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水力旋流器内短路流流量的计算方法及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于海 栾智勇 +6 位作者 姬宜朋 安申法 陈家庆 司政 任强 孙丰旭 宋泽润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44,共10页
短路流是影响水力旋流器分离效率的重要因素,然而针对动态水力旋流器中短路流的形式和计算方法鲜有研究。本文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对动态水力旋流器溢流管口处径向速度变化和流线分布规律,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值模拟的动态水力旋流器短路流... 短路流是影响水力旋流器分离效率的重要因素,然而针对动态水力旋流器中短路流的形式和计算方法鲜有研究。本文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对动态水力旋流器溢流管口处径向速度变化和流线分布规律,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值模拟的动态水力旋流器短路流流量计算方法。将量纲为1的动态水力旋流器高灵敏度结构参数作为输入指标,以数值模拟所得的短路流率作为响应目标,通过响应曲面法建立了量纲为1的结构参数与短路流率间的计算模型。基于所建立的模型,使单管处理量为120m^(3)/h的动态水力旋流器进行结构改进,改进后短路流流量减少了59.6%,分离效率提高了10.4%,基于该方法改进的单管120m^(3)/h处理量动态水力旋流器中试样机通过了海上石油平台上的试验验证,且试验分离性能与模拟预测分离效率间的平均误差仅有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水力旋流器 短路流 计算模型 数值模拟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喇叭型”溢流管旋流器流场特性及分离性能
2
作者 韩硕 张悦刊 +2 位作者 葛蔓 胡伟 张青云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3-240,共8页
为了减小旋流器的短路流流量,提高旋流分离性能,研究提出了一种“喇叭型”溢流管旋流器,并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不同尺寸“喇叭型”溢流管旋流器的压力场、速度场、湍流强度和分离效率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随着“喇叭”长度的增加,静... 为了减小旋流器的短路流流量,提高旋流分离性能,研究提出了一种“喇叭型”溢流管旋流器,并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不同尺寸“喇叭型”溢流管旋流器的压力场、速度场、湍流强度和分离效率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随着“喇叭”长度的增加,静压最大值从150.5 k Pa降低到139.7 k Pa,较低的静压可以减少能量消耗;“喇叭型”溢流管旋流器的轴向速度低于常规旋流器,颗粒在“喇叭型”溢流管旋流器内停留时间更长,分离更彻底;随着“喇叭”长度的增加,分流比和短路流流量都减小,降低了颗粒“错配”的数量;湍流强度随“喇叭”长度的增加而趋于平稳,使流场更加稳定;随着“喇叭”长度的增加,陡度指数先增大后减小,“喇叭”长度为20 mm时陡度指数最大,分离精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器 “喇叭型”溢流管 短路流 分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有源桥串并联潮流控制器的双极直流配电网主动限流策略
3
作者 刘洋涛 廖建权 +3 位作者 郭春生 谭子鹏 王渝红 王强钢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3-352,I0105-I0111,共17页
直流潮流控制器是解决环网式直流配电网的线路潮流不完全可控的有效技术手段。然而,现有方法未能充分发掘其在故障限流中的潜力。该文建立了三有源桥串并联潮流控制器(triple active bridge power flow controller,TAB-PFC)的故障模量... 直流潮流控制器是解决环网式直流配电网的线路潮流不完全可控的有效技术手段。然而,现有方法未能充分发掘其在故障限流中的潜力。该文建立了三有源桥串并联潮流控制器(triple active bridge power flow controller,TAB-PFC)的故障模量分析模型,提出一种基于TAB-PFC的双极直流配电网主动限流策略。首先阐述了TAB-PFC的限流原理,提出基于TAB-PFC的主动限流控制策略。然后对TAB-PFC不同故障阶段进行建模,并计及极间互感构建含TAB-PFC的双极直流配电网故障模量等效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参数对TAB-PFC的限流能力的影响,为其参数选取提供依据。在MATLAB/Simulink搭建了含TAB-PFC的双极直流配电网模型,验证了所提主动限流策略的有效性及故障等效电路模型和参数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直流配电网 串并联潮流控制器 短路电流计算 故障电流抑制 极间互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级联式气-液旋流分离器流动特性数值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耿坤 孙治谦 +2 位作者 李腾 孙铭泽 王振波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3-204,共12页
为探究级联式气-液旋流分离器流场特性,了解短路流这一特殊流型对其性能影响,采用雷诺应力模型和离散颗粒模型对气、液两相流动特征进行数值模拟,通过Q准则对涡流特征进行识别。研究结果表明,级联式气-液旋流分离器一级旋流管内流动特... 为探究级联式气-液旋流分离器流场特性,了解短路流这一特殊流型对其性能影响,采用雷诺应力模型和离散颗粒模型对气、液两相流动特征进行数值模拟,通过Q准则对涡流特征进行识别。研究结果表明,级联式气-液旋流分离器一级旋流管内流动特性与传统旋流分离器相似,增加二级旋流管使级联式气-液旋流分离器内形成了大量的局部二次涡流。当入口气速为7 m/s时,级联式气-液旋流分离器中一级旋流区内短路流流量高达入口流量的70.28%;增设二级旋流管对改善分离器性能具有重要作用,两级分离后级联式气-液旋流分离器对直径6μm以上的液滴能够实现完全分离。本研究为气-液旋流分离器的结构开发和级联式气-液旋流分离器的应用提供了思路和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联式气-液旋流分离器 流动特性 Q准则 短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顶结构对旋流器内部流场和分级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吴修峰 李学礼 +5 位作者 王昭 李峰 王延超 韩虎 纪祥飞 刘世健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3-129,共7页
针对短路流和循环流导致旋流器分级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改进柱顶结构提高旋流器分级精度的办法,采用数值分析探究了柱顶结构对旋流器内部流场和分级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采用外凸型柱顶结构可使旋流器内部流场更加稳定,且... 针对短路流和循环流导致旋流器分级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改进柱顶结构提高旋流器分级精度的办法,采用数值分析探究了柱顶结构对旋流器内部流场和分级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采用外凸型柱顶结构可使旋流器内部流场更加稳定,且短路流量和循环流量大幅降低,其中短路流量仅为8.1%,较常规旋流器减少了11.5个百分点,同时,外凸型柱顶结构旋流器的切割能力较常规旋流器有明显提高,切割粒径仅为11.82μm,分级精度大幅提升。因此,在不改变溢流管结构的基础上,外凸型结构可有效减少短路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路流 柱顶结构 分级精度 旋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风分离器短路流的估算问题及其数值计算方法的讨论 被引量:15
6
作者 付烜 孙国刚 +1 位作者 刘佳 时铭显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535-2540,共6页
旋风分离器升气管下口短路流量的大小是评价分离器性能的指标之一,现有的短路流计算方法对升气管下口短路流出现的高度范围的选取并不明确,采用不同的高度范围计算结果可能完全不同,故而分离器设计、开发及应用前后往往需要经历反复的... 旋风分离器升气管下口短路流量的大小是评价分离器性能的指标之一,现有的短路流计算方法对升气管下口短路流出现的高度范围的选取并不明确,采用不同的高度范围计算结果可能完全不同,故而分离器设计、开发及应用前后往往需要经历反复的实验验证过程,既费时又费力。通过对双进口及普通单进口分离器径向速度场和轴向速度场的分析,自定义了一种基于数值计算平台的短路流计算方法,要点为根据分离器升气管下口位置横截面上径向流动向心与离心趋势的拐点划分短路流量计算的范围,基本为与升气管同心的环状面,利用CFD软件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此环面内下行的流量,即通常意义的短路流量。该计算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较准确地定义短路流计算的范围,并且对于新型多进口分离器和普通单进口分离器都适用,计算过程简单、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风分离器 短路流 估算问题 数值计算 双进口分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幕集尘风机及其短路流场的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刘雅俊 葛少成 刘剑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69-72,共4页
应用风幕集尘技术 ,推出一种新型通风机———风幕集尘风机 ;介绍其构造及应用 ;提出短路流场理论 ,根据流场叠加原理 ,建立了流场数学模型。
关键词 数学模型 风幕集尘风机 短路流场 汇流 环形紊流射流 通风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形溢流管旋流器分离性能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培坤 姜兰越 +2 位作者 杨兴华 张悦刊 徐庆芝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9-132,共4页
针对旋流器运行过程中易产生短路流导致溢流跑粗的问题,提出一种锥形溢流管旋流器,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模拟结果表明,锥形溢流管对短路流具有导向作用,使其远离溢流口并直接进入外旋流参与分离过程,从而提高分离效率。试验结... 针对旋流器运行过程中易产生短路流导致溢流跑粗的问题,提出一种锥形溢流管旋流器,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模拟结果表明,锥形溢流管对短路流具有导向作用,使其远离溢流口并直接进入外旋流参与分离过程,从而提高分离效率。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圆柱溢流管相比,锥形溢流管旋流器的底流产率升高,-38μm颗粒的分级质效率从34.23%提高到43.02%,分级量效率从35.17%提高到44.19%。并且随溢流管外壁锥角的减小,溢流浓度降低,底流浓度升高,底流产率增大,-75μm颗粒分级质效率和量效率都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溢流管 短路流 分级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溢流帽结构的旋流器流场特征及分离性能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刘培坤 杨广坤 +2 位作者 杨兴华 张悦刊 李晓宇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共6页
针对普通旋流器运行过程中存在短路流导致溢流跑粗的问题,提出一种溢流帽式旋流器,并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模拟结果表明,相比于普通旋流器,溢流帽式旋流器内空气柱直径减小,能耗降低,离心力场强度更大,流体切向速度增大,轴向... 针对普通旋流器运行过程中存在短路流导致溢流跑粗的问题,提出一种溢流帽式旋流器,并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模拟结果表明,相比于普通旋流器,溢流帽式旋流器内空气柱直径减小,能耗降低,离心力场强度更大,流体切向速度增大,轴向速度降低,颗粒参与分离时间长,分离更充分,有利于改善溢流跑粗,提高分离效率。试验结果显示,溢流帽式旋流器-20μm颗粒分级质效率从36.97%增加到42.17%,分级量效率从39.68%增加到45.90%。并且随着溢流帽直径的增大,底流固相产率增大,溢流中粗颗粒含量减少,有效抑制了溢流跑粗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溢流帽式旋流器 短路流 空气柱 分级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流型芯管对导叶式旋风管内颗粒逃逸的控制 被引量:6
10
作者 许伟伟 金有海 王建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5-59,共5页
Experimental and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was used in this study to predict the escape particles and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PSC type cyclone tube with slotted vortex finder.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 Experimental and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was used in this study to predict the escape particles and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PSC type cyclone tube with slotted vortex finder.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SC type cyclone tube could remove the particles with a diameter greater than 5 μm.The PSC type cyclone tube increased the grade efficiency of particles with a diameter greater than 2 μm as compared with the Shell type cyclone tube.Short circuit flow occurred around the vortex finder slots and there was almost no short circuit flow under the vortex finder inlet.Most small particles escaped from vortex finder slots of the PSC type cyclone tube.The slotted vortex finder could develop "upwards flow" near the vortex finder inlet outside wall and control the escape particles under the vortex finder inlet.The force analysis of particles near the slotted vortex finder slots showed that gas flow carried the particles with a diameter smaller than 3 μm out the separa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芯管 逃逸颗粒 短路流 旋风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自由状态下的风幕集尘风机的短路流场及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雅俊 葛少成 马云东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03-506,共4页
为解决煤矿生产中粉尘的严重危害 ,研制了一种新型通风机———风幕集尘风机 .介绍了其构造及在煤矿中的应用 ,提出了短路流场理论 .半自由状态下的短路流场是平行平面流、环形紊流射流及汇流叠加而成 .通过流场叠加原理 ,建立了流场数... 为解决煤矿生产中粉尘的严重危害 ,研制了一种新型通风机———风幕集尘风机 .介绍了其构造及在煤矿中的应用 ,提出了短路流场理论 .半自由状态下的短路流场是平行平面流、环形紊流射流及汇流叠加而成 .通过流场叠加原理 ,建立了流场数学模型 ,为煤矿综掘及相关的粉尘治理工程增加了一项新的技术与新型产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自由状态 风幕焦尘风机 短路流场 平行平面流 汇流 环形紊流射流 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幕集尘风机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雅俊 葛少成 郑丹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10,共2页
介绍了新研制的风幕集尘风机,通过对集尘风机基本构造的分析,提出了短路流场理论,证明了它的存在及合理性,并指出其应用方向、范围等。
关键词 风幕集尘风机 短路流场 有效吸程 采掘工作面 除尘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旋流器分离效率计算 被引量:3
13
作者 林高平 邹宽 +1 位作者 林宗虎 杨茉 《有色金属》 CAS CSCD 2002年第2期74-77,共4页
在分析水力旋流器分离效率传统定义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改进的分离效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指出传统分离效率定义实质是固相物料的底流回收率 ,由其计算式及其校正公式会得出一些不合理的结果。实际的分离效率曲线起始部分有一段水... 在分析水力旋流器分离效率传统定义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改进的分离效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指出传统分离效率定义实质是固相物料的底流回收率 ,由其计算式及其校正公式会得出一些不合理的结果。实际的分离效率曲线起始部分有一段水平的 0值段。改进的分离效率计算式及其近似修正计算式 ,与文献中的校正效率的计算结果相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旋流器 分离效率 计算 固液分离 短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幕集尘风机流场的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葛少成 贾宝山 刘雅俊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39-441,共3页
风幕集尘风机是一种新型的环保风机,由于其具有新颖特殊的流场结构,广泛适用于工矿企业中有毒有害气体及粉尘的治理。作者介绍了其构造,对风机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短路流场理论。将环形紊流射流与汇流进行叠加,建立了风幕集尘... 风幕集尘风机是一种新型的环保风机,由于其具有新颖特殊的流场结构,广泛适用于工矿企业中有毒有害气体及粉尘的治理。作者介绍了其构造,对风机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短路流场理论。将环形紊流射流与汇流进行叠加,建立了风幕集尘风机流场的数学模型,为风幕集尘风机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幕集尘风机 流场结构 作用机理 短路流场理论 环形紊流射流 汇流 矿山除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一五”期间天津500/220kV电网分区供电方案 被引量:39
15
作者 刘树勇 顾强 +1 位作者 张丽娟 刘聪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1-55,共5页
论述了天津电网分区供电的必要性和分区供电方案的计算分析方法,结合天津电网"十一五"期间500kV和220kV输变电工程的建设项目,重点研究了2009年天津500kV/220kV电磁环网的运行方式,通过计算和分析电网的电力平衡关系、短路电... 论述了天津电网分区供电的必要性和分区供电方案的计算分析方法,结合天津电网"十一五"期间500kV和220kV输变电工程的建设项目,重点研究了2009年天津500kV/220kV电磁环网的运行方式,通过计算和分析电网的电力平衡关系、短路电流、潮流并进行稳定校核,指出了电磁环网运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分区供电方案,并对天津电网的网架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天津电网"十一五"期间的分区供电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电网 电网规划 电网分区 电磁环网 短路电流 潮流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筛孔型溢流管旋流器分离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培坤 郑雪飞 +2 位作者 杨兴华 张悦刊 姜兰越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5-170,共6页
旋流器在分离过程中由于短路流的存在造成溢流跑粗现象,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筛孔型溢流管旋流器,并进行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圆柱型溢流管相比,筛孔型溢流管结构可延长颗粒在旋流器内的分离时间,使短路流重新进入外旋流进行... 旋流器在分离过程中由于短路流的存在造成溢流跑粗现象,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筛孔型溢流管旋流器,并进行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圆柱型溢流管相比,筛孔型溢流管结构可延长颗粒在旋流器内的分离时间,使短路流重新进入外旋流进行充分分离,减少溢流跑粗现象。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圆柱型溢流管旋流器相比较,采用筛孔型溢流管分离效率显著提高,-25μm分级质效率由47.59%提高到58.00%,分级量效率由48.74%提高到60.08%,溢流产物更细,粗颗粒减少,溢流跑粗现象得到有效改善;随着溢流管开孔率增大,溢流产率提高,溢流和底流产品粒度均有变粗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器 短路流 筛孔型溢流管 分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有密封器的管壳式换热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斯民 厉彦忠 +1 位作者 文键 余锋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2-15,共4页
通过在壳程内安装密封器件,对传统的管壳式换热器进行了结构改进。密封器堵住了折流板与壳体之间的间隙,有效地消除了换热器壳体内部的流体短路现象。实验结果表明,换热器安装密封器后,壳程的对流换热系数增加20%—25%,总传热系数增加15... 通过在壳程内安装密封器件,对传统的管壳式换热器进行了结构改进。密封器堵住了折流板与壳体之间的间隙,有效地消除了换热器壳体内部的流体短路现象。实验结果表明,换热器安装密封器后,壳程的对流换热系数增加20%—25%,总传热系数增加15%—19%,有效地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性能。虽然换热器壳程的阻力损失有所增加,但泵耗功率的增量小于10 W,相对于换热量的增加可以忽略不计。此研究对换热器的节能优化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壳式换热器 折流板 密封器 环形截面的短路流道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0/110kV电磁环网闭环运行对短路电流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毛丽林 何禹清 +1 位作者 徐超 刘菁菁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59-62,共4页
目前国内绝大部分220/110 k V电磁环网采取开环运行的方式。电磁环网闭环运行时涉及的各个电压等级的短路电流可能出现超标是导致220/110 k V电磁环网"一刀切"式的解环运行的重要因素。以湖南电网220/110 k V电磁环网为例,分... 目前国内绝大部分220/110 k V电磁环网采取开环运行的方式。电磁环网闭环运行时涉及的各个电压等级的短路电流可能出现超标是导致220/110 k V电磁环网"一刀切"式的解环运行的重要因素。以湖南电网220/110 k V电磁环网为例,分析220/110 k V电磁环网开、闭环运行对短路电流的影响,并探讨极端状态下短路电流的变化情况。以此为基础,归纳出220/110 k V电磁环网闭环运行时短路电流变化的典型结论,该研究成果为合理确定220/110 k V电网电磁环网的闭环运行可行性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环网 闭环运行 短路电流 潮流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型溢流管旋流器分离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培坤 石智豪 +3 位作者 姜兰越 杨广坤 刘培礼 霍行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1-57,共7页
针对常规旋流器在运行过程中短路流导致的溢流跑粗问题,提出了一种带有溢流帽和锥形凸台结构的组合型溢流管旋流器,并对其分离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试验探究。模拟结果表明,相比于常规旋流器,组合型溢流管结构能有效增大旋流器内部切向... 针对常规旋流器在运行过程中短路流导致的溢流跑粗问题,提出了一种带有溢流帽和锥形凸台结构的组合型溢流管旋流器,并对其分离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试验探究。模拟结果表明,相比于常规旋流器,组合型溢流管结构能有效增大旋流器内部切向速度和内旋流轴向速度,增强了离心场强度;还能够遏制短路流的产生。试验结果表明,溢流中大于30μm粗颗粒含量由9.08%降低至2.76%,底流中小于10μm细颗粒含量由23.29%降低至19.11%,有效改善了溢流跑粗现象,提高了旋流器的分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器 溢流管 短路流 数值模拟 分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研究的新进展(英文) 被引量:98
20
作者 戴慧珠 王伟胜 迟永宁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16-23,共8页
近年来,由于国家政策的促进,我国风资源丰富地区的风电穿透功率迅速增长。截至 2006 年底,我国的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 2 589 MW,年增长率高达 105.5%。由于装机容量较大的风电场一般接入 220 kV 输电网,风电场接入后对电网的影响范围更... 近年来,由于国家政策的促进,我国风资源丰富地区的风电穿透功率迅速增长。截至 2006 年底,我国的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 2 589 MW,年增长率高达 105.5%。由于装机容量较大的风电场一般接入 220 kV 输电网,风电场接入后对电网的影响范围更大了。在中国,风资源丰富地区一般都远离负荷中心,电网结构也比较弱,因此,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后出现了输电线路过载、电压水平降低、系统暂态稳定性改变等问题。另外,电力系统的调度和运行也受到风电间歇性的影响,需要电力系统备用来补偿风电的波动。本文主要研究风电场接入对电网带来的各方面影响,阐述了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研究的新进展、研究方法及相关结论,最后给出了解决相关问题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接入 潮流 热极限 短路容量 电压稳定 暂态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