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6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锂离子电池Si@Void@C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周丽萍 周德清 +5 位作者 郑锋华 潘齐常 胡思江 蒋永杰 王红强 李庆余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5-1122,共8页
本研究旨在解决硅基负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存在的严重体积膨胀以及导电性较差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具有中空结构的Si@Void@C复合材料,通过创新性设计提高其结构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研究中采用Sb_(2)S_(3)作为硬模板,结... 本研究旨在解决硅基负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存在的严重体积膨胀以及导电性较差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具有中空结构的Si@Void@C复合材料,通过创新性设计提高其结构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研究中采用Sb_(2)S_(3)作为硬模板,结合机械球磨法制备了纳米级Si/Sb_(2)S_(3)颗粒。随后以间苯二酚-甲醛为碳源,通过碳热还原法构建出内部具有空隙的中空结构。在这一过程中,碳壳包覆硅纳米颗粒,不仅有效避免了硅与电解液的直接接触,还显著提升了材料的导电性。同时,硅纳米颗粒与碳壳之间的空隙能够缓冲充放电过程中由于体积变化引发的机械应力,进一步改善其循环稳定性。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该复合材料在0.5A/g电流密度下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首次放电容量达到1691 mAh/g。在经过500次循环后,仍能保持735.9 mAh/g的高可逆容量,展现了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容量保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si si/C复合材料 缓冲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Si/TiO_2复合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瑛洁 赵丽文 +1 位作者 楚华 袁龙飞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454-2459,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Si/TiO_2复合材料具有操作简单、包覆层致密均匀、电化学性能稳定等优点,成为目前最常用Si/TiO_2的制备方法之一。本文综述了Si/TiO_2复合结构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论述了溶胶凝胶制备过程中影响该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Si/TiO_2复合材料具有操作简单、包覆层致密均匀、电化学性能稳定等优点,成为目前最常用Si/TiO_2的制备方法之一。本文综述了Si/TiO_2复合结构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论述了溶胶凝胶制备过程中影响该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Si/TiO_2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si/tio2复合负极材料 复合结构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用Mg_(2)Si增强A356铝基复合材料的变质处理与组织性能研究
3
作者 任东 董俊 +1 位作者 赵恒峰 李祥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1-147,共7页
目的提升汽车轮毂用13%(质量分数,下同)Mg_(2)Si/A356-1.3Fe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方法采用振动铸造的方法制备13%Mg_(2)Si/A356-1.3Fe复合材料,研究了振动频率(0~180 Hz)和不同Mn/Cr质量比(0%∶1%~1%∶0%)变质处理对复合材料显微组织、... 目的提升汽车轮毂用13%(质量分数,下同)Mg_(2)Si/A356-1.3Fe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方法采用振动铸造的方法制备13%Mg_(2)Si/A356-1.3Fe复合材料,研究了振动频率(0~180 Hz)和不同Mn/Cr质量比(0%∶1%~1%∶0%)变质处理对复合材料显微组织、物相组成、室温拉伸性能和高温拉伸性能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热处理态复合材料和A356再生铝合金(对比材料)的显微组织和拉伸性能。结果施加不同振动频率后,复合材料中初生相的尺寸细小、分布均匀,在复合材料浇铸过程中施加机械振动有助于提高材料的抗拉强度,当振动频率为180 Hz时,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约为未施加机械振动时的1.51倍。不同Mn/Cr比变质处理后,复合材料中富铁相的形态、尺寸和类型都发生了改变,除Mn/Cr比为1%∶0%外,经其他Mn/Cr比变质处理的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都高于未变质处理的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且Mn/Cr比为0.5%∶0.5%变质处理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最大,约为未变质处理复合材料的1.2倍。结论经过机械振动、Mn/Cr比为0.5%∶0.5%变质处理和热处理后,复合材料中富铁相为α-Fe(Al8Fe_(2)Si)相,相较于再生铝合金,其室温、150℃和350℃时的抗拉强度分别提高了26.0%、53.9%和12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频率 Mn/Cr变质处理 13%Mg_(2)si/A356-1.3Fe复合材料 显微组织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合成Si/(SiO+Ag)复合负极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帅 唐梦 +3 位作者 蔡振飞 曹瑞 马扬洲 宋广生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7-113,共7页
将微米Si和纳米Ag_(2)O进行机械球磨,通过原位固相反应合成了Si基复合材料[Si/(SiO+Ag)],以沥青为碳源采用高温煅烧法制备了碳包覆Si基复合材料[Si/(SiO+Ag)-C]。采用XRD、XPS、SEM、TEM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测试了其电化学性能。结果... 将微米Si和纳米Ag_(2)O进行机械球磨,通过原位固相反应合成了Si基复合材料[Si/(SiO+Ag)],以沥青为碳源采用高温煅烧法制备了碳包覆Si基复合材料[Si/(SiO+Ag)-C]。采用XRD、XPS、SEM、TEM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测试了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微米Si和纳米Ag_(2)O在球磨破碎过程中原位形成Si O和Ag颗粒,并附着在基体Si上,两种复合材料都展现出良好的倍率性能,在低电流密度(0.12 A/g)下Si/(SiO+Ag)和Si/(SiO+Ag)-C循环5次后分别表现出1422和1039 mA·h/g的可逆比容量,而在高电流密度(2.40 A/g)下仍能获得672和393 mA·h/g的可逆比容量;当电流密度再次恢复到0.12 A/g时,可逆比容量可恢复到1329和961m A·h/g,Si/(SiO+Ag)-C表现出更好的循环稳定性,经80次循环后可逆比容量仍稳定在943 m A·h/g,其突出的倍率性能归因于微米Si的颗粒细化以及球磨过程中原位反应形成纳米Ag颗粒导电特性,而循环稳定性的提高与原位形成Si O和包覆碳构成的双相缓冲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复合材料 si负极材料 固相反应 机械化学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TiO_(2)基材料的制备及其储钠性能研究进展
5
作者 马骏杰 李伟 +3 位作者 蓝晓琪 刘峥 周烽海 陈远志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5-266,共12页
综述了近年来层状二维二氧化钛(TiO_(2))及其复合材料在钠离子电池(SIBs)负极材料中的应用。阐述了层状二维TiO_(2)因为其结构的稳定性、更高的比表面积及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SIBs负极材料应用上的优势,阐述了层状二维TiO_(2)的制备方法... 综述了近年来层状二维二氧化钛(TiO_(2))及其复合材料在钠离子电池(SIBs)负极材料中的应用。阐述了层状二维TiO_(2)因为其结构的稳定性、更高的比表面积及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SIBs负极材料应用上的优势,阐述了层状二维TiO_(2)的制备方法,如化学剥离法、模板支撑法等。介绍了层状二维TiO_(2)的掺杂及复合的方法,以及通过调控TiO_(2)(001)晶面的暴露、设计氧空穴,增加电化学活性的方法。介绍了层状二维TiO_(2)复合材料在SIBs负极材料中的实际应用,进一步证明二维结构以及与其他材料复合可以提高TiO_(2)的电化学活性和电导率,从而获得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tio_(2) tio_(2)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储钠性能 负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制备一维结构Si/TiO_2/C负极复合材料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曲登科 郑雨露 +5 位作者 邵渭泉 陈沙鸥 郭晓杰 何丽珠 李延强 化梦梦 《中国陶瓷》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9-63,共5页
研究通过静电纺丝工艺制备了锂离子电池负极复合材料Si/TiO_2/C,研究了硅与二氧化钛比例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发现Si与TiO_2摩尔比为1∶4的样品在0.1 C倍率循环50圈之后的比容量为322.8 mAh·g^(-1),优于其他比例样品,同时,交流阻... 研究通过静电纺丝工艺制备了锂离子电池负极复合材料Si/TiO_2/C,研究了硅与二氧化钛比例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发现Si与TiO_2摩尔比为1∶4的样品在0.1 C倍率循环50圈之后的比容量为322.8 mAh·g^(-1),优于其他比例样品,同时,交流阻抗谱(EIS)表明,该样品内阻明显低于其它样品。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硅颗粒分散于一维棒状锐钛矿氧化钛之间,其充放电过程中较大的体积膨胀得到缓冲,同时碳的存在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因此从整体上改善了所制备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si/tio2/C 静电纺丝 一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Ti复合水基泡沫材料研制及土壤中VOC阻隔性能探究
7
作者 余锦涛 张长波 轩宇宁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05-1510,共6页
使用纳米SiO_(2)作为基底,钛酸四丁酯作为反应前体,合成一种Si/Ti复合纳米颗粒。将该颗粒进一步负载于水基泡沫上,可组配出高稳定性、高发泡能力的VOC泡沫阻隔材料。经过IR、SEM及EDS分析表明,纳米颗粒中存在Ti、Si、O等元素,并同时存在... 使用纳米SiO_(2)作为基底,钛酸四丁酯作为反应前体,合成一种Si/Ti复合纳米颗粒。将该颗粒进一步负载于水基泡沫上,可组配出高稳定性、高发泡能力的VOC泡沫阻隔材料。经过IR、SEM及EDS分析表明,纳米颗粒中存在Ti、Si、O等元素,并同时存在TiO_(2)和SiO_(2)的特征官能团,纳米颗粒整体呈球形。泡沫稳定性及阻隔性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添加复合颗粒后的泡沫对VOCs的阻隔能力显著提升,且泡沫稳定存留时长增长约4~6 h,体积半衰期及析液半衰期提升3~4 h。添加Si/Ti颗粒后的泡沫对正己烷污染物的阻隔性能提升显著,能在18 h内抑制80%的正己烷逸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C阻隔 纳米tio_(2) 光催化材料 si/Ti复合颗粒 水基泡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SiO_2与TiO_2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19
8
作者 康传红 郭桐 +3 位作者 井立强 崔虎成 周佳 付宏刚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9-233,共5页
在溶胶-水热法所合成的锐钛矿相TiO2纳米晶基础上,利用模板剂调制的SiO2溶胶进一步合成了多孔SiO2与TiO2复合纳米粒子,重点研究了复合SiO2对纳米锐钛矿相TiO2热稳定性及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SiO2提高了纳米锐钛矿相TiO2的热... 在溶胶-水热法所合成的锐钛矿相TiO2纳米晶基础上,利用模板剂调制的SiO2溶胶进一步合成了多孔SiO2与TiO2复合纳米粒子,重点研究了复合SiO2对纳米锐钛矿相TiO2热稳定性及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SiO2提高了纳米锐钛矿相TiO2的热稳定性,经过900℃热处理后的TiO2仍然具有以锐钛矿相为主的相组成.在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实验过程中,经过高温热处理的复合纳米材料表现出优于Degussa P25 TiO2的活性,这主要与其锐钛矿相结晶度提高和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多孔siO2 复合纳米材料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甲基丙烯酸酯/SiO_2-T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9
9
作者 杜乃婴 杨治中 +1 位作者 唐康泰 方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12-214,219,共4页
用原位复合、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有机聚合物链段与无机相间有共价键存在的改性甲基丙烯酸酯类共聚物 / Si O2 - Ti O2 杂化纳米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 ,透射电镜 ,扫描电镜对材料的结构和形态进行了表征 ,并对纳米分散相的形态、分布... 用原位复合、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有机聚合物链段与无机相间有共价键存在的改性甲基丙烯酸酯类共聚物 / Si O2 - Ti O2 杂化纳米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 ,透射电镜 ,扫描电镜对材料的结构和形态进行了表征 ,并对纳米分散相的形态、分布和界面状况对杂化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及氧阻透性能进行了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甲基丙烯酸酯 siO2 tio2 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 表征 四乙氧基硅烷 高分子/无机杂化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V_2O_5/TiO_2-SiO_2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 被引量:8
10
作者 鞠剑峰 徐铭 李澄俊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48-1051,1055,共5页
以高比表面多孔纳米TiO2-SiO2为载体,用浸渍法制备纳米V2O5/TiO2-SiO2复合材料,考察了其抗菌性能,采用TEM、FFIR、XPS、XRD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不需紫外光照射即具有较强的抗菌性能,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葡萄... 以高比表面多孔纳米TiO2-SiO2为载体,用浸渍法制备纳米V2O5/TiO2-SiO2复合材料,考察了其抗菌性能,采用TEM、FFIR、XPS、XRD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不需紫外光照射即具有较强的抗菌性能,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葡萄球菌产生透明抑菌圈,直径达11~13mm。复合材料中V以V^5+和V^4+形式存在,部分V^5+已进入Ti02晶格取代Ti^4+,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产生了电子转移,形成了新键;O1s电子结合能和Ti2p结合能增大;掺杂促进TiO2-SiO2从锐钛型向金红石相转化,抑制粒径的长大,使复合材料活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 V2O5 复合材料 抗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中模板法制备TiO_2/SiO_2复合多孔材料 被引量:3
11
作者 许群 石亚军 +2 位作者 范海娟 郭益群 曹艳霞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15-618,共4页
在超临界CO2中以颗粒状活性炭为模板,正硅酸乙酯和钛酸四正丁酯为前驱体制备了TiO2/S iO2复合多孔材料。研究了超临界状态下不同涂层温度和涂层压力对涂层率的影响,当温度为40℃时,压力在22 MPa为该温度的最佳涂层压力;固定压力为22 MPa... 在超临界CO2中以颗粒状活性炭为模板,正硅酸乙酯和钛酸四正丁酯为前驱体制备了TiO2/S iO2复合多孔材料。研究了超临界状态下不同涂层温度和涂层压力对涂层率的影响,当温度为40℃时,压力在22 MPa为该温度的最佳涂层压力;固定压力为22 MPa,涂层温度为70℃为最佳涂层条件。X射线衍射(XRD)的研究结果表明,产物由锐钛矿型TiO2、金红石型TiO2以及结晶的S iO2这3种物质构成。根据产物的N2气吸附-脱附等温线计算,产物的比表面积达到144.44 m2/g,平均孔径为7 nm左右。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分析结果证明,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模板的复制,同时透射电子显微镜显示,复合材料的纳米颗粒尺寸具有良好的分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活性炭 模板 tio2/siO2 复合多孔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附相反应技术制备纳米TiO_2/SiO_2复合材料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挺 蒋新 王幼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929-1932,共4页
以 Si O2 表面形成的吸附层为反应器 ,在载体表面制备了纳米 Ti O2 粒子 .溶剂置换实验直接给出了吸附层的存在以及吸附层作为纳米反应器的实验证据 ,TEM,XRD和电子能谱分析表明 ,载体表面形成一层比较均匀的纳米粒子 .初步探讨了温度... 以 Si O2 表面形成的吸附层为反应器 ,在载体表面制备了纳米 Ti O2 粒子 .溶剂置换实验直接给出了吸附层的存在以及吸附层作为纳米反应器的实验证据 ,TEM,XRD和电子能谱分析表明 ,载体表面形成一层比较均匀的纳米粒子 .初步探讨了温度和反应物浓度对产物分布的影响 ,分析了各种现象产生的可能成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相反应 制备 纳米材料 tio2/siO2 复合材料 二氧化钛 氧化硅 纳米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工艺对SiO_2-TiO_2/PTFE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闫翔宇 袁颖 +1 位作者 吴开拓 崔毓仁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0-274,共5页
采用湿法工艺,并通过马弗炉烧结与热压烧结,制备了SiO2与TiO2共同填充的聚四氟乙烯(PTFE)复合材料。系统研究了两种填料不同掺杂比及不同烧结工艺对复合材料密度、显微结构、介电性能和热膨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马弗炉烧结相比,热... 采用湿法工艺,并通过马弗炉烧结与热压烧结,制备了SiO2与TiO2共同填充的聚四氟乙烯(PTFE)复合材料。系统研究了两种填料不同掺杂比及不同烧结工艺对复合材料密度、显微结构、介电性能和热膨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马弗炉烧结相比,热压烧结工艺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更稳定的密度和较小的吸水率,但介电损耗较高;ROM和Kerner模型能较好地对线膨胀系数进行预测,其理论值与实验值的变化规律一致。对于用2种烧结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通过Lichtenecker对数法则计算所得介电常数与实验值均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聚四氟乙烯(PTFE) tio2 siO2 热压烧结 马弗炉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中以PEG2000为模板制备TiO_2/SiO_2复合材料 被引量:1
14
作者 焦健侠 李利民 +2 位作者 刘晓芳 王淑玲 许群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81-1285,共5页
在超临界CO2中以聚合物PEG2000为模板,正硅酸乙酯和钛酸四正丁酯为前驱体制备了TiO2/SiO2复合材料。研究了压力对插嵌率的影响,并对材料进行了XRD、FT-IR、N2吸脱附及SEM等表征。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产物由锐钛矿TiO2及结晶的SiO2组成。F... 在超临界CO2中以聚合物PEG2000为模板,正硅酸乙酯和钛酸四正丁酯为前驱体制备了TiO2/SiO2复合材料。研究了压力对插嵌率的影响,并对材料进行了XRD、FT-IR、N2吸脱附及SEM等表征。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产物由锐钛矿TiO2及结晶的SiO2组成。FT-IR图谱中,在935.5 cm-1处出现Ti—O—Si的吸收峰,说明TiO2/SiO2复合材料中TiO2和SiO2之间存在着键合作用。根据产物的N2吸附-脱附等温线计算,产物的比表面积可达97.19 m2/g,平均孔径为2 nm左右。SEM测试结果表明,不同分子量的PEG模板对产物的形貌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PEG 模板 tio2/siO2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TiO_2(B)/碳复合纳米线负极材料电化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尊先 李松 +1 位作者 郭再萍 郭太良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33-538,共6页
以锐钛矿TiO2粉末为原料,通过简单的两次水热及氩气气氛下热处理工艺,制备出新型TiO2(B)/碳一维复合纳米线材料。研究结果表明该复合纳米线主要是由TiO2(B)所组成,其外层包覆一层无定形碳以形成特殊的一维壳/核结构;这种特殊一维壳/核... 以锐钛矿TiO2粉末为原料,通过简单的两次水热及氩气气氛下热处理工艺,制备出新型TiO2(B)/碳一维复合纳米线材料。研究结果表明该复合纳米线主要是由TiO2(B)所组成,其外层包覆一层无定形碳以形成特殊的一维壳/核结构;这种特殊一维壳/核结构和化学组成在诸多领域都将会有着极其广泛应用。本文锂离子电池测试结果证实该复合纳米线电极具有超高的可逆循环电池容量和倍率充放电容量,在30 mAg-1充放电速率下,该TiO2(B)/碳一维壳核结构材料100圈循环后容量高达560 mAhg-1;在750 mAg-1充放电速率下,充放电容量达到200 mAhg-1。鉴于其优良的电化学性能,该一维复合结构材料有望成为下一代最有前途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B)/碳 锂离子电池 一维壳/核结构 复合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对制备Al_4SiC_4-Al_4O_4C复合材料的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邓承继 匡健磊 +1 位作者 祝洪喜 白晨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44-249,共6页
将焦宝石粉、活性炭粉和铝粉按质量比39:27.6:33.4配料作为基料,再分别加入占基料总质量0、3%、6%和9%的TiO2粉末(锐钛矿型),加入<10%的酚醛树脂为结合剂混匀后,压制成型,坯体试样干燥后,置于刚玉管式炉中,通入流动氩气,分别于1300、... 将焦宝石粉、活性炭粉和铝粉按质量比39:27.6:33.4配料作为基料,再分别加入占基料总质量0、3%、6%和9%的TiO2粉末(锐钛矿型),加入<10%的酚醛树脂为结合剂混匀后,压制成型,坯体试样干燥后,置于刚玉管式炉中,通入流动氩气,分别于1300、1400、1500、1600和1700℃保温2h制备了Al4SiC4-Al4O4C复合材料。利用热重分析、化学分析、XRD和SEM等测试技术,研究了TiO2加入量对材料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中的Ti在烧成过程中有少量损失,残余的TiO2在1300℃前全部反应转变为TiC,生成的TiC在1300~1700℃稳定存在;TiO2加入量对材料物相组成没有明显影响,但TiO2加入量超过3%时,Al4SiC4和Al4O4C的生成温度将由1500℃提升至1600℃;随着材料中Ti4+浓度增加,Ti4+更容易与Al4SiC4形成有限置换固溶体而导致晶格缺陷,促使Al4SiC4在1700℃分解,形成更多的Al4O4C短纤维,同时使试样表面生成片状Al2O3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4siC4-Al4O4C复合耐火材料 tio2 固溶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S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造纸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汪媛媛 周国伟 +1 位作者 李世彤 韩金梅 《中国造纸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1期208-212,共5页
综述了TiO2SiO2纳米复合材料的一些常用制备方法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核壳型层层包覆法、模板剂法以及吸附相纳米反应器法等。介绍了复合材料的表征方法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比表面积法(BET)、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 综述了TiO2SiO2纳米复合材料的一些常用制备方法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核壳型层层包覆法、模板剂法以及吸附相纳米反应器法等。介绍了复合材料的表征方法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比表面积法(BET)、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热重/差热分析(TGA/DTA)等。着重介绍了这些复合材料在造纸中的应用,TiO2SiO2复合材料可以用作造纸废水处理的光催化剂;作为助留助滤剂可提高纸页的匀度和纸机的效率;加入到纸张涂料中可延缓纸张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siO2 纳米复合材料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应用 溶胶-凝胶法 造纸废水处理 X射线衍射 助留助滤剂 制备方法 微乳液法 核-壳型 反应器法 表征方法 透射电镜 红外光谱 拉曼光谱 差热分析 光催化剂 纸张涂料 包覆法 吸附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2TiO5-SiO2-Al2O3复合材料的研究
18
作者 董秀珍 王益民 +2 位作者 王瑞生 王秀文 李悦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49-653,共5页
以Al2TiO5微细粉、SiO2-Al2O3微细粉为原料,外加6%(质量分数,下同)PVA结合剂,100MPa压力成型,1400℃保温1h烧成,制备出低热膨胀系数,抗热震性能优于SiO2-Al2O3材料的Al2TiO5-SiO2-Al2O3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性能测定分析,研究不同的Al... 以Al2TiO5微细粉、SiO2-Al2O3微细粉为原料,外加6%(质量分数,下同)PVA结合剂,100MPa压力成型,1400℃保温1h烧成,制备出低热膨胀系数,抗热震性能优于SiO2-Al2O3材料的Al2TiO5-SiO2-Al2O3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性能测定分析,研究不同的Al2TiO5含量、烧结温度等对Al2TiO5-SiO2-Al2O3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获得了制备性能优良的Al2TiO5-SiO2-Al2O3复合材料的最佳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tio5 siO2-Al2O3陶瓷 复合材料 抗热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TiO_5-Si_3N_4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研究
19
作者 王瑞生 喻善均 卜景龙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88-290,共3页
以Al2TiO5粉(自制)和α-Si3N4粉为原料,制备Al2TiO5-Si3N4复合材料。研究了Si3N4加入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5%、10%、15%、20%和25%)、烧成气氛(氮气气氛和空气气氛)、烧成温度(1450、1500、1550℃)、保温时间(2、3、4h)对Al2TiO5-Si3N... 以Al2TiO5粉(自制)和α-Si3N4粉为原料,制备Al2TiO5-Si3N4复合材料。研究了Si3N4加入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5%、10%、15%、20%和25%)、烧成气氛(氮气气氛和空气气氛)、烧成温度(1450、1500、1550℃)、保温时间(2、3、4h)对Al2TiO5-Si3N4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备Al2TiO5-Si3N4复合材料较佳的工艺条件为:加入15%的α-Si3N4粉,在氮气气氛中于1550℃保温2h烧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tio5-si3N4复合材料 制备工艺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O2/C共包覆Si/石墨复合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尹红 周丹 +2 位作者 丛丽娜 谢海明 仇永清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990-1994,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用二氧化钼(MoO2)和C共同包覆Si/石墨粒子制备了Si/石墨/MoO2/C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循环伏安(CV)和电化学阻抗(EIS)等分析了材料的形貌和性质.结果表明... 采用溶胶-凝胶法,用二氧化钼(MoO2)和C共同包覆Si/石墨粒子制备了Si/石墨/MoO2/C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循环伏安(CV)和电化学阻抗(EIS)等分析了材料的形貌和性质.结果表明,MoO2/C的共包覆在缓解材料体积膨胀的同时提高了材料的电子和离子电导率,进而提高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复合材料的首次充电比容量为2494mA·h/g,首次库仑效率为72%,经过100次循环后比容量为636.6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O2/C共包覆si/石墨 锂离子电池 溶胶-凝胶法 负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