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续SiC(Al)纤维的耐超高温性能及其机理 被引量:4
1
作者 郑春满 刘世利 +2 位作者 李效东 王浩 赵大方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71-976,共6页
以有机金属聚合物聚铝碳硅烷为原料,利用先驱体转化法制备出连续SiC(Al)纤维.采用一系列分析测试对纤维的组成、结构以及耐超高温性能进行了表征,通过与Nicalon纤维的比较,对连续SiC(Al)纤维的耐超高温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连续SiC(... 以有机金属聚合物聚铝碳硅烷为原料,利用先驱体转化法制备出连续SiC(Al)纤维.采用一系列分析测试对纤维的组成、结构以及耐超高温性能进行了表征,通过与Nicalon纤维的比较,对连续SiC(Al)纤维的耐超高温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连续SiC(Al)纤维具有优异的耐超高温性能,在1800℃氩气中处理1h后,纤维的强度保留率为80%左右;元素分析和27AlMAS核磁共振等分析表明,连续SiC(Al)纤维为近化学计量比的SiC纤维,纤维中微量的铝元素以Al—O和Al—C键两种形式存在;在超高温条件下,两种不同存在形式的铝均能够抑制纤维中晶粒的长大.纤维具有近化学计量比的组成和铝元素在高温条件下对于晶粒长大的抑制,是连续SiC(Al)纤维具有优异耐超高温性能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超高温 连续sic(al)纤维 性能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_xO_y相分解方式对SiCO(Al)纤维烧结致密化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袁钦 宋永才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20-1326,共7页
研究了SiCO(Al)纤维向SiC(A1)纤维的高温转化过程,并研究了纤维中SiCxOy相的分解特征及不同高温处理方式对纤维结构和烧结致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中SiCxOy相分解的温度范围为1430-1850℃,当采用连续处理方式处理,即使在180... 研究了SiCO(Al)纤维向SiC(A1)纤维的高温转化过程,并研究了纤维中SiCxOy相的分解特征及不同高温处理方式对纤维结构和烧结致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中SiCxOy相分解的温度范围为1430-1850℃,当采用连续处理方式处理,即使在1800℃下,纤维芯部SiCxOy相未能彻底分解,且快速分解速率导致纤维中形成粗大结晶颗粒和气孔,无法得到致密的高结晶结构。而在静态条件下处理,可以提高SiCxOy相分解程度。1650℃下保温处理1h后可以完全脱除SiCxOy相,同时保持晶粒均匀。再经过1900℃烧结,即可制得呈致密高结晶结构SiC(Al)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O(al)纤维 sic(al)纤维 sicxOy相 Β-sic 致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铝碳硅烷的流变性和纺丝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大方 王海哲 +1 位作者 胡天娇 李效东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4-148,共5页
采用单孔纺丝装置对不同铝含量的聚铝碳硅烷(PACS)的流变性和流变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PACS熔体的流体特性逐渐接近牛顿流体;PACS熔体粘度对温度有强烈的依赖性,其软化点在190℃~220℃范围时,其粘流活化能在190~260kJ/... 采用单孔纺丝装置对不同铝含量的聚铝碳硅烷(PACS)的流变性和流变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PACS熔体的流体特性逐渐接近牛顿流体;PACS熔体粘度对温度有强烈的依赖性,其软化点在190℃~220℃范围时,其粘流活化能在190~260kJ/mol之间;当PACS的粘度在100Pa.s左右时可纺性好;铝含量对PACS的流变性能和可纺性有重要的影响,随着铝含量的增加,PACS熔体的粘度增大,因而PACS的纺丝温度更高,可纺性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铝碳硅烷 流变性能 纺丝性能 sic纤维 sic(al)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