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IN半导体探测器在个人剂量仪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刘正山 邓长明 +1 位作者 张志勇 程昶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61-663,共3页
以SDM2000个人剂量仪为例,针对个人剂量仪的特点,对PIN半导体探测器在个人剂量仪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详尽的性能测试,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关键词 pin 半导体探测器 个人剂量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灵敏面积PIN半导体探测器性能改进 被引量:1
2
作者 徐荣昆 周殿忠 李正宏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54-257,共4页
本文对原PIN半导体探测器信号引出线结构线路进行了分析,为了消除小灵敏面积PIN探测器振荡现象,把原信号引出线结构改进成微带结构,并对改进后的探测器时间响应性能和线性电流进行了实验测量。
关键词 pin 半导体探测器 微带 灵敏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刻度Si(Au)面垒半导体探测器中发现的一个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3
作者 宋张勇 杨治虎 +8 位作者 阮芳芳 张宏强 邵健雄 崔莹 谢江山 高志民 邵曹杰 卢荣春 蔡晓红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00-1004,共5页
在刻度Si(Au)面垒半导体探测器过程中观察到241Am标准放射源的的峰道址随入射窗的位置及大小的移动现象。猜测原因可能是Au层镀的不均匀导致电子-空穴对的复合几率增加,但具体原因仍需要进一步分析。由于这对重离子-原子碰撞实验中测量... 在刻度Si(Au)面垒半导体探测器过程中观察到241Am标准放射源的的峰道址随入射窗的位置及大小的移动现象。猜测原因可能是Au层镀的不均匀导致电子-空穴对的复合几率增加,但具体原因仍需要进一步分析。由于这对重离子-原子碰撞实验中测量背散射谱极为不利,我们给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是固定入射窗的位置及大小,并刻度两套背散射谱仪,其对称放置在靶室内同时测量背散射离子,通过比较便可得到可信的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Au)面垒半导体探测器 入射窗 峰道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半导体探测器和NFC的X-γ个人剂量计 被引量:4
4
作者 胡颖睿 梁卫平 李京伦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99-902,907,共5页
介绍了一种采用PIN半导体探测器和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FC)的X-γ个人剂量计。这两种技术极大地降低了系统功耗,使仪器连续测量时间达到650 h。该仪器采用低功耗单片机MSP430FG4619作为主控单元,具有体积小、灵敏度高、量程宽、线性度... 介绍了一种采用PIN半导体探测器和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FC)的X-γ个人剂量计。这两种技术极大地降低了系统功耗,使仪器连续测量时间达到650 h。该仪器采用低功耗单片机MSP430FG4619作为主控单元,具有体积小、灵敏度高、量程宽、线性度好、功耗低、操作便捷等特点,能较好地满足核电站等特殊场合对剂量管理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剂量计 pin半导体探测器 电荷灵敏前放 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通道Si-PIN探测器漏电流测量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少真 顾煜栋 曹学蕾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25-627,650,共4页
中能望远镜是硬X射线望远镜卫星三大载荷之一,其探测器采用的是大面积Si-PIN探测器阵列。探测器的漏电流是影响X射线谱仪能量分辨率的一个关键因素。中能望远镜项目组在研发Si-PIN探测器的常温筛选环节中,将探测器漏电流作为一项重要考... 中能望远镜是硬X射线望远镜卫星三大载荷之一,其探测器采用的是大面积Si-PIN探测器阵列。探测器的漏电流是影响X射线谱仪能量分辨率的一个关键因素。中能望远镜项目组在研发Si-PIN探测器的常温筛选环节中,将探测器漏电流作为一项重要考核指标。为了对探测器漏电流实现高精度、快速的测量,研制了多通道Si-PIN探测器漏电流测量系统。测量结果表明,使用该系统得到的漏电流结果精度较高,可直接应用到项目研制中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能望远镜 si—pin探测器 漏电流测量 多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N型辐射探测器的并联使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施伟红 陈鸿飞 +4 位作者 邹鸿 邹积清 田大宇 宁宝俊 张录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08-910,共3页
由于高能电子的穿透能力较强,需要采用较厚的探测器进行探测。在中巴合作资源卫星上的星内粒子探测器,以往采用的是锂漂移型探测器。由于锂漂移型探测器有噪声大、不稳定等弱点,我们在新一代仪器上采用了离子注入型PIN探测器。但是,PIN... 由于高能电子的穿透能力较强,需要采用较厚的探测器进行探测。在中巴合作资源卫星上的星内粒子探测器,以往采用的是锂漂移型探测器。由于锂漂移型探测器有噪声大、不稳定等弱点,我们在新一代仪器上采用了离子注入型PIN探测器。但是,PIN探测器厚度有限,因而采用并联方法。本文就PIN探测器的并联应用进行实验和分析,证明其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高能电子探测 半导体探测器锂漂移探测器 pin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阵列式低功耗Si-PIN个人剂量仪设计
7
作者 胡天宇 曾国强 +3 位作者 葛良全 魏世龙 王涛 张开琪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95-798,803,共5页
采用瑞士TEVISO的阵列式Si-PIN探测器探测X、γ射线;以低功耗PIC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了低功耗电源转换电路、一键开关机电路、按键与LCD显示、蜂鸣器等,并采用多种单片机软件设计方法降低功耗。该个人剂量仪具有脉冲计数、剂量当量率实时... 采用瑞士TEVISO的阵列式Si-PIN探测器探测X、γ射线;以低功耗PIC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了低功耗电源转换电路、一键开关机电路、按键与LCD显示、蜂鸣器等,并采用多种单片机软件设计方法降低功耗。该个人剂量仪具有脉冲计数、剂量当量率实时显示及存储,可查看测量时间与历史数据,报警阈值设置与报警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功耗设计 个人剂量仪 PIC单片机 si—pin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极氧化铝作缓冲层的Si基GaN生长 被引量:1
8
作者 陈鹏 江若琏 +7 位作者 王军转 赵作明 梅永丰 沈波 张荣 吴兴龙 顾书林 郑有炓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52-54,共3页
尝试了Si基上生长GaN外延层的一种新的缓冲层材料 -阳极氧化铝。在Si(111)衬底上电子束蒸发铝膜 ,经阳极氧化后放入MOCVD系统中退火 ,然后进行GaN外延生长。对材料的微结构和电学性质进行了测量和分析 ,并将得到的GaN材料制备成光导型... 尝试了Si基上生长GaN外延层的一种新的缓冲层材料 -阳极氧化铝。在Si(111)衬底上电子束蒸发铝膜 ,经阳极氧化后放入MOCVD系统中退火 ,然后进行GaN外延生长。对材料的微结构和电学性质进行了测量和分析 ,并将得到的GaN材料制备成光导型的紫外光电探测器 ,器件在 330~ 380nm紫外光区域有明显响应 ,最高响应度为 3.5A/W (5V偏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 GaN 阳极氧化铝 缓冲层 紫外光电探测器 硅衬底 氮化钙 晶体生长 半导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携式能量色散X荧光分析仪的研制 被引量:3
9
作者 向国进 童建民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4-76,共3页
研制了一种可对待测样品中多种目标元素进行定量分析的能量色散X荧光分析仪。该仪器采用小功率X光机,Si—PIN电制冷半导体探测器,具有数据采集、实时显示、数据处理、数据通信等功能。
关键词 能量色散X荧光分析仪 X光机 si—pin半导体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路收发的空间光通信系统 被引量:3
10
作者 左昉 谢福增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19-421,共3页
研制了工作于大气中的空间光通信系统 ,系统的发射天线采用了两组互相独立的组合式准直光学系统 ,发射光源采用 980nm的CW激光器 ,调制方式为直接电流调制 ;接收天线为两组折反式望远光学系统 ,以快速响应的PIN光电管为主探测器 ,四象... 研制了工作于大气中的空间光通信系统 ,系统的发射天线采用了两组互相独立的组合式准直光学系统 ,发射光源采用 980nm的CW激光器 ,调制方式为直接电流调制 ;接收天线为两组折反式望远光学系统 ,以快速响应的PIN光电管为主探测器 ,四象限探测器为两个系统之间对准与否的位置探测器。该系统实现了点对点的 6 2 2Mbit/s通信 ,正常天气情况下可实现通信的距离 10 0m~ 2km。该文在给出了该系统的组成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系统的接收与发射天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光通信 半导体激光器 pin探测器 发散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