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附注射液降低多糖包被降解减轻脓毒症大鼠肺损伤
1
作者 孙海燕 郝浩 +4 位作者 孟宪卿 孔立 其力木格 张玉华 王世军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6-190,F0003,共6页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参附注射液低剂量组、参附注射液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盲肠结扎法(CLP)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只行开关腹手术...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参附注射液低剂量组、参附注射液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盲肠结扎法(CLP)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只行开关腹手术。假手术组及模型组每6 h给予尾静脉注射液0.9%氯化钠溶液10 mL/kg,参附注射液低、高剂量组相同时间点分别给予尾静脉注射5 mL/kg参附注射液+5 mL/kg 0.9%氯化钠溶液及10 mL/kg参附注射液,成膜后72 h处死大鼠,留取腹主动脉血及组织标本,行pH、PO_(2)、PCO_(2)、Lac等血气分析,电镜观察大鼠肺组织血管内皮,Western Blot法测定肺组织syndecan-1、HS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组织syndecan-1、HS的表达。结果 血气分析提示:参附注射液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均较模型组pH、PO_(2)显著升高(P<0.01,P<0.000 1),Lac显著降低(P<0.000 1)。参附注射液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pH值显著升高(P<0.000 1),PO_(2)明显升高(P<0.05),PCO_(2)及Lac无显著性差异;电镜观察显示:模型组肺血管内皮肿胀明显,线粒体破坏。低剂量组肺血管内皮损伤肿胀,血管内皮肿胀程度较模型组减轻,细胞器破坏。高剂量组内皮肿胀程度较模型组及低剂量组轻微,细胞器结构相对完整;Western显示:与模型组相比,低剂量组syndecan-1水平显著提高(P<0.01),HS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组syndecan-1、HS水平均显著提高(P<0.001,P<0.000 1)。与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syndecan-1、HS水平均明显提高(P<0.05,P<0.0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syndecan-1、HS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P<0.001,P<0.000 1)。与低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syndecan-1表达显著升高(P<0.01),HS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可减轻脓毒症大鼠肺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肺组织多糖包被降解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液 急性肺损伤 脓毒症 多糖包被 SYNDECAN-1 H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对心源性休克动物模型心功能指标的影响及通过NF-κB通路的调控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何志凌 招煦杰 谢雯雯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48-252,I0028,I0029,共7页
目的探究参附注射液(Shenfu injection, SFI)对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 CS)动物模型心功能指标的影响及通过调节核因子(nuclear factor, NF)-κB通路的机制研究。方法 36只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CS组、CS+SFI组,每组12只。CS组、C... 目的探究参附注射液(Shenfu injection, SFI)对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 CS)动物模型心功能指标的影响及通过调节核因子(nuclear factor, NF)-κB通路的机制研究。方法 36只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CS组、CS+SFI组,每组12只。CS组、CS+SFI组模拟体内CS模型,CS+SFI组大鼠使用SFI腹腔注射,剂量为10 mL·kg^(-1)。1周后,检测各组的心功能、心肌酶指标,HE染色检测心肌损伤情况。通过ELISA、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炎性因子以及NF-κB通路水平。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胶原蛋白1(collagen1,Col1)和Col3的水平。结果 3组间的各种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5)。其中CS组的LVESP、±dP/dt_(max)显著低于Sham组而LVEDP显著高于Sham组(P<0.05)。CS+SFI组的LVESP、±dP/dt_(max)显著高于CS组而LVEDP显著低于CS组(P<0.05)。CS组的LD[(3324.29±325.73) IU/L]和CK-MB[(1506.46±146.53) IU/L]显著高于Sham组[(1452.15±268.15) IU/L,(715.29±65.34) IU/L](P<0.05)。CS+SFI组的LD[(2587.48±294.46) IU/L]和CK-MB[(1005.48±124.61) IU/L]显著低于CS组(P<0.05)。CS组的IL-6[(19.46±3.47) pg/mL]和TNF-α[(16.45±2.34) pg/mL]显著高于Sham组[(6.95±1.58) pg/mL,(4.84±0.85) pg/mL](P<0.05)。CS+SFI组的IL-6[(12.89±2.84) pg/mL]和TNF-α[(11.50±2.12) pg/mL]显著低于CS组(P<0.05)。CS组的MyD88和NF-κB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高于Sham组(P<0.05)。CS+SFI组的MyD88和NF-κB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低于CS组(P<0.05)。CS组的Col1和Col3蛋白水平显著高于Sham组(P<0.05),CS+SFI组的Col1和Col3蛋白水平显著低于CS组(P<0.05)。结论 SFI中含有的活性成分可以通过抑制CS模型大鼠中的NF-κB通路的上调、抑制ECM累积和减少炎性因子的表达,从而缓解心肌损伤,保护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休克 急性心肌梗死 注射液 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循环稳定性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涂学云 万仑 +1 位作者 王丹丹 李有武 《辽宁中医杂志》 2023年第12期91-94,共4页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循环稳定性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63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2020年2月—2022年2月收治),将纳入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1例与观察组32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等...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循环稳定性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63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2020年2月—2022年2月收治),将纳入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1例与观察组32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等量生理盐水),观察组患者于术前及术后7 d给予患者参附注射液治疗。数据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循环稳定性优良率、术前及术后7 d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及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D-二聚体(D-dimer,D-D)等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总输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患者髋关节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围术期循环稳定性优良率(96.88%,31/32)高于对照组患者(77.42%,24/31)(P<0.05);术前,两组患者APTT、PT及D-D等凝血功能指标比较(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APTT、PT指标均提升,D-D指标下降,观察组患者术后7 d APTT、PT指标高于对照组,D-D指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0.00%,0/32)低于对照组患者(12.90%,4/31)(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总输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0.00%,0/32)低于对照组患者(12.90%,4/31)(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93.75%,30/32)优于对照组患者(74.19%,23/31)(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较好改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循环稳定性,可较好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还可促进患者更快康复,安全可靠,患者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好,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注射液 生理盐水 围术期循环稳定性 下肢深静脉血栓 髋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保护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形态学及凋亡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候宝林 施洋 赵俊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220-224,I0006,I0007,共7页
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SFI)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简称“心梗”AMI,)模型大鼠心肌形态学及凋亡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缬沙坦组和SFI组,每组10只。采用左冠状动... 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SFI)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简称“心梗”AMI,)模型大鼠心肌形态学及凋亡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缬沙坦组和SFI组,每组10只。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建立AMI模型,造模成功后,给予相应药物每日1次,连续14 d。应用超声仪观察各组大鼠心室壁运动变化情况,并评估心功能。结合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心肌形态学变化,采用天狼星红染色法考察梗死边缘区Ⅰ、Ⅲ型胶原比例改变情况。利用免疫组化染色法(IHC)联合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心肌凋亡因子Bcl-2相关X蛋白(Bax)、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AMI组大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LVFS)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P<0.01),左心室前壁变薄,运动减弱,心腔扩张程度明显。形态学结果显示,AMI大鼠心肌结构破坏严重,心肌残存细胞少,Ⅰ、Ⅲ型胶原比例显著增加(P<0.01)。心肌中Bax/Bcl-2及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SFI可明显改善AMI大鼠心脏结构,增加左心室壁厚度和运动,提升LVEF、LVFS水平,降低梗死边缘区Ⅰ、Ⅲ型胶原比例并下调Bax/Bcl-2及Caspase-3 mRNA表达(P<0.05,P<0.01)。结论SFI可通过改善心功能,减轻心肌损伤,抑制胶原生成和抗凋亡等方面发挥其保护AMI后心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液 急性心肌梗死 大鼠 形态学分析 凋亡 心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MGB1/NF-κB信号通路评价参附注射液对脂多糖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9
5
作者 艾飞 刘霞 +3 位作者 褚春薇 陈向云 郭俊峰 杨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2-65,I0018,共5页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细胞)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HMGB1)/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 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及通路下游炎症因子...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细胞)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HMGB1)/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 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及通路下游炎症因子的干预作用。方法经LPS诱导RAW 264.7细胞建立炎性损伤模型,用3、6、12μL/mL剂量参附注射液干预细胞24 h。Western Blot法检测HMGB1、Toll样受体4(TLR4)、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p65、p-p65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细胞免疫荧光法观察p65的核转位情况;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炎症因子HMGB1、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TNFα的分泌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RAW 264.7细胞中HMGB1、TLR4、p65、p-p65和TNFα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IκBα的表达则显著降低;形态学观察到大量p65从胞浆向核内转移;细胞上清中HMGB1、IL-1β和TNFα的分泌水平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参附注射液呈剂量依赖性抑制HMGB1、TLR4、p65、p-p65和TNFα的表达,上调IκBα的表达;有效抑制p65向核内移位;降低细胞上清中炎症因子HMGB1、IL-1β和TNFα分泌水平;上述作用均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参附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HMGB1/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而减轻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液 HMGB1 NF-κB 炎症因子 内毒素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