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EA和方向性距离函数的中国省际能源效率测度 被引量:24
1
作者 汪克亮 杨宝臣 杨力 《管理学报》 CSSCI 2011年第3期456-463,共8页
基于全要素能源效率框架,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和方向性距离函数建立2类能源效率测度新模型,分析比较了2004~2008年中国29个省份、全国整体及三大区域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和节能潜力;同时,在新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单要素能源效率和全要素... 基于全要素能源效率框架,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和方向性距离函数建立2类能源效率测度新模型,分析比较了2004~2008年中国29个省份、全国整体及三大区域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和节能潜力;同时,在新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单要素能源效率和全要素能源效率,引入"目标能源强度"指标并测算了2004~2008我国各省份的能源强度效率。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能源效率整体水平较低,节能形势严峻,各省份、区域之间的能源效率差异显著,能源节约和产出增长还具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因此,提升科技实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仍然是中国今后相当长时期的战略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能源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方向性距离函数 目标能源强度 节能增产联合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级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测度及技术差距研究——基于共同前沿的非径向方向性距离函数估算 被引量:18
2
作者 刘海英 刘晴晴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3-84,共12页
基于不同区域生产技术异质性的考虑,构建影响绿色能源效率的综合指标体系,运用共同前沿非径向方向性距离函数测度2006-2016年中国30个省区市(不包含西藏和港澳台)整体及4个组的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发现:(1)区域聚类结果并不完全体... 基于不同区域生产技术异质性的考虑,构建影响绿色能源效率的综合指标体系,运用共同前沿非径向方向性距离函数测度2006-2016年中国30个省区市(不包含西藏和港澳台)整体及4个组的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发现:(1)区域聚类结果并不完全体现地域性;(2)无论是基于共同前沿还是组前沿,中国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整体上偏低,存在较大提升空间;(3)组前沿下测算的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往往被高估,共同前沿测度出的能源效率反映了潜在的提升空间;(4)组间的能源效率差异明显,绿色发展较好组所含省区市的能源效率远超其他组,代表了中国当前最高的能源利用水平;(5)测度出的各省区市潜在节能量可以为国家制定逐步节能目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能源效率 绿色发展 共同前沿 区域聚类 非径向方向性距离函数 技术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hephard距离函数的DEA TOPSIS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勇军 蔡华权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6-121,共6页
本文通过对Shephard距离函数的引入,正式构建了DEA TOPSIS决策单元排序方法的框架。本文首先定义了正(负)理想决策制定单元(DMU)以及相应的(反)生产可能集,然后在考虑正(负)理想DMU的条件下分别给出DMU的(反)效率评价模型以及对应的Shep... 本文通过对Shephard距离函数的引入,正式构建了DEA TOPSIS决策单元排序方法的框架。本文首先定义了正(负)理想决策制定单元(DMU)以及相应的(反)生产可能集,然后在考虑正(负)理想DMU的条件下分别给出DMU的(反)效率评价模型以及对应的Shephard距离函数,然后基于评价对象到理想DMU相对接近度这一综合评价值给出了DMU的一个完全排序。最后,本文通过算例分析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 TOPSIS 排序 shephard距离函数 生产可能集 效率前沿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DF函数和Meta-frontier模型的中国省际能源效率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高明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6-150,共5页
采用方向距离函数分别在共同前沿和区域前沿下测算2005~2012年中国各省市区的能源效率,分析技术缺口比率,并将能源无效率分解为技术水平差距无效率和管理无效率,结果表明:东部区域各省市区在共同前沿和区域前沿下能源效率差异小,中西... 采用方向距离函数分别在共同前沿和区域前沿下测算2005~2012年中国各省市区的能源效率,分析技术缺口比率,并将能源无效率分解为技术水平差距无效率和管理无效率,结果表明:东部区域各省市区在共同前沿和区域前沿下能源效率差异小,中西部各省市区在两种前沿下差异显著;西部地区技术缺口比率与全国潜在最优水平有扩大趋势;东部区域各省市区应通过提高管理能力提高能源效率,而中西部各省市区要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提高能源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效率 方向距离函数 共同前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能源生态效率测度及其驱动因素 被引量:27
5
作者 陈菁泉 刘娜 马晓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471-2480,共10页
为促进能源、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将经济、社会福利等期望产出与生态环境污染非期望产出纳入能源生态效率测度框架,运用基于Shephard能源距离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从区域研究视角出发分析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能源生态... 为促进能源、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将经济、社会福利等期望产出与生态环境污染非期望产出纳入能源生态效率测度框架,运用基于Shephard能源距离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从区域研究视角出发分析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能源生态效率演变趋势,并探讨其驱动因素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样本期内全国能源生态效率均值为0.5839,整体水平偏低,且呈现显著的空间非均衡分布特征.八大综合经济区能源生态效率水平呈现由沿海向内陆逐渐递减的发展态势.南部、东部和北部等沿海经济区能源生态效率均值分别为0.6941、0.6213、0.6087,位居前列;西南、黄河中游、长江中游以及东北等经济区次之,能源生态效率均值分别为0.5803、0.5720、0.5623、0.5537;西北经济区能源生态效率均值为0.5087,位列末位.经济发展水平与能源消费结构的估计系数分别为0.0459、0.0747,对能源生态效率的提高具有抑制作用;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以及环境规制的估计系数分别为-0.9339、-0.6197、-0.0387,对能源生态效率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生态效率 shephard能源距离函数 随机前沿分析 八大综合经济区 驱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创新、环境规制与能源效率——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33
6
作者 杨志江 朱桂龙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3-32,共10页
技术创新有助于提高能源效率似是一个常识,但本文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提出了质疑.参考Acemoglu偏向性技术进步的观点,构建了技术创新、环境规制与能源效率的理论分析模型,揭示出受技术进步偏向的影响,技术创新对能源效率的... 技术创新有助于提高能源效率似是一个常识,但本文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提出了质疑.参考Acemoglu偏向性技术进步的观点,构建了技术创新、环境规制与能源效率的理论分析模型,揭示出受技术进步偏向的影响,技术创新对能源效率的促进作用是不确定的,而合理的环境规制可以改变技术创新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基于1998—201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基于环境方向性距离函数的全局DEA模型测度了能源效率,并分地区运用广义矩估计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的技术创新对能源效率均没有显著正影响,但东部的技术创新在环境规制下对能源效率有显著正影响,而中部和西部的环境规制没能改变技术创新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最后,结合理论分析和中国的现实情景,对实证检验结果给出了直观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环境规制 能源效率 环境方向性距离函数 广义矩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视角下我国工业行业能源效率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8
7
作者 刘玮 童光荣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37,共5页
中国工业在能耗和污染排放上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要考察中国节能减排问题,必须从工业行业污染排放与能源效率着手。本文根据我国36个工业行业的要素投入、工业产出和污染排放面板数据,测算了各行业能源效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
关键词 工业行业 能源效率 方向性距离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动分解——基于环境约束条件下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张进铭 廖鹏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2年第3期104-108,共5页
将二氧化碳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基于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算了2001-2009年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各省份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并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变动和规模效率变动因子。研究结果表明,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恶... 将二氧化碳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基于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算了2001-2009年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各省份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并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变动和规模效率变动因子。研究结果表明,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恶化是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下降的主要源泉;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增长率在省际间的分布差异较大,且主要源于技术进步的省际差异;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全要素能源效率增长率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约束 全要素能源效率 方向性距离函数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交通运输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侯建朝 陈倩男 孙飞虎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3-108,共6页
文章利用谢泼德能源距离函数定义了全要素能源效率的表达式,建立随机前沿模型,对1997—2016年中国的交通运输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全国的交通运输业能源效率呈"先升后降又升"的N... 文章利用谢泼德能源距离函数定义了全要素能源效率的表达式,建立随机前沿模型,对1997—2016年中国的交通运输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全国的交通运输业能源效率呈"先升后降又升"的N型走势波动,总体水平仍不高;(2)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四大地区交通运输能源效率差异明显,呈现出自东向西依次递减的区域分布特点;(3)技术效率提高和电力占能源消费比重上升都会显著促进中国交通运输业能源效率的提高,制度因素、基础设施水平对交通运输能源效率提高则具有抑制作用,而交通运输结构、能源相对价格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业 全要素能效 随机前沿方法 谢泼德能源距离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放约束下我国省际能源效率的测算 被引量:6
10
作者 毕占天 王万山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3-96,共4页
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瓶颈,为分析我国能否同时实现增产、节能和减排目标,文章利用DEA和方向性距离函数测算了碳排放约束下2001~2009年我国各省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和能源效率。
关键词 碳排放 全要素生产率 能源效率 方向性距离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物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基于包含碳排放的SBM与GML指数模型 被引量:38
11
作者 杨恺钧 毛博伟 胡菡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6期54-62,共9页
基于SBM与GML指数模型,克服方向距离函数未考虑松弛效应及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参考技术非同期性的不足,考察长江经济带物流业2004—2013年全局环境效率、全要素能源效率及其分解因素。结果表明:除江苏省外,全局环境无效率普遍存在... 基于SBM与GML指数模型,克服方向距离函数未考虑松弛效应及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参考技术非同期性的不足,考察长江经济带物流业2004—2013年全局环境效率、全要素能源效率及其分解因素。结果表明:除江苏省外,全局环境无效率普遍存在;未考虑碳排放的Malmquist指数平均值为1.005 0,分别比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GML指数高出0.010 0、0.009 8,表明碳排放约束将导致全要素能源效率下降;GML指数下长江经济带物流业平均全要素能源效率为0.953 6,上、中、下游依次为:中游>上游>下游,区域与省际层面的空间差异呈下降趋势;技术退步是物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未来长江经济带物流业发展中,应关注环境效益,通过提升物流技术水平实现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物流业 全要素能源效率 全局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SBM) 全局马奎斯特卢恩伯格指数(GM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时空分异特征研究——基于能源供给侧改革视角 被引量:10
12
作者 岳宏志 卢平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5-45,共11页
基于SBM-Undesirable方向距离函数和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算2003~2013年间中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尤其是考察丝绸之路经济带省份能源效率的时空分异特征,从技术效率变动和技术进步两方面深度剖析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动成因... 基于SBM-Undesirable方向距离函数和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算2003~2013年间中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尤其是考察丝绸之路经济带省份能源效率的时空分异特征,从技术效率变动和技术进步两方面深度剖析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动成因,得出能源低效率普遍存在、增长主要源于技术进步等重要结论。此外,将非绿色发展视角下的能源效率测度与之对比,再次论证了“波特假说”的有效性,肯定了绿色发展理论的生命力,为绿色经济下能源的供给侧改革提供了有益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能源效率 方向距离函数 全局曼奎斯特-卢恩伯格生产率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工业部门的能源效率与减排潜力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余晓泓 张超 《产经评论》 2012年第2期5-15,共11页
基于全要素能源效率框架,本文通过引入方向性距离函数和数据包络分析,测算了中国工业部门2000-2009年的能源效率和CO2减排潜力。实证结果表明,以既定最优生产前沿为参考,中国工业部门的总体能源效率偏低,减排潜力较大;各行业能源效率与... 基于全要素能源效率框架,本文通过引入方向性距离函数和数据包络分析,测算了中国工业部门2000-2009年的能源效率和CO2减排潜力。实证结果表明,以既定最优生产前沿为参考,中国工业部门的总体能源效率偏低,减排潜力较大;各行业能源效率与减排潜力存在较大差异;不同行业能源效率与减排潜力呈现差异性动态变化。本文认为政府可以通过实施差异性碳税政策、灵活利用碳市场机制、强化节能技术研发和促进可再生能源利用以及加强企业环境执法监管等举措来推动中国工业部门提高能源效率及减少CO2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效率 减排潜力 行业差异性 方向性距离函数 数据包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放约束下陕西省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文洁 巩芯仪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7-105,127-128,共9页
本文引入方向性距离函数,分别运用DEA模型和ML生产率指数,测算分析了陕西省10个市2002-2012年考虑碳排放与未考虑碳排放两种情形下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及其变动分解规律,发现前者的效率值往往高于后者,关中、陕南、陕北三大区域的能源效率... 本文引入方向性距离函数,分别运用DEA模型和ML生产率指数,测算分析了陕西省10个市2002-2012年考虑碳排放与未考虑碳排放两种情形下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及其变动分解规律,发现前者的效率值往往高于后者,关中、陕南、陕北三大区域的能源效率变动基本上趋于一致,环境污染在其中的影响大致相当,技术进步是其变动的主要动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改变陕西省产业结构布局、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坚持走环保清洁型能源利用道路、健全和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 碳排放 全要素能源效率 DEA模型 方向性距离函数 ML生产率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约束下中国主要工业省区的能源技术效率 被引量:4
15
作者 岳立 赵海涛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1年第10期39-44,共6页
基于方向性环境距离函数,选择中国13个主要工业省区2002—2009年数据,对CO2约束下各省区在规模报酬不变(CRS)和规模报酬可变(VRS)两模型下的能源技术效率进行测算。研究发现:总体上在考虑了CO2约束后,中国主要工业省区在生产前沿上的数... 基于方向性环境距离函数,选择中国13个主要工业省区2002—2009年数据,对CO2约束下各省区在规模报酬不变(CRS)和规模报酬可变(VRS)两模型下的能源技术效率进行测算。研究发现:总体上在考虑了CO2约束后,中国主要工业省区在生产前沿上的数目增多与测算所得能源技术效率明显高于不考虑有CO2的情形;VRS下得到的能源技术效率高于CRS下的效率;在最大化减少要素投入和CO2的同时,增加期望产出得到的效率值最高,而只考虑个别变量所得效率值表现出普遍的无效率性;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绿色能源技术开发已成为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能源技术效率 主要工业省区 方向性环境距离函数 CRS V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工业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度量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共同前沿法的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祝树金 许可瑞琳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2-113,共12页
本文采用Battese的参数型共同前沿法建立了中国2001-2013年36个工业行业的全要素能源投入共同前沿函数,结合谢泼德能源距离函数测算了工业行业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并采用IV-GMM估计方法实证考察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样本期间中国... 本文采用Battese的参数型共同前沿法建立了中国2001-2013年36个工业行业的全要素能源投入共同前沿函数,结合谢泼德能源距离函数测算了工业行业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并采用IV-GMM估计方法实证考察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样本期间中国工业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整体水平较低,但呈平稳上升趋势。不同要素密集度行业能源效率、节能潜力有显著差别,全要素能源效率从高至低依次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行业,虽然样本期内有小幅波动,但三类行业基本也呈上升趋势。此外,资本密集型行业的节能潜力是其他两类行业平均水平的2.9倍。影响因素方面,企业研发投入、电力占能源消耗比重对整体工业行业和各要素密集型行业能源效率的改善都有显著的正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行业 能源效率 共同前沿法 谢泼德能源距离函数 影响因素 节能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因素的中国省级能源效率评价 被引量:3
17
作者 郭海华 张庆云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6-71,188,共6页
能源环境问题是一经济体能源效率高低的尺度,运用基于定向技术距离函数的投入产出导向型DEA方法,在模型中加入污染排放指标并设定非意愿投入变量,测度了中国29个地区1999-2008年的全要素能源技术效率并作相应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全要素... 能源环境问题是一经济体能源效率高低的尺度,运用基于定向技术距离函数的投入产出导向型DEA方法,在模型中加入污染排放指标并设定非意愿投入变量,测度了中国29个地区1999-2008年的全要素能源技术效率并作相应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全要素能源技术效率低于全要素技术效率,考虑环境因素的全要素能源技术效率高于不考虑环境因素的;考虑环境因素的中国东部地区能源效率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节能减排的重点应该放在全要素能源效率比较低的中、西部省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技术距离函数 非意愿投入变量 全要素能源技术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跨期效应下中国区域能源—经济—环境效率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雷明 虞晓雯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17,共13页
本文运用含有动态要素的SBM方向性距离函数测度了资本动态效应下中国30个省份1998—2011年的能源—经济—环境(3E)效率及其成分,并利用随机效应面板Tobit模型分析了3E效率的影响因素。主要结论有:将30个省份分为表现最好、稳中有升、稳... 本文运用含有动态要素的SBM方向性距离函数测度了资本动态效应下中国30个省份1998—2011年的能源—经济—环境(3E)效率及其成分,并利用随机效应面板Tobit模型分析了3E效率的影响因素。主要结论有:将30个省份分为表现最好、稳中有升、稳中有降、进步最快和表现最差五个组,并分别基于其特点制定相应的3E发展战略;考虑资本跨期效应,可以从技术上避免资本存量和其他要素的效率被低估;环境排放效率都是3E效率提升的制约因素,我国各省(市区)减排工作的压力远远大于节能和经济增长工作的压力;经济发展、产业制度、创新效率、能源强度、禀赋结构、能源结构、引进外资程度、环境管制力度对我国3E效率有显著影响,地方财政支出和就业人员教育程度则能显著提升能源投入和环境排放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环境效率 资本跨期效应 SBM方向性距离函数 随机效应面板Tob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减排视角下黄河流域城市能源高效利用的提升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岳立 苗菊英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26,共14页
提升黄河流域城市能源利用效率既有助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又有助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基于非径向方向性距离函数、非径向Luenberger指数及分解项、Tobit模型探讨了2003-2018年黄河流域城市能源... 提升黄河流域城市能源利用效率既有助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又有助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基于非径向方向性距离函数、非径向Luenberger指数及分解项、Tobit模型探讨了2003-2018年黄河流域城市能源利用效率的时空特征、内生驱动机制与外部影响因素。研究发现:2003-2018年间黄河流域城市能源利用效率整体上表现出波动上升态势,且能源利用效率的增长主要来自能源经济效率的改进;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提高是推动黄河流域城市能源利用效率增长的内部驱动机制;经济发展水平、土地城市化、产业结构等因素对黄河流域城市能源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影响,且存在明显的时段差异和区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碳减排 能源利用效率 非径向方向性距离函数 TOBIT模型 生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无环境约束下西部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冉启英 于海燕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3期15-22,共8页
在方向性距离函数的环境规制行为分析模型(DDF-AAM)框架下,文章基于mal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将污染物作为负外部性的非合意产出,测算西部10省区1995—2012年有、无环境约束下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并对其影响因素通过两阶段加权最小... 在方向性距离函数的环境规制行为分析模型(DDF-AAM)框架下,文章基于mal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将污染物作为负外部性的非合意产出,测算西部10省区1995—2012年有、无环境约束下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并对其影响因素通过两阶段加权最小二乘法(TSLS)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在有、无环境约束下,西部地区整体能源效率均呈下降趋势,各省区之间能源效率差异明显,大部分省区在环境约束下能源效率低于无环境约束下能效值。(2)各因素在有、无环境约束下对全要素能源效率作用方向和影响程度各异。在环境约束下,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能源效率提升,煤炭消费占比、第二产业占比、人均资本、政府干预程度的增加抑制了全要素能源效率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约束 全要素能源效率 方向距离函数 西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