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产Si(Li)探测器测量范围向低能扩展的分析
1
作者 韩光武 卫增泉 崔明启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50-453,共4页
本文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讨论了Si(Li)探测器、前置放大器的噪声对Si(Li)探测器的探测范围的影响,分析了我国最近Si(Li)探测器、前置放大器的噪声情况,得出我国目前探测器系统的噪声技术可以实现O、F等轻元素的测... 本文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讨论了Si(Li)探测器、前置放大器的噪声对Si(Li)探测器的探测范围的影响,分析了我国最近Si(Li)探测器、前置放大器的噪声情况,得出我国目前探测器系统的噪声技术可以实现O、F等轻元素的测量,并计算了要测量C、N元素时探测器系统的极限噪声值(对Fe源的5.894keV)。同时分析了低能X射线对窗的透射情况,得出国产Si(Li)探测器的窗必须减薄才能测量C、N、O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测器 噪声 X射线透射 硅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Li)电子谱仪的研制 被引量:2
2
作者 俞嗣皎 李大庆 +1 位作者 张秀风 陈国柱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27-429,共3页
研制了“无窗”的Si(Li)电子谱仪。测量了 ̄(207)Bi的内转换电子能谱,对能量975.62keV的电子取得了2.07keV的能量分辨率。
关键词 探测器 内转换电子 能谱 硅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α扫描分析研究影响Si(Li)探测器性能的某些因素
3
作者 李大庆 俞嗣皎 +1 位作者 李井怀 于甜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7-69,共3页
文章讲述了α扫描分析原理和方法,描述了建立的α扫描分析系统,并运用该系统进行了测量分析工作,取得了有意义的结果。
关键词 α扫描分析 硅单晶 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探头 Si(Li)探测器对 HL-1M 装置中电子温度和重金属杂质线辐射谱测量 被引量:7
4
作者 杨进蔚 曾庆希 +1 位作者 张炜 张光阳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78-281,共4页
本文叙述了用三探头Si(Li)漂移探测器测量HL-1M托卡马克芯部等离子体辐射的软X射线能谱,得到等离子体温度及重金属杂质水平随时间变化,其时间分辨达50ms,探测系统的测量范围1.25~25keV之间。
关键词 软X射线能谱 托卡马克装置 温度 硅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Li合金嵌锂性能和弹性性能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被引量:5
5
作者 沈丁 杨绍斌 +2 位作者 孙闻 李思南 唐树伟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9-154,共6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计算了锂离子电池硅负极材料在嵌Li过程中形成Li_xSi合金相(0≤x≤4.4)的形成能、嵌Li电位、晶体结构、电子结构和弹性性能.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嵌Li量的增加,Li_xSi合金体系总量能逐渐降...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计算了锂离子电池硅负极材料在嵌Li过程中形成Li_xSi合金相(0≤x≤4.4)的形成能、嵌Li电位、晶体结构、电子结构和弹性性能.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嵌Li量的增加,Li_xSi合金体系总量能逐渐降低,Li_xSi合金相的形成能均为负值,表明硅负极材料的嵌Li反应在热力学可以自发进行;随着嵌Li量的增加,Li_xSi合金相的平均嵌Li电位逐渐降低,体积膨胀率逐渐增大,这与实验测得的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Li_xSi合金相在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主要由Si原子的p电子和Li原子的s电子共同贡献,Li_xSi合金相的费米能态密度随着嵌Li量的增加在整体上呈现增大趋势,电子导电性增强.随着嵌Li量的增加,Li_xSi合金相的体积模量(B)、剪切模量(G)和杨氏模量(E)逐渐降低,G/B值表明Li_xSi合金相均呈脆性,导致硅在嵌Li过程容易发生脆性结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sili合金相 嵌锂性能 弹性性能 第一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Li)探测器低能区的效率刻度 被引量:2
6
作者 安竹 刘慢天 +1 位作者 吴英 段艳敏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3-87,共5页
通过测量19 keV电子束轰击厚碳靶产生的韧致辐射能谱,在低能区(>1 keV)对Si(Li)探测器进行了探测效率刻度。厚碳靶的理论韧致辐射能谱由Monte-Carlo程序PENELOPE计算,并用241Am标准放射源确定出效率刻度曲线的绝对值。采用本工作的... 通过测量19 keV电子束轰击厚碳靶产生的韧致辐射能谱,在低能区(>1 keV)对Si(Li)探测器进行了探测效率刻度。厚碳靶的理论韧致辐射能谱由Monte-Carlo程序PENELOPE计算,并用241Am标准放射源确定出效率刻度曲线的绝对值。采用本工作的刻度方法确定的效率刻度曲线误差主要来源于用标准放射源绝对化的误差,约为5%。将所得初步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进行了比较,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探测器各厚度参数进行了拟合,除Au接触层厚度外,拟合的各厚度值与探测器生产商提供的数据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测效率 si(li)探测器 MONTE-CARLO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Mg含量变化对Al-Mg-Si-Li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潘英才 乔振 赵中魁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6期617-621,共5页
研究了Si、Mg含量变化对Al-Mg-Si-Li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光学显微镜、维氏硬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和拉力试验机研究合金的组织、性能和断口形貌。结果表明,随着Si含量增加,Al-Si-0.3Mg-1Li合金的组织组织中出现较多... 研究了Si、Mg含量变化对Al-Mg-Si-Li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光学显微镜、维氏硬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和拉力试验机研究合金的组织、性能和断口形貌。结果表明,随着Si含量增加,Al-Si-0.3Mg-1Li合金的组织组织中出现较多的初晶Si,而且越来越粗大,形状也变得不规则;加入Al-P中间合金可细化初晶Si,共晶化合物增多,Si质量分数为15%时,其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均最大,分别可以达到255.0MPa、130.0MPa。Mg可以增加合金抗拉强度和延伸率,随着Mg含量的增加组织中α-Al相和初晶Si细化且数量减少,共晶组织增多,合金的力学性能提高。过量的Mg可以使合金出现鱼骨状组织Mg2Si,对力学性能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含量 Mg含量 Al-Mg-si-li合金 合金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Fe-Si-H_2O体系的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有新 曹才放 +1 位作者 刘旭恒 赵中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28-433,共6页
根据已有热力学数据,绘制25℃时Li-Fe-Si-H2O体系各溶解组分的lgc-pH图、Li-Fe-Si-H2O体系主要物种的优势区图和强碱性区域Li-Fe-Si-H2O体系各沉淀的优势区图。利用这些平衡图对液相制备硅酸铁锂的工艺条件进行热力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根据已有热力学数据,绘制25℃时Li-Fe-Si-H2O体系各溶解组分的lgc-pH图、Li-Fe-Si-H2O体系主要物种的优势区图和强碱性区域Li-Fe-Si-H2O体系各沉淀的优势区图。利用这些平衡图对液相制备硅酸铁锂的工艺条件进行热力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控制溶液的碱度是制备磷酸铁锂前驱体Li2H2SiO4·Fe(OH)2的关键因素,若要利用Li+,Fe2+和H2SiO24-在液相形成Li2H2SiO4·Fe(OH)2,则要维持溶液较高的碱度,使得Li+能与H2SiO42-生成Li2H2SiO4沉淀,并且抑制FeH2SiO4的生成,使Fe2+以Fe(OH)2的形式沉淀;溶液体系的碱性越强,Li2H2SiO4·Fe(OH)2的优势区域越宽,更有利于Li2H2SiO4·Fe(OH)2的合成;采用液相法制备硅酸铁锂时,由于pH值大于15,体系的碱度较高,溶液中Fe2+极容易被氧化,故制备过程难以实现;而利用固相法制备硅酸铁锂,其保护性气氛容易控制,工艺简单,流程短,便于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Fe—si—H2O体系 硅酸铁锂 热力学 li2H2siO4·Fe(OH)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致冷高分辨率 Si(Li)能谱仪
9
作者 沈浩元 浦世节 张光明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43-144,135,共3页
电致冷高分辨率Si(Li)X射线能谱分析仪采用电阻反馈前置放大器,灵敏面积为28mm2Si(Li)探测器,对55Fe5.9keVX射线,能量分辨率[FWHM]为700eV左右。对探测器在不同温度下随偏压的变化、致冷功... 电致冷高分辨率Si(Li)X射线能谱分析仪采用电阻反馈前置放大器,灵敏面积为28mm2Si(Li)探测器,对55Fe5.9keVX射线,能量分辨率[FWHM]为700eV左右。对探测器在不同温度下随偏压的变化、致冷功率与温度关系、冷却温度与时间关系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致冷 能谱仪 硅探测器 分辨率 X射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 对 Al-Mg-Si 合金时效过程的影响
10
作者 魏炳忱 李建国 +3 位作者 黄正 张永刚 陈昌麒 田宝辉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1998年第2期8-13,共6页
Al-0.6Mg-0.8Si-0.2Cr合金中加入不同含量的Li后,无针状Mg2Si相析出,而形成近球形AlLiSi相,δ′成为主要时效析出相。Li的加入量为1.7%时,δ′相体积分数和晶界析出相的线密度低,其时效硬... Al-0.6Mg-0.8Si-0.2Cr合金中加入不同含量的Li后,无针状Mg2Si相析出,而形成近球形AlLiSi相,δ′成为主要时效析出相。Li的加入量为1.7%时,δ′相体积分数和晶界析出相的线密度低,其时效硬化过程缓慢,峰值强度显著降低,但具有较好的延伸率;Li的加入量为2.6时,δ′相体积分数高,其时效硬化速度与基体合金相近,但具有更高的峰值强度,大量δ′相的存在产生强烈的共面滑移倾向,合金的延伸率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效硬化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铝锂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Li_(4.5)B_(0.5)Si_(0.5)O_4-xLi_2O导体材料及导电性能
11
作者 陈汝芬 宋秀芹 冯子成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0年第3期75-78,共4页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Li4 .5B0 .5Si0 .5O4 -xLi2 O(x =0~ 0 .5 )离子导体材料 ,并采用DTA -TG、XRD、TEM及交流阻抗等技术对样品进行了分析和测试 ,结果发现 :溶胶 -凝胶法可降低Li4 .5B0 .5Si0 .5O4 的合成温度 ;随Li2 O的掺入可...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Li4 .5B0 .5Si0 .5O4 -xLi2 O(x =0~ 0 .5 )离子导体材料 ,并采用DTA -TG、XRD、TEM及交流阻抗等技术对样品进行了分析和测试 ,结果发现 :溶胶 -凝胶法可降低Li4 .5B0 .5Si0 .5O4 的合成温度 ;随Li2 O的掺入可增强基质材料的致密性并提高其离子的导电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4.5Bo.5si0.5O4 li2O 离子导体 导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驱动化学反应制备Li7Al3Si4合金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12
作者 燕平 刘永锋 +3 位作者 马瑞军 杨亚雄 高明霞 潘洪革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35-640,共6页
采用氢驱动的化学反应法制备Li7Al3Si4三元合金,研究了高能球磨对其结构、颗粒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放氢后的产物主要包含Li7Al3Si4和LiAlSi及微量Si。在550~650℃的范围内,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样品的放氢量有所增加,但颗... 采用氢驱动的化学反应法制备Li7Al3Si4三元合金,研究了高能球磨对其结构、颗粒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放氢后的产物主要包含Li7Al3Si4和LiAlSi及微量Si。在550~650℃的范围内,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样品的放氢量有所增加,但颗粒尺寸也有所增大。电化学研究表明,600℃放氢样品的最大放电和充电容量分别为996和845mAh/g,相应的库伦效率为~85%,30个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约为50%。高能球磨改变了样品的颗粒形貌和相组成,从而改善了其循环稳定性能。12h球磨的样品的最大放电容量约为968mAh/g,30个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约为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硅合金 li-Al-si 氢驱动化学反应 高能球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含量对Al-Mg-Si合金时效析出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晓琨 熊柏青 +5 位作者 李锡武 闫丽珍 李志辉 张永安 李亚楠 温凯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0-108,共9页
采用透射电镜研究Li含量对Al-3.0Mg-0.6Si合金时效析出行为的影响,分析不同Li含量合金在170℃人工时效过程中析出相的演化与分布。结果表明:Li元素的添加改变了Al-3.0Mg-0.6Si合金的时效析出行为。添加2.15%(质量分数,下同)Li的合金,球... 采用透射电镜研究Li含量对Al-3.0Mg-0.6Si合金时效析出行为的影响,分析不同Li含量合金在170℃人工时效过程中析出相的演化与分布。结果表明:Li元素的添加改变了Al-3.0Mg-0.6Si合金的时效析出行为。添加2.15%(质量分数,下同)Li的合金,球状的δ′-Al_(3)Li相成为晶内优先析出相,而针状的β″-Mg_(2)Si相在时效后期阶段才逐渐析出,并在时效192 h后形成了明显的球状δ′相加针状β″相的双相析出。而添加3.12%Li的合金在所观察的时效阶段内均未发现有β″相析出。另外,未发现含Li合金晶界位置有析出相存在,晶界附近是无沉淀析出带(δ′-PFZs)和δ′相。在时效100 h后发现添加2.15%Li的合金在δ′-PFZ区域有针状β″相析出。添加2.15%Li的合金δ′-PFZ的半宽尺寸和增长速率均大于2.68%,3.12%Li添加量的合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li合金 AL-MG-si合金 析出相 无沉淀析出带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Based Anode Materials for Li-Ion Batteries:A Mini Review 被引量:20
14
作者 Delong Ma Zhanyi Cao Anming Hu 《Nano-Micro Letters》 SCIE EI CAS 2014年第4期347-358,共12页
Si has been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most attractive anode materials for Li-ion batteries(LIBs) because of its high gravimetric and volumetric capacity. Importantly, it is also abundant, cheap, and environmentally ben... Si has been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most attractive anode materials for Li-ion batteries(LIBs) because of its high gravimetric and volumetric capacity. Importantly, it is also abundant, cheap, and environmentally benign. In this review, we summarized the recent progress in developments of Si anode materials. First, the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 and failure are outlined, and then, we summarized various methods for improving the battery performance, including those of nanostructuring, alloying, forming hierarchic structures, and using suitable binders. We hope that this review can be of benefit to more intensive investigation of Si-based anode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ion batteries ANODE si High capacity NANOMATERIA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用非晶态Si/Al/Si薄膜负极材料 被引量:3
15
作者 宋英杰 张宏芳 +4 位作者 伏萍萍 杨化滨 周作祥 吴孟涛 黄来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73-577,共5页
采用磁控溅射法在铜箔集流体上沉积了具有'三明治'结构的Si/Al/Si三层薄膜.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和选区电子衍射(SAED)分析结果表明,该薄膜为非晶态.扫描电镜(SEM)和能量散射X射线能谱(EDS)结果表明,该薄膜总厚度约为4.0μm... 采用磁控溅射法在铜箔集流体上沉积了具有'三明治'结构的Si/Al/Si三层薄膜.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和选区电子衍射(SAED)分析结果表明,该薄膜为非晶态.扫描电镜(SEM)和能量散射X射线能谱(EDS)结果表明,该薄膜总厚度约为4.0μm,循环100周后体积膨胀率为225%.在1.5~0.005V(vs.Li+/Li)和0.1mA/cm2条件下,该薄膜电极前5周衰减较快,而后趋于平缓.首次放锂量为0.88mA.h/cm2,循环5周后,放锂量为0.71mA.h/cm2,100周后的放锂量仍能保持在0.61mA.h/cm2.研究结果表明,Al的加入有效地抑制了Si膜的体积膨胀,使之具有良好的循环寿命.交流阻抗结果表明,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极化电阻首先从46.9Ω.cm2(第1周)降低到36.2Ω.cm2(第50周),而后又升高到47.3Ω.cm2(第100周).Al的加入提高了Si膜的导电性,有效地降低了其极化电阻,改善了Si膜的电压滞后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磁控溅射 si/Al/si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纳米化和合金化 被引量:3
16
作者 曲晓雷 蒲凯超 +2 位作者 高明霞 刘永锋 潘洪革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54-263,共10页
Si作为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理论比容量高、来源丰富、成本低廉、安全性能好等优点,近年来备受关注。但其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体积变化而使得材料粉化严重,导致循环过程中容量迅速衰退,难以满足实用化的需求。纳米化... Si作为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理论比容量高、来源丰富、成本低廉、安全性能好等优点,近年来备受关注。但其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体积变化而使得材料粉化严重,导致循环过程中容量迅速衰退,难以满足实用化的需求。纳米化和合金化是改善Si负极材料的有效途径,纳米化能够有效缓解材料嵌脱锂过程中体积变化造成的机械应力、缩短锂离子的迁移距离,从而明显改善Si基材料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能;合金化可以减小材料在脱嵌锂过程的体积变化率、提高材料的电导率,也可以延长Si基材料的循环寿命。此外,Si合金的振实密度高、制备工艺简单,有利于规模化应用。在简要综述最近5年在Si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纳米化和合金化方面的研究进展的同时,重点关注了不同纳米结构和合金化方法对其电化学储锂容量、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si基材料 纳米化 合金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锂空气电池Si掺杂MoS_(2)正极催化氧还原反应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金朋 薛志超 +3 位作者 马颖 李洁 刘思丹 孙红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001-10007,共7页
研究碱性条件下Si掺杂单层MoS_(2)表面的氧还原反应(ORR)机理,为设计高效的双电解液锂空气电池催化剂提供理论指导。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分析n(n=1~3)个Si原子掺杂单层MoS_(2)表面的ORR性能。结果表明,Si掺杂单层MoS_(2)表面有很好的稳... 研究碱性条件下Si掺杂单层MoS_(2)表面的氧还原反应(ORR)机理,为设计高效的双电解液锂空气电池催化剂提供理论指导。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分析n(n=1~3)个Si原子掺杂单层MoS_(2)表面的ORR性能。结果表明,Si掺杂单层MoS_(2)表面有很好的稳定性,掺杂后会在禁带中引入杂质态,使其表面活性增强。与原始单层MoS_(2)相比,Si掺杂极大增强了MoS_(2)对O_(2)的还原能力。在单Si原子及双Si原子掺杂的表面,H_(2)O分子的最大解离能垒(0.85 eV、0.78 eV)表明氧还原反应可在室温下进行。在三Si原子掺杂的表面,反应自发进行而无需任何的能垒。但单Si原子掺杂对OH基团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利于ORR的持续进行。而随着掺杂原子数量的增加,三Si原子掺杂的表面对OH基团的吸附能会极大降低。研究表明三Si原子掺杂的MoS_(2)会是一种新型的ORR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空气电池 单层二硫化钼 硅掺杂 氧还原反应机理 第一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能富锂/硅碳软包电池循环失效分析
18
作者 汪忠海 石磊 +3 位作者 张维戈 王健 向蔚然 金圣杰 《机车电传动》 2024年第6期9-17,共9页
富锂/硅碳软包电池在反复充放电过程中会发生电池容量衰减、性能下降等现象,无法满足长期使用需求,这些现象被称为富锂/硅碳软包电池循环失效。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文章首先对由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硅碳负极材料组装成的Ah级全电池进行... 富锂/硅碳软包电池在反复充放电过程中会发生电池容量衰减、性能下降等现象,无法满足长期使用需求,这些现象被称为富锂/硅碳软包电池循环失效。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文章首先对由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硅碳负极材料组装成的Ah级全电池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然后对循环后的电池进行拆解,并对拆解后电池进行不同的测试分析,以研究高比能富锂/硅碳软包电池的失效过程。研究结果表明,Ah级全电池容量衰减的3个主要原因是锂损失、电化学极化及负极结构破坏。电池循环低于50周次,拆解后发现正负极的结构及ICP测试元素的变化较小,这表明该体系全电池在循环前50周次容量衰减主要是由锂损失和电化学极化造成的;电池循环大于50周次时,正极材料容量衰减了8%,而负极材料容量衰减了70%,这表明该体系全电池在该过程中容量衰减主要是由负极结构破坏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锂/硅碳体系 Ah级全电池 全生命周期 失效分析 电化学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铝硅微晶玻璃析晶动力学研究
19
作者 韩慢慢 唐冰杰 +4 位作者 朱润桐 范影强 彭利欢 林聪聪 雷钰洁 《中国建材科技》 CAS 2024年第S01期103-105,共3页
本文利用经典方程(Johnson-Mehl-Avrami)分析了非化学计量的锂铝硅Li_(2)_O-Al_(2)O_(3)-SiO_(2)透明微晶玻璃的析晶动力学,采用DSC和XRD研究了晶化温度对玻璃析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低温度下基础玻璃中析出Li_(2)SiO_(3),随着... 本文利用经典方程(Johnson-Mehl-Avrami)分析了非化学计量的锂铝硅Li_(2)_O-Al_(2)O_(3)-SiO_(2)透明微晶玻璃的析晶动力学,采用DSC和XRD研究了晶化温度对玻璃析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低温度下基础玻璃中析出Li_(2)SiO_(3),随着温度升高晶相转化为Li_(2)Si_(2)O_(5)晶相;利用Kissinger方法计算出的Li_(2)SiO_(3)和Li_(2)Si2O5的析晶活化能分别为128.64 kJ/mol和254.70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铝硅微晶玻璃 析晶动力学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半导体探测器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侯新生 方方 +1 位作者 马英杰 周蓉生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4-46,共3页
介绍了一种测量X射线的Si-PIN电制冷半导体探测器,以及它在X射线谱分析中的应用。由于该探测器采用了电制冷方法,从而摆脱了传统的Si(Li)探测器在使用和保存时必须定期向其添加液氮的麻烦。
关键词 硅探测器 硅-PIN探测器 X荧光分析 X射线谱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