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线粒体自噬探讨加味少腹逐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黄灿灿 万文文 +7 位作者 吉秀家 岳斌 张育贵 张小花 梁莉 陈国廉 武权生 毛海燕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77-1185,共9页
目的探讨加味少腹逐瘀汤通过调控线粒体自噬发挥拮抗子宫内膜异位症纤维化的机制。方法构建动物模型后以一般状况、器官含水率、热成像评价证候;以异位灶重量和粘连程度评价疗效;HE染色、透射电镜、Masson和天狼星红染色比较病理变化;... 目的探讨加味少腹逐瘀汤通过调控线粒体自噬发挥拮抗子宫内膜异位症纤维化的机制。方法构建动物模型后以一般状况、器官含水率、热成像评价证候;以异位灶重量和粘连程度评价疗效;HE染色、透射电镜、Masson和天狼星红染色比较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PINK1、Parkin的表达;qPCR和Western blot测定mRNA和蛋白表达,ELISA检测血清ROS水平。结果模型小鼠自主活动减弱,脏器含水率增加,热成像见四肢和下腹部温度降低;HE染色可见异位上皮及腺体增生明显,透射电镜可见线粒体、内质网结构损伤,正常自噬结构消失;Masson和天狼星红染色显示胶原沉积加重;免疫组化显示异位灶PINK1、Parkin表达降低;qPCR和Western blot显示模型小鼠异位灶PINK1、Parkin、Beclin1、LC3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62 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血清ROS升高。加味少腹逐瘀汤干预后模型小鼠证候表现改善;异位灶炎症浸润缓解,线粒体和内质网形态恢复,出现正常自噬结构;胶原沉积及纤维化程度减轻;PINK1、Parkin、Beclin1、LC3 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p62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ROS水平降低。结论加味少腹逐瘀汤可以改善寒湿瘀结证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异位病灶纤维化,可能与调控线粒体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寒湿瘀结证 纤维化 加味少腹逐瘀汤 PINK1/Parkin信号通路 线粒体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腹逐瘀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小鼠血管生成的影响
2
作者 孙新慧 马小娜 +4 位作者 李冰冰 魏超 喻翠萍 杨惠 赵永庆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0-203,I0008,F0003,共6页
目的研究少腹逐瘀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小鼠血管生成素1(angiogenin-1,Ang-1)、血管生成素2(angiogenin-2,Ang-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对... 目的研究少腹逐瘀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小鼠血管生成素1(angiogenin-1,Ang-1)、血管生成素2(angiogenin-2,Ang-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疾病模型组、中药组,给药3周后采用免疫组化法和RT-qPCR方法检测小鼠子宫、异位病灶组织中Ang-1、Ang-2、VEGFA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小鼠子宫比较,疾病模型组异位病灶Ang-1、VEGFA蛋白表达升高(P<0.01,P<0.05),Ang-1、Ang-2及VEGFA mRNA的表达增加(P<0.05);与疾病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异位病灶Ang-1、Ang-2及VEGFA蛋白表达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Ang-1、Ang-2及VEGFA mRNA的表达降低(P<0.05)。结论少腹逐瘀汤可能通过影响EMs小鼠Ang-1、Ang-2及VEGFA的表达,干预异位病灶的血管生成,从而发挥对EMs的多靶点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少腹逐瘀汤 血管生成 血管生成素1 血管生成素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腹逐瘀汤加减联合地诺孕酮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疼痛疗效分析
3
作者 刘莉 卢维 +1 位作者 杨洪容 黄娟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6-89,共4页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减联合地诺孕酮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疼痛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于医院妇产科治疗的10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地诺孕酮治疗,观...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减联合地诺孕酮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疼痛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于医院妇产科治疗的10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地诺孕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和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治疗前后卵巢储备功能和激素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94.00%,47/50)显著优于对照组(80.00%,40/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及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痛经、性交痛以及慢性盆腔痛的VAS评分水平相较于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1)。干预完成后,观察组患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相较于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患者的卵巢体积相较于对照组均明显下降,而窦卵泡计数(AFC)则显著升高(P<0.01)。干预过程中所有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有潮热、汗多、头痛、阴道不规则出血等,但症状轻微,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少腹逐瘀汤加减联合地诺孕酮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疼痛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痛经、性交痛、慢性盆腔痛等临床症状,调节激素水平并提高卵巢储备功能,适宜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 腹腔镜术后 少腹逐瘀汤 地诺孕酮 卵巢储备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腹逐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潘可盈 鞠文涵 +3 位作者 王月 张骞文 王如意 赵帅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802-1807,1814,共7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是临床常见妇科疾病,是临床治疗的难题。少腹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具有活血化瘀、温阳散寒、调经止痛的功效,近年来,经临床治疗和动物实验研究发现,其对EMT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少腹逐瘀汤治疗EMT的作用机制较为... 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是临床常见妇科疾病,是临床治疗的难题。少腹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具有活血化瘀、温阳散寒、调经止痛的功效,近年来,经临床治疗和动物实验研究发现,其对EMT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少腹逐瘀汤治疗EMT的作用机制较为复杂,包括纠正内分泌紊乱,通过Toll样受体4(TLR4)/含有TIR结构域的接头诱导干扰素-β(TRIF)/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信号通路、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GPER)/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STAT1)信号通路、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蛋白1(NOD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2(RIP2)/NF-κB信号通路改善炎症环境,通过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信号通路缓解氧化应激,通过Wn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抑制细胞黏附、侵袭、血管生成。少腹逐瘀汤中10味药含有多种有效活性成分,目前共分离并鉴定出有机酸类、萜类化合物、生物碱类、黄酮类等228种化合物,其主要化学成分为阿魏酸、香草酸、咖啡酸、香蒲新苷、芍药苷、异鼠李素-3-O-橙皮苷、川芎嗪等,均可通过多种途径对EMT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腹逐瘀汤 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分泌紊乱 炎症 氧化应激 细胞黏附 血管生成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LR2/MyD88/NF-κB信号通路探讨加味少腹逐瘀汤对寒湿瘀结证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小鼠腹腔炎症微环境干预作用 被引量:15
5
作者 黄灿灿 毛海燕 +7 位作者 吉秀家 连小龙 张作良 陈元欢 岳斌 张小花 申剑 武权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4-791,共8页
目的探讨加味少腹逐瘀汤对寒湿瘀结证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小鼠腹腔炎症微环境的干预机制。方法构建动物模型后随机分组。以自主活动次数、粪便含水率、热痛潜伏期评价证候;以子宫及异位病灶大小评价疗效;HE染色比较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 目的探讨加味少腹逐瘀汤对寒湿瘀结证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小鼠腹腔炎症微环境的干预机制。方法构建动物模型后随机分组。以自主活动次数、粪便含水率、热痛潜伏期评价证候;以子宫及异位病灶大小评价疗效;HE染色比较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异位组织中NF-κB的表达及其入核情况;qPCR法和Western blot测定病灶中TLR2、MyD88、NF-κB的mRNA和蛋白表达;ELISA检测TNF-α、IL-6、PGE2、E2、P。结果与假手术组对比,模型小鼠自主活动减少,热痛潜伏期缩短,粪便含水率增加;子宫体积增大,腹腔可见明显异位灶且HE染色显示炎症浸润;免疫组化显示NF-κB表达增加;异位组织TLR2、MyD88、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外周血TNF-α、IL-6、PGE2、E2增高,P下降。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子宫体积减小、异位灶重量减轻、疼痛潜伏期延长;中药高剂量组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增加、粪便含水率减少;药物干预后炎症反应改善、NF-κB表达下降;TLR2、MyD88、NF-κB的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且外周血TNF-α、IL-6、PGE2、E2降低、P升高。结论加味少腹逐瘀汤可以降低寒湿瘀结证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血清炎症因子,这可能与抑制TLR2/MyD88/NF-κB信号通路改善腹腔炎症微环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寒湿瘀结证 痛经 加味少腹逐瘀汤 TLR2/MyD88/NF-κB信号通路 炎症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质联用结合网络药理学探究少腹逐瘀汤抗宫颈癌活性机理 被引量:2
6
作者 胡轩 吴同川 +5 位作者 艾鑫丹 何兴悦 徐弘康 郑飞 越皓 戴雨霖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7-702,共16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技术,结合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对少腹逐瘀汤发挥抗宫颈癌作用的重要成分、靶点和通路进行预测分析,并通过细胞实验初步探究其作用机制。经鉴定发现...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技术,结合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对少腹逐瘀汤发挥抗宫颈癌作用的重要成分、靶点和通路进行预测分析,并通过细胞实验初步探究其作用机制。经鉴定发现苯丙素类、黄酮类、萜类、生物碱类、有机酸类、挥发油类、苯酞类、香豆素类、苯醛类、氨基酸类、酚类和其他类等共89种化合物,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深入挖掘得到少腹逐瘀汤抗宫颈癌的7个重要成分、8个核心靶点和10条宫颈癌相关信号通路。细胞实验表明,给药组HeLa细胞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生存率逐渐降低,细胞凋亡率逐步提高,呈浓度依赖性(P<0.05)。少腹逐瘀汤可以提高Bax、Cyto c、Caspase 9和Caspase 3表达水平,降低PI3K、AKT和Bcl-2表达水平。少腹逐瘀汤可能通过槲皮素、芍药苷、黄芩素、山奈酚、沙立朴吩、丁香酚和鞣花酸等成分作用于TP53、AKT1和EGFR等靶点发挥抗宫颈癌作用,其机制与PI3K/AKT和Bcl-2家族蛋白信号通路的调控密切相关,充分体现了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通路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腹逐瘀汤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 化学成分 宫颈癌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腹逐瘀汤对小鼠离体子宫收缩模型的生物效应及物质基础评价 被引量:29
7
作者 宿树兰 华永庆 +3 位作者 段金廒 唐于平 陆茵 丁安伟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44-548,共5页
目的:分析评价少腹逐瘀汤及各分离部位对小鼠离体子宫收缩的桔抗效应,并探讨各部位物质基础与效应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制备各部位样品(SF-1~SF-14);采用小鼠离体子宫收缩模型评价该方及各部位的生物效应;采用... 目的:分析评价少腹逐瘀汤及各分离部位对小鼠离体子宫收缩的桔抗效应,并探讨各部位物质基础与效应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制备各部位样品(SF-1~SF-14);采用小鼠离体子宫收缩模型评价该方及各部位的生物效应;采用TLC法对活性部位进行定性分析,并初步分析各部位所包含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与效应间的相关性;采用HPLC-DAD-ESI-MS法对活性显著部位SF-3中的主要色谱峰进行分析鉴定。结果:少腹逐瘀汤枯抗子宫平滑肌收缩的活性部位主要为SF-3、SF-7、SF-10,其化合物类型包含黄酮苷类、内酯类、有机酸类等;部位SH-6、SF-9、SF-11也有一定的活性;通过与标准化合物对照及质谱特征对活性显著部位SF-3色谱峰进行了归属和指认,鉴定了其中11个化合物分别为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原儿茶酸、咖啡酸、香草酸、盐酸川芎嗪、阿魏酸、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异鼠李素-3-O-新橙皮糖苷、洋川芎内酯H、洋川芎内酯I。结论:少腹逐瘀汤拮抗离体子宫收缩效应源于挥发油部位及除去生物大分子的水溶性部位的贡献;水溶性小分子部位经大孔树脂吸附,醇梯度洗脱得到了以30%~40%(SF-6、SF-7)、60%~80%(SF-9~SF-11)两段活性部位,前者主含黄酮苷类、内酯类、有机酸类,后者主含生物碱类等;实验中发现生物大分子物质对小鼠离体子宫收缩模型呈现出兴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腹逐瘀汤 子宫收缩 生物效应 物质基础 HPL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腹逐瘀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MAPK/ERK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7
8
作者 王金霞 崔宇红 +3 位作者 成映霞 范琳琳 张小花 范东英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1-187,共7页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少腹逐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分子机制。方法: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痛经宝阳性对照组及少腹...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少腹逐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分子机制。方法: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痛经宝阳性对照组及少腹逐瘀汤低、中、高剂量组。构建大鼠子宫内腹异位症模型,药物处理4周后,HE染色观察异位子宫组织的病理变化; ELISA法检测宫腔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IL-8的含量; RT-qPCR检测宫腔组织中ERK、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mRNA表达量; Western blot检测宫腔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MAPK和MAPK-ERK激酶(MEK)的蛋白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少腹逐瘀汤中、高剂量组大鼠子宫组织中TNF-α、IL-6及IL-8含量显著降低(P <0. 05),ERK、VEGF和MMP-9的m 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 <0. 05),NF-κB、MEK和MAPK的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 <0. 05)。结论:少腹逐瘀汤通过调节MAPK/ERK信号通路中关键分子的作用,达到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腹逐瘀汤 子宫内膜异位症 MAPK/ER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0
9
作者 冯辉 藏莉 张德重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对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8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经前5~7d开始服用少腹逐瘀汤加减,对照... 目的对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8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经前5~7d开始服用少腹逐瘀汤加减,对照组经前5~7d开始服用痛经宝颗粒,每次1袋,每日2次。2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治疗前后痛经症状改善情况和中医证候、子宫体积大小的变化及血清CA125、TNF-α、IL-8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痛经积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P〈0.01,且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痛经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67.5%,P〈0.05),中医证候总有效率95%,显著高于对照组(70%,P〈0.05);2组治疗后子宫体积与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后2组CA125、TNF-α、IL-8水平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P〈0.05~0.01,且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0.01)。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可显著缓解患者痛经症状,改善患者中医证候,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中的CA125、TNF-α、IL-8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经 子宫腺肌病 少腹逐瘀汤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腹逐瘀汤对寒凝血瘀模型大鼠氧化应激因子、炎性介质及血管舒缩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5
10
作者 刘丹 池玉梅 +6 位作者 邓海山 康安 谢波 韩疏影 方泰惠 张良 喻斌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9-253,共5页
目的考察少腹逐瘀汤对寒凝血瘀模型大鼠氧化应激因子、炎性介质及血管舒缩因子的影响,探讨少腹逐瘀汤治疗寒凝血瘀证相关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冰水浴及注射盐酸肾上腺素方法造成SD大鼠寒凝血瘀模型,对其血液流变学、氧化应激因子、... 目的考察少腹逐瘀汤对寒凝血瘀模型大鼠氧化应激因子、炎性介质及血管舒缩因子的影响,探讨少腹逐瘀汤治疗寒凝血瘀证相关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冰水浴及注射盐酸肾上腺素方法造成SD大鼠寒凝血瘀模型,对其血液流变学、氧化应激因子、炎性介质及血管舒缩因子进行测定。结果经少腹逐瘀汤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大鼠全血黏度、血浆黏度、丙二醛(MDA)、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2α(TNF-2α)、内皮素-1(ET-1)及ET-1/一氧化氮(NO)比值均明显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则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且血清IL-6、TNF-2α与MDA、ET-1呈正相关,与SOD、NO、NOS呈负相关。血清NO、NOS与SOD呈正相关,与MDA呈负相关;ET-1与SOD呈负相关,与MDA呈正相关。结论寒凝血瘀大鼠体内氧化应激反应、炎症反应与内皮功能障碍相互作用,互为因果。少腹逐瘀汤可通过调节血清氧化应激因子活性,抑制炎性介质合成与释放,改善血管舒缩运动,治疗寒凝血瘀证相关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腹逐瘀汤 寒凝血瘀 氧化应激因子 炎性介质 血管舒缩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腹逐瘀汤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40
11
作者 褚冬梅 刘荣霞 +1 位作者 张莹 赵振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7-160,共4页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3月—2020年4月医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28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口服左氧氟沙星治疗,0.2 g/次,3次/d。研究组...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3月—2020年4月医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28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口服左氧氟沙星治疗,0.2 g/次,3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少腹逐瘀汤治疗。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腰骶胀痛、下腹冷痛和带下量多消失时间,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和免疫球蛋白G(IgG)],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和Ⅰ型血红素氧合酶(HO-1)]。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63%(58/6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56%(49/64),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主症腰骶胀痛、白带异常、冷痛评分和次症月经失调、形寒肢冷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研究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腰骶胀痛、下腹冷痛和带下量多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和IgG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8和HO-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研究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少腹逐瘀汤结合左氧氟沙星可有效的改善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免疫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疗效,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腹逐瘀汤 左氧氟沙星 慢性盆腔炎 寒湿凝滞型 免疫球蛋白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腹逐瘀汤中7种有效成分的HPLC-PDA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9
12
作者 崔文霞 束艳 +3 位作者 宿树兰 邬璟 段金廒 唐于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38-1542,共5页
目的分析评价少腹逐瘀汤(当归、赤芍、川芎、五灵脂、蒲黄、小茴香、干姜、肉桂、延胡索、没药)不同前处理方法对有效成分分析的影响,建立HPLC-PDA法同时测定少腹逐瘀汤中7种成分的定量测定方法。方法 Dikma Diamonsil C18(4.6 mm×... 目的分析评价少腹逐瘀汤(当归、赤芍、川芎、五灵脂、蒲黄、小茴香、干姜、肉桂、延胡索、没药)不同前处理方法对有效成分分析的影响,建立HPLC-PDA法同时测定少腹逐瘀汤中7种成分的定量测定方法。方法 Dikma Diamonsil C18(4.6 mm×250 mm,5μm)柱以乙腈-0.05%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30,3502,70,320 nm。结果测定的7个成分即芍药苷、咖啡酸、阿魏酸、没食子酸、香草酸、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香蒲新苷,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平均回收率为92.2%~105.8%,RSD为1.69%~3.65%。结论建立的HPLC分析方法简单可靠,可操作性好,为少腹逐瘀汤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简便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腹逐瘀汤 有效成分 HPLC—PD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腹逐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内异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3
作者 凌娜 孟安琪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5期1188-1190,共3页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对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的指标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分别观察43例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症状、体征、血液流变学、CA125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用统计学方法综合判断其...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对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的指标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分别观察43例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症状、体征、血液流变学、CA125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用统计学方法综合判断其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81.40%,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少腹逐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少腹逐瘀汤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靶标血浆代谢组学研究少腹逐瘀汤对血瘀证大鼠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悦 邓海山 +4 位作者 时乐 谢彤 单进军 宿树兰 韩疏影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8-321,共4页
目的分析少腹逐瘀汤对血瘀模型大鼠血浆内源性代谢物的调节作用,从代谢组学的视角探究少腹逐瘀汤的治疗机制。方法以冰水浴结合肾上腺素的方法建立大鼠血瘀模型,以GC-MS为检测手段获得血浆代谢轮廓,通过倍数(Fold Change)以及单因素方... 目的分析少腹逐瘀汤对血瘀模型大鼠血浆内源性代谢物的调节作用,从代谢组学的视角探究少腹逐瘀汤的治疗机制。方法以冰水浴结合肾上腺素的方法建立大鼠血瘀模型,以GC-MS为检测手段获得血浆代谢轮廓,通过倍数(Fold Change)以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确定差异性代谢物。结果最终得到天冬酰胺、谷氨酸、核糖醇、尿嘧啶等8种差异性代谢物。除胱氨酸外,其他差异性代谢物的含量在血瘀大鼠体内显著降低。低剂量的少腹逐瘀汤可显著提高尿嘧啶的水平,并使除3-磷酸甘油酸外的差异性代谢物向正常水平回归;高剂量的少腹逐瘀汤可显著提高天冬酰胺、核糖醇的水平,并使木糖醇、尿嘧啶的水平向正常回归。结论少腹逐瘀汤可能通过调节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发挥对血瘀证的治疗作用,不同剂量的少腹逐瘀汤对血瘀证导致的代谢物紊乱的调节作用可能是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腹逐瘀汤 代谢组学 GC-MS 血瘀证 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腹逐瘀汤对原发性痛经大鼠作用 被引量:19
15
作者 袁立明 周纤纤 +6 位作者 杨梦洁 欧阳婉欣 贾诗杰 刘向光 毛豪初 陶晓军 杨华中 《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2期1350-1354,共5页
目的探讨少腹逐瘀汤对原发性痛经大鼠扭体行为、炎症反应及环氧化酶2(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少腹逐瘀汤大、中、小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苯甲酸雌二醇和缩宫素联合制备痛经大鼠模型,观... 目的探讨少腹逐瘀汤对原发性痛经大鼠扭体行为、炎症反应及环氧化酶2(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少腹逐瘀汤大、中、小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苯甲酸雌二醇和缩宫素联合制备痛经大鼠模型,观察少腹逐瘀汤各剂量组对痛经大鼠扭体行为、子宫内膜炎症细胞含量变化、子宫平滑肌COX-2表达的影响。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扭体潜伏期缩短,总分较高;子宫内膜及平滑肌可见大量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免疫组化子宫平滑肌细胞胞浆内可见棕黄色颗粒,COX-2表达呈阳性。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少腹逐瘀汤大、中剂量组SD大鼠扭体潜伏期增长,总分降低;子宫内膜及平滑肌可见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较模型对照组减少(P<0.01);COX-2表达减弱(P<0.01),其中以大剂量组最为显著。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小剂量组扭体潜伏期较长,总分较低(P<0.01),子宫内膜及平滑肌有部分炎症细胞浸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少腹逐瘀汤治疗原发性痛经可能潜在机制为缓解疼痛、抑制炎症反应、下调COX-2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腹逐瘀汤 痛经 原发性 环氧化酶2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腹逐瘀汤对原发性痛经患者雌激素、前列腺素E_2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2
16
作者 丛笑 邓春霞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2期356-358,362,共4页
目的:探讨少腹逐瘀汤对原发性痛经患者雌激素(E_2),前列腺素E_2(PGE_2)水平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原发性痛经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痛经宝颗粒,观察组患者给予少腹逐瘀胶囊,治疗结束后,对所有... 目的:探讨少腹逐瘀汤对原发性痛经患者雌激素(E_2),前列腺素E_2(PGE_2)水平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原发性痛经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痛经宝颗粒,观察组患者给予少腹逐瘀胶囊,治疗结束后,对所有患者的E_2、孕激素(P)P、PGE_2、疼痛程度临床疗效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E_2、疼痛程度积分均下降,P、PGE_2水平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E_2、疼痛程度积分较低,P、PGE_2水平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少腹逐瘀汤能够降低原发性痛经患者E_2、疼痛程度积分,升高P、PGE_2水平,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腹逐瘀汤 原发性痛经 雌激素 前列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腹逐瘀汤加减联合西医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Meta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新春 鲍美如 +1 位作者 时光 赵瑞华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23期3516-3522,共7页
目的:对少腹逐瘀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BM数据库、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目的:对少腹逐瘀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BM数据库、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选取有关少腹逐瘀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4月。运用RevMan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总共纳入11篇文献,包含100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少腹逐瘀汤加减联合西医组较对照组可降低痛经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血清CA125水平,提高总有效率(RR=1.21,95%CI为1.15~1.28,P<0.00001),缩减盆腔包块(MD=-1.06,95%CI为-1.59~-0.52,P=0.0001)、降低LH水平(MD=-0.55,95%CI为-0.67~-0.43,P<0.00001)及E_(2)水平(MD=-15.23,95%CI为-17.15~-13.31,P<0.00001),2组FSH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少腹逐瘀汤加减联合西医疗法可有效提高总有效率,降低痛经VAS评分,缩小盆腔包块,降低LH、E_(2)及血清CA125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但受纳入文献质量的限制,还需开展更多高质量、大规模的随机对照试验,为临床提供更强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少腹逐瘀汤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中医药 西药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腹逐瘀汤加艾灸联合地屈孕酮治疗青春期痛经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3
18
作者 阮宝华 周秀春 李莉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2期3142-3145,3149,共5页
目的:探讨少腹逐瘀汤加艾灸联合地屈孕酮治疗青春期痛经寒凝血瘀证的疗效及对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江门市新会保健院收治的的青春期痛经患者110例,采用前瞻性随机临床对照研究方法,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 目的:探讨少腹逐瘀汤加艾灸联合地屈孕酮治疗青春期痛经寒凝血瘀证的疗效及对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江门市新会保健院收治的的青春期痛经患者110例,采用前瞻性随机临床对照研究方法,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口服布洛芬,1粒/次,2次/d;观察组采取少腹逐瘀汤加艾灸联合地屈孕酮治疗。2组均观察3个月经周期。对2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痛经症状评分、痛经持续时间评分,以及血清CA125、卵泡生成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_2)、催乳激素(PRL)及孕酮(P)蛋白水平进行评价。结果:经过3个月经周期治疗,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能明显降低患者VAS评分(2. 12±0. 25)分比(4. 03±0. 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改善痛经症状评分(3. 12±0. 34)分比(6. 21±0. 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减少痛经持续时间(3. 01±0. 11) d比(4. 31±0. 49)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 55%比78. 18%,P <0. 05);同时,观察组能够明显降低患者血清CA125水平(20. 05±2. 17) IU/m L比(31. 44±3. 67)IU/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下调患者FSH、LH、E_2、PRL表达(7. 52±0. 86) IU/L比(11. 45±1. 31) IU/L;(8. 24±0. 98) IU/L比(11. 68±1. 33) IU/L;(21. 01±3. 08) nmol/L比(26. 41±3. 34) nmol/L;(20. 06±2. 85) IU/L比(25. 06±4. 89) I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少腹逐瘀汤加艾灸联合地屈孕酮可能通过抑制血清FSH、LH、E2、PRL蛋白表达水平进而起到改善青春期痛经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腹逐瘀汤 艾灸 地屈孕酮 青春期痛经 卵泡生成激素 黄体生成激素 雌二醇 催乳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