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石学敏经筋刺法联合芍甘木瓜汤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周萍
王琳
黄碧纯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9-162,共4页
目的评估石学敏经筋刺法联合芍甘木瓜汤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对照研究方式,选取接受卒中后康复治疗的下肢痉挛性偏瘫患者100例,明确诊断。调查资料,按照等比例随机摸球方式分组,各50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
目的评估石学敏经筋刺法联合芍甘木瓜汤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对照研究方式,选取接受卒中后康复治疗的下肢痉挛性偏瘫患者100例,明确诊断。调查资料,按照等比例随机摸球方式分组,各50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对照组予以石学敏经筋刺法;观察组予以石学敏经筋刺法联合芍甘木瓜汤。两组以使用3周为1个疗程。评价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评价痉挛程度和Fugl-Meyer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和Barthel指数(the Barthel index,BI)。结果对照组的临床疗效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痉挛程度均有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的痉挛程度改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FMA评分、BBS评分和BI指数上升(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FMA评分、BBS评分和BI指数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不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石学敏经筋刺法联合芍甘木瓜汤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的效果显著,可以改善肢体功能,减轻痉挛,并且安全性高,值得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学敏经筋刺法
芍
甘
木瓜
汤
脑卒中后下肢痉挛
肢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加味芍甘附子汤联合甲氨蝶呤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疾病活动度、类风湿因子及血清IL-17、IL-6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培虎
付小娟
肖剑伟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2,共4页
目的探究加味芍甘附子汤辅助方案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应用疗效。方法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在医院随机选取活动期RA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5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探究加味芍甘附子汤辅助方案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应用疗效。方法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在医院随机选取活动期RA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5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芍甘附子汤。对比两组的治疗疗效、中医证候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检测两组外周血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6(IL-6)和干扰素γ(IFN-γ)]、RF浓度,并采用疾病活动性评分标准(DAS28)对患者进行监测。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3项主症、3项次症得分均低于对照组,血清IFN-γ、IL-6、IL-17、RF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24周及36周后,观察组DAS28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芍甘附子汤联合甲氨蝶呤可以有效降低活动期RA患者的疾病活动度、血清炎症因子及RF水平,提高治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加味
芍
甘
附子
汤
甲氨蝶呤
疾病活动度
类风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石学敏经筋刺法联合芍甘木瓜汤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周萍
王琳
黄碧纯
机构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9-162,共4页
基金
天津市卫生计生行业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工程项目([2017]18号)。
文摘
目的评估石学敏经筋刺法联合芍甘木瓜汤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对照研究方式,选取接受卒中后康复治疗的下肢痉挛性偏瘫患者100例,明确诊断。调查资料,按照等比例随机摸球方式分组,各50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对照组予以石学敏经筋刺法;观察组予以石学敏经筋刺法联合芍甘木瓜汤。两组以使用3周为1个疗程。评价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评价痉挛程度和Fugl-Meyer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和Barthel指数(the Barthel index,BI)。结果对照组的临床疗效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痉挛程度均有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的痉挛程度改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FMA评分、BBS评分和BI指数上升(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FMA评分、BBS评分和BI指数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不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石学敏经筋刺法联合芍甘木瓜汤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的效果显著,可以改善肢体功能,减轻痉挛,并且安全性高,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
石学敏经筋刺法
芍
甘
木瓜
汤
脑卒中后下肢痉挛
肢体功能
Keywords
SHI Xuemin′s meridian needling method
shaogan
mugua
decoction
(
芍
甘
木瓜
汤
)
lower limb spasms after stroke
limb function
分类号
R246.1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加味芍甘附子汤联合甲氨蝶呤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疾病活动度、类风湿因子及血清IL-17、IL-6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培虎
付小娟
肖剑伟
机构
深圳市福田区风湿病专科医院风湿科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2,共4页
基金
深圳市福田区卫生健康系统科研项目(FTWS2022043)。
文摘
目的探究加味芍甘附子汤辅助方案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应用疗效。方法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在医院随机选取活动期RA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5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芍甘附子汤。对比两组的治疗疗效、中医证候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检测两组外周血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6(IL-6)和干扰素γ(IFN-γ)]、RF浓度,并采用疾病活动性评分标准(DAS28)对患者进行监测。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3项主症、3项次症得分均低于对照组,血清IFN-γ、IL-6、IL-17、RF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24周及36周后,观察组DAS28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芍甘附子汤联合甲氨蝶呤可以有效降低活动期RA患者的疾病活动度、血清炎症因子及RF水平,提高治疗疗效。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加味
芍
甘
附子
汤
甲氨蝶呤
疾病活动度
类风湿因子
Keywords
rheumatoid arthritis
Supplemented
shaogan
Fuzi
decoction
(加味
芍
甘
附子
汤
)
methotrexate
disease activity
rheumatoid factor
分类号
R289 [医药卫生—方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石学敏经筋刺法联合芍甘木瓜汤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
周萍
王琳
黄碧纯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加味芍甘附子汤联合甲氨蝶呤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疾病活动度、类风湿因子及血清IL-17、IL-6的影响
李培虎
付小娟
肖剑伟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