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扩展传输线法的异型腔电场屏蔽效能 被引量:11
1
作者 范杰清 郝建红 柒培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28-232,238,共6页
针对带有凸面结构屏蔽腔体的特点,采用扩展的传输线方法理论,建立了平面波照射下腔体屏蔽效能的等效电路模型,推导了近似计算解析式,并计算分析了凸面结构对电场屏蔽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凸面结构使得腔体第一谐振频率发生偏移。当信... 针对带有凸面结构屏蔽腔体的特点,采用扩展的传输线方法理论,建立了平面波照射下腔体屏蔽效能的等效电路模型,推导了近似计算解析式,并计算分析了凸面结构对电场屏蔽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凸面结构使得腔体第一谐振频率发生偏移。当信号频率高于腔体谐振频率时,凸面结构越高、跨度越大、距离开孔面越远对电场屏蔽效能影响也越大。分析结果与CST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证实本文采用的基于扩展传输线法的等效电路模型对问题研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屏蔽效能 传输线方法 电磁兼容 波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孔腔体屏蔽效应分析的混合模型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旭锋 李颖 +1 位作者 倪谷炎 罗建书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5-29,共5页
对于带矩形孔缝的矩形腔,利用传输线模型求得孔缝上的近似电场,并以此为等效磁流,利用腔体中的并矢格林函数,估算腔体中的耦合场强与屏蔽效应,并推广到孔缝偏离中心的情形。数值结果与其他方法以及实测值吻合的很好,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对于带矩形孔缝的矩形腔,利用传输线模型求得孔缝上的近似电场,并以此为等效磁流,利用腔体中的并矢格林函数,估算腔体中的耦合场强与屏蔽效应,并推广到孔缝偏离中心的情形。数值结果与其他方法以及实测值吻合的很好,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分析了孔缝偏离中心、孔缝尺寸变化、平面波斜入射时的屏蔽效应,数值结果表明:孔缝偏离中心使腔体中心点屏蔽效应增大,腔体尺寸相同,孔缝越大屏蔽效应越小,孔缝长度增加会使谐振频率发生偏移和加宽;屏蔽效应随入射角或极化角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兼容 屏蔽效应 孔缝 传输线 格林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LM的机箱孔缝电磁屏蔽效能数值分析 被引量:20
3
作者 毛湘宇 杜平安 聂宝林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7493-7497,共5页
计算机因散热和装配需要,机箱上会存在大量孔缝结构。孔缝结构在不同辐射源作用下的电磁泄漏直接影响计算机的屏蔽效能。以计算机机箱为研究对象,采用传输线矩阵法(TLM)对机箱孔缝电磁屏蔽效能进行仿真研究。阐述了TLM原理,采用并联节... 计算机因散热和装配需要,机箱上会存在大量孔缝结构。孔缝结构在不同辐射源作用下的电磁泄漏直接影响计算机的屏蔽效能。以计算机机箱为研究对象,采用传输线矩阵法(TLM)对机箱孔缝电磁屏蔽效能进行仿真研究。阐述了TLM原理,采用并联节点二维TLM单元和对称凝缩节点(SCN)的三维TLM单元算法进行孔缝建模仿真;并首次提出使用耦合微带线的辐射场作为辐射源,对机箱孔阵、接缝、风扇等结构进行了近场和远场电磁泄漏仿真分析;采用平面波辐射场进行远场电磁干扰的数值仿真。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辐射源和不同结构的屏蔽效能,发现在两种不同辐射场下导致机箱电磁兼容故障的主要结构相同。通过对机箱结构改进措施的仿真设计,实现了屏蔽性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输线矩阵法 对称凝缩节点 耦合微带线 接缝 孔阵 屏蔽效能 电磁屏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有电路板孔阵矩形腔对快上升前沿电磁脉冲的屏蔽效能 被引量:30
4
作者 汪柳平 高攸纲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2-166,共5页
介绍了快上升前沿电磁脉冲的特性,用传输线法分析了孔阵矩形腔屏蔽效能的基本原理。将基本公式作进一步修正,使其能计算矩形腔内装有印刷电路板(PCB)的情形。对修正的传输线模型计算公式进行了扩展,使之能计算任意极化方向时的情况。计... 介绍了快上升前沿电磁脉冲的特性,用传输线法分析了孔阵矩形腔屏蔽效能的基本原理。将基本公式作进一步修正,使其能计算矩形腔内装有印刷电路板(PCB)的情形。对修正的传输线模型计算公式进行了扩展,使之能计算任意极化方向时的情况。计算和仿真结果表明:当频率低于主谐振频率时,测量点离孔阵越近,屏蔽效能越差,同时低频段的屏蔽效能比高频段的要好;孔阵的屏蔽效能比相同面积单孔的要好;装有PCB腔体的屏蔽效能比空腔的要好,这在谐振区域内尤为突出;PCB板尺寸越大,屏蔽效能越好;屏蔽效能随极化角度的递增而增加;屏蔽体越小,屏蔽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上升前沿电磁脉冲 孔阵 传输线法 印刷电路板 屏蔽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箱孔缝对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孟培雯 刘云飞 顾敏明 《现代电子技术》 2012年第13期155-158,共4页
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迅速发展,电磁环境日渐复杂,电子设备间的相互干扰日益严重,电磁兼容问题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为保证设备不受外界的电磁干扰,通常对设备外部加上金属屏蔽机箱,而由于需要散热、通风等因... 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迅速发展,电磁环境日渐复杂,电子设备间的相互干扰日益严重,电磁兼容问题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为保证设备不受外界的电磁干扰,通常对设备外部加上金属屏蔽机箱,而由于需要散热、通风等因素的存在,不可避免需要在机箱上开孔开缝。外部的电磁干扰信号通过这些孔缝进入机箱内部,影响机箱正常工作。利用波导等效电路,计算了带有中心孔的矩形金属屏蔽体的屏蔽效能,并对孔的形状、矩形孔的长宽比以及入射波极化方向等参数对屏蔽效能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另外,进一步研究了含有孔阵矩形金属机箱的屏蔽效能,并对电子机箱的电磁兼容性设计提出改进措施。最后利用Ansoft HFSS仿真软件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算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兼容 传输线理论 屏蔽效能 HF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平板屏效计算中的等效传输线法 被引量:6
6
作者 马双武 高攸纲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1999年第4期384-389,共6页
讨论了多层平板屏效计算中的等效传输线法。定义了不同传输线间的反射系数与透射系数,求出了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的表达式。利用上述定义,很容易求出不同传输线组成的电路中各部分中的入射场与反射场的分布。在此基础上,求解了任意多... 讨论了多层平板屏效计算中的等效传输线法。定义了不同传输线间的反射系数与透射系数,求出了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的表达式。利用上述定义,很容易求出不同传输线组成的电路中各部分中的入射场与反射场的分布。在此基础上,求解了任意多层平板屏蔽体对正入射平面波的屏蔽系数和屏效,并就单层屏蔽体和双层屏蔽体的情况与已有的结论进行了对比和验证。和以往理论比较,计算公式简单明了,物理概念清晰。文中透射系数的定义是对传输线基本理论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屏蔽 屏蔽效能 等效传输线法 传输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内部障碍物开孔缝腔体屏蔽效能 被引量:3
7
作者 范杰清 郝建红 +3 位作者 公延飞 蒋璐行 杨万清 张葆刚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198-4206,共9页
针对含有内部金属障碍物的开孔屏蔽腔体的结构特点,采用扩展的传输线方法理论,建立了平面波照射下腔体电场屏蔽效能的等效电路模型,推导了近似计算解析式,并计算分析了内部金属障碍物对开孔腔体屏蔽效能的影响,分析了障碍物跨度、到腔... 针对含有内部金属障碍物的开孔屏蔽腔体的结构特点,采用扩展的传输线方法理论,建立了平面波照射下腔体电场屏蔽效能的等效电路模型,推导了近似计算解析式,并计算分析了内部金属障碍物对开孔腔体屏蔽效能的影响,分析了障碍物跨度、到腔体开孔缝面的距离和障碍物开缝距离对腔体电场屏蔽效能的影响.在0~1 GHz范围内,利用传输线方法(transmission line method,TLM)计算了含内部障碍物腔体屏蔽效能,与CST软件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计算结果表明:内部金属障碍物提高了腔体的屏蔽效能,改变了腔体的谐振频率,且障碍物尺寸越大对腔体影响越大;障碍物距离开缝面越远、跨度越大、障碍物开缝距离越近,腔体屏蔽效能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屏蔽效能 传输线方法 电磁敏感性 金属障碍物 开孔缝腔体 CST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屏蔽线转移阻抗与屏蔽效能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胡小龙 李常贤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0-85,共6页
针对高速动车组屏蔽线缆受电磁干扰问题,在单层屏蔽转移阻抗解析法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双层屏蔽对屏蔽层直流阻抗和小孔电感的影响,提出用于计算高速动车组屏蔽线缆转移阻抗的双层屏蔽解析法优化模型。同时结合传输线与屏蔽效能理论,推导... 针对高速动车组屏蔽线缆受电磁干扰问题,在单层屏蔽转移阻抗解析法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双层屏蔽对屏蔽层直流阻抗和小孔电感的影响,提出用于计算高速动车组屏蔽线缆转移阻抗的双层屏蔽解析法优化模型。同时结合传输线与屏蔽效能理论,推导屏蔽效能与转移阻抗的定量关系,以及芯线受到传导干扰后的理论数学模型。最后,以某动车组屏蔽线缆为研究对象进行建模仿真,分析线缆受扰情况,对比CST仿真值与计算值,验证了本文所提优化模型的正确性。优化模型在各频段的计算误差均值低于10%,验证了优化模型的有效性。揭示了高速动车组屏蔽线缆的受扰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阻抗 屏蔽效能 双层屏蔽 传输线理论 电磁兼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加载电路板屏蔽腔屏蔽效能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杨楠 《现代电子技术》 2013年第22期5-9,共5页
为了提高设备中电子元件抵御来自外界和内部其他元件的电磁干扰,根据传输线理论,将双层加载电路板屏蔽腔体模型转换为电路图,利用电路图推导出腔体中心屏蔽效能的等效公式。利用Matlab生成传输线法屏蔽效能曲线,并通过仿真软件CST建模仿... 为了提高设备中电子元件抵御来自外界和内部其他元件的电磁干扰,根据传输线理论,将双层加载电路板屏蔽腔体模型转换为电路图,利用电路图推导出腔体中心屏蔽效能的等效公式。利用Matlab生成传输线法屏蔽效能曲线,并通过仿真软件CST建模仿真,仿真结果与Matlab输出曲线良好吻合,验证了公式的正确性。运用CST研究了一些因素如电路板大小、数量、放置方式以及距孔缝的距离对屏蔽效能的影响。为了更加贴合实际,采用加载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印制电路板来研究腔体屏蔽效能以及腔体对电路板功能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一些提高屏蔽效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屏蔽腔 电磁屏蔽效能 印制电路板 传输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