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晶晶化法制备Si-Al-Zr-O系超微细晶复相陶瓷 被引量:4
1
作者 谭小平 梁叔全 +1 位作者 李少强 唐艳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06-912,共7页
在1650-1700℃下制备了Si-Al-Zr-O(SAZ)溶胶,经快速冷却获得均匀致密的SAZ系非晶体,经梯度热处理得到SAZ系超微细晶复相陶瓷.结合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等技术以及Vicker压痕法,研究了... 在1650-1700℃下制备了Si-Al-Zr-O(SAZ)溶胶,经快速冷却获得均匀致密的SAZ系非晶体,经梯度热处理得到SAZ系超微细晶复相陶瓷.结合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等技术以及Vicker压痕法,研究了相关超微细晶复相陶瓷结构和性能随热处理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SAZ系非晶体在950℃时开始析出四方氧化铬,1100℃时晶化基本完成,主晶相为莫来石和四方氧化锫,晶粒尺寸为10-40nm;温度升高至1200℃,晶粒迅速长大至0.5μm左右,部分四方氧化锆向单斜氧化锆的转变.样品的显微硬度和断裂韧性经1150℃热处理后均达到最大,分别为12.6GPa和4.32MPa·m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al—zr-o系 非晶 热处理 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Al-Si-Cu-Mg系合金热处理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侯立群 陈小辉 +3 位作者 邢志媛 李素梅 王旭东 徐瑛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21,共4页
为进一步提高ZL111合金的力学特性,满足更高功率发动机缸盖和机体的使用要求,在完成新型Al-Si-Cu-Mg系合金化学成分设计的基础上,采用差热分析、电阻测量、微观组织观察和力学特性测试等研究手段,对新型Al-Si-Cu-Mg系合金热处理工艺进... 为进一步提高ZL111合金的力学特性,满足更高功率发动机缸盖和机体的使用要求,在完成新型Al-Si-Cu-Mg系合金化学成分设计的基础上,采用差热分析、电阻测量、微观组织观察和力学特性测试等研究手段,对新型Al-Si-Cu-Mg系合金热处理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当热处理工艺为490℃×4 h+500℃×6 h+520℃×8 h固溶处理和165℃×9 h时效处理,新型Al-Si-Cu-Mg系合金室温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340 MPa和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si—Cu—Mg合金 固溶处理 时效处理 差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Al—Zr—O系非晶原位晶化过程中的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谭小平 梁叔全 +2 位作者 柴立元 张国威 张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3-126,共4页
借助Raman,IR和XRD等技术探讨了Si—Al—Zr—O系非晶在原位受控晶化过程中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Si—Al—Zr—O系非晶在920℃左右出现网络结构重整,形成了富Si区和富Zr和Al区。在920~950℃间,从富Zr区析出初晶相四方氧化锆,并从富Al区... 借助Raman,IR和XRD等技术探讨了Si—Al—Zr—O系非晶在原位受控晶化过程中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Si—Al—Zr—O系非晶在920℃左右出现网络结构重整,形成了富Si区和富Zr和Al区。在920~950℃间,从富Zr区析出初晶相四方氧化锆,并从富Al区形成Al—Si尖晶石相。随着温度进一步升高,Al—Si尖晶石衍射峰先增强随后消失,同时在1200~1100,1000~700和650~400cm-1观察到莫来石的红外特征峰;当温度升高至1100~1150℃,出现了单斜氧化锆的拉曼特征峰179和193cm-1,同时形成了方石英,四方氧化锆和莫来石成为主晶相。说明在热处理过程中,Al不是以三氧化二铝形式析出而是先形成过渡Al—Si尖晶石相,随后与非晶二氧化硅反应形成莫来石晶相,Zr首先以四方氧化锆析出,高温下有小部分四方氧化锆发生相变转化为单斜相,其中过剩的非晶二氧化硅转化为方石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al—Zr—O非晶 红外光谱 拉曼光谱 微结构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B(Al)-C-N系非晶和纳米陶瓷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贾德昌 张鹏飞 +3 位作者 杨治华 叶丹 孙振淋 周玉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1年第1期5-11,25,共8页
Si-B(Al)-C-N系非晶和纳米陶瓷材料微观结构独特,高温性能优良,在高温结构材料与航天防热领域表现出诱人的应用前景。从Si-B(Al)-C-N系陶瓷的主要制备方法与工艺特点,典型的组织特征和高温性能,以及Si-B(Al)-C-N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等... Si-B(Al)-C-N系非晶和纳米陶瓷材料微观结构独特,高温性能优良,在高温结构材料与航天防热领域表现出诱人的应用前景。从Si-B(Al)-C-N系陶瓷的主要制备方法与工艺特点,典型的组织特征和高温性能,以及Si-B(Al)-C-N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等几方面,综述了该系陶瓷材料的研究现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B(al)-C—N陶瓷 非晶态 纳米陶瓷 抗氧化性 高温蠕变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_3N_4-Al_2O_3-CaO系材料烧结性能及反应过程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金胜利 李亚伟 +1 位作者 陈汀水 李楠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28-132,共5页
以氮化硅、活性氧化铝微粉和纯铝酸钙水泥为原料 ,研究了在焦炭保护情况下 ,Si3N4-Al2 O3-CaO系材料经 1 5 0 0℃、1 6 0 0℃和 1 6 5 0℃烧成时的烧结性能和物相变化 ,同时借助SEM、EDX和XRD等手段对其显微结构和反应过程进行了观察和... 以氮化硅、活性氧化铝微粉和纯铝酸钙水泥为原料 ,研究了在焦炭保护情况下 ,Si3N4-Al2 O3-CaO系材料经 1 5 0 0℃、1 6 0 0℃和 1 6 5 0℃烧成时的烧结性能和物相变化 ,同时借助SEM、EDX和XRD等手段对其显微结构和反应过程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 ,该体系材料的烧结性能与试样的组成和烧成温度有关 :温度由 1 5 0 0℃升至 1 6 0 0℃ ,试样体积密度增加 ,显气孔率降低 ,但升至 1 6 5 0℃时 ,试样的体积密度反而下降 ,显气孔率增加 ;在同一温度下 ,试样中Si3N4含量增加 ,体积密度下降。同时 ,试样在烧成过程中存在质量变化现象 :1 5 0 0℃烧成试样均表现为质量增加 ,当温度升至1 6 0 0℃和 1 6 5 0℃时 ,试样质量又由增加变为减小。根据热力学分析推测 ,试样烧成过程中存在复杂的化学反应 ,低于 1 5 0 0℃时 ,反应Si3N4(s) +3 /2CO(g) =3 /2Si2 N2 O(s) +1 /2N2 (g) +3 /2C(s)是试样质量增加的主要机理 ;高于 1 5 0 0℃时 ,反应Si3N4(s) +3 /2CO(g) =3 /2SiC(s) +3 /2SiO(g) +2N2 (g)是引起质量损失的主要机理。XRD分析显示 ,烧后试样中除存在刚玉和Si3N4相外 ,在烧成过程中还发生了物相变化 :1 5 0 0℃时出现了钙黄长石相 ,1 6 0 0℃时钙黄长石又消失 ,出现了Ca -α Sialon和β Sialon ,温度升至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3N4—al2O3—CaO材料 烧结性能 反应过程 氮化硅 氧化铝 铝酸钙水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