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5CrW2Si冷作模具钢堆焊焊条的研制
1
作者
江秋
于燕
杨海峰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04-206,共3页
为了开发针对5CrW2Si冷作模具钢修复堆焊焊条,采用H08A焊芯,设计了一种堆焊焊条,在Q235钢板上进行堆焊。对堆焊层进行了显微组织观察、硬度和磨损测试和X-ray分析。结果表明:堆焊层显微组织由大量板条状马氏体、少量针状马氏体、残余奥...
为了开发针对5CrW2Si冷作模具钢修复堆焊焊条,采用H08A焊芯,设计了一种堆焊焊条,在Q235钢板上进行堆焊。对堆焊层进行了显微组织观察、硬度和磨损测试和X-ray分析。结果表明:堆焊层显微组织由大量板条状马氏体、少量针状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和碳化物组成;堆焊件表层的洛氏硬度≥55 HRC,而堆焊层横断面的显微硬度由母材至堆焊层明显增加(203 HV→861 HV),硬度较高;堆焊件表层平均失重为0.01121 g,耐磨性较好;堆焊层未发现裂纹存在。所研制焊条满足了5CrW2Si冷作模具钢的修复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CrW2
si
冷作
模具
钢
堆焊焊条
硬度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Zr基块体非晶合金微通道阵列过冷液相区压印工艺
2
作者
程思锐
王春举
+1 位作者
单德彬
郭斌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15,共6页
本文利用Zr_(41)Ti_(14)Cu_(12.5)Ni_(10)Be_(22.5)(Vit1)块体非晶合金对不同宽度的微通道阵列进行充填实验,并研究了形腔宽度、压印载荷与温度对微通道阵列充填高度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型腔宽度和压印载荷的增加,微通道充填...
本文利用Zr_(41)Ti_(14)Cu_(12.5)Ni_(10)Be_(22.5)(Vit1)块体非晶合金对不同宽度的微通道阵列进行充填实验,并研究了形腔宽度、压印载荷与温度对微通道阵列充填高度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型腔宽度和压印载荷的增加,微通道充填高度逐渐上升.这就意味着较高的载荷和型腔宽度有利于Vit1块体非晶合金在微通道中了流动.成形温度由673 K上升至703 K时,微通道充填高度由9.1μm增加至46.6μm;然而,当实验温度达到713 K时,微通道阵列的充填高度急剧下降至26.9μm.XRD结果显示,在713 K下成形后的试样中存在大量亚稳态的晶化相,非晶基体中的晶化相会增大材料的流动阻力,从而降低其对微通道阵列的充填能力.因此,Vit1合金微通道阵列成形温度区间应控制在673~703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基块体非晶合金
si模具
微通道阵列
压印
微成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5CrW2Si冷作模具钢堆焊焊条的研制
1
作者
江秋
于燕
杨海峰
机构
长春工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长春工业大学先进结构材料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04-206,共3页
文摘
为了开发针对5CrW2Si冷作模具钢修复堆焊焊条,采用H08A焊芯,设计了一种堆焊焊条,在Q235钢板上进行堆焊。对堆焊层进行了显微组织观察、硬度和磨损测试和X-ray分析。结果表明:堆焊层显微组织由大量板条状马氏体、少量针状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和碳化物组成;堆焊件表层的洛氏硬度≥55 HRC,而堆焊层横断面的显微硬度由母材至堆焊层明显增加(203 HV→861 HV),硬度较高;堆焊件表层平均失重为0.01121 g,耐磨性较好;堆焊层未发现裂纹存在。所研制焊条满足了5CrW2Si冷作模具钢的修复使用要求。
关键词
5CrW2
si
冷作
模具
钢
堆焊焊条
硬度
耐磨性
Keywords
5CrW2
si
cold work dic steel
surfacing electrode
hardness
wear re
si
stance
分类号
TG422.1 [金属学及工艺—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Zr基块体非晶合金微通道阵列过冷液相区压印工艺
2
作者
程思锐
王春举
单德彬
郭斌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金属精密热加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
中航工业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
出处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1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75113)
哈工大基础杰出人才培育计划Ⅲ类(HIT.BRETIII.201404)
文摘
本文利用Zr_(41)Ti_(14)Cu_(12.5)Ni_(10)Be_(22.5)(Vit1)块体非晶合金对不同宽度的微通道阵列进行充填实验,并研究了形腔宽度、压印载荷与温度对微通道阵列充填高度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型腔宽度和压印载荷的增加,微通道充填高度逐渐上升.这就意味着较高的载荷和型腔宽度有利于Vit1块体非晶合金在微通道中了流动.成形温度由673 K上升至703 K时,微通道充填高度由9.1μm增加至46.6μm;然而,当实验温度达到713 K时,微通道阵列的充填高度急剧下降至26.9μm.XRD结果显示,在713 K下成形后的试样中存在大量亚稳态的晶化相,非晶基体中的晶化相会增大材料的流动阻力,从而降低其对微通道阵列的充填能力.因此,Vit1合金微通道阵列成形温度区间应控制在673~703 K.
关键词
ZR基块体非晶合金
si模具
微通道阵列
压印
微成形性能
Keywords
Zr-based bulk metallic glass
si
mould
micro channel array
imprint
micro-forming ability
分类号
TG146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5CrW2Si冷作模具钢堆焊焊条的研制
江秋
于燕
杨海峰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Zr基块体非晶合金微通道阵列过冷液相区压印工艺
程思锐
王春举
单德彬
郭斌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