓。JH2本构模型的SiC颗粒适用于SiC_(p)/Al复合材料切削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_(p)/al复合材料 sic颗粒 本构模型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n the Characters of the Cutting Force in Vibration Cutting Particle Reinforced Metal Matrix Composites SiC_p/Al 被引量:3
2
作者 LIU Chuan-shao 1, ZHAO Bo 1,2, GAO Guo-fu 1, JIAO F eng 1 (1.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Jiaozuo Institute of Techno logy, Henan 454000, China 2. Institut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0, China)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74-75,共2页
In this paper, turning experiments of machining particle reinforced metal matri x composites(PRMMCs) SiC p/Al with PCD tools have been carried out. The cutting force characteristics in ultrasonic vibration turning com... In this paper, turning experiments of machining particle reinforced metal matri x composites(PRMMCs) SiC p/Al with PCD tools have been carried out. The cutting force characteristics in ultrasonic vibration turning compared with that in com mon turning were studied. Through the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s and multiple fac tor orthogonal experiments, the influences of three kinds of cutting conditions such as cutting velocity, amount of feed and cutting depth on cutting force were analyzed in detail. Meanwhile,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data, the empirica l formula of main cutting force in ultrasonic vibration turning was conclude d. According to the test results, the cutting force is direct proportion to cutt ing depth basically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 between cutting force and other fa ctors, which is similar to that of common cutting, so is the feed rate, but the influence is not so big. The influence of cutting speed is larger than that of f eed rate on cutting force because the efficient cutting time increases in vibrat ion cycle with the increase of cutting speed, which causes cutting force to incr ease. The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 (1) Ultrasonic vibration turning possesses much lower main cutting force than that in common turning when adopting smaller cutting parameters. If using larger cutting parameters, the difference will inco nspicuous. (2) There are remarkable differences of cutting force-cutting veloci ty characteristics in ultrasonic vibration turning from that in common turning m ainly because built-up edge does not emerge in ultrasonic turning unlike common turning in corresponding velocity range. (3) In ultrasonic vibration cutting, t he influence of cutting velocity on cutting force is most obvious among thre e cutting parameters and the influence of feed is smallest. So adopting lower cu tting velocity and larger cutting depth not only can reduce cutting force effect ively but also can ensure cutting efficiency. (4) The conclusions are useful in precision and super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thin-wall pie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osite sic p/al pCD tool ultrasonic vibrati on turning cutting for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n the Surface Micro-configuration in Vibration Cutting Particle Reinforced Metallic Matrix Composites SiC_p/Al
3
作者 ZHAO Bo 1,2, LIU Chuan-shao 2, ZHU Xun-sheng 1, XU Ke-wei 1 (1. Institut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hanghai Jiaotong U niversity, Shanghai 200030, China 2.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Jiaozu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ena n 454000, China)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71-72,共2页
The cutting performance of particulate reinforced me tallic matrix composites(PRMMCs) SiC p/Al in ultrasonic vibration cutting and c ommon cutting with carbide tools and PCD tools was researched in the paper. Mic rost... The cutting performance of particulate reinforced me tallic matrix composites(PRMMCs) SiC p/Al in ultrasonic vibration cutting and c ommon cutting with carbide tools and PCD tools was researched in the paper. Mic rostructure of machined surface was described, the relation between cutting para meters and surface roughness was presented, and characteristic of the surface re mained stress was also presented. Furthermore, wear regularity and abrasion resi stance ability of tools in ultrasonic vibration cutting and common cutting o f PRMMCs were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test results show: (1) The surface config urations are obviously different when using different tools to machine such PRMM Cs. The surface machined with carbide tools looks luminous and orderly and there are seldom surface defects on it. The reason is that the soft basal body is apt to flow during cutting, therefore a layer of Al matrix film covers machined sur face. On the contrary, the surface machined with PCD tools looks lackluster. But the profile of machined surface is very clear. Superfine grooves, pits and blac k reinforce particulates can be seen easily without obvious Al film. (2) Because of unstable cutting process in common cutting, the surface is easy to produce s ome defects such as burrs, built-up edges and so on so that the quality of surf ace becomes very poor. Vibration cutting can reduce the influence of tearing, pl astic deformation and built-up edge in cutting and can restrain flutter so as t o make cutting process more stable. Therefore, surface roughness of vibration cu tting is better than that of common cutting. (3) There is an optimum value of fe ed rate in vibration cutting of PRMMCs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material characte ristics. Whether feed rate is more than or less than this optimum value, surface roughness will increase. (4) According to analyzing the wear rate of tools in v ibration cutting PRMMC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abrasion resistance of tools w ill be improved remarkably when vibration cutting composites have a lower pe rcentage of reinforce particulate. If the percentage of reinforce particulate is higher, the influence on abrasion resistance of carbide tool in vibration cut ting will not be obvious. The research result indicates that vibration cutting effect has a close relation with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D tools composite sic p/al surface micro-c onfiguration tool we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造SiC_p/Al-Si复合材料中的“界面Si”行为 被引量:11
4
作者 隋贤栋 罗承萍 +1 位作者 欧阳柳章 骆灼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A01期20-24,共5页
采用TEM 研究了SiC/AlSi 复合材料, 提出了“界面Si”的概念。由于与增强体SiC 不润湿, 初生α(Al) 相不在SiC 颗粒上形核并对其发生排斥。(Al+ Si) 共晶体中的共晶领先相Si 优先在SiC表面上形... 采用TEM 研究了SiC/AlSi 复合材料, 提出了“界面Si”的概念。由于与增强体SiC 不润湿, 初生α(Al) 相不在SiC 颗粒上形核并对其发生排斥。(Al+ Si) 共晶体中的共晶领先相Si 优先在SiC表面上形核、长大, 形成界面Si, 并形成大量SiC/Si 界面。SiC/Si 界面“干净”、平直, 结合紧密, 其中未发现任何界面相。在个别SiC/Al 界面上析出了二次S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二次析出 界面硅 碳化硅 铝硅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_p/Al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对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维玉 左涛 +2 位作者 肖伯律 樊建中 田晓风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54-358,共5页
采用高能球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体积分数为 15 %SiCp/ 2 0 0 9Al复合材料 ,研究了球磨转速、球磨时间对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球磨转速和球磨时间是影响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 ,较长时间高转速球磨使得SiC颗粒均匀分... 采用高能球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体积分数为 15 %SiCp/ 2 0 0 9Al复合材料 ,研究了球磨转速、球磨时间对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球磨转速和球磨时间是影响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 ,较长时间高转速球磨使得SiC颗粒均匀分布 ,转速 190r/min、球磨 6h制备的复合粉末经真空热压、挤压后的复合材料SiC颗粒均匀分布 ,材料的抗拉强度高达 6 5 0MPa,伸长率大于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与性能 组织和性能 sicp/al复合材料 球磨时间 sic颗粒 挤压 伸长率 真空热压 复合材料力学 粉末冶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_p/Al合金基复合材料的室温拉伸性能 被引量:8
6
作者 丁占来 樊云昌 +1 位作者 齐海波 任德亮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A01期265-269,共5页
通过对采用半固态搅拌液态模锻工艺制备的SiCp/Al 合金基复合材料室温拉伸性能的研究, 分析了这种复合材料屈服强度和极限强度提高的原因, 对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强化机理进行了探讨; 同时,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材料的拉... 通过对采用半固态搅拌液态模锻工艺制备的SiCp/Al 合金基复合材料室温拉伸性能的研究, 分析了这种复合材料屈服强度和极限强度提高的原因, 对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强化机理进行了探讨; 同时,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材料的拉伸断口进行了观察, 发现复合材料及未增强基体合金的断裂虽均属于塑性断裂与脆性断裂的混合型模式, 但随着SiC 颗粒在复合材料中的体积分数的增加, 脆性断裂特征变得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拉伸性能 断口形貌 碳化硅 铅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制备SiC_p/Al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文明 潘复生 +1 位作者 鲁云 曾苏民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64-368,共5页
介绍了粉末冶金制备SiCp/Al复合材料的工艺特点 ,SiCp/Al复合材料和零件的性能 ,粉末冶金制备SiCp/Al复合材料的传统和现行工艺流程 。
关键词 sicp/al复合材料 制备 粉末冶金 性能 工艺特点 零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射沉积Al-20Si/SiCp复合材料的热疲劳行为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微 陈鼎 +2 位作者 陈振华 范沧 肖廷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4-58,共5页
采用V型缺口试样对喷射沉积Al-20Si/SiCp复合材料进行了热循环试验,用光学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在热应力作用下的热疲劳裂纹扩展方式和形态.结果表明:热疲劳裂纹优先在V型缺口处萌生;复合材料经一定的热循环次数后随相对密度的提... 采用V型缺口试样对喷射沉积Al-20Si/SiCp复合材料进行了热循环试验,用光学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在热应力作用下的热疲劳裂纹扩展方式和形态.结果表明:热疲劳裂纹优先在V型缺口处萌生;复合材料经一定的热循环次数后随相对密度的提高,裂纹扩展速率下降;在复合材料的三大相——α-Al基体、Si相以及SiC颗粒中,α-Al基体阻碍热疲劳裂纹的扩展,裂纹非连续性扩展;裂纹扩展方式受Si相的尺寸和分布状态控制,裂纹绕过Si颗粒向前扩展以及裂纹穿过Si颗粒向前扩展是裂纹碰到Si颗粒时常出现的两种机制;SiC颗粒与热疲劳裂纹有强烈的交互作用,加强SiC颗粒与基体的界面结合有利于提高热疲劳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沉积 al-20si/sicp 复合材料 热疲劳裂纹 相对密度 α-al基体 si sic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铸造工艺条件下SiC_p/Al-Si复合材料中的界面反应 被引量:5
9
作者 郭建 王西科 沈宁福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8-22,共5页
采用搅拌复合法制备了10%SiC/Al-5Si-Mg,10%SiC/Al-7Si-Mg(体积分数)复合材料,研究了在常规铸造工艺条件下重熔后复合材料中的界面反应。通过透射电镜和能谱分析可知,SiC界面基本上都是单一的SiC/Al及SiC/Si界面,部分界面上有MgAl2O4颗... 采用搅拌复合法制备了10%SiC/Al-5Si-Mg,10%SiC/Al-7Si-Mg(体积分数)复合材料,研究了在常规铸造工艺条件下重熔后复合材料中的界面反应。通过透射电镜和能谱分析可知,SiC界面基本上都是单一的SiC/Al及SiC/Si界面,部分界面上有MgAl2O4颗粒相形成,由于基体合金中Si的存在,生成Al4C3的有害界面化学反应得到了抑制。对不同文献中抑制Al4C3产生所需临界Si含量实验测定结果的差异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p/al-si复合材料 界面反应 热胀系数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沉积Ni-P-Al_2O_3和Ni-P-SiC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与物理性能 被引量:6
10
作者 吴玉程 张立德 +5 位作者 李广海 黄新民 史华忠 刘发民 张晔 姚保殿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5-67,共3页
采用化学沉积方法,可以制备以镍磷合金为基质的复合硬质相粒子的复合材料[1].镍磷合金颇受青睐之处在于可以调整成分和时效处理温度来改变其组织结构,进而获得广泛变化的性能[2,3].本文报道化学沉积获得的NiP氧化铝和... 采用化学沉积方法,可以制备以镍磷合金为基质的复合硬质相粒子的复合材料[1].镍磷合金颇受青睐之处在于可以调整成分和时效处理温度来改变其组织结构,进而获得广泛变化的性能[2,3].本文报道化学沉积获得的NiP氧化铝和NiP碳化硅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磷合金 碳化硅 氧化铝 化学沉积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VD金刚石薄膜刀具加工SiC_p/Al复合材料时的切削磨损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登友 全燕鸣 +2 位作者 代民江 宋学兵 吴斌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0-12,共3页
通过用CVD金刚石薄膜涂层刀具切削加工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试验 ,研究了切削参数、刀具材料、刀具几何参数和工件材料对CVD金刚石薄膜涂层刀具磨损的影响规律 ,同时研究了SiCp/Al复合材料的切削加工性能。
关键词 涂层刀具 金刚石薄膜 刀具磨损 碳化硅 铝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_P/Al复合材料温度变化引致尺寸不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帆 李小璀 张国定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7,共3页
研究了SiCp/Al系复合材料经不同热处理后在温度反复变化时的尺寸稳定性。结果表明,在温度反复循环后会产生累积残余应变εcr,随循环次数的增多,εcr减小,尺寸趋于稳定。预处理对热循环累积残余应变有影响,退火态εcr... 研究了SiCp/Al系复合材料经不同热处理后在温度反复变化时的尺寸稳定性。结果表明,在温度反复循环后会产生累积残余应变εcr,随循环次数的增多,εcr减小,尺寸趋于稳定。预处理对热循环累积残余应变有影响,退火态εcr最大,时效态次之,而预循环态最小。复合材料中颗粒尺寸越大、颗粒体积分数越高以及基体越硬均对抵抗环境温度变化尺寸稳定性有利。与均质的纯铝相比较,复合材料的热循环累积残余应变较大,抵抗温度反复变化尺寸稳定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p/al 复合材料 尺寸稳定性 热循环 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_P颗粒增强Al基复合材料的瞬间液相连接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陈铮 金朝阳 赵其章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7-60,共4页
采用Ni箔和Cu/Ni/Cu多层箔作中间层在 92 3K进行了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瞬间液相连接。研究表明 ,无压连接时 ,接头强度随保温时间延长有所增高 ,但界面处会存在纯金属 (无增强颗粒 )区域和氧化物夹杂 ,是导致接头强度不高的主要... 采用Ni箔和Cu/Ni/Cu多层箔作中间层在 92 3K进行了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瞬间液相连接。研究表明 ,无压连接时 ,接头强度随保温时间延长有所增高 ,但界面处会存在纯金属 (无增强颗粒 )区域和氧化物夹杂 ,是导致接头强度不高的主要原因。加压TLP连接则能有效改善界面组织和接头性能。采用Cu/Ni/Cu多层箔作中间层加压连接时接头强度可达 189.6MPa ,约为母材强度的 8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复合材料 瞬间液相连接 中间层 界面结构 连接强度 碳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体积比SiC_p/6013Al复合材料反应熔渗制备与热学性能 被引量:2
14
作者 谢盛辉 陈康华 +2 位作者 曾燮榕 刘红卫 汤皎宁 《有色金属》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7-30,共4页
采用反应熔渗法在低压力下制备高体积比SiCp/Al复合材料 ,并研究其热学性能。临界熔渗压力与SiC颗粒尺寸及反应程度有关。Al熔体在无压或低压力下能渗入SiC预成形坯 ,制备出组织均匀的高体积比SiCp/Al复合材料 ,SiC颗粒体积分数约 5 0 ... 采用反应熔渗法在低压力下制备高体积比SiCp/Al复合材料 ,并研究其热学性能。临界熔渗压力与SiC颗粒尺寸及反应程度有关。Al熔体在无压或低压力下能渗入SiC预成形坯 ,制备出组织均匀的高体积比SiCp/Al复合材料 ,SiC颗粒体积分数约 5 0 %。界面反应对SiCp/Al复合材料的CTE的影响很小 ,但会降低SiC/Al的界面传热系数 ,影响材料的导热性能。降低熔渗温度和缩短保温时间可缓减界面反应程度 ,提高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 ,CTE在 10× 10 - 6 /K以下 ,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达到 164(W·m- 1 ·K-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体积比 sicp/6013A1 复合材料 反应熔渗 热学性能 制备 热膨胀系数 导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D刀具超声振动车削SiC_p/Al复合材料时的切削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焦锋 赵波 +1 位作者 刘传绍 徐可伟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22-25,共4页
用PCD刀具对SiCp/Al复合材料进行了超声振动车削与普通车削的对比试验 ,探讨了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深三种切削参数在两种切削状态下对切削力的影响规律 ,得出了超声振动车削SiCp/Al复合材料的主切削力经验公式。
关键词 超声振动车削 sicp/al复合材料 pCD刀具 切削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热压烧结SiC_p/Al复合材料的界面元素扩散及增强断裂机理 被引量:3
16
作者 胡锐 袁秦鲁 +1 位作者 李金山 吕振林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198-1200,共3页
采用真空热压粉末冶金烧结工艺制备了含SiC颗粒体积分数分别为 5 %、15 %和 2 5 %的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结合其力学性能、扫描电镜和界面微区能谱分析结果 ,分析了SiC/Al复合材料的真空烧结过程中的界面现象 ,以及材料增强和断裂... 采用真空热压粉末冶金烧结工艺制备了含SiC颗粒体积分数分别为 5 %、15 %和 2 5 %的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结合其力学性能、扫描电镜和界面微区能谱分析结果 ,分析了SiC/Al复合材料的真空烧结过程中的界面现象 ,以及材料增强和断裂机理。结果表明 ,真空烧结过程中出现了界面反应 ,改善了界面结合强度 ,断裂破坏主要在基体上进行。随着SiC粒子体积分数的增加 ,SiCp/Al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增加 ,弹性模量显著增加 ,延伸率降低 ,材料脆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增强 铝基复合材料 强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_p/Al-Si复合材料中SiC/Al界面处亚晶铝带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隋贤栋 罗承萍 +1 位作者 欧阳柳章 骆灼旋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8-10,共3页
通过利用 TEM研究 Si Cp/ Al- Si复合材料发现 :Si C/ Al界面结合紧密 ,在靠近 Si C界面的 Al基体中 ,有一层厚度小于 1μm的“亚晶铝带”,它紧靠 Si C表面形成 ,与远离 Si C的 Al基体有几度的位向差 ;这种“亚晶铝带”在 Si C/ Al界面... 通过利用 TEM研究 Si Cp/ Al- Si复合材料发现 :Si C/ Al界面结合紧密 ,在靠近 Si C界面的 Al基体中 ,有一层厚度小于 1μm的“亚晶铝带”,它紧靠 Si C表面形成 ,与远离 Si C的 Al基体有几度的位向差 ;这种“亚晶铝带”在 Si C/ Al界面上普遍存在 ,其内有大量位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p/al-si复合材料 sic/al界面 亚晶铝带 位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_P/Al复合材料搅拌熔炼—液态模锻成型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齐海波 丁占来 樊云昌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2000年第1期96-99,95,共5页
在众多SiCP/Al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中,搅拌溶炼法具有工艺简单、设备投入少、经济可行等特点,因而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本研究采用的半固态搅拌熔炼—液态模锻成形SiCP/Al复合材料制备工艺,既具有搅拌法的优点,又能直接将复合材料熔液锻压... 在众多SiCP/Al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中,搅拌溶炼法具有工艺简单、设备投入少、经济可行等特点,因而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本研究采用的半固态搅拌熔炼—液态模锻成形SiCP/Al复合材料制备工艺,既具有搅拌法的优点,又能直接将复合材料熔液锻压成形为性能优良、形状复杂的铸件,是铝基复合材料在民用工业上应用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p/al 复合材料 半固态搅拌熔炼 液态模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压渗透法制备SiC_p/Al复合材料中影响润湿与渗透的因素及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石锋 钱端芬 吴顺华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7-41,共5页
分析了无压渗透法制备SiCp/Al复合材料中影响SiCp/Al系统润湿与渗透的因素。指出Mg、Si元素的存在有利于渗透 ;SiO2 膜的存在可改善润湿性 ;当过程时间、过程温度不小于临界时间tm、临界温度Tm 时 。
关键词 无压渗透法 制备 sicp/al复合材料 影响因素 润湿 临界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体积分数SiC_p/Al复合材料精密磨削试验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关佳亮 张龙月 +3 位作者 刘书君 杨洋 胡志远 张妤 《工具技术》 2019年第7期23-26,共4页
对体积分数为40%和60%的SiCp/Al复合材料进行ELID精密磨削试验。分析了体积分数对加工材料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运用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方法探究了磨削深度、砂轮线速度、电解电流及占空比对磨削加工表面质量和精度的影响规律,并得到优... 对体积分数为40%和60%的SiCp/Al复合材料进行ELID精密磨削试验。分析了体积分数对加工材料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运用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方法探究了磨削深度、砂轮线速度、电解电流及占空比对磨削加工表面质量和精度的影响规律,并得到优化工艺参数。采用相同优化工艺参数,对不同体积分数SiCp/Al复合材料进行ELID精密平面磨削试验,对所得到的加工样件表面质量、形貌和机械加工性能进行分析研究。试验结果表明:SiCp/Al复合材料ELID精密磨削加工表面质量和机械加工性能随着体积分数的增加而降低。采用ELID磨削技术可以实现对SiCp/Al复合材料的精密加工,加工样件的表面粗糙度为95nm和106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积分数 sicp/al复合材料 ELID磨削技术 工艺参数优化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