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驻极体对皮肤烫伤后微循环和血液粘度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钟纪根 龚肖崎 +3 位作者 张亚霏 江键 宋诚荣 王振中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63-267,共5页
本研究应用小鼠和大鼠的局部皮肤烫伤模型,观察驻级体对小鼠烫伤周围皮肤微循环及大鼠血液粘度的影响。动物分烫伤组和驻极体治疗组。结果:驻极体治疗可使烫伤周围的细小动脉收缩状态得到改善,血液速度加快:减轻充血带的渗出和淤血... 本研究应用小鼠和大鼠的局部皮肤烫伤模型,观察驻级体对小鼠烫伤周围皮肤微循环及大鼠血液粘度的影响。动物分烫伤组和驻极体治疗组。结果:驻极体治疗可使烫伤周围的细小动脉收缩状态得到改善,血液速度加快:减轻充血带的渗出和淤血带的红细胞聚集与血栓形成:血液粘度和红细胞压积明显降低。提示驻极体治疗具有调整细小动脉和静脉张力,防止血栓形成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极体 烫伤 微循环 血液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4蛋白在烧伤性休克和高粘血症大鼠红细胞聚集中的作用
2
作者 朱佐江 赵克森 +1 位作者 黄绪亮 郭亚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65-169,共5页
SD大鼠用80℃热水烫伤腰以下肢体30s,复制烫伤性休克模型;或静脉注入10%的右旋糖酐溶液(1ml/200g b.w.),复制高粘血症模型。在烫伤后1h和注入右旋糖酐30min时,微血管中细静脉的血流速度和口径分别下降到28.3%和81.0%;红细胞粘着呈现缗... SD大鼠用80℃热水烫伤腰以下肢体30s,复制烫伤性休克模型;或静脉注入10%的右旋糖酐溶液(1ml/200g b.w.),复制高粘血症模型。在烫伤后1h和注入右旋糖酐30min时,微血管中细静脉的血流速度和口径分别下降到28.3%和81.0%;红细胞粘着呈现缗钱样块状。应用CD44单克隆抗体治疗后1h,红细胞聚集情况得到纠正,下降的血压回升,减慢的血流速度又恢复到接近正常,动物存活时间明显延长;而用盐水治疗的动物,紊乱的微循环没有得到纠正,存活时间明显缩短。实验结果说明,CD44蛋白参与红细胞聚集,应用CD44单克隆抗体对改善烧伤和高粘血症时的微循环紊乱均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烧伤 红细胞 高粘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