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芍药汤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分析及对H_(2)O_(2)诱导的Caco-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1
作者 韩罗霞 纪鹏 +4 位作者 买占海 张亚辉 杨蓉 华永丽 魏彦明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21,共7页
研究芍药汤(Shaoyao decoction,SYD)的抗氧化活性以及对H_(2)O_(2)诱导的人克隆结肠腺癌(Caco-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通过DPPH、ABTS、羟自由基清除试验以及FRAP法评价SYD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力;筛选SYD对Caco-2细胞的无毒范围,... 研究芍药汤(Shaoyao decoction,SYD)的抗氧化活性以及对H_(2)O_(2)诱导的人克隆结肠腺癌(Caco-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通过DPPH、ABTS、羟自由基清除试验以及FRAP法评价SYD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力;筛选SYD对Caco-2细胞的无毒范围,并建立H_(2)O_(2)诱导的Caco-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检测SYD对氧化损伤细胞活力以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评价SYD对Caco-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在一定范围内,SYD对DPPH、ABTS、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对Fe^(3+)还原能力随浓度的升高而升高,EC_(50)分别为2.953μg/mL、1.492μg/mL和10.360μg/mL。SYD能显著提高H_(2)O_(2)诱导的氧化损伤Caco-2细胞活力,并显著抑制氧化损伤细胞NO的升高,增强SOD活力以及GSH的含量。结果表明SYD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能够有效缓解H_(2)O_(2)导致的Caco-2细胞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汤 抗氧化活性 人克隆结肠腺癌细胞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甘草汤对ERCP术后胰腺炎大鼠胰腺自噬水平的影响
2
作者 陈萌 蔡淦 +5 位作者 龚彪 张晞文 吕婵 李涛 胡永红 李甫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9-766,共8页
目的探索芍药甘草汤调控胰腺自噬水平预防泛影葡胺诱导大鼠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的机制研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芍药甘草汤低、高剂量组(1.5、3.0 g/kg),消炎痛栓组。采用恒压向胰胆管注射泛影葡胺以诱导大... 目的探索芍药甘草汤调控胰腺自噬水平预防泛影葡胺诱导大鼠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的机制研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芍药甘草汤低、高剂量组(1.5、3.0 g/kg),消炎痛栓组。采用恒压向胰胆管注射泛影葡胺以诱导大鼠ERCP术后胰腺炎模型。HE染色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变化、炎性细胞浸润、胰腺组织出血及坏死情况;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AMS、IL-1β、IL-6、IL-8、TNF-α、IL-10水平;透射电镜观察胰腺腺泡细胞自噬泡情况;IHC法检测胰腺组织Beclin1、TRAF2、p-JNK表达;RT-qPCR法检测胰腺组织Beclin1、TRAF2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胰腺组织Beclin1、LC3B、p62、p-JNK、TRAF2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芍药甘草汤高剂量组大鼠胰腺组织无明显出血,腺泡细胞及间质水肿改善,炎性细胞浸润减少;血清AMS活性及IL-1β、IL-6、TNF-α水平降低(P<0.05,P<0.01),腺泡细胞内自噬小体数量减少,Beclin1、LC3、p62、TRAF2、p-JNK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结论芍药甘草汤可通过改善胰腺组织损伤,降低血清炎性反应水平,干预胰腺腺泡细胞异常自噬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且其分子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RAF2蛋白表达、干预p-JNK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甘草汤 ERCP术后胰腺炎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汤加减结合针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湿热蕴结证活动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34
3
作者 周萍 曾志华 管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77-1480,共4页
目的观察芍药汤(黄连、黄芩、芍药等)加减结合针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湿热蕴结证活动期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病例随机分为针刺组(针刺合谷、天枢、上巨虚、曲池、内庭等穴位)、中药组(芍药汤加减)、结合组(芍药汤加减结合针刺)各50例,治... 目的观察芍药汤(黄连、黄芩、芍药等)加减结合针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湿热蕴结证活动期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病例随机分为针刺组(针刺合谷、天枢、上巨虚、曲池、内庭等穴位)、中药组(芍药汤加减)、结合组(芍药汤加减结合针刺)各50例,治疗2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的变化,以及结肠镜观察和结肠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治疗2月后,结合组总有效率为94%,优于中药组74%和针刺组70%的总有效率(P<0.05);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低于中药组以及针刺组(P<0.05);结肠镜以及结肠组织病理改变评分低于中药组及针刺组(P<0.05)。结论芍药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能显著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湿热蕴结证活动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其疗效优于单纯中药以及单纯针刺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药汤 针刺 针药结合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加味芍药汤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9
4
作者 陆军伟 王云 +3 位作者 周淼 任梦蕾 王芳 於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29-1133,共5页
目的 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加味芍药汤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常规康复训练及加味芍药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 目的 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加味芍药汤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常规康复训练及加味芍药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临床痉挛指数量表(CSI)、简易Fugl-Meyer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下降(P<0.05,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FMA和MBI评分均显著上升(P<0.01),CSI评分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期间2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加味芍药汤可改善患者肢体痉挛、肢体活动功能等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开窍针刺法 加味芍药汤 中风 肢体痉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汤激活Keap1/Nrf2/ARE信号通路抗氧化损伤的体外效应机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晓燕 花宝金 李卫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4-99,共6页
目的芍药汤可有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炎症细胞中ROS水平的增加可能会加重癌症的发展,Nrf2已成为预防结直肠癌的新靶点。评估了芍药汤的细胞保护作用。方法在H2O2诱导的氧化应激模型和棕榈酸诱导的炎症模型中评估芍药汤对结直肠癌的细胞... 目的芍药汤可有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炎症细胞中ROS水平的增加可能会加重癌症的发展,Nrf2已成为预防结直肠癌的新靶点。评估了芍药汤的细胞保护作用。方法在H2O2诱导的氧化应激模型和棕榈酸诱导的炎症模型中评估芍药汤对结直肠癌的细胞保护作用,芍药汤通过调控HT-29细胞系中的蛋白质表达来激活Nrf2的信号传导途径来分析芍药汤诱导Nrf2激活的靶标,通过蛋白质印迹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蛋白质表达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10%体积分数的高剂量(37 g/kg)芍药汤血清增加Nrf2表达、核转位和下游II期抗氧化酶的表达,并通过Nrf2/ARE途径降低H2O2诱导的氧化应激,5%体积分数高剂量的芍药汤含药血清能够抑制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和NF-κB表达。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芍药汤可以激活Nrf2通路,可以预防氧化应激诱导的肠癌细胞损伤并减少炎症。芍药汤中药治疗可能是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的替代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汤 结直肠癌 活性氧 核因子相关因子-2 促炎性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甘草汤在皮肤疾病中的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进展
6
作者 王悦竹 杨顶权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1-506,共6页
芍药甘草汤为《伤寒论》的经典名方,是临床常用方剂,可治疗多种疾病。古籍中鲜有治疗皮肤病的记载。现代研究发现,芍药甘草汤的主要有效成分白芍总苷和甘草酸具有良好的抗炎、免疫调节和止痛作用,对于多种免疫相关炎症性皮肤病有治疗价... 芍药甘草汤为《伤寒论》的经典名方,是临床常用方剂,可治疗多种疾病。古籍中鲜有治疗皮肤病的记载。现代研究发现,芍药甘草汤的主要有效成分白芍总苷和甘草酸具有良好的抗炎、免疫调节和止痛作用,对于多种免疫相关炎症性皮肤病有治疗价值,临床实践亦发现该方对于上述皮肤病疗效显著。通过总结该方主要药理作用和治疗皮肤病的作用机制,重点介绍该方在斑秃、带状疱疹、过敏性紫癜、湿疹和特应性皮炎等疾病中的应用,结合中医理论及药理研究,进一步挖掘该方防治上述皮肤病的临床价值和科研价值,推动该方在“异病同治”“老药新用”方面的思考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甘草汤 作用机制 免疫相关炎症性皮肤病 斑秃 带状疱疹 湿疹 白芍总苷 甘草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指纹图谱和含量测定结合多元统计分析芍药甘草汤的质量标志物
7
作者 余灵静 鲁方奇 +4 位作者 陈诺 吴薇 张云羽 郑云枫 程建明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8-725,共8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芍药甘草汤的指纹图谱和含量测定,并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对其进行质量分析,筛选差异标志物。方法:采用HPLC法,以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建立芍药甘草汤干膏粉的HPLC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30批芍药甘草...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芍药甘草汤的指纹图谱和含量测定,并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对其进行质量分析,筛选差异标志物。方法:采用HPLC法,以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建立芍药甘草汤干膏粉的HPLC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30批芍药甘草汤中3种指标性成分,并应用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比较样品间的差异性,筛选差异标志物。结果:30批芍药甘草汤指纹图谱标定了18个共有峰,相似度0.924~0.996,并指认了10个色谱峰,分别为没食子酸、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芹糖甘草苷、甘草苷、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PGG)、没食子酰芍药苷、芹糖异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酸;并以芍药苷、甘草苷、甘草酸为指标性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化学模式识别分析将芍药甘草汤样品分成3类,筛选出10个色谱峰为质量标志物。结论:建立了芍药甘草汤指纹图谱,筛选出引起批次间差异的质量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甘草汤 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化学模式识别 质量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芍药甘草汤缓解中晚期结肠癌患者癌性疼痛的效果
8
作者 王文雯 孙颖 +3 位作者 李哲 王爱丽 赛佳洋 董莹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2-126,共5页
目的评价加味芍药甘草汤缓解中晚期结肠癌患者癌性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肿瘤血液科收治的中晚期结肠癌癌性疼痛患者79例,分为A组(39例)与B组(40例),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所有患者均进行... 目的评价加味芍药甘草汤缓解中晚期结肠癌患者癌性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肿瘤血液科收治的中晚期结肠癌癌性疼痛患者79例,分为A组(39例)与B组(40例),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所有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A组于此基础上使用硫酸吗啡缓释片,B组则在A组治疗方案上加用加味芍药甘草汤,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治疗期间镇痛剂应用情况,不同时间NRS得分,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炎性因子、疼痛因子,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B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B组镇痛剂每日平均剂量低于A组;平均起效时间短于A组;平均持续时间长于A组;与治疗前比,两组数字分级法(NRS)得分均呈逐渐降低趋势,且B组同期NRS得分低于A组;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S100钙结合蛋白A8(S100A8)、S100A9、前列腺素E2(PGE2)、神经肽Y(NPY)、内皮素1(ET-1)水平降低,且B组更低;血清β-内啡肽(β-EP)水平升高,且B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结肠癌患者加用加味芍药甘草汤相较于单一西药治疗疗效更佳,可有效改善镇痛剂使用情况,降低炎性因子水平,阻断负向循环,改善疼痛因子,并缓解癌性疼痛,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结肠癌 癌性疼痛 硫酸吗啡缓释片 加味芍药甘草汤 炎性因子 疼痛因子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联合芍药甘草汤抑制卒中大鼠肢体痉挛
9
作者 尚颖 黄雅琪 +4 位作者 王菲 赵海龙 张生富 许能贵 郭斌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82-991,共10页
目的 探索电针联合芍药甘草汤对卒中大鼠肢体痉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巴氯芬组、针药结合高中低剂量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造模前及造模后1、3、6天行旷场实验、肌电检测,使用ATP酶染... 目的 探索电针联合芍药甘草汤对卒中大鼠肢体痉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巴氯芬组、针药结合高中低剂量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造模前及造模后1、3、6天行旷场实验、肌电检测,使用ATP酶染色观察股四头肌肌纤维组成,液相因子技术检测M1区炎症因子。ELISA技术、Westernblot技术检测M1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突触素(SYP)、突触后致密物95(PSD95)、巢蛋白(Nestin)、β-连环蛋白(β-catenin)。结果 与模型组及其他干预组相比,针药结合中剂量组第6天总路程最长(P=0.021),平均速度最快(P=0.021)、第3天股四头肌积分肌电值较高(P=0.006)、Ⅱ型纤维比例较高、能更好地促进IL-10(P=0.006)、GMcsf(P=0.045)分泌。ELISA检测BDNF(P=0.040)、SYP(P=0.035)、PSD95(P=0.031)、Nestin(P=0.039)、β-catenin(P=0.001)发现,针药结合中剂量组更有优势,Western blot结果也提示该组干预效果最佳。结论 电针联合芍药甘草汤抑制卒中大鼠肢体痉挛疗效明确,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损伤部位炎性环境,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及突触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芍药甘草汤 阳陵泉 曲池 脑卒中 肢体痉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汤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研究
10
作者 王新 段佳燚 +8 位作者 丛霞 秦志华 郭沛 徐锦涛 杨婧 臧金梁 马艳 赵燕 单虎 《现代畜牧兽医》 2019年第5期1-6,共6页
为观察芍药汤抗大肠杆菌的作用效果,试验分为体外牛津杯抑菌试验和小鼠体内抗大肠杆菌感染试验两部分。通过观察统计体外牛津杯抑菌试验中抑菌圈大小,小鼠的死亡数及死亡率,解剖小鼠观察其各个脏器的变化,血常规检测小鼠血液中白细胞、... 为观察芍药汤抗大肠杆菌的作用效果,试验分为体外牛津杯抑菌试验和小鼠体内抗大肠杆菌感染试验两部分。通过观察统计体外牛津杯抑菌试验中抑菌圈大小,小鼠的死亡数及死亡率,解剖小鼠观察其各个脏器的变化,血常规检测小鼠血液中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的变化。结果表明:芍药汤培养皿未出现抑菌圈。在预防及治疗试验中,芍药汤组小鼠死亡率及血液中各项白细胞指标均极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1);各项红细胞及血小板指标均极显著地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通过解剖芍药汤组与阴性对照组小鼠,发现阴性对照组中小鼠小肠的肠系膜充血现象较为明显。说明芍药汤对感染大肠杆菌的小鼠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不是通过直接抑制大肠杆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汤 大肠杆菌 治疗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汤加减联合FOLFOX6方案、常规治疗对湿热蕴结型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3
11
作者 赖曼 李娟 +1 位作者 李瑶 李卓虹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834-2838,共5页
目的探讨芍药汤加减联合FOLFOX6方案、常规治疗对湿热蕴结型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4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3例,对照组给予FOLFOX6方案、常规治疗(抑酸、止吐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芍药汤加减... 目的探讨芍药汤加减联合FOLFOX6方案、常规治疗对湿热蕴结型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4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3例,对照组给予FOLFOX6方案、常规治疗(抑酸、止吐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芍药汤加减。检测中医证候疗效、KPS评分、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NK细胞)、TNF-α、IL-4、CXCR4、毒副作用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恶心呕吐、腹泻、肝功能损害、皮肤损害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更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KPS评分、CD4^(+)、NK细胞、CD4^(+)/CD8^(+)、IL-4高于对照组(P<0.05),TNF-α、CXCR4更低(P<0.05)。2组骨髓抑制、神经毒性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芍药汤加减联合FOLFOX6方案、常规治疗可增强湿热蕴结型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和毒副作用,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汤 FOLFOX6方案 常规治疗 结直肠癌 术后辅助化疗 湿热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茯苓四逆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血瘀证对血清心肌钙蛋白水平的影响
12
作者 及孟 林冬晶 李品慧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0-233,共4页
目的研究茯苓四逆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血瘀证对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医院治疗的98例慢性心力衰竭阳虚血瘀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 目的研究茯苓四逆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血瘀证对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医院治疗的98例慢性心力衰竭阳虚血瘀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茯苓四逆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中医证候积分、心脏超声指标[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血清检测指标[超敏心肌肌钙蛋白I(Hypersensitive cardiac troponin I,hs cTnI)、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 proBNP)]。结果治疗前两组心功能分级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功能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气短/喘息、乏力、心悸、畏寒肢冷、口唇/面色紫黯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以上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脏超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SD、LVEDD均降低、LVEF升高,观察组患者的以上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hs cTnI、NT pro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s cTnI、NT proBNP水平显著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茯苓四逆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血瘀证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心功能及中医证候,促进心脏超声指标及血清hs cTnI、NT proBNP水平恢复,应用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阳虚血瘀证 茯苓四逆汤合当归芍药散 心功能 中医证候 心肌钙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当归芍药汤治疗老年性感染性腹泻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段淑红 刘梅生 鲍中英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1663-1664,共2页
目的:评价加味当归芍药汤治疗老年性感染性腹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临床收集的年龄56~82岁确诊为感染性腹泻的老年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用中药加味当归芍药汤治疗,每日1剂,早晚温服。对照组26例口服甲磺酸左氧氟沙星... 目的:评价加味当归芍药汤治疗老年性感染性腹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临床收集的年龄56~82岁确诊为感染性腹泻的老年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用中药加味当归芍药汤治疗,每日1剂,早晚温服。对照组26例口服甲磺酸左氧氟沙星(利复星北京双鹤药业)0.2 g,2次/d,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临床症状、体征的缓解方面及病原菌的清除方面有显著差异,加味当归芍药汤组在前两项中优于抗生素利复星组。结论:加味当归芍药汤治疗老年性感染性腹泻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当归芍药汤 利复星 感染性腹泻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汤调控Th17\Treg细胞平衡改善大肠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炎症反应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3
14
作者 姚承佼 李奕霖 +1 位作者 罗利红 冯培民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635-2642,共8页
目的芍药汤治疗大肠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机制研究。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65例,对照组62例。实验组予以芍药汤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疗程均为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后进行May... 目的芍药汤治疗大肠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机制研究。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65例,对照组62例。实验组予以芍药汤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疗程均为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后进行Mayo评分,单项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定,比较缓解率、有效率、内镜应答率、黏膜愈合率等临床指标。流式细胞术检测治疗前后两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例,Treg细胞比例,Th17/Treg细胞,实时荧光定量多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ROR-γt和Foxp3在各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转录水平表达,Elisa检测两组血清中IL-10和IL-17蛋白水平。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各项临床指标均较治疗前好转(P<0.05),实验组治疗后在缓解率、内镜应答率、黏膜愈合率和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等单项症状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定的肠道症状、社会能力、全身症状、情感能力等方面较对照组治疗后显著好转(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均出现Th17细胞比例降低,ROR-γt mRNA水平和IL-17表达减少,Treg细胞比例升高,Foxp3 mRNA水平和IL-10的表达提高(P<0.05)。实验组治疗后Th17细胞比例,Treg细胞比例,Th17/Treg细胞,ROR-γt和Foxp3 mRNA,IL-10和IL-17水平均较对照组治疗后变化明显(P<0.05)。结论芍药汤可通过调控Th17/Treg细胞平衡,大幅缓解大肠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症状,促进肠道黏膜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药汤 T淋巴细胞 白介素10 白介素17 辅助性T细胞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汤合龙血竭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效应机制 被引量:4
15
作者 雷娜 雷兰平 +3 位作者 吴容 孟祥博 穆杰 唐学贵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3-58,I0018,I0019,共8页
目的探讨芍药汤合龙血竭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清洁级健康SD大鼠40只,随机抽取10只作为空白组,余下30只大鼠自由饮用4%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溶液1周建立UC模型,随... 目的探讨芍药汤合龙血竭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清洁级健康SD大鼠40只,随机抽取10只作为空白组,余下30只大鼠自由饮用4%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溶液1周建立UC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中药(芍药汤+龙血竭)组。治疗2周,检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和结肠水通道蛋白3(Aquaporin3,AQP3)、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和给药组血清TNF-α、IL-1β、IL-6浓度显著升高(P<0.01);模型组和西药组结肠AQP3、AQP4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中药组结肠AQP3、AQP4蛋白表达与空白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和给药组结肠AQP3、AQP4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和中药组血清TNF-α、IL-1β、IL-6浓度显著降低(P<0.01);西药组和中药组结肠AQP3、AQP4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中药组结肠AQP3、AQP4蛋白和mRNA表达比西药组更高(P<0.01)。结论芍药汤合龙血竭可以改善UC大鼠症状,降低血清TNF-α、IL-1β和IL-6表达水平,升高结肠AQP3、AQP4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推测这些可能是芍药汤合龙血竭治疗UC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汤 龙血竭 溃疡性结肠炎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6 水通道蛋白3 水通道蛋白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芍药汤中6种成分 被引量:9
16
作者 阮家钊 赵芳 +3 位作者 李高天 陈瑞杰 陈薇乔 季旭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970-2975,共6页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芍药汤(白芍、黄连、当归等)中阿魏酸、甘草苷、盐酸小檗碱、大黄素、芍药苷、黄芩苷的含量。方法将芍药汤分别制成标准汤剂、配方颗粒,分析采用ACE Excel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芍药汤(白芍、黄连、当归等)中阿魏酸、甘草苷、盐酸小檗碱、大黄素、芍药苷、黄芩苷的含量。方法将芍药汤分别制成标准汤剂、配方颗粒,分析采用ACE Excel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含0.1%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30 nm。以阿魏酸为内标,计算其他5种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测定含量。结果6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0),平均加样回收率97.48%~101.36%,RSD 0.62%~1.97%。一测多评法所得结果与外标法接近。配方颗粒中各成分含量低于标准汤剂中。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芍药汤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汤 标准汤剂 配方颗粒 化学成分 一测多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汤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及对YKL-40、IL-17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3
17
作者 楼伟 王伟东 曹生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研究芍药汤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对患者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白细胞介素-17(IL-17)的变化影响。方法收集医院2018年2月—2020年1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研究组给予芍药汤加减辅助西药治疗... 目的研究芍药汤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对患者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白细胞介素-17(IL-17)的变化影响。方法收集医院2018年2月—2020年1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研究组给予芍药汤加减辅助西药治疗。分析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6.67%(39/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89%(3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YKL-40、核因子κB(NF-κB)及炎症因子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发现研究组YKL-40、NF-κB、白细胞介素-1(IL-1)、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发现研究组DA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芍药汤加减辅助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减轻炎症反应,调节YKL-40、NF-κB的表达水平,减轻疾病活动,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汤 溃疡性结肠炎 甲壳质酶蛋白40 炎症反应 疾病活动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汤介导不同信号通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郑烈 段盛蕾 戴彦成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4-28,共5页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炎性反应性肠病,与环境、饮食、药物和生活方式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宿主微生物群或对抗原的免疫反应。目前随着全球UC发病率的持续上升,深入研究UC的发病机制...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炎性反应性肠病,与环境、饮食、药物和生活方式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宿主微生物群或对抗原的免疫反应。目前随着全球UC发病率的持续上升,深入研究UC的发病机制和寻求新的治疗靶点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药治疗疾病具有多途径、多靶点的特点,在中国有着悠久的临床应用历史。芍药汤已被广泛用于治疗肠道湿热证相关的各种疾病,对UC治疗有效,但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查阅近几年关于芍药汤通过不同信号通路治疗UC的作用机制进行总结分析,旨在为今后寻求芍药汤治疗UC的新靶点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汤 溃疡性结肠炎 信号通路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联合常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高磊 李波 +1 位作者 陈成 涂元宝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114,共4页
目的分析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联合常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2019年1月—2021年12月六安市中医院风湿肾病科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30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5例,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常规西药(塞来昔布、甲氨蝶呤)... 目的分析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联合常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2019年1月—2021年12月六安市中医院风湿肾病科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30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5例,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常规西药(塞来昔布、甲氨蝶呤)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西药基础上采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均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临床症状、血流变学、血小板指标、血清指标。结果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更高(P<0.05)。较治疗前,两组晨僵时间缩短,且研究组更短(P<0.05)。较治疗前,两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疼痛程度,全血黏度高切、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清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降低,且研究组更低(P<0.05)。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可减轻其临床症状,分析与其调节血流变学、血小板指标及血清指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 类风湿性关节 血流变学 血小板 血清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化学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20
作者 刘杏 李鑫 +2 位作者 夏宇 满荣勇 曹建中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479-3492,共14页
目的:阐明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化学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Cochrane Lib... 目的:阐明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化学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中英文数据库,并且手工协助检索相关文献,防止漏检,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1年3月21日。采用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价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项研究,总计1683例患者。Meta分析表明,相对于化学药物,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化学药物对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改善更显著(MD=1.11,95%CI为0.61~1.62,P<0.00001)。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化学药物的总有效率优于单纯使用化学药物治疗RA(OR=4.95,Z=9.73,P<0.00001)。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化学药物可明显改善关节疼痛数(MD=1.21,95%CI为0.25~2.18,P=0.01)、双手握力(MD=14.14,95%CI为11.72~16.55,P<0.00001)等临床症状。并能有效改善类风湿因子(SMD=1.19,95%CI为0.46~1.92,P=0.001)、C反应蛋白(MD=3.77,95%CI为1.26~6.28,P=0.003)及红细胞沉降率(MD=8.09,95%CI为3.40~12.77,P=0.0007)等实验室检测指标。桂枝芍药知母汤可显著降低化学药物单独使用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RR=0.24,95%CI为0.14~0.42,P<0.00001)。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化学药物治疗RA疗效优于单用化学药物,且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测指标,比单独使用化学药物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芍药知母汤 化学药物 类风湿关节炎 临床疗效 安全性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