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5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诗髓说:翁方纲的理论互文与清代前中期诗学演进
1
作者 宋子乔 《江海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254,256,共13页
翁方纲是清代诗学思想史中的重要人物,过往研究多集中于其“肌理”说,而“诗髓”说在其诗学与艺术思想中同样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翁方纲曾在《诗髓说》《渔洋诗髓论》以及别集中多次对“诗髓”概念进行阐释,借此讨论诗歌的本质、创作... 翁方纲是清代诗学思想史中的重要人物,过往研究多集中于其“肌理”说,而“诗髓”说在其诗学与艺术思想中同样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翁方纲曾在《诗髓说》《渔洋诗髓论》以及别集中多次对“诗髓”概念进行阐释,借此讨论诗歌的本质、创作、风格等话题。这种理论体系的形成受到清代前中期政治氛围与诗学思想的影响,体现出对性情诗学、“温柔敦厚”说、“神韵”说等观念的继承与演变,呈现出清人对宋代诗学思想的观照,由此展示出清代前中期诗学流变的脉络与路径。“诗髓”与“肌理”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形成了一种有趣的理论互文,指向翁方纲诗学思想中的“性情”“诗境”“事境”等多个诗学范畴,共同构成翁方纲思想框架的整体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翁方纲 诗髓 肌理 诗境 事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榜的记忆特征与独异性写作
2
作者 丛子钰 《扬子江文学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65,共6页
一、榜单的文化记忆功能根据《说文》的解释,“榜”的本义是“所以辅弓弩”,又引申为“木片”,可以理解为狩猎工具的附属物,但在后世的使用中,有时与船有关,有时与匾额有关,有时与告示有关,至于这几个含义除了都与木头有关之外还有什么... 一、榜单的文化记忆功能根据《说文》的解释,“榜”的本义是“所以辅弓弩”,又引申为“木片”,可以理解为狩猎工具的附属物,但在后世的使用中,有时与船有关,有时与匾额有关,有时与告示有关,至于这几个含义除了都与木头有关之外还有什么样的联系,目前比较难考,我们只能依靠相似性的原理,推测由弓箭到船桨再到匾额和告示之间存在着一段复杂的历史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记忆 榜单 记忆特征 独异性写作 木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文解字》与现代通用汉字 被引量:1
3
作者 蒋宗福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58-162,共5页
一般认为《说文解字》是一部深奥难懂、与现实生活联系不大的古文字字典。通过对汉字发展演变、数量递增等问题的探讨 ,尤其是对代表当今计算机汉字信息处理自动化新成就的基本字符集 (GB2 312 )与《说文》收字情况进行数量及释义的对... 一般认为《说文解字》是一部深奥难懂、与现实生活联系不大的古文字字典。通过对汉字发展演变、数量递增等问题的探讨 ,尤其是对代表当今计算机汉字信息处理自动化新成就的基本字符集 (GB2 312 )与《说文》收字情况进行数量及释义的对比考察 ,可以证明《说文》是当时的一部通用字字典 ,今天仍然起着沟通古今的重要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字》 通用字 字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话本小说与禅宗下火文 被引量:7
4
作者 项裕荣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9-94,共6页
下火文是火葬仪式上僧人为抚慰亡灵、宣扬佛法而诵读的一种韵文,它被完整地保存在宋元时期的多篇话本小说中。事实上,禅宗语录中的下火文是宋代(尤其是南宋)新兴的体裁,它逐渐得到僧人们的重视,文学表现也日益丰富。宋元时期的民众喜欢... 下火文是火葬仪式上僧人为抚慰亡灵、宣扬佛法而诵读的一种韵文,它被完整地保存在宋元时期的多篇话本小说中。事实上,禅宗语录中的下火文是宋代(尤其是南宋)新兴的体裁,它逐渐得到僧人们的重视,文学表现也日益丰富。宋元时期的民众喜欢将这种文体当成"戏拟"的对象,以宗教体裁反映世俗内容颇具嘲讽效果。下火文的普及与其说唱特性,使得它进入"说话"这种口头文艺更为便捷。而随着禅宗衰歇等原因,明末文人创作的拟话本小说中,下火文彻底消失了踪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本小 禅宗 下火 语录 佛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说文》俗字研究及其意义 被引量:8
5
作者 黄宇鸿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6-78,共3页
《说文》最早提出"俗某字"这一概念,但由于重正轻俗传统观念的影响,历来对《说文》中俗字这种珍贵的汉字化石重视不够。《说文》俗字的类型体现其时空性、通俗性、简易性和表音性的特点。加强《说文》俗字研究,对了解古今文... 《说文》最早提出"俗某字"这一概念,但由于重正轻俗传统观念的影响,历来对《说文》中俗字这种珍贵的汉字化石重视不够。《说文》俗字的类型体现其时空性、通俗性、简易性和表音性的特点。加强《说文》俗字研究,对了解古今文字形体嬗变的轨迹、正确认识汉字简化的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俗字 时空性 通俗性 简易性 表音性 汉字 类型 字形 偏旁 正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鲁番柏孜克里克出土回鹘文刻本《佛说天地八阳神咒经》残页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铁山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8-34,共7页
1980年10月至1981年7月,吐鲁番地区文物管理所(现吐鲁番地区文物局)对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崖前土沙堆积进行了清理发掘,出土了丰富的汉文和回鹘文等文献。此文将首次对其中一件回鹘文刻本《佛说天地八阳神咒经》(编号81TB10:09)残页进行原... 1980年10月至1981年7月,吐鲁番地区文物管理所(现吐鲁番地区文物局)对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崖前土沙堆积进行了清理发掘,出土了丰富的汉文和回鹘文等文献。此文将首次对其中一件回鹘文刻本《佛说天地八阳神咒经》(编号81TB10:09)残页进行原文换写、原文拉丁字母转写、汉译文(附汉文原文)和注释,并根据以往的研究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孜克里克 回鹘 刻本 《佛天地八阳神咒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高窟第276窟《行香说偈文》与道安的行香之法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惠民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20,共5页
敦煌莫高窟隋代第276窟西壁龛外北侧写有一方2行42字的榜题,内容不见佛经记载。考察敦煌文献得知,此为一篇完整的中国僧人编撰的《行香说偈文》,主要在举办布萨等佛教仪式时念诵,内容体现了佛教五分法身的思想。本文经过考证认为此《行... 敦煌莫高窟隋代第276窟西壁龛外北侧写有一方2行42字的榜题,内容不见佛经记载。考察敦煌文献得知,此为一篇完整的中国僧人编撰的《行香说偈文》,主要在举办布萨等佛教仪式时念诵,内容体现了佛教五分法身的思想。本文经过考证认为此《行香说偈文》可能就是道安制定的行香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高窟第276窟 行香 《行香 道安 五分法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文解字》“悳”“德”辨析 被引量:6
8
作者 何发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3-134,共2页
从文字上来探源先秦德治思想,论者于《说文》“悳”、“德”两字条,多有未辨。此二字有何关联?笔者不揣浅陋,试以辨析,以就教于方家。甲骨文是否有“德”字尚存争议[1](“循”)[2](“0613省”“2306循”),周金文有其字则无异... 从文字上来探源先秦德治思想,论者于《说文》“悳”、“德”两字条,多有未辨。此二字有何关联?笔者不揣浅陋,试以辨析,以就教于方家。甲骨文是否有“德”字尚存争议[1](“循”)[2](“0613省”“2306循”),周金文有其字则无异议[3]〔“0214德”)[4](P110-111)[5](P1245-1249,1250-1252)。从字形上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字 解字》 德治思想 甲骨 关联 字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文》古文来源考论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学城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3-85,共3页
许慎认为《说文》所收的五百多个"古文"是三皇五帝时期所使用的文字,是我国最早的古文字。从汉至清的两千年之间,学界一直沿袭这个错误认识。科学古文字学的分立和出土古文字材料的不断丰富,使得正确认识《说文》古文成为可... 许慎认为《说文》所收的五百多个"古文"是三皇五帝时期所使用的文字,是我国最早的古文字。从汉至清的两千年之间,学界一直沿袭这个错误认识。科学古文字学的分立和出土古文字材料的不断丰富,使得正确认识《说文》古文成为可能。吴大澂、王国维等人的研究指出:《说文》古文是战国时期东土六国文字。使得这个绵延近两千年的学术疑案终得揭橥。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许慎的生平事迹、学术活动,结合新近出土的古文字资料,可以进一步阐明:《说文》古文的来源是复杂的,古文经写本是其主要来源,除此之外许慎还描摹了出土鼎彝等古文字资料。《说文》古文的主体是战国时期东土六国文字,除此之外尚有少许时代更早的商周文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文》古文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学城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4-99,共6页
《说文》古文保留了大量战国文字资料。通过将《说文》古文和楚简文字相比对,可以发现很多《说文》古文具有楚系文字的特点。《说文》古文主要来源于古文经写本,但这并不是唯一来源,可能还有鼎彝等其他古文字资料。
关键词 楚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江沅《说文释例》的性质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铮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9-431,共3页
江沅的《说文释例》是《说文》学中的一部重要著作。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对其产生误解,认为江氏的《说文释例》问世于王筠的《说文释例》之后,其实江氏之作先于王筠的《说文释例》20余年。由于江沅的《说文释例》与王筠的《说文释例》书... 江沅的《说文释例》是《说文》学中的一部重要著作。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对其产生误解,认为江氏的《说文释例》问世于王筠的《说文释例》之后,其实江氏之作先于王筠的《说文释例》20余年。由于江沅的《说文释例》与王筠的《说文释例》书名相同,人们多把这两种书看作同是阐释《说文》体例的著作,这就混淆了“类例”与“体例”的界限。江沅的《说文释例》是以类例材料阐明《说文》一书的“本字本义”和“音义关系”的著作,而王筠的《说文释例》则是阐释《说文》体例的著作,二者的性质并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例 嘉庆辛未 体例 类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文》“示部”字所反映的古代宗教文化释证 被引量:14
12
作者 雷汉卿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67-73,112,共8页
《说文》“示部”字所反映的古代宗教文化释证雷汉卿语言学家们早就指出,语言的词汇忠实地反映出它所服务的文化,并且在有些语言中可以划分出与其文化特点有关的各种词汇范畴。其中数量因素也起着作用,因为凡对该民族比较重要的现象... 《说文》“示部”字所反映的古代宗教文化释证雷汉卿语言学家们早就指出,语言的词汇忠实地反映出它所服务的文化,并且在有些语言中可以划分出与其文化特点有关的各种词汇范畴。其中数量因素也起着作用,因为凡对该民族比较重要的现象,相应地也有较为详细的名称;或者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宗教 甲骨 灵魂观念 云南人民出版社 “礼” 考古发现 祭祀活动 “祭” 宗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说文解字》的训释优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孟琢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5-101,共7页
《说文》训释源自对先秦两汉训诂传统的深刻继承,许慎全面吸收了汉代小学家、经学家的训释成果。在继承的基础上,许慎依据《说文》自身的性质对前代训释进行改造与优化。《说文》的训释优化包括训释优选、训释改造两个层面,它受到形义... 《说文》训释源自对先秦两汉训诂传统的深刻继承,许慎全面吸收了汉代小学家、经学家的训释成果。在继承的基础上,许慎依据《说文》自身的性质对前代训释进行改造与优化。《说文》的训释优化包括训释优选、训释改造两个层面,它受到形义统一原则的制约,遵循词义训释的客观规律,符合训释体系的内在需要,并受到儒家经典中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通过不同优化机制的综合与协调,《说文》实现了对训诂传统的扬弃与改造,成为了中国训诂学史上的经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义训释 形义统一 训释规律 经学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说文》声训的解释形式 被引量:2
14
作者 方敏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72-474,共3页
声训是《说文》的一种重要释义方法。本文主要讨论《说文》声训的解释形式。文中将《说文》声训分为“以音同音近字为训例”、“形声字与声符字相互为训例”、“从某,从某;从某某;从某,某声例”等九种形式并分别加以剖析。这对《说文》... 声训是《说文》的一种重要释义方法。本文主要讨论《说文》声训的解释形式。文中将《说文》声训分为“以音同音近字为训例”、“形声字与声符字相互为训例”、“从某,从某;从某某;从某,某声例”等九种形式并分别加以剖析。这对《说文》释文体例和早期声训的深入研究都是颇有价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训 解释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人卜螽说——兼说甲骨文的秋字 被引量:12
15
作者 彭邦炯 《农业考古》 1983年第2期309-314,共6页
螽,就是今天通称的蝗虫,有时也叫飞蝗。螽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并不在水旱天灾之下,尤其是禾本科植物,要是遇上蝗虫,便被一扫而光。历史上曾有“蝗虫大起,赤地数千里”的可怕记载,历朝历代都把蝗虫的出现视为祸国殃民的大灾难,而史不绝书... 螽,就是今天通称的蝗虫,有时也叫飞蝗。螽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并不在水旱天灾之下,尤其是禾本科植物,要是遇上蝗虫,便被一扫而光。历史上曾有“蝗虫大起,赤地数千里”的可怕记载,历朝历代都把蝗虫的出现视为祸国殃民的大灾难,而史不绝书。从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官方编年史《春秋》起,都一一记录在案。可见统治者是非常重视的,史家亦从不讳笔。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当也不会例外。只是因为传世文献太少,我们无从见其记载。然而大量的甲骨材料,确实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不少情况。商人特别迷信鬼神,无事不向鬼神卜问,灾害祸福的占卜更为频繁。作为商王朝占卜记录的甲骨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 蝗虫 甲骨卜辞 农业生产 占卜 商人 禾本科植物 骨材料 传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核心能力素质:《说文》与《广韵》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无未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5-57,80,共4页
张之洞认定传统"小学"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能力培养的"核心"与"基础",与"经学"、"史学"构成"梯次"结构教学特征,在今天的古代汉语教学上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把大学中... 张之洞认定传统"小学"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能力培养的"核心"与"基础",与"经学"、"史学"构成"梯次"结构教学特征,在今天的古代汉语教学上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把大学中文文科知识与能力系统拆分的话,按照麦克利兰的分类,属于传统"小学"的《说文》与《广韵》就属于核心能力素质。它的辐射和波及的范围是很广的,就中文学科来说,几乎决定性地制约了属于基准性专业能力素质的其他全部学科范畴。应该对当前的古代汉语教学作一个彻底的改革,将《说文》与《广韵》设置为必修课,这就避免了把古代汉语课讲成"文选课"或古汉语知识"通论课"的境地。真正回归到中文"小学"的"核心"传统,与欧美"通识"或"淹博"等国际主流教学思维模式接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次”教学结构 》与《广韵》 核心能力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残卷《笺注本切韵》所引《说文》反切考 被引量:2
17
作者 丁治民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9-103,共5页
敦煌残卷《笺注本切韵》引《说文》反切共九条。通过对九条反切内部分析和外部比较,《说文》反切来源不仅有"述",而且有"作",注音时代应在《字林》之后、刘宋之前。
关键词 《笺注本切韵》 》反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文》与《尔雅》的分类旨趣与学术异同论略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世伟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9-133,共5页
文章从学术史的视角,论述了《说文》与《尔雅》在中国古典目录中的分类旨趣,及两者在"小学"学术研究中的异同。
关键词 《尔雅》 古典目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文解字》与儒家传统──文化背景与汉字阐释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德宽 常森 《江淮论坛》 CSSCI 1994年第6期77-82,共6页
关键词 解字》 儒家传统 化背景 汉字 许慎 儒学传统 “天” 意识 阐释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文》“省形”新论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生玉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4-69,共6页
"省形"是《说文》中分析字形的一个条例,与"六书"说解相互补足。这一条例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省形"体现了《说文》自身形、音、义的系统性和自足性,大多数省形字均能在《说文》9 353字内部的形音义... "省形"是《说文》中分析字形的一个条例,与"六书"说解相互补足。这一条例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省形"体现了《说文》自身形、音、义的系统性和自足性,大多数省形字均能在《说文》9 353字内部的形音义系统之中得到解释。传统上用考古溯源的方法来认识省形字并评判其合理与否,而忽略了《说文》自身的系统性。只有以发展的、系统的观念去审视"省形"现象才能对其有全面而客观的认识。"省形"现象对于我们今天研究字形演变、汉字规范等方面依然具有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形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