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段玉裁与王筠六书理论比较研究——以《说文解字注》《说文释例》为例
1
作者 刘畅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77-79,共3页
《说文解字》具有很高的历史地位,其研究从古至今未曾中断。清代对于《说文解字》研究比较著名的当属说文四大家,选择其中的两家——段玉裁和王筠,以他们的《说文解字注》与《说文释例》为例,对其关于"六书"理论的阐述对比研... 《说文解字》具有很高的历史地位,其研究从古至今未曾中断。清代对于《说文解字》研究比较著名的当属说文四大家,选择其中的两家——段玉裁和王筠,以他们的《说文解字注》与《说文释例》为例,对其关于"六书"理论的阐述对比研究,从而明晰二者之间在"六书"系统上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说文释例 六书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有关古今字论述的考察 被引量:7
2
作者 黄圆 《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2期12-16,共5页
清代学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有关古今字的论述,是体现段氏《说文》研究学术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作者就段注中所有关于古今字的论述材料进行全面考察,通过实例和对观点的梳理,从而对段注中的古今字观进行阐述和评论。
关键词 段玉裁 说文解字 古今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古晋地方音方言词研究
3
作者 仝筱菲 《语文学刊》 2020年第3期115-124,共10页
方音词反映的是一声之转的问题,方言词反映的是转语问题。本文分别讨论方音词的声韵关系模式和方言词的音义关系模式,进而考察古晋地方音方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演变类型,即以现代汉语普通话(书面语或口语)形式留存、以现代汉语各地方音... 方音词反映的是一声之转的问题,方言词反映的是转语问题。本文分别讨论方音词的声韵关系模式和方言词的音义关系模式,进而考察古晋地方音方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演变类型,即以现代汉语普通话(书面语或口语)形式留存、以现代汉语各地方音方言词形式留存及其在现代汉语中的消亡。《段注》古晋地方音方言词的留存与消亡之间存在明确的竞争关系,最终要取决于语言社会的实际使用情况。对《说文解字注》古晋地方音方言词的研究可为晋方言史的考证提供语料支持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古晋地 方音词 方言词 演变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文解字注》《广雅疏证》中的地名说解
4
作者 萧红 曾妮 《长江学术》 CSSCI 2019年第4期117-126,共10页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王念孙《广雅疏证》中都有比较丰富的地名及其它地理类名词说解,内容涉及地名来源、地名的发展演变及其原因、《说文解字》和《广雅》收录地理类字词的体例等等。段、王治学态度严谨,精通古音,注重词义引申,对词...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王念孙《广雅疏证》中都有比较丰富的地名及其它地理类名词说解,内容涉及地名来源、地名的发展演变及其原因、《说文解字》和《广雅》收录地理类字词的体例等等。段、王治学态度严谨,精通古音,注重词义引申,对词语的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有深入的了解,做到了形音义通解,且都具有历史发展眼光,在探究语言文字问题时注重考察其社会因素、时代发展、地域差异。个性亦鲜明,段注考字,以字为研究对象,字形为抓手,兼及音、义及搭配;王氏考词语,以词为研究对象,词义为抓手,关注词的各种聚合关系。了解段、王相关研究成果和方法,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近代地名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广雅疏证》地名研究 语言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