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光低温诱导雄性不育水稻种质的利用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万邦惠 陈雄辉 +1 位作者 陆燕鹏 梁克勤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5-39,共5页
宜DS在广州观察了两年,结果表明:它具有短光低温诱导不育长光高温诱导可育的特性,农艺性状处于籼粳之间,遗传基础比较复杂,欲转育稳定的不育系可能要较多的世代.在杂交稻华南双季制种区,低温诱导不育可以有效地抑制早晚稻在孕... 宜DS在广州观察了两年,结果表明:它具有短光低温诱导不育长光高温诱导可育的特性,农艺性状处于籼粳之间,遗传基础比较复杂,欲转育稳定的不育系可能要较多的世代.在杂交稻华南双季制种区,低温诱导不育可以有效地抑制早晚稻在孕穗期因冷空气引起不育系的不育性改变,能保证双季制种成功.这一种质的利用,有可能使华南两季杂交稻育种发生较大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光低温不育 种质 两系法 杂交水稻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的短日照对短光低温不育水稻宜D1S育性转换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陆燕鹏 万邦惠 +2 位作者 陈雄辉 彭海峰 梁克勤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16-221,共6页
本试验通过在广州对宜 D1S的周年育性观察及人工短日处理对其育性转换的影响分析得到 :(1)宜 D1S是一个光敏性较强的材料 ,在广州一年中具有明显的从不育→可育→不育的育性转换特点。 (2 )宜 D1S的光敏期为幼穗分化 期~ 期。在常温... 本试验通过在广州对宜 D1S的周年育性观察及人工短日处理对其育性转换的影响分析得到 :(1)宜 D1S是一个光敏性较强的材料 ,在广州一年中具有明显的从不育→可育→不育的育性转换特点。 (2 )宜 D1S的光敏期为幼穗分化 期~ 期。在常温下光敏期适当的短日处理可使育性趋于完全不育 ,但在高温下光敏期短日不育效应被削弱。作者认为这是高温条件下光温互作的一种表现形式 ,而非高温单因子作用效应。 (3)一定的营养生长期短日处理可使宜 D1S的育性得以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光低温不育水稻 光照 育性转换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对短光低温不育水稻种子培养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彭海峰 陆燕鹏 +1 位作者 万邦惠 陈雄辉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7-18,21,共3页
本文研究了激素对短光低温不育水稻种子组织培养的影响 ,结果表明 :诱导培养基中只使用 2 ,4 - D就可以诱导出愈 ,而且诱愈率较高 ,但转分化后的植株再生率较低 ;当 2 ,4 - D与 6 - BA和 NAA搭配使用时 ,诱愈率虽降低 ,但转分化后的植... 本文研究了激素对短光低温不育水稻种子组织培养的影响 ,结果表明 :诱导培养基中只使用 2 ,4 - D就可以诱导出愈 ,而且诱愈率较高 ,但转分化后的植株再生率较低 ;当 2 ,4 - D与 6 - BA和 NAA搭配使用时 ,诱愈率虽降低 ,但转分化后的植株再生率提高。初步得出 ,对于短光低温不育水稻种子的组织培养 ,诱导培养基中的激素使用以 2 .0 mg/ L 2 ,4 - D,0 .5 mg/ L NAA与 1 .0 mg/ L 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 短光低温不育 水稻 组织培养 培养基 植株再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光低温不育水稻宜DS叶缘颜色遗传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陆燕鹏 万邦惠 +2 位作者 陈雄辉 彭海峰 梁克勤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6-9,共4页
短光低温不育水稻宜DS本身叶缘无色,与不同籼型父本杂交,无论父本的叶缘为紫色或无色,其F1均为紫色,这用于真假杂种的鉴别是一个很好的标记,经初步分析后认为,宜DS叶绿颜色的遗传符合两对基因控制的显性互补作用模式;用无色籼型... 短光低温不育水稻宜DS本身叶缘无色,与不同籼型父本杂交,无论父本的叶缘为紫色或无色,其F1均为紫色,这用于真假杂种的鉴别是一个很好的标记,经初步分析后认为,宜DS叶绿颜色的遗传符合两对基因控制的显性互补作用模式;用无色籼型父本与宜DS杂交,F1组合间叶缘颜色存在深浅差异;用粳型父本与之杂交,F1表现为无色,原因待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分析 叶缘颜色 短光低温不育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敏核不育系与光温敏核不育系杂交后代育性遗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梁满中 王晓辉 +1 位作者 吴厚雄 陈良碧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537-1541,共5页
go543S是低温诱导花粉不育的隐性核不育水稻,农垦58S是长日高温诱导花粉不育的隐性核不育水稻。为了研究诱导花粉不育条件相反的隐性不育基因之间的关系,用低温敏核不育水稻go543S与光温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以及由农垦58S衍生的光温敏... go543S是低温诱导花粉不育的隐性核不育水稻,农垦58S是长日高温诱导花粉不育的隐性核不育水稻。为了研究诱导花粉不育条件相反的隐性不育基因之间的关系,用低温敏核不育水稻go543S与光温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以及由农垦58S衍生的光温敏核不育系7001S、培矮64S、长选3S配制4个杂种F1,结果表明在自然长日高温、短日低温和不同人工光、温处理条件下杂交F1的花粉均为不育,自交结实率为0,没有像go543S或农垦58S的育性转换期。分别用go543S、农垦58S作父本与杂种F1回交,回交组合中像父本具有育性转换期的不育株的比例约50%,与杂种F1一样的终生不育株约50%,符合隐性基因回交1∶1的分离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低温敏核不育 光温敏核不育 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光低温不育水稻新种质的花药培养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陆燕鹏 万邦惠 陈雄辉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5-16,19,共3页
对短光低温不育水稻进行花药培养的结果表明 :不同基因型材料的花培力差异较大 ;同一材料在不同的基本培养基和激素配比中进行培养的效果不同 ,对宜 D1S,以 M8附加 2 ,4- D( 2 mg/ L ) + NAA( 2 mg/ L ) + Kt( 1.5 mg/ L )的花培力最高 ... 对短光低温不育水稻进行花药培养的结果表明 :不同基因型材料的花培力差异较大 ;同一材料在不同的基本培养基和激素配比中进行培养的效果不同 ,对宜 D1S,以 M8附加 2 ,4- D( 2 mg/ L ) + NAA( 2 mg/ L ) + Kt( 1.5 mg/ L )的花培力最高 ;不同时间段所取的材料花培力差异较大 ,可能与材料生长所处的最适环境不同有关 ;适当的通气状况有利于绿苗分化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光低温不育特性 水稻 花药培养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新型短光敏两系不育系D38S的选育 被引量:5
7
作者 黎世龄 高一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233-2234,2251,共3页
介绍水稻新型短光敏不育系D38S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配组优势。D38S属籼型不育系,具有农艺性状优良,异交结实率高,配合力强的优点。可作亲本,用于测交,筛选育两系杂交稻新组合。
关键词 水稻 短光敏雄性核不育性 D38S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光低温不育水稻不育性的遗传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陆燕鹏 万邦惠 +2 位作者 陈雄辉 梁克勤 彭海峰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93-197,共5页
用若干常规品种与短光低温不育水稻宜DIS配组,考察双亲及F1在自然低温影响前后的花粉育性,并于不育系稳定不育期间调查F2及F3的育性分离。结果表明:(1)低温是影响双亲及F1育性稳定性的重要生态因子;(2)F1的育性... 用若干常规品种与短光低温不育水稻宜DIS配组,考察双亲及F1在自然低温影响前后的花粉育性,并于不育系稳定不育期间调查F2及F3的育性分离。结果表明:(1)低温是影响双亲及F1育性稳定性的重要生态因子;(2)F1的育性稳定性除与父本的育性稳定性有关外,可能尚与其他因素有关,这种育性稳定性表现是由可遗传因子决定的;(3)短光低温不育特性基本上符合2对独立主基因控制的遗传模式,但可能尚受到众多微效基因的作用,与这2对基因相对应的2对恢复基因的遗传效应可能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光低温不育水稻 遗传分析 不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光敏感雄性不育水稻的发育与育性光周期反应特性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玉微 马霓 曾汉来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9-212,共4页
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多种处理比较了D38S与长光敏不育系N5 0 88S的发育与雄性育性光周期反应 ,结果表明 :在发育光周期反应上两类不育系的反应方向相同 ,而在育性光周期反应上 ,D38S的育性与N5 0 88S反应方向相反 ,在较大温度范围内短光照... 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多种处理比较了D38S与长光敏不育系N5 0 88S的发育与雄性育性光周期反应 ,结果表明 :在发育光周期反应上两类不育系的反应方向相同 ,而在育性光周期反应上 ,D38S的育性与N5 0 88S反应方向相反 ,在较大温度范围内短光照可诱导其完全雄性不育 ,长光照诱导高度可育。可以认定D38S是一份短光敏感型雄性不育水稻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光敏感雄性不育水稻 生长发育 育性 光周期 反应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