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诗髓说:翁方纲的理论互文与清代前中期诗学演进 |
宋子乔
|
《江海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文学榜的记忆特征与独异性写作 |
丛子钰
|
《扬子江文学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说文解字》与现代通用汉字 |
蒋宗福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
4
|
话本小说与禅宗下火文 |
项裕荣
|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7
|
|
|
5
|
论《说文》俗字研究及其意义 |
黄宇鸿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2 |
8
|
|
|
6
|
吐鲁番柏孜克里克出土回鹘文刻本《佛说天地八阳神咒经》残页研究 |
张铁山
|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
7
|
莫高窟第276窟《行香说偈文》与道安的行香之法 |
王惠民
|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7
|
|
|
8
|
《说文解字》“悳”“德”辨析 |
何发甦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
9
|
《说文》古文来源考论 |
张学城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
10
|
《说文》古文研究 |
张学城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
11
|
也谈江沅《说文释例》的性质 |
赵铮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
12
|
《说文》“示部”字所反映的古代宗教文化释证 |
雷汉卿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14
|
|
|
13
|
论《说文解字》的训释优化 |
孟琢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
14
|
试论《说文》声训的解释形式 |
方敏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
15
|
商人卜螽说——兼说甲骨文的秋字 |
彭邦炯
|
《农业考古》
|
1983 |
12
|
|
|
16
|
中文核心能力素质:《说文》与《广韵》 |
李无未
|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
17
|
敦煌残卷《笺注本切韵》所引《说文》反切考 |
丁治民
|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
18
|
《说文》与《尔雅》的分类旨趣与学术异同论略 |
王世伟
|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
19
|
《说文解字》与儒家传统──文化背景与汉字阐释论例 |
黄德宽
常森
|
《江淮论坛》
CSSCI
|
1994 |
1
|
|
|
20
|
《说文》“省形”新论 |
朱生玉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