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戏曲现代化的探寻——漫谈秦腔《狗儿爷涅槃》 被引量:6
1
作者 汪人元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9-52,共4页
秦腔《狗儿爷涅槃》这出戏的好是全方位的,编、导、演、音、美各个方面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当然,更值得一说的是该剧的导演艺术。作为新世纪杰出导演,张曼君的作品都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她有着清晰的艺术追求,即始终体现、并不断深入地... 秦腔《狗儿爷涅槃》这出戏的好是全方位的,编、导、演、音、美各个方面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当然,更值得一说的是该剧的导演艺术。作为新世纪杰出导演,张曼君的作品都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她有着清晰的艺术追求,即始终体现、并不断深入地对戏曲现代化的推进。张曼君对戏曲叙述方式的创新在于两点,一是歌舞化的圆熟运用对现代戏"话剧加唱"的突破,二是,从"戏在演员身上"到"戏在戏剧整体"的观念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秦腔《狗儿爷涅槃》 张曼君 戏曲现代化 叙述内容 叙述方式 歌舞化 戏剧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乾隆时期京腔消歇及秦腔色情戏兴盛原因述论 被引量:2
2
作者 戴和冰 《文化艺术研究》 2009年第2期110-123,共14页
魏长生进京,秦腔盛行,一时成为剧坛霸主。但是,京腔并没有因此"衰败",只是受到极大的冲击,而且,受冲击的不限于京腔,同时还有一大批声腔剧种;京腔也没有绝迹,直到道光六年还在演出。魏长生的艺术成就是在晚年,秦腔之所以短期... 魏长生进京,秦腔盛行,一时成为剧坛霸主。但是,京腔并没有因此"衰败",只是受到极大的冲击,而且,受冲击的不限于京腔,同时还有一大批声腔剧种;京腔也没有绝迹,直到道光六年还在演出。魏长生的艺术成就是在晚年,秦腔之所以短期内能在京城盛行,不是因为京腔衰老到理应退出历史舞台的地步,更不是秦腔技艺高人一等,而是秦腔钻了清政府管理上的空子,以批量的色情戏充斥并影响了整个剧坛,造就了一个色情戏时代。色情戏在天子脚下公行长达五六年之久,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文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长生 京腔 秦腔 色情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野中的传统文化坚守者——关于《秦腔》中的夏氏兄弟形象的一种阐释 被引量:1
3
作者 洪丽霁 杨沥娇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31-37,共7页
《秦腔》是贾平凹近年来创作的一部颇具影响力的乡土文学力作,它绵密而又真实地描述了中国农村在当代社会转型大背景下的变化与衰落态势,突出地反映了遭受市场经济及外来文化冲击和挟制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失与消逝问题。小说里的两个父... 《秦腔》是贾平凹近年来创作的一部颇具影响力的乡土文学力作,它绵密而又真实地描述了中国农村在当代社会转型大背景下的变化与衰落态势,突出地反映了遭受市场经济及外来文化冲击和挟制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失与消逝问题。小说里的两个父辈形象夏天义、夏天智,用一生守护着他们所热爱的土地、秦腔和儒家的道德、伦理,希图达成对以生产方式、民间艺术和价值观念等为表现形态的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正因为他们的坚守和付出,使伴随广袤的乡间土地上因社会与文化的变迁而出现的种种现象和问题得到了更为普遍的直面与关注,让人们在感受到焦虑和不安、痛苦与无奈的同时,真正开始思考、探讨中国农民乃至农村的现实处境和未来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腔》 夏氏兄弟 传统文化 坚守 农民 农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教乐神“摩睺罗”衍变而成的古老剧种——山西地方戏曲“耍孩儿” 被引量:1
4
作者 孔繁洲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60-62,共3页
“耍孩儿”是以古老曲牌命名的山西地方戏曲。其产生渊源与汉唐以来从西城传入中原的佛教乐神“摩睺罗”以及流传数百年的传统七夕乞巧化生习俗等有直接联系。其曲体结构与宋代的缠达和元曲的结构也有相似之处。
关键词 山西地方戏曲 耍孩儿 摩睺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皮溯源
5
作者 杜亚雄 沟红飞 周永利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0-153,共4页
西皮是我国戏曲四大声腔之一"皮黄腔"中的一种腔调,有不少学者认为"西皮来自秦腔"。文章采用民族音乐学的方法,在分析研究文献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实地田野考察,认为西皮并非源于"秦腔",而是源于"西秦... 西皮是我国戏曲四大声腔之一"皮黄腔"中的一种腔调,有不少学者认为"西皮来自秦腔"。文章采用民族音乐学的方法,在分析研究文献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实地田野考察,认为西皮并非源于"秦腔",而是源于"西秦腔",后者的意思不是"西边的秦腔"而是"西秦"的腔调。"西秦"系指甘肃省陇南地区,当地流传的民间小戏"陇南影子腔"的音调和西皮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音乐 西皮 西秦腔 秦腔 陇南影子腔 民族音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腔在乌鲁木齐传承形式探究
6
作者 陈丽霞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63-66,共4页
秦腔跟随陕、甘、青等地的移民来到新疆乌鲁木齐。秦腔在乌鲁木齐的传承形式,一是专业团体的传承,二是业余班社的传承,两者都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关键词 乌鲁木齐 秦腔 传承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宋墓及山西金墓戏曲图像的综合认识
7
作者 苏翔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70-74,共5页
对我国戏曲发展来说,宋金元时期可谓是最为重要的历史阶段之一。宋金时期,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特点,河南宋墓及山西金墓出土的大量戏曲图像便是见证。文章从河南宋墓及山西金墓出土的戏曲文物入手,通过对戏曲图像的综合认识,... 对我国戏曲发展来说,宋金元时期可谓是最为重要的历史阶段之一。宋金时期,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特点,河南宋墓及山西金墓出土的大量戏曲图像便是见证。文章从河南宋墓及山西金墓出土的戏曲文物入手,通过对戏曲图像的综合认识,探讨宋金戏曲的发展与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图像 河南宋墓 山西金墓 戏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中方言与晋剧韵白及唱腔旋律的关系 被引量:4
8
作者 樊凤龙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8-123,共6页
文章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晋剧韵白和传统唱段,一方面用praat软件对韵白录音采用波形图、语图、基频线分析,另一方面则从晋剧唱腔旋律与晋中方言的字调作对应性分析,结果表明:晋中方言的字调对晋剧韵白、唱腔旋律的走向具有明显的制约作用。
关键词 晋中方言 字调 晋剧 韵白 唱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信仰民俗中的戏曲演出
9
作者 李剑峰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3-4,9,共3页
山西是戏曲的滥觞之地,自古就有在民俗信仰活动中演出戏曲的传统。山西信仰民俗中的戏曲演出种类繁多,可分为春祈秋报、迎神赛社、集市庙会、公私祭祀等形式。对山西信仰民俗中的戏曲深入研究是山西民俗文化的重要领域,在民俗文化日渐... 山西是戏曲的滥觞之地,自古就有在民俗信仰活动中演出戏曲的传统。山西信仰民俗中的戏曲演出种类繁多,可分为春祈秋报、迎神赛社、集市庙会、公私祭祀等形式。对山西信仰民俗中的戏曲深入研究是山西民俗文化的重要领域,在民俗文化日渐式微的时代,需进一步发掘传统民俗文化的精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 信仰民俗 戏曲演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与现代的张力——评长篇小说《秦腔》
10
作者 张文诺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60-66,89,共8页
新世纪以来,中国农村走上了独特的现代性进程。贾平凹的长篇小说《秦腔》以一个普通农民的视角呈现了农村正在发生的变化,揭示了现代与传统在农村的纠结与张力。现代农村取代传统农村是现代中国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这种趋势却是一个充... 新世纪以来,中国农村走上了独特的现代性进程。贾平凹的长篇小说《秦腔》以一个普通农民的视角呈现了农村正在发生的变化,揭示了现代与传统在农村的纠结与张力。现代农村取代传统农村是现代中国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这种趋势却是一个充满着痛苦的过程,因为传统农村是伴随着优美、宁静与诗意而消失的。贾平凹的《秦腔》写出了传统乡村文化变迁的生动寓言,为乡村中国留下了永恒的记忆,也为现代中国保留了永恒的乡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 现代 张力 《秦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雪波歌剧创作述论——以晋察冀民族歌剧《过光景》为中心的考察
11
作者 崔醒群 《保定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126-130,共5页
晋察冀民族新歌剧的创作标志了中国民族新歌剧的成长。作为晋察冀民族新歌剧创作的重要代表人物,王雪波主创的十五场大型歌剧《过光景》主题鲜明、植根生活、曲调新鲜、规模宏大,在民族新歌剧探索历程中占有独特地位,当属中国民族新歌... 晋察冀民族新歌剧的创作标志了中国民族新歌剧的成长。作为晋察冀民族新歌剧创作的重要代表人物,王雪波主创的十五场大型歌剧《过光景》主题鲜明、植根生活、曲调新鲜、规模宏大,在民族新歌剧探索历程中占有独特地位,当属中国民族新歌剧走向成熟的代表性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雪波 《过光景》 《纺棉花》 晋察冀边区 民族歌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